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谁在勐海种下第一株普洱茶?

2020-09-30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谁在勐海种下第一株普洱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气势磅礴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奔腾不息。而流经滇南地区时,由于气候变暖,加上独特的山地气候,于是,便成就了茶叶种植的绝佳地段。如今,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到版纳之间,成为了普洱茶广阔的种植基地。上千年历史的古茶山比比皆是,而在勐海县贺开拉祜族村寨所在的古茶山上,流传着许多关于茶的传说,古老的祭茶仪式中祭拜的神仙不是神农氏,也不是“茶神”陆羽,而竟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纵观普洱茶的历史,种下第一棵茶树,究竟是滇南先民“濮人”,还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古茶山上祭祀孔明

从勐海县城出发往南,进入山区后,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一直往上走,山间云雾缭绕。这里是勐海县贺开拉祜族居住的地方,普洱茶产区的核心位置。我们继续前行,空气也越来越清新,然而四周却越发显得冷清,古木参天,见不到山寨村庄。正当大家疑惑什么时候能到山顶的时候,一个村寨跃然眼前,完全木式的建筑,屋檐很低,户户相连,家家相通。典型的拉祜族山寨,最为奇特的是整个寨子周围被古茶树所环绕,大片大片地延伸开来,每年春天,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除了祭拜最古老的茶树外,必不可少的就是祭拜诸葛亮。不过,在这里诸葛亮的化身却是“茶祖”。

勐海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左连江介绍,勐海县如今已经成为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在民国时期,全县境内还分布着8万亩古茶园,如今有4.7万多亩,多数树龄在200至500年间,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距今有900多年历史,而最为古老的野生型茶树就分布在这个区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每年在春季采茶时节到来之时,和其他古茶山的居民一样,贺开山寨都会进行保留了上千年的祭祀仪式,全部山寨居民集中到一起,感恩天地的赐予,同时要祭拜“茶祖”诸葛亮。左学连说,祭拜诸葛亮的传统流传于整个普洱茶产区,澜沧江流域的哈尼族、基诺族、壮族、佤族等民族群众都有不同的祭拜仪式,甚至在诸葛亮诞辰之时,昆明、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生产和销售行业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武侯遗种”说

贺开拉祜族山寨的居民多认为,当地的古茶树是诸葛亮当年带来并种植繁衍下来的,然而除了口头传说和每年的祭祀外,却并没有任何遗迹可查。不过,左连江介绍,并不是只有贺开山寨的古茶山上有这样的说法,包括在巴达贺松大黑山的野生型“茶树王”在内的古茶树都被称为“武侯遗种”。勐海的种茶、制茶、用茶和贸茶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在明清至今。澜沧江北岸和南岸各有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山属于南岸即江外的六大茶山之一,从历史时间来看,贺开古茶山的开发与蜀汉属于同一时期。

据史料记载,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大军南征,进入云南境内,不过,具体的行军路线却并不清楚,只在云南民间流传有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和遗迹。事实上,在东汉末年,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就已经成为西蜀重要的物资供给基地,而到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巩固汉室,“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进入云南境内,与李恢、马忠两员大将兵分三路,先后平定作乱四郡。这期间,蜀汉大军的足迹遍布昆明、玉溪、西双版纳、保山等地,而普洱茶是否就在此时被广泛种植?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何青元介绍,江外六大古茶山中,在勐海的就有五座,正是由于悠久的历史积淀,才使得茶叶称为勐海县如今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流传关于诸葛亮与茶树传说的还有位于景洪攸乐茶山上的基诺族山寨,相传现在基诺族的祖先就是当初跟随诸葛亮南征而来的军民后代,因途中行军不力,贪酒好睡而被“丢落”(即“攸乐”的前身),这些被“丢落”的人在醒来后日夜兼程地追上大军,诸葛亮却不愿再收留他们,但为了他们的生计,同时出于开发西南疆土的需要,便命令他们种茶为生。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当初南征时,大军路过西双版纳,很多人水土不服生病,诸葛亮便命人采摘树叶煎服,于是患者便康复,后来这种能治病的“树叶”便在当地广泛种植开来,成为普洱茶的前身。

“濮人”种茶说

与诸葛亮最先种植普洱茶的传说不同的是关于“濮人”种茶的说法。左连江介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濮人是如今布朗族的先民,秦汉时称他们为“闽濮”和“苞满”,唐、宋时称“扑子蛮”,元、明、清时称“朴满”。濮人生活在澜沧江和怒江的中下游地区,从事狩猎、采集、捕捞,在当时简陋的生活条件下,濮人生存的一大特色就是依靠茶、烟两种基本植物,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各种先进的制烟、制茶工艺。

唐朝出师云南的官吏樊绰在其《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何青元介绍,其中所说的“界诸山”就是如今的西双版纳和普洱境内的各大茶山,当时的西双版纳称“茫乃道”或“茫部”,而“茫乃”和“濮人”分别就是今天傣族和布朗族的先民。与“茫乃”居住在地势平坦的坝区不同,“濮人”则过着游猎生活,在不停变换的居住环境中,他们从采摘野果、野菜中认识到了野生茶,吃了野生茶树叶后神清气爽,从而知道了野生茶叶有清热、消炎、解毒、帮助消化的功效,野生茶叶由此渐渐成为布朗族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食物,先人们从山中将野生茶树移植到栖身地种植,代代相传,最终成为农作物广泛种植。

从时间先后来看,“濮人”最早生活的时代显然要比蜀汉还要靠前。目前,国内史学和茶学界许多人都认为“濮人”与长江中下游的古代民族一样,是我国最早种茶的先民之一。左连江说,普洱茶产地六大茶山,传说也是孔明在六茶山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篇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铓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慢撒(易武)茶山传说,易武汉朝就有茶,而诸葛亮南征时教给采茶饮茶方法。

在左连江看来,勐海地区的普洱茶并不是有些人认为是从长江中下游带过来的,而是土生土长在澜沧江流域的植物,只不过最早是野生的,而且多作为药用,并不为普通大众接受。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工种植的规模增加,逐渐被“濮人”外的民族认识使用。不过,真正使普洱茶实现发展繁荣,作为农业发展的,当属诸葛亮,作为南征的功绩之一,便是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开发,而茶叶种植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为普洱茶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诸葛亮成为云南各族人民心目中的“茶祖”,受到世代祭拜便不难理解了。

茶文化精选阅读

湖南安化“万两茶”申报吉尼斯 世界上唯一一株


中新社长沙十月十六日电(记者刘双双)一株高三米、直径半米的湖南安化“万两茶”今天在长沙亮相。制作方称,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株“万两茶”,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湖南安化黑茶曾被称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安化黑茶的神秘在于茯茶中特有的“金花”是其他茶类和其他地方的黑茶所不具有的。经科学研究证明,“金花”即茯茶中的冠突散囊菌,有较强的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而“发花”工艺被列入国家机密。

此次亮相、可称世界茶王的“万两茶”即由优质安化黑茶制作。顾名思义,“万两茶”重万两,按古制十六两为一斤,约重六百二十五斤。由八个技艺娴熟的工匠日夜赶工耗费九十八天制作完成,仅成本就花费七十多万元人民币。

记者在现场看到,“万两茶”用编织的竹篾包裹着,透过篾缝可见黑糊糊的茶柱,散发着黑茶的清香。制作方湖南怡清源茶业董事长简伯华介绍,“万两茶”制作工艺与历史悠久的安化“千两茶”制作工艺一样。他们把采集下来的茶叶装在竹篾编织的圆柱形筒中,捆绑好后进行滚压,把茶叶新鲜的汁全部榨出来,然后再将滚压好的茶叶竹筒放在室外四十九天,让其自然发酵。

如此“庞大”的茶叶又将如何饮用?记者亲睹,工匠用铁锤一点点敲击,掉落下的零星便可冲饮。简伯华说,如今安化黑茶已经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国家,韩国人称其为“瘦身茶”,台湾人称“消食茶”,西方人则称“健康之液”。

“五个第一”的云南普洱茶人


近年来,云南普洱茶风靡全国,我也从逐渐接受普洱茶独特的品质变为痴迷普洱茶,特别是它越陈越香的个性品质。

我购买和收藏了很多普洱茶产品,也购买了许多书,认识了许多普洱茶友,直到认识王位,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淘宝者淘到真金,求佛者遇到唐僧的感觉。

在云南有濮人种茶的传说和史记,也就是说濮族人是云南最早种植茶树的土著居民。据专业考证关于濮,最早见于东晋的史书当中,其实就是现在的彝族中的一些支系(也有布朗等一些被错划为其它少数民族的小种民族)。王位先生是濮人,一见到他就有一种充满茶气的感觉。得知王位先生一九八七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一直从事茶业工作,细究起来发现,现今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院长张俊,下关茶厂技术科长杨汝平等等很多当今云南普洱茶界的精英,都是他大学一班的同学。当今云南普洱茶界制茶泰斗沈柏华教授,茶树品种学家张芳赐教授等等都是他的老师,真可谓是名师出高徒。但是云南普洱茶界有一种说法“农大的卖普洱茶卖不过云大的”之说,大概说农科出身的茶人太过实在,不会炒作,习惯默默无闻地做事的原因。我有一种莫名愿望,希望多为这些实实在在的普洱茶人说说讲讲,多宣传一下他们的想法。

说普洱茶,王位先生如数家珍,从他的讲述、从他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云南普洱茶正在从老作坊中的老师傅的经验,向现代科学化食品生产迈进。现将茶海拾贝,偶得珍宝——我发现的王位先生在业内的几个第一或独特见地一并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第一,从药始考证看茶。

现今中国医界医始考证,发现神农是中国的第一个医生,“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王位先生提出茶是中国的第一种药。调查一下,茶学界以前没有人这样提过,王位先生应该是此说之第一人。

第二个第一,从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角度看茶。

与人类共同进化,寄生和共生在人体上的微生物有400多亿种,1000多亿个,换句话人体是一个由1000多亿个、400多亿种生命组成的生命共同体,这些微生物每天产生人体代谢所需一半的约40来种酶。如这些酶不能及时产生或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够时都会影响人的健康。但是由于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吃药等不当生活行为都会影响人体微生态平衡,造成人体代谢紊乱,产生如痛风等诸多怪病。普洱茶是微生物发酵茶,人吃进的茶汤中,除了茶类物质,还有很多微生物以茶为营养体产生的代谢物。在中国有吃什么补什么之说,吃普洱茶最大功效之一就是帮助人体改善微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吃普洱茶先养了人体里的微生物,微生物养好了,微生物代谢正常了,就促进人体健康。

为了方便介绍这些知识,王位先生创立了“大我茶道”从尊重人体上每一个有益微生物的生命开始。每一个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是一个“我”,人体上有1000多亿个“我”,人体不单单是100多千克的肌肉、血液和骨骼,人体更是一个大“我”的生命共同体。人体要健康首先从喝茶、从人与微生物的平衡关系看起。人是整个世界的第一世界,人是整个自然的第一自然,茶道、茶人追求的“和”谐精神,首先从人体的生物和谐关系开始。我以前喝茶就只知茶,不知道喝普洱茶,还喝出这么多内容来,这是我发现的王位先生在茶界的第二个第一,关于健康的“大我茶道”。从红茶菌到普洱茶,茶的内含物及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因为多了“大我茶道”,茶人们就有了很多要说的话。

第三个第一,普洱茶是微生物发酵茶,微生物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现代化科学。

人们常常看到如喝酸奶补充乳酸菌等内容的广告,很多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食品,都是有益人体健康的食品,从这个角度看普洱茶同酸奶、奶酪一样。王位先生提出应当从微生物学的角度,重新界定茶产品分类。中国古人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黑茶,日本人将茶分为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王位先生认为应该将茶分为微生物发酵茶、非微生物发酵茶喝不发酵茶三类。以前权威们的书里没有,太专业了,我提不出别的意见,记录下来刊载出去与茶人共探讨。王位先生的第三个第一:新的茶产品分类方法。

第四个第一,大我茶道,在别人心找我。

说到茶道,书里的、听到的都是古人的东西,日本的东西,还有无我茶会。王位先生介绍说:除了喝茶养生之外,在中国喝茶还养心,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和,我心和则万事和,和的主体是“我”,“和”的关键是“我”在我的心中,还“我”在别人的心中。只在自己心中有“我”的人,是一个会走的肉,在别人心中有“我”,“我”才有了真正的社会意义,“我”才有社会价值。在别人心中有“我”,别人记得我,我才会有很多朋友,喝茶交朋友的核心,就是要在别人心中找“我”。要别人心中有“我”,凡事必须心中先有“大家”,然后才是“我”。这就是大我茶道关于“大我”的文化解释。

世人都是俗人,会有很多追求和思欲,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我,与其不能“无我”,还不如尽可能“大我”。我是一种感情,情在大家心中,喝茶交友,在大家心中找“我”。舍我得尊、无我致和、超我我大、大我生我。记录不完整所有的大我茶道的东西,但我感到一种兴奋:中国茶道正在复兴,茶道不再是深奥和难懂,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解释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愿更加多的茶人为中国茶道有了新的又个性化内容的东西而努力,为大我茶道喝彩,为中国茶道加油。我说不出来,但我很认同我发现王位先生的第四个第一。有个性文化内容的大我茶茶道。

第五个第一,将中国茶道变为中国百姓的“国道”。

现在中国人的思想很乱,很多人无信仰,或只信自己,私欲膨胀,社会矛盾加深。中央发现了这个毛病,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很多中国人在开放与传统的冲突中困惑,很多传统的东西正在流失或正在变得支离破碎,或被日本人、韩国人拿走。油盐柴米酱醋茶,棋书画诗歌茶,茶通元艺,喝茶是中国人普通的生活方式。茶道是什么,通俗来说就是喝茶的人懂道理,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还有就是喝茶交友讲感情。王位先生认为除了主体信仰之外,在中国百姓心中应有更传统更系统化、更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思想和生活。建议中国茶人共同努力将中国茶道共推中国百姓之“国道”。

不要单单只讲茶艺,光有民俗和历史还不够,时代在发展,中国茶道要有符合时代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日本茶道只是中国茶道的一个衍生物,中国茶道才是正统正宗。

通过复兴中国茶道来唤醒国人重视传统。古代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发生过一场文艺复兴运动,王位先生建议通过推广茶道,在中国发起一场感情复兴运动,并计划通过一种合适的形式组建一家中国感情银行。

王先生坚信普洱茶越陈香,人的感情越长越真。通过回味、鉴赏和储存,让中国人重视感情的传统很好地传承下去。我也是一个茶人,也知道喝茶还是中国文人自我反省的一种方式。想不到,喝了茶心静之后,除了茶还会想出这么多东西。茶道为国道、感情复兴运动、感情银行、敬国神殿我却都是第一次听说,相信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说关于中国茶道,王先生想得很远很远、很多很多。当又得知王位出身在文山,文山就是十年前十万英雄儿女十年对越自卫作战的地区,王先生为此专门组建了文山老山真情文化交流协会,并设立了专门的老山真情网站,网站有一个专栏叫中国神殿,呼吁曾参加过作战的人,以自己喜欢的名称将牺牲在老山的人命名为神,并将他们照片和事迹贴上去,共建中国的“敬国神殿”。

王先生说喝茶是长情,喝酒是豪情,喝茶的人不排斥烟盒酒,茶和万事、茶容万物,只是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喝普洱茶。普洱茶越陈越香,希望国人们的感情越长越真。

“一源井”——天下普洱第一泉


自古佳酿离不开好水,有好水才能成佳酿。没有赤水河,茅台不会成为茅台;没有古井亭,牧童不会遥指杏花村。

造茶亦如酿酒,叶是躯体,水是灵魂。上好的茶叶,要用好水才能浸泡出滋味,否则便是浪费。制茶过程中,优质茶叶和优质水源,更是缺一不可。

在普洱茶故乡勐海,有一口名为“一源”的水井,水质清澈、透明。正是因为有了这口清冽甘甜的井水,勐海的大益普洱才得以名扬天下。

无心插柳竟成荫

1973年,为了解决渥堆用水,勐海茶厂开凿了一口10米深的水井,这口水井就是今日的“一源井”。

勐海茶厂是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的率先应用者,当初在厂内凿井,仅仅是出于用水的需要。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经这口井水发酵的普洱茶,有一股非常独特的香气,比起自然陈化的陈年普洱竟毫不逊色!人们也尝试过用别的水制茶,但事实证明,只有一源井水制出来的茶最醇、最香。

后来据地质学家考证,“一源井”井水来自地壳深部,是从地下岩层中渗出的地下水,含矿物质适度、氯化物极少,最适合用来煮茶、泡茶。每年有关部门组织的水质检测也显示,“一源井”井水水质优异,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6个优质饮用水标准。

为什么是一源?

去看过“一源井”的人都会惊叹不已:明明是一眼10米多深的水井,却竟然如小溪一般清澈见底!透过清亮澄澈的水,还隐隐可见井底细碎的白沙!

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使得一口看似普通的水井如此神奇?

相关专家指出,这跟勐海本身的地理特点有关。勐海地区2—3级地震极为频繁,地球自身的振动、磁场作用,将地质中各种微量元素颤动溶解到水中,形成了富含矿物质的“磁化水”。这种“磁化水”特别适合孕育优质茶树,而大片茶树的养殖又反过来影响勐海的生态环境,使地下水得到过滤、净化。“一源井”正是位于这些干净地下水的汇聚之处。

据了解,“一源井”井水的水分子特别紧密,有非常明显的补水和美容功效,特别适合爱美人士饮用。

“一源”名字的由来

勐海茶厂人把“一源井”称为“圣泉”,十分重视井水水质的保护。不仅为这口井搭了个“遮雨棚”,还为它做了一顶锥形的“铁帽子”,防止灰尘和落叶落入井中。

05年以前,“一源”并不叫做“一源”,它只是一口没有名字的水井。随着来厂要求观瞻的茶商日多,勐海茶厂开始意识到这口井的重要性,终于在2005年10月25日,由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将其命名为“一源”。“一源”即“惟一的水源”,吴先生说:“它不仅是造普洱茶最好的水,也是勐海茶厂的命脉。”

因为有“一源”,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勐海味”,才有了大益普洱茶业的腾达与辉煌。“一源井”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普洱第一泉”。

“探秘”勐海茶厂与大益普洱茶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西部地区的勐海,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勐海茶厂坐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美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城内。这里的勐海茶厂在现代普洱茶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8年,为了振兴中华茶叶产业,当时的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了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及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诚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

勐海茶厂于1938年筹建之际就开始推动普洱茶的生产与贸易,在随后几十年的历程中对于现代普洱茶的中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技术的研制者之一,以及该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勐海茶厂长期来以其先进的制茶技术与工艺引领着普洱茶产业发展。作为目前绝大部分存世陈年普洱茶的制造商,勐海茶厂以其专业传承所生产的大益牌普洱茶作为一线品牌产品,长期以来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可以说,勐海茶厂的创立和发展史,就是现代普洱茶的起源和发展史。

改制后的勐海茶厂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资格,如率先在云南省茶行业通过了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成为该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益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该品牌普洱茶荣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是目前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巴达、布朗山基地被列为国家级普洱茶原料标准化示范区;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勐海茶厂等。

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1941年因日军逼近而奉命停厂转移,1951年由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接管恢复经营,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

1953年12月,佛海茶厂奉云南省茶叶公司发文通知,将厂名变更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所生产的茶叶产品使用中茶牌商标。

70年代初期,在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的安排下,勐海茶厂车间领导和技术骨干考察广东发水茶工艺返回勐海后,经反复试验,使后发酵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并开始了普洱茶的大批量生产,为勐海茶厂成为今日的普洱熟茶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6月大益牌商标申请注册成功。

1996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行分离式改制,保留勐海茶厂,重新组建成立了勐海茶业有限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一个领导班子,有勐海茶厂和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两块牌子。2004年10月25日,勐海茶厂由云南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整体兼并,注册资金2634万元,2006年资产总值达5.7亿元,实现利润2亿多元,全厂共有员工1220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55人、专科37人、中专及高中生21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人。茶厂占地面积224亩,有茶叶基地20894亩。

勐海茶厂本着以诚信求发展,质量求生存,创新求效益,客户至上,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加大投入、改进设备、改善环境、收原料,抓扩产,改制后,共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实施土建、技改、修缮大小工程一百余项,新建仓库近两万平米,年加工能力约八千吨。改制后,勐海茶厂共交纳各种税金7000多万元,安排当地就业人员近千人。

经历了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勐海茶厂现已发展成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质量体系完善,集种植管理、原料采购、成品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中型企业。2005年11月22日勐海茶厂成为云南省首批获得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同年12月,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企业荣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优秀龙头企业等荣誉。

2006年10月,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被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云南省仅此一家)。

勐海茶厂生产的茶叶花色品种近200个,尤以普洱茶品种最多,大益牌普洱茶以选料精良、加工精细、陈香显著、茶气充足、汤色红亮、口味纯正、口感爽滑、回甘绵长、经久耐泡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广大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争相竞购的珍品,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一品牌、中国的知名品牌,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和尖端产品。

大益普洱茶为普洱茶领域的旗舰产品,远销港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其产品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天然)食品证书,并通过欧盟国际有机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准予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其生产的产品中,有被业内高度认可和推崇为印级普洱茶时期经典代表产品的红印及绿印圆茶,有被业界公认为评判普洱茶熟饼和生饼品质的标准产品7572(唛号)普洱饼茶和7542青饼茶,还有更多适合各种消费品饮及收藏的品种如:大益七子饼茶系列的7262、7532、7552、7582、7592、7632、7672、7692、8542、8562、8582、8592、0532、0562、0622;金针白莲系列的散茶、饼茶、砖茶;经典66系列的饼茶、砖茶、沱茶等,以及勐海沱茶、普洱沱茶、老茶头砖茶、普洱砖茶及方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这些作为现代普洱茶领域的顶尖产品,也早已驰誉神州,名噪海外,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2004年10月(改制前)有46个产品曾荣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共有18个产品获奖。云南七子饼茶的生产推广及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应用的巨大成功,是勐海茶厂对现代普洱茶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勐海茶厂在注重增产增效、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并建立了以服务终端消费者为主的营销管理模式,因此,其大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长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现阶段该厂的经销商除了云南以外,已遍布广东、广西、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全国大部分省市,并不断有来自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的客商到厂商谈合作事宜。

盛誉不骄,新一代大益茶人依然本着一心只为做好茶的理念,致力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品质,继续创造云南普洱茶的经典,并将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举动。

《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


《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质越好的特点和清热,消食化痰,清冒生律,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的药用功效,被港澳同胞视为不可一日欠缺的养身佳品。1986年12月普洱茶79082、79102被云南省食品工《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勐海县民族大学勐海县志民间文学海县志》民族特产县志》关民族电影志》关于土特产》关于普民族文化关于普洱各民族简介于普洱茶地方民族普洱茶的民族电影洱茶的记民族风情茶的记述越南特产的记述民族政策记述民族特色述民族大学。

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是勐海县内的传统产品之一。畅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及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为外销免检出口商品。该产品造型美观,形似圆月,因7饼装为l筒,故称七子饼茶,也称圆茶。具有内质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回甜的特点和降血脂,软化血管、利尿、助消化的药用功效。

勐海茶厂于1974年开始加工七子饼茶,在总结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先后研制加工了熟饼、生饼2大品种7432、7532,7542、7572、8582、8592六个品号花色,其中7432,7532、7542、8582为生饼,7572、8592为熟饼。该产品1983年7月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同年12月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评为优质产品,1987年9月再次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1月被云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食品,同年1月在首届中国保健产品评比中荣获最高奖金鹤杯奖,同年12月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

沱茶沱茶为勐海的传统产品之一,于1929年由可以兴茶庄加工销售。1959年为庆贺建国十周年,沱茶作为国庆献礼由勐海茶厂恢复加工。该产品远销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国,在华侨消费者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其外形呈碗臼状,具有色泽墨绿润泽,内质香气纯浓,滋味浓厚,汤色黄明的特点和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医治头痛的药用功效。该产品1988年7月在全国营养食品研评中荣获熊猫杯银奖。1990年1月被云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食品。

普洱茶普洱茶为勐海的传统名优特产品之一,其制、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佛海茶业概况》(李拂一着),普洱茶之所以能名遍天下是与其独特的陈香味分不开的。由于过去交通闭塞,茶叶运输均靠人背马驮,勐海所产的茶叶需辗转十天半月方达,普洱茶叶在途中受潮湿多雾的气候影响,发生微妙的后熟发酵作用,产生独特的陈香味,如此一变,反倒倍受饮者喜爱。

1974年勐海茶厂开始加工普洱茶,在总结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工艺,加速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使其陈香味更加锦上添花,滋味独绝,并不断开拓花色品种,先后研制加工了普洱压制茶、普洱散茶2大品种普洱礼茶。普洱方茶,普洱茶79342,79452、79562等16个花色品号。产品投放市场即倍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港、澳地区和日本等国家,发展成勐海茶厂的支柱产品。其具有陈香味独具,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甜,茶性温和,耐贮藏,越陈越香,品《勐海县志》关于《勐腊县志》关于普洱茶的史料(一)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后全寨搬迁。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茶叶年产量均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种型。清嘉庆年间:

一、古茶山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后从老树桩根部发出3叉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平均茎粗不低于勐海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由此测算,这片茶林的树龄应在55代以上。

2、易武茶山易武茶山包括今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武、易田、曼洛村公所辖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嶍崆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国民经济研究所《云南经济滇茶概述》说: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勐海)为胜,年产茶约4000担清乾隆(1736年)以前已有少数民族汉族在易武制团茶(砣茶)。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汉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初年(1877),仅易武就制茶5000多老担。民国初年,易武除种些玉米外,民众以采茶揉茶为生。茶叶盛产时,一般每户产茶十来担,多的有15、16担。易武乡的黑水梁子现存一大茶树,根围208厘米,直径66。2厘米,高11米。另落水洞有一大茶树根围124厘米,直径48厘米,高11。72米。

3、曼砖茶山曼砖(今曼庄)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村公所辖区。曼砖茶山的形成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以前,由石屏汉人或早居曼庄的其他民族栽植。当时茶叶产量在1000担以上。据曼庄关帝庙(已倒塌)碑文载:曼庄为六大茶山之一。

4、倚邦茶山倚邦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公所辖区。倚邦街曾系象明县府所在地。倚邦少数民族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石屏会馆。早在石屏人未来之前就有四川人和楚雄人在倚邦落户营茶,曾建盖过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园茶畅销省内外,后又扩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民国24年(1935)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三国,茶叶滞销,茶园荒芜。

五、革登茶山革登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

二、茶叶生产1、品种资源勐腊茶,又统称易武大叶茶。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易武一带就有野生茶林,即大叶茶。现在易武乡的黑水梁子和落水洞还发现两棵老茶树,按茶树茎粗推测,树龄至少在55代以上。

易武大叶茶具体又可分为:大叶茶,大叶白毛茶,大叶白毫茶、椰叶茶、椰叶白毛茶5个品种。省内外一些专家认为,易武大叶茶属良种之一,内含物丰富,国内外能够仿制普洱茶的外形,但不能制出普洱茶内在品质。

(1)品种特征种籽性状:圆形或扁圆形,暗棕褐色;植株性状:植株乔木型,主干明显,树姿半开,生长势强,分枝较密;叶片形态:叶长椭圆型,着生水平状,叶色浓绿,叶较厚,叶质柔软,叶面隆起,叶身平展,叶绿微波,叶尖逐尖,锯齿深而密;花:花乳白色,花瓣6~7瓣,花冠直径3。2~3。6厘米,柱头三裂。

(2)品种特性采摘期:每年3月上旬至11月上旬;芽叶性状;芽肥大,粗壮,绒毛多,发芽整齐,新梢持嫩性强,易采摘;适应性:适宜在滇南、滇西、滇东南的山区丘陵及广西、广东、福建、四川、贵州南部地区种植,或相似原产地气候类型的地方种植;适制性:制红茶外形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滋味浓强,鲜爽,宜制普洱茶及绿茶;化学成分;一芽二叶蒸青样含多酚29%,水浸出物48%;产量:比一般群体种增产15%。

2、栽培清雍正(1723年)前,茶区农民就采制树林茶,即大叶种茶。雍正年间(1723~1735)石屏、四川、楚雄等地少数民族汉族迁来本地茶区后,带动当地少数民族开始对树林茶进行改造,砍去茶树周围的杂树草,翻松茶地,实行中耕管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开山种茶,大建茶园,实行育苗移植法种茶,品种均为大叶种茶。据《镇越县新志稿》载:栽培:茶农于立春后,茶秧出土成长至四、五寸高之时,即可移植;株间相距约四尺,茶秧四周遍插竹签以护。夏秋除草施肥,三年后即可采摘。

1960年以后,新发展的茶园主要实行育苗栽移法,栽培过程为:(1)育苗,一般在栽培头一年的10月份进行。(2)开挖台地,一般当年开挖当年种植,也有10月份以后开挖第二年雨季种植的。先开台面,一般宽1。5米;后挖种植沟,沟深50公分,底宽40公分,顶宽60公分,挖好后回填肥土,齐沟平。(3)移栽,把茶苗移栽到种植沟内,每亩种植3000到4000株,移栽时间多在6-7月份,种植形式主要有单株双行和双株单行两种。(4)修枝定型,从茶苗移栽成活到投产,要进行三次修剪,以形成宽阔树,扩大采摘面,提高产量,三年即投产。

进入80年代后,茶叶栽培直播技术逐步推广,至1988年末直播面积约占新植茶园的20%。直播技术即;每年10--11月把茶籽直接播入茶叶台地的种植沟内,茶苗成活不再移栽。每亩播茶籽7。5公斤,茶籽播在离台面10厘米的深度,茶籽上面覆盖稻草,再覆盖肥土。茶籽在土中越冬萌芽,第二年春天后陆续出苗,进行中耕管理,三年投产。

3、产量清乾隆至光绪初年,县境五大茶山周围八百里,年产茶叶上万担。光绪二十二年(1895)勐乌、乌得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至5000担。民国10年(1921)新开通易武至越南莱州茶道,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至6700担。1937年后,由于法国人禁止进入越、老、缅三国,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农弃茶种粮,茶园荒芜。1949年建国前夕,县境茶园采摘面积只有2770亩,年产量401担。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积极组织发动茶区人民恢复老茶园,开垦新茶地;同时给茶农发放救济粮款,提供刀、锄头和农药等。1952年成立中茶公司茶叶收购组,1956年成立易武农技站,负责组织版纳易武的茶叶生产和购销工作,从而使茶叶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1959年末茶地面积增至8598亩,年产量增至2182担,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2。1倍和5。4倍,60年代初期,尤其是1963年,全县农村普遍缺粮,在重粮轻茶政策指导下,许多茶农弃茶种粮,茶叶面积、产量大减,当年面积减至7096亩,产量跌至1002担,比1959年分别减少21。2%和45。9%。1964年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全县挖台地种茶。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在左倾错误干扰下,茶叶生产一度受挫。1969年末,面积9111亩,产量2000担,比1959年面积增513亩,产量减182担。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县革委)根据中央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强多种经营办公室力量,负责抓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1973年在麻木村公社旧龙寨召开有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及有关部门或单位代表参加的茶叶生产现场会。为切实解决山区茶粮矛盾,充分调动茶农种茶的积极性,1972--1980年,县革委3次调减山区的公粮任务,由280万斤调减为126。9万斤,茶区的公粮任务全部减免,此间新建了一批茶区,茶叶生产较前有所发展。1978年末,茶叶面积达到11890亩,产量2532担,比1969年分别增长30。5%和26。6%,亩产28斤。1980年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为主,多业开花,县委,县政府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把茶叶生产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来抓。1977年成立外贸站,1981年升格为县外贸局,统一负责全县的茶叶生产和购销,并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精神,进一步放宽茶叶生产政策,明确规定:集体、个人一起上;谁种谁有谁受益,可以继承,50年不变。同时把茶叶种植列入计划,给予资金扶持。1981--1988年,采用有偿无息形式,先后投放茶叶种植扶持资金总额151。9万元。1982--1988年县外贸局还先后从保山、临沧、思茅等地调供茶籽49。67万公斤。同时主办了22次茶叶技术短期培训班,培训1900人次。随着茶叶生产政策、措施、资金的落实和粮食生产的发展,种茶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茶叶面积、产量不断扩大,至1988年末,全县已有12个乡镇以及部分机关、国营农场单位种植茶叶,茶叶总面积猛增至25567亩,比1978年增2。2倍,其中投产面积15739亩,占总面积的61。6%;总产量9457担,相当于1978年的3。7倍,亩产51斤,比1978年增1。8倍。

4、加工(1)元宝茶。原称砣茶,团茶,饼子茶,后因特定规格而称七子圆。圆即一个圆形茶饼。每圆七两,七圆为一筒。元宝茶自古就以外形美观,汤色嫩绿,味道香美,久留味醇等特点而驰名。清雍正二年(1724)后,随着石屏等地少数民族汉族陆续迁入本地作茶而开始出现茶庄商号,加工,经销元宝茶。曼洒、倚邦和易武茶山是元宝茶原产地,民国初年公有茶号38家,年加工元宝茶6900担。其中易武21家4420担,曼洒9家1700担,倚邦8家780担。

茶庄,即加工元宝茶之作坊,一作坊有10余个工人,全凭手工操作。制作工艺:(1)分等:先将散茶按尖子、盖头、二梭、老茶分等,后从盖头中提取上好者作梭边茶。(2)拼配:按茶的等级比例拼配七子圆。即尖子茶八钱,梭边茶二两,盖头茶和二梭茶四两二钱。(3)装筒:按茶料顺序要求将茶叶装入茶筒,中心层装二梭茶和盖头茶,第二层装梭边茶,第三层装尖子茶即盖面茶。(4)蒸茶:蒸茶和装茶同时进行,装茶的第一道工序一完即用甑子蒸。待茶叶蒸软后,将梭边茶放入又蒸,后再放尖子茶,最后把蒸好的茶叶从蒸筒中取出,放入茶袋。(5)揉圆:把袋中茶叶揉成圆饼。(6)紧饼:把茶袋置于板上,再将揉成的圆饼放到茶袋上,揉成紧饼,又称踏茶。(7)晾干,解袋。(8)包扎:把元茶按7个一筒用笋叶包扎起来,晒干后装入篮中。

(2)初制茶。本地茶农很早就开始用手工加工初制茶。初制茶分晒青和烘青两种。1966年,本县首次引进28台湘造50型电动手摇两用揉茶机,次年引进杀青机,筑烘烤炉。机械加工茶叶省时、省力、工效高、质量好,深受茶农欢迎。1983年和1987年先后又引进2套茶叶机械生产工艺流水线,从此结束了靠手工初制茶的历史,同时开创机制精茶的历史。

晒青茶,又称毛茶或散茶,皆为手工加工。据李拂一《滇越新志稿》载:茶农将茶叶采摘回家后,用锅炒使其凋萎,倾簸箕中反复搓揉成条,然后置日光下暴晒或用微火烘干,即成初制茶。俗称晒青茶。

烘青茶,县内最先产于1984年,属尚勇茶厂和易武茶厂初制所机械生产。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

精制茶。绿茶,1984年尚勇茶厂最先生产,1988年易武茶厂也开始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为:(1)杀青。由杀青机将鲜茶叶加工至叶片柔软,叶色暗绿,青臭气味散失,含水量为60--64%。(2)揉捻。用揉捻机以40--50转/分的速度,使茶叶细胞破坏率达到40--50%,要求90%以上茶叶紧成条。(3)干燥。用烘干机烘干达到茶梗一折即断,嫩茶白毫发亮,含水量在7--8%之间。(4)分筛。用分筛机进行粗叶和细末处理。

红碎茶,1984年尚勇茶厂最先生产,1988年易武茶厂也开始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为:(1)萎凋。鲜叶放入萎凋槽,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法,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用鼓风加快萎凋过程,通过萎凋使鲜叶正常均匀失水。(2)揉切解块分筛。萎凋后通过揉切机挤压、切。

5、购销(1)机构清雍正以前就有外来茶商在县境五大茶山收购茶叶,清雍正二年(1724)后,石屏等地少数民族汉族陆续云集本地入山作茶,随之许多茶商相继在曼洒、易武、倚邦兴办茶庄商号,就地收购和加工茶叶,最多时近40家,收购茶叶总量上万担。当时茶价分春茶(清明前采摘)、二水茶(四、五月采摘)、三水茶(六、七月采摘)和谷花茶(八、九月采摘)4等,以质论价,上等茶(春茶和谷花茶中的尖子茶)价每市斤3角(银元)。1937年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3国,茶叶销路受阻,茶价大跌,每市斤上等茶为2角(银元)。1945年茶庄商号纷纷倒闭,仅小贩收购少量茶叶。

建国后,国家把茶叶列为二类物资,实行计划收购,限制私营。并根据茶质优劣,划定等级,制定收购标准样,实行对样收购,共分6级18等。1952年中茶公司在易武倚邦设茶叶收购小组,当年收购茶叶234担,1957年收购1826担,1958年国家把茶叶类为一类商品管理,实行指令性计划。本县计划收购到各合作社,并以社为单位结算价款,给予粮食奖售。同时指定各中心商店负责茶叶购销业务。1964年国家简化茶叶收购标准样,以季节分级设等或以年划级分等设5级18等,以质论价。1974年国家改革茶叶收购标准样,设6级12等,每级设两等,逢双设样,一级一个样。1976年12月成立县外贸站,统一负责全县茶叶生产、购销业务。当年收购茶叶2218担,是1957年的1。2倍。1978年前青毛茶收购价为每市斤8角2分。1979年县外贸站在易武、象明、勐仑、芒果树、尚勇5个茶叶主产区设立茶叶收购组,同年茶价上调38%,即每市斤青毛茶为1。21元,因茶叶减产,当年只收购1336担,1981年县外贸站扩建为县外贸局。1983年茶价有上调13%,每市斤青毛茶价为1。29元,当年收购茶叶3101担,比1979年增2。3倍,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81。8%。1985年国家适当开放茶叶购销政策,只对边销茶实行计划调拨,对出口红茶实行合同收购;对内销茶、计划外边销茶及出口茶则实行议购议销,随行就市。同时将茶价又上调13%,每市斤青毛茶价为1。41元,当年收购茶叶2555担,占总产量的52。7%。1987年茶价又上调4%,每市斤青毛茶为1。5元。1988年茶价再上调4。6%,每市斤青毛茶为1。57元,当年收购茶叶1808担,比1985年减1。4倍,仅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19%。

(2)销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元宝茶便开始打入国际市场,茶道由易武经缅甸、泰国至香港,远销美、法、香港、南洋等地,年销元宝茶约六、七千驮(一驮约一担)。光绪二十二年(1986),易武至香港茶道受阻,茶叶销量大减。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茶商和地方绅士出资,民众出力,修通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茶马驿道,全程235公里,宽1。13米,路面全用青石板铺成,从此元宝茶内销思茅、普洱、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销往西藏自治区,年销量300担以上。民国10年(1921)茶商新开通易武经老挝乌得至越南莱州茶道后,茶叶销量迅速回升,年销量6000余担。1937年后,法国人禁止销往越、老、缅3国,茶路被阻塞,元宝茶长期滞销,茶庄商号渐渐倒闭。

建国后,直至1984年,国家对茶叶购销实行全额收购,统一调拨政策,1958年前县境不通公路,本县所产茶叶除少量在本地销售外,全部运销佛海(今勐海)茶厂。1959年小勐养至勐腊公路通车后,本县茶叶便直接运销下关和昆明。经下关茶厂加工的茶叶,销往西藏自治区。经昆明茶厂加工的茶叶,主要销往国外。1980年后,本县茶叶运销下关、昆明外,一部分还运销勐海茶厂。1983年总销茶叶3466。3担,其中县内销售210担。1985年以后,国家适当放开茶叶购销政策,实行指令性计划,合同订购和议购议销并行的政策,对边销茶(指7级至等外茶)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外销茶(红碎茶)采取合同定购,其他茶放开。1986年以后,本县茶叶购销形成以外贸局为主营单位,多渠道经营的格局,边销茶由外贸局经营,红碎茶由生产厂家直接以合同订购的形式调省茶叶公司,其他散茶,外贸局经营一部分,供销社经营一部分,也有个体户经营的。外贸部门经营的茶叶继续调勐海茶厂。

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众多中外普洱茶爱好者只知道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曼撒),对勐海新六大茶山——南糯、南桥、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的茶却所知不多。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茶山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紧紧相连之处。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及其气候不同,各茶区茶叶形状、色泽、气味和滋味方面都有区别。

1、南糯山茶山:

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具有花香、兰香和蜜香。

2、南桥茶山:

位于勐海县勐遮最大的坝子,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花蜜香。

3、勐宋茶山:

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一般花香。

4、景迈茶山:

位于澜沧县惠明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紧紧相连,茶品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香气花蜜香。

5、布朗茶山:

位于勐海县南80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主要聚居布朗族为主,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特别是以老班章茶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6、巴达茶山:

位于勐海县城西58公里,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山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大益7542、7572:标准普洱茶,经典勐海味


作为被业内誉为“评判普洱生、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7542与7572与其说是大益茶的代表,不如说已成为普洱经典的象征。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问世至今,7542和7572珠联璧合,在30多年的悠悠岁月中打造了一个普洱茶界的传奇。其卓越而恒定的品质背后,一个重要基点正是勐海茶厂的产品拼配技术。

众所周知,“拼配”和“发酵”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两大核心工艺,也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益茶制作技艺”的核心价值。“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不同级别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这样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从而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拼配几乎是所有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勐海茶厂长期以来的大规模生产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储备,使得其对该技术的掌握与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较之某些单一茶菁简单加工而成的所谓“一口料”产品,7542和7572之所以成为经典,更胜在数十年如一的纯正口味和稳定品质;更胜在品感协调丰富,并达致“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而圆熟精深的技术保障,才是其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

7542作为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洒面,拼配得当。面茶色泽乌润显芽毫、心茶肥壮,该茶品香气纯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浓厚回甘好,汤色黄亮,叶底匀齐,存放后的变化较为丰富。

7572亦是勐海茶厂的大宗熟饼茶,从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采用金毫细茶撒面,青壮茶青为里茶,发酵适度,茶品色泽褐红,滋味醇厚,汤色红亮,综合品质高。

承载了大益几代茶人智慧,“7542、7572”的品质达到了和谐、稳定的境界。茶饼外形的嫩度与成熟度,茶汤滋味的厚度与醇滑度,茶汤香气的高扬和纯正度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标准普洱茶,经典勐海味;愿君多品饮,此物最相知!

做茶的第一难题


好了,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先要问一个问题,茶,作为一个饮品,口感上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了解了这个问题,对茶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茶,不仅有香甜,还有苦涩。不仅有各种芳香物质、茶氨酸,还有占比更大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怎么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是茶口感上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用大茶缸闷泡的饮茶方式让位于多次短时冲泡?那是因为长时闷泡,茶多酚和咖啡因一次性大量溶于水,苦涩过重,口感并不舒服。分成多次,就好多了。

用开水冲泡散茶方式,是明以来的主流方式。明代也有人吹这个是史上最牛的方法,但是这个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这个很大程度上因为是太祖爷要求的。实际上,老百姓可以接受,贵族不一定认同。

为什么?

因为这种冲泡对茶本身体验的力度和层次感还远远不够,茶当然是可以食用的,你光泡水喝,体验是有所缩减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茶水并食的唐代,茶是往开水里投放,煮好后分而食之。这个煮出来的,比泡出来的要丰富一些,但是肯定苦涩也要重一些。怎么办?

两个办法:一个是减少投茶量,我们现在煮茶往往是泡过之后比较淡了再煮,如果直接煮就一定是加的量很少,要不然,煮出来的茶就没法喝了。陆羽也采取了这个办法,投茶量和水的比率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第二个,陆羽加了点盐,盐可以平衡苦涩,增加汤感的润滑。但是对香气,尤其是清扬之香,只会减分,不会加分。

这样我们达到了茶和水共食的体验,比单单体验泡出来的茶水进了一步,但苦涩只是部分的解决,而且体验还远不够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不仅要要避免苦涩,还想完整体验的茶的丰富性,而且要力度很大的体验,怎么办?

这个要求有点为难,难以兼得,甚至可以说根本是矛盾的,但是对于宋人来说,是可以达到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0827.html

上一篇:景迈山老茶房前栽 云雾绕山寨

下一篇:品鉴普洱茶的乐趣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