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茶道|峨眉山的六道禅茶(一)
峨眉山茶的精髓在于禅茶合一,每一道茶中都蕴涵了曼妙高深的禅理,参透了这峨眉山的“六道禅茶”,也就能参透六种释家禅理。
文/尹墨怀
离垢园里“竹叶青”,红椿晓雨润“毛峰”,灵岩叠翠衬“清茶”,白水秋风拂“峨蕊”,神水阁“碧潭飘雪”,金顶仙峰罩“云雾”。峨眉山茶的精髓在于禅茶合一,每一道茶中都蕴涵了曼妙高深的禅理。因而在峨眉山上喝茶不是喝,而是参,参透了这峨眉山的“六道禅茶”,也能参透六种释家禅理。
离垢园里“竹叶青”
峨眉山下,密林环抱中,有一名为“伏虎寺”的翠庵,在其第一重普贤殿和第二重大雄殿之间有一四方天井,离垢园就隐匿在这伏虎寺内的天井当中。离垢园的神奇,乃因其独特的地势环境。每夜三更一股山风顺山道石阶来到寺庙,因寺庙周围被参天大树所包裹,风被林阻,因此便在天井内慢慢形成了旋风,能卷走寺内散落的枯叶。
竹叶青的由来据说是万年寺一老僧,一次给陈毅元帅奉上寺庙自制新茶,陈毅元帅见两头尖,中间宽肥,像竹叶,汤色黄亮,问老僧:此茶何名,僧曰:此茶长于万年寺后山崖绝顶之处,寺院僧采清明前三五天的一芽一叶,或双叶,再用特色的方式培制而成,谓之“峨眉雪芽”。
陈毅元帅见“此,形似竹叶,叶面上有微毫,但一经水沏则又汤色清亮,于是说道何不叫‘竹叶青’”。从此这道僧茶就多了一个非常具有禅意的名字:“竹叶青”。
其实离垢园并非一日每时每刻皆无尘,正如竹叶青,叶片上有微毫,也并非绝对的亮泽,但是离垢园一夜山风吹过,待清晨看,再将叶子放入盏中沏,于是园也清了,叶也清了。
红椿晓雨润“毛峰”
红椿,指的是峨眉山半山腰上的红椿坪,这是一座很大的寺庙,因寺院内种有红椿古树而得名。至于晓雨,说的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非烟、非雾亦非雨。这情景时常发生在春夏之交的时候,那时天气夜凉昼暖,昼夜温差造成了蒸发出来的水汽长久不散,如同下雨一样,可以把人的衣衫打湿。
峨眉山花毛锋,产于峨眉高山上,取早春优质毛峰叶为原料,再佐以茉莉花,用特殊的窖藏方法酿造而成。毛峰一般归入新鲜无发酵绿茶的种类,但是峨眉山的毛峰却是以独特的方法将其变为了花茶。其味花香一半、一半,里伴有花香的浓郁,花香里又有茶的清馨。
我知“红椿晓雨”似幻非幻,似真非真,是空灵的境地的象征,但空灵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寺庙的主持高僧听后一笑,先为我沏一壶峨眉山花毛峰茶,品之觉得味道奇特,问曰:这壶里香,到底是花香还是?
高僧笑而不语,反又给我讲述了一个“论西瓜”的故事。从前有一人,爱与人争辩,一人给他出了个难题,西瓜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此人证来证去不得而解,郁郁而终。
我听后哈哈大笑:西瓜就是西瓜,西瓜本就是圆的。 高僧听后随即也哈哈大笑:对啊,那茶就是茶,香就是香,你又何必那么执着?
灵岩叠翠衬“清茶”
昔日峨眉山老灵岩寺前,向北眺望,从近到远,从低向高,只见一丛丛的绿、一丛丛的黛,好象一直延伸到了天际边,这就是著名的“灵岩叠翠”。今峨眉山老灵岩寺已坍塌成了一片废墟,蒸发得无影无踪,灵岩叠翠的景象也就成了一个谜。
峨眉山人管常喝的一种叫清茶。这种茶比较普遍,山上山下的茶肆铺子里到处可见,价格也非常便宜。
初品草青,是在峨眉山的大佛禅院里,主持方丈赠我三字:“我念佛”,说此中蕴涵着佛家一个高深的禅理,叫我尝试着自行参透,说罢飘然而去。我百思不得其解,待客僧为我沏上了一壶茶并嘱咐:这是师傅叫我为你沏的草青,并饶有兴致地为我讲述了有关那段草青“更名”的由来,我才恍然大悟, “我念佛,佛念我。”不正是佛家所谓“映照”的禅理吗?
近日,四川省乐山质监局召开峨眉山茶茶文化历史渊源研讨会,收集整理峨眉山茶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工艺资源特色,着力打造峨眉山茶的区域茶叶品牌,以配合、促进峨眉山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工作。
乐山市委政研室、市农办等单位以及在茶叶种植、生产和茶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竹叶青茶业、峨眉雪芽、仙芝竹尖等25家茶企业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峨眉山茶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种植加工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一致认为,峨眉山茶从汉、唐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已成为峨眉山茶独特的内涵和标志。峨眉山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既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峨眉山茶的文化,也是加快峨眉山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与会代表建议,一是由政府和部门牵头,加快推进峨眉山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并通过申报工作进一步挖掘整理峨眉山茶的历史文化,永续传承,发扬光大。二是要强力整合,实现茶叶种植生产与佛教文化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相互促进,科学发展。三是要加强宣传推广,增加峨眉山茶的社会影响力、文化感染力和品牌带动力。四是要加大区域茶叶资源规划力度。通过申报峨眉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范全市茶叶种植生产秩序,增加峨眉茶叶的附加值,并以此为主线打造区域集团优势,形成区域茶叶品牌,实现峨眉山茶的永续利用。
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四面环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受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里日照少,雨量充沛,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峨眉绿茶最为出名,而竹叶青绿茶制作工艺无疑是峨眉绿茶的代表。竹叶青绿茶制作工艺是指长期流传于峨眉山市双福、普兴、沙溪、黄湾等山区乡镇独特的传统手工制茶技艺。
赞不绝口陈毅赐名竹叶青
位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的万年寺、清音阁一带是茶叶生长的好地方。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竹叶青茶的品质自然脱凡不俗。
一千多年前峨眉山茶叶就闻名于世,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御赐峨眉山万年寺茶园,种茶万株,采制入贡,此制一直延续到清代。
1964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来到峨眉山,在万年寺与老僧人对弈品茶时对所品之茶赞不绝口,随口就问:这是什么茶?老僧答道:此茶乃峨眉山特产,还没有名称,并请陈毅元帅赐名。陈毅仔细审视杯中茶叶,只见汤清叶绿,一片生机,脱口说道:多像嫩竹叶呀!就叫竹叶青吧。从此,峨眉山增添了一段传奇佳话,峨眉绿茶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制作精巧孕育茶中珍品竹叶青的采摘非常关键,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竹叶青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采摘时间以中午12时至下午3时较佳。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去掉一部分水分。其目的是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竹叶青外形光洁,色泽翠绿,提高茶叶品质。
竹叶青的炒制分杀青、做形和辉锅三道工序。杀青、做形是竹叶青炒制中杀灭酶活性、初步造型的进程。炒制开始时以抓、抖手式为主,当茶叶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压、抖、甩等手式让茶叶初步造型。茶叶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约20-30分钟。
起锅后的茶叶还要进行薄摊回潮,随后进行辉锅。辉锅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整形和炒干茶叶。
保护传承弘扬茶艺文化峨眉竹叶青绿茶制作工艺是比较独特的一种手工制茶技艺。不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正逐步被机械制茶工艺所取代。同时,传统制茶工艺由于是纯手工技艺,要有非常熟练的技巧才能掌握,而目前能掌握这一技艺的茶农都年逾古稀,因此,传统手工制茶技艺面临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危险。
为抢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峨眉山市目前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传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们正积极开展竹叶青制作工艺的调查、抢救工作。每年定期举办峨眉绿茶制作工艺培训班,邀请老茶农授课,传授年轻人技艺,使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得以传承、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集中体现在一个“清”上,佛家文化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实际人生的落实与升华。我想,一个“雅”字可以体现它。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清正、和雅,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清、正、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天下奇观看尽无如书画好,世间美味品来不比菜根香。”与其说这是从精神享受到感官享受与众不同的微妙感受,毋宁说是一种人生的历练。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迷者迷于贪嗔痴,悟者悟于戒定慧。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三毒,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三学。人生执三毒而不觉,是迷失之人生;人生修三学而恒觉,是为觉悟之人生。迷失与觉悟,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同在当下一念之间迷惑与觉照。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成,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失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
包容———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四大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苗家万花茶提起万花茶,人们就联想到苗家人热情好客、用万花茶待客的习俗。万花茶清香沁人心脾,喝一口,余馨经久不散,风味独特,别具一格。
万花茶晶莹透亮,是苗家人敬客的上乘饮料。这种茶的制作十分独特,其程序是:把成熟的冬瓜与未老的柚子皮,切成手指模样大小、形状各异的片片条条,接着在其上加工,雕刻出花色多样、形象靓丽、栩栩如生的虫、鱼、鸟、兽、花草等吉祥如意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活灵活现、酷似彩蝶飞舞花间,有的活像喜鹊欢聚枝头,还有的则仿佛鱼欢秋水、银树挂果、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新荷含苞、蝶恋牡丹,如此等等,宛若百花园中的奇花异草,各放光彩,各显其姿,实在美不胜收,情意可谓浓郁极了!
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天高气爽,苗家姑娘们一个个身着花边褶裙、头缠花帕、体态婀娜地围坐在村口的高大树荫底下,右手捻着小刻刀,左手捏着冬瓜片、精雕细刻着万花茶。经过雕镂的万花茶,还得再用一番功夫。将之浸泡于稀稀的石花水之中,让它去掉生涩苦味,接着与明矾、青铜一起用文水煮沸返青的方法,使之仍然脆嫩、新鲜。然后再把水沥干,添加等量的白糖、桂花香精或少量的蜂蜜细心地搅拌均匀,再反复暴晒,达到透亮若白玉样子,方大功告成。饮用时,抓几片置于杯碗中,用滚开的水冲泡,就成为浓郁香甜、美名远扬的万花茶了。用这种清香浓郁的茶种招待宾客,苗家人是有他们的习俗规格的。
首次上门的客人,茶杯中大都有三片万花茶;假若是多次上门的常客,茶杯中就只放两片万花茶。饮茶时,主人还在各个茶杯中置有一枚特制的小汤匙,方便客人品茶。喝完茶后,杯子可不能随便乱放。要做到确切不误的置于端茶来的盘子中的原来位置上,或者等待送茶的女主人亲自端茶盘来收。万花茶还独具一番风采,苗家小伙子和姑娘用它来表达之间的爱慕之情。当小伙子登门求婚时,假如姑娘中意,便在茶杯里奉献给小伙子透明如玉的四片万花茶:其中两朵并蒂莲花,两朵凤凰齐翔。
如果姑娘不中意,不答应的话,那么,茶杯中就少了一朵万花茶,仅有三朵,并且都是些单花独鸟。求爱者知趣,只好辞谢而去。万花茶是苗家姑娘勤快、智慧和高尚习俗的产物,更是我国茶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独放的奇葩,是出自苗家人手中的艺术珍品。苗家姑娘别出心裁、心灵手巧地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追求,对美好人生的爱恋憧憬,毫无保留地雕镂进了美丽、香甜、情意浓郁的万花茶之中。
佛教的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佛教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佛教僧人多修习佛教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在佛教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普及。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代禅僧饮茶已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到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处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饭后三碗茶''之句。一些禅僧到了一日几遍茶,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正是由于饮茶的普遍性,形成了佛教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禅寺一般在法堂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如宋林逋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事即有茶头一职,司掌煮茶,献茶待客。在山门前还有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寺院的茶一般分三种,《蛮瓯志》载觉林院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最下以自奉也。此外根据用处不同,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接受戒年限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平时坐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佛教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唐代诗僧皎然即善烹茶,他与茶圣陆羽为至交,并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五代十国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誉为汤神;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亨传学到者。同进代的还有僧人福全,擅长茶百戏,名闻一时。即以陆羽而言,不仅出身于寺院,且一生行踪几乎未脱离寺院。宋代一些寺院还举办斗茶活动。如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以鉴别各种茶叶的质量,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一切都极大地繁荣了我国的茶文化。
佛教禅宗寺院大多数都建于名山胜地、绿水青山之间,而且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因此有条件的寺院都辟有茶园,流传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于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传为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有仙茶之誉,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来,该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因此当地多以僧人为茶师;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长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优异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普陀山的普茶、黄山的云雾茶、大理的威通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
佛教茶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禅师们借茶说禅而留传下来的公案故事。例如《五灯会元》记载,一客人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仍继续倒,客人说:师父,茶已经满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象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反映了禅去执、空灵的境界。另一关于赵州茶的公案尤为著名。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僧:曾到过这里吗?回答说:曾到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回答说不曾到过。赵州仍说吃茶去。院主听了觉得奇怪,问赵州:为什么曾到者让吃茶去,不曾到者也让吃茶去?赵州叫院主,院主答在,赵州说:吃茶去。这个公案较好地反映了临济禅剿绝情识、机锋峻烈的家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诗人赵朴初十分喜爱这则公案,常将它用于作诗中。例如为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从谂和尚影像碑题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此外他还作过一首五言绝句: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曾多次将此诗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以启发人们去继承和体会古德茶禅一味的旨趣。
峨眉山山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以特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山中古木参天,流泉飞瀑,峡谷清幽,素有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峨眉山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区气候适宜,景色迷人。山间云雾缭绕,弥漫山谷,山顶常是天高云淡,祥云环绕,瑞象频现,常常可以观看到云海、日出、日落和佛光。
佛国仙山,烟雨峨眉,洗涤心灵......是极佳的休闲避暑旅游胜地。初夏时光,邂逅秀美峨眉,探寻森林氧吧,感悟幽幽茶香,诠释峨眉山水的甘甜,来一场花海佛国寻觅之旅。
探密森林氧吧,感受千年古刹禅茶一味
峨眉山山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一旦进入峨眉山,就能看到满目苍翠,清心涤滤。任你去体味人生如禅的淡雅和闲适,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这里植被丰富,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山水相融,有天然氧吧之称。清音阁、万年寺、洪椿坪、九老洞、洗象池等地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国内风景区的最高水平。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万年寺则是道场之核心,禅茶历史悠久。这里常年绿树茵茵,佛音缭绕,佛教氛围浓郁而厚重。万年寺旁的万年雪芽坊,峨眉山首家私人订制养生密地,位于峨眉山中山区,徒步只需五分钟便可前往峨眉山主寺庙万年寺听佛法悟禅经,领略太白诗情。沿游山步道一路前行,聆听双桥清音,在峨眉山的原始森林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氧吧、日光浴、山泉水。万年雪芽坊,掩映于密林深处,青山绿水之间。以禅茶文化为主调,突出绿色、生态、环保的养生密地概念,是品茶的好去处。
特色茶旅:诠释茶之美,尽享茶人之乐
今年,峨眉山高山有机生态茶园,开启了茶旅体验新玩法。峨眉山特色茶之旅,让到峨眉山旅游的消费者,到峨眉雪芽基地进行绿色漫游参加采茶、制茶活动,与村民一道唱茶歌、跳茶舞,体验茶人之乐。
峨眉雪芽有机生态茶园分布峨眉山核心景区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群山幽谷中,群山环绕,林海如烟,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菲。位于峨眉山黑水村的有机茶园基地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常年云雾缭绕。
千年禅茶文化泌润峨眉山的大小茶人,峨眉山升级版的特色茶旅线路,已成为大众寻求心灵释放的一种全新概念的休闲方式。
乐活山水,罗目印象,峨眉山漂流好去处
夏日来临,峨眉山罗目古镇峡谷漂流5月20日开漂。漂流地距离峨眉山仅5公里,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漂流全程河段约5公里,总落差106米。水流有缓有急,河段分为勇士漂、逍遥漂。漂流总时长约100分钟。
沿河两岸水系景观旅游、休闲互动娱乐、沙滩乐园、生态活水游泳池、沙滩排球、水上麻将、河滩烧烤、啤酒长廊、罗目河段水上集市等项目。
漂流价格190元/成人、儿童票优惠到90元/人。周一至周五,乐山本地人只需98元/人,周六周日138元/人,外地游客将有20~100元不等的抽奖优惠。
罗目古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商周时期已有人居住,这里相传是明清时期茶马古道从平原进入山区的第一站,至今保持着不少传统的手工艺和传统风味小吃。近年新开发的水上漂流项目罗目印象则为这座古镇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与魅力。
诠释峨眉山好水的甘甜,发起寻源之旅
如今跨界好手农夫山泉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峨眉山好水的甘甜。亿万年间,峨眉山经历了从高山到海底的5次起落,多种岩层并存,山泉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出,滤出丰富的天然矿物元素,汇集成流,成为优质的天然水源。
从原始森林里的12公里取水管道开始,峨眉山的天然好水就开始了它不平凡的旅行。溪流、高山、树木、竹林,岩泉四处溢出,野花漫山香阵。前往水源地的路上,装一瓶这样的好水,盛一罐这样的空气,然后爬山,探寻峨眉山原始森林,游览峨眉山泉天然水源地。
整个探访过程中,有水测试互动、参观农夫山泉工厂生产线、见证生产工艺、灌装过程等环节,当然也有很多峨眉山的美食供大家品尝哟。
点击这里收看中国最棒的视频旅游资讯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天高云淡
诠释茶之美,尽享茶人之乐
峨眉山罗目古镇峡谷漂流
诠释峨眉山好水的甘甜,发起寻源之旅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说起禅茶,看似平常,却有很多文化。今年的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与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可谓流光溢彩,其中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和茶会碑揭碑仪式,更是别开生面。
世界禅茶盛会何以花落宁波?前四届举办分别在河北、台湾、江西和福建。宁波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前几年,专家学者和僧人在宁波考察时,建议以禅茶文化为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在宁波市人民^***支持下,由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宁波七塔报恩禅寺联络海内外学者、僧人,广泛征集禅茶论文,得到响应。
提交的38篇论文出自全国主要省及港澳台地区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资深专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境外著名学者及僧人,多角度探讨了禅茶渊源、茶与禅的关系及其等。宁波茶文化促进会顾问杜钧宝以名山名寺产名茶的史实,阐述自古禅农种茶推进发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带,至今还流传古代写僧人的茶诗:“太白山尖晚发枪,蒙蒙云气过兰香。里人哪得轻沾味,只许山僧自在尝。”天童寺方丈诚信大和尚宣讲论文,讲到唐朝怀海禅师早年住持宁波金峨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