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追寻远去的金沙辉煌茶史

2020-11-14
[摘要说明]追寻远去的金沙辉煌茶史

追寻远去的金沙辉煌茶史

——“中国贡茶之乡”金沙探访

不久前,由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贵州十大名茶”评选活动,金沙“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膺“十大名茶之一”称号。“清池翠片”能获此殊荣,除了该茶茶质上乘外,还与其产地金沙县厚重的茶文化不无关系。此前的6月1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将金沙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为此,该县不失时机地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文化牌”,唱响“中国贡茶之乡”、“中国贡茶文化发源地”品牌。金沙贡茶文化迅速成为贵州茶文化的一个热门话题。7月中旬,我们走进金沙,探访贡茶文化。

盐道、石碑、古茶树……纵横千年的清池贡茶史 金沙清池茶发现和作为贡茶,最早要追溯到西汉时期。清嘉庆年间立于古盐(茶)道旁的“贡茶碑”记载:“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年年岁贡,惜产少耳!” “要了解金沙的贡茶文化,得去清池镇。”金沙县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龙云告诉我们,“金沙县之所以能获得‘贡茶之乡’称号,得益于清池古镇。古时候,是清池的茶贡到了皇帝那儿。” 清池镇离金沙县城60公里,位于赤水河上游的鱼塘河畔,地处金沙县西北川南线上,位于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北与四川古蔺一衣带水,西与毕节市田坎乡毗邻,东与仁怀市九仓镇、龙井乡接壤,是全县海拔最低的地方。龙云与金沙县供销社主任江河、金沙县产业办农技师胡斌决定陪同我们前往清池镇采访。沿一条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仅一个半小时行程,我们便顺利抵达镇里。 据说清池还保存着许多上千年历史的古茶树,全国罕见。到镇里后,我们没顾得上喝一口水便直奔古茶树群。古茶树分两个地方:一个在木落村大桠村民组,另一个在阳波村回龙湾。 车行两个多小时,总算到达大桠。一棵硕大的茶树立于路旁,镇干部介绍说,此树主干直径60公分,高45公分;两棵分枝直径30公分以上。树高约12米,根系异常发达,树冠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就在今年,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鉴定,它已有近两千年树龄,被当地人称为“神茶树”。但民间传说它是当年奢香夫人的义子——鱼塘河岜灰洞土酋的儿子“流涉才”父子,为置路标,引导奢香夫人去鱼塘河而培植的茶树之一,也是后来茶农们为抗拒朝廷的残暴苛捐而毁掉茶树、民间为纪念奢香夫人而保留幸存下来的唯一一棵古茶树。据茶树主人司开礼老人介绍,该树每年可采摘上百斤茶青,加工出来的茶叶有条索均匀、汤色明亮、味醇香郁、饮后留香等特点。他告诉我们,400多年以前,芦竹山道士在山上掘了36眼井,取水烹煮早茶敬奉菩萨,有36种颜色和香味,朝山的人有幸喝上一杯能长寿。如今这里居住的300余人中,90岁以上的有5人,70岁以上的有30多人。我们看到,这棵大茶树周围还有古茶树300余亩,它们都是这棵大茶树所繁衍,高的有一两丈。 再行车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回龙湾。这里的茶树群中最大的一棵被当地人称“大茶树”,也是盐茶古道上保存下来的珍贵茶树。据省有关专家鉴定,大茶树树龄在千年以上,此茶树树高13米,主干直径58公分,树冠覆盖面积48平方米,枝繁叶茂,每年可采摘茶青70余斤,揉制的台茶呈褐色条索状,叶与秆混存,用砂罐炭火烹煮,汤呈褐绿色,浓香扑鼻,有清神爽气和明目功效。据调查,周围上百年的茶林有600余亩。 古茶树无疑是清池贡茶的见证,但当年的贡茶是怎么走出去的呢?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脚下的盐茶古道。盐茶古道纵贯川黔两省,跨越鱼塘河,穿过清池镇,北是四川省古蔺县,南为贵州省金沙县,在县境内以鱼塘河为界,宽1米、长约70余公里,从西北向东南依次经过清池、石场等数十个村寨。全线置有石券拱和石板铺就的大小津梁10余座。其路面均墁有承受力强,抵抗磨耗和保持平整的自然石块。我们在清池镇境内看到的古盐道纵横交错,石板上当年运盐大军歇气时用背杵扎在石板上的“杵盘印”还清晰可见。 踩着沧桑绵长的盐茶古道向西走,大约5公里处在下里匡岩,到鱼塘河边上。我们被鱼塘河深深吸引,这是一条美妙绝伦的河。从云南镇雄发源,一路驶来,一头栽进清池地界。把几十公里长的身影绎化成一条绿飘带,缠绕在一座座青峰之间。缓时清澈见底,清莹莹的水,映着蓝莹莹的天;急时瀑布飞泻,咆哮如雷,吼声震天,在该河的活鱼塘处一块突兀的石柱上题刻的“雷吼涛声”四个大字现在仍依稀可见。河两岸青山对峙,树高林密,没有机器轰鸣,只有鸟语花香。它是金沙的母亲河,河水一路向东,下游不到百里便是闻名世界的茅台酒厂,被称为茅台河或赤水河,最后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蜀盐走贵州,盐登赤水河,这里作为赤水河的上游,应该是除了茅台镇之外的最后一个川盐入黔必经之地了。

“清池的茶叶名动天下,也是因了这条河。”清池镇镇长穆俊波说。 顺着南岸再往上500米处,陪同人员便停下脚步说,这个地方过去立有一块“贡茶碑”。精通地方志的清池小学校长罗成仲告诉我们,这块“贡茶碑”于嘉庆年间所立,上面刻有“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年年岁贡,惜产少耳!”等字样。可惜这块碑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已受破坏,散失不可寻,只在《金沙县志》里有记载。 由此石碑处往南上行1000米远到观音岩口,又一块“贡茶碑”立于古道边。从上面的字迹辨认,它立于清光绪五年,但已破坏不堪,只剩下部分。罗成仲介绍说,此处以前还有一块石碑,也是很多年前被破坏,现在找不到了。三块石碑先后立于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因此地方百姓称其为“三块碑”,这一段地名也被叫作“三块碑”。 金沙县农业局副局长陈怀远向我们介绍说,金沙清池茶最早发现和作为贡茶,要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元鼎20年(公元前135年),汉中郎将唐蒙受汉武帝委派,征发巴蜀士兵千人,加上粮食、布帛、金银、珠宝等辎重队伍1万余人,从赤水河口符关(即今日四川省合江南关上码头)出发,沿赤水河上行,来到了紧邻古蔺的清池停留,后辗转北盘江直达夜郎国,并劝夜郎王多同归附汉家王朝。据后来的《大定府》记载:唐蒙出使夜郎,曾在清池停留一天,当地少数民族为了迎接唐蒙,将家中刚刚炒制的新茶让唐蒙品尝,口干舌渴的唐蒙和他的军队品尝到清池茶后,赞叹说:“我从都城出发,走了近一年,还没有品尝到这么好的茶。”临走时,唐蒙向当地村民购买了10斤上贡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西汉杨雄《方言》中称: “蜀西南人,谓茶曰

小编推荐

制茶的发展小史


制茶的发展小史制茶的发展小史(2)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技艺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晒干或烘干散茶

茶之用,最初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生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

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简单的条件下,散茶不便储藏和运输,于是将茶叶和以米膏而制成茶饼,是乃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

(三)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中唐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饼茶虽去青气,但仍具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压榨去汁以制饼,使茶叶苦涩味降低,这是宋代龙凤团茶的加工技术。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压榨去汁的做法,却夺走茶的真味,使茶的味香受到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四)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

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 1391年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在明朝前期大为流行。

(五)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茶叶的香气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明代,炒青制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制茶的发展小史制茶的发展小史(2)

(六)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产生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产生

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明朝。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 ...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七)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冰岛茶种植史


临沧茶区中,勐库茶区居中,永德茶区在西,邦东茶区在东。而勐库茶区又以勐库河为界,把勐库茶山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两部分。东半山茶香气高昂,显毫,但茶气相对弱一些,西半山正相反,香气弱但茶气十足。冰岛村就恰恰位于勐库河畔,所产茶兼具东半山和西半山的特色,可谓集勐库茶区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极品好茶。

冰岛古茶园是勐库大叶茶的原种园,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双江的勐勐土司派人从易武古茶区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了150余株,现今尚有二十余棵存世,距今大约500年左右。 据考证,在明代成化二十一年之前,冰岛及冰岛附近,就有茶树种植了,以上说法值得修正。

冰岛古茶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双江的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 庄发的女儿嫁给顺宁土司,所陪嫁的茶籽数百斤在顺宁(凤庆县)繁殖变异后,形成凤庆长叶茶种,成了制作“滇红”茶的优质原料;勐库大叶种传入缅宁(临沧城周边)邦东后,最终形成邦东黑大叶茶种(昔归茶)。由于叶型较其他勐库大叶种长,故取名冰岛长叶。 源于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经过先民人工驯化而演变进化了若干野生栽培性品种,分布在临沧境内广大地区,尤以邦马山脉一线为多。如章驮、南美、坡脚、冰岛、勐库等地。

“惠明茶”史源


惠明寺附近茶佳,水也佳。山上树林繁茂,泉眼很多,涓涓细流,大旱不涸。最著名的惠明寺边的一口“南泉”,水质澄清甘冽,四季不涸,矿物质丰富,表面张力大。1979年4月,浙江省有关各级部门在现场作了一次有趣的实验,用300毫升茶杯盛满南泉水,然后向杯中水面慢慢投入镍币(有一分、二分、五分),共投一元五角一分,投到最后一分币时,始见有泉水从杯口溢出。“惠明茶,南泉水”,素负盛名。景宁山区畲族人民都将泉水用去节的毛竹片引到家里,用木桶贮存。这种木桶,也为该山区所特有,采用大木一段,将中心挖空,留下底部,即成“自然”的木桶。由于长年累月装水,桶的四壁长满青苔,桶水更显清澈,别具风味。

茶史追溯

金奖惠明茶是全国重点名茶之一,主产于鹤溪镇惠明寺村。据景宁县志载:唐大中年间,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惠明和尚在惠泉山建寺。当地畲民在寺的四周垦地种茶,惠明茶因此得名。明成化十八年,惠明茶列为贡品,年贡芽茶两斤。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中国选送的惠明茶被认定为茶中珍品,荣获金质奖章和一等证书,与国酒茅台同时获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从经济、技术上大力扶持惠明茶生产,金奖惠明重新被有关部门评为优质名茶。

佛教饮茶史


佛教茶文化:禅茶一脉

佛教的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佛教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佛教僧人多修习佛教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在佛教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普及。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代禅僧饮茶已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到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处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饭后三碗茶”之句。一些禅僧到了一日几遍茶,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正是由于饮茶的普遍性,形成了佛教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禅寺一般在法堂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如宋林逋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事即有“茶头”一职,司掌煮茶,献茶待客。在山门前还有“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寺院的茶一般分三种,《蛮瓯志》载觉林院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最下以自奉也。”此外根据用处不同,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接受戒年限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平时坐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佛教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唐代诗僧皎然即善烹茶,他与茶圣陆羽为至交,并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五代十国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誉为“汤神”;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亨传学到者”。同进代的还有僧人福全,擅长“茶百戏”,名闻一时。即以陆羽而言,不仅出身于寺院,且一生行踪几乎未脱离寺院。宋代一些寺院还举办“斗茶”活动。如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以鉴别各种茶叶的质量,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一切都极大地繁荣了我国的茶文化。

佛教禅宗寺院大多数都建于名山胜地、绿水青山之间,而且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因此有条件的寺院都辟有茶园,流传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于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传为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有“仙茶”之誉,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来,该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因此当地多以僧人为茶师;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长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优异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普陀山的普茶、黄山的云雾茶、大理的威通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

佛教茶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禅师们借茶说禅而留传下来的公案故事。例如《五灯会元》记载,一客人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仍继续倒……,客人说:“师父,茶已经满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象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反映了禅去执、空灵的境界。另一关于“赵州茶”的公案尤为著名。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僧:“曾到过这里吗?”回答说:“曾到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回答说“不曾到过。”赵州仍说“吃茶去”。院主听了觉得奇怪,问赵州:“为什么曾到者让吃茶去,不曾到者也让吃茶去?”赵州叫院主,院主答“在”,赵州说:“吃茶去”。这个公案较好地反映了临济禅剿绝情识、机锋峻烈的家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诗人赵朴初十分喜爱这则公案,常将它用于作诗中。例如为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从谂和尚影像碑题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此外他还作过一首五言绝句:“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曾多次将此诗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以启发人们去继承和体会古德“茶禅一味”的旨趣。

中国茶书写的中英交往史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近年在全球茶叶总产量的占有率40%以上,英国是全球主要的茶叶进口消费国,人均消茶量为2公斤以上,居发达国家之首,茶叶已成为英国人的“国饮”。茶叶不仅是中英两国产、销的一般关系,而是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渊源。

英文“China”字义极有可能是“生产茶叶的地方——中国”

人们从英汉词典查看“China”的字义是“瓷器”,传统说法认为,英语把“中国”称为“China”,是因为中国瓷器在西方久负盛名。然而根据专家的考证,“China”并非“瓷”的英译。而是源于藏语对“茶”的称谓。早在20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古史学家任乃强先生就提出“China”一词来源极有可能源于“茶”而非瓷。而今藏语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很可能藏语对“茶”的称谓直接影响了英国人对中国的称呼。藏语“茶”的发音是“甲”,这和古汉语中“茶”被称为“槚”相印证。而祖国内地则被藏族同胞称为“甲拉”,意即“生产茶叶的地方。”从“甲拉”和“China“的发音非常近似,可窥究竟。

从唐代开始直至20世纪,在这1000年间,中国茶叶经由茶马古道转运到西藏,然后茶叶又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尼泊尔和印度,可以说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其中之一是经由这条茶马古道开始的。因为茶叶由最初的茶马古道传入西方,要比瓷器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早200多年,正因为如此,“China”一词极有可能源于“茶”而非“瓷”。

鸦片战争与茶

1637年英国船首航广州,携带62000枚银元,作为英方支付购买中国茶叶的货币,随后又于1669年和1673年(清康熙年间)将我国茶叶陆续运销伦敦,从此,我国茶叶成为世界商品,也是中英贸易的开端。

密尔本(Millburn)著的《东方商业》载有英国东印度公司17年的详细统计,广州运到伦敦的货值,茶占全数的95%,仅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例,1765年至1794年约30年内,该公司从广州进口中国茶叶占其75%以上。1715年(康熙54年)广州的中英茶市方完全成立,整个华茶贸易几乎全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仅该公司1740年即有700多吨茶叶运往伦敦。1784年由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输入英伦本土的茶叶进口减低税率,后50年从中国运英国茶叶增加了4倍。

1796—1850年,中国茶叶输往英国占我茶叶输出量的1/2,英国购买中国茶叶每年要费白银2000余万两之多。英国向中国输入的货物主要是毛织品和钟表等。这些商品并不是当时贫困的中国人民所必需,无力购买。因此,英国的商品运来中国后,往往因为销路很差而无法获利。为此,英国政府采用卑劣手段,通过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入印度的鸦片来中国,用鸦片代替白银来换取大量的中国茶叶和丝绸。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遂爆发了鸦片战争。

然而,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而结束。虽然英国垄断华茶外销100多年,其时也刺激了中国茶叶产销的发展,1886年出口13.41万吨达到历史最高峰。但后由于英国等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茶叶的控制和掠夺,也与当时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生困苦,茶商、茶农粗制滥造有关,致中国茶叶品质失控,销路受阻。此后不久,英国侵略印度和斯里兰卡,极力扶持和发展这两个国家的茶叶生产,扩大外销,以堵塞华茶销路。自1897年后,中国红茶被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所夺,19世纪后期,英国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属地种植由中国引种的茶种获得成功。英国遂大力宣扬饮用印斯红茶,攻击中国茶不卫生,力排中国茶叶,同时千方百计地垄断世界茶叶销售市场。1890年起中国茶业出现全面衰退之后,英国就抓住机遇,为当时的殖民地印度斯里兰卡茶叶打造品牌,立顿(Lipton)公司就是于1890年在英国创建的。不产茶叶的英国有了风靡世界的立顿品牌茶。

历时百多年的“世界茶源”之争划上圆满句号

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中国茶文化底蕴厚重,博大精深,为“世界之最”。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五大贡献之一,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史权威李约瑟博士(Dr.JosethLee)就是这样说的。

印度虽然有历史攸久的文化,但在古代,不知道饮茶,更不知道种茶。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的罗伯特·福钧(RobortFortune)偷运中国茶籽到印度种植成功后,英国当时为了推销其所属殖民地印度的茶叶,就以印度多处发现野生茶树为借口,掀起了“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争,一直延续了160多年,形成以“印度派”为主的几个学派,这个学派以1877年英国人贝尔登(SamueBaildon)为主导,著有《阿萨姆的茶叶》反对茶树原产地在中国的历史结论,主张“印度是茶树原产地”。当代茶圣吴觉农(1897—1989年)带头据理力争,他留学日本时悲愤地写道:“一个衰败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生乎吾国长乎吾土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他用深入全面的研究,证明了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有力地批驳了“印度派”舆论。但吴老及几位中国学者的批驳多发表在国内,国外刊物上稀有发表,吴老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日本《茶》刊上,但日本对中国是“世界茶源”并无争议。1992年印度茶叶刊物《阿萨姆评论》陆续出现“印度是世界茶源”的观点。本人就在印度茶业协会主办的英文月刊《阿萨姆评论和茶讯》以“论中国普洱茶特色”(Pu’erTeaWhatMakeItsoSpeccal?)为题发文,并配图云南邦威千年古茶树表明“中国是世界茶源”的物证。至今,该刊再未有出现“印度是世界茶源”的论点。

世界顶尖级的山茶科植物分类学家,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对世界茶叶原产地和茶树原种问题做了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断定印度阿萨姆茶树源自云南,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2013年5月25日,国际茶叶委员会(ITC)主席,英国人诺曼·凯利博士(Dr.NormanKelly)签名刻授“世界茶源”牌匾,在2013年国际茶业大会上授予中国云南省普洱市。这意味着这位英国籍主席纠正了英国人百多年前的错误,实在是来之不易的!

把握中英关系的良好势头

挖掘我茶销英的潜力

综观中、英关系的演变,能取得现时的良好势头是来之不易的。1984年9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了《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仪式,以此为标志,中英谈判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12月19日——举行了《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仪式,终于实现了香港的回归。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多次谈判中,当时的英国首相有“铁娘子”名声的撒切尔夫人曾经有种种歪理和诡辩,企图仍把持香港的主权,邓小平同志以坚定的原则性(主权问题是不能含糊的)和适当的灵活性,如实行“一国两制”,秉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互利合作。基于新中国的国力增强,对外政策和策略运用得当,终于达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至于中英茶叶贸易的进程,上述英国扶植印度、斯里兰卡茶业政策的状况还有延续。英国市场主销红茶(尤以红碎茶为大宗),而印、斯以及新兴产茶国肯尼亚的红碎茶品质适销对路,中国茶在英国市场便处于滞后地位。对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在英国市场具有传统优势的祁红、滇红、正山小种、坦洋工夫、英红等茶的销路,大力开拓,既有需要,也有可能;同时,我们要锐意进取,提高红碎茶品质,增大在英国市场的占有率。

历来中国茶叶,尤其是传统的工夫、小种红茶在英国市场享有盛尝,受到英国专家、学者、文人雅士乃至皇室的广泛赞扬。最近牛津大学教授、欧洲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席大卫·格拉柏就高度赞尝中国茶叶味道特别好,文化底蕴厚重,健康作用比咖啡、可乐要好得多。

我们要借鉴参考英国“立顿茶”的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打造响当当的自主品牌,由宣传名茶向宣传名牌转化,把弘扬中国茶文化与市场营销有机地结合,提高我茶品质和经济效益,推进中国茶业的新常态,打造中国茶业新的辉煌!

巴蜀地区的饮茶史探究 2020巴蜀地区的饮茶史探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巴蜀地区的饮茶史探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蜀地区的饮茶史探究

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但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面的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茶叶市场。三国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区特殊的制茶方法和饮茶方式。

汉魏以后,巴蜀的茶业进一步发展,种茶和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西晋张载的《成都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说明茶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料之冠,而且茶的声誉也越来越大,饮茶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秦汉至西晋时期,既是巴蜀茶业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茶业由巴蜀走向全国和茶业重心开始东移的重要阶段。

由于巴蜀茶叶种植和生产技术的广泛传播,茶叶生产和茶饮在神州迅速普及,各种茶事和茶叶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的注意,于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的反映。如《世说新语》、《神异记》、《异苑》中有关茶的描述,还有如左思的《娇女诗》,杜育的《荈赋》,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茶饮、茶事进行了描述,从而提高了茶饮在文化上的品位。

关于本文《巴蜀地区的饮茶史探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中国茶叶地图之湖北:重现东方茶港和天下茶仓的辉煌


湖北是“茶祖”神农、“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200多年前,中俄万里茶道开启,让汉口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港口。后来,因种种原因,“东方茶港”的茶叶贸易逐渐萧条衰落。

湖北省茶园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产值居第5位。当前,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

宜昌:峡州山南出好茶

宜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产茶历史悠久。

环境:宜昌市地形比较复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空气质量好。

数据:宜昌市茶叶面积达89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26亿元,综合产值过百亿元。

采红毛尖:产于五峰县,湖北第一名茶,外形细秀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邓村绿茶:产于夷林区邓村乡,针形芽茶,品质优异,形美壮实,色润绿亮,栗香持久,味浓鲜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宜红茶:产于宜都、五峰,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

襄阳:高香型绿茶的代表

襄阳,汉江中游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

环境:襄阳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等特点。

数据:襄阳市茶园面积36.8万亩,毛茶总产1.42万吨,茶叶产值在12亿元。

襄阳高香茶:产于襄阳市,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的特点,是我国高香型绿茶的代表。

水镜茗芽:产于南漳县。条索细圆挺直带毫,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整齐。

保康绿茶:产于保康县,其特征是茶条紧密,汤色浓绿,滋味纯正,香高持久。

玉皇剑:产于谷城县,扁直似剑、翠绿显毫、汤色清亮、嫩香持久、滋味甘纯、叶芽嫩匀。

恩施:“天然富硒生物圈”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世界硒都,恩施茶为天赐的富硒茶,深受茶人喜爱,日本人尤其钟爱,其中恩施玉露最为著名。

环境:恩施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属季风性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雾多,雨量充沛,适宜于茶叶生长。

数据:恩施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40多万亩,年产茶叶10万吨,综合茶叶产值100亿元,茶叶出口在1600万美元以上。

恩施玉露茶:产于恩施市南部及东郊五峰山,其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

伍家台贡茶:产于伍家台,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浑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水,汤碧泛青,芳香横溢。

利川工夫红茶:主要产自利川市毛坝镇,茶条索金细有金豪,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茶汤冷却后有冷后浑现象。

来凤藤茶:产于来凤县,茶汤清碧金黄如珀,茶香清雅香郁,味微苦,醇润、甘爽,是一宝贵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

咸宁:“川”牌工艺历史悠久

咸宁,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咸宁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有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

环境:咸宁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数据:羊楼洞砖茶成文化遗产。咸宁茶园面积达43万亩,全市茶叶产量达4.6万吨,综合产值超60亿元。

赤壁青砖茶:产于赤壁,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

赤壁米砖茶:产于赤壁市羊楼洞。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表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后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是国内砖茶中独树一帜的红砖茶。

咸安砖茶:产于咸安区,成品外形美观,形状为小砖型,质地坚硬,砖茶色泽青褐,汤汁红亮,香味纯正,滋味浓纯。

十堰:中国道茶之都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十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发祥地,茶文化底蕴深厚。

环境:十堰地形复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沛,生态环境良好。

数据:全市茶叶总产量1.5万吨,农业产值25.5亿元,综合产值71亿元。十堰市力争到2020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道茶之都”。

梅子贡茶:产于竹溪县。春秋末期,梅子垭茶成为朝庭贡品;唐代,梅子垭茶就被武则天钦定为御用贡品。

圣水绿茶:产于竹山县,产品外形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满披,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匀齐;有机内质,品质上乘。

武当道茶:产于武当山区。武当道茶绿茶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武当道茶功夫茶色泽沙绿,汤色黄绿尚亮,滋味醇和甘爽,叶底黄色浅绿,镶有红边,香气馥郁持久。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9626.html

上一篇:常山银毫机制工艺

下一篇:武夷岩茶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