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怎样鉴赏茶叶

2020-11-05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我国茶史发展了几千年,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人将茶的鉴赏谈清楚了的。不同的人爱不同的茶,不同的人爱同一种茶,同一个人爱不同的茶。

下面小编列出一些鉴赏心得而已,比较适用于全体茶叶和品茶人。

1、茶叶谈到鉴赏,无论何种茶叶,不外乎首先谈质量的鉴定;其次是产地的鉴定;第三是品种的鉴定;第四是品牌的鉴定;第五是工艺的鉴定;第六是口味的鉴定;第七是季节的鉴定;第八是叶形的鉴定。这是当今广为使用的,所谓的“鉴定”。

2、鉴和赏是相互对抗又相互依赖的两个字,赏什么?赏是视角信息的传递,也是帮助大脑神经消化事物的前瞻体。无论是什么人,也不外乎首先谈赏的类别;其次是赏的立场;第三是赏的对象;第四是赏的心态;第五是赏的兴趣;第六是赏的环境;第七是赏的主人;第八是赏的行为。这是当今最不易被人发现的“赏析”。

3、以上两个观点综合起来,又可以分为不可能和可能两种说法。不可能的理由是:如果茶叶是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达到鉴定出好坏的话,那一定是整个茶叶行业的一大憾事,也是对科学技术的一大亵渎,更是对茶叶本身开出的国际玩笑。而可能的理由是:在鉴赏茶叶过程中,虽不能达到科学技术的支持,但如果茶的类别是正好是喜爱的,那立场就坚定了,有了立场,对象是价值的体现还是玩玩而已呢?如果是价值体现,那就会因喜爱而不惜观点的展示,如果是玩玩而已,那就更好办了。心态、兴趣、环境又都牵涉到茶的主人行为,一好百好,反之则后果是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如将一名喜欢铁观音茶的人请去鉴赏君山银针,搞不好味觉也会让他在主人名前不听使唤,至少表情上不是那么特别的松弛。而号称学习过茶叶专业鉴赏的人,可否直接回答他是天下茶叶都一一“品完了”三个大字,而且是年年新开发产品都不会放过。由于每年的气候、土壤、制作工艺都在不断变化,茶叶三年就变了大样,拿十年前的专业来鉴赏十年后生产的茶叶,也就只有骗术才能完成这一重大工程了。

为了说明笔者的观点是正确的,笔者就在此很庄重地写下五大鉴赏茶叶的日常方法,这种鉴赏是有别于前三皇后五帝地吹“茶文化”神而又玄的方法,也是反对一些瞎胡闹者为茶找的“博大精深”四个谎言大字。

鉴赏茶叶是否是好茶的五大条件:

1、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决定茶叶基础品质,所以请出示产地证明书。

2、优良的茶树品种。品种决定茶叶品位,所以请出示品种鉴定书。

3、独特的制作工艺。工艺决定个性,所以要出示非专利制茶技术说明书,好比药方。

4、国家质量检验认证。质量检验决定安全性,所以请出示检验报告书。

5、老百姓公认。公认决定市场,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请出示销售业绩调查报告书。

以上五大要素的具备就可以鉴赏茶叶了,无论什么神茶都逃不过这五大要素的约束力,老是以“听人家说”某茶怎么样的好,这是对自己学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度不负责和否定。当然,拥有以上五大鉴赏条件,也就用不作采用“鉴赏”二字了。这是对科学普及认识茶叶及其重要。盲目迷信于“鉴赏”茶叶和“神化”茶叶的人,十有八九是有传销病史的那一类纯伪茶商人,也有的是照书读字的“文化人”,天天翻着五十年前的茶叶制作学来鉴赏现代茶叶等等。这两种人多为喊口号的精神病患者,其实他们还不知道,这世界并不欢迎人为的“茶叶鉴赏”。我国在宋代就开始打击“人为赏茶”,而是采取“土科学”的办法,以“斗茶”形式来鉴赏茶叶。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叶的鉴赏之道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怎样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一.嫩度。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二.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三.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

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黄色,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四.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五.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笼统的介绍。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一则是可以试过知其好坏,二则比较好的茶艺馆的茶,本身就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若无法到产地购茶,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茶叶的外形鉴赏


“茶有千万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茶叶形状,构成了一个形态美的大千世界,或似花、或似茅、或似碗钉、或似针、或似珠、或似眉、或似片、或似螺、或似碗、或似饼、或似方。这精美的不同艺术造型,给品茶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培养审美情趣。

花朵型茶:浙江江山绿牡丹条直似花瓣,形态自然,尤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小兰花茶芽叶相连,叶片卷曲,芽有白毫,尤如含苞待放的兰花。

茅型茶:毛尖和毛峰类茶叶,形似枪茅,白毫显露,熠熠生辉。针型茶:两端略尖呈针状,有些肥壮重实如钢针,如白茶中的白毫银针、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绿茶中的蒙顶石花等;有些则苗条秀瓦如松针,如安化松针等。

扁型茶:以西湖龙井最具代表性,形似碗钉,扁平光滑、尖削挺透,若玉兰花瓣一般水灵,似翡翠玉片一样光辉,能给人以质朴、端庄的美感。珠型茶:以珠茶为代表,滚圆细紧沉凝,状似珍珠,给人以浑圆壮实的美感。

眉形茶:以珍眉为代表,形态纤细微弯,宛如少女的娥眉,给人以柔美之感。

片型茶:又分整片型和碎片型两种,整片型如六安瓜片,叶缘略向叶背翻卷,状似瓜子;碎片型茶又有秀眉、三角片等。

方型茶:伏砖和康砖等砖茶,线条笔直,明快大方,给人以平稳安的美感。

尖型茶:如太平毫魁,两叶抱芽,自然伸长,两端略尖,魁伟匀整,挺直有锋,给人以英武壮美之感。

饼型茶:外形圆整、洒面均匀显毫,色泽黑褐油润,散发出特殊的陈香味,给人以憨厚之美感。

碗型茶:以沱茶为代表,从面上看,状似圆面色;从底看,似厚碗,中间下凹,外观显毫,颇具特色。

螺型茶:以碧螺春为代表,条型纤细,卷曲如螺,色泽碧绿,外被白毫,正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给人以轻快、柔美之感。

日常品茶,欣赏茶叶的形态美时,可取一定量茶叶于专用茶匙或置于白瓷盘、无气味的白纸上,观看茶叶的造型、色泽以及茸毛疏密长短等特有风韵,并闻其干香。这一过程又称赏茶。

茶叶的鉴赏介绍


茶是茶艺的核心与灵魂。唐代诗人杜牧在《题茶山》一诗中赞道:“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瑞草是神话传说中的仙草,瑞草是美的,茶是瑞草之魁,茶自然就更美。我国茶类丰富,仅基本茶类就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6大类,每类茶都有各自的品质特征。茶叶的品质特征一般要通过茶叶审评来确定,茶叶审评通常包括干评外形和湿评内质两个项目,外形审评包括形状、整碎、色泽、净度4个因子,内质审评主要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4个因子。归纳起来,茶叶品质就表现在色、香、味、形4大方面,所以,茶叶要从色香味形4个方面进行鉴赏。中国茶叶一般色、香、味、形都很美,而且中国茶的美不仅表现在色、香、味、形上,还表现在茶的名字上。

茶名之美

中华民族文化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喜欢为美好的东西起一个美好的名字。我国名茶的名称大多数都很美,这些茶名大体上可分为5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品种名,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其中的西湖、武夷、闽北、安溪、永春是地名,而龙井、肉桂、水仙、铁观音、佛手是茶树品种名称。这类茶名我们一看即可了解该茶的产地及品种,也就可以初步了解其品质特点。例如西湖龙井,产于云雾缭绕、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的西湖地区,龙井是小叶种茶树,其特点是香高味醇,优异的生态环境加上优良的品种,那么,西湖龙井品质之优异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这类命名让人一看即可了解该茶的产地和形态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黄山毛峰、信阳毛尖、高桥银峰等。其中,六安、平水、君山、黄山、信阳、高桥是地名,而瓜片、珠茶、银针、毛峰、毛尖等是茶叶的外形。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青城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南糯白毫等,其中,庐山、敬亭、舒城、恩施、青城、南京、顾渚、南糯等都是地名,像云雾、绿雪、兰花、玉露、雪芽、雨花、紫笋、白毫等都可引发人们美妙的联想。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绿牡丹、白鸡冠等。例如,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相传康熙己卯年抚臣宋荦以“吓煞人香”进贡,康熙皇帝认为茶是极品,但名称不雅,便根据该茶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制于早春而赐名“碧螺春”。

第五类是以形状、色泽等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而命名。如仙人掌、寿眉、金佛、湘波绿、翠螺、佛手、奇兰、龙须茶、白牡丹、素心兰、迎春柳、兰贵人、竹叶青、东篱菊、瓶中梅、玉美人、金蝴蝶、九曲红梅等,只要听了这些名字,闭上眼睛都可以想象到它们的外形有多美。赏析茶名之美,实际上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可以使茶人增加茶文化知识,增加艺术底蕴和美学素养。

茶的外形美

我国茶类丰富,有6大基本茶类和各种再加工茶类。干茶外观形状千差万别,散茶有针形、雀舌形、尖条形、花朵形、扁形、卷曲形、圆珠形、环钩形、条形、螺钉形、颗粒形等,紧压茶有砖形、枕形、碗臼形、圆(饼)形、柱形等。但在茶人眼里,无论什么茶,都有其形态之美。尤其是我国的各类名优茶,一般外形都有独特的美,所以名优茶评比中外形往往只评比形状和色泽。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多属芽茶,一般都是由细嫩的茶芽精制而成。以绿茶为例,没有展开的尖尖的茶芽,直的称为“针”或“枪”,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称为“螺”,圆的称为“珠”,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等。无论是细直如针或扁平似剑,还是卷曲如螺或圆润如珠,抑或是弯曲如眉或形如花朵,只要茶人会欣赏,都是美。

茶叶鉴赏方法介绍


茶人欣赏茶叶,重在从茶叶中去发掘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

茶在中国茶人的眼里是钟山川之灵禀,得天地之和气的灵物。茶以名山秀水为宅,以明月清风白云为伴,“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在真正的茶人眼里,茶具有无限的美感。

陆羽把茶称为“南方之嘉木”,卢仝把茶饼称为“月团”,黄庭坚把茶称为“云腴”,苏东坡把茶比作“佳人”,干隆皇帝把茶比作“润心莲”,在这些茶人眼里,茶中不仅饱含着大自然的信息,而且可联想到人类的高尚品质,可看到历史的缩影。

当然,茶人们在欣赏茶叶时,除了联想之外,还有具体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归纳为“五品”及“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一) 五品

“五品”是指调动人体的所感觉器官用心地去品味﹑欣赏茶。“耳品”──注意听主人(或茶表演者)的介绍;

“目品”──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茶的汤色等;

“鼻品”──用鼻子闻茶香;

“口品”──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

“心品”──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

例如,仅仅是茶叶的名称如“碧螺春”就足以让人忆古思今,联想到烟波浩淼的太湖,联想到“吓杀人香”的俗称,以及康熙皇帝御笔赐名的情景,如果再加上对茶的色香味的联想,必定会达到神游太湖洞庭山、心驰茶乡,领悟到“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二)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都是欣赏茶叶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应综合应用﹑相互补充﹐才能欣赏到茶的全貌。

1、三看

头一看是看干茶的外观形状﹐即看是芽茶﹐还是叶茶﹔是珠茶﹐还是条索茶﹐以及看干茶的色泽﹑质地﹑均匀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等。

二看是看茶汤的色泽﹐即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

三看叶底﹐即看冲泡后充份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均齐﹑完整﹐有无花杂﹑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乌龙茶还要看是否"绿叶红镶边".

2、 三闻

即干闻﹑热闻。冷闻。

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它的异味。

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辛锐﹑纯正﹑清淡﹑平和等表现形式。

冷闻是指温度降低后再闻茶盖或杯底留香,这时可闻到在高温时,因茶叶芳香物大量挥发而掩盖了的其它气味。

3、三品

茶要细细品啜。

头一品主要是品火功,春茶的加工工艺是老火﹑足火﹑生青或有日晒昧。

第二品是品滋味,这时应让茶汤在口腔内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份接触,看茶味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

第三品是品茶的韵味。清代大才子袁枚曾讲:“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像含着一朵鲜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吞下去时还要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袁枚在品茶时讲要“徐徐体贴”茶,这体贴两个字用绝了。只有对亲人才谈得上体贴,只有带有深厚的感情才有可能去“徐徐体贴茶”,我们只有像袁大才子一样,带着对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欣赏到好茶“香﹑清﹑甘﹑活”,妙不可言的韵味。

4、 三回味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腑六脏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大佛龙井鉴赏介绍 关于大佛龙井鉴赏介绍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大佛龙井鉴赏介绍》内容,感谢阅读!

大佛龙井主要产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于2001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龙井茶原产地域。该茶品质优异,“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属浙江龙井茶中的极品,制作工艺与西湖龙井相仿,分摊放、杀青、摊凉、炒二青、辉干等工序。

特征

产地:绍兴市新昌县

条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

色泽:绿翠匀润

汤色:杏绿明亮

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

滋味:鲜醇甘爽

叶底:匀齐,细嫩成朵

鉴赏

大佛龙井茶主要特点是外形扁平、尖削,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耐冲泡,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喝起来口感比较重。目前,大佛龙井茶分绿版、黄版两种不同风格的茶品。

看外观上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形似碗钉,色泽绿翠匀润;冲泡后汤色杏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匀齐、明亮。

闻干闻清香扑鼻,冲泡后内质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

品滋味鲜醇,品饮时齿颊留香,甘爽沁人心脾。

本文《大佛龙井鉴赏介绍》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叶鉴赏之——茶汤的十四种味道!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茶叶之乡,茶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现如今,茶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规模,茶产业成为中国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茶叶种类繁多,不同的茶叶在味道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些不同茶叶在茶汤的味道上有哪些不同。

一、浓烈型一般用于描述绿茶的滋味。有清香和熟板栗香,入口内含物丰富,似喝浓汤之感,味浓而不苦,富收敛性而不涩,回味长而爽口,有甜感,似吃新鲜橄榄。一般芽肥壮、叶肥厚,嫩度较好的一芽二、三叶,其内含物丰富,制茶合理的一般属此型茶类示例:屯绿、婺绿。

二、浓强型一般描述发酵偏轻的红碎茶,是优质红碎茶的典型滋味特征。浓是指茶汤浸出物丰富,茶汤吸入口中,浓稠粘滞舌头;强则是指其刺激性大,有紧口感。这类茶一般适中采摘,以内含物丰富的鲜叶或者大叶种鲜叶为原料,萎凋适度偏轻,揉切充分,发酵适度偏轻的红碎茶制法。茶类示例:阿萨姆红碎茶、肯尼亚红碎茶。

三、浓厚(爽)型入口内含物丰富,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味厚,回味甘爽。一般原料嫩度较好,叶片厚实,制法合理。茶叶示例:凌云白毫、南安石亭绿、舒绿、遂绿、滇红、武夷岩茶等。

四、浓醇型优质的工夫红茶、毛尖、毛峰以及部分青茶属于此类。其入口感到内含物丰富,有刺激性但较小,其刺激性弱于浓厚,高于醇厚,回味甜或甘爽。茶类示例:优质的工夫红茶、毛尖、毛峰以及部分青茶属于此类。

五、醇厚型醇是指其滋味味尚浓,有刺激性但较小,回味略甜或爽;厚则指茶汤的厚度。鲜叶内质好,制工正常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均有此味型。茶叶示例:祁红、川红以及部分闽红、涌溪火青、高桥银峰、古丈毛尖、庐山云雾、水仙、色种、铁观音等。

六、醇爽型滋味不浓不淡,不苦不涩,回味爽口。鲜叶嫩度好,加工及时合理。茶叶示例: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莫干黄芽以及中、上等工夫红茶等。

七、醇和型不苦涩,有厚感,回味平和较弱,但刺激性高于平和。茶叶示例:中级工夫红茶、湘尖、天尖(包括贡尖、生尖)、六堡茶。

八、鲜浓型鲜是指似吃新鲜水果的感觉。这种类型味鲜而浓,回味爽口。鲜叶嫩度高,叶厚芽壮,制造及时合理而成,一般属于此类型。茶叶示例:黄山毛峰、婺源茗眉等。

九、鲜醇型味鲜而纯,回味鲜爽。鲜叶较嫩、新鲜、制造及时的绿茶、红茶和白茶多数此类型。茶叶示例:太平猴魁、顾渚紫笋、高级烘青、大白茶、高级祁红、宜红等。

十、鲜淡型味鲜甜舒服、味较淡。该类茶一般多酚类、儿茶素和水浸出物较少,氨基酸含量稍高。茶叶示例: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十一、清鲜型有清香味、味鲜爽。鲜叶细嫩,制作精工的名优绿茶和红茶都有此滋味。茶叶示例:碧螺春、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都匀毛尖、白琳工夫以及各类银针茶等。

十二、陈醇型陈味带甜,鲜叶尚嫩,制造中有发水闷堆的陈醇化过程。茶叶示例:普洱茶、六堡茶等。

十三、甜醇型味感甜醇,有鲜甜之感,醇甜、甜和、甜爽均属此型。其原料细嫩而新鲜,制造讲究。茶叶示例:安化松针,恩施玉露、白茶、小叶种工夫红茶等。

十四、平和型属于此味的茶类很多,一般口感平和、有甜感、不苦不涩。其原料一般较老,整个芽叶一半以上已老化,制造正常。茶叶示例:清淡正常的低档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中下档黄茶、中档黑茶。

以上十四种味道就是目前在中国茶叶中比较常见的味道种类。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饮茶已然成为每个中国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同的茶汤在口感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这也给品茶者以深刻的体验。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鉴赏翠华茶


谈到茶的掌故,好像多与禅寺、僧人有些关系。见之于载籍,《隋书》记文帝杨坚得老僧指点,采南山之若,煮尔饮,头痛顽疾霍然而愈。《旧唐书》也有宣宗李忱沼见僧人,以长寿之道垂询的事,宣宗得到的回答是:"臣少也贱,素不知何为药,唯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过百碗,不以为厌。"--祛病、强身、健体,茶之功效使然,却总偏有一位僧人来做"引子"。茶与禅,与禅机,莫不真有缘份?大关县有座翠华寺,翠华寺里培育出了著名的翠华茶,其缘起、转归,也有一位僧人扮演了主角。

翠华寺坐落在大关县城南郊翠华山麓,始建年代不详。丘岗环抱,林泉幽深,青藤缘墙,竹影摇曳,是一个极为清净的去处。寺内右有观音殿,左为玉皇阁、雷祖庙,正殿悬唐有耕题"甘露流珠"横匠;陈鹃题联,"联语云:"翠色拥山岗,杨柳枝头甘露润;华崖开世界,桂花香外白云飞。"正殿檐际有张赞卿手书"桂绕莲台"横匾;张维翰题联,联语云:"风景未全殊,野寺寻碑存旧贵;沧桑经累易,莲台补桂继先芬。"--匠额、题联都是晚清、民国时文人遗墨,且文辞、笔致也不值得太多称道,但其中提到的"桂花"却是翠华寺里最弥足珍贵的灵异之物。据民国《大关县志》记:丹挂有两株,植于玉皇阁前,主干参天而起,枝叶青碧如盖,悠悠馨香袭人。更有奇特处,每逢霁雨初歇,丹桂的叶片上便有星星点点的斑纹闪现,并拼组成一个"贵"字。何以如此?玄机奥妙,无人参悟得透。恰因这丹桂的存在,翠华寺声名在外,成为一方的胜迹。

清嘉庆年间,一位云游四海的僧人叩开石门关,循关河上行,在霏霏细雨中走进了大关厅城。僧人显然是慕名而来,进了厅城便一路打听,径直找到了翠华寺。花木丛茂,禅院清幽,香烟缭绕,钟罄声声。僧人仁立玉皇阁前,默默地看着丹桂,那参天而立的主干,那青碧如盖的枝叶。时光在无声地流泻,不知过了多久,缠绵了半天的淫雨突然止歇,云隙开处,日光灼灼,从云隙间漏下,丹桂树的叶片上果然便有了星星点点的斑纹显现,谛视良久,那叶片上的斑纹竟拼组成一个彰目显眼的"贵"字。--"翠华丹桂百年物,干老根深气犹足。叶上新点"贵"字得,花开酿酒色碧绿。"--很难说是因为"贵"不可言的丹桂树挽留,抑或寻寻觅觅而来的僧人别有一番情愫,总之,云游四海的僧人不想再去云游了,就在翠华寺里寻一个住处,平平静静地把自己安顿下来。

这僧人也是一位茶痴。翠华寺中丹桂的灵异早有耳闻,寻踪而来,眼见为实,一生的归宿便无可改变地定向了。在市俗眼里,"贵"不可言是异兆,是祥瑞。而僧人凭着阅历和独有颖悟的慧心,把它看作特殊自然条件下的特殊景观。天之予人,不在言其"贵",而在昭示耕耘。僧人荷锄肩担,把寺院里的空地清理出来,播下随身携来的茶种,精心莳弄。晨钟暮鼓,佛门弟子该做的功课做完后,僧人便不离不舍地守护着他播下的种子,看着它萌芽、出土、抽条、生机勃勃地长高,催生出鹅舌样的嫩叶。翠华寺茶园里的变化,在从来没有想到过种茶的大关厅百姓中引起了轰动。慕名而来者,有诚实信佛的善男信女,讨一包新茶到峨媚朝山时作为供奉;有礼拜孔孟的士子,寻思借翠华茶的灵犀成就几篇美仑美奂的文字,收获那""贵"不可言的前程;更有以稼稿为生的老农老圃,乞得几粒茶种以广种植。"众生无边誓愿渡",吾佛大德无量,有求者皆属有缘。僧人尽可能地满足各色人等的要求,几年间,翠华茶走出了翠华寺,方圆数十里的翠华山上有了成片的茶园。

道光年间,翠华茶被钦定为大关厅向皇室贡奉的方物。祸矣?福矣?一方面,"一人龙门,身价百倍",促进了翠华茶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一瓯之茗,倾百家之产",百姓怎堪重负。祸今,福今,其实难以分割。

进入20世纪,翠华茶更累获殊荣。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印年代翠华龙井、翠华眉茶走进中南海,毛泽东品尝了,周恩来品尝了,到访的国际友人也品尝了;80年代,翠华茶3次获云南名茶称号;90年代,翠华茶再获银奖。《中国茶经》一书,对大关翠华茶有如下一段评价:"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馥郁,滋味甘醇可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

翠华茶缘起于翠华寺,翠华寺至今仍在,但那位引种、培育出翠华茶的僧人却是早早地就圆寂了。他没有因茶而寿享遐龄,他连贡茶的甘苦喜忧都不曾体验,他甚至连他的僧名和俗名都不曾留下。大德不言其善。茶与禅,与禅机,或许真有相通之处。如是,只能依白乐天所为,"无由持一盅,寄与爱茶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7933.html

上一篇:四种草本减肥茶清脂效果大pk

下一篇:玉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玉兰花茶的副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