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桐柏清淮绿梭的制作

2020-11-13

“清淮绿梭”茶是80年代创制的茶叶新产品,曾多次被评为南阳市的名优新产品茶。1990年被评为省级名茶。该茶产在太白顶下清淮河湖的一个半岛上。环境绮丽,茶园三面环水,半岛和湖周围的山坡下,林木葱郁,植被茂密,湖中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山姿天影,奇异壮观。这里土壤沙质,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生态环境好,茶树生长旺盛,天然的茶叶鲜叶品质好,这为开发名优茶叶提供了前提。

桐柏县种茶历史悠久,据今有1千多年历史,但至建国前夕,几乎全部毁灭,仅鸿仪河乡的罗汉肚子山上幸存两株直径为8~9厘米的粗的大茶树。民间老郎中熊子谦每年采其叶加工成茶,馈人治病,沽名不利,以后又摘其实植于房前屋后,久而久之植树成园,面积约1亩。1961年河南省农业厅和河南省供销社的钱远昭、宋加堂来此调查,认为桐柏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宜种茶,建议作为适宜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1962年河南省农业厅投资在县城金塘罐处建立国营茶场示范。以后在人民政府关怀重视下,发动群众劈山种茶,并把茶叶生产列为桐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鸿仪河、程湾、果园、月河、吴城、毛集等乡,茶园面积约45000亩。清淮绿梭茶产在果园乡。

“清淮绿梭”茶是采用当地群体茶树品种的1芽1叶和1芽2叶初展的鲜叶作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焙制作而成。在操作上,杀青锅温在130~140℃,投叶0.4千克。翻炒至杀青适度;揉捻在100℃左右的锅内揉抖成条;整形是在70~80℃锅内进行,采用抓、挤、甩等动作运用的巧妙结合,塑造成“梭”形,炒至七至八成干出锅,分两次烘焙足干。

以上述的工艺制作出的茶叶“条紧秀匀整,形状如梭,色泽绿,光润,汤色清澈,香气清正,滋味醇厚,叶底嫩绿”。该茶问世后,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它的制作技术正在全县各乡镇推广,产量将要成倍的增长,满足较多人的需求。

小编推荐

“清淮绿梭”茶制作技术


“清淮绿梭”茶属绿茶类,是桐柏县经作站茶叶技术人员根据绿茶的制作原理和名茶色、香、味、形俱佳并有自身特色的质量要求,通过反复操作和对比总结研制而成的,该茶以梭状扁形为外形特点,品质特征:条索紧秀,形状如梭、色泽翠绿,光润匀齐,汤色清澈,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叶底嫩绿匀净。制作上由于采用了“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炒烘结合,变温整形干燥”的独特工艺,使该茶兼具玉叶、毛尖两类茶的优点,明显存在着颜色翠、香气浓、滋味醇、汤色亮的独到品质风韵。该茶创制以来,曾先后在河南省名茶复评会上获二等奖、一等奖;99年又获“99昆明世博会”河南展品预赛金奖;2001年被评为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名茶”,名列第二位。

“清淮绿梭”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整形——干燥等几个工序。

1、鲜叶采摘、摊放

制作高档“清淮绿梭”茶,采摘必须要求原料嫩,均匀一致。标准是:幼嫩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大小一致,色泽均匀,且无紫芽叶、病虫害叶、单片叶、破碎叶和变质叶。采摘后的鲜叶要及时摊晾4—6小时,失去部分水分,叶片萎缩后再杀青,易杀透杀匀,避免红梗红叶,叶片的萎缩还可增加茶叶的韧性,使杀青过程中,茶汁不易被挤出,保持成茶翠绿的色泽,同时,还可使鲜叶中显青草气的化学成份得以挥发和转化,改善成茶香气的纯度。

2、杀青

杀青要掌握杀快、杀匀、杀透的原则,避免出现红、焦、闷,杀青的关键是要控制好杀青锅温。每锅投叶量250—300g,鲜叶刚下锅时锅温掌握在100—120℃(叶下锅后有连续的炒芝麻爆声),开始转入整形,杀青时间约3—4分钟。

3、整形

当杀青至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绿色,茶梗折而不断时开始整形,整形锅温80℃,整形手法是由按、捺、抖、带、甩几个动作巧妙配合完成,整形过程用力轻一重一轻,先是以理条为主,按、捺用力要轻,待叶不粘时逐步加重压成梭形,成形后锅温降至60℃,待八成干后出锅上烘干燥。整形时间约14—16分钟。

4、干燥

“清淮绿梭”茶干燥工序采用的是用烘笼炭火烘焙的办法。分初烘、摊放、复烘三步完成。初烘每笼用6—7锅的投叶量,温度80℃,每隔5分钟左右翻烘一次,时间17—18分钟,初烘结束后下烘摊放,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55℃,每笼放初烘叶1.5公斤左右,烘至足干(含水量6%以下,用手捻可成粉末状)。

烘茶过程中,烘笼要轻端轻放,同时严禁异味串入。本工序初烘火力足,可除去青草气,产生使人喜爱的清香味(初烘切忌不能“低温长烤”),复烘温底低,可使茶叶足干,进一步显露香气,又不至于变成老火茶而除低品质。

毛茶制成后还必须经过精选,挑去大片、茶梗和其它杂质,筛去碎末,精选后的茶叶即为成品“清淮绿梭”茶。

总之“清淮绿梭”茶制作工艺先进实用,操作简便易行,且鲜叶原料来源广泛,受品种局限小。与同类其它扁形相比,可明显缩短制茶时间,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为此,建议我县广大茶农,在每年春茶开采之际,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头批优质的细嫩芽叶多加工制作“清淮绿梭”茶,以增进品质,提高我县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清淮绿梭多能泡几次


冲泡清淮绿梭最多为三次,冲泡清淮绿梭的前三次的冲泡是最佳的,到第三泡之后,其实味道就已经开始变淡。

清淮绿梭的冲泡方法:

一、备具: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二、赏茶: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用茶匙把茶则中的清淮绿梭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

三、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

四、置茶:冲泡清淮绿梭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用茶匙将清淮绿梭茶叶从茶盘或茶则中均匀拨入各个茶杯内。

五、浸润泡:提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叶吸水舒张,便于茶汁析出,约30秒后开始冲泡。

六、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另外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

七、奉茶: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八、品饮:一般是先闻香,再观色、啜饮。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清淮绿梭的制作工艺:

1、清淮绿梭茶是采用当地群体茶树品种的1芽1叶和1芽2叶初展的鲜叶作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焙制作而成。

2、在操作上,杀青锅温在130~140℃,投叶0.4千克。翻炒至杀青适度;揉捻在100℃左右的锅内揉抖成条;整形是在70~80℃锅内进行,采用抓、挤、甩等动作运用的巧妙结合,塑造成“梭”形,炒至七至八成干出锅,分两次烘焙足干。

桐柏茶叶精美的制作工艺


桐柏县茶种场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制作艺术——蒸青工艺。茶叶鲜叶通过蒸气高温杀青,能迅速抑制茶叶酶的活性,使茶叶中所含微量元素和营养成份团党较之炒青工艺得到充分的保留,同时,蒸青工艺还能有效地除去茶叶杂质。蒸青绿茶是利用成套的机械加工技术设备通过电力对茶叶鲜叶进行储青、蒸青、脱水冷却、揉捻整形、烘干筛拣等工序精制加工而成的产品。这套生产线的最大特点:一是能迅速抑制茶叶酶的活性,使茶叶中所含微量元素和营养成份较其它工艺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二是改变了我国绿茶普遍存在的烟焦味、易断碎、色泽欠绿、含苦涩味的弊端,使之汤色更绿、色泽更翠、滋味更爽,能充分体现绿茶的本质特点;三是工作效率高,一条中型蒸青生产线可日产960公斤,相当于400多个劳力的能量。生产的产品通过采取科学的充氮或真实包装技术,较好地防止茶叶的氧化变质。使之汤色更绿,滋味更醇,清香自然,更加体现了绿茶的本质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可远销日本。

其工艺流程:

鲜叶凉青——机械贮青——高温蒸青——风式降温——粗揉、抖揉——揉捻、盘揉——中揉一次、滚揉二次——粗揉、摆揉——干燥(烘干)——静电去梗(风选)——精制——充氮包装——入库上市。

汉水银梭采制技术|汉水银梭的制作工序


汉水银梭是陕西省南郑县近年来创制的名茶。于1986年通过技术和品质鉴定,1982年获农业部名茶称号。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内质香气嫩香持久并带龙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柔嫩、肥壮、黄绿匀亮。由于产于汉水上游,形似扁梭,满披白毫,色亮如银,故名“汉水银梭”。

秦岭以南,巴山脚下,汉水上游,是陕西古老茶区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茶树北移播于梁州(今南郑、汉中一带)。唐代已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当时南郑县的千龙洞茶就是历史名茶之一。

南郑县茶区由于傍山依水,所处理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均甚优越。境内丘陵起伏,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60—1300米范围内,鲜叶自然品质十分良好。

采制技术十分讲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与一芽一叶开展二个等级,经摊放、杀青、理条做形、提毫保苗、清风烘焙、拣剔包装六道工序制成。 

采制加工

清明前后三、四天,嫩芽初迸,叶瓣儿刚“开眼”,形似莲心,条素均匀,身披浓厚的白雾,芽叶新鲜,制一斤汉水银梭,需菜鲜芽六万多个,大约五、六斤,故而极为珍贵,称为上等佳品。一棵很密的茶树上,找不出二、三十个新芽儿,一亩茶园采不了三斤,叶片上白白的茸毛间,散发出一种能洗净肺叶的清香。

半斤左右的鲜芽,这大约能炒六、七钱成品。抖、挤、甩、挺、拓、扣、抓、撒、压、磨,这是制高级“银梭”的十大传统手法。随着叶腥味的消失,锅中鲜嫩的叶芽儿就焙炒成了绿中透黄的精品。新制的“银梭”长不足寸半,扁平而两端尖细,大小长短均匀,如毫似梭,别具特色。一色的单叶苞芽,毫芝若霜,据说,营养价值尽在通体的霜色中。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杀青对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2)揉捻,揉捻是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汉水银梭是如何采制的?汉水银梭的采摘与制作


汉水银梭在每年清明期间,采摘新鲜嫩芽,经杀青、揉捻、干燥等三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毫似梭,特别之处在于毫芝若霜,据可靠消息称营养价值都在这霜色之中。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汉水银梭的采摘与制作吧。

汉水银梭

一、汉水银梭的采摘标准

清明前后三、四天,嫩芽初迸,叶瓣儿刚“开眼”,形似莲心,条素均匀,身披浓厚的白雾,芽叶新鲜,制一斤汉水银梭,需菜鲜芽六万多个,大约五、六斤,故而极为珍贵,称为上等佳品。

二、汉水银梭的制作工艺

1、杀青,杀青对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杀青

2、揉捻,揉捻是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在这三道制作工艺中,以第一道工序杀青最为关键,鲜叶通过杀青形成了汉水银梭的品质特征。以上内容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汉水银梭的采摘与制作,希望能帮到大家。

绿剑茶如何制作?绿剑茶的制作方法


绿剑茶,产地位于浙江的巍巍高山中,为当地有名的绿茶品种。绿剑茶与一般茶叶制作有所不同,它在传统手工制茶的基础上,还将机械引入绿剑茶的生产制作中。出产的绿剑茶品质,不但外形十分出色,连带口感也是一绝。那么,绿剑茶如何制作?一起来看看吧。

制作

绿剑茶如何制作?

1、杀青:杀青在多功能名茶炒制机中进行。槽温达130~140C时投叶,投叶量为100~150g。杀青温度要先高后低,时间为4~5分钟,至手捏茶不粘、茶香显露时起槽摊凉。

2、烘二青:二青用烘笼烘焙,笼温70C左右,掌握恒温、薄摊、中间要勤翻动。烘至茶不粘手并有刺手感时起笼摊凉。历时6~8分钟。

3、复炒:复炒在名茶炒制机中进行,槽温80℃左右,投叶量100g左右,炒至茶条紧直,有八成半干时起槽摊凉,一般需6~7分钟。

4、辉干:用手工辉干,锅温60~70C,投叶量为250g左右,辉时要紧紧抓扣,以保持芽蕊竖直、色泽绿翠,至手捏茶成粉末,含水量达5%~6%时起锅摊凉。

以上就是绿剑茶的制作方法啦,亲们在看完后,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品质好的绿剑茶,与其精湛的制作方法是分不开的。

龟山岩绿的制作工艺


龟山岩绿茶整个手工制作工艺流程为: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初干、整形,足干六道工序。特级龟山岩绿采摘时间为清明前至谷雨前后约20天,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保证嫩度,匀度、净度,做到雨水叶不采,紫色叶不采,对夹叶不采,虫吃叶不采。鲜叶采回后及时上入竹匾中摊放3—4小时,视天气情况而定,阴天适当多摊,使鲜叶散发部分水份和青草气,待有幽幽花香气散出即可付制。

杀青:锅温升至200℃,每锅投叶量为0.5公斤左右,鲜叶下锅后用手迅速翻炒,抖闷结合,以抖为主.当炒至叶软略有粘性,将锅温降至约120℃,炒至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减重40-50%,迅速出锅,薄摊散热。

揉捻:将摊凉的杀青叶放在竹匾内初揉,采用双手向前推动倒转分开的揉法,用力先轻后重,当茶条紧卷时适当轻揉,时间约10—15分钟。

初开:采用焙笼及时初干,温度为90—100℃,做到薄摊勤翻,当初干叶含水量约为35%左右,出笼摊放适当复揉。

整形:快、匀、巧的整形,是决定岩绿茶外形圆直紧细的关键工序。锅温先高后低,开始为90—100℃左右,待炒至七成干时,锅温保持60—70℃,投叶量0.5公斤,以两手搓带,连扭带搓,使茶条均匀松散,如此反复搓条,待茶条进一步卷紧,并失去粘性,含水量约为20%时及时整形。将茶条收拢理直,两掌合抱,虎口张开,右手向前,左手向后,茶条在手中转动,以去重回轻的手法,使茶条在手掌中均匀地散落于锅内,然后再收拢理直,拉条,往复循环,待茶条紧细圆直,白毫显露即可出锅摊凉回潮。

干燥:小火长炒,旺火提香,是提高龟山岩绿香气的必要干燥过程,将整形摊放后的茶叶适时放入锅中,锅温60℃左右,将茶叶在锅中轻匀翻炒,当茶叶由墨绿色转为翠绿色,含水量约7%时,锅温升至120℃,迅速翻炒约2分钟,以提高香气,形成龟山岩绿的品质特征。

近年来,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利用名优茶机具加工岩绿茶的工艺,共分为杀青、揉捻、初烘、理条、整形、干燥六道工序。

杀青:将摊放适度的鲜叶少量均匀连续地投入到温度约220℃的40型连续出叶滚筒身杀青机中杀青,注意控制好温度与投叶量,温度高时适当多投叶,温度低时适当少投叶,并开动风扇,迅速降低杀青中温度。

揉捻:摊凉的杀青叶放入35型揉捻机揉捻,投叶量约3——7公斤杀青叶,时间为25分钟,揉捻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先空揉5分钟,然后轻压7分钟,再重压8分钟卷紧茶条,最后松压轻揉5分钟,下机解决。

初烘:将揉捻解块叶上入手拉百叶式热风烘干机中初烘,初烘温度120℃,烘至茶条失去粘性,略有刺手时下烘摊凉。

理条:将初烘回潮后的茶叶投入到往复式名优茶理条机中理条,理条温度120℃,投叶量视理条机槽数多少而定,11槽理条机量约1公斤,待茶条达到八成干时即下机整形。

整形:整形在电炒锅中进行,温度80℃,方法与手工制作龟山岩绿的整形方法相同。

干燥:干燥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控制在80-100℃,烘至足干下机摊凉包装。

汉水银梭


汉水银梭,属于新创半炒半烘型绿茶,是江北名茶之一,产于陕南汉中地区南郑县,茶叶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产于汉水上游,故名。精选多毫的一芽一叶到一芽两叶制成,色泽绿、滋味醇、香高、汤色绿明、叶底绿明,以其“香高、味醇、色翠、形美”享誉市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等17项大奖,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并被指定为国宴用茶。

汉水银梭介绍

汉水银梭,产于陕南汉中地区南郑县洪山丘陵区,由王国志、钟继红等人创制。于1984年由南郑县蚕茶果开发公司开始研制,1986年通过鉴定。

汉水银梭以生长在高山云雾中良种茶树为资源,采其柔嫩多毫的芽叶,运用精湛技术选用多毫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精制加工制成。外型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嫩香持久,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耐泡回甘。该茶由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鉴评并命名,主要用于社会名流及接待贵宾饮用的上乘佳品。

汉水银梭产地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仓县接壤,边界长度分别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边界长度分别为37公里、83公里;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边界长度分别为79.3公里和39公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想望,边界长度为40公里,县界总长度围437公里。县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

南郑县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于夏商时期,唐代已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北宋“茶马贸易”的繁荣正是南郑茶业兴盛的写照。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6.02万亩,茶叶总产1745吨,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成为陕西省六大茶叶优势产区之一。茶区地处秦岭以北,巴山南麓,汉水上游,为陕西古老茶区。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00-1300米处,鲜叶品质优异。中科院院士、茶学泰斗陈宗懋曾赞誉“南郑茶园的生态条件是中国最好的”。

汉水银梭品质特点

成品扁平似梭,翠绿批毫;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出、耐泡回甘;叶底柔嫩、芽头肥壮、黄绿匀亮。汤色澄碧而清冽,气息馥郁而沁芳,数滴入喉,如兰的清香味充满齿颊。初感有些微苦,徐徐啜饮,后味甘甜,怡情悦性。大口饮之,回肠荡气,顿觉置身翠绿深处,犹如回归自然,神清目朗。

汉水银梭采制加工

清明前后三、四天,嫩芽初迸,叶瓣儿刚“开眼”,形似莲心,条素均匀,身披浓厚的白雾,芽叶新鲜,制一斤汉水银梭,需菜鲜芽六万多个,大约五、六斤,故而极为珍贵,称为上等佳品。一棵很密的茶树上,找不出二、三十个新芽儿,一亩茶园采不了三斤,叶片上白白的茸毛间,散发出一种能洗净肺叶的清香。

半斤左右的鲜芽,这大约能炒六、七钱成品。抖、挤、甩、挺、拓、扣、抓、撒、压、磨,这是制高级“银梭”的十大传统手法。随着叶腥味的消失,锅中鲜嫩的叶芽儿就焙炒成了绿中透黄的精品。新制的“银梭”长不足寸半,扁平而两端尖细,大小长短均匀,如毫似梭,别具特色。一色的单叶苞芽,毫芝若霜,据说,营养价值尽在通体的霜色中。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杀青对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2)揉捻,揉捻是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汉水银梭冲泡方法

茶入滚烫的85度开水中,约二、三分钟,汉水银梭开始纷纷舒展嫩绿的蕊芽,摇曳枝头、亭亭玉立在透明的杯底。汤色澄碧而清冽,气息馥郁而沁芳,数滴入喉,如兰的清香味充满齿颊。初感有些微苦,徐徐啜饮,后味甘甜,怡情悦性。大口饮之,回肠荡气,顿觉置身翠绿深处,犹如回归自然,神清目朗。

头汤淡黄。叶型不整。汤香淡,有青草气。仿佛新雨后走过草地。一水口感淡甜,香气不显。茶汤下咽后,有津。5分钟后有浅豆香。二水入口香气出,和午子仙毫香气接近。雅而长,幽而艳,香气愈浓,明显感觉到汉水银梭的香气极盛,幽艳动人。

汉水银梭功效与作用

1、抗衰老

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2、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3、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4、利尿解乏

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5、缓解疲劳

绿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绿茶中所含的少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

6、护齿明目

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毫克—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在小学生中进行“饮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7、降脂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另外,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

汉水银梭饮用禁忌

1、禁忌喝头遍茶:因为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

2、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举动无力等症状。

3、少喝新茶:因为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4、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过量会引起肠胃不适。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临睡前不宜饮茶,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5、忌用茶服药,忌喝隔夜茶。茶叶中的鞣酸会与很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

适宜人群

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者也宜食。

汉水银梭的发展


汉水银梭的原产地是陕西省南郑县,没有多么长远的历史,说到底是纯商品茶。是当地的某茶果公司,初衷是为了业务增长,开发研制而成。

商业动作带来了公司原本没有想到的成功,茶叶不但在1986年通过国家的品质鉴定,名气还越来越大。一些技术人员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改良。于是,茶区开始在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上游推广种植,产量在经济的刺激下很快就有了提高。同年,以产地和外形作为主要依据,得到“汉水银梭”的冠名。“汉滨银锋”也借其锋芒,跻身陕青。 秦岭以南的巴山北麓,其气候对于茶叶生长来说非常有力,因为雨水不但充足,而且有些特殊的规律。对秦茶稍有兴趣的人,都会不经意地稍稍关注一下这个地区。

平利县就在巴山北麓,境内的八仙镇以山地为主,海拔达1000米以上,名列8大秦茶的“八仙云雾”,就产于此地。 小有名气的“岚皋剑春”、“龙安烘青”也在左近出产。

位于安康市西南汉江上游15公里处的瀛湖,不但是安康市的主打景点,而且是“瀛湖仙茗”的主要茶区。瀛湖仙茗,产量极少,很少有机会可以喝到。

巴山北麓“三峰峭立,二水环绕”的午子山,不但是陕南道教活动中心,更是闻名遐尔的“午子仙毫”系列茶的主产区。“午子翠柏”、“西乡翠芽”等都深深扎根在这里。

汉水银梭虽然与午子茶属于近邻,但是在滋味上与午子差异显著。午子仙毫有着浓郁的秦茶特点,而汉水银梭,带有浙江绿茶的鲜,河南绿茶的爽、安徽绿茶的活。香气上也和秦茶不走一路。我常想,说到陕青的叛逆,那首推汉水银梭了。

所以,如果不特别说明,品茶者很难判断出银梭是秦茶。精品汉水银梭的鲜叶采摘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但是我们喝到的多半,不是这样的精品。制茶的手法参照龙井,加上“银梭”的名字,茶形都要特意做出扁平似梭,但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毫丢了很多。我推测,叛逆的来源,这也是一个因素。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9465.html

上一篇:饮 茶 风 俗(一)

下一篇:悠然人生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