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的形态美:砖、饼、沱是如何形成的?_普洱茶

2020-04-07

在明清一代,普洱茶闻名天下。瑞贡天朝的普洱茶,散茶与紧团茶并存。比照中原腹地的名优绿茶,拣选幼嫩芽叶制作上贡的普洱散茶,在当时是为了迎合主流。另一种拣选幼嫩芽叶制作上贡的紧团茶,则有讨得皇帝欢心并以此来表达忠心的意味,取紧密团结之寓意。

饼茶(宫廷料)

从上贡皇帝的普洱紧团茶的名称和形态,就可以管窥一斑。现有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述女儿茶的,非普洱茶莫属。从清乾隆年间的张泓和稍晚道光年间的阮福对女儿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采制女儿茶的是称为“夷女”的少数民族女子。阮福描摹形态为“小而圆者”。这种形态出现的缘由,直到我们一次又一次经年在云南普洱茶山游历的过程中,才寻找到了答案。

在景迈芒景的哎冷山茶魂台,在巴达章郎布朗族博物馆,在南糯山半坡寨,在布朗山老班章寨子,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那就是生殖崇拜。

砖茶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后来的文明社会。发达的中原文明先民一脉相承的祖宗崇拜,落后的云南少数民族文明延续至今的生殖崇拜,本质并无不同。从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来考量,女儿茶正是云南少数民族古老宗教信仰的产物。

在封建王朝的皇帝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向皇帝表达忠心,上贡皇帝女儿茶都隐含着深层的寓意。另一种普洱紧团茶人头贡茶,尽忠的意味更加明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普洱市博物馆,隔着玻璃,我长久的凝视普洱贡茶。在我看来,普洱茶的形态之美,在女儿茶、人头贡茶中蕴含有狞厉之美。

沱茶

普洱茶名称和形态的变迁,无言的诉说着云南民族文明和中原文明之间从未停止过的交流和融合。清中期用来上贡的女儿茶,到后期被称为景谷姑娘茶,雅称为私房茶。民国时期今儿被更加文雅含蓄的名称沱茶所取代,馒头形也被窝窝头型替换,这显而易见是汉族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边疆文化交融的结果。

自清末民初伊始,汉族带来的中原文明对普洱茶形态影响表露无遗。直到建国以后,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最好最细嫩的原料用来制作沱茶内销;老嫩适度的原料用来制作俏销的圆茶;边销的则是牛心型紧茶,牛心紧茶又名蛮庄茶,后来被砖茶所取代。

这些都写进了茶学的教科书中。饼、砖、沱,毫无疑问的是普洱茶中的主流形态。如果我们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来看待这些形态,天圆地方,人为万物之灵,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浮出水面。

侨销港澳台东南亚的圆茶,无声的召唤这些海外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举杯邀陪明月,低头思恋故乡。

边销藏区的砖茶,召唤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新的长城。

内销的沱茶,饮茶思源,莫忘亲恩。

砖、饼、沱作为普洱茶的存在形态,以它的美在存储中变化,味道在变化中升华!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的形态


普洱茶的茶树一般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一13(-20)米,主干直径可达1米以上;幼枝和幼叶被细柔毛。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一8(一12)厘米,宽1.8一4.5厘米,先端钝尖,有时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3一7毫米。花单生或2-4组成腋生聚伞花序,白色,直径2.5一3.5厘米,有香气,花梗长6一10毫米,下弯;萼片5(-6),圆形,果时宿存;花瓣7一8(一9),宽倒卵形或圆形;雄蕊多数,外轮花丝合生成短管;子房3室,外面被毛,花柱顶端3裂。蒴果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约25厘米,果皮革质;种子1或2,近球形,微有棱角,直径约1.5一1.8厘米,淡褐色。

普洱茶的形态各异,主要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是滇青茶。滇青又称晒青毛茶(现已改烘干),是以云南大叶种的芽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的工序加工而成的。

(一)普洱散茶就是以细嫩的滇青做拼配原料,经过普洱茶特有的漫堆工序(又称后发酵)的后熟作用而成的,如彩程的拓荒1号古树散茶就是个代表。(二)普洱紧压茶就是以细嫩的澳青为主要配料,还要选用不同等级的粗茶,作为裹茶或称包心茶。经过毛茶拼配、筛分、半成品拼配、蒸压冷却定型、干燥、包装等工序,手续相当复杂。如饼茶、圆茶、紧茶都是以普洱茶为原料;普洱方茶以滇青(晒青)为原料,进行压制而成。饼茶和圆茶是圆饼形(又称七子饼茶);紧茶过去是压制成带柄的心形,因包装运输不便,后来改成砖形;方形的是普洱方茶。饼茶、圆茶、紧茶、方茶的压制工艺大同小异,只是压模型状区别。

当然,我们还有诸如康砖茶、竹筒香茶等形态,因普洱茶特性,也有很多厂家或者个人会压制个性茶雕,比如彩程的千年古树银芽金瓜和金蛇吉祥,主要用于观赏和收藏。

普洱茶苦涩感强是如何形成的


茶叶带有“苦涩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茶叶自身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作用的结果,二是病虫危害导致的。因此不能简单的把带有“苦味”的普洱茶,定性为都是不好的茶,有时,带有“苦涩味”的茶,往往还是好茶。

1、茶叶苦涩味的浓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所决定

(1)茶叶的苦味物质

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就茶树的一个枝条来说,决定茶叶品质的苦味物质,往往是嫩叶含量比老叶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一、二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最高,依次减少。

(2)茶叶的涩味物质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所以,带有“苦涩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这亦是中低档茶滋味比较淡薄的原因。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陈香显露、苦涩味低淡的,必是陈年老茶,是茶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大量降解、转化消失使滋味变得醇和的结果。

2、不苦不涩不一定就是好茶,苦涩重也不一定糟糕

从苦涩味来考量一款茶的好坏时,我们关键要看它的苦涩味化不化的开,是否苦涩协调,这才是评判的标准!譬如老曼峨、老班章,入口虽然能感觉到强烈的苦味,但也不仅仅只有苦味。茶汤入喉,苦味弥散开来,但转瞬即逝,甜味随之从嗓子眼里涌出来。两颊、喉咙似有涓涓小溪,潺潺流动,从口腔到喉部都润泽甘甜无比。

综上所述,内含物丰富口感饱满,苦涩能化能生津才是好茶,茶汤的每一种味觉因素,都是构成这一杯茶的有机因素,如果缺少了一个,都会觉得不够饱满不够有层次,因此苦涩味还是必须的。

普洱茶的香气是怎么形成的


普洱茶因制作工艺手法、选料及茶区不同,香味上分有樟香味、兰香味、荷香味、枣香味、蜜香味、蜜兰香味等,什么原因决定了普洱茶的香气?

一、香气的前体物质

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寡,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等因素。

二、不同的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中制程的差异(温度、受热时间、萎凋时间、干燥方式、干燥温度)也影响了香气的不同。

三、仓储的不同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感染异味的特点,与普洱茶而言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

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从鲜叶、制程、仓储中的种种不同。

云南普洱茶的初始形态


就云南普洱茶而言,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著《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在樊绰著书时,南诏有七节度,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只称六节度,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蛮书》写于咸通三年前后,当时南诏出兵攻打唐朝安南都护府,而作者樊绰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战争。为了对付南诏的军事进攻,乃作《蛮书》,其写作目的是为了便于唐朝政权对南诏采取措施时参考,故一切记述均围绕军事作战为目的,而非一部风物志,所以,对于记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我们当理解为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就是云南著名的产茶区,清代西双版纳有名的六大茶山,正是南诏时期的“银生城界诸山”,在银生节度的辖境范围内。而《蛮书》卷六银生节度辖境内的“朴子蛮”,正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的祖先。而这里的“茶”,是泛指“南诏境内之茶”。

从当时居住在洱海地区(一说巍山)的“蒙舍蛮”既然能饮用到原产生银生城的茶,可推想茶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一定市场。

但何以要说《蛮书》中所指的茶就是后来的普洱茶呢?我们来看光绪《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代。”据此可知,云南银生府所产之茶在唐代时就已行销西藏,但尚无精制加工之法,是后来“普茶”的初期形态。

普洱茶“山野气韵”如何形成?


提起山野,它代表的是远离人群,远离人的衣食住行带来的各种气息。这样的茶便像隐居的村夫一般,带有山野的气息。自然、野性还带着一点与共生圈万物完美的混杂气息。

生态的“隐秘”

茶叶的山野气息,一般跟生态有关,生态越好越自然,越远离人群的茶树所采摘的茶叶更有山野味。

1、古树根系混生

“隐秘”的茶树大多长在各类古树混生的地方,其根系往往会跟森林中其他古树根系混生,盘根错节。这也就沾染了一些独特的山野气韵。如:景迈山中多木姜子、红椿等珍稀树种,这使得混生的茶树变会带有固特的气息。

2、茶树共生物

较高树龄或者自然放养的野树大多枝干上存在各类生物。像苔藓、藤蔓、、螃蟹脚、野生菌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这些生物使得采摘的茶叶带上了特殊的口感和香味,如菌香,兰花香的茶叶就比较常见。

山野韵的冲泡表现

香气:香气浓酽,迅速弥漫有扩散性。时有松香、芒草香、菌香、野兰花香等异香或者混香出现,香气独特但不惹人厌烦。

汤感:饱满、醇厚,有层次,有喉韵,有些喉部会带有凉感。

体感:身体反应较其他茶品要明显,时常伴随身体出汗、局部发热、热流升腾等。

山野韵味就是这样,要么野性十足,要么奇异难寻,你看不出它哪哪好?就是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安静且舒服意味。

普洱茶的“涩”如何形成及其浅析


常听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而“涩”与“苦”正是茶之本味,在普洱茶中任何一款普洱生茶都存有涩味,涩味的浓淡和每个地区山头的茶叶都不一样,不能作为好坏评定的依据。总体来讲,台地茶(近年来人工大面积的茶种植,茶树年龄不长的茶)涩味易久留口腔,难以散去,大树乔木茶(一般来说树龄几十年以上,乔木类)虽有涩味,但易散开,瞬间转化为回甘。那么,普洱茶的“涩”那是哪些成分呢?

影响普洱茶口感之“涩味”成分主要是:儿茶素类—苦涩味,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没食儿茶素—涩味,表儿茶素—涩味较强、回味较甜,黄酮类—苦涩味,没食子酸—酸涩味等。而不同海拔、日照、温度对各儿茶素的含量都存在影响。所谓涩能不能化,涉及的化学因素就比较多。涉及到多酚类化学、酶的化学、糖、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类脂等等。下面提几个相关的化学作用:

1、凝固沉淀:多酚类物质能与蛋白质产生凝结作用,生成多酚-蛋白复合物。

2、茶叶中咖啡碱的作用:咖啡碱能与酚类及其氧化产物结合,而阻止酚类与蛋白质的结合;咖啡碱能抑制蛋白质凝固的局部作用。

3、缔合沉淀:多酚类物质遇生物碱互相缔合形成胶体不溶物,在低温时胶体絮凝聚沉,汤色会自然形成胶体浑浊。温度越低,浑浊越明显。

4、制茶中因氧化、水介和异构等作用对涩味亦有相当的影响。包括将来的仓储、品饮等外在很多因素,不同的化学作用很多。

5、原料方面:茶树龄与涩度呈反比,茶树的生长环境(阴阳面、遮荫不遮荫)对涩度的影响;

6、制程方面:揉捻度与涩度呈正比,发酵度与涩度呈反比;

7、冲泡方面:水温与涩度呈正比,注水高度与涩度呈正比,注水速度与涩度呈正比;

8、仓储方面:因为会受环境变量的影响,在一个转化周期内茶的涩度通常会有一个逐渐升高再降低的过程。温湿度的不同的情况下,茶品涩度的变化也会有差距。

在所有茶类中均含有茶单宁成分,而茶单宁成分得多少也是决定了茶叶涩味的浓淡一个要素。普洱茶是大叶种茶普制成,所含的茶单宁成分要比一般茶叶多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醉,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问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部肌肉收效,正形成生津作用。涩和苦味一样,都能启示茶道的直道。涩也可以增加普洱茶茶汤的刚强度,也可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在纯科学的立场,涩并不是味道,不过在比较怒性的誉洱茶品茗领域,我们习惯把涩感视同茶的味道一起处理。

依据我们品茗普洱茶直接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省中区,在勐库、勐弄和凤庆(凤山)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而在云南南区,在思茅和西双版纳所生产的普洱茶,则属于涩底的茶品。如同台湾地区的乌龙茶是可苦不可涩,而武夷的名茶都是以涩而生津闻名于世。红印、绿印圆茶以及较早些的宋聘、敬昌、普庆等等普洱茶,都采用云南区茶青制成,也都属于涩底的茶品。冲泡涩底普洱茶和苦底的一样,要注意冲泡方法上的技巧,以及个人对涩感的接受程度。

如何撬普洱茶饼?


普洱茶是中国茶中的一种地方特种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普洱茶这朵奇葩直至明清时期才被认知,这就让人们对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带来了很多的不足与误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加深,普洱茶的影响力在逐年提升,2007年普洱茶成为当年中国的三大热词之一:股票、房奴、普洱茶。

普洱茶受到了越来越多朋友的认识和关注,也成为人们日常用来改善身体体质和保健的一种日常饮品。但压制成七子饼、沱茶、砖茶后的普洱茶对于刚开始喝普洱的朋友来说,每次饮用之前要如何把它分成小块来冲泡,可是费了不少心。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撬普洱茶的几种工具:下面,我们以一饼普洱茶生饼为例:1、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2、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3、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4、现在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的撬开。5、就这样,饼茶就可以慢慢撬散了

普洱茶仓储:普洱茶未来仓储的几种形态


普洱茶的最佳仓储条件是什么?茶界一直争议不断。经过一定时间存放后的陈年普洱茶,不同人,不同地方存储,都会不同的表现,那么不同仓储,只要是大家各自喜爱的仓储都是可取的。

未来的普洱茶仓储应该是走向三个方面的——

1、家庭的仓储。各地气候不同,温湿度不同,普洱茶存储所能提供的条件不同而出现一个泛类型的仓储环境,这是普洱茶给予茶友的乐趣之一,在这里的普洱茶已拥有超出一般流通型普洱茶的含义。

2、茶商的仓储。各地茶商所处地区不同,因气候等各方面的不同,经过各自长时间的探索而出的仓储,应该是纯干仓、干仓、入仓之间不同程度仓储的总和。若有机会收到品质好的茶品,经存放而出将会有较高的“类品牌式溢价”。

3、茶企的仓储。存储在传统普洱茶市场建立的仓储中心,若能有一定量供应市场,有可能在未来普洱茶市场成为衡量普洱茶年份之间的尺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普洱茶,现在普洱茶也随着人们散布在大江南北,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也使普洱茶的转化有不同的走向。华北地区(例如北京仓)的气候,主要是四季分明,但整体全年湿度较为干燥,如果没有给生普洱茶一定湿度,容易出现酸味,尤其在冬天,湿度是全年最低,而普洱茶的水份在此时间会被带走过多,可能会出现酸味,在此季节需要密封保存。华东地区(例如浙江仓)与华南地区(两广地区)一样,主要是湿度高,但是温度没有华南地区全年的温度高,所以此地区的普洱茶品转化程度应处于云南仓与广东仓之间,与广东仓一样,要注意每年春季的梅雨天气的高湿度侵袭就好!

且不论哪种仓储最佳,各种仓储的存在使普洱茶的形象更为生动和适应更多的茶友,这才是普洱茶啊!

为什么有“纯干仓”?

“纯干仓”普洱茶品的出现,约在1995年左右,主要是当时香港茶商的茶品主导普洱茶市场,市场都认同普洱茶需要经过茶商仓储,而“纯干仓”普洱茶品是由一些普洱茶收藏家流出,一般为个人家庭仓储,所以相较与当时香港仓的“干仓”(即仓位较好)、“湿仓”(即仓位较低)而言的“纯干仓”。所以这是前文所提的家庭仓储,并非纯干。因为如果你的茶仓很干,那么你的茶基本就废了。众所周知,普洱茶转化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氧气含量气候等各方面都影响着普洱茶的转化方向,所以“纯干仓”是一个伪概念,应该理解为市场上通俗而言的“干仓”等。

那么,在香港普洱茶市场的“入仓”茶品包围下的普洱茶市场,为什么有“干仓”出现呢?应该有以下的因素:

第一,新兴消费者的加入。国内大多数茶叶消费市场,多是以绿茶、乌龙茶类的传统消费区域。随着普洱茶热潮的出现,原来的陈年普洱茶供应量因为仓储方式的不同,供应量严重不足,所以出现“干仓”概念,把存储茶品的过程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存放,而限于消费者的仓储条件,创造出“干仓”概念适应市场潮流。

第二,新入市茶商的加入。随着热潮渐起,许多原先的茶商也兼做普洱茶品,还有更多刚从其他行业转入茶行业的茶商的加入,限于资金、存茶技术的限制,还有对普洱茶理解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出现“干仓”概念适应市场潮流。

在接下来的普洱茶市场变革里,来自上游茶企的冲击,将打破普洱茶商原有的经营环境,茶商除了应对同行竞争,还要应对有优势实力的茶企竞争,市场因此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普洱老茶有一定的价格上升空间。

(2)市场将可能出现仓储品牌。

(3)大量囤积的新普洱茶成为“仓储试验品”。因而有一个普洱茶消耗的新途径(不排除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仓储试验品”流入市场的可能)。原题:《普洱茶未来的仓储形态》

普洱茶膏的形成


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

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据史料记载,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艺非常复杂。原料选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叶种茶,经过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润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后汤色浓艳,呈宝石红和玫瑰红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药效成分。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据海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包括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醒酒、抗疲劳、缓解亚健康等。鲁迅茶膏的收藏者周海婴回忆说,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母亲许广平就拿出一小块茶膏,泡给他喝,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礼品赠予到访的英国使团。当时英国人不知此为何物,把它封存起来。据说这批茶膏现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辛亥革命后,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随之终止,制作方法也已失传。虽然后来民间也曾出现过一些茶膏制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云南土司大锅熬制的方法,与皇宫御茶房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区别。

茶的更高形态——普洱茶膏


茶的更高形态——普洱茶膏!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从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到各国对日本核污染地区食品的禁运,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充斥在我们周围,几乎进入了我们所有的食品,也正因如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需求的增长与食品的安全是一对矛盾,始终考验着人类的智慧,这也为现代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具安全、营养和快捷是现代食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中国,茶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饮品,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这种以养生为目的的食品,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面临着食品安全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不安全的茶品不仅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更可能带来危害。如何制造符合现代食品要求的茶品,考验着当代茶人。人们首先在清代宫廷普洱茶膏中找到了答案。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以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采用常温压榨制膏工艺,其生产出来的茶膏保护了普洱茶中的有益菌和活性酶,具有后续发酵的能力,使得普洱茶膏与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却能够长期保存而不腐。至今仍然收藏于故宫的宫廷普洱茶膏,历经一百多年依然没有变质,在人类深加工食品中堪称一奇。关于普洱茶膏的功效,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因此,普洱茶膏成为清宫养生饮品。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普洱茶膏有解酒、护肝、消食、解油腻、养胃的直接功能;此外,普洱茶膏还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潜在功能。然而清代的宫廷普洱茶膏并不是一个真正理想的现代茶品,其工序复杂、成本奇高很难推广,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很多人尝试利用中药熬制膏药的方法制做普洱茶膏。这种方法通过高温的长时间熬煮,破坏了普洱茶的活性、营养物质及香气物质,使得制作的茶膏没有后续发酵的过程,保质期短,不仅苦涩、汤色浑浊,且无法解决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问题。经过技术改进,很多企业开始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生产出茶粉,满足了茶饮品快捷方面的需求,虽然在食品卫生、安全性上有很大提高,但仍属于高温的工艺,无法完全达到现代食品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验及研究,当代茶人借鉴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思路,利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采用低温萃取、冷冻干燥及超滤技术制作普洱茶膏。这种方法避免了高温对普洱茶中有益菌和活性酶的破坏,使得普洱茶膏具有持续的后发酵过程,越陈越香,解决了不用添加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问题;同时通过超滤技术能够完全剔除农残,无重金属超标,成功解决了食品的安全问题。以此种方法生产的普洱茶膏属于发酵食品,在活性酶、有益菌的作用下,茶多酚等大分子物质,不断分解成易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对身体益处极大的茶红素、茶褐素、各种氨基酸不断增加,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2005年中国出现了首家专门制作茶膏的企业,开始以低温萃取和冷冻干燥工艺制作现代普洱茶膏。

准确地讲,茶膏不是“膏”,而是一种固态茶。第一次听说茶膏的人,都会以为茶膏是一种半流体状态的膏体,其实不然,包括保存在故宫的宫廷普洱茶膏,也是呈固态的小方块。一款名为“茶石”的普洱茶膏,生动地说明了固态茶的特性。顾名思义,“茶石”质地和形状如石子一般,茶膏落于公道杯的时候(一般冲泡茶膏用公道杯即可),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却能很好地溶解于温水,且汤色透亮,没有一丝浑浊,相当神奇。尤其是通过低温萃取、冷冻干燥工艺制作的茶膏,得益于厌氧发酵技术,茶多糖被分解成小分子低聚糖,膏体不像高温熬制的茶膏那么粘稠,易形成各种精美细致的图案,也因此,以此技术生产的二龙戏珠、吉祥孔雀、吉祥凤凰、皇印等图案的茶膏,在市场上广受茶膏收藏者的喜爱。

茶膏可谓中国茶品的伟大发明,是世界第一款速溶茶。其实茶膏早在唐朝就有发现,而到了宋代茶膏已经成为独立的茶品出现,然而茶膏自始至终都主要是做为贡品供皇家或上层人物使用,很少为民间所认识。无论是哪个时代,茶膏作为茶叶精华的高度浓缩品,都是高端茶品的代表。现代普洱茶膏的出现至今,不少茶膏名品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成为了高端茶品的风向标。不同的茶膏,在汤色、口感、感官形态上各不相同,在满足养生的需求同时,也为品饮者平添了不少情趣。一款名为“玉龙胜雪”的普洱茶膏,由于经过了深度发酵和陈化后,普洱茶的儿茶素和咖啡碱析出并形成天然的络合结晶,如同“白霜”覆盖于茶膏的表面。此款茶膏营养极高,内质丰富、滑感极强,不含任何杂气。我们前面说的“茶石”就是这种“玉龙胜雪”进一步陈化得到的,其“白霜”更是深入到茶膏内部,外观恰似一座座雪山。还有一款名为“红运当头”的茶膏,为中国第一款“上投茶膏”,有意思的是,此款茶膏冲泡时先注水后投茶膏,茶膏漂浮于水面,溶解过程呈雾状向下散开,极具动感和灵性,似天降福运。通过现代发酵工程破译了普洱茶的发酵过程,模拟这个过程生产出的“普洱黑金”茶膏,“药香”味浓厚,可与七十年的普洱老茶相媲美,是养胃的佳品。通过超滤离子交换技术,还可生产完全脱出咖啡因的产品,“月光美人”是第一款深度脱出咖啡因的茶膏,特别适合对咖啡因敏感的人群。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当代茶人的不懈努力,现代普洱茶膏发展成为更高形态的茶——超级固态速溶茶。近年来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不断为世人所认识,普洱茶膏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青睐。2011年5月,中国首家茶膏博物馆在云南省昆明市康乐茶文化城落成,收集整理茶膏历史,传播茶膏文化,研究茶膏制作工艺。这一本来属于皇家的神秘饮品,正在融入当今社会,成为现代茶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探究普洱茶的初期形态


就云南普洱茶而言,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着《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在樊绰着书时,南诏有七节度,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只称六节度,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蛮书》写于咸通三年前后,当时南诏出兵攻打唐朝安南都护府,而作者樊绰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战争。为了对付南诏的军事进攻,乃作《蛮书》,其写作目的是为了便于唐朝政权对南诏采取措施时参考,故一切记述均围绕军事作战为目的,而非一部风物志,所以,对于记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我们当理解为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就是云南着名的产茶区,清代西双版纳有名的六大茶山,正是南诏时期的“银生城界诸山”,在银生节度的辖境范围内。而《蛮书》卷六银生节度辖境内的“朴子蛮”,正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的祖先。而这里的“茶”,是泛指“南诏境内之茶”。

从当时居住在洱海地区(一说巍山)的“蒙舍蛮”既然能饮用到原产生银生城的茶,可推想茶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作为商品,形成一定市场。

但何以要说《蛮书》中所指的茶就是后来的普洱茶呢?我们来看光绪《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代。”据此可知,云南银生府所产之茶在唐代时就已行销西藏,但尚无精制加工之法,是后来“普洱茶”的初期形态。

普洱茶膏——最高形态的茶


在中国,茶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饮品,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这种以养生为目的的食品,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面临着食品安全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不安全的茶品不仅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更可能带来危害。如何制造符合现代食品要求的茶品,考验着当代茶人。人们首先在清代宫廷普洱茶膏中找到了答案。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以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采用常温压榨制膏工艺,其生产出来的茶膏保护了普洱茶中的有益菌和活性酶,具有后续发酵的能力,使得普洱茶膏与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却能够长期保存而不腐。至今仍然收藏于故宫的宫廷普洱茶膏,历经一百多年依然没有变质,在人类深加工食品中堪称一奇。关于普洱茶膏的功效,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因此,普洱茶膏成为清宫养生饮品。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普洱茶膏有解酒、护肝、消食、解油腻、养胃的直接功能;此外,普洱茶膏还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潜在功能。然而清代的宫廷普洱茶膏并不是一个真正理想的现代茶品,其工序复杂、成本奇高很难推广,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很多人尝试利用中药熬制膏药的方法制做普洱茶膏。这种方法通过高温的长时间熬煮,破坏了普洱茶的活性、营养物质及香气物质,使得制作的茶膏没有后续发酵的过程,保质期短,不仅苦涩、汤色浑浊,且无法解决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问题。经过技术改进,很多企业开始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生产出茶粉,满足了茶饮品快捷方面的需求,虽然在食品卫生、安全性上有很大提高,但仍属于高温的工艺,无法完全达到现代食品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验及研究,当代茶人借鉴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思路,利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采用低温萃取、冷冻干燥及超滤技术制作普洱茶膏。这种方法避免了高温对普洱茶中有益菌和活性酶的破坏,使得普洱茶膏具有持续的后发酵过程,越陈越香,解决了不用添加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问题;同时通过超滤技术能够完全剔除农残,无重金属超标,成功解决了食品的安全问题。以此种方法生产的普洱茶膏属于发酵食品,在活性酶、有益菌的作用下,茶多酚等大分子物质,不断分解成易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对身体益处极大的茶红素、茶褐素、各种氨基酸不断增加,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2005年中国出现了首家专门制作茶膏的企业,开始以低温萃取和冷冻干燥工艺制作现代普洱茶膏。

准确地讲,茶膏不是“膏”,而是一种固态茶。第一次听说茶膏的人,都会以为茶膏是一种半流体状态的膏体,其实不然,包括保存在故宫的宫廷普洱茶膏,也是呈固态的小方块。一款名为“茶石”的普洱茶膏,生动地说明了固态茶的特性。顾名思义,“茶石”质地和形状如石子一般,茶膏落于公道杯的时候(一般冲泡茶膏用公道杯即可),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却能很好地溶解于温水,且汤色透亮,没有一丝浑浊,相当神奇。尤其是通过低温萃取、冷冻干燥工艺制作的茶膏,得益于厌氧发酵技术,茶多糖被分解成小分子低聚糖,膏体不像高温熬制的茶膏那么粘稠,易形成各种精美细致的图案,也因此,以此技术生产的二龙戏珠、吉祥孔雀、吉祥凤凰、皇印等图案的茶膏,在市场上广受茶膏收藏者的喜爱。

茶膏可谓中国茶品的伟大发明,是世界第一款速溶茶。其实茶膏早在唐朝就有发现,而到了宋代茶膏已经成为独立的茶品出现,然而茶膏自始至终都主要是做为贡品供皇家或上层人物使用,很少为民间所认识。无论是哪个时代,茶膏作为茶叶精华的高度浓缩品,都是高端茶品的代表。现代普洱茶膏的出现至今,不少茶膏名品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成为了高端茶品的风向标。不同的茶膏,在汤色、口感、感官形态上各不相同,在满足养生的需求同时,也为品饮者平添了不少情趣。一款名为“玉龙胜雪”的普洱茶膏,由于经过了深度发酵和陈化后,普洱茶的儿茶素和咖啡碱析出并形成天然的络合结晶,如同“白霜”覆盖于茶膏的表面。此款茶膏营养极高,内质丰富、滑感极强,不含任何杂气。我们前面说的“茶石”就是这种“玉龙胜雪”进一步陈化得到的,其“白霜”更是深入到茶膏内部,外观恰似一座座雪山。还有一款名为“红运当头”的茶膏,为中国第一款“上投茶膏”,有意思的是,此款茶膏冲泡时先注水后投茶膏,茶膏漂浮于水面,溶解过程呈雾状向下散开,极具动感和灵性,似天降福运。通过现代发酵工程破译了普洱茶的发酵过程,模拟这个过程生产出的“普洱黑金”茶膏,“药香”味浓厚,可与七十年的普洱老茶相媲美,是养胃的佳品。通过超滤离子交换技术,还可生产完全脱出咖啡因的产品,“月光美人”是第一款深度脱出咖啡因的茶膏,特别适合对咖啡因敏感的人群。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当代茶人的不懈努力,现代普洱茶膏发展成为更高形态的茶——超级固态速溶茶。近年来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不断为世人所认识,普洱茶膏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青睐。2011年5月,中国首家茶膏博物馆在云南省昆明市康乐茶文化城落成,收集整理茶膏历史,传播茶膏文化,研究茶膏制作工艺。这一本来属于皇家的神秘饮品,正在融入当今社会,成为现代茶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普洱茶的形态美:砖、饼、沱是如何形成的?_普洱茶》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小金沱”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113829.html

上一篇:浅谈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_普洱茶

下一篇:为什么普洱茶要压成饼?_普洱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