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与水

2020-08-14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与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没有水的茶是枯燥的,再好的茶叶没有水的浸泡都只是一堆枯枝,没有茶的水是无味的,再清冽的水没有茶叶的润色都只是一杯平淡。

小时候住在爷爷家,每到下午,爷爷都要泡上一壶浓浓的茶,看着爷爷喝茶时享受的表情,我的馋虫就不听话了,便向爷爷讨了一杯茶,刚喝了一口就全吐了,好苦,一点都不好喝,虽然干茶叶闻起来很香,没想到茶水这么难喝,我问爷爷为什么爱喝这个,还不如白水好喝呢,爷爷只是笑着说:“等你老了就知道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也爱上了茶水,对茶水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茶是挫折,水是人生。一帆风顺的人生就像白水一样,平淡无奇,喝下去只是活下去而已,并不能品出人生的滋味,但是加点茶叶就不同了,人生路上有了挫折,就会印象深刻,奋力拼搏,等到克服了挫折之后再回想起来,便能体会到人生的精彩,就像品尝一杯苦茶一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茶是爱情,水是婚姻,爱情是轰轰烈烈的,就像是茶叶的精华,婚姻如水,婚后的日子平平淡淡的,爱情若是没了婚姻,那就只能干枯的存在,婚姻若是没了爱情,那婚后的生活也不能幸福,倒不如把茶泡到水里,让爱情修成正果,在婚姻的水中翱翔绚烂,婚后依然保持着爱情,就像品尝一杯花茶一般,芳香甘冽,滋味十足。

茶是梦想,水是现实,没有梦想的现实是可悲的,只有梦想却是更加可悲的,只有把梦想的茶泡到现实的水里才能品尝到梦想达成后的喜悦,只有梦想而不努力,现实则会更加凄惨,而只在现实里混日子而没有梦想,那才是真正的碌碌无为,所以泡一杯茶喝吧,品尝一下梦想的味道。

闲暇时不妨烧一壶水,取出珍藏的茶叶,新茶有新茶的芳香,老茶有老茶的滋味,不要心急,把茶叶放到茶壶里,慢慢的用水泡上,静静的等着,渐渐地,你闻到了茶叶的清香,倒一杯茶,啜一小口茶水,慢慢的品味其中的滋味,再喝一口白水,毫无滋味,尝一片茶叶,苦涩难咽,再啜一小口茶水,便会被其中的滋味折服,感悟到茶与水是不可分开的。茶因为水而盛开,水因为茶而甘洌。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与水的相遇


水,是大自然之源,是茶的重生之地。水,赋予一片茶生命的温度,赋予一片茶生命的厚度,也延伸了一片茶生命的长度。也因为茶,水,从平实到志趣高远,从无色无味,到人生百味。

煮水品茗,品茶论道。在茶与水的相遇里,感受茶的风韵和迷人。在茶的世界里,尽可沉心,感受世间万物赋予的灵气。茶的一生中,与水相生相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有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此为煮茶之道。水参与了一片茶的一生,水让茶重生,水让茶获得圆满。

“高山云雾出好茶”,也只有独特的高山云雾,好山好水,才能获得品自天成的好茶。在最古老的普洱茶的核心产区景迈山,云雾飘过山巅,与上千年的茶树一起成为这片大自然最壮阔的景色。用这里最清澈的甘泉,孕育了每一片好茶,也是这样的云雾,这样的好水,让茶恣意地吐露嫩芽,吐露山野的芬芳之气。

而在一饼普洱与我们结缘之前,要经历复杂的“人生”,才能凤凰涅槃重获新生。在此之前,水始终静候它的这位知音。最终用温热,让茶展示了所有的力量。水与茶共同从青涩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睿智。

人生亦如茶,从青涩到成熟,一切最终归于平淡,宁静。

而最终在茶与水的相遇里,茶完成了美丽的蜕变。而我们人,在与茶的相遇里,净化了心灵,抚平了繁闹,归向真正的自我,揽的缕缕清风向月明。

古代茶典故李德裕与惠山泉​鉴水别泉


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

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

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水漫则茶透


从酒的浓烈走过,再跌入咖啡的浪漫里,一笑。此刻,心里最怀念的,竟是茶的静澈。仿佛所有的尘事,都清雅淡然,如一片茶叶,轻盈的在杯子里飘浮开去,芬芳之外,世间纷扰便远隔了去。

其实,并不懂,不只是酒,咖啡,也包括茶。端起了茶杯,落了笔,只因一种情绪,或是怀念。如茶,淡淡的,却入了心底深处。

安静如兰,淡忘。天涯远隔,飞雪关情,有片刻的失神,闪于孤灯影下。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言,眼底,掠过沧海桑田。氲氤雾起,我和你,其实只是穿越不过的流年,落于尘缘的网里,挣扎,不休。只因,隔海相望,握着韶华,握着风霜,仍未肯老去。想起远方,此刻成经年。

山叠云重,赤足奔跑,也够不到尘缘的尽头。不知,当时明月,已流浪何方?今宵情怀,也终归茶凉。没有人,可以留住时间,一场相遇,本是别离的开始。茶凉时,水静了,世事犹似,世事成幻。一声别离,不说再见,也不再回首。待风声都过了,便余茶水一样的落寂,没有开始,也无从结束。

水漫,茶透,只是一种过程。温柔的执笔,安静的记下:红尘之上,有一种情怀,淡如茶,有一种人生,澈如水。因果,毕竟缘份。茶与水,许是因为一万年前的倾心相视,才握手相许。红尘之上,我是水,海里的水。你是茶,情中的茶。应是隔世的期待,一阕汉宫春,引来多少的惊叹。当白雪飘起,清笛吹寒之时,便注定初识,成一页绝美的故事。今夜,用驻足的温柔,泡上一杯清茶,打开琴盖,细细弹一段,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往昔。

茶在唇边,冒着沁怀的宁香。杯中的水,随琴声缓缓流动,浅浅的芬芳,扑面而来,萦绕处,让人如堕梦里,满怀温馨。低眉一笑,纤指握处,惺惺垂怜。像花开一瞬,轻盈入心;像秋色泠泠,开遍斜陌。坐在流年的叶脉上,细细回想最初的情节,听一首歌,唱彻红尘深处的传说。

不言,不语。此刻,心海如澜,我携温柔写诗,陪你细想从前,陪你细悟人生。摊开洁白的纸,打开长夜的序言,有什么声音,在诉说着清香横斜。隔了千里迢迢,不知道,我的秋意轻零,是否一如你的春暖花开?风过了,千叶繁花,水里盛放,茶香渐淡。

唐人论水


一、引言

《管子?水地篇》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水,生命之源,亦是茶之基质。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庄子?天道》云:“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淮,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孔子认为水中有道,水具有德、义、勇、法、正、察、善、志诸种美好的品行。所以荀子在《宥坐》中言:“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古代的哲人热烈地礼赞水,崇尚水。

水是生命之源,修养之本、道德之本、精神之本。水本身就是一门文化。所以,茶人们犹喜在品水上大作文章。

古往今来,大凡提到茶事的,总是将茶与水联系在一起相提并论的。承扬古代哲人的思想,精茶与真水的融合,才是至高的享受,才能有至上的境界。

自从饮茶进入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享受和文化艺术领域以来,人们对饮茶水品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往往会超过茶。这不仅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而且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还有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最终也是通过水的冲泡,经眼看、鼻闻、口尝的方式来达到的。如果水质欠佳,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受到污染,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也就失去了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

二、开宗

在中国饮茶史上,唐以前,尽管在长江以南,饮茶已较为普遍。但那时饮茶比较粗放,人们习惯于在茶中加入各种香辛佐料,采用煎煮方式调饮。所以,对茶的色、香、味、形并无特别要求。因而对宜茶水品,并没有引起茶人的足够关注。只是进入唐代以后,茶事兴旺,饮茶蔚为风尚。尤其是唐代陆羽对茶业的卓越贡献以及精湛的茶艺,芸芸的饮茶者,燃起了炽热的饮茶文化,引领并造就了“比屋皆饮”的饮茶黄金时代。并随着茶品的日益丰富和清饮雅尚饮茶之风的开创,从而使喝茶解渴上升为艺术品饮。这就要求人们在煮水、煎茶和品茶过程中,对艺茶三要素之一的水有着特殊的要求。有唐一代的茶人们开创性的对宜茶水品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从择源、鉴泉、评水、煮水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开启了影响千年的宜茶水品的学术论争,从唐代起一直延续到清代。通过不同学术见解的争鸣探求,引发出了许多关于名茶名水的真知灼见,使人们对饮茶用水的品格有了更高的追求,并拓宽了对茶文化研究的视角范围,这在我国茶学史上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唐代茶人论述宜茶水品的开创性精神,值得肯定和敬仰。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唐代出现的鉴水试茶专著有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廙的《十六汤品》。谈茶兼论水的有陆羽的《茶经》,温庭筠的《采茶录》等。唐人茶诗中更是不乏咏水的名句。这些资料,对宜茶水品的认识理论的各个方面,都有精僻的阐述,为我们研究唐人品水鉴茶打开了一扇门。很多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概观唐人辨水的主张和经验,以陆羽为代表以水源分别优次的一派占据主流,也是为俗世公认的传统辨水三大流派之一,影响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

陆羽著《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觉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陆羽鉴水总分三类:山水、江水、井水。山水源于山之岩缝或树丛草窝,自泉眼涌出,滔滔奔流,不舍昼夜,水洁净,少杂质,无污染,排名优等,理所当然;江水虽也“逝者如斯夫”,然一路藏污纳垢,远逊于山水之洁净程度;井水虽源自地下,然不见天日,亦不流动,污物排不走,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因源于很深的地下,含矿物质多,不宜烹茶,较之山水,江水等而下之。

陆羽鉴水优劣的标准有二:一是“流水不腐”;二是无污染。

他又详加分析,区别对待,指出:“真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这是说,从岩洞上石钟乳滴下,在石池里经过砂石过滤的,而且是洋溢漫流出来的泉水为最好。所谓乳泉,指山之烂石孔穴中刚喷涌而出的地下水,如初生的婴儿,如刚琢磨好的珠玉,洁白无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乳泉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泉水,喝起来有清新爽口的感觉,所以最适宜煮茶。上乘的宜茶泉水,大都是含有二氧化碳和氡的泉水。泉水涌出地表,漫流于山石之上,聚于石池之内,必然是鲜活清澄,芬芳甘甜,饮之令人神清气爽。“漫流”是水在石池中缓慢流动,由于“漫流”是水在石池中缓慢流动,由于“漫流”的水流稳定,既保证泉水在石池里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又不会破坏水中悬浮状的颗粒以垂直沉淀速度下沉,因而,池水得到了澄清。所以,“漫流者上”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据陆羽所言,汹涌湍急的山水不能喝,道理何在?这类小溪挟带了大量的腐草败叶,污染严重,颈部具体会生什么病?陆羽没点明,估计有可能是瘿症,西医叫甲状腺肿大,此病由于食物中缺碘所致,与饮山水应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不能苛求古人具有现代医学知识。

江、河、湖水为地表水,所含矿物质不多,通常有较多杂质,浑浊度大,受污染严重,情况较复杂,所以江水一般不是理想的泡茶之水。故《茶经》中说:“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也就是在远离人烟、污染较少的地方汲取江水,用来泡茶仍是适宜的。有趣的是陆羽吟咏西江水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是湖北天门人,古地名称竟陵。他认为家乡的西江水是宜茶之水,择水胜于择茶,得此好水,什么金银珠宝,什么高官厚禄,皆不足挂齿,惟一西江水足矣!美不美,家乡水。对照陆羽前后所言,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的时候,理归理,情归情,陆羽依然由衷发出了赞叹,看似矛盾,细想之下,陆羽对西江水有所偏爱亦在情理之中。大诗人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云:“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时人认为渭水多泥沙,不宜茶,但白居易用渭水煎茶觉其味真,倒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较低,透明度较高,但由于在地层的渗透过程中渗入了较多的矿物质的盐类,因而盐量和硬度比较大,特别是市井中井水,水源往往受到污染。用这种水泡茶,会损害茶味。井的第一层隔水层以上的地下层水称浅层水,深度约1米---15米;第一层以下的地下水,统称深层水。深层水被污染的机会少,过滤的距离长,一般水质洁净,透明无色。但在距今千年以前的唐代,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彼时人所指井水当以浅层水为主体是符合当时社会条件下的实际情况的。是故陆羽在《茶经》中明确指出:“井水取汲多者”受条件所限,唐人也有用井水煎茶的,如李洞《宿长安苏雍主簿所》:“井锁煎茶水。”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乳窦溅溅通石脉,缘尘愁草春江色。涧茶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西陵道士所饮为井水,其源头却是石脉乳洞中涌出的活水,以井贮之,不可以一般井水论,所以收到了“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的品茗效果。

前文所述陆羽论水,皆出自茶经,其真实性是勿庸置疑的。总体看,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陆羽鉴水是具有相当科学性的。

[page_break]

三、传说

唐代有关陆羽论水的记载还见诸于张又新《煎茶水记》和温庭筠《采茶录》。两书中都记述了关于陆羽鉴水的同一件事,只繁简有别。据张又新《煎茶水记》所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遂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

细察《煎茶水记》中言,张又新在前文中似已埋下伏笔云:“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憇西厢玄鉴室,会适有楚僧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焉,文细密,皆杂记。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接下来,才述说了上文那一段话。《煎茶水记》最早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详察之下可知,真小说家言也,断不可以信史论之。

同样这一件事,温庭筠在《采茶录》中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鸿渐。抵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别茶闻,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命军士谨慎者深入南零,陆利器以俟。俄而水至,陆以勺扬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似临岸者。”使者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有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者蹶然驰曰:“某自南岸赍至岸,舟荡,覆过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某其敢隐焉!”

《采茶录》和《煎茶水记》一样,最早记载都始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两文对照,语气相同,文字亦无太大出入。温庭筠略晚于张又新,后文应是在前文基础上略加修饰而成。

李刺史命军士汲南零水,军士掺假,陆羽“以勺扬其水”便断言非南零水。至此打住,仍不失为“神鉴”。但文中又言,倾盆至半,陆羽“又以勺扬之”,并断言这盆中水之下半部分即先汲的南零水。水乃液体,入于容器中便成混合物,何能辨其江心、岸边?此乃蛇足。状神奇而近伪。

四、排榜

《煎茶水记》主要记述了刘伯刍品第天下七等水,陆羽品第二十等水。据文中所言:陆羽曾对湖州刺史李季卿说过,天下之水,楚水第一,晋水最下,详而论之,则有二十等。其排名是: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泠,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庐州龙池山顶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张又新又获知,已故刑侍郎刘伯刍也开了一份排名录,是: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陆氏排名榜,寺院泉水二十占其四,刘氏排名榜七占其四,真可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出名茶,名寺有名水。

纵然陆氏和刘氏排名榜是真,实在说,要把全国的大江小河山泉深井的水排个名次,是一项浩大的品水工程,搁在科学发达,交通方便的现如今,也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经年功夫,而陆羽靠两条腿奔走,仅凭一条舌头评出天下之水,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单就个案而言,上述所列举的那些水一般较洁净、澄清,是宜茶之水,多出在名山名寺,确也上了档次。就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张又新所言陆氏和刘氏评水排名榜的可信程度其实不高。

[page_break]

五、公案

古人做事认真,认真很好,过于认真便成遇腐。

唐人张又新在有意无意间,竟至引发了一场历时千余年方才了结的品水公案。

按张又新所述,在他有幸获得了陆羽和刘伯刍的品水排名榜后,便按榜上所列亲自去游历一番,用其水烹茶,较其优劣,认为刘伯刍排名比陆羽合乎客观实际情况,扬子江南零水该列榜首,而不是庐山康王谷水帘水。

事至此本可作罢,但张又新又光顾了浙江桐庐,亲临著名的严子陵钓台品水,认为此地“溪色至清,水味甚冷”用来煎茶,其味妙不可言,即使“以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茶,不可名其鲜馥也”,于是认定桐庐严陵滩水为天下第一名水。

陆、刘、张三人意见相左,仅以第一名而言:陆羽推崇的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在“刘榜”中名落孙山;刘伯刍推崇的扬子江南零水在“陆榜”中名列第七;张又新推崇的桐庐严陵滩水在“陆榜”中叨陪末位,刘伯刍索性不提。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过,在今人看来,陆羽、刘伯刍和张又新三位古人的评水本领未免有些夸大了。试想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便陆、刘、张都有着丰富的鉴水试茶的本领,但要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单凭某一个人的经验,点评出天下名山大川的水品,排出次第,显然是有一定困难的。不过唐人强调茶与水的关系,提出宜茶水品,有好坏之分,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去区分水质,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唐人鉴水试茶不但为中国饮茶史上开创品茶艺术的新阶段,同时,也为中国茶学史上开创了宜茶水品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历时千余年,通过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宜茶水品理论,在中国茶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平心而论,张又新所说陆羽评水和刘伯刍评水,更像是道听途说亦或是小说家言,可信程度委实不高。但张又新所述并非全属“妄说”,实际上,张又新的某些个论点颇有见地。张文中有句曰:“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读来令人拍案叫绝,换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当地水泡当地茶,真千古之至理名言也。惜乎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今人也许不知张又新早有明论,但却有意无意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诸如号为双绝的“龙井茶虎跑水”,名闻天下的“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等等,不胜枚举。

六、递水

唐代天下第一泉未有定论,反倒是第二泉举世公认,陆羽和刘伯刍都将无锡惠山泉排名第二。惠泉因山而得名,相传西域和尚惠照曾结庐在此。据唐代独孤及的《惠山新泉记》记载:“无锡令敬澄,字源深,考古案图。有客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与此峰白云相为宾主。”于是,两人合力“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甘流湍激。”自此以后,惠山泉因名人而名噪天下。据唐代无名士的《玉泉子》记载,唐武宗时,官居相位的李德裕,就任于京城长安,却为取得惠山泉水,专门设立从无锡到长安的送水运输机构——“递铺”,为他输送惠山泉水,弄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为此,唐代诗人皮日休用杨贵妃驿递荔枝的典故,以诗讽曰:“丞相常思煮茗时,群候催发只嫌迟。吴送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据《文苑英华》和《唐语林》两书载:其友僧人允躬劝诫曰:“辇载惠山泉数千里,不问其费耗”,“无乃劳乎?”李德裕强辩,声言自己无酒色嗜欲,喜茶似无可非议,并反唇相讥:“和尚又不许饮水,无乃虐乎?”嘴硬心虚的李德裕并非执迷不悟,据佚名者著《玉泉子》书记载,他后来命令停止水递,于是“人不告劳,浮汶乃弭。”不独李德裕,唐代顾诸山的紫笋茶和金沙水为山之二宝,相得益彰,贡茶配贡水。《万历湖州志》载:“金沙泉在县城北45里,顾诸山侧碧泉涌出,灿如金星,唐宋时注以银瓶,随茶进贡。”也怪李德裕错生在唐代,倘若生在当今,何必劳师动众?漫道惠泉,即便远及海外,得之何其便宜?此乃笑谈尔。

[page_break]

七、咏水

随手翻阅,唐人茶诗中不乏咏水的名句。

何处觅得宜茶水?山泉清流最相宜。

吟咏山泉水的诗句很多,诸如:

皮日休《煮茶》:“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称之为“香泉”,必然是水质好,自带几分芳香。

皮日休《茶吟》:“棚上汲红泉,焙煎蒸紫蕨。”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金沙水在顾诸山,当地产名茶紫笋,名水煎名茶,名冠九州。

李咸用《谢僧寄茶》:“林风夕和珍珠泉,半匙青粉搅潺涭。”

成彥雄《煎茶》诗曰:“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杭州虎跑泉是为天下名泉,用来煎茶实属上佳。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玉泉在今湖北当阳,与仙人掌茶实属绝配。

贯休《赠屡鹫山道润师院》:“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

皎然《对陆羽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散见于唐诗的还有“煮茗汲邻泉”、“茶待远山泉”、“茶试远泉甘”等。

唐代嗜茶的诗人们对陆羽品水表示赞同,故而在茶诗中俯首即拾吟咏山泉的名句。

雪水和雨水(又称天落水)被古人称之为“天泉”,唐人对雪水倍加珍视,认为来自天上,洁白晶莹,煞是可爱。

如喻凫《送潘咸》:“煮雪问茶味。”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陆龟蒙《煮茶》:“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人在松间,用松上雪化水煎茶,颇有几分山野情趣。诗人们寻觅雪中诗情画意,如郑遨《茶诗》中的“寒炉对雪烹”雪地烹茶也真够浪漫!就连房檐下的雨水,也被接来烹茶,杜荀鹤《怀庐岳书斋》有句曰:“煮茶窗底水。”讲水的冷冽,古人最推崇冰水。如唐代诗人郑谷有诗句“读《易》明高烛,煎茶取折冰。”

这些唐代诗人们品水论茶,从中发现美并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品水论茶藉此上升为一门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水具

(一)唐时煎茶用水具4种5件,包括:

1.水方:以青杠、槐、楸、梓等木为之,容水1斗;

2.滤水囊:滤水之用,以生铜、竹木作骨架,青篾丝织成,或绢缝成袋子;

3.绿油囊:绿油布袋,用于贮放滤水具,此为附件;

4.瓢:葫芦一分为二,或以木为之,又名牺杓,舀水用;

5.熟盂:瓷或砂制,盛开水用,容积2升。

(二)生火用具5种,包括:

1.风炉:一铜铸,铁铸或泥烧成的,形如三足古鼎。口边厚9分,炉壁厚3分,泥墁膛壁,足间各开一窗以通风漏灰。据说此炉系陆羽设计;

2.灰承:一形如三足铁盘,承灰之用;

3.莒:圆形竹器,高尺二,径7寸,存放木炭用;

4.炭挝:尺长六棱铁棒,掏灰之用;

5.火夹:即火钳,长尺三,夹炭之用。

(三)烧水煮茶用具3种,包括:

1.釜:即锅,铁制、银制、瓷制或石制。内平外糙,方形耳,宽沿长脐;

2.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釜之用;

3.竹夹:以桃、柳、蒲葵、柿心木为之,尺长,两头用银包裹。

陆羽著《茶经》言说茶具,针对上层社会人士,明确告之:“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但针对平民百姓,生怕人生搬硬套。为了兼顾大众,《茶经?九之略》写道: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之属,风炉、灰承、炭挝、火夹、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渊,则水方、涤方、滤水囊,若五人已下可废。

生火、烧水、煮茶用具也是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认可平民百姓茶人可使用低档茶具。如煎茶用鼎也用瓶、铛、锅。

苏廙《十六汤品》以器类标者共五品。自第七至第十一。

第七,富贵汤。

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策功建业汤,贫贱者有不能遂也,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

第八,秀碧汤。

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也,琢以为器,秀犹在焉。其汤不良,未之有也。

第九,压一汤。

贵厌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炫豪臭公子道。

第十,缠口汤。

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睱深择铜铁铅锡,取热而已矣。是汤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

第十一,减价汤。

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承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

[page_break]

八、水具

(一)唐时煎茶用水具4种5件,包括:

1.水方:以青杠、槐、楸、梓等木为之,容水1斗;

2.滤水囊:滤水之用,以生铜、竹木作骨架,青篾丝织成,或绢缝成袋子;

3.绿油囊:绿油布袋,用于贮放滤水具,此为附件;

4.瓢:葫芦一分为二,或以木为之,又名牺杓,舀水用;

5.熟盂:瓷或砂制,盛开水用,容积2升。

(二)生火用具5种,包括:

1.风炉:一铜铸,铁铸或泥烧成的,形如三足古鼎。口边厚9分,炉壁厚3分,泥墁膛壁,足间各开一窗以通风漏灰。据说此炉系陆羽设计;

2.灰承:一形如三足铁盘,承灰之用;

3.莒:圆形竹器,高尺二,径7寸,存放木炭用;

4.炭挝:尺长六棱铁棒,掏灰之用;

5.火夹:即火钳,长尺三,夹炭之用。

(三)烧水煮茶用具3种,包括:

1.釜:即锅,铁制、银制、瓷制或石制。内平外糙,方形耳,宽沿长脐;

2.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釜之用;

3.竹夹:以桃、柳、蒲葵、柿心木为之,尺长,两头用银包裹。

陆羽著《茶经》言说茶具,针对上层社会人士,明确告之:“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但针对平民百姓,生怕人生搬硬套。为了兼顾大众,《茶经?九之略》写道:

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之属,风炉、灰承、炭挝、火夹、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渊,则水方、涤方、滤水囊,若五人已下可废。

生火、烧水、煮茶用具也是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认可平民百姓茶人可使用低档茶具。如煎茶用鼎也用瓶、铛、锅。

苏廙《十六汤品》以器类标者共五品。自第七至第十一。

第七,富贵汤。

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策功建业汤,贫贱者有不能遂也,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

第八,秀碧汤。

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也,琢以为器,秀犹在焉。其汤不良,未之有也。

九、燃料

煮水的质量取决于用火。燃料的选择不能马虎。特别要防止“串味”,败坏茶品,《茶经?五之煮》写道:其火,用炭,次用经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陆羽认为燃料与茶汤的味道关系密切,最好用炭,使燃料物产生的热量大而持久。唐人李约也说:“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陆羽还说,燃料次选硬柴,如桑、槐、桐、栎一类。

陆羽告诫人们沾染了油腥气味的曾经烧过的炭,以及含有油脂的木柴,如柏、桂、一类,还有腐朽的木器,绝对不能用那些带有异味或烟味的燃料煮茶,所谓“劳薪之味”——典出《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座上食笋进饭,谓在座上曰:‘此时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车运载时,车脚最劳,析以为薪,故曰劳薪。

在燃料选择上,苏廙《十六汤品》中以薪火论者共五品,自十二至十六。

第十二,法律汤。

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惟沃茶之汤非炭不可。在茶家亦存法律:水忌停,薪忌熏。犯律逾法,汤乘,则茶殆矣。

第十三,一面汤。

或柴中之麸火,或焚余之虚炭,木体虽尽而性且浮,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炭则不然,实汤之友。

第十四,宵人汤。

茶本灵草,触之则败。粪火虽热,恶性未尽。作汤泛茶,减耗香味。

第十五,贼汤。一名贱汤。

竹筱树梢风日干之,燃鼎附瓶,颇甚快意。然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为茶之残贼也。

第十六,大魔汤。

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恶烟。燃柴一枝,浓烟蔽室,又安有汤耶。苟用此汤,又安有茶耶。所以为大魔。

文中苏廙认为燃料有烟不行,有异味不行,无火焰不行,火焰不持久亦不行,力主煮水煎茶“非炭不可”。烟熏火燎也确是茶事大忌,但苏廙过于苛求,不利茶事普及,如草原,水乡地带并无薪炭林,难道罢饮不成?

[page_break]

十、候汤

烧水煎茶用火视汤面,以三沸为度。《茶经?五之煮》云: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汤面依次出现“鱼目”、“涌泉”、“鼓浪”,则煎茶功成,火候到家。

据唐温庭筠《采茶录》云:李约字存博,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性辨茶,能自煎,尝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此谓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客至不限瓯数,竟日爇火,执持茶器弗倦。

那年头没有温度计,古人只好靠眼,耳判断水是否沸腾。皮日休是唐代诗人,他的《煮茶》就写了“三辨”,诗曰:“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苏廙《十六汤品》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自第一至第三。

第一,得一汤。

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称上鱼,鱼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不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

第二,婴汤。

薪火方交,水釜才炽,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孩,欲责以壮夫之事,难矣哉!

第三,百寿汤。一名白发汤。

人过百息,水逾十沸,或以活阻,或以事废,始取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鬓苍颜之大老,还可执弓抺矢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迈远乎。

并进一步说明,注以缓急言者凡三品,自第四至第六。

第四,中汤。

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妙;亦见磨墨者也,力合中则浓。声有缓急则琴之,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汤之中,臂任其责。

第五,断脉汤。

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亸,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记亡,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是犹人之百脉,气自断续,欲寿奚苟,恶毙宜逃。

第六,大壮汤。

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者,伤于粗也。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宜合量,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

十六汤品内文所述应是点茶用水的理论,见解是相当深刻的,从用柴,用器,火侯,汤侯以及茶水比例都做了很精当的解释,如他将水汤火侯不够,不能冲发茶力比喻为婴孩干不了大人的活,把动作不熟练导致胳膊颤抖比作人的脉搏而称为断脉汤等。由此可见,从晚唐到五代点茶注渐代替煎茶,对宜茶水品的研究也适应这样的时代潮流渐次改变,古人对宜茶水品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九,压一汤。

贵厌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炫豪臭公子道。

第十,缠口汤。

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睱深择铜铁铅锡,取热而已矣。是汤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

第十一,减价汤。

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承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

茶香 水甘,诗句醉人


想了解《茶香 水甘,诗句醉人》知识吗,丰富的《茶香 水甘,诗句醉人》内容等你来看!

唤醒茶,茶成就水;水包容茶,茶激荡水;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些醉人的语句...

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

就期待着与水相逢;

水唤醒茶,茶成就水;

水包容茶,茶激荡水;

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

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

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

茶与水的缘;

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

此时才牵手相随;

水与茶的份;

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连的珠露;

今朝才倾身相许……

味因水觉甘美,

心因茶而和宁;

茶终于寂静,

水终于无音。

茶凉时水静了;

水静时茶清了。

时光悠远,世事淡然;

有一种情怀,淡香如茶;

有一种人生,清澈如水……水甘味真,茶清梦好!

一杯清茶,一颗静心。

“茶”字即“人在草木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几度冷暖,几许纷繁,

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

苦如茶,香亦如茶。

淡名,淡利,无争,无夺。

一切自然,一切脱俗,

一切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

你是谁的茶,在等哪杯水?

不管是否不小心茶爱上了水;

还是水遇见了茶;

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

苦如茶,香亦如茶。

淡名,淡利,无争,无夺。

一切自然,一切脱俗,

一切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

你是谁的茶,在等哪杯水?

不管是否不小心茶爱上了水;

还是水遇见了茶;

请记得随时随地都要爱上自己;

爱那个为爱疯狂的你;

爱那个为爱纠结的你;

爱那个为爱开心的你;

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遇见一个喜欢一直陪你喝茶的人!

泡一壶茶,等一段缘;

闻一杯香,识一个人;

品一口汤,觅一知己;

奉一杯茶,轻语一句:

原来,你也在这里。

关于本文《茶香 水甘,诗句醉人》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古人择水观


自唐以来,有不少专著论述泡茶用水问题,并将古人的经验和调查结论记录下来。唐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阐述了水的选择:"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劲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明屠隆《茶说·择水》说:"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唯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雪所致,实天地之流怒也。龙行之水,暴而淫者,早而冻者,腥而墨者,皆不可食。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幽人情况。地泉,取乳泉漫流者,如梁溪之惠山泉为最胜。取清寒者,泉不难于清而难以寒,石少土多,沙腻泥凝者,必不清寒,且濑峻流驶而清,严奥阴积而寒者,亦非佳品。取香甘者,泉唯香甘,故能养人,然甘易而香难,未有香而不甘者。取石流者,泉非石出者必不佳。取山脉逶迤者,山不停处,水必不停,若停即无源者矣,早必易涸。往往有伏流沙土中者,挹之不竭,即可食,不然,则渗潴之潦耳,虽清勿食。有瀑涌湍急者,食久,令人有头疾……有温泉,下生硫磺故然,有同出一壑,半温半冷者,食之有害……江水,取去人远者,扬子南零夹石〓渊,特入首品。长流,亦有通泉窦者,必须汲贮,候其澄澈可食。井水,脉暗而性滞,味咸而色浊,有妨茗气,试煎茶一瓯,隔宿视之,则结浮腻一层,他水则无,此其明验矣,虽然汲多者可食,终非佳品。或平地偶穿一井,适通泉穴,味甘而淡,大旱不涸,与山泉无异,非可以井水例观也,若海滨之井,必无佳泉,盖潮汐近,地斥卤故也。灵水,上天自降之泽,如上池、天酒、甜雪、香雨之类,世或希觏,人亦罕识,乃仙饮也。丹泉,名山大川,仙翁修炼之处,水中有丹,其味异常,能延年祛病,尤不易得。"

明许次纾《茶疏·择水》说:"今时品水,必首惠泉,甘鲜膏腴,至足贵也。往日渡黄河,始忧其浊,舟人以法澄过,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余尚言有名山则有佳茶,兹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相提而论,恐非臆说。余所经行吾两浙、两都、齐、鲁、楚、粤、豫、章、滇、黔,皆尝稍涉其山川,味其水泉,发源长远,而潭址澄澈者,水必甘美。即江湖溪涧之水,遇澄潭大泽,味咸甘冽。唯波涛湍急,瀑布飞泉,或舟楫多处,则苦浊不堪。盖云伤劳,岂其恒性。凡春夏水涨则减,秋冬水落则美。"

明张源《茶录·品泉》说:"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火无香。井水不宜茶,《茶经》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最下矣。第一方不近江,山卒无泉水,唯当多积梅雨,其味甘和,乃长养万物之水。雪水虽清,性感重阴,寒不脾胃,不宜多积。"

细说茶之贬称”水厄”


茶事开始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流传之后,茶人们对茶赞赏有加。一直到东晋初年,茶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贬评,被称之为“水厄”。这一贬称的由来,在《世说新语》里有所记载。

东晋的司徒长史王蒙十分爱茶,嗜茶本是一种雅癖,但关键是他不仅要独自品尝茶之精妙,凡是家中来客,上至王孙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论是谁,都一律以茶款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饮茶。在东晋初期,很多地方的人尚对茶事一知半解,甚至不习惯茶饮,不堪忍受那种特殊的口感。圣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位司徒长史并不知道,他自己喜欢的,其他人不一定都很喜欢啊。很多访者明明不习惯饮茶,却又追于情面,不得不饮,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方能体会。时间长了,人们都尽量不去拜见王蒙,除非有要事非见不可。那些不得不去的人便在背后自嘲式地苦笑说:“今天又要遭‘水厄’了!”意思就是说,今天又要遭受饮用那种苦涩至极的茶水的厄运了!

这就是“水厄”一词的由来。在此之前,对于茶的评价一直很高。例如,西晋的张孟阳在他所赋的《登成都白菟楼》一诗中说道:“芳茶冠六清,溢昧播九区”。这是赞叹茶是水、浆、米酒等六种饮品中最为芳香的一种,茶在蜀地美名早已传遍各地。然而,几十年后,东晋都城的许多官吏,居然以饮茶为苦,这是由于他们在没有深刻领悟茶事精神的时候,就对茶妄下评论。由此可见,不同地区,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速度也相差甚远。

水为茶之母 壶为茶之父


俗话说“名茶配妙器”,当人们得到好茶叶之后,总是希望用一套好茶具来泡茶品饮,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茶具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爱茶者日常生活中的收藏品和实用品,而不同的茶具能泡出迥然不同的茶香和品味,却是千真万确的。

“茶圣”开列的茶具清单

在茶叶饮用的最初阶段,是没有也不需要什么专门茶具的,往往是一器多用,一具多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饮茶从可有可无变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茶具的使用也就越来越频繁,从而逐渐就成了一件专门的器物,不与其他器具混用了。

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刻意将茶具和茶器加以区分,这可能是为了使茶具和农具的概念相一致的关系。农具是生产工具,因此《茶经》中,陆羽就把原来饮茶器具特地改作茶器,而把釆茶、制茶和贮茶的生产用具,主要是制茶工具专门名为茶具。到了宋朝,人们对制茶工具谈得越来越少,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更是对制茶工具只字不提。这样,茶具、茶器的内容逐渐合一。所以在宋朝以后的一些古籍中,就出现了随作者的习惯和兴趣,把茶具任意写作具或器的情况。时至今日,人们大多习惯称茶具,偶有称茶器的,也不会造成歧义了。

饮茶风尚的盛行,使茶具在人们生活中变得必不可缺,这就刺激了唐代茶具的生产,出现了专门和成套的茶具制造业。唐开元年间,因佛教禅宗盛行于北方,一时朱门柴屋,饮茶相效成风,使北方瓷窑的生产先于南方飞跃发展。由于茶具是当时最畅销的产品,当然各地瓷窑即专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李肇所著《唐国史补》中记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这段有趣的史料说明,当时销售茶具的生意人为了抢生意,通过搭配“茶圣”陆羽的瓷像来促销,可见当时北方茶具的畅销盛况。

在陆羽之前的饮茶,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话来说,是“浑以烹之”,显然,像煮菜喝汤一样的饮茶是无“茶道”可言的。当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道大行。在《茶经·四之器》中,陆羽列举了风炉、交床、竹夹、碾、拂、水方、瓢、碗、都篮、涤方、巾等28种煮茶和饮茶的用具,详细讲述了它们的用途,当代茶学泰斗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评述》一书中把陆羽所列的茶具分为8类,即:其一为生火用具;其二为煮茶用具;其三为烤茶、碾茶和量茶用具;其四为盛水、滤水和取水用具;其五为盛盐、取盐用具;其六为饮茶用具;其七为盛器和摆设用具;其八为清洁用具。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陆羽的这份“清单”确实略显繁复庞杂,但它作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备的一套茶具,其史料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盖碗茶的意趣与妙用

从古至今,我国茶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由于唐朝以前没有形成独立的茶具制造业,就茶具的具体器物来说,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差异。唐朝北方茶具生产率先迅速发展,南方茶具制造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唐朝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处,陆羽特别对这六个名窑加以评价,越州窑生产的茶碗被评为第一位,这不仅是陆羽个人的意见,也为当时的社会所公认,唐代文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另外,当时四川大邑所产的茶碗在西南也独步一时,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保留了极其珍贵的四川茶具历史资料,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人用四句诗描述了大邑瓷碗的质地、声响和色泽,并表达了急切需求的心情,一件小小的茶具,令诗人思之想之咏之,可见其工艺之精美和为人所喜欢的程度。就唐朝南北方茶具的生产来说,南方技术高于北方,已逐渐成为当时全国茶具的制造中心。

根据《茶经》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唐代饮茶的主要用具是碗和壶。碗的形状敞口瘦底、碗身斜直,主要有青釉、白釉两种。壶在唐代称“注子”,茶壶也叫“茶注”,最常见的样式是短嘴小壶。另外,唐朝人还首创了一种碗托,当时称“茶托子”,也就是后来的盏托。关于“茶托”的起源,在宋代著名学者程大昌所著《演繁露》里是这样记载的:

“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楪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置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崔宁为唐代名将,曾入蜀参政十余年,任过西川节度使等诸多官职,据学者考证,以他在川任职的时间推测,崔宁之女发明盏托当在唐宝应年间。在中唐以后的墓葬中,这种盏托还常和壶、杯、盏一起出土,从这些死者生前所用的器物中,说明唐朝瓷制饮茶器具已配之成套了。

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各类花茶中的主要产品,产销量一直居花茶中的绝对首位。众所周知,茉莉花茶是成都人的最爱,坐成都茶馆,用盖碗茶泡一碗“三花”,茶的本味和花的真香合二为一,浓郁芬芳,沁人心脾,抿一口会让人经久难忘,这几乎成为成都民间茶文化的象征,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盖碗茶具相沿至今,与茉莉花茶仿佛结下了不解之缘,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三件套的碗盖茶具,碗盖口略小于碗身,盖可以倒扣于碗身内,碗与盖紧密相接,中间没有缝隙,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还可以充分保留茶的香气。人们在喝盖碗茶时有一个经典的动作,就是用茶盖去轻推茶水,加快茶的浓度,然后用茶盖斜掩,挡住浮在茶水表面的茉莉花,这个喝茶的过程体现了茶盖小于茶碗的绝妙作用。此外,盖碗茶弯身口大且外敞,揭开茶盖又可使茶迅速变凉,即使三伏天喝茶也不怕烫。说到垫底的碗托,它一不怕烫手,二不怕溢水,又使盖碗茶具有整体的美感,“三件头”真是缺一不可。

也许不是人人都知晓,盖碗茶又称“三才碗”,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所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碗盖在上面谓之“天”,碗托在下面谓之“地”,碗身居于中间谓之“人”,一套寻常的茶具中,人们可以体味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中国先哲的思想,真可谓雅俗共赏。有趣的是,鲁迅先生对盖碗茶也情有独钟,他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紫砂壶明代始兴

古代有一个木匠,他有一把前辈世代相传下来的紫砂壶,是随身携带的宝物。一天,他帮人盖房,上梁时因口渴得厉害,就叫人递上那把心爱的茶壶,喝完茶,就随手把壶搁在了大梁上。房子盖好,却忘了带走那把紫砂壶。木匠游走四方,一晃十年过去,当他又回到原来盖房的地方时,搬梯子上了房梁,一看,紫砂壶完好无损地还放在大梁上,揭开壶盖一嗅,茶香扑鼻,再呷上一口,比十年前刚沏上时还要香哩!

这是一个关于紫砂壶的美妙传说,虽不免夸张,但绝不是无稽之谈。在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就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明确记载。宜兴紫砂壶不仅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变馊的实用性,又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深得人们的喜爱。

明代,由于饮茶风尚的变化,对茶具的要求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明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茶叶的风尚。明末进士冯可宾《岕茶笺》一书中说:“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宜兴的紫砂陶器名贵一时,享誉至今。据明代《阳羡茗壶系》所载,紫砂茶壶为明代正德年间供春所创。供春原名龚春,是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曾在宜兴金沙寺侍候主人读书,看到寺内有一位老僧炼土制壶,成品极为精美,于是供春在伴读之余,偷学了老和尚的绝技,自己陶土制坯,而且完全用手指捏搓成型,烧成后的茶壶表面,尚隐约可见其指纹。从此,供春以制壶为业,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制品也被称为“供春壶”。

供春紫砂壶造型新颖精巧,色泽古朴、光洁、温雅天然,质地薄而坚实,在当时已经负有盛名,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明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甚至把供春壶与商彝周鼎并列,可见其价值之高。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爱惜,供春的制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后代宜兴壶制作,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与同时代的景德镇陶瓷并称为“景瓷宜陶”,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4667.html

上一篇:宋代榷茶法演变的规律

下一篇:普洱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