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之韵味禅之诗意

2020-09-24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之韵味禅之诗意”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品茶

一曰得趣

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冽,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止,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

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借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

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亲朋故旧聚首,泡壶好茶,含英咀华,细细啜饮,边谈边饮,谈古论今,越谈越饮,融合轻松,意得情新,别有一番“尘心洗尽兴难尽”的雅趣,给人以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

二曰得神

《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之积滞、致清和之清气”,给人以一个自信面储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人们如有机会在武夷山水濂洞的茶馆里,用山顶“活源”流下泉水沏一杯岩茶,观飞瀑山色,品甘冽香茗,自有一种太和之气,使人眼福口福兼而得之,顿时“清醇恬静、自然”的神韵,使人们从古朴雄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感悟“以茶可行道”的国饮精华,其主旨是劝告人们尊重茶礼、恪守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各城处世、敬爱为人”,有助于社会文化的教化、和谐与稳定。

三曰得味

饮茶是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茶要“新、香、纯”,水要“清、冽、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

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这里以八闽人士和本土产茶为例,春季饮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用青色瓷盖碗冲沏为宜;夏季饮菊花或玫瑰茄茶,用白瓷盖碗斟酌为好;秋季饮铁观间或水仙茶,用紫砂壶泡上;冬季饮“三大工夫茶”,用紫砂壶煨煮,做到天心、人心、茶心互相感应、贯通合一,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cy316.com编辑推荐

此心无住 禅者之茶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吉祥寺之禅茶一味


大唐贡茶院位于浙省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这里有翠绿的竹海,闲时在竹海里散步爬山意境非凡,心情十分舒畅。时常会看到一群白鹭从头上飞过,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很适合修身养性。据说唐代茶圣陆羽来过顾渚山,当时就在贡茶院吉祥寺里研写茶经。这里生产的紫笋茶,也是陆羽命名的,因为茶长的像竹笋颜色又紫。在唐代紫笋茶一直进献给皇帝作为贡茶。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大唐贡茶院的一员,实在是十分荣幸!第一天坐上大唐贡茶院的班车时,我很不习惯,在座的都是工作人员,只有我一个是光头和尚,特别不好意思,过了几天后大家都熟络起来,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心地善良,虽然车上很拥挤,但大家像一家人一样温馨亲切,也是缘份吧。

整个贡茶院和吉祥寺连为一体,共有160亩地,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制结构,环境是古朴典雅的大唐风格。游客们观看后都纷纷赞叹,特别是上海人常说:地方老灵就是门票有点贵。

在吉祥寺如有特殊人物就由我接待,上香、泡茶、敬茶。吉祥寺里供奉着法相庄严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代表着聪明和智慧,德才超群,所以总有学生们顶礼参拜,求文殊菩萨加持,学业有成。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面对世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是否每天都清静,像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没游客的时候,我会傻傻地望着顾渚山上的云朵,云压得很低看起来要下雨却又不下,这时候整个寺院都十分幽静,青山原不动浮云住来去,似乎自己已陶醉于唐时梦境。忽然在大悲咒的美音中回过神来,原来自己还站在大殿门口发呆呢,一首诗便脱口而出:夕阳西下几时留?山下溪水茶香悠。鸟语花香飘自在,禅悦钟声永相传。

也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在西双版纳,从小与茶结缘,每天能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品茶参禅,领悟很多道理和境界,真是种福报呢!

心之灵,茶之静


对于方外之人而言,一盏茶要尽可能沏到淡而又淡。古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人的富贵荣华自古以来就不是老天可以左右的,亦如杯中的茶一般,有人执着于个中滋味,所以不得清闲。若能安安静静地泡上一壶茶,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要像一杯茶一样,学会在平淡处享受返璞归真。

心之灵,茶之静,一如在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的乐韵,茶的韵味,就在于沏茶者的百般冲泡,品茶人的万般思虑,茶在纷纷扰扰之中保留了一份干净,心在娑婆世界中需要水的灵性去滋润,心的空灵在茶的滋润之后,眼前的世界会欣然蕴藉。

古人说耳目宽则天地窄,或许是因为众生太多地去用眼耳看世界,这世界就变小了,人的欲望正是因为看过太多繁华而愈发增多,倒不如在海潮之中,或学憨山大师,一心聆听山涧潺潺流水之声,或学观世音,聆听海潮之空旷。

放下万缘,拂去尘埃,放空心灵,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沏一盏百味之后,酝酿成只有淡泊味道的茶,蓦然发现,所有的人情、经济、贤德,在一盏清茶中淡淡地消融。那时候你才明白,所有的束缚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的心境把眼前的世界框了起来。

或许在这盏茶中,隐约中看到一位千年前的曹溪禅者,这盏没有任何繁杂味道的茶杯中,散发出平常心的智慧,或许一如他说的那般:“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当纷扰过后,心中宁静,嘴边净虑的是那盏清茶,渐渐明白,一切都是外缘。

有人钟爱茶器的奢华,有人偏好茶叶的滋味,或许对于质朴的人而言,一盏茶滋润之后,最难得的是那颗淡定之心。在繁华场中,我们扮演过很多角色,几番博取直到无能为力,才发现原来自己永远只是别人的配角,这一刻你怀揣着满身的疲倦,与这盏茶相遇,这盏茶会一直默默无闻地滋润着你。

当一切都洗涤之后,那一刻你的心就会随着茶而变得古朴高远。一场与茶水的相逢,纵然是外面的世界或与你邂逅,或与你擦肩而过,你也会豁然开朗。原来这一切的不如意都是外在的形式,内在的精神世界被那盏朴素的茶滋润之后,在消融中与慈悲化作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原来此刻,生命在不同的状态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使命,一如古人那般“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每个生命有每个生命的神韵,每个生命都有每个生命的风骨,这杯茶,倒映着每一个生命,相聚在这几盏茶之中,让你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茶如古人,如同陈列在店铺之中的玉石,瑕瑜不掩,不论是沏茶还是饮茶,都一如古人那般,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一颗直心便是茶桌上的道场。

一盏茶见本来面目,洗尽千年尘土肠胃,一壶水,在冲泡中宛如一派山水清音。一杯茶,或浓或淡,或甜或涩,在饮食中学会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在瓦枕石榻、清茶一盏中扫去三斗尘土,便可清凉在口,一味圆融。

茶之灵,恩养人之性


渺渺茶烟起

曲终人不散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好茶

斟在杯盏里

水面上飘漾着一层淡淡的烟雾

一如江河湖海上腾起的烟云

颇有烟波浩渺的意蕴

时光多妙趣

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一面受着岁月的磋磨

一面又汲取着时光流逝的精华

那上好的陈茶便是

在时光里洗练得久了

便自带着脱俗绝尘的飘逸

但逢遇水

茶烟腾逸

凌空高蹈

仿若是水释放了茶久久禁锢的灵魂

人生遭际不可预期

凡事皆有因果

一壶茗茶品禅味

半榻茶烟养性灵

茶之灵

恩养人之性

时光可以催老人的容颜

却无法吞没圣洁的灵魂

人年岁越大

便越懂得茶滋味

早年读诗知茶苦

晚岁诵经悟茗香

阅历丰盈

世事洞明

更能体味茶的性灵

在摇曳飘渺的茶烟里

参悟人活一世的真谛

读茶之历史,品茶之淡香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着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作为中国最传统的饮料,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国饮。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我国地理条件优越,结合各地区的地形特点形成了茶叶种类齐全,品种多样,质量优厚的特点。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名茶不下300种,广泛地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地方。

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然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朝鲜族的人参茶等等。茶从远古蒙昧时代进入到人类生活,从药用、食用发展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通饮料,期间经历了咀嚼、生煮、晒干、蒸青、炒青等历史阶段,直至形成了基本的茶类。早在神农氏之时中国就发现了茶,把饮茶当作一种闲暇情趣。无论是独自品茶、招待客人还是茶馆团聚,都是一种清新的生活方式。魏晋南北朝之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无度之风。茶在唐宋期间发展迅速,唐代茶圣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经》,提出了一整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饮茶深入社会各阶层。宋代是茶文化深入发展的时期,既有追求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至今,茶香、茶味、茶韵、茶效也在不断的时代科技下愈显显着。茶也形成了了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茶文化。茶是一种生活的美化,理想的追求,宗教的超越。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饮茶作为一种文化迅速升温。饮茶不仅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也是大众享受美的一种过程,可谓雅俗共享,情趣盎然。饮茶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茶叶作为一种消费最多、流行最广、最为大众化消费的保健饮料,其最有益健康的奇特功效和巨大文化价值颇受人们的喜爱。这一切都为我国茶叶的生产发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使人们看到了茶叶发展的新方向。

当我们在闲暇之余,细细的品一口茶,淡淡清香,丝丝润喉,我们可以更多的享受茶之美,茶之香,茶之道,茶之历史。茶之精髓正在以自己的发展轨迹呈现它多姿多彩,丰富传奇的生机!

茶之享受


想了解《茶之享受》知识吗,丰富的《茶之享受》内容等你来看!

生活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为了生存,一种是为了享受。为了生存的人,总会郁郁寡欢,觉得生活不如想象之好;为了享受的人,仿佛戴了一副超能的眼镜,如论是晴天或是阴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不一样的美景。

若是我们把这两种形态放到饮茶上来说,喝茶是为以上第一种形态,为了解渴,为了生理需要;品茶,则为以上的第二种形态,是为了享受,为了身心的愉悦。那么,对于只停留在第一层面的人来说,茶于他们而言,与白开水无异,他们也并非一定要选择喝茶的。对于追求第二种形态的人来说,他们收获的也许会更多。

相对于第一层面的饮茶者而言,品茶者的乐趣更多些。茶对于他们的生活是无可替代的,茶水能够带给他们的享受亦是独一无二的。茶可带给人三种乐趣,用心品茶的人才会有所得。

第一种乐趣为茶之形。茶海茫茫,茶种不可胜数,茶之形态更是千姿百态。铁观音的紧实圆形,金骏眉的婀娜多姿,黑茶茶砖的刚正不阿,白茶与生俱来的仙气,绿茶则犹如刚冒出土的嫩芽,生机勃勃。

第二种乐趣为茶之味道。茶不同于其他饮品,茶的滋味是千变万化的,因不同的品茶环境,不同温度的水,不同泡茶的器具,而产生不同味道,这亦是让茶人迷恋它的原因。

第三种是茶给人的精神享受。品茶,方得一寸天地,仅属于自己的。可天马行空,可反省深思,无忧无愁。

品茶之趣,唯有品茶者可享之。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之享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之趣闻


想了解《茶之趣闻》知识吗,丰富的《茶之趣闻》内容等你来看!

历史上关于茶的新奇故事有很多,这些新奇故事大多是真实的,有些故事让人捧腹,有些让人叹息,还有些给人莫大启迪。

在晋代的时候,有一位做到司徒长吏的王濛王大人,此人十分喜欢喝茶,不仅仅喜欢自己喝,还喜欢邀请朋友一同饮用,可是当时饮茶之风并未盛行,很多官吏对喝茶十分排斥,可是又不敢不去,所以每当接到王濛的邀请喝茶时,都会说,今天又有水厄。坦白说像王濛这样喜欢茶到如此地步的真不多见,茶是好物,不过饮之过量并不妥当,饮过多就真是水厄了。

在北宋时期,斗茶之风已经十分兴盛,尤其在北宋宋徽宗时期,更是愈演愈烈,不管是宫廷中还是民间,多以斗茶为乐,宫廷中很多做官的看出了其中蕴含的进阶之道,开始努力琢磨新的茶叶品种,以此讨好上级。有一个叫做郑可简的人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方寸新”的新茶,这种茶颜色洁白,被称为“龙园胜雪”,凭借这种新创的茶,他得到了上级的嘉奖,从而得到了提升。

郑可简食髓知味,开始安排人四处寻求奇茶,他的侄子找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茶,茶色新奇,口感十分香甜,于是郑可简就让自己的儿子拿着茶进贡,果然龙颜大悦,同样封了官职。好好的茶就这样被当做了政治场上的玩物,不过客观上说,因为朝廷的喜好,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茶业的发展。

茶与禅一直关系密切,在唐朝赵州观音寺就有一位特别喜欢吃茶的主持,他的口头语便是“吃茶去”,在《指月录》中有记载,当有外来僧人拜会的时候,主持问,是否来过此间?答曰曾到。也有的僧人答曰,未曾到。不管曾到还是不曾到,主持都会说,吃茶去。

吃茶去,简单随和,看似普通的一句话,细品之却能体会到其中的不凡。凡事放下,吃茶去。

关于本文《茶之趣闻》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注:限于微信只能添加七个栏目,最后四篇只好放到一起了!

《七之事》

王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充。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馀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安任育。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后魏琅琊王肃。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徐英公勣。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茶。《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卯茗莱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葭。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柰何秽吾素业?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以困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打破其器具。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异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传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分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

《续搜神记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傍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余茶苏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江统字应迁,愍怀太子洗马,常上疏谏云:今西园卖醯面蓝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杂诗》: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鲍昭妹令晖著《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乾饭、酒脯而已。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场擢翘,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麏,裛似雪之驴;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粲酢,颜望楫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种聚。小人怀惠,大懿难忘。陶弘景《杂录》:苦茶轻换膏,昔丹丘子青山君服之。

《后魏录》: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还北地,又好羊肉酪浆,人或问之:茗何如酪?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

《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

《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括地图》: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本草木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之苦茶,木类,非菜流。茗,春采谓之苦茶。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灸,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葱须煮服之。

【译文】

七、茶事的历史记载

(共四十七则,择有关人名略记于下)神农氏(又称炎帝,三皇之一)。周公(名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邱子。黄山君。(汉)孝文园令司马相如。(汉)给事黄门侍郎(执戟)扬雄。吴归命侯、太傅韦宏嗣(韦曜)。晋惠帝。(晋)司空刘琨,琨兄之子衮州刺史刘演。(晋)张孟阳(张载)。(晋)司隶校尉傅咸。(晋)太子洗马江统。(晋)参军孙楚。(晋)记室督左太冲(左思)。(晋)吴兴人陆纳,纳兄子会稽内史陆俶。(晋)冠军谢安石(谢安)。(晋)弘农太守郭璞。(晋)扬州太守桓温。(晋)舍人杜毓。武康小山寺和尚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阳人弘君举。乐安人任瞻。宣城人秦精。敦煌人单道开。剡县陈务之妻。广陵一老妇人。河内人山谦之。后魏瑯琊人王肃。刘宋新安王子鸾,鸾之弟豫章王子尚。鲍照之妹鲍令晖。八公山和尚谭济。南齐世祖武皇帝。(南朝梁)廷尉刘孝绰。(南朝梁)陶弘景先生。唐朝英国公徐[责力]。

周公《尔雅》说:槚,就是苦茶。

《神农食经》说:长期饮茶,使人精力饱满,兴奋。

《广雅》说:荆州(湖北西部)、巴州(四川东部)一带地方,采茶叶做成茶饼,叶子老的,制成茶饼后,用米汤浸泡它。想煮茶喝时,先烤茶饼,使它呈现红色,捣成碎末放置瓷器中,冲进开水。或放些葱、姜、橘子合着煎煮。喝了它可以醒酒,使人兴奋不想睡?

《晏子春秋》说:晏婴作齐景公的相时,吃的是粗粮(菜)是烧烤的禽鸟和蛋品,除此之外,只饮茶罢了。

汉司马相如《凡将篇》在药物类中记载有:鸟头、桔梗、芫花、款冬花、贝母、木香、黄柏、瓜蒌、黄芩、甘草、芍药、肉桂、漏芦、蟑螂、雚芦、荈茶、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茵芋、花椒、茱萸。

汉扬雄《方言》说:蜀西南人把茶叶收做蔎。

三国《吴志韦曜传》说:孙皓每次设宴,规定人人要饮酒七升,即使不全部喝下去,也都要酌取完毕。韦曜饮酒不超过二升。孙皓当初非常尊重他,暗地赐茶以代替酒。

晋《中兴书》说: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想拜访陆纳。纳的侄子俶怪他没什么准备,但又不敢问他,便私自准备了十多人的肴馔。谢安来后,陆纳仅仅摆出茶和果品招待,陆俶于是摆上丰盛的肴馔,各种鲜味的菜全都有。等到谢安走后,陆纳打了陆俶四十板子,说: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为什么破坏我廉洁的名声呢?

《晋书》说:桓温做扬州太守,性好节俭,每次宴会,只设七个盘子的茶食、果馔罢了。

《搜神记》说;夏侯恺因病去世,族人的儿子苟奴,看见了鬼魂。看见恺来取马匹,把他的妻子也弄成了病。苟奴看见他戴着平上帻,穿的单衣,进屋来坐到活着时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要茶喝。

刘琨给他哥哥的儿子南衮州刺史刘演写信说:前些时收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都是我需要的。我心烦意乱,精神不好,常常仰靠茶来提神解闷,你可多购买一点。

傅咸《司隶教》说:听说剑南蜀郡有一老婆婆,煮茶卖,廉事把她的嚣皿打破了,禁止她在市上卖茶饼和茶羹,使老婆婆陷入了困境,这究竟是为什么?

《神异记》说:余姚人虞洪进山采茶,遇见一道士,牵着三条青牛。他引虞洪到瀑布山,说:我是丹邱子,听说你善于煮茶喝,常想叨你的光。山中有大茶树,可以供你采摘。希望你日后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些我喝。虞洪于是设奠祭祀,后来常叫家人进山,果然寻到大茶树。

西晋左思《娇女诗》云:我家有娇女,长得很白皙。小名叫[纟丸]素,口齿很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画。蹦蹦跳跳园林中,果子未熟就摘下。爱花哪管风和雨,跑出跑进上百次。看见煮茶心高兴,对着茶炉帮吹气。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大意说:请问当年扬雄的住地在哪里?司马相如的故居又是哪般模样?昔日程郑、卓王孙两大豪门,骄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他们的门前经常是车水马龙,宾客不断,腰间飘曳着绿色的缎带,佩挂名贵的宝刀。家中山珍海味,百味调和,精妙无双。真可谓显赫权贵,百万富翁!遥望楼外,富庶的山川无边无际。秋天里,人们在橘林中采摘着丰收的柑橘;春天里,人们在江边把竿垂钓。果品胜过佳肴,鱼肉分外细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种饮料中可称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只是苟且地寻求安乐,那成都这个地方还是可以供人们尽情享乐的。

傅巽《七诲》说:蒲地的桃子,宛地的苹果,齐地的柿子,燕地的板栗,恒阳的黄梨,巫山的红橘,南中的茶子,西极的石蜜。

弘君举《食檄》说:见央寒暄之后,先请喝浮有白沫的三杯好茶。再陈上甘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孙楚《歌》云:茱萸出在树颠上,鲤鱼产在洛水中。白盐出在河东,美豉出于鲁渊。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长在沟渠,稗子长在田中。

《华陀食论》说:长期饮茶,对思考有益。

壶居士《食忌》说:长期饮茶,身轻体健,好似飘飘欲仙;茶与韭菜同时吃,使人增加体重。

郭璞《尔雅注》说:茶树矮小像栀子。冬季叶不凋零,叶子可煮茶喝。现在把早上采的叫'荼',晚上采的叫'茗',又有的叫'荈',蜀地的人叫它为'苦荼'。

《世说》云:任瞻,字育长,青年时期有好的名声,自从过江之后变节失志。有一次到主人家作客,主人陈上茶,他问人说:'这是茶,还是茗?',发觉旁人有奇怪不解的表情,便自己申明说:'刚才是问茶是热的,还是冷的?'。

《续搜神记》说: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进武昌山采茶。一次遇见一个毛人,一丈多高,引秦精到山下,把一丛丛茶树指给他看了才离开,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从怀中掏出橘子送给秦精。秦精害怕,忙背了茶叶回家。

晋四王叛乱时,惠帝逃难到外面,回到洛阳时,黄门用陶钵盛了茶献给他喝。

《异苑》说:剡县陈务的妻子,青年时带着两个儿子守寡,喜欢饮茶。因为住处有一古墓,所以每次饮茶总先奉祭一碗。两个儿子感到是个祸害,说:'一个古墓,它知道什么?白花力气!'想把它挖去。母亲苦苦劝说,坚决不准。当夜,梦见一人说:'我住在这墓里三百多年了,你的两个儿子总要毁平它,幸亏你保护,又拿好茶祭奠我,我虽然是地下枯骨,但怎么能忘恩不报呢?'天亮了,在院子里见到了十万串钱,像是埋了很久的,只有穿钱的绳子是新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儿子们,两个儿子都很惭愧。从此祭祷更加经常和注重。

《广陵耆老传》说:晋元帝时,有一老太婆,每天一早,独自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卖。市上的人争着买来喝。从早到晚,那器皿中的茶不减少。她把赚得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报告,州的官吏把她捆起来,关进监狱。到了夜晚,老太婆手提卖茶的器皿,从监狱窗口飞出去了。

《艺术传》说:敦煌人单道开,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经常服食小石子,所服的药有松、桂、蜜的香气,此外只饮茶叶、紫苏罢了。

《释道该说续名僧传》云:南朝宋时的和尚法瑶,本姓杨,河东人,永嘉年间过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见了沈台真清真君,年纪很老了,用饮茶当饭。永明中,皇上下令吴兴官吏隆重地把他送进京城,那时年纪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说:江统,字应元。升任愍怀太子洗马。曾经上疏谏道:'现在西园卖醋、面、蓝子、菜、茶之类,有损国家体面'。

《宋录》说:新安人王子鸾、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访昙济道人,道人设茶招待他们。子尚尝了尝茶说:'这是甘露啊,怎么说是茶呢?'

王微《杂诗》云:静悄悄,关上高阁的门;冷清清,大厦空荡荡。等您啊,您竟迟迟不回来;失望啊,且去饮茶解愁怀。

鲍照的妹妹令晖写了篇《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的遗诏称:我的灵座上切莫用杀牲作祭品,只须摆点饼果、茶饮、干饭、酒肉罢了。

梁刘孝绰呈《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中说:李孟孙君带来了您的告谕,赏赐我米、酒、瓜、笋、菹(酸菜)、脯(肉干)、酢(腌鱼)、茗等八种食品。酒气馨香,味道淳厚,可比新城、云松的佳酿。水边初生的竹笋,胜过菖荇之类的珍羞;田头肥硕的瓜菜,超越好上加好的美味。白茅束捆的野鹿虽好,哪及您惠赐的肉脯?陶侃瓶装的河鲤虽好,哪及您馈赠的鲊鱼?大米如玉粒晶莹,茗荈又似大米精良,酸菜一看就令人开胃。(食品如此丰盛)即使我远行千里,也用不着再筹措干粮。我记着您给我的恩惠,您的大德我永记不忘?

陶弘景《杂录》说:苦茶能使人轻身换骨,从前丹邱子、黄山君饮用它。

《后魏录》:琅琊王肃在南朝做官,喜欢喝茶,吃莼羹。等到回到北方,又喜欢吃羊肉,喝羊奶。有人问他:'茶和奶比,怎么样?'肃说:'茶给奶做奴仆的资格都够不上。'

《桐君录》:湖北黄冈、武昌、安徽庐江,江苏武进等地人喜欢饮茶,都是主人家准备的。茶有饽,喝了对人有好处。凡可作饮料的植物,大都是用它的叶,而天门冬、菝葜却是用其根,也对人有好处。又湖北巴东有真茶,煮的喝了使人兴奋没有瞌睡。当地人习惯把檀叶和大皂李叶煮当茶,两者的性质都冷。另外,南方有瓜芦树,它的叶大一点,也像茶,很苦很涩,制取为末,像喝茶一样地喝,也可以整夜不眠,煮盐的人全靠喝这。交州和广州很重视饮茶,客人来了,先用它来招待,还加一些香菜?

《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有无射山,据称:土人风俗,遇到吉庆的时候,亲族聚会,在山上歌舞。山上多茶树。

《括地图》:在临遂县以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产进贡皇上的茶。

《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出产茶叶?

《永嘉图经》:永嘉县以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阳图经》:山阳县以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说:茶陵,就是陵谷中生长着茶的意思。

《本草木部》:茗,又叫苦荼。味甘苦,性微寒,没有毒。主治瘘疮,利尿,除痰,解渴,散热,使人少睡。秋天采摘有苦味,能下气,助消化。原注说:要春天采它。

《本草菜部》:苦菜,又叫荼,又叫选,又叫游冬,生长在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路旁,即使在结冰的寒冬也冻不死。三月三日采下,弄干。(陶弘景)注:怀疑这就是现在称的茶,又叫荼,喝了使人不能入睡。(苏恭)《本草注》按:《诗经》说谁说荼苦,又说乌头、苦荼像糖一样甜,指的都是苦菜。陶弘景称的苦荼,是木本植物茶,不是菜类。茗,春季采,叫苦搽。

《枕中方》:治疗多年的瘘疾,把茶和蜈蚣一同放在火上烤熟,等发生香气,分成相等的两份,捣碎筛末,一份加甘草煮水洗;一份外敷。

《孺子方》:治疗小孩不明原因的惊厥,用苦茶和葱的发根煎水服。

《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

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译文】

八、茶叶产区

山南地区的茶以峡州产的为最好,襄州、荆州产的次之,衡州产的差些,金州、梁州的又差一些。

淮南地区的茶,以光州产的为最好,义阳郡、舒州产的次之,寿州产的较差,蕲州、黄州产的又差一些。

浙西地区产的茶,以湖州产的为最好,常州产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产的差些,润州、苏州产的又差一些。

剑南地区的茶,以彭州产的为最好,绵州蜀州产的次之,邛州、雅州、泸州的差些,眉州、汉州又差一些。

浙东地区的茶,以越州产的为最好,明州、婺州产的次之,台州产的差些。

黔中产地是恩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西产地是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产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对于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这十一州所产的茶,还不大清楚,有时得到一些,品尝一下,觉得味道非常之好。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乃舂,乃以火乾之,则又棨、朴、焙、贯、相、穿、育等七事皆废。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枥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筴、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藟跻嵒,引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筴、札、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译文】

九、茶具的省略

关于制造和工具,如果正当春季寒食前后,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园,大家一齐动手采摘,当即蒸熟,捣碎,用火烘烤干燥(然后饮用),那末,棨(锥刀)、扑(竹鞭)、焙(焙坑)、贯(细竹条)、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细绳索)、育(贮藏工具)等七种工具以及制茶的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

关于煮茶用具,如果在松间,有石可坐,那末具列(陈列床或陈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干柴鼎锅之类烧水,那末,风炉、炭挝、火夹、交床等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边(用水方便),则水方、涤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游,茶又可碾得精细,就不必用罗筛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险岩,或沿着粗大绳索进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捣细,或用纸包,或用盒装,那么,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夹、札、孰盂、盐都用筥装,都篮也可以省去。

但是,在城市之中,贵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种器皿中缺少一样,就失去了饮茶的雅兴了。

《十之图》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译文】

十、书写张挂

用白绢四幅或六幅,把上述内容分别写出来,张挂在座位旁边。这样,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茶方法、制茶用具、煮茶方法、饮茶方法、有关茶事的记载、产地以及茶具的省略方式等,看到了便随时都记载下来,于是茶经也就从此完备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8875.html

上一篇:详解白牡丹茶的保健功效

下一篇:喝千岛玉叶茶能减肥吗 关于喝千岛玉叶茶能减肥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