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绿茶的佼佼者——信阳茶

2020-10-16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绿茶的佼佼者——信阳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阳茶,以信阳毛尖为代表,是中国一流名茶之一,是绿茶中的佼佼者。虽有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但信阳毛尖一点都不比它们差。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产,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

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元、明两代,由于屡受战乱之苦,加之茶税过重,信阳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始终保持着名茶区的优势。

浉河上游还有闻名遐迩的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集云山、云雾山、震雷山、双碑寨等,都是出产信阳茶的名山。明代将军王延世在《游白龙潭记》中,有茶助兴:“扶掖到潭右,一岩如广,大石可座而饮食,敲石火温所携酒,炙烹蚧茗,色味俱绝”。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家居信阳城西,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山水的诗篇。如他对信阳毛尖主产区黑龙潭的描写与称赞:“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

据清人陆廷灿编的《续茶经》转引元代的《文献通考》载:元代,全国有26种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出光州”。明代出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较详细记载,河南通志记载,当时河南地方的唯一名茶,罗山茶产汝宁府信阳州。到民国初年,信阳茶再次崛起,并走出国门,信阳毛尖也逐渐定型,形成以龙潭信阳毛尖为代表的一批信阳茶企。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农 世界茶源的留守者


写一篇反映茶农生活的文章,是我最大的心愿。

因为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真实体现茶农生活的作品少之又少。能驾驭文字的人,不熟悉茶农的生活;熟悉茶农生活的人,又无法调遣文字。

就像我。提起笔,才知道,在拙劣的文字表达能力面前,心愿只是良心的冲动。

而真正阻碍写作的,并不是担心文人墨客的耻笑。

茶农,是茶路上最贫穷的人。

只写下这句话,我的喉头立刻哽咽着小米辣,泪水夺眶而出

相信很多人看到过这样的照片。

采茶姑娘的生活真是如诗如画啊!这是我们油然而生的赞叹。

其实,在精美照片的背后,是茶农贫寒的生活。或许,就在几天前,她们还为手头的拮据发愁过,哭泣过……

她们之所以盛装采茶,是因为她们感恩上苍的赐予,感恩保佑她们的神灵,感恩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不愿意被看到贫穷,不愿意被看到泪水,不愿意被客人牵挂、伤心……

将相机朝向躲避镜头的茶农,我们就会看到诗意之外的生活。

(如此高龄,还在辛勤采茶!)

每逢采茶季节,总会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茶树上爬上爬下,一双小手快速地采摘着茶叶,他们的笑脸红扑扑的,满是汗水。不是茶农贪财,也不是茶农心狠,是生于贫寒的茶农子女懂事又勤劳。

小小年纪的娃娃已经知道,在山外读书、吃饭,是家庭最大的经济支出。所以,每到采茶季节,娃娃们纷纷放下书本,请假回家,帮忙采茶。

(茶农的娃娃们。笑得多开心、多天真。或许,您喝的茶叶,就是他们的小手采摘的。)

古茶树有灵!

进化至今日,古茶树一直排斥着现代工业文明。稍有污染,茶树就会生病,长虫,甚至枯死。即便是众多农作物喜欢的化肥,古茶树也从不沾染。曾有好事者尝试给古茶树施化肥,结果差一点害死古茶树!原生态的古茶树,为普洱茶的绿色食品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茶农也秉承着优良传统。

看茶农采茶,绝对是一种艺术享受。什么样的茶该采?如何采摘又不伤茶树?善良的茶农心中早有分数。看他们攀爬时麻利的手脚,你会感受到人与茶树的默契、和谐,甚至亲密。古茶树,是茶农孩提时最好的玩伴儿!

采摘季节,每个采茶人都是最优秀的质检员。厚道的采茶人,不是见茶叶都采摘的。他们善睐的明眸,相中的是合格的叶片,不可心的茶叶,他们是从来不碰的。当他们手捧茶叶给你验货时,你看到的早已不是绿色的茶叶,而是他们的片片真情,很纯净、很纯净的真情。这时,除了赞美,还有什么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奶奶高寿68岁,采茶整整60年。)

只有与茶农共同生活,才能见证什么是真正的勤劳。他们黎明即起,深夜才休息。即便是累了,人可以坐下,手却一刻也闲不下来。耕锄、施肥、修剪、捕虫、杀青、揉捻……或者,移栽一棵树给茶树挡风、做伴,茶农总是有做不完的活计。

(闲时,不忘挑拣茶叶。普洱茶干燥好以后,要进行必要的除杂和剔除黄片,确保茶菁干净,等待压制成饼。)

即便勤劳如此,他们的生活依然拮据。根本原因,是民风纯善,耻于言商。他们更喜欢以物换物,自给自足。在他们的观念里,把茶做好,是他们的本分。好茶自然应该与茶友分享。茶友喝他家的茶,他会感到荣幸。茶友夸奖他的茶好喝,他会羞涩,会高兴得像找到知音一样。以商业眼光看他们卖茶,倒不如说是在“以茶会友”更确切

(采茶能手,不施粉黛。她们远离充满诱惑的城市,没有功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心无旁骛,与世无争。)

与茶农交往,根本不必设防。你睡的,一定是他家最好的床铺。你吃的,一定是他家平时舍不得吃的美味。你喝的,一定是他家自酿的粮食酒,还有珍藏多年的普洱茶。

(茶农待客的茶饭,朴素而厚道。)

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高海拔常常意味着大风、强紫外线照射、自然灾害频繁。而茶农,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大自然里,年年岁岁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更为严峻的是,处于低迷时期的普洱茶,连续遭遇了经济危机、云南大旱。这些,都让茶农原本拮据的日子更加窘迫。但是,因为有茶友、博友的支持,这一切都不再可怕。每次回山,或者捎信来,茶农千叮咛万嘱托的,就是让我代表他们,谢谢大家!

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


想了解《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知识吗,丰富的《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内容等你来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茶席或许就是茶者的“半亩方塘”,此间的天光云影既是茶者在尘世间怀抱理想,御风而行的“致柔专气”,也是脚踏实地、精行体悟的践行身影。

这“半亩方塘”,承载的其实太多。对于观者、品饮者和席主来说,有着截然相反,又联系紧密的关系。

对美好事物自然生发欣赏与热爱之心,是人所共有的特性。

一位从来没有接触过茶,或对饮茶只有简单了解的人,觉得它只不过是生活里的可有可无。在某一天,某一个天光晴好的下午,在某个角落偶遇一席茶,细长的茶桌,质地细腻的象牙白席布,泛着拙哑光斑的粗陶盘子,盘子中一小圆片薄薄的丝光瓤小心翼翼地承托着一只朱泥小壶。金黄的茶汤从壶中注到匀杯里,混和着野花香和蜂蜜甜的气息在茶雾中散开。茶者把茶汤专注地倾注到茶盏里,再轻轻奉给你。长桌的那头,花樽里清供一枝竹、几朵无名野花。此时的茶汤,顺喉而下的不仅是绵滑滋润的感官之美,更有了因境而生的心赏之美。

或许,他会因为被茶席主人对茶全心全意的爱所感动,这样从荒芜的生活中抉择出每一件茶器,这样子安守着一方天地,只为不辜负土地、农人、制茶者,在一片茶叶生命路途中的艰辛颠簸,将茶汤完美地呈现它最美好的滋味。

很多时候,外在的形式感是最直观的审美方式。我们缺乏慧眼,总是被外象牵引,开始接近它,接受它并逐渐接近知晓它的本质。假若茶席能担当这样的一个“外象”,这样成为我们爱上茶、爱上有茶的生活的一个理由,是有一份委屈却无憾。

而它厚实而丰盈的内在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在茶者的心里。

茶者手中的一饼茶叶,储存良久,终于等到适饮的时候。他洒扫庭院,把茶桌重新收拾,铺上根据季节选择的席布,摘来当季的花,按照这款茶的性格搭配最适合的冲泡器皿,是紫砂壶还是盖碗?是用利观汤色的素白若琛杯还是选蓄香深一些的花神盏?思量无声,却如千军万马中的那位长髯老翁,早已运筹帷幄。

一切备好,起炭煎水,投茶冲泡,这盏茶汤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送到了饮者手中。“这茶好香!”饮的人暗自惊叹,席主微微含笑,用自己缝制的小方茶巾拭去席边的一滴水珠。“终于没有辜负了这饼好茶。”对于茶者来说,布席的过程亦如甘泉滋养,回味无尽。

月亮一直在那里,我们需要的是一枝树枝,也可以是一根手指,只要它能引导眼睛看到月亮。茶就在那里,茶席是承载茶之本心初味的“源头活水”,也是承载茶者内求,内省的“半亩方塘”。

关于本文《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饮茶者高雅


饮茶是一种很高雅的事,可是这种高雅主要表现在我们内心里,千万不能浮在面上。饮茶是一种很私人的事,万不可认为饮茶很了不起,需要广而告之,让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网络发达,很多人都希冀着借网络大红大紫,茶道不能与这种喧嚣扯上任何关系。

如今随处可见所谓网红,于是大量拥趸蜂拥而至,吵吵嚷嚷,喧哗不已。喧闹之中,不见丝毫智慧闪光,有的只是为闹而闹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空虚。饮茶者也追求一种虚,却不是空虚,而是虚室生白,只有在安静之中,在人生阅历的沉淀之中,在不断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才可能生发智慧,真正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品质,有光亮。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生活意义,明白自己的梦想所在,每一天都是通向这个梦想的阶梯,所以不可马虎,更不能行差踏错,否则一脚踏下就会跌落到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深渊。我们寿命有限,少则数十,多不过百余年,百年之后,正如茶树上的叶子,最终会离开枝头,或被茶农采下制茶,或者就是残叶,最终烂在泥土里。我们是要做有内容的茶还是做寂然无声的烂叶呢?相信每一位真正爱好茶的朋友都有答案。

饮茶者高雅,每一天过得充实是高雅,为梦想每天不断努力是高雅,有自己的原则积极而为是高雅。网络社会,切勿在喧闹中失却自己的高雅,那对茶来说,就太悲哀了。

茶者不妄言,好相处


煮茶品茗,不论贵贱雅俗、贫富穷达,茶之为道,总是存在于人们的休暇生活中。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在日常生活中,懂茶、会茶艺的人会更受欢迎一些。

茶艺是一项高雅而且安静的仪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懂泡茶且长期泡茶的人能让人觉得更容易接近和喜爱。

心神静,易相处

茶比较适宜于安静的环境,常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态也会变得更加平和,而平和的心态表现在人的身上同样能带给别人安静祥和的感觉,更容易接近和相处。

不妄言,共和谐

经常泡茶,见过喝过的茶多了,通常也就不会直接评价一款茶的好坏。

久而久之,如待人处事一般,不轻易评价别人,不道人长短,养成言语谨慎的习惯,做事学会多分析。

重细节,有耐心

泡茶是个繁琐的活,更注重细节。选择茶具、环境格调、茶叶多少、水温高低、时间把控等等都需要小心翼翼,精心讲究。

久而久之,人的耐性也会得到磨练,在与人相处中条理清楚而有耐心,不会给人不耐烦的感觉。

懂礼数,重礼仪

泡茶是一门关乎礼仪的学问,长期泡茶,会比较注重礼仪细节。长久以来会形成尊重对方的习惯。

慢慢地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尊重,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宜取舍,会选择

茶道讲究天人合一,归于自然,更是一个循序渐进,冲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的慢活。长期泡茶,就会懂得,需要综合自身的素养、能力,来选择相对合适自己的事。

忙忙碌碌的生活,想专门花点时间来泡茶对于很多人来说已变得奢侈。有时间就泡泡,没时间就简单喝,不强求,不刻意,不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态度?在都市中找寻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所谓闲情雅致,也可为烦躁与浮华找寻些许的乐趣。

饮者与历史的对话


家乡盛产茶叶,有茶叶原产地之称,喝茶犹如每日三餐一样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节目。家乡原先最出名的是滇红茶,其次是尖山云雾、王子冠等系列绿茶。普洱茶早已有之,但因各种客观原因,直到这几年才一轰而响,并逐渐走红。对于我们这些自打娘胎起就与茶结缘的茶的儿女来说,接触,了解,熟悉,并彻底恋上普洱茶的过程,一切都来得那么强烈,那么自然。

时间,磨灭了多少美人,摧毁了多少英雄,打败了多少霸主,却独独成就了一片茶饼。这其中的意味,深长得让人喟叹。作为能喝的古董,普洱茶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岁月的秘香。越陈越香,绝不是一句空话,正如历史的积淀,积淀越久越有味,越吸引人。

我们想用眼睛去看透历史,也许很难很难,但用舌尖来体验历史的味道,却很轻易。打开一包陈年普洱,就像揭开了历史的盖子,我们冲饮的仿佛不是那一芽一芽的叶片,而是一页一页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生动。

一芽一芽地碾压,一岁一岁地沉淀。当我捧起杯子用心与之对话时,那逝去的时间,从茶水中泛起来,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喜怒哀乐、癫狂痴呆也禁不住随着尽情绽放开来。

品饮普洱茶的过程绝对是一次美妙的享受,因为有了时间的作料,总能勾起人无尽的遐想和回忆。遐想使饮者更充实和愉悦,回忆却让人兴奋和激动。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饮普洱茶就是在敲历史的门,或者说是再活了一次。

历史是时间的产物,普洱茶也需时间去喂养。若干年前先人的行为和思想成了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普洱也是若干年前前辈们辛苦的杰作。要想喝上一杯真正意义上的好陈年普洱茶,就得守着一个生茶饼等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是需要有足够的耐性的。耐性,不仅是想读历史的人要具备,想喝普洱茶的人要具备,做人更是要具备。如果说创造决定你的命运,耐性就决定你的成败。

每次回顾历史,我都满怀着崇敬和感恩。每次面对普洱茶,我的心底也不期然地升腾起崇敬和感恩来。历史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普洱不也是时间给我们的恩赐吗?感谢茶民们的泪水,感谢岁月的厚爱,感谢上苍的施舍,感谢一切与茶有关的物件,让我能在今天舒坦地坐着看茶叶翻飞,吮吸茶香弥漫,品读古道马帮铃声清脆,思索人生多舛。

历史总是充满争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评价,或褒或贬,或赞同或反对。同一个历史人物,有的人敬重他的精神,有的人关注他的行为,有的钟情他的社会背景。普洱茶也一样,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同一种陈香和陈年普洱茶。普洱茶后发酵是一个自然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在茶的内部静悄悄地实施着革命和创造,不同的时间、环境、品质造就出不一样的滋味和韵味,或苦或甜或酸或涩,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只属于时间和时间的摩擦。喝普洱茶的感受,很多茶人都说,那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是的,体验因人而异,口感随人而缘,个中滋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一饮一啜,我们在用味蕾与历史进行对话。对话,用心对话,心灵与心灵相撞、相交、相融,人醉历史,人醉茶叶,历史非史,茶非茶,人亦非人。

事茶者之山水意境


经常有人问我,最近喝什么茶了,或者你平时都是喝什么茶,大概是看到了我的一些茶文章,把喝茶与写文章搅和在了一起。很多人受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误导,认为文人不喝酒、不抽烟、不喝茶,就写不出好文章。以本人而言,家父在二十年前就经过研究,将自己的小儿子定性为“酒后狂妄型”,也有朋友给我一个“酒后无德”的评语。吾等类人,酒后是万不可动笔写文章的,否则后患无穷,比吐酒的滋味难受。

我是坚决反对抽烟的,尤其在公共场合抽烟,那应该定性为全民公敌,尽管消灭不了你,但会敌视你。我甚至想,那些所谓的抽烟写文章的人,其实是拿着烟装模作样而已。文思如泉涌,才高八斗,下笔如有神,哪还用得着什么烟?

至于茶,也就这几年才刚刚入门,知道了一些茶的品种,攒了几把真真假假的紫砂壶,还有茶罐,将良莠不齐的茶叶装入其中,装个门面。倒是读了几本写茶的书,慢慢体味人家说的那些茶事,还真的受益匪浅。在民间,喝茶既是一种待客的方式,也有解渴的实际功能。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里来客人了,主人会说,下茶喝吧,客人就会客气地推辞一下:不害渴。这样的对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对喝茶的一种认识,潜在的意念是渴了才会喝茶,那就是相当于把喝茶当做喝水,就是为了解渴止渴。

当然这也是一种待客艺术,我的老家地处潍县就是现今山东潍坊市的东南方的乡下,《潍县志》和《潍县乡土志》都有记载,称之为潍县东南乡东王松村。过去,乡下人进城不是一件小事,来回在路上走的时间比在城里待的时间还长。但是,回到村里那就是开口闭口人家潍县城里的人如何如何,至少讲三年。有一位特别能发现问题的人,总结了城里人的好处和坏处。好处是不用到地里干活,坏处是不实在。他举例,城里人见面后打招呼:老刘问,老李吃了没,老李答还没呢,老刘接着来一句我刚吃了。如果老李说吃了,老刘就回没吃的话就到我家吃。实际推来挡去都是一些客套话,喝茶也是这样,你说不渴,他就说,过会儿渴了过来我下茶喝。你说渴了,他就会说,等孩子他娘回来烧水咱下茶,也是推来挡去地客气一番。那时候,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是紧巴巴的,吃饭喝茶不是一件说到做到的事。这个故事是说,老潍县城里的人懂礼数,善应酬,街坊邻居的见面如此这般地调侃几句,使人倍感亲近。

现在完全不同,吃饭喝茶不在话下。无论到茶叶市场,还是到茶叶博览会,或者被导游导进所谓的茶叶品鉴会现场,坐下慢慢喝杯茶,品品滋味,聊聊茶品,都是十分随意的事。有一年到武夷山旅行,晚上本来说好去转转山色,结果被出租车司机忽悠到了一个种茶炒茶的人家。主人热情招客,喝遍了武夷山各种好茶,最后大家也是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这帮人又凑在了一起,说起武夷山买的茶大呼上当,当时喝的茶与买回的茶天壤之别,简直无法下咽。后来,他们编了一个旅游景区的顺口溜,其中就有到海南不能背媳妇,到武夷山不能到家里先品后买大红袍金骏眉。记住这些训诫,我到景区或者茶馆,一般不动人家送上的茶杯茶碗,生怕喝了人家的茶嘴软。可是,诱惑不得了,今年初到某省看古建筑,因为古建筑对我的震撼,爱屋及乌,也爱上了在古建筑里面摆着的红茶。结果不言而喻,当时津津有味品尝过的红茶,回到家里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所谓自家的茶园、二姐夫炒制、主要是自己家人喝、看你喜欢就卖给你一点、卖给你我们就没得喝了,这些听上去很实在的话,从一脸厚道的人的嘴里憋憋屈屈地冒出来,很有感召力。其实,他们每天不知说多少遍,当然,也不知有多少人信以为真,不一定受骗耳朵根子的确有点软。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职业,说起来也不该怪罪什么。

明代的陈继儒曾经为喝茶下这样的定义:“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一个人喝茶的时候,就慢慢喝,仔细品,把茶味滋润到心里,喝出精气神。两个人在一起喝茶,就可边喝边聊,品茶论茶,纵论身边大小事,两人兴趣相投,其乐无穷。三个人喝茶就是以味相投,要有对茶的认同,还要有“臭味相投”的习性、脾气、爱好、认知。在闹哄哄的景区,在连忽加悠的氛围之中,买点味道不纯的茶叶回家也是正常的。我的观点就是,人到哪里就喝那里的茶。到六安就喝瓜片,曾是中国十大名茶,到泰山就喝女儿茶,到莱芜就品品这里的传统名茶干烘。平日里,你坚持喝什么那才是你的爱好。与事茶达人高建华聊天,谈及烟酒茶,他说,烟不抽,茶必喝,每天喝,上午喝下午喝,酒两三天要喝一点。此论与我相投,所以,那天我们从中午开始喝酒,直到看着太阳西去。席间,高建华说今年是“南茶北引”五十年,他正在筹办一个纪念活动。我给出一个建议,在圣谷山茶场建一座纪念碑,把这件惠及众民的大好事告诉后人……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言:“韵高致静,致清道和”。事茶者之山水意境,在忘我的境界中无论做茶、喝茶、写茶,都会超然于茶。

信阳毛尖茶的传说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信阳毛尖茶的传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阳的毛尖茶名声在外,是十大名茶之一,属茶中珍品。关于毛尖茶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善良的姑娘。传说信阳以前并没有茶,当地的老百姓们在恶霸老财的压迫下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后来逐渐得上了奇特的病症,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一位叫做春姑的姑娘不忍见百姓受苦,决定去找解药,村中老者告诉春姑,在西南方有救命的灵药,不过要翻过九十九座山,趟过九十九条河,路途艰险。

春姑下定决心,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趟过了九十九条河,路上走了九十九天,最终也患上了奇特的病症,倒在了一条小溪旁,这时从小溪上游漂下一片叶子,春姑将叶子含在口中,顿时觉得病症尽去,身体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顺利赶到了终点,遇见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老者告诉她,灵药种子只有在十天之内种下才会有效。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春姑恳求老者帮忙,于是老者将春姑变作了一只画眉鸟。画眉鸟衔着金黄色的灵药种子,展翅高飞,终于及时赶回了村子,将种子种下,看着发芽,不断长出嫩叶,春姑的力气耗尽,化为了一个似鸟非鸟的石头,灵药越长越大,从山间涌出一群与春姑同样颜色的画眉鸟,纷纷衔起长出的绿叶,给生病的村民服下,治愈了所有人。从此,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信阳毛尖茶逐渐为世人所知。

虽然只是故事,不过信阳毛尖茶的确有独到之处,当年苏东坡就曾经说过,“淮南茶,信阳第一。”所以喜欢茶的朋友,不妨多品尝一下信阳毛尖茶,品其香醇,感念传说的故事,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本文《信阳毛尖茶的传说》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者,楚茶之宜红也


宜红品牌具有两百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广东商人取道石门宜市(又名宜沙、泥沙、泥市,今壶瓶山镇)准备回家,发现宜市一带茶叶多,且质量上乘,口感极好。他便以宜市为据点,深入石门、五峰、鹤峰一带深入踏勘,发现湘鄂边界普遍种植大叶茶,富含咖啡卤佥、茶叶卤佥、胆汁卤佥、茶草宁、色素、酵素、氮素、粗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能制优质红茶。于是,他在考察湖南石门县和湖南鹤峰(今湖北恩施)一带的茶区后,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组建宜红茶厂,正式制红茶精品,将红茶品牌定为宜红,即宜市之红茶。宜红曾经出口苏联换回了我国建设急需的物资,为新中国时期的外贸出口作出过卓越贡献,为我国三大红茶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因红茶对外出口受阻,宜红茶制茶业一下陷入困境,于是茶号纷纷倒闭。1943年,仅剩的少数茶号也遭到日军烧毁。至解放前夕,因茶号倒闭导致茶园荒芜,宜红茶制茶业便一落千丈,濒临绝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苏联首先和我国建交,随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贸易协定,我国红茶出口苏联换回了我国建设急需的物资。红茶又有了销路,以后宜红茶还出口东欧各国。

1950年,汉口茶厂成立。其制作出的宜红茶色泽乌润、醇厚鲜爽、品质卓绝,立即成为中国中南茶区的重点基地,由汉口茶厂生产的宜红茶经由汉口口岸运往海外多个国家,主要出口茶叶至前苏联及东亚地区,为新中国时期的外贸出口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至2000年,中土畜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一直是宜红工夫茶主要出口经营口岸公司,当时湖北口岸出口红茶数量几乎占全国红茶产量的1/4。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原因,汉口茶厂被迫关闭。

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系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企业,前身为湖北省茶麻总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研发、基地建设、生产加工、贸易销售与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股份制集团公司。以百年老字号汉口茶厂为中心,在原汉口茶厂旧址上重建,在湖北省供销总社大力扶持下,投资建设恩施宜红科技园区、馨源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咸宁赵李桥宜红工业园区、赤壁万亩茶生产基地,共有厂区面积510亩,基地茶园15万亩。秉承着传承千年楚茶文化、续写百年宜红传奇的历史使命,全力以赴将宜红再次打造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顶级红茶品牌。

宜红生态茶园位于世界硒都恩施,全世界含矿物质硒元素最丰富的矿床上。宜红茶每一片茶叶都来自世界硒都湖北恩施中硒含量最高的区域,茶叶中富含珍贵硒元素,每一片茶叶都按照严格采摘时间和采摘标准纯手工采摘,确保每一片茶叶色泽浓绿、整齐划一,达到所需最佳制作标准。公司在不断推进科技研发,创新经营理念中推广楚茶文化,追求楚茶之极境,全力打造中国顶级茶叶品牌,再现百年宜红曾经的辉煌。宜红传承的不只是茶,更是茶的文化、茶的精神、茶的灵魂。茶者,楚茶之宜红也。3000年楚茶文化积淀、200年世代工艺传承、60小时制作历程,巅峰造化、经典演绎,只为一杯顶级宜红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3852.html

上一篇:选茶买茶秘诀

下一篇:早上喝茶好吗 关于早上喝茶好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