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马古道正在逐渐消失 如何开发保护成一道难题

2020-09-30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马古道正在逐渐消失 如何开发保护成一道难题”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昔日的古道已经沉寂

古道上偶尔能见到简陋的客栈

告别了往日的驼铃声,茶马古道在时光荏苒中沉寂了多年,然而历史在这里积淀下来的厚重人文却随时间流逝越发凸显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有报道称,茶马古道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正在成为黄金旅游线路。据专家统计,目前云南茶马古道保存较完好的仅有丽江的束河古镇、大理沙溪寺登街以及思茅、高黎贡山的部分路段,茶马古道遗迹正在逐渐消失。

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初始于隋唐,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由滇藏线和川藏线构成,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是世界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page_break]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1000余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高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是西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抗日战争期间,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惟一的陆路国际道路。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保护工作总体差距很大

蒋文中是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致力于云南民族文化、茶文化及旅游文化等学科研究20余年,他迫切地表达了茶马古道急需保护的现状。

蒋文中说,多年以来,茶马古道未能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开发,90年代后期,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探索,更多的人才了解到茶马古道的存在,其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各地政府对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做了许多相关工作,今年10月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与茶马古道相关的考察研究也在不断开展。目前与茶马古道有关的线路主干道共有7条,仅从普洱茶产地六大茶山至尼泊尔境内,就有约8000公里,加之其他支线,共计约有上万公里。普洱、泸西古镇等地还遗存着一些古道,当地政府及专家正在对这些古道进行抢救性恢复。总体来说,云南各地茶马古道保护工作差距很大,文化遗产正在大量丧失,如何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会在特色旅游中大放异彩

曾有专家经过考察论证称,茶马古道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说,文化价值潜力巨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公众对茶马古道的了解也日趋深厚,那么,是不是说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一条黄金路线了呢?

通过对旅行社的走访,发现结果并非如此。云南省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周建灵从事旅游行业20余年,她认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是随市场需求而生,茶马古道及其相关的旅游产品目前还不够成熟。

周建林说,与茶马古道旅游相关的吃、住、行等硬件环境可以应对小部分游客,却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她们公司目前销售的产品中,茶马古道相关的旅游产品市场效果并不是很好,只有少数游客选择以观光、探险为目的的自驾车游。游客构成以国外、省外游客居多,省内游客大部分是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团队。“茶马古道具有很深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随着市场对其认知度不断提高,附属硬件设施不断成熟,茶马古道一定会在未来的特色旅游中大放异彩。”周建灵乐观地说。

申遗有助合理开发保护

茶马古道90年代命名以来,持续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如何在做好茶马古道保护工作的同时,让更多人向往、了解、感受茶马古道深厚的文化,成为专家学者们不断探讨的课题。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所长木霁弘介绍说,目前由来自国家文物局、云南省文物局等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对茶马古道的大规模普查活动正在进行中,普查对象主要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境内的唐代以后、1949年以前修建的茶马古道,普查活动得出的评估报告预计将在2010年1月10日前完成。今年8月成立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计划明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方案还在论证阶段。

木霁弘说,茶马古道分布复杂,涉及点、线、面等多方位,首先要摸清哪些是可移动遗产、不可移动遗产以及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对茶马古道的旅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省在建的富民茶马古道遗址公园、普洱大茶马古道等景区都在探索如何为游客提供茶马古道的文化体验。下一步将计划实现大旅游、大文化、大探索,与周边省市联合打造茶马古道旅游项目,整合区域资源,形成极具吸引力的世界品牌。”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马古道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是近二十年才逐步提出的,而它已经由最初的学术概念转变成了云南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变成了游客向往的旅游景观之一。茶马古道在默默无闻中运行了上千年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西南地区一道独特的旅游景观。然而,在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在康县望关乡政府西北约100米处的石猫梁山垭上发现了一块碑额为“察院明文”的残碑,可辨识残存的碑记中,包含了古代陇南诸如行政管理、茶马贸易、道路交通、关隘兵防等方面十分重要的史料信息,碑文“茶马贩通贩捷路”首次证实了康县茶马古道的存在。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西北至西南茶马古道线路,研究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发展历程,提升陇南的知名度,助推陇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康县茶马古道遗址发现之初,康县文化体育局抽调了精干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对遗址和文物进行了保护,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搜集相关文物,并运回到文体局,作为重点文物进行看护,建立了重点文物保护档案,对茶马古道沿途的8处野外文物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征集流失在民间的文物38种1200余件。

康县的茶马古道以望关乡茶马古道遗址为中心,沿茶马古道古线路向四周延伸,途经13个乡镇,线路全长300余公里。茶马古道古线路沿途有窑坪古镇、平乐古道、镡河古渡口、大川坝古渡口、望关关隘、铁笼关关隘等历史古迹遗址20余处,有窑坪廊桥、龙凤桥、三功桥、巩家山廊桥、羊倌岩栈道等省市县野外文物保护单位15处,还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项。

近年来,国家对茶马古道的研究和保护高度重视,2010年6月,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组织专家学者对茶马古道进行了专题研究,康县作为甘肃省唯一受邀的县级单位参加了论坛,讨论了对茶马古道的开发利用和保护。2011年4月,康县组织举办了全国性的康县茶马古道文化学术研讨会,为康县境内茶马古道的研究、宣传以及今后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会议期间组织省内外30多位文化、历史、考古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县内茶马古道文化研究爱好者对境内茶马古道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撰写论文二十余篇。康县茶马古道2011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专家组审查。

目前,康县已把开发茶马古道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于2010年请兰州大学专家组设计了康县白马关茶马古道保护开发方案设计初稿,完成了康县白马关茶马古道文化园区项目建设建议书,并上报相关部门请专家论证评审。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发展规划,设计旅游线路,修复古迹遗址,征集失散文物,打造旅游景点,广泛进行宣传。

对康县茶马古道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对全国茶马古道的研究提供了化石般的学术资料。康县的茶马古道既有古道遗迹,又有碑文佐证,目前在全国是唯一发现的有碑文佐证的茶马古道,加速了茶马古道研究的进程,茶马古道必将和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中国线型世界文化遗产的并蒂双艳。

其次,茶马古道为陇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阳光大道。茶马古道文化通过我国西南学术界的发觉和倡导,和丝绸之路文化一样,已成为一门具有国际性的学说。陇南倾力打造和高高擎举这一品牌,无疑会引起国内旅游界将我市旅游景区和九寨沟、兵马俑、桑科草原等周边著名旅游景区进行关联思考,将陇南旅游纳入全国旅游的黄金线路和整体格局。

再次,茶马古道为提高陇南的知名度创造了新的契机。2009年康县发现了茶马古道,引起了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中心周重林、陕西文化研究院李刚等全国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重视,2011年5月第一届茶马古道研讨会期间,全国媒体纷纷报道康县茶马古道。随着康县对茶马古道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内容的不断深入、领域的不断拓展、传播力度的不断加强,康县段作为茶马古道的必经捷路和北茶马古道研究的桥头堡地位的确定,必将提高陇南在全国的知名度。

最后,茶马古道为康县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康县文化现象较多,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但是与礼县的秦文化、文县的白马文化、成县的西狭文化相比,却显得比较零乱和散杂,而茶马古道的发现为康县文化的结构确立了主线,吸引聚集起一个宏大瑰丽的康县文化星空。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按照《意见》提出的把甘肃建成“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总体目标要求,加快康县茶马古道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迫在眉睫,也是十分必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康县茶马古道遗址,对于保护重要历史古迹,加快陇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升陇南文化旅游品位,促进陇南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扩大再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茶马古道西道,即主道


茶马古道西道,即主道

西道是茶马古道的主线,是经思茅一那科里一普洱一西萨一景谷一按板一恩乐一者后一景东一鼠街一南山一弥渡一红岩一凤仪站入下关(大理)或从鼠街至蒙化(巍山)、大仓入大理。到大理后一条路向西行,经漾澳一太平铺一曲铜(永平)一翻博南山至杉阳过澜沧江雾虹桥至水寨一板桥一保山一蒲骤一过怒江至坝湾,翻越高黎贡山一腾冲一和顺一九保一南甸(梁河)一干崖(盈江)一陇川。据清《乾隆腾越州志关隘志》记载云南入缅甸有八关:曰铜壁、万初、神护、巨石、铁壁、虎踞、天马、汉龙等八关,各守一路要害,均有道路通缅的陆路与水路。从陇川西行1O日至猛密,再西行2日至宝井,沿伊洛瓦底江南下至曼德勒;再西行5日至摆古(勃国);入缅甸八莫,再溯伊洛瓦底江而上,从恩梅开江,迈梅开江进入印度的阿萨姆邦,再进入不丹、尼泊尔入中国西藏。这是走(唐)南诏时的博南道、永昌道到腾冲再走天竺道出境经缅甸到印度;另一路向北上的线经大理、喜洲、邓川、牛街(洱源)、沙溪(寺登街)、甸南、剑川、北汉场、铁桥城、丽江;或下线从邓川、北街、松桂、鹤庆、辛屯、九和到丽江、铁桥城、中甸(香格里拉)过金沙江到奔子栏翻怒山丫口到德钦进入藏区进行交易。

在茶马古道西道主线上,在这条路上留下昔日民间'旧中为市形成的四方街,诸如下关、喜洲、四登街(剑川)、丽江等。西线到大理后,则可经漾澳、石门(云龙)至旧州、翻恕山至瓦窑、槽间、沪水、六库、贡山、丙中洛、石门关至西藏的察隅。这条路因是沿怒江峡谷,海拔一般在1500一2000米之间,无高大雪山阻隔,可长年通行。到(西藏)察隅后,可至缅甸.再到印度。也可经波密至拉萨、日喀则到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的雅安,经康定、理塘、巴塘,在芒康、合江、左贡、邦达、昌都、加下、阿兰多、墨竹工卡到拉萨、日喀则到亚东出境到尼泊尔、印度。另外云南和四川经西藏到印度还常常相互借道,诸如从滇北中甸、德钦的道可进入四川芒康,再经西蜀经叶蕃通天竺道,大理沿蜀身毒道中的搏南道至保山腾冲,出境到缅甸八莫走天竺道经缅甸至印度。

一道茶情 一道人生


一杯清淡的水,俨然说是一杯白开水。

少许放进几片茶叶之后,便生出了几丝绿意来,原先蜷缩干枯的叶片,

在很短的时间里舒展开来。

此时,清茶的芳香,加上浓浓的真情就这样散放出来。

喝茶,品茶,就像做人做事一样,朋友之间的友情一样淡淡清香。

人生要泡杯好茶,不一定要有百年普洱、届前龙井,但一定要有足够的情味。

朋友如茶,一句简单的问候表达无尽的牵挂,

品茶的氛围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安静,远离浮尘的喧嚣。

喝之历久弥新,品之淡然,有茶一样的朋友,有朋友一样的茶。

一壶茗茶,满屋馨香品茶不像喝酒那般,

一杯入口,激情顿起,越喝越热闹。

品茶,是越喝越安静,让人心灵沉淀。

生活像水,友情如茶,

没有茶的水依然是水,没有水的茶就不知是何物了。

茶道是生命中永久的财富,真诚不可亵渎。

适量的茶配适量的水,茶水又碰到品茶的人。

这茶、水、人因缘而得以相逢。

飘飘然,淡淡然,喝茶的时候给人的一种感悟。

就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回味,犹如岁月在脑海里慢慢的浮现。

看似飘忽千里,却近在眼前。

稍纵消逝,却留给自己的只是一种感悟。

悟茶,悟情,悟人生。

珍惜现在的一切,友情,爱情和亲情,也包括生活的点点滴滴。

不要留下人走茶凉,茶色干涩,仰空长流泪的缺憾。

一道茶情,乃乎茶的随和与平常。

小登大雅之堂而不娇淫、入茅棚草舍而无卑贱。

由此洗浇人生旅途中的轻浮。

一道茶情,更是一道人生。

“茶马古道保护论坛”呼吁保护文化遗产


6月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在普洱市闭幕。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应积极构建茶马古道科学保护有效机制。论坛也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对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管理,已经从原来沿线各省区市的单点、分散状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整体启动。

论坛围绕茶马古道的保护与研究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最终与会代表原则性达成共识。

共识主要内容有:

一、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唐代以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构成庞大的陆上交通系统,穿越滇、川、藏、青、甘、黔、陕等省(区),连接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茶马古道不仅是经济交往的通道,也是文化交融的桥梁,为中国西部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茶马古道作为线型文化遗产,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文化遗存类型多、数量大,构成了茶马古道突出普遍价值的基础。加强茶马古道的保护与宣传,对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加快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茶马古道的历史功能正在逐步消减;同时,由于对茶马古道研究与保护工作尚未深入,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茶马古道沿线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为此,与会代表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茶马古道遗产资源调查,准确掌握遗产分布及保存状况,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依法开展茶马古道保护与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茶马古道专题研究,明确遗产价值和遗产构成。在此基础上,抓紧编制茶马古道保护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茶马古道整体保护。对目前存在严重隐患的相关遗存,应及时制订抢救性保护方案,尽早实施,确保遗产安全。

二、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并完善地方性专项法规,加强各部门合作,组织多学科参与,促进公众参与,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共同推进茶马古道保护与研究。建立茶马古道沿线政府间协调机制,制订统一的保护战略与行动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协商解决茶马古道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四、加强茶马古道保护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模式,提高茶马古道国际知名度和保护水平。同时,积极开展茶马古道申报世界遗产的前期研究与准备工作。

五、进一步加大茶马古道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茶马古道价值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众支持和自觉参与茶马古道保护的意识,为茶马古道的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定期举办茶马古道保护与研究相关学术活动与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茶马古道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专业依据和政策支撑。

代表们呼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构建茶马古道科学保护有效机制,使其在促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及当今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详细:如何泡好一道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高深的理论,也是需要实际操作去验证的。

先回顾一下一道茶的基础冲泡流程:

1、准备:水、茶、器具

2、烧水

3、投茶

4、注水

5、洗茶

6、烧水

7、注水

8、停茶(浸泡)

9、出茶

10、得香茗

11、品茗

重复第6至第11步,至茶元素物质释放殆尽,一道茶结束,收拾器物。

关于这个基础流程的学习,已经有不少专著做出过相当高水平的讲解。通过阅读这类著作,再找经验比自己丰富的茶友印证,学会操作这个流程不是一件难事。掌握流程,这就解决了如何冲泡一道茶的问题。

我们下面要探讨的是:如何把一道茶冲泡好。

一道茶入手,只要不是假茶,做工没有出问题,茶叶保存得法,这就是一道值得拿来冲泡的茶。剩下的就只看我们如何通过冲泡,把这道茶的精华内涵演绎出来。

具体来讲,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把手上这一道茶优点的一面通通发挥出来,把缺点的一面尽量封锁住,不让其释放出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要了解一道茶的优缺点,我们就得在冲泡过程中把这道茶的茶性特质琢磨透。从品鉴入手,努力掌握品鉴之法,在茶香、茶味、茶韵这三个方面用心体会。然后运用品鉴过程中的思维分析方法指导我们不断提升下一次冲泡的品质。

现在进入具体冲泡的讲述。我们不搞太复杂,首先把心力全部集中在水的运用上,一点突破,然后全盘皆通。

在初学阶段,最有价值,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水的运用。水是构成一道茶的基础物质,它跟茶香、茶味、茶韵关系太密切了,把握好水性,我们就能把茶泡得好喝。

第一步先把水烧开

切记不管冲泡什么茶,水是一定要先烧开的。

如果冲泡的是细嫩的绿茶、芽茶、或者是宫廷普洱,冲泡时水温不可过高。但也要把水先烧开,然后通过适当时间的等待,让水温降至适当温度(如九十度之下)才能使用。正常冲泡其它茶,像铁观音,单枞,岩茶,普洱茶等等,水在冲泡时一定要有足够温度才能把茶性激发起来。

我们可以把烧水的过程理解为一个蓄能过程,水温到达沸点,水所蕴涵的能量(热能)也到达顶点。之后每做一步动作,水温就会相应降低一点,能量也有所损耗。但一道茶的冲泡过程中,往往烧开一壶水,不是一冲、两冲就能用完的。水温下降到一定程度,能量就不足以激发茶叶中各种茶元素物质活跃地溶入到水中去,为此只好重新烧水加温。这又导致另一个问题产生,水在反复加温的过程中,含氧量会下降,原先活性十足的水分子团结构会被破坏,导致水的总体活性下降。因此,从冲泡角度看,要把握好水性,第一步就要注意把握好水温与活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水在刚刚到达沸点时,活性与能量都是最强的。水温下降,能量下降,活性不变。如果水在烧沸后继续烧,水性就容易变老,水性老化,活性就开始下降。同样道理,水如果经过反复烧开,活性也会相应下降。我个人习惯是用多少水烧多少水,如果有时人多,用大壶冲泡,用大壶烧水,那重复加温的次数就控制在三次以内,超过三次,就能明显感觉水性在变老。

随手烧的使用有一点需要注意,许多人过分相信随手烧的自动功能,往往放在自动档,一壶水烧至自动断电就认为水烧好了。如果你拿温度计放进去测量一下,您会发现水实际上可能根本还没烧开。

水要烧至何种程度?

自古茶人对此多有论述与执着精神。唐朝时煎茶鍑(即敝口锅),可以直接观察到水沸的全过程。因此陆羽《茶经》中以视觉观感后言:煮茶的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一沸水太嫩,三沸点水太老,皆不可食。

而到了宋代,煎水用瓶(小口大腹),难以靠视觉目辨了,故多依靠水沸声来辨别汤候。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其友李南金所说的:砌虫唧唧万蝉催(初沸时声如阶下虫鸣,又如远处蝉噪),忽有千车捆载来(二沸,如满载而来、吱吱哑哑的车声);听得松风并涧水(三沸,如松涛汹涌、溪涧喧腾),急呼缥色绿瓷杯(这时赶紧提瓶,注水入瓯)。

冲泡流程之:投茶

在等待水开的时间,我们把茶桌清理一下。原则上桌面东西越少越好。井然有序地排放好各种茶具,是心绪转换的一个过程,有助于我们收摄心神,进入平心静气的状态。

下面拿出今天要冲泡的茶,准备投茶。

投茶有一定的学问,在初学阶段就先集中练习投茶量的控制。这一环节十分关键,需要反复练习。过量投茶,会使一道茶在冲泡过程中变得不好控制,冲泡出来的茶容易出苦涩味;投茶不足,则会导致茶水不饱满,茶韵表现得不充份。

具体应当如何把握投茶量呢?

我建议你借助两样工具,一是带刻度的量水容器,一是精确到克的小天秤或小电子秤。不要怕麻烦,量一量所用茶壶(或是盖盅)的容积,以一百毫升为例,投茶以三五克到十二克(用天秤称茶)之间为宜。

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1:60,即每杯放3克茶叶,加入沸水150~180ML的水;如饮用普洱茶等黑茶,每壶7克到12克茶,茶性刚烈,从七克起试用;茶性偏中,可试十克、十二克;茶性较弱,可试十二克、十五克。这样子多试几遍,慢慢手感出来了,投茶时在量的把握上自然会心中有数。而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茶量几乎为茶壶容器的二分之一左右。

在学习把握投茶量的同时,我们也要研究有关投茶的其它细节。须要重点思考的是对所投的茶叶,通过对其形态的把握,推断茶叶会以何种方式在洗茶这一步展开。

你仔细观察一下,刚才我们在投茶时除了茶叶,还有什么物质一起跟着进去了呢?答案是:茶粉、茶屑。

不要小看这个细节。概因茶粉、茶屑从来不安份守纪,这对难兄难弟在一道茶中永远扮演暴力分子的角色,它们会在冲泡过程中猛烈析出茶元素物质,很难控制。简言之,它们是导致口感苦涩的祸根。如有可能,在投茶环节尽最大可能把茶粉、茶屑排除在外是上策。

铁观音还比较好处理,在投茶前把茶叶筛选干净,或者在另外一个盖盅里过一过即可解决问题。

遇到成紧压状的普洱茶,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处理办法通常会有两种:

第一种是先把紧压状(或陀、或饼、或砖)的普洱茶拆散成叶片状,除去其中的茶粉、茶屑。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主动性掌握程度高,负作用是会产生比较大的损耗(如果是价值高的陈年老茶,很多人看着就心疼),此外还导致不完整叶片增多,这些不完整叶片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横断面,茶元素物质从这些横断面中析出的量也将变得很难掌控。具体方法参见以下图示。

上图是准备投茶的茶块。

茶叶经解块后,用另一个热水烫过的盖盅把全部茶叶在里面过一遍,利用盖盅里的水气把大部份茶粉、茶屑吸附在盖盅壁上。

最后把去除茶粉、茶屑后的茶叶倒入将要用于冲泡的盖盅里。

第二种处理办法是不拆散茶叶,直接呈块状投入茶器中。这样实际上我们无法将茶粉、茶屑革除干净,而且直接增加冲泡的难度。但好处是通过热水的力量把块状茶打开,茶叶完整度高,横断面减少,茶元素物质的析出过程变得稳定有序,更好掌控。

从已经回松的普洱茶饼上整块掰下来的茶叶,整块投茶。

究竟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视具体情况而定吧。

只要确定茶叶不是太碎,有可能的话,我都倾向于选择块状投茶。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实际上一种选料用心、制作精良的普洱茶,在毛料的状态下就已经很干净,茶粉、茶屑也不至于太多。冲泡难度虽有所增加,但随着我们技巧的提高也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反过来帮我们充份锻炼对茶元素物质析出规律的感知能力呢。

如果判定入手的茶,茶叶中含有太多的茶粉、茶屑,那别无选择吧。

冲泡流程之:洗茶

投茶后,水也烧开,下面注水洗茶。

洗茶是一个笼统说法。好茶相对比较干净。要洗的话,也只是洗去一些沾附在茶叶表面的浮尘、杂质,再就是通过洗茶中把茶粉、茶屑进一步消除。另一种优雅的说法是:唤醒沉睡的茶儿,叫醒茶。

茶叶初步接触水,茶叶与水之间就开始发生具体的相互作用力。要关注水性的变化,在这一步就得细心观察干茶叶在水的介入之下具体都发生些什么变化,然后才能思维茶叶在变化过程中是如何作用于水的。

在投茶时,茶叶呈蜷缩的团状(如铁观音)或是呈紧压块状(如普洱)。洗茶开始后,干茶叶受水,吸收水分后开始舒张变软,展开成叶片状,这样才能为茶叶中茶元素物质的析出做好准备。

沸水,蕴含着巨大的热能注入茶器。这时茶叶与开水的接触越均匀充分,其展开过程的质量就越高。这一步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第一冲茶汤形成的质量。细想一下,我们在茶艺上发展出来的种种手法与技巧,目的全在于此:水要高冲,取其势能形成巨大冲力,水在注入茶器时才能形成强大的旋转水流,把茶叶带动起来,随着水平面上升,浮尘、杂质、茶粉、茶屑通通浮现,用壶盖(或盖盅的盖子)干净利落地把这些杂物刮走,去芜存菁。达到洗茶的功用。

把盖子盖上,静待片刻(等待茶叶在里面展开),出水,洗茶完毕。

再强调一次,干茶叶与水第一次接触时,越均匀越充分越好。水流能否带动茶叶产生旋转很重要,干茶叶随着旋转散开,才能均匀受水,才能有舒展的均匀空间。洗茶注水时要尽量避免直冲茶叶,往往好茶都比较细嫩,直接被开水冲击,茶质受损,也会直接导致后面冲泡时茶元素物质的析出质量下降。

从侧面定点注水

水流逐渐带动茶叶旋转起来

充分翻滚的茶叶得到均匀受水受热的机会

洗茶这一步,停顿多久合适呢?在没有什么经验之前可遵循沸水注进,略停即出的做法,不会有大错。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当保守的动作。下面我们进取一些,一起来研究一些细节,看看如何通过洗茶提高一道茶的冲泡质量。

水开,从开始注水一刻起,水与空气接触,就产生了一个降温过程。然后水注进茶壶,与壶壁接触,又产生一个降温过程。再就是与壶中茶叶接触,热量被大量吸收。请注意这个时刻,茶叶与开水第一次接触,在接触的一瞬间,水的热量被茶叶吸收过去了。

这一时刻基本上是没有茶元素物质析出的。茶叶一边吸收水的能量,一边在苏醒。我用的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词苏醒。茶叶在制成后其茶性都处在昏昏沉睡之中,如同冬眠一样的状态,遇开水而产生变化,在能量的吸收过程中茶性被唤醒过来。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会从蜷缩状或是紧压状逐步舒张展开,展开到一定程度,茶元素物质才会开始析出。

一种茶叶,茶性越活泼,洗茶时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龙井、碧螺春这样的嫩叶绿茶,几乎是不需要洗茶的,因为这种茶叶的茶元素物质从跟开水接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快速析出,其茶性苏醒所需时间近乎零,活性最足;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陈期达二、三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往往是洗茶一次还不足以唤醒它,要再洗一次,它才慢吞吞地进入茶元素物质析出的状态,这就叫惰性十足。

茶叶的活性越高,在洗茶过程中就展开得越快,茶元素物质的析出就越活泼轻快;反之惰性十足的茶,在洗茶时展开得很慢,其茶元素物质的析出一定是沉静而缓和的。

冲泡流程之:第一冲

我们通过洗茶,对壶中茶叶的茶性是否活泼就已经可以得出初步判断结果。然后再确定是否需要二次洗茶。通常冲泡非普洱类等黑茶类的茶,我觉得洗一遍足够了。如果是普洱等黑茶类,大可多洗一遍,让茶叶吸收更多能量,尽快把茶性激发出来。

我认为理想的洗茶过程是:从茶叶从刚刚接触开水开始,一直到茶叶展开、茶元素物质即将析出而完成。

这时把洗茶水倒出。

下一步转入第一冲的冲泡。

每次用水之前,要养成检查水温的习惯。通常上一冲到下一冲之间,时间相隔不久,温度下降不多,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可不加温就尽量不要再加温了。道理前面讲过,每一次加温烧水,水的活性都会下降。

洗过茶以后,每一冲注水之前,切记把壶中的残余茶水滴干,这一步十分重要,苦涩的东西全在这几滴残余茶水里。不把它滴干,留在壶里会严重影响下一冲茶汤的质量。

每一冲之间请记得把残液滴干,残液会严重影响下一冲茶汤的质量

好,注水,把壶盖盖好,静待茶元素物质析出到水中,这段等待的时间不要做任何搅动茶水的动作,让茶元素物质平稳地均匀析出,收摄心神,注意浸泡时间。觉得合适了,把壶拿起,心要静,手要稳,出茶,完成第一冲。

忙了半天,终于有茶喝了。

记住要把所有心力集中在水性上。所以这时品一品入口的茶水,感觉一下,是否好喝?茶水是否具有香、甜、顺、滑等特征?要求不高,不要把茶泡老,不要出苦涩,茶水至少不能比没泡茶之前的白水难喝,这就算你在冲泡技术上打好了基本功。在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以前,建议你使用这个方法作为自我检视的标准。

说到浸泡时间的控制,一开始完全没有经验时,还是拿个表看看时间保险一些。第一冲一般停个十到十五秒,第二冲十五到二十秒,第三冲二十到三十秒。。。。。。先试试效果,然后慢慢在时间上调整,琢磨琢磨。时间过了,茶水不滑,出苦涩;时间不够,茶味不够,茶韵不显。都知道看时间不是一个好方法,但在初学阶段用这个办法入门还是相当管用的,目的只是取得一个相对时间的概念。待经验丰富以后,你自然会使用经验感觉来把握浸泡时间,再也不会看表,但在时间把握上绝对要比看表阶段强。

在一道茶的冲泡过程中,学习浸泡时间的把握,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件。因为水从注入茶器开始,与茶叶接触,茶元素物质充份溶入到水中去,这里面的变化过程颇为复杂。

把握水性,意味着我们通过反复尝试,逐步学会感受这当中种种因素的复杂变化,伴随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你在一道茶的冲泡技巧上也会取得相当程度的进步。这个感受过程我们称之为品鉴。通过品鉴检验上一步动作做得是否恰当。如有欠缺,应当在冲泡的什么步骤上改进。通过这种思考使我们的冲泡技艺持续提高,手上功夫才会越来越好,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心手合一(动作完全跟得上想法)的境界。

冲泡流程之:第二冲

从第二冲开始,决定一冲茶的成败,关键点有三:

一、对上一冲茶的品鉴体验

二、当前壶中茶叶展开的形态

总的来说,思维方法并不复杂。根据以上三个关键点综合分析的结果,结合我们以往的冲泡经验,决定下一冲的注水方式与浸泡时间,也就是说要思考的还是如何在下一冲寻找最佳出茶点的问题。

先看第一条。从上一冲茶的品鉴体验中提选信息。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刚才闻香是什么感觉?香味冲泡出来了吗?

为什么要通过闻香完成品鉴呢?因为有大量信息蕴藏在香气中。

就香气本身而论。如果茶叶采摘的时间是恰当的,如果茶叶的加工过程没有出问题,如果茶叶在制成后保存得当,那冲泡出来的茶香必定清新活泼,有植物本身的气息,有加工过程(做工)的气息,没有杂味,没有异味。

再就是香气散发出来的方式。扑鼻而来的茶香,意味着此茶活泼开阳,茶元素物质活性高,析出速度快,因此在下一冲茶的冲泡当中就要注意不能过分激发它的茶性(过犹不及);如果茶香淡淡幽幽,层层叠叠地渗出来,那这种茶是属于内敛型的,冲泡时就要注意要充份激发它的活性。。。。。。按这样的思路,自己考虑在下一冲冲泡时应当采用何种注水方式?高冲,大水流,快速注水,那对激发茶性,加速茶元素物质的析出肯定是有正面作用的;把水流控制得细细的,沿壶口边上慢慢注水,让水以渗透的方式接触茶叶,则有利于压制茶元素物质的析出速度,遇上难于控制的情况,这种注水方法往往可以让茶汤在保持鲜活的同时又不至于出苦涩味。

回忆完茶香,现在回忆刚刚品尝过的茶汤。

通常印象最深的是入口那一刻。茶性越活泼,茶元素物质越容易析出,也越容易与水相溶,形成茶汤。如果茶、水未能结合。大致有三种可能。

一是茶性不活跃,茶叶展开速度慢,茶元素物质析出速度不快,导致单位时间内茶元素物质的析出量不足,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延长浸泡时间解决。

二是茶底本来就不厚实。茶叶长得不壮实,茶元素物质含量本身就不丰富,于是导致在单位时间内析出量不足,这种情况之下,光延长浸泡时间解决不了问题,泡久了茶味还会出苦涩。如何确认是不是茶底的问题呢?看茶元素物质的析出速度啊。如果茶元素物质的析出是正常的,表明茶本身的活性没有问题,但香气弱、茶味淡,茶、水分离明显,这基本上是属于茶底本身不壮实的问题。导致茶底不厚,在原因上会有许多可能性。比如说,土壤肥力不足,造成茶树营养不良;或者土壤没问题,但茶田地理位置不好等等;又或者采茶时间不好,夏茶,又苦涩,茶底又薄;还有就是有可能茶树老了,退化得比较严重。。。。。。可能性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在冲泡各式各种的茶时去发掘。遇上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通过增加投茶量的方法解决。

三是茶叶做好了以后存放不当,也会影响茶质,造成茶、水不易于结合。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以普洱茶为例,如果是人工加湿加速陈化的茶,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都会出现茶、水分离(水味重)的口感。遇上这种情况,马上换茶,喝这样的茶对身体无益。如果是要通过品鉴确认这种茶出了什么问题而需要继续完成冲泡流程,那在每一冲的品尝中都应浅尝即止,目的达到后就不要再往下冲泡了。

回忆完茶汤,现在回味茶韵。

如果你是一边泡茶,一边看这本书,那刚才第一冲茶下咽后,回甜回甘现在还能感觉到吗?

如果满口留香,茶的回味到现在还余韵悠长,那恭喜你,现在你泡的一定是好茶无疑。

但在实际冲泡当中,要在第一冲就把茶香、茶汤、茶韵都冲泡出来,难度不小。比起茶人在冲泡技能上的成熟,更为重要的是茶人对上手一道茶是否能迅速建立起沟通的能力。严格来讲上手了一道茶,在投茶、洗茶这个环节,你就知道应当如何处理第一冲了。从投茶开始,到第一冲,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开茶。有如下棋布局,国手从下第一手开始,就有通盘考虑的思路了,好的开局即是成功的一半。

现阶段我们按流程来,马上将要操作的是第二冲,所以我们只需关心如何在第二冲寻找最佳出茶点就好了。

不管怎样,第一冲出茶,茶香是一定要有的,这是初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水平。茶香出不来,问题就很大。要么是茶叶本身有问题,要么是冲泡不得法。

茶香有了,就得注意把茶汤的汤感给冲泡出来。基本上在第一冲能冲泡出汤感,就表示你已经对茶元素物质与水溶合这个过程有了相当的把握,这样可以视为你已经顺利掌握冲泡好一道茶的基本技术了。

如果茶韵在上一冲跑不出来,也不再着急,无需刻意强求,慢慢改善就好。你只需记住:茶性活泼的茶种,茶韵会出得比较早,甚至有可能在第一冲茶的品鉴过程中体验到;茶性内敛活性不足的茶种,茶韵总要到第二甚至第三冲才逐渐形成。

我们现在假设在第一冲茶,茶韵不显。遇上这种情况,就得考虑如何在下一冲把茶韵给冲泡出来。具体在操作上也是体现为如何在下一冲寻找最佳出茶点的问题。方向是很清楚的,茶韵不显,下一冲的重点就是要激发茶性,让茶元素物质充分析出,给足够的浸泡时间让足够多的茶元素物质溶入到茶汤中去,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把茶泡老。

完成对上一冲茶汤品鉴,下面就得观察水。将要用的水有没有被烧老了?活性保留了几分?水温是否充足?

如果面对的是活性充足的茶,在只相隔很短时间的情况下,就不用再给水加温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持水的活性。水性活,容易把茶叶中的茶元素物质置换出来;水性活,茶元素物质才容易与水溶合成茶汤。

温度亦然。除了最细嫩的芽茶(绿茶、金丝红茶或宫廷普洱),一般冲泡茶,用的水是温度越高越好。沸点刚到,停止加温,这时水的能量是最充足的,不单温度高,活性也高,这样的水能泡出好茶。但同时也要注意,水在反复加温时,含氧量会下减,导致水的活性流失,有的人泡茶,总是把水反复加温,结果出茶口感木木的,茶香、茶味可能也会有,但不细腻,缺少变化,也没有立体感,这样的茶,自然很难体会茶汤中的韵味了。

如果需要加温,要记住,泡茶用水烧至沸点后,顶多再沸一到两次(最好是用多少水,烧多少水,这样最好),水的活性才不至于流失太多。

水准备好了,记得观察壶中茶叶的形态。展开了没有?还是只处于即将展开的状况?又或是基本还没展开(有一些普洱茶实在压制得太紧,洗茶两遍,冲茶一遍,还未能展开多少)?

这些都观察到位了,综合分析之下,就可以思考下一冲要浸泡的时间究竟需要多长。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所谓的思维分析,实际上就是一个具体的茶人与茶沟通的过程。

通常在一道茶的冲泡当中,第一冲浸泡时间可以适当长一点,茶叶还未充分展开嘛。如果第一冲以后,茶叶已经充分展开了,那第二冲的浸泡时间要控制一下,不可过长。大致上与第一冲的浸泡时间相当即可(甚至浸泡时间略短也成),自己把握吧。如果第一冲过后茶叶还只是处在半展开状态,那第二冲的浸泡时间应与第一冲相当或是略长即可。如果第一冲后茶叶还是处在紧压块状(普洱),那第二冲茶的浸泡时间毫无疑问应当适度延长。

方案决定了吗?那就下手冲泡吧。噢,对了,不要嫌我啰嗦,请把壶内上一冲茶的残留茶水倒干,这一点千万要记住,好,下手冲泡!

冲泡流程之:第三冲

通过品鉴第二冲,决定第三冲的冲泡。品鉴的要旨仍在于对茶香、茶味、茶韵的体验与把握。

一道茶的冲泡进入到第三冲,这道茶就开始进入了精华阶段。

经过前面两冲,茶叶从沉睡中被茶人唤醒。通过洗茶和第一冲激发活性,叶片渐次展开。此后经过第二冲,叶片完全展开,开始进入全面活跃的状态。于是这一道茶也在进入第三冲的时候开始渐入佳境。

如上文所述,茶叶在浸泡过程中(不管是洗茶还是冲泡),茶元素物质在受水受热的状态下会不断析出。从析出的先后次序可大致分为两种:速溶性析出物与缓溶性析出物。

速溶性析出物的释放方式是一下子爆发出来的,析出量最大时发生在茶叶处在半展开状态向完全展开过渡这个阶段。从冲泡过程来看,发生的最大可能性是处在第一冲或是第二冲。

缓溶性析出物则需要通过适当时间的浸泡才能有序地析出。于是在第一冲跟第二冲,由于浸泡时间不可能太长(时间过长会导致速溶性析出物过量析出,茶汤中茶元素物质的浓度过高,茶汤变苦变涩),因此缓溶性析出物的含量是不会很高的。

形成茶韵的特质,既有速溶性析出物,也有缓溶性析出物,用不着多解释,理想茶韵的形成应该是以缓溶性析出物为主。

这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要在第一冲、第二冲把茶韵冲泡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不可能,而是有难度)。按正常的步调处理,第一冲出香,第二冲出茶味,第三冲出茶韵,合情合理。

根据以上的分析,第三冲的处理只要不出大问题,出来的茶汤都应该是质量相当高的。在这一时刻,茶人处在即将面对这一道茶最精彩的位置。让我们好好把握,思考如何在第三冲把这道茶的巅峰状态给冲泡出来。

检查好水的状态。

茶叶的状态嘛,应该处在完全展开的阶段了。经过前两冲的洗礼,这时的茶叶中速溶性析出物已经减少了许多,更多的缓溶性析出物已经进入活跃状态(析出速度会相对加快)。

回忆第二冲的品鉴过程。不妨自己思考一下:当前这一刻,茶叶准备好了没有?第三冲要浸泡多长时间?是比第二冲长一些呢?还是与第二冲持平呢?又或是要比第二冲更短一些?

没有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里我不作进一步解释,请你试试运用自己的判断去做决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了前面洗茶、第一冲、第二冲作铺垫,第三冲只需适当把握好浸泡时间,能不能找到最佳出茶点很难讲,但要找到质量比较高的类最佳出茶点是很容易的。

拿好主意,就进入第三冲的冲泡吧。

那些早已消失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们


50年代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风靡了几代人,其少数民族的风情加上激烈的剿匪战斗场面,长时间地存留在观众的记忆中。可见,艺术的生命并不在于一味求新和求怪上。

据《三国志》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纳西先民就同巴蜀汉商交换布、帛和盐、铁、畜产品;唐、宋时期,与西藏吐蕃及南诏大理国的交往更加频繁,《云南志·蛮书》中有博易三千二百口大羊的记载;在被誉为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里,也有“‘聪本’(藏商老板)马帮九兄弟,赶着九十九个驮子来”的记述;到了元明和清初时期,丽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市场上充斥着从各地来的马帮和在本地做生意的“古劳本欣”以及赶马帮走四方的“阮当吨欣”。

这个状况持续到了半个世纪前,至少在一千多年时间内,云南的交通状况可以这样概括:直到1937年开始为抗日在滇西修筑滇缅公路,山大沟深的云南,货物运输主要靠马帮,而人的走动,也靠马帮开辟的小道。马帮,就是西南高原货郎,只不过是把挑担子改成了用马匹。在人迹罕至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横断山脉深处,一代又一代的马帮,在寂寞的铃铛伴奏下,曾踩踏出了一条著名的道路——茶马古道。

但何谓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者,通向茶和马之路也。茶马古道是滇西北北通西藏、南连博南古道的唯一通道。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马帮是西南高原地区唯一的运输使者,运送的东西,涉及生活、生产以及军事。送货的时机,必须选定在夏秋季节,冬春时大雪封山,想都别想。进一次山,至少要花费一月左右的时间。

职业马帮过去在云南很多是一个大商号,商号专门雇一批人,专门养一批马,就像我们今天的汽车公司,某一个私营企业这种,有什么货谈好了,马帮就大批的从漓江运到拉萨,从拉萨运到印度,有一点半镖局的味道,所以大家对马帮有一种遐想,但是这个马帮,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因为山高路险,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细心处理,比如说马生病了,人生病了,或者丢失了。

在上路之前,领头的叫“马锅头”,他有整个的一套仪式。出发那天,一早起来,哪些人做饭,哪些人备货,哪些人把马拉回来,均有马锅头的安排。马锅头把货谈好,费用什么都走好,他开始做他的一个祈祷,一个法式,非常详细。念经,他烧的灰要放在每个马的前蹄底下,整个一套仪式,旁人可以看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在马队中,只有马锅头是骑马的,这匹马往往非常漂亮。

早起的马帮上路了,几十匹骡马逶迤而行,驮着货物,马铃叮当。前面开路是匹老马,马脖子上没有通常的马铃,而是在马头上挂一面小镜子,亮晃晃的,问有什么说法没有?脚夫回答镜子能避邪。一般走到下午三四点就要安营扎寨,这是因为马匹要吃草,也需要休息。

马帮最珍贵的东西并不是带的各种物器,而是马匹。马匹在途中病毙,什么都完了。可见对马匹的选择非常重要。马帮使用的马匹一般是川马和云南马,身材矮小,但其吃苦耐劳的韧性、脚力与负重能力,远不是高头大马可以企及的,因而备受关爱。

以前,马帮奉行以物易物的交易原则,把山林和藏区的毛皮、药材、金银珠宝、装饰品、刀具等带到内地出售,赚取其中的差价。马帮规矩通常不进寨子,所以商人很快在寨子外面的空地上搭起五颜六色的帐篷,又从牲口背上卸下许多蒙着严密油布的驮子,当着众人把油布一一打开来,就像魔术师一样立刻变出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货物来,引起围观者啧啧惊叹。我看见商品有当地奇缺的盐巴、冰糖、布匹、胶鞋、煤油、锡碗、铝锅、烛台、腰刀,有日用百货和妇女喜爱的金银饰物、玻璃镜子、针头线脑,还有掸族男人离不开的三件宝:酒精、烟枪和猎枪。

商人当然都是做生意的行家,他们只换鸦片、动物皮毛和玉石,鸦片以“甩”(约合15公斤)为计量单位。比如一甩烟可换一匹花布加一壶酒精,或者半甩盐巴。反之一包冰糖可换半甩烟,一瓶治头痛感冒的“十滴水”(内地生产的)换半甩大烟,等等。他们双方使用的计量工具都不是内地的杆秤,而是一种自制的原始工具:一根木棍作为杠杆,一头压上盐巴酒精,那么另外一头就得压上同样重量的大烟。如果一头是大烟,那么另一头就得以某些商品相平衡。调剂双方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是木棍上那根提绳的位置。

马帮有很多规矩,比如每天吃两顿饭,早起一顿,晚上宿营再造饭,白天无论走多远你都得忍着饿。马夫认为,偷吃东西的人不配做赶马人,他会被逐出马帮。

俗话说,马邦有“三绝”——古桥、马道、马店,因为马帮而逐渐形成的集镇在云南有不少。抗日战争期间,滇藏茶马古道成为唯一的国际通道。许多国外援华物资,以及内地运往滇西前线的抗战物资,都要通过这条古道由马帮运送。据说当时在滇缅边境,参加抗战的国民党军队达16万多人,还有各种抗日游击队,总数达20万以上。当时这些人的供给绝大部分都是由滇西各族马帮经过茶马古道运送的。同时还要送枪支弹药。而茶马古道又地处三江并流地区,全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有的地区甚至连骡马都不能通行,完全依靠人力挑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抗日战争时期,茶马古道上的支前马帮成千上万,他们不怕苦,不怕死,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出了大力。人们说:“滇西的抗战胜利,是滇西马帮用马驮出来的。”这是对滇西马帮最高,也是最恰当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马帮而形成的丽江古城,以往在西藏到云贵的贸易中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跳板作用:怕热的西藏马帮下到丽江为止,怕高山的低地马帮上到丽江为止。丽江马帮又上又下,成为经济的二传手,这种作用在抗战期间分外突出。

如今,汽车和飞机的普及,使高原地区极大地改变了交通面貌,马帮就退缩在气候更恶劣的崇山峻岭中,另辟线路。只有在少数公路无法到达的山区,还存在着短途的马帮运输。他们依旧带着帐篷、锣锅和藏刀,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跨过高山,走过河谷,从一个村寨走向另一个村寨。如果你去高原腹地旅游,偶尔,还能听到他们悠悠的歌声,在苍穹下,与鹰翅一起飞翔……

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价值介绍


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价值

茶马古道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迄今为止我国西部文化原生态保留得最好,也是最丰富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这就使得茶马古道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中外游客来此感受迥异风情,因此具备了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茶马古道所经过的川滇西部和藏区东部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也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挤压而成的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六条大江分别自北向南、从西向东地在茶马古道经过的地区穿过,与沿途高山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为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深山幽谷的阻隔所造成的交通不便,使得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呈现出了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沿途文化多元性的特点非常突出。顺着茶马古道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其中应接不暇的变化。沿途民房的建筑风格、路人的穿着打扮、各地的风俗习惯、听闻的语言歌唱一直在不断变化着,让人目不暇接,真可谓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这种文化多元的特点,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魅力无穷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茶马古道上沉淀和保存着各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途中的河谷地区大都是古代民族迁徙辗转所经过的区域,那里自然就会有许多古代先民留下的踪迹。许多原生态的古代文化元素迄今为止仍然可以在当地的文化、语言、宗教和习俗之中看出端倪,同时这些原生态的古代文化也蕴藏着许多历史谜题和解开这些历史谜题的线索。千百年来,不仅是人数众多的汉藏两族之间在相互影响,藏族与西南的其他少数民族以及藏族内部,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也在这条千年古道上默默地却从未间断地进行着。在这条道路上,既有各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也有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融合。事实上,这条东西横跨数千里,连通了青藏高原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地区的茶马古道并未伤害到任何一个民族,反而好像一条丝带一般将各个民族有机地串联起来,使他们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还可以相互沟通和联系,协同发展。因此,茶马古道不但是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走廊,而且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并各自保留其自身特点的一个充满魅力的通道。就像费孝通先生所说,茶马古道的沿途“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贝园地”。

茶马古道沿途的变化不只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人为改变,沿途自然景观的震撼也会让人记忆深刻。难得一见的高原美景,动人心魄的高山急流,以及藏区特有的牦牛等野生动物,都为这绝美的旅途景观增色不少。由此可见,虽然今天茶马古道的运输功能已经被公路和铁路所取代,但是作为一条旅游的胜地,它还是有着无尽的开发价值的。

五尺道延伸为茶马古道


尽管当年以思茅、六大茶山、勐海等地为始发地的茶马古道交错着延伸到各地,但其主道大体可分为北道、西道和南道。茶马北道指的是思茅至昆明,再由昆明一直北上直至京都。这条从两千多年前延伸过来的茶马北道,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了许多重大的事件与雄壮的话剧,也记录下了无数历史人物纵横南疆的不凡经历。

这条道最初是以运送皇家的贡茶为主,但在“普洱茶名重京师”之后,它也是思茅地区六大茶山的茶叶流向中原市场的主要通道。雷继初先生在《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及旅游开发》一文中谈到,当年的普洱茶由产地运至昆明,要经过思茅、那科里、普洱、磨黑、通关、墨江、因远、元江、青龙厂、化念、峨山、玉溪、晋宁、昆明15个驿站。由于人马流量太大,原来的土路不堪重负,于是在道光六年,也就是1820年开始修筑五尺道,历时30年完成了始于昆明止于思茅最终延伸到六大茶山的茶马古道。

实事上,五尺道的修筑,是从公元前250年开始的。那时,秦孝文王在稳定对巴蜀的统治之后,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于是开始经营巴蜀以南的地区。李冰,就是那位因修筑都江堰而名垂青史的蜀郡太守,又承担起了开修通向南方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遭到了云南高原峭壁千仞的群山阻挡,面对那些坚硬的岩石,智慧的李冰想出了积薪烧岩的办法,从而保证了五尺道艰难地向南延伸。

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积薪烧岩,坚硬的岩石上留下了赤、橙、黄、黑、紫的斑纹。二十多年以后,秦统一了全国,又派人把李冰修筑的道路向前延伸到了建宁,也就是今天的曲靖。此后到了汉代,又将这条道路延伸到汉王朝开拓与经营西南最远的地方——永昌郡,也就是今天的保山。由于云南山高谷深,河川纵横,这条官道仅宽五尺,故称其为“五尺道”。

公元225年,诸葛亮就是沿着李冰始修的这条道路开始南行的,这也才有后来六大茶山对于“茶祖”诸葛亮的种种传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茶马北道的历史就从那时开始了。

当然,公元794年,袁滋受朝廷的委派到云南来册封蒙异牟寻为南诏更是五尺道上一次盛大的演出,这位在平原地区生活惯了的唐朝官员,在行至云南境内的豆沙关时,被横江两岸千仞峭壁所震慑,心想此次前去大理恐怕再也不能回中原了,于是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豆沙关一侧的岩壁上刊石纪事,告之后人他此次南行的目的。于是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遗存“袁滋摩崖”。

如果说秦、汉及唐对五尺道的修筑更多的是从政权考虑的话,那么清朝道光年间将五尺道往南延伸到六大茶山的倚邦,纯粹就是为了茶。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清政府设思茅厅,开始征茶捐,当年普洱府就发出了三千担茶。尤其是乾隆九年(1744年)以后,由于普洱茶被朝廷列为贡品,更由于普洱茶那特有的品质让皇族和京都的人们爱不释手,销量大增,这条从倚邦起直抵北京的古道基本上就成了皇家贡道,从上面走过的运送茶叶的马帮,将五尺道上坚硬的岩石也踩踏出了深深的印痕。

这条道在漫长的岁月中,源源不断地将茶输送到四面八方,滋润着无法计数的苍生。对于我们栖息的大地来说,如果每一条道路都是一部史书的话,茶马古道就是这样一部写满了茶字的卷帙浩繁的史书。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1158.html

上一篇:如何鉴别铁观音春茶优劣

下一篇:制作乌龙茶的茶树品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