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人走茶凉,情难续

2020-08-17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人走茶凉,情难续”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落花雨,人已归何去,

茶香溢,把往日情勾起。

琴声,悠悠委婉,

诉说谁的悲欢。

难再续,几上茶已凉,

泪如雨,茶水已淡去。

人心,变幻莫测,

缘散人走茶凉。

且饮且会意!

且行且珍惜!

倒了一杯招待客人的热茶,客人走了,没有喝的这杯热茶时间久了也自然凉了。

当你离开原来地方,你在那个地方的关系也就随即淡化了。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做人,要做一个正直、有德、可信、可敬之人;

做事,要做出磊落光明、襟怀坦荡的姿态来;

待人,要达到以诚相见、热情忠厚、持之以恒的境界;

处世,要谦下、忍让方为首要。

只要把握住了这几点,

才能达到人虽走,但茶并不会凉,

你的威信就会如同这杯中之茶,

飘溢出缕缕清香而诱人,

你的人品和操守就会受人敬佩、不打折扣。

小编推荐

朱元璋续茶诗


洪武三年,朱元璋带了几个心腹秘密来到灵山寺。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人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而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进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茶沟、茶坡等。

端茶送客人走茶凉否?


喝茶要讲礼仪,有些礼仪同样需要用茶来呈现。客来喝茶,茶毕送客,这是中国人待客的礼貌和习惯。如果言语不合,或者是客人迟迟不走,主人往往会用茶来表示请去的意思。人走了,茶本应凉。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凭什么让一壶水在原地为远去的背影,持续地沸腾?

清代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在夏天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前去拜谒他的上司巡抚大人,按照当时的礼节是不能带扇子的。可是这个县令却拿着折扇进边扇扇子变走进了巡抚衙门。巡抚大人看到他这样显得很无礼的样子,就借请他脱帽宽衣的理由把茶杯端了起来。巡抚衙门中的仆役看到了,就买上喊道“送客”。县令一听,马上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抓着衣服,很狼狈地离开了。

人走茶凉?喝茶的人,冒出这样的话,悲哀!这样的话,竟能留下来,传下去,真悲哀!客来了,请备水沏茶;客走了,我备水沏茶。所谓“人一走,茶就凉”,是地道的谎言。

茶终究因人而在。没有人,茶就没味了。哪怕是收藏名山高阁的极品贡茶,在和舌尖相遇之前,到底是不是茶都一直是个问题。

没了这个懂我的人,我还是那片至尊至上的茶吗?喝茶的那个人走了,茶心里拔凉拔凉的。远离人性,不以人为本的茶叶,背离健康、安全的茶叶,人走了,凉下来,是理所当然。

你走了,茶就凉了,多半是自己的问题。对好茶的描述都少不了一个“韵”字,“岩韵”、“陈韵”、“海韵”、“观音韵”。好茶各得其韵,不同韵味之后,其共同之处就是“有余意之韵”,即回甘、留香、能品味。自己离开了,其实没必要留下什么打扰谁。如果真要留下什么,那就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一泡有品质的茶,想想自己有“岩韵”、“陈韵”还是“观音韵”。

杯子对面,离去的若真是知己,你的世界也没必要凉下去。大不了独自在后面盯着杯中的叶片说一声:“我会想你的”。

每次有人背叛自己,毛爷爷都会说四个字“随他去吧”。即使整个世界都离你而去,你也要保持茶壶的温度,这才就不负好茶不负卿。“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离合是常事,悲欢何须多?有些喝茶的人,喜欢入戏,在一杯茶上玩儒家的茶礼、道家的茶趣、释家的禅机,在一杯茶上悲悲戚戚,动则推窗长叹“人走茶凉”!何必呢?初举茶杯,第一次和茶亲密接触,故做多情,模仿几下就够了。真的喝茶,像是过日子,不是玩家家,平淡才是功夫。

一切都已远去了,世界一个影子都没给你留下。此时,你也要告诉自己,世界因你而温柔如初;你也要好好地整理自己的茶具,在茶的空间里,从容地为自己泡开一屋茶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喝茶的境界,不局限于枝节末技,不局限于来往去留,不局限于成败得失!盛开与凋谢,花枝总静默在风中、雨里、雪后。所谓“痴迷”,就是放下自己,端起一杯茶和放下一茶杯,本应是一样的敬畏、庄重,本该一样地欢喜、悲欣。

古代留下的“端茶送客”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需要我们学习,如果将其含蓄地用到更多的社交场合中,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亲切、流畅、默契而减少一些尴尬。修为到家,人若走,茶未必凉。

词句解读“人走茶凉”背后悲凉


“茶”的历史悠久,关于的“茶”的典故和成语非常多,今天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说说“人走茶凉”这句话的含义。

“人走茶凉”由来大家知道京剧《沙家浜》吗的“人走茶凉”这句话就是出自这部京剧,《沙家浜》由著名作家汪曾祺所创,阿庆嫂的唱腔。“人走茶凉”这句话是表示世态炎凉,当一个人失去的他价值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忽视和排斥他。

一浓,二香,三四淡如水其实在我看来“人走茶凉”是对人性的考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第一杯茶味道浓烈,第二杯清香可口,再喝第三四杯的时候味道就会淡如开水,如果不加入热水茶自然就凉了。当你从你的岗位退下来了,过去的下属已经不需要和你再请示什么,当你失去权力,人们再也不会对你嘘寒问暖。此时茶凉了,心也是寒了。

看过才能看透从高处跌下低处,从一个挥金如土的高富帅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乞丐,这些体验都是向证明世态炎凉的好机会。世态炎凉是一种社会常态,只要这个社会还是处于金字塔结构,那些在塔底的人就不得不是世态炎凉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人任何时候,在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存在着一批“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几次世态炎凉的轮回,要想成材,或想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那是不可能的。

该喝茶还是喝茶吧,既来之则安之,闲时一杯茶,聊聊天,比什么都好。

贡茶发展史(续)


元朝仍继续保留着宋朝遗留下的一些御茶园和官焙(制茶工场),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计有茶园120处,在武夷设焙局(制茶工场)于四曲溪,称御茶园,焙工数以千计,大造贡茶。据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元顺帝至正末年(公元1367年),贡茶额达990斤,明初仍之,至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建宁太守钱黼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福建南平)。

明朝御茶生产,茶农负担甚重,除完成摊派的贡额之外,每年还要分担喊山供祭费。清?释超全《武夷茶歌》载: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当时建宁每年惊蛰日,官吏致祭御茶园边的通仙井,祈求井水满而清,用以制贡茶,祭毕鸣金击鼓,台上扬声同喊曰:茶发芽!称喊山。

至明朝时,蒸青团饼茶渐渐减少,随着炒青芽茶的出现,开始改贡芽茶(即散茶)。据《明大政纪》记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推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深春、光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摇设。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因此正式改贡芽茶是自明朝始,芽茶品质优于团饼茶,官吏们趁督造贡茶之机,贪污纳贿,无恶不作。

《明食货志》载:明太祖时(公元1368~1398年),建宁贡茶一千六百余斤,到朱载?隆庆(公元1567~1572年)初,增到二千三百斤。明朝其他各地贡茶额也都比宋朝增加。其增加的数额中,相当一部分是督造官吏层层加码之故。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进士曹琥《请革贡茶奏疏》,曾揭露了这种贡茶苛政,《疏文》说:臣查得本府(广信府)额贡芽茶,岁不过二十斤。迩年以来,额贡之外有宁王府之,有镇守太监之贡。是二贡者,有芽茶之征,有细茶之征。始于方春,迄于初夏,官校临门,急如星火。农夫蚕妇,各失其业,奔走山谷,以应珠求者,相对泣。因怨而怒,殆有不可胜言者。如镇守太监之贡,岁办干有余斤,不知实贡朝廷者几何?奏疏中接着陈述了贡茶的五大害处:其一,采制贡茶正当春耕季节,农民男废耕,女废织,全年衣食无着;其二,早春二麦未熟,农民饿着肚子采茶制茶,困苦不堪;其三,官府收茶百般挑剔,十不中一,茶农只好忍受高价盘剥,向富户购买好茶,以充定额;其四,无法交够定额,只得买贿官校,以求幸免;其五,官校乘机买卖贡茶,敲诈勒索,整得农民倾家荡产。

天下产茶之地,岁贡都有定额,有茶必贡,无可减免。据《明旧志》载,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昔富阳鲥鱼与茶井贡,百姓苦难言。佥事韩邦奇曾写了一首《茶歌》,揭露当时统治者的罪行。

至清朝,贡茶产地进一步扩大,江南、江北著名产茶地区都有贡茶,有些贡茶还是皇帝亲自指封的。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江苏太湖,巡抚宋荦购朱正元独自精制的品质最好的吓杀人香茶进贡,康熙皇帝以其名不雅,即题曰碧螺春,从此碧螺春茶岁必采办进贡。

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南巡时,为搜刮地方名产,诏今日:进献贡品者,庶民可升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徽州名茶老竹铺大方,就是当时老竹庙和尚大方创制进贡的,乾隆就赐以大方为茶名,自此也岁岁精制进贡。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封为御茶的18棵茶树。据传,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皇帝在杭州游了天竺,览乡民采茶焙制之法以后,又微服私访至龙井狮峰,品尝了胡公庙前茶树上所采茶叶制成的龙井茶,果然香味尤佳,遂将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更大,岁贡更多。然而皇帝的欢心,换来的是百姓的苦难。清朝钱塘人陈章,看到朝廷贡茶强加在茶户身上的苦难,以同情之心,写了一首《采茶歌》,歌云:风篁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龙井茶挺秀黄绿似莲心),谁知依比莲心苦。

元、明、清朝贡茶的采制方法和贡茶品目,历经700多年的变革,有很大的差异性。元朝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朝开始改贡芽茶,妙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采摘细嫩芽叶,炒制成形态各异的茶叶。这时蒸青茶、烘青茶、炒青茶并存。至清朝,在明朝贡茶的基础上有了扩大,以烘青茶与炒青茶为主,制工更加精细,外形千姿百态,同时创制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广大茶区形成了多种茶类的贡茶。

上善若水:情、道、境!


茶在吸收了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上善若水中将其诠释并融合为一,即形成一种茶之情、道、境三种茶文化。

一为敬茶之情

倒茶前序为行龙布雨,海壶过闻香杯,使其杯中水过半五分,尽可持平,以示等同待客,后序为凤凰点头,以示敬意宾客,使其各杯茶过七分。以此应“茶七分,酒满杯”之言。

“从来茶道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茶倒七分满,才不会水溢烫手,为人处事也是如此。

“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

要懂得为自己、为别人留有余地,明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二为论道之情

志同道合,品茶言欢,煮茶论道,溯茶源,品茶香,论茶质谈世事。道,谓之茶之道,人之道。茶如人,须层层品鉴,方可窥其金玉或之败絮。

饮茶,工序之多,其要求严格至发丝,不能苟同马虎,如沏普洱生茶,其水温必须达到百度,除暖母壶、品茗杯、闻香杯等前序外,注水更需要高冲低斟,使母壶内茶叶翻腾,香气溢出,紫砂内壁吸纳茶香,同时将附之茶迹浸入沸水中,更添茶香。

三为饮茶之境

境,指的是茶文化固有的氛围,包括装修装饰的风格。

遵其中式传统风格为主体,加入局部现代因素,并将其和谐统一,浑厚稳重,内敛藏锋,暗合中庸之道。

止渴消暑之处,即是茶境。

小屋闲坐,得棋敲经纬,风过竹响,引泉汲水,涤杯洗壶,啜饮小品,停杯看花,此为茶之何境?

心致安宁之处,即是茶境。

茶的情与道


饮茶,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喝茶水那么简单,随着数千年茶道文化的发展,看似简单的饮茶已经融入了很多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用情与境来概括说明。

先说情,情是人之常情,是最具生活气息的文化内涵。比方说在倒茶之前序是行龙布雨,过闻香杯,水要注五分,保持持平,这便是人情中最重要的平等之意,待客时不能厚此薄彼,在生活中待人处事同样需要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的环境下,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光彩。

倒茶后续是凤凰点头,表达对宾客的敬意,杯中水不能倒满,只可以七分,所谓茶七分,酒满杯,酒是一种热烈的表达,而茶是一种含蓄儒雅的表达。这种思想的表达反映在生活中便是不过度,不贪不欠,做人行事恰到好处,做事情一旦过了头,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活的真意,某种意义上说,便是对于度的掌控。掌握了度,茶有茶香,人生有阳光。

然后是道,茶之道没有严格统一定义,一千个人喝茶,所领悟的道或许就有一千种,但核心总是一致的,那便是从容淡泊。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彼此都是道友,彼此可以谈天说地,相互交流生活中的各种心得体会。

一为道,道为一,以茶为媒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拉得很近,更近的距离,更真的友谊,相亲相爱,茶香正浓。

伟人毛泽东的茶情


喝茶,是毛泽东除吸烟之外的又一大嗜好。他常常睡觉醒来后并不起床,湿毛巾擦过手脸就开始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报,过一小时才起床、吃饭,然后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他爱喝绿茶,尤喜龙井,身边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代他向杭州定购西湖龙井茶叶。

毛泽东也是把茶作为“药”来看待的,他曾对他的保健医生徐涛这样说:“我的生活里有四味药:吃饭、睡觉、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顺利,比什么别的药都好。”他还引经据典:“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这些可是你们的药学祖师爷李时珍说的。”

毛泽东喝茶,有个特殊的习惯:不但要浓、要热,一天要换几次茶叶,而且每次换茶叶时,把泡过的茶叶放进嘴里吃掉。

1957年初春,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伏在办公桌上批阅文件。值夜班的卫士封耀松轻轻走过来,准备给毛泽东的茶杯里续水。照规律,一个小时左右要续一次水。可就在这时,毛泽东伸出左手端起了茶杯。糟糕,杯里没水了。毛泽东眼皮耷拉着,目光顺着鼻梁而下,往杯子里望去。他右手放下那支红蓝铅笔,忽将三个指头插入茶杯,一抠,杯里的残茶进了他的嘴巴。他顺势用手背擦了一下沾湿的嘴角,嘴咀嚼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自然熟练,象个老农。封耀松目瞪口呆,赶紧拿起空杯出去换茶。封耀松把这事小声报告卫士长。跟随毛泽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松对此似乎司空见惯,根本不当回事,说:“吃茶叶怎么了?在陕北就吃。既然能提神,扔掉了不是浪费?”吃茶叶是毛泽东的一个习惯,每天不论换几次茶叶,残茶必然抠到嘴里吃掉,他认为茶叶象青菜一样也有营养,全吃下去是理所当然的事。

毛泽东喝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睡前喝的那杯茶不倒掉,起床后加点开水再喝。现在人们都说喝隔夜茶有害,可毛泽东不管那么多,照喝不误。

毛泽东重视茶叶在外交中的作用。在出访时把茶作为重要的礼品。如1949年底至1950年初他访问苏联时赠送礼品就包括西湖龙井和各地名茶一吨,赠苏方保卫和服务人员两盒龙井、两瓶茅台、两条湘绣被面。1960年11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时用清茶招待,受到客人的赞赏。1976年2月,在接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以茶代酒为他干杯。毛泽东也用茶招待朋友,如“饮茶粤海未能忘”的诗人柳亚子先生、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等。

毛泽东重视茶叶生产。上世纪50年代,把茶叶生产订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使其正式列入党和各级政府农业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1955年,在杭州刘庄毛泽东勉励警卫战士利用荒地种茶树和果树,几年后,毛泽东再去刘庄时,看到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地已茶果满园,非常满意。1958你9月,毛泽东视察安徽舒城人民公社时,察看了公社茶叶初制厂,作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使我国的茶叶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

毛泽东外出开会视察时总是自带茶叶,喝过地方上提供的茶叶后也都会付钱。《毛泽东遗物展》中显示,他的生活账记载,1968年3至5月,毛泽东(包括江青)先后购买了6斤绿茶,其中西湖龙井茶5斤。

绍兴茶业继承创新续辉煌历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绍兴茶业自此结束了衰败倒退的局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壮大道。各地政府设立了茶叶指导机构,普及茶树栽培技术,研制、推广茶叶加工机械;发放茶叶专项贷款,垦复荒芜茶园,兴办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国营的、集体的专业茶场纷纷建立,数量达一二百家之多;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大宗茶制作完成了由手工作业时代向机械化作业时代的过渡,国营精制茶厂、乡村初制茶厂遍布全市茶区;茶叶行业在继承中有提高,在继承中有创新,绍兴茶业又呈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兴盛景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对发展茶业实行扶持奖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农村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全市茶叶产区得以迅速恢复与扩展,茶叶产量连年跃升;1953年,全市产茶突破5000吨;并分别于1975年、1980年相继跃上1万吨、2万吨二个台阶;1955年,茶园面积扩大至10万亩以上,1970年增长到20多万亩,1982年又超过50万亩,全市当时的325个乡镇中,有252个乡镇主产茶叶。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茶叶产业为国家出口创汇提供了大量的茶叶产品,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时,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茶叶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逐年改善,到八十年代中期,茶叶供货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五十年代后期,绍兴县上旺大队在王金友的带领下,"八把锄头"起家,艰苦创业,把全村的荒山丘陵开发改造成"层层梯茶绕山转"的优质高产茶园,其典型事迹闻名全国。六十年代末期,嵊州市茶机工作者与浙江农业大学教师合作,研制成功珠茶炒干机,后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这一成果是迄今为止我国茶机行业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从此,珠茶行业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炒干机的应用,使广大制茶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制茶工效,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除主要生产珠茶外,我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生产红茶与茉莉花茶。生产的红茶有工夫红茶与红碎茶二种,但以工夫红茶为主,1955年,我市生产的工夫红茶被定名为越红工夫茶;八十年代后期,全市年产量曾达9000多吨,为年茶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产品内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与自治区;外销苏联与东欧国家。茉莉花茶主要由烘青茶坯与茉莉花共同窨制而成,1979年诸暨市全面转产茉莉花茶,八十年代后期,全市烘青茶坯年产量达7600多吨。茉莉花茶主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我市茶叶品质优异,特级珠茶二获国际金奖,红茶与茉莉花茶亦广受好评。

1975年,嵊州市恢复生产名茶前冈辉白,八十年代初期起,全市茶区开发名茶的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历史名茶逐步得以恢复,同时又创制、开发了一批新名茶;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名茶热”逐年升温,产生了一批名茶专业生产基地与专业村,形成了连续十余年大发展的局面;推动了茶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

建国以来绍兴茶叶产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茶业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五十年代初以来,茶区引进良种,改进种植方式,推广修剪、施肥、植保、采摘等各项栽培技术与多种作业机械,普及机械制茶,应用科学的加工工艺;使全市茶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续写了绍兴茶业的辉煌历史。

目前,绍兴市茶业的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茶业经济的主要指标保持我国地市级前列,是全国茶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珠茶加工、集散中心与全国重要的名优绿茶、蒸青茶产销基地;在世界绿茶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作为绍兴市的一张"名片",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绍兴市茶业体系齐全,特色显著,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已形成从生产、加工、贸易、科研、综合利用、茶机制造到茶文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全市现有茶农24.5万户,茶园总面积51.63万亩,大部分茶区列为省特色优势产区,已建成国家级茶树良种场1个,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3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茶园栽培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各类剪、采机械1400台;市农科院成立了茶叶研究所;全市茶叶加工企业素质不断优化。有初制茶厂2165家,年产茶叶4万多吨,总产值12亿元。名优茶机制工作已较普及;绍兴市现有精制茶厂198家,主要加工外销珠茶与蒸青茶,浙江华发茶厂、绍兴县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全国茶叶加工行业中的佼佼者。绍兴市茶叶的商品率稳定在90%以上,全市年精制珠茶10万吨,占全国外销珠茶的90%左右。产品主销非洲、亚洲、欧美等几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蒸青茶全部销往日本,最高年出口量达3000吨。名优绿茶有扁形、针形、圆形共三类几十个品种,满足了国内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主销上海、江苏、杭州、山东、北京等省、市。大佛龙井、绿剑茶双双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全市建成了40多个县域中心市场与乡镇产地市场;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量达4000多吨,交易额4.2亿多元,在全国众多的名茶专业市场中名列前茅。

绍兴市绿色茶业起步顺利,进展较快,产业升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初步建立了绿色茶业的产业体系。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各地茶区建成了一批有机茶、绿色茶叶生产基地,新建、改造成功了一批有机茶与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一批茶叶产品被认定为有机茶与绿色茶叶产品,外销到日本、欧盟等市场准入条件高的国家与地区的无公害茶叶产品已达到一定规模。全市五县(市)一区都已有企业获得了有机茶认证,企业总数已达30多家,颁证面积20000余亩。全市大力推广无公害茶生产技术。一批名茶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农产品,一批企业的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

绍兴市茶业经济运行不断向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为适应当前茶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好一家一户或一个企业单独经营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生产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的困难与问题;全市产区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发展产业化经营。茶区根据当地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52个茶叶生产者协会与经济合作社,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各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有利于发展产业,拓展市场的要求,对茶业资源与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了品牌+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既适合我市茶业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通过生产资源与加工、销售等各种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了生产资源优势向茶业经济优势的转变。全市茶叶行业通过贯彻国家、省有关部门制订的特产系列标准与管理制度,以及制订本地的茶业系列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我市茶叶生产领域的管理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正在逐步向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全市茶叶产业正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方向发展。行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在茶叶品牌建设中,我市按照茶叶产业的实际状况,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举办、参加大型活动和经常性的品牌广告相结合;形象宣传和基础建设相结合;生产基地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相结合。全市茶叶品牌已取得初步成效,有的品牌在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市场已有较高的知名度。浙江华发茶厂的皇帝牌、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的越乡牌、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的绿剑牌绍兴县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的会稽牌等6个茶叶品牌被评为浙江省名牌。浙江三界茶厂的三界商标、绍兴县舜江茶业有限公司的许行山商标、新昌县名茶协会的大佛商标等8个商标被省有关部门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绍兴市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大力发展古越特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的当代茶文化,使茶文化与建立新型的居民休闲方式结合起来;目前,全市已开办各种茶馆数百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品饮茶茗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已越来越多的被城镇居民所接受,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日益增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4787.html

上一篇:茶的生命,尽是美好

下一篇:感悟普洱茶的时光之美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