茶经网

茶艺十二道,走水又走心

2020-11-23

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用具: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壶一把;香炉一个;脱胎漆器茶盘一个;开水壶两个;锡茶叶罐一个;茶巾一条;茶道器一套;绿茶每人3克。

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润茶: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泡茶: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仙人捧玉瓶。

传说中仙人捧着一个瓶,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闻茶: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品茶: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酽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谢茶:自斟乐无穷。

延伸阅读

武夷岩茶茶艺十八道程序


风景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写诗赞美武夷茶说:“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来,武夷山人不但善于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

下面为大家介绍武夷岩茶茶艺表演: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壶,称之为“母子相哺”。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海壶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行礼致敬。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之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因这样的解说充满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茶道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予以扬弃。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描有龙的品茗杯倒扣过来,盖在描有凤的闻香杯上,称之为夫妻和合,也可称为“龙凤呈祥”。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伟盅

捧杯敬茶是茶艺小姐用双手把龙凤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右侧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后把茶传给他。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应当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艺小姐点头致谢,并按照茶艺小姐的姿势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直到传到坐在离茶艺小姐最远的一位客人为止。然后再从左侧同样依次传茶。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在座的宾主们心贴得更紧,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鉴赏双色是指请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龙凤图案的茶杯端稳,用右手将闻香杯慢慢地提起来,这时闻香杯中热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由热敏陶瓷制的乌龙图案会从黑色变为五彩。这时还要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喜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是请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此美妙的岩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游龙戏水”是把泡好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泡后的茶叶,行话称为“看叶底”。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在茶艺表演时,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戏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请大家尽情享受的人生的甘霖吧。

大红袍岩茶茶艺表演的十道工序赏析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下大红袍岩茶茶艺表演的十道工序吧

第一道 恭请上座:请客人到上位,主人或侍茶者彻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第二道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第三道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第四道 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第五道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第六道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第七道 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第八道 玉液回壶:把冲泡出的茶汤再倒回壶中,以均匀茶汤。

第九道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第十道 请品岩茶:请尊贵的客人品尝岩茶、领悟岩韵。

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哦。

茶心素雅


想了解《茶心素雅》知识吗,丰富的《茶心素雅》内容等你来看!

茶叶干而不枯,茶水香而不媚,看似平平常常,却总能让饮茶人念念不忘,这就是茶的魅力,这也是平凡生活的魅力。

甘于平凡,如同茶一样,即便再如何亮丽的茶,如明前茶,香嫩青翠,也远不及其他的饮料亮丽夺目。茶的香也从来都不是那种刺激味蕾的感觉,而是淡淡的、软软的,直透到心里的一种温暖,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香,更像是从内心深处泛起的一种喜悦感觉。总会有很多人不甘心平凡,不想做茶,想做浓烈的酒,想做天空的风筝,再或者是大树枝头最高处的那片叶子,那样的叶子上有耀眼的金色阳光,只为了这种鲜亮,奔波来去,可很多时候风筝线会断,酒会伤到心,而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最先落下的往往是最高的叶。

除了伟人,大多数人都是浅薄的,阅历不够,经验不足,所以总会做错事。这就要求我们如同茶叶一样,多一些人生阅历的积累,也多一些对心性的历练。茶叶有香,是因为在自然天地中已经积蓄下了足够的营养,虽然看上去普通,实则胸有锦绣。很多有名气的茶,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为人注意的,可是最终还是成就了人人吹捧的茶。

茶心素雅,茶只做自己,如果依然没有名气,那是自己还做得不够好。不强出头,不勉力而为,保持平常心,耐心一些,细心一些,红尘中打滚,不可沾染俗气,像泡茶一样,最干净的叶作料,最干净的心烹煮,才能有最真的香,最甜的笑。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心素雅》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论茶中的“残心”与“茶心”


“茶”就一个字,却包罗万象,在各个学科和领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现在,许多人清闲时就喜欢研究茶艺和茶道。茶艺,相对而言比较好理解,至少茶艺表演我们都有见识过。那么,茶道又是什么呢?茶道的概念相对模糊,它就像星空,由点点繁星点缀,而这些点点繁星就是茶叶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茶中的“残心”与“茶心”。日本茶道鼻祖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别离的心情”,这种心情在茶道中称为‘残心’、‘茶心’即品茶时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也需具备深沉的思绪与情感,渐渐地生发出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味道,抵达一种形而上的境界,方算是懂茶的人。”

如此说来,一个懂茶的人必须具备这两颗心,即“残心”和“茶心”。品茶时,我们要心无杂念,专心地品味茶的色香味。而所谓的放下茶具时应该有不舍的心情,则是对茶叶的珍惜。一位真正懂茶的人,他一定是惜茶的,珍惜每一片浸润的茶叶,珍惜每一滴泡出的茶水,珍惜茶停留在齿间的味道。

“茶心”,则是对茶叶需投入情感。一位真正懂茶的人,饮茶的方式绝不是狼吞虎咽的,他也绝不会为了解渴才去喝茶,他对茶叶的钟爱,如同对待一个恋人一般,从一而终,至死不渝。

心不动,茶不苦


饮茶当饮出一种“无伤”的心境,所谓无伤,指的是心不动,心动就伤。人生一世,可以感性一些,但不要多愁善感。如同红楼梦中林妹妹的那种娇弱,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有一些刚喝茶的朋友会说,茶真苦,然后露出嫌弃的表情。觉得苦是他们心动了,过于敏感了。

其实茶在红楼梦中也有多次出现过,不管是贾宝玉还是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大都对茶的诸多细节很有研究。可是不管研究的多么透彻,我认为还是没能把握住茶的根本。简单的概括,茶的根本是不管多苦,都需视为寻常,这样才能品味到苦尽后的甘甜。从这一点看,他们的茶算是白饮了。

如今的很多电视节目,尤其是一些比赛中,总会出现一些选手们忆及过去,然后伤心落泪的镜头。固然,大多数的选手走到那样的舞台上很不容易,很多都有一段心酸的拼搏史,可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便是女儿也不该轻易流泪,一颗心经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应该坚若磐石,若没有这样的坚实,怎么应对以后的风雨?

人之一生,风云总是诸多变幻,对于多变的风云要学着不在意。就好像茶是苦的,但是不在意,只管慢慢品味视为寻常事,习惯了,苦也就不苦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怎敢奢求永远一帆风顺?面对不如意事,心不要动,冷静理性的解决问题,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态度。

倒茶,道茶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指的是闻道之后的大欢喜以及满足。修道的途径很多,有的选择在深山中清修,有的选择在红尘俗世中奔波,在奔波中不断参悟。还有的在朝堂之上,于日理万机之中体会着世事。还有一种途径,便是喝茶。

倒下一杯茶,端在手上,看着茶汤微微的红,嗅着茶汤淡淡的香,脸上带起淡淡的笑,心头浮现微微的喜,人生总是诸多忙碌,只有在饮茶的时候,可以放下所有,可以在难得的平静中理一理心头纷杂的思绪,可以将生活看得清楚一些,可以将世事想的简单一些。

世间事,原本就没有什么复杂的事,要说复杂,也是我们自己将事情想的复杂,正如忙碌一样,忙来忙去,我们终会发现,这些忙碌之中,有太多的不得已,有太多违背自己本心的成分,而这些忙碌带来的烦恼,也多是自寻烦恼。如果能够心头释然,能够放下一下顾虑,看开一些得失,如果能将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了,那便是得了道。道可道,非常道。虽然说不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道很简单,复杂的一定不是道。如同一杯茶,几片叶就能在水中氤氲出一份馨香,很简单,而这样的简单中,便蕴含了道。

倒一杯茶,端起茶来便是一次悟道的机会,不必刻意去想去悟,不必专求什么,只要认真品这香,直到这香淡了。认真体会这暖,直到暖去了,直到心头不自觉中一片欣然,没有茶,也香,没有水,也暖,这便是得了道。得了道,人生可得圆满。

关于本文《茶艺十二道,走水又走心》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十二窨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1336.html

上一篇:贵定云雾茶名字的由来

下一篇:普洱茶的晒青与烘青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