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文化之历史变迁:药用→食用→饮用

2020-06-19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文化之历史变迁:药用→食用→饮用”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文化之历史变迁:药用→食用→饮用》内容,感谢阅读!

中国几千年饮茶史,底蕴深厚,长盛不衰。我们来探古寻幽,看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一、上古时代,茶最早以为药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已作为饮料饮用。

二、汉代

没有太多史料记载,但公元前59年,王褒在《僮约》中有:“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净具,已而盖藏”,反映了当时煮茶、买茶的情景。

三、三国时期

张揖《广雅》说:当时饮茶方法是“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煮出的茶成粥状,饮时连佐料一起喝下。明确指出茶叶是作为醒酒的饮料饮用的。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

四、唐代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

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唐朝,上流社会鄙视拒绝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

五、宋代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

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斗茶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宋人认为金属茶碗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

斗茶喜用白茶,为黑白分明,宋人爱用建窑小黑碗,胎厚、古朴,看似笨重,但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斗茶和质朴的茶具令宋代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

六、元代

元代喝茶风尚不是很浓,基本沿袭宋代的旧俗,对喝酒倒是十分热衷。

七、明代

茶事发展到明代则达到了一个高峰。煮茶保留了药用的遗风,但损害了茶的本色清香,明代开始采用嫩叶冲泡的方式。据说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朱元璋认为龙团茶做法是浪费百姓的劳力,下令停止龙团制作,直接进献芽茶,史称“罢团兴散”。由此看来,洪武二十年是中国饮茶史的一个转折点,意义重大。

八、清代

清代茶反而退回到初始的功用层面上。掀开盖得见颜色,还要讲究个酽。这就像现在还有很多北京人喜欢以茶解酒,茶不酽当然影响“功效了”。

到了清代,工夫茶泡法普遍流行,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说可谓一语中的。潮州工夫茶艺程式最具代表性,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人喝茶,揉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了奇特的茶文化,遍传全球。

一壶茶,静雅之处,或自斟自饮,或二三老友,意趣盎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文化之历史变迁:药用→食用→饮用》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的历史变迁:药用→食用→饮用


中国几千年饮茶史,底蕴深厚,长盛不衰。我们来探古寻幽,看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上古时代,茶最早以为药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已作为饮料饮用。

汉代

没有太多史料记载,

但公元前59年,王褒在《僮约》中有:

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净具,已而盖藏,

反映了当时煮茶、买茶的情景。

三国时期

张揖《广雅》说:当时饮茶方法是煮,

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

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

煮出的茶成粥状,饮时连佐料一起喝下。

明确指出茶叶是作为醒酒的饮料饮用的。

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

唐代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

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

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

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

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唐朝,上流社会鄙视拒绝瓷器,

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

宋代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

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

一边冲一边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

这叫点茶。

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

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

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

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

斗茶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宋人认为金属茶碗有腥味儿,

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

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

斗茶喜用白茶,

为黑白分明,宋人爱用建窑小黑碗,

胎厚、古朴,看似笨重,

但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

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

斗茶和质朴的茶具令宋代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

元代

元代喝茶风尚不是很浓,基本沿袭宋代的旧俗,对喝酒倒是十分热衷。

明代

茶事发展到明代则达到了一个高峰。煮茶保留了药用的遗风,但损害了茶的本色清香,明代开始采用嫩叶冲泡的方式。据说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朱元璋认为龙团茶做法是浪费百姓的劳力,下令停止龙团制作,直接进献芽茶,史称罢团兴散。由此看来,洪武二十年是中国饮茶史的一个转折点,意义重大。

清代

清代茶反而退回到初始的功用层面上。

掀开盖得见颜色,还要讲究个酽。

这就像现在还有很多北京人喜欢以茶解酒,

茶不酽当然影响功效了。

到了清代,工夫茶泡法普遍流行,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俞说可谓一语中的。

潮州工夫茶艺程式最具代表性,

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人喝茶,揉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

独成了奇特的茶文化,遍传全球。

一壶茶,静雅之处,

或自斟自饮,或二三老友,

意趣盎然。

(来源:双九合心茶文化)

古代饮茶文化的变迁


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茶树的原产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国云、贵、川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最初茶叶是作为蔬菜来食用的,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茶名称的由来: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南方饮茶成风

汉代,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更有晋代文人杜育专门歌颂茶叶的《荈赋》,涉及茶之性灵、生长情况及采摘、取水、择器、观汤色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唐代时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唐朝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因此,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已基本确立。

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很多名茶,各地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精益求精。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很大。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饮茶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盛行。和尚坐禅,通夜不寐,只靠喝茶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了善男信女争相饮茶。由于饮茶与禅宗关系密切,文人雅士又在品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茶禅一味之说。

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着《茶经》。《茶经》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着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用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羽首倡品饮艺术,他融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活动为一体,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典范。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宋代茶文化的成熟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贡茶工艺的发展及皇室和上层社会的嗜茶成风,使饮茶之风更为盛行。与唐代饼茶不同,宋代贡茶--龙凤团茶是由刻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压模而成。采制技术也更为精致讲究。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成茶叶专着《大观茶论》一书,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也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宋徽宗做作《文会图》是公认的描绘茶宴的佳作。

宋代的文人们将琴棋书画融进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许多大文豪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都乐此不疲,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佳作。

明清新制茶工艺的发明,茶道的发展与超越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团饼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叶生产上有许多发明创造,绿茶生产上改进了蒸青技术并产生了炒青技术.花茶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花茶。此外还出现了乌龙茶和红茶。

明代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尤以吴中四杰为最。四杰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都是怀才不遇的大文人,多才多艺又嗜茶,开创了文士茶的新局面。他们更加强调品茶时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氛围的营造,使品茶成为一种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高雅活动。这在他们的传世佳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到了晚明,文士们对品饮之境的追求又有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全身心地融入品茶活动中,并更进一步达到超凡脱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出茶道之说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散茶被钦定为贡茶,简便自然的饮用方法广受人们喜爱。明代茶学兴起,茶着极多,促进了散茶外形与内质的改善与提高。散形叶茶中的许多名品,也渐显雏形。如龙井、碧螺春等。

茶馆,古称茶肆、茶坊、茶楼。萌发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对此有所描绘,明清茶楼发展得更为典型,尤以清代茶馆最为鼎盛,遍布城乡,数不胜数。并且逐渐发展出来各具当地地方特色的茶饮习惯和文娱活动的茶馆文化形态。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茶饮已融入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由茶宴、茶会、茶道向茶馆的发展,反映了茶事活动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并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形态和生活方式。足见人们对饮茶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并成熟的工夫茶饮至今仍是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

清初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中记述了工夫茶艺:工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明清的茶人已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形成了工夫茶的鼎盛时期。

工夫茶是适应茶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大约明代形成于浙江一带的都市里,扩展到闽、粤等地,在清代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名称享有盛誉,已成为今天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之一。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着《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四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一.中国的茶区分四大区域

西南茶区:云、贵、川、藏南。

华南茶区:两广、海南、福建、台湾。

江南茶区:两湖、江西、安徽、江浙。

江北茶区:陕南、甘南、豫南、山东南部。

二.茶叶分类

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挤压茶六大类。每一大类又以产地、品种、工艺与品质特色分若干花色,每一花色又分等级。

注:现在市面上所售茶叶,不在传统名录中的茶应视为假茶!现在70%以上属假茶,是一些奸商为了涨假乱起名子,骗百性的钱,本人相信各位正谈茶者,也正喝着假茶!

不知各位要想从学术上谈茶还是一般了解,我会每周提供一些茶叶知识。

“中国茶文化”之历史上的名茶


历史上的名茶

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第一个贡茶院,皇室对茶的需求特别大,在今天的浙江湖州有顾,后来不够,陆羽又推荐了阳羡茶,那个时候的茶必须在清明之前送到皇宫。时间很紧,从浙江到当时的唐长安,"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四千里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类似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除了这些陆羽发现的,还有蒙顶茶--四川雅安--中国雨都,有三个有名的"雅雨"、"雅女"、"雅鱼"堪称雅安三绝,蒙顶山不输于这三绝,雅安是第一个种茶的地方,很多文人都非常喜欢蒙顶茶,到现在为止,蒙顶茶依然是黄茶翘楚。白居易就写过《琴茶》: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茶最早出现的应该是晒青绿茶,唐朝主流是蒸青。晒青的干燥方式是晒干,蒸青是杀青的问题,用蒸汽把青涩的味道去掉。炒青和烘青就出现较晚,它们主要是干燥方式的问题,即炒干还是烘干。其它茶类出现得更晚,基本上明朝之前是绿茶。到了明朝,根据不同的茶树叶子,人们找到了很多新的加工方式,这种新的加工方式就出现了新的茶类,基本茶类有六类。

阳羡茶图片

绿茶

绿茶的加工方式比较简单--杀青、揉捻、干燥,,但是每一种加工方式的杀青、揉捻、干燥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湖龙井是扁状的,碧螺春是条索状的,而且这些茶的加工方式的出现是很有意思的。

有一家茶农,收集了很多茶叶,还没来得及加工,就堆在那里。来了一个军队,没地方住,就住在树叶上,结果一受热就发酵了。其实很多茶的出现都是非常偶然的,等后人记载的时候,其实已经距离当时的情况很远了,所以这些传说本身,它也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记载是茶文化,民间的传说也表现了劳动人民自己对所创造的财富所体现的一种智慧中的自我欣赏,它也是一种文化。

碧螺春图片

黑茶

黑茶也是很偶然的,代表的就是大家熟悉的普洱茶。汉民族基本不喝,基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在喝,比如老青砖。黑茶和其它茶类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边疆少数民族喝茶,和我们喝茶不一样,我们喝茶是一种生活的点缀,黑茶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必需品,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肉食乳饮",他们缺少维生素,只有靠茶来补充。黑茶也发酵,但他是后发酵,先做成绿茶再发酵,据说是茶马古道运到西藏,几千华里,气候变化特别大,更重要的是,还下雨下雪,一下子茶就受潮了,就发酵了,结果黑茶更受欢迎。"在一片风景如此秀丽的地方出产的东西,却天然属于那些极寒和酷暑轮流交加的地方,属于那些举杯豪饮、纵马驰骋的人们。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这就是老青砖茶。"

普洱图片

黄茶

黄茶也很有意思,黄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和绿茶是一样的,但黄茶是绿茶加工不当造成的,热的茶堆在一起,闷黄了。但后来发现有的地区有的茶树做成黄茶更好喝,黄汤黄叶,有一种类似于粮食的香味,除了蒙顶黄芽,就是君山银针。但是君山银针很珍贵,它有三起三落的特点,所以一般极难获得。

君山银针图片

茶文化之茶艺


想了解《茶文化之茶艺》知识吗,丰富的《茶文化之茶艺》内容等你来看!

茶艺分开来看就是茶的艺术,生活中我们不仅喝茶,更应该品茶。发现茶的美,而茶艺正是茶的美的体现。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中国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

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中国茶的艺术,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茶艺在不断的发展,更多样化,多元化。每个人都能找到钟情的茶艺。

本文《茶文化之茶艺》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闽东斜滩茶文化历史回眸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闽东斜滩茶文化历史回眸》,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寿宁斜滩镇种茶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明代宣德年间(即1416―1426),张姓最早从浙江丽水迁徙斜滩定居,就在张家龙岗劈草炼山、垦复坪地,并从邻近的福安坦洋和政和等地引进茶苗,大举种植茶叶。此后随着卢、何、周、郭诸姓家族大量迁移斜滩聚居,他们相继在镇区周边山场开发垦植茶园,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史料记载,明弘治至万历(1488―1599)的百年间,斜滩东起车岭、西临印潭、南与凤阳接壤、北至水北,方圆三十几公里的座座荒山变成茶园,满目青山一片翠绿。茶叶成了斜滩历史上最为大宗的农业土特产和贸易商品。

明、清时期,斜滩主村就已有加工茶叶(主要为初制毛坯)的作坊,至十九世纪中叶,斜滩的制茶业亦十分发达。鼎盛时期的1932至1936年,镇域所在地即开办有茶行24家之多,从业人员3000多人从事茶叶加工与茶叶购销活动。斜滩的茶商与福安、赛岐、宁德、福州、温州、上海和台湾、香港、东南亚等海内外有茶务贸易往来,每年均产箱茶上万箱(每箱25―30千克),多半经由赛岐或三都海关出口,畅销海内外。

二十世纪初期,斜滩镇的茶叶销售已十分活跃。据当地爱国归侨卢少洲先生著的《椰凤蕉雨忆南洲》一书陈述的,斜滩旅外乡贤志士无不关心家乡茶叶传销。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斜滩籍旅外知名人士、时任福建学院院长的郭公木先生,上海市副市长的何宜武先生与在三沙海关任职的卢少洲先生和当时的海军总长萨镇冰交情甚笃,他们馈赠给萨公10箱斜摊产的“坦洋功夫”茶,萨公品赏后赞不绝口,视为佳茗珍品。在他出国巡访东南亚诸国及港澳期间,他把斜滩的“坦洋功夫”茶精装成珍贵礼品随带出访,分别赠送给各国军政要员或友人,使斜滩茗茶声名大噪,备受青睐。此后,斜滩商贾云集、购者如林,销路广阔。

但在抗战时期,外商航运中断,国民党官僚资本作祟,买空卖空,通货膨胀,币值日贬,茶景日渐萧条。1945年日寇投降,斜滩茶叶生产开始复苏,价格回升,对外茶叶贸易又趋活跃,商业再度兴盛,斜滩作为闽东、闽北的主要物资集散地的地位依然。

斜滩茶文化历史悠久。斜滩人嗜茶成性,视茶如命,接客待友都离不开茶。

斜滩人爱茶成风,茶文化在民间也显得特别独特。尤其是畲族男女,他们至今还流行着唱茶歌、说茶事、以茶传情、以茶抒怀的习俗。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闽东斜滩茶文化历史回眸》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文化历史: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茶文化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就来说明其中一个部分,即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⑴品饮方式的艺术性。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⑵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⑶茶馆的普及。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我国茶文化之“最”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咖啡,可可)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最大的野生茶树云南省勐海县境内的一棵茶树,高32米多,主干粗3米,树龄约1700年,被称为世界茶树之最。

最早的种茶专著唐代陆羽撰述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著。《茶经》已被译成10几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最早引入中国茶叶的国家: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到我国浙江等地留学,把茶叶和种子带回日本。17世纪,茶叶传到欧洲,19世纪传到非洲。现在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成为传播友谊的纽带。

最早的咏茶诗据史载,西晋诗人张载“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的诗,被称为第一首咏茶妙诗。

最早的茶话会据史书云: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皓赐宴群臣必使之大醉。大臣韦曜酒量小,孙皓为照顾韦曜,便秘赐“以茶代酒”。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饮茶的茶宴,类似今天的“茶话会”。

最完备的茶叶科研教育体系自《茶经》问世至今,我国十分重视茶叶的理论研究。现在我国有9所高等院校设有茶叶专业,在校学生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有两所全国性的茶叶研究所,成为世界上茶叶科研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39434.html

上一篇:茶甘味真,茶梦清好

下一篇:陈年铁观音价格是多少?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