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陕南茶区茶苗秋栽的好处与重点技术

2020-11-13

提髙茶苗移栽成活率是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关于茶苗春栽或秋栽问题,全国各茶区看法各一。《中国茶叶》2011年第9期熊飞《茶苗春栽好处多》一文,认为春栽具有整地时间长,质量高;温度低,利于茶苗运输;茶苗生长期长,抗逆性好;春栽能避开冬季防冻难题等好处。笔者以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陕南茶区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认为陕南茶区茶苗应以秋栽为主,尽量不要春栽。理由如下:

1.茶苗移栽后水分管理是保证茶苗成活的最关键因素。汉中市7、8、9三月月均降水大于100mm 10月至来年3月份月均降水不足25mm,陕南气候条件大体相同,冬春季少雨干旱是常态,一般到4~5月降雨才逐渐正常。如春季抗旱浇水栽苗则会大幅增加成本,以致失管造成建园失败。陕南茶区茶苗秋栽一般选择在9-10月雨水充足期进行,这时土壤底墒足,栽后浇一次定根水后基本不用再浇水,可以降低浇水抗旱的投人。秋栽后防湿浸才是陕南茶区的主要任务。

2.茶苗秋栽后的9~10月份,气温适宜茶树生长,栽植后茶苗伤口愈合容易,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为茶苗生根成活、以强身健体越冬做好了准备。

3.陕南茶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地区良种茶苗繁育技术巳成熟,完全可以保障本茶区的茶苗需求,调运距离短,不存在长途运输烧苗现象影响茶苗成活的问题。

4.关于茶苗秋栽后越冬防冻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完全可以保障茶苗安全越冬。

(1)精细整地。陕南茶区以砂质土壤为主,不存在土壤死板、粘结,不易整地的问题,无论水田或旱地,本是熟地,稍作整理,就可以达到土活、土碎的栽苗用地要求。

〔2 〉按生态茶园标准规划,建好排灌系统,防止浸害。

〈3 〉采用深沟栽植法,确保栽苗质量。即按规划整平园地,开挖深20 cm左右,宽约20 cm的栽植沟。在栽植前,对茶苗要进行挑选,大小苗分开,根部沾黄泥浆、生根粉。栽植时理直根系后填土,当土填到根茎处时将苗扶正,踏实周边泥土,浇上定根水,再覆土厚度5cm。茶苗栽好后茶行留有几厘米的沟,以利收集雨水或排水除涝。

〔4 〉待到雨季结束后、寒冬来临前(大体在11月),及时结合茶行铺草或覆盖地膜,对茶苗进行覆土保墒保温。覆土深度最薄不少于15cm,最厚以留茶苗1~2片叶为限,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掌握。气候寒冷,沙性的土壤保水保温能力较差,覆土可深些。粘性较强的土壤容易板结,通气能力差,覆土宜浅,这种方法称深沟深栽。

〈5 〉深于茶苗根茎处的土第二年开春3~4月份土壤解冻后要及时分次刨去,直至根茎处。深沟深栽是抗旱保苗最简便的措施。

陕南茶区只要按照以上技术措施秋栽茶苗,正常气候条件下,茶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次建园成功。

小编推荐

北方茶区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性状一致、萌芽整齐、品质优良、不易退化等优点,是制作名优茶的首选品种。近年来,我国各产茶区都十分重视茶树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位于我国茶树栽培北限的临沂茶区来说,由于所处地理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偏低,无性系茶苗种植一直是项空白。为弥补空白,促进临沂茶叶生产的发展,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中心从1995年起,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临沂茶区无性系茶苗种植技术研究”攻关课题,经过4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无性系茶苗栽植技术,现介绍如下,以供我国其他北方茶区参考。

1.园地选择根据自然条件,临沂茶区的无性系茶园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所选坡地的土层和半风化土层深度需达1m以上,并具有较好的水源,可供茶园灌溉。同时,所选地块的土壤pH值应为4.5~6.5。

2.茶园整地茶园整地是影响建园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在整地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于15°以内的平缓坡地茶园,应全面深翻80~100cm,同时分层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磷肥60~80kg;15~25°的坡地茶园,应先修建梯田,再进行深翻施肥。深翻完成后,要沿茶园的主支道及生产道修筑纵横交错的排灌沟渠,以使茶园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

3.品种选择与茶苗运输临沂茶区冬季气温偏低,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引进一些抗寒性强的茶树无性系良种,如龙井43、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舒茶早等。由于茶苗都从外地调入,在运苗时,应在到达苗地的前一天事先通知供苗方,并要求对苗圃地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以保证起苗时能带起较多的泥土。起苗后,每100株扎成一捆,根部用湿草包好。装车后,须用蓬布封严,并立即起运,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4.茶苗栽植临沂茶区茶苗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初,按适密适矮的栽培要求,栽植规格为120cm×30cm×30cm。栽苗前按栽植规格开宽30cm、深40cm的种植沟,每穴栽植3株茶苗。栽时扶直茶苗培上较多量土后,将茶苗轻轻上提,以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用土覆紧,浇足水。栽好的茶苗泥门应低于地表面10cm左右,茶苗下半部座落在沟内,待1~2年,随茶苗长高,结合锄草施肥将沟填平。这种栽植方法可大大减轻早春冻害与干旱对茶苗的影响,做到全苗壮苗。

5.苗期管理茶苗定植后,如遇连续晴天,应每隔7~8天浇一次水,待土壤稍干,随即进行一遍浅锄,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当茶苗长到2龄后,茶园浇水应与每季的追肥结合起来进行,一般2龄茶园年施纯氮8~10kg/亩,3龄茶园年施纯氮10~15kg/亩,4龄茶园年施纯氮15~20kg/亩,分春夏秋三季施入,其中春、夏季均施总量的40%,秋季施20%。因新植茶园行间空隙大,春夏季易滋生杂草,会妨碍茶苗正常生长,所以必须用人工及时拔除。另外,在移栽后第2年的4月中旬,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应在离地15cm处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到第3年春天,在第1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第4年春天,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这样,当年夏秋季茶树高度一般可达50cm以上。此后便可适当采摘,茶园逐步进入投产阶段。

6.越冬防护为提高茶苗的越冬抗寒能力,在“立冬”前后应浇足一遍越冬水,并在土壤稍干时立即在茶苗基部进行第1次培土,培土高度为茶苗高度的二分之一。“大雪”前后,需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高度以茶苗仅露3~4片叶为宜。培土结束后,在茶行北侧,再用玉米秸或稻草编成的草垫子搭建防风屏障,要求搭建的防风屏障呈60°倾斜,前不压茶苗,后不遮茶蓬。翌年春天及时撤除防风屏障,并退土复原。从建园起,此种越冬防护措施要连续施行3~4年。

川南 初栽茶苗管理要点


当前,正是川南茶苗种植后最佳管理时间。前不久,连日晴好天气,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广大茶农正抓住时机栽种茶苗,农技人员和镇村干部深入指导,茶农栽种热情高涨,运苗、挖坑、种苗、修叶、茶叶栽种工作如火如荼进行。

“茶苗种植的时候要求根系舒展,逐步加土,踩紧踏实,浇足定根水,对苗根带土少的应先用黄泥浆浆根后栽苗。栽后及时管理。”11月25日,纳溪区护国镇农艺师陈力平在该镇伏金村万亩亿元标准化茶园基地作茶苗种植技能培训,为广大茶农送来技能“及时雨”。

茶苗移栽

移栽时间。一般目前栽培是12月20前为宜,春栽则在雨水节前后为宜。

放线打窝。首先浅锄欠细土壤,再按大小行距放线打窝深4寸左右。

移栽要领。栽苗深3—4寸,茎秆埋土1.5寸左右,要求根系舒展,逐步加土,踩紧踏实,浇足定根水,对苗根带土少的应先用黄泥浆浆根后栽苗。

新建茶园

新建茶园如果是地块、山坡地,应当根据地形地貌规划设计茶园梯台、跑道、水池、排水沟。一般要求选择PH4.0—6.5的酸性土壤,土壤深厚(50厘米以上)肥沃,地势平缓,土质以壤土为宜。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修筑梯台,梯面宽5尺或其倍数,坡度在15°以上的坡地,修筑内倾等高梯台,梯面宽4尺及其倍数,开垦深度1.5尺以上,茶园与四周荒山农田设置隔离沟。平地按5尺开箱即可挖茶叶种植沟。

挖沟施肥

挖种植沟深1.2—1.5尺,宽2尺左右。每亩施农家肥1—2吨,或油枯和磷肥各100公斤左右,要求肥与土混匀后,再盖土至高于地面2—3寸。

梯面4尺宽梯台,栽单行,窝距0.6尺左右,每窝栽两株,亩植苗5000株左右。

梯面或箱面宽5尺梯台,实行双行条栽。小行距1尺左右,株距1尺左右,每窝两株,亩植苗5000株左右。

定型修剪

栽后,以离地5—5.5寸定剪。

苗期管理

抗旱保苗。栽苗后要经常保持茶窝土壤湿润,如久晴不雨,要浇水灌溉,并且要4—7天浇一次水。

间苗补苗。采用同龄的茶苗在建园1—2年内将缺苗补齐。

浅耕除草。每年浅耕结合除草2—3次,可减少表土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茶苗生长。

勤施追肥。秋栽的茶苗第二年三月中下旬(冬或春栽茶苗6月)开始施肥,一般用清粪水加尿素淋窝,每月1—2次,原则是淡肥勤施、逐渐加浓、氮磷钾合理搭配。

防治病虫。用杀虫杀螨农药从4月中下旬至9月份,每月喷1—2次,冬管后用石硫合剂打一次封园药。

合理采剪

茶苗栽后第一年少采或不采茶,第2年打顶轻采,以后按常规采茶。茶苗栽后一足龄以离地0.9—1尺修剪,二足龄离地1.2—1.3尺修剪,以后每年剪口提高1—2寸左右修剪。

川南茶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据悉,目前川南茶叶种植工作已全面展开,全区茶叶种植工作将在12月20前全面完成。

佛手地栽高产技术


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手桔,为芸香料药用植物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的未成熟的干燥果实。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属常用中药材,具有理气行气、止呕和胃、健脾开郁、化痰等功效。佛手果实除药用外,还可提取香料及加工成糖果蜜饯等多种果脯和保健食品,如佛手解酒茶、佛手戒烟糖等。

随着佛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药材收购价格近年来大幅攀升,因此,可有计划地发展佛手种植。现将佛手高产栽培技术详细介绍如下:

1、选育良种:选择优质高产良种苗是夺取丰收的先决条件。佛手的品种来源较广杂,故购药苗时,一般宜选购状大果“佛手”良种为优,而且购苗时要择果枝扦插苗或嫁接苗(当年种当年或次年即结果),千万别购劣质实生苗。大果种单果重约1公斤左右,果形较大产量较高,质量特优,是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小果种佛手单果只有0.2公斤左右,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差,只能作盆景用。

2、选好基地下足基肥:佛手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适应性强,对土质气候要求不严,凡山区丘陵的坡地,平地及地势较高的水稻田,只要能排干积水,阳光充足,不论黑土、黄泥土、沙质土均能栽培。佛手喜温喜光、喜温忌浸,栽种佛手时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的缓坡地、平地或高坑水田。种植前把土壤深翻犁晒,使充分风化、熟化,然后挖深、宽各50-60厘米见方的大穴,施入腐熟有机肥30-40公斤和坑土拌匀作基肥。

3、合理密植和立体间种:佛手栽植的株行距可为1.8-2.5×2.5-3米,每亩栽150-110株为宜,挖宽深50X40厘米的坑,施放腐熟鸡牛粪作基肥,每坑10公斤与土拌匀后回坑。每年春分后种植,选择生长健壮的良种苗,把叶片剪去一半,同时剪顶,这样可提高成活率及促进多分枝,定植时将由苗木栽于坑的中心,培土压实,晴天淋水保持严实湿润。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地力,抑制杂草生长,保证幼树生长发育,最好在佛手地上间种花生、黄豆、沙葛、生姜等矮生经济作物,以增加收入。

4、田间管理:佛手施肥应根据树龄大小、生长好差而定。新植的佛手,施肥特点以薄肥勤施的原则,尽量少施增加次数。一般10天一次,以每千株一次施肥总量不得超过10斤,进口复合肥的数量。饼肥在千株100斤左右,头3年在3-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机肥;进入盛果期后一年可追肥3次,分别在花前、幼果期和采果后及时施入麸饼、堆肥、人畜粪尿并加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

佛手在未进人结果期应施好攻梢肥:即在发春梢、夏梢、秋梢前10天施一次速效化肥及农家肥,一般每株施尿素约30克,磷肥100克与5公斤鸡牛粪拌匀后,结合中耕除草,开挖宽30厘米,深25厘米的环状沟施下,覆土盖严。9月份后不能施肥,防止晚秋梢徒长。佛手种后第二年就可进入结果期,可连续收果30年左右,每年应施肥四次,第一次花前肥;宜在3月中旬施下,每株施腐熟人粪尿5公斤;第二次在开花盛期,需肥量较大,每株施腐熟鸡牛粪5公斤、尿素150克;第三次在“小暑”前后施壮果肥;重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与腐熟鸡牛粪5公斤混合施下,同时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喷施一次叶面肥,对促进树势旺盛及果实膨大十分有利。第四次施采果肥;9至10月份采果后,在植株的两边沿树冠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对称沟,每株施腐熟鸡牛粪10公斤,复合肥1公斤与混合后回坑。

5、修剪整形:为保证佛手高产和稳定,必须做好树形树势的调整及花、果枝条的合理修剪。当年栽当年开花结果的不宜让其开花,要及早摘去花芽,以促使树形的粗生长和扩冠生长。进入花果盛期的树体一般在3月萌芽和秋冬果实采收后进行修剪。调控花果时应注意摘除早花(即春末初夏开的花,因此时开的花多数为雄花不能结果),对雌花期枝条上萌生的多余腋芽也须抹摘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生长条件,达到减少落花、多结果的高产目的。

佛手粗生快长分梢多,必须每年进行合理修剪整形,使树势旺盛,促进结果枝分布均匀。在采果后及3月萌芽前进行,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和枯枝,徒长枝。佛手的短枝大多为结果母枝,应尽量保留,凡夏季生长的夏梢除个别为扩大树冠需要外,应全部剪去。

6、病虫害防治:要密切注意红蜘蛛、潜叶蛾的危害,购买农药时要到正规农药商店购买,并参照杀螨剂的用量及用法,有机磷农药除乐果、氧化乐果、杀虫双等不能使用外,这几种农药对佛手树会造成严重落叶或死亡。新植佛手苗第一年要特别注意红蜘蛛、潜叶蛾的危害,一般在定植后6个月内新梢萌发快,根据情况每10天要进行虫害红蜘蛛、潜叶蛾的防治,多采用水胺硫磷及高效低残留的杀虫剂。对于溃疡病,采果后结合清园喷0.8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每次萌发新梢时喷托布津1000倍液2次;新梢叶片转绿时用退菌特500倍液喷1 次。介壳虫:在发生期用速扑杀1000倍与机油乳剂200倍混合液喷施。

7、收获与加工:佛手果实成熟期在9至10月份,当果实表皮呈现金黄

我国名茶区主栽品种概况


我国各茶区的环境、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差异甚大,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

(一)华南茶区

包括福建中部和南部、台湾、广东中部和南部、海南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该茶区主要生产大叶种红茶、绿茶、乌龙茶和黑茶类(如广东老茶、云南普洱和广西六堡茶)。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大多为乔木或小乔木型的大叶种。几乎各省区都有野生茶树,树体高大,多属乔木型,进化上处于较原始的阶段,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云南省镇沅县千家寨2700多年野生大茶树、勐海县南糯山800多年人工栽培的云南大叶种大茶树、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700年以上人工栽培的风凰水仙大茶树(俗称宋种)和平远县锅吾水仙人工栽培大茶树等。华南茶区种植的群体品种主要有云南大叶、凤凰水仙、海南大叶、清桂大叶、饶平中叶、广州小叶白心、乐昌白毛、连南大叶、乳源大叶、凌云白毫和南山白毛等;主栽的无性系品‘种主要有英红9号、英红l号、五岭红、秀红、梅占、乐昌白毛 l号、白毛2号、铁观音、黄梭、八仙茶、本山、石古坪乌龙、大叶奇兰、黄叶水仙、黑叶水仙、云大淡绿、小叶乌龙、金萱(台茶12号)、翠玉(台茶13号)、软枝乌龙和四季春等。

(二)西南荼区

包括贵州、四川、云南中部和北部及西藏东南部。该茶区 主要生产红茶、绿茶和黑茶(普洱茶、青砖)等茶类。茶树种 质资源丰富,四川、贵州等地有乔木型或小乔木型野生大茶 树。种植的主要茶树品种有早白尖、崇庆枇杷茶、南江大叶 茶、古蔺牛皮茶、黔湄419、黔湄502、黔湄601、黔湄701、蜀 永1号、蜀永2号、蜀永3号、蜀永703、蜀永808、蜀永307、蜀 永401、蜀永906、名山白毫、特早213、天府茶11号、湄潭苔 茶、都匀毛尖和安顺竹叶茶等。

(三)江南茶区

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湖南、浙江、江 西、湖北南部、安徽南部和江苏南部等地。该茶区主要生产绿 茶、.乌龙茶和特种黑茶(黑砖、茯砖、米砖)。茶树大多为灌 木型中小肿种,小部分为小乔木型中大叶种。江西、湖南分 布有小乔木烈野生大茶树。主要种植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福安 大白茶、梅占、政和大白茶、毛蟹、大面白、上梅洲种、宁州 种、黄山种、祁门种、鸠坑种、云台山种、宜昌大叶茶、宜兴种、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10号、槠叶齐、龙井43、安徽 l号、安徽3号、安徽7号、迎霜、翠峰、龙井长叶、碧云、菊花春、寒绿、乌牛早、安吉白茶、浙农12、杨树林783、皖农95、锡茶5号、锡茶11号、浙农113、青峰、八仙茶、高芽齐、槠叶齐12、尖波黄13号和尖波黄等。

(四)江北茶区

包括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等地。该茶区主要生产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茶树多为灌木型中小叶种。四川北部等地也有百年以上的大茶树。种植的茶树品种主要有信阳种、紫阳种和舒茶早等。

目前,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茶树品种共有95个,其中2002年认定的第4批18个茶树新品种为凫早2号、岭头单丛、秀红、五岭红、云大淡绿、赣茶2号、黔湄809、舒茶早、皖农川、早白尖5号、南江2号、浙农21、鄂茶1号、中茶102号、黄观音、悦茗香、茗科1号和黄奇。

适宜广东茶区种植的名优茶主栽品种


(一)适制红茶类的主栽品种

1.英红9号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61~1986年从云南大叶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片特大,椭圆形,叶色浅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身稍内折,叶缘波状,叶尖渐尖,叶齿锐深,叶质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强,3月下旬开采。产量高,每亩达230千克。适制红茶、绿茶。制成红条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甜香显,滋味醇爽,有“奶”韵;制成名茶级别的金毫和银毫茶,茸毛密披,香气清幽如兰,滋味鲜醇。制成红碎茶,颗粒乌润重实,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香气鲜高持久。此茶树抗寒性较弱,扦插繁殖力强。不宜栽培在地下水位高或霜冻期长的茶区。双行单株种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用分段修剪法定型修剪,第1次高度为20厘米,第2次为30~40厘米,第3次为50~60厘米。高温高湿季节注意防治芽枯病。

2.英红1号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阿萨姆种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开张,主干显,分枝密度中等,叶片水平或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平,叶尖渐尖,叶色深绿,富光泽。发芽早,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中等,持嫩性强。产量高,每亩可达350千克。适制红茶,品质优良;制成红碎茶,颗粒匀整,色泽乌润,香气高锐,滋味鲜浓爽口,汤色红艳。幼龄期抗寒性弱,能适应-3℃左右低温。扦插繁殖力较强。宜用营养钵扦插育苗、移栽,采用分段修剪法培养树冠。幼龄期注意防寒,干旱季节注意防治螨类。

3.秀红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1~1993年从英红1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身稍内折,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锐深,叶质柔软。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00千克以上。适制红茶。制红碎茶,颗粒紧结棕润,滋味浓烈鲜活,香气高锐,显花香。抗寒性和抗旱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宜双行单株种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幼龄期采用分段修剪法培养树冠。干旱季节注意防治螨类害虫。

4.五岭红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1~1993年从英红1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身内折,叶缘波状,叶尖渐尖,叶齿锐深,叶质柔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00千克以上。适制红茶,品质优。制红碎茶,色泽乌润,颗粒重实,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活,香气高鲜持久,显花香。抗寒性较弱,抗旱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宜双行单株种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幼龄期采用分段修剪法培养树冠。干旱季节注意防治螨类。

5.桂红3号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研究所于1976~ 1987年从宛田大叶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内折,叶尖钝尖,叶齿密浅,叶质中等。芽叶绿色,肥壮,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1开采期在4月中旬。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较强。适制红茶分滋味浓强,香气高,带花香。宜双行条栽,行丛距以1.45米×0.5米×0.35米为宜。第1次定型修剪高度为15厘米。注意防治螨类。

6.云抗14号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3~1985年从勐海县南糯山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特开张,分枝较密,嫩枝有毛,叶片稍上斜或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身较弯,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尖骤尖,叶齿粗浅,叶质厚软。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强,新梢生长快,持嫩性强。春茶开采期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20千克。适制红茶、绿茶。制红茶,乌黑油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鲜,汤色红浓明亮。抗寒、抗旱及抗病性较强。扦插繁殖成活率低。双行双株或单株种植,每亩栽3000株左右。茶苗移栽后要适当遮阴。严格定型修剪,第1次在离地面10厘米处剪去主枝,侧枝不剪;第2次在离地面25厘米处;第3次在离地面40厘米处;第4次在离地面60厘,处剪去主枝。投产后注意防治小绿叶蝉和茶饼病。

7.黔湄419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58~1965年从镇沅大叶茶与平乐高脚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缘平,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叶齿浅密,叶质较厚。芽叶淡绿色,肥壮,茸毛多。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春茶开采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高产茶园每亩可达480千克。适制红茶,汤色红艳,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品质优良。抗寒性较弱,抗病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

8.福云6号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1971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显,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或稍下垂状着生。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或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或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软。芽叶淡黄绿色,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00。300千克。适制红茶、绿茶、白茶。制工夫红茶,色泽乌褐显毫,香清高,味醇和。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二)适制绿茶类的主栽品种

1.乐昌白毛1号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广东省乐昌农场从乐昌白毛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1988年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平,叶身稍内折,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钝浅,叶质厚、较脆。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量中等,每亩约120千克。适制红茶、绿茶、白茶,品质优良。制白毛茶,色白如银,条索粗壮,兰花香高长,滋味浓醇。抗寒性和抗旱性较强。扦插繁殖力中等。适宜栽培在海拔300米以上的中高山茶区。宜选择湿度较高、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块种植。

2.乐昌白毛茶

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广东省乐昌县。植株高大,树姿直立或半开张,分枝较稀疏,叶片水平或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色绿或黄绿,富光泽,叶面平或微隆,叶身平或稍内折,叶缘平或波,叶尖渐尖,叶齿细浅,叶质厚脆。芽叶绿或黄绿色,肥壮,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量高,每亩可达190~230千克。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制红茶,香气特高,滋味浓郁,茶汤呈“冷后浑”;制绿茶,白毫满披。抗寒性较强。结实性较弱。宜选择土壤湿度较高、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种植。

3.福鼎大白茶

又名白毛茶。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原产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有光泽,叶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锐,较深密,叶质较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发芽早,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00千克以上。适制红茶、绿茶、白茶,品质优。制功夫红茶,条索紧结细秀,色泽乌润显毫,香高味醇,汤色红艳;制烘青绿茶,条索紧细,色翠绿,白毫多,香高爽,似栗香,味鲜醇;制白茶,芽壮色白,香鲜味醇。抗旱、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4.梅占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植株较高大,树姿直立,主干较明显,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

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内折,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浅密,叶质厚脆。芽叶绿色,茸毛较少,节间长。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00~300千克。是制特种绿茶的优质原料,也适制乌龙茶、红茶。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5.龙井43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60·1978年从龙井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纤细,色绿稍黄,茸毛少,叶质中等。育芽力强,发芽整齐,耐采摘,但持嫩性较差。发芽早,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80千克。抗寒性强,抗高温和炭疽病较弱。扦插繁殖力强,移栽成活率高。适制绿茶,制龙井、旗枪等扁形茶,品质优;制特级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色泽嫩绿,边缘糙米色,香气郁幽孕兰,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黄成朵。制炒青绿茶,汤味鲜爽,略带花香。

6.迎霜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浙江省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56~1979年从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高大,树姿直立,分枝密度中等,叶片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微隆起,叶身稍内折,叶缘波状,叶尖渐尖,叶齿浅密,叶质柔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多,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高,每亩可达280千克。也适制红茶西抗寒性尚强,扦插繁殖力强。

7.槠叶齐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由湖南省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于1957~1974年从安化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较高,叶片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茸毛中等,叶面较平,叶尖渐尖,叶质较柔软。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春茶萌 发期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较高,5龄茶园每亩平均可达214千克。也适制红茶,品质优良。抗寒性 较强,扦插繁殖力强。

8.白毫早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湖南省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于1973~1992年从安化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 育成。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 绿,叶身稍内折,叶面平,叶尖渐尖。芽叶淡绿色,茸毛多。芽叶生育力强,生长速度快。春茶萌发期在3月上旬。产量高,5龄茶树的生产试验茶园每亩平均可达420千克。制绿茶,如高桥银峰、洞庭茶、信阳毛尖等,银毫隐翠,汤色清澈,香气嫩爽持久,滋味鲜爽醇厚。抗寒性和抗病虫性强,扦插繁殖力强。

9.尖波黄13号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于1972~1991年从尖波黄自然杂交有性后代中采用 单株育种法育成。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近水平状 着生。叶长椭圆形,叶面微隆起,叶尖尾尖。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发芽密度中等。春茶萌发期在3月中旬。产量高,6龄茶园每亩可达354千克。也适制红茶,尤其是红碎茶品质较 优。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

10.黔湄809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偏早种。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76~1993年从福鼎大白茶与黔湄4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树姿半开张,分枝匀称,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淡绿,叶质较厚,叶面隆起,叶尖渐尖。芽叶淡绿色,茸毛多。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耐采摘。春茶萌发期在3月中旬。产量高,5龄茶园每亩可达280千克。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对茶白星病、茶饼病、茶牡蛎蚧等有较强的抗性。适应性强,扦插繁殖力强。

(三)适制乌龙茶类的主栽品种

1.岭头单丛

又名白叶单丛。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坪溪乡岭头村农民和该市、县科技人员从凤凰水仙群体中选育而成。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平,叶身内折,叶缘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叶质较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150~400千克。制乌龙茶,品质特优,花蜜香浓郁持久,有微花浓蜜特韵,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橙黄明亮。也适制红茶、绿茶,滋味浓郁,香气特高,有特殊香味。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适宜广东茶区,.最适宜区海拔400~800米,次适宜区海拔200~400米。宜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双株条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用分段修剪法适时定型修剪,投产前期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促进分枝。

2.凤凰单丛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中、晚生种。由广东省潮安县凤凰茶区农民从凤凰水仙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以树形、形态、香味命名的有80个品系,均为单株繁殖,单株采制,统称为凤凰单丛。其中黄枝香、肉桂香、茉莉香、芝兰香、姜花香、玉兰香、夜来香、杏仁香、桂花香、蜜兰香成为10大香型品系,为重点栽培品系。广东东部、北部、西部茶区均有较大面积栽培。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蜡质,富光泽,叶面平,叶身平,叶缘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叶质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中等,一芽三叶期为4月上旬。产量中等,幼龄茶园每亩达100千克以上。制乌龙茶,品质特优,花果蜜香浓郁,滋味浓醇甘爽,具有特殊韵味。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能力较强。适宜栽培地区为广东海拔400米以上的大、中叶种茶区。宜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双株条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用分段修剪法适时定型修剪,投产前期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促进分枝。

3.凤凰黄枝香单丛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是凤凰单丛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茶区。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身内折,叶面微隆,叶缘平,叶尖钝尖,叶齿浅锐,叶质厚软。芽叶浅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较强,一芽三叶期为4月上旬到5月上旬。产量较高,每亩可达150千克以上。制乌龙茶花蜜香气浓郁持久,栀子花香明显,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力强,极耐冲泡。适应性较强,扦插、繁殖力中等。最适宜在广东海拔600~800米的茶区种植,次适宜区为海拔300。600米的茶区。宜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双株条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用分段修剪法适时定型修剪,投产前期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促进分枝。

4.金萱

又名台茶12号,为名优乌龙茶和绿茶兼制品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偏早)种。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以台农8号为母本、硬枝红心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密度大、均匀,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近椭圆形,叶色淡绿,具光泽,叶面较平,叶身平,叶缘波状,叶齿密,叶质厚,叶尖钝尖。芽叶绿色,节间粗长,茸毛短密。芽叶生长势强,发芽整齐,芽叶密度中等。春茶萌发期为2月上旬末,开采期在4月中旬,采摘期长。在粤北,每亩产量可达200千克以上。适制颗粒乌龙茶和名优绿茶。制乌龙茶滋味甘醇浓厚,香气高雅,带浓厚的玉兰花香气;制名优绿茶,香气高锐持久,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醇滑回甘。抗寒、抗病性均强,适应性强,发根性强,扦插成活率高。最适栽培在海拔600—800米的各茶区,次适宜区海拔200—600米。宜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双株条植,每亩植3000株左右。用分段修剪法适时定型修剪,投产前期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促进分枝。

5.铁观音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松尧。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稀,叶片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身平或稍背卷,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绿带紫红色,茸毛较少。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稀,持嫩性较好。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产量中等,每亩可达100千克。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圆紧重实,色泽褐绿润,红点明: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香味,俗称“观音韵”,为乌龙茶极品。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也较强,成活率高。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和密度。

6.黄棱

又名黄金桂,是优质乌龙茶和绿茶兼制品种。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罗岩美庄,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植株中等,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深密,叶质较薄软。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初,产量较高,每亩可达150千克。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褐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俗称“透天香”,滋味醇厚甘爽。也适制优质绿茶,产品条索紧细,香浓郁,味醇厚。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7.八仙茶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由福建省诏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65~1986年从秀篆镇寨坪村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或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薄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产量高,每亩可产乌龙茶200千克。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制乌龙茶,色泽乌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强甘爽。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8.丹桂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7年从肉桂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或绿,有光泽,叶面平,叶缘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尖渐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末。产量高,每亩可产乌龙茶200千克。制乌龙茶,品质特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甘鲜。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9.春兰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铁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波状,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锐密、较深,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130千克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幽长,似兰花香,滋味醇厚,韵味显。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10.悦茗香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1。1993年从赤叶观音有性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近倒卵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平,昨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钝、浅稀,叶质较厚软。芽叶淡绿紫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150千克以上。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圆紧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甘爽,韵味显。制优率比铁观音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11.茗科1号

又名金观音。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棱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而整齐,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初。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200千克。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的香味特征,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12.黄奇

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2。1993年从黄梭与白奇兰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较高,每亩产乌龙茶150千克以上。适制乌龙茶、绿茶,品质优。制乌龙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浓郁细长,具有奇兰类品种特征香型,滋味醇厚鲜爽,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9401.html

上一篇:送礼新说,茶礼八则

下一篇:龙井茶奉敬要则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