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唐宋茶在日本的传播

2019-12-23

唐宋茶在日本的传播

在唐宋,喝茶是件风雅之事。

唐人喝茶,我们从陆羽的《茶经》中可管窥一二,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唐真身宝塔地宫出土的文物中,我们看到了一套完整的黄金茶道具,惊悉皇室御用茶道具的谱系讲究奢华,而唐朝壁画或仕女图的闲适样式则是宫中品茶的很好注脚。

宋人开始普及喝茶,品茗分茶,在文人中间极为流行,引车卖浆者在市井大卖大碗茶。有李清照多首“分茶”诗为证,女词人喝完了小酒就会想茶,所谓“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据说苏东坡一人就有80首饮茶诗,可谓茶痴,茶也给这位政治上颠沛的老人太多慰藉,著名诗句如众人熟知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唐宋是日本人派遣使者来东土求学最频繁之际,适逢中国最好的时候,他们将这份风雅带回了日本。日本人喝茶的起步,应该是茶文化的最高点,如今唐宋茶风在日本依旧留有遗韵。

日本人初识茶德

最初,茶是作为药品,被鉴真带到日本的。那时的茶,可能是被称为砖茶的中国古茶,边咀嚼边喝热水,因为是咀嚼茶,所以叫作“喫茶”。这样的砖茶,传到日本以后,被日本人研磨碎了,作为抹茶喝。平安朝的日本人大都喝这种抹茶。

因为是鉴真和尚带到日本的,所以喝茶首先在寺院流行,喝茶就成了禅师修行的法门,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到中国留学的僧人弘法大师,从中国带回来茶种,于是,有了本土化的山城栂尾茶和大和室生茶。《日本后记》卷二十四,言嵯峨天皇于弘仁六年(815)四月葵亥(22日),路过崇福寺、梵释寺,大僧都(僧官)永忠率众僧奉行,皇帝降舆、升堂、礼佛、赋诗,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御,此为日本最早的饮茶文献。

次年,永忠和尚便圆寂。而嵯峨天皇却留下饮茶诗篇:“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便宜听雅弹”;“避景追风长松下,提琴捣茗老梧间”。天皇、永忠一行于长松老梧间,吟诗弹琴,山木之烟火,山泉之水汽,山茶之香味袅袅然,化作茶烟,远离市井,起于林泉寺院。

当时,茶作为时尚,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平安京东西市贩卖的物品目录中,没有茶。茶被看作是风雅之事,茶的药效还鲜为人知,被淹没在流行的“大抵闲人只爱茶”里了。平安时代的公卿、学者、文人菅原道真有诗云:“茗叶香汤勉饮酒,莲花妙法换吟诗。”

可见,作为唐风之一的茶文化,主要还是在文人和僧人的小圈子里开花。唐亡,遣唐使中断以后,在日本国,唐风稍息,而国风兴起,茶文化就更难以大众化了。到了宋代,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增加,日本僧人又复兴了唐风。

荣西禅师,从南宋归国时,再次带来茶种,种在背振山的灵仙寺;接着,还有僧人弁元,也从南宋携茶种归,种在骏和国,种出了骏河茶。荣西71岁时,用中国古文体写成《吃茶养生记》。他在书中说道,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茶若生于山谷中,则为其地之神灵;若采之人伦间,则可以长人命。他还说,天竺、唐土都以茶为贵,我朝亦嗜爱之,乃古今之仙药。作为仙药的茶,当然还是抹茶,荣西著《宋朝焙茶样》,言及台州末茶,有人遂以为日本抹茶来自中国台州。荣西在中国,足迹所至按顺序是杭州、明州、台州,台州为末,因而称台州茶为末茶,使人误以为如日本人自制的粉末状的末茶。

镰仓初期,荣西再兴吃茶之风,提倡“茶德”,而有了寺院教化茶,为僧人受戒方便使用,还向庶民施茶,用茶的药效救济病人。镰仓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因烦恼害酒,久醉不醒,荣西进茶一盏,并献上《吃茶养生记》,实朝醒来,心中感悦,便推广“茶德”,此为武士喝茶之始。荣西劝茶曰:“肝脏喜好酸味,肺脏喜好辛味,心脏喜好苦味,脾脏喜好甘味,肾脏喜好咸味”,如服用含有苦味的茶,心脏就会变好,病气自然消散。从此茶文化便在武士的心中,开出了苦涩的“茶德”之花。

从茶德到茶道

荣西禅师宣讲“茶德”,认为“饮茶可使人高尚”。他说,修禅有三大障碍:一为睡魔,二为杂念,三为坐相不正。不除掉这三大障碍,禅便难以修成,尤以睡魔为甚,欲驱除之,饮茶是个良法。

把饮茶从功利性的茶德,提升为艺术化的茶道,在日本是以一段禅宗公案为契机的。大茶人村田珠光也是一位僧人,他听说了“赵州茶”公案,顿悟“禅茶一味”,由茶入了禅的法门。

所谓“赵州茶”,其实是一段公案,起于“赵州古佛”从谂。据说有一次,两人来参访禅师,从谂问:“来过这里吗?”一人答,来过。从谂说:“吃茶去。”另一人回答,没来过。从谂又说:“吃茶去。”后来,有僧人不明白,问道,为什么来过和没来过的,都让人吃茶去?从谂叫道:“院主”,僧人回应。从谂还是那句,“吃茶去。”有人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他还是回答:“吃茶去。”

客来了,请“吃茶”,乃尽主人本分;“吃茶”了,客要走,也是平常心。佛法教人的,就是要尽本分,用平常心,使人的存在,像“吃茶”那样单纯。

珠光和尚,由于参禅时经常瞌睡,听从了医师建议,用饮茶来疗治,果然见效。后来,又读了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一书,而受了启发。他觉得饮茶非同小可,便打算为喝茶立些规矩,一休和尚闻知,问他:你自己知道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喝茶吗?珠光答道:如荣西所言,为了健康。一休听后,便讲了“赵州茶”的公案,问珠光有何想法,珠光一时语塞。一休命人上茶,村田珠光刚想接,突然茶碗掀翻,一休喝道:“不管心情如何,为喝茶而喝茶,还立规矩做什么用!”珠光顿悟,欣然曰:“柳绿花红。”珠光以花喻禅,悟出了茶道的根柢,从此,放下万念,“吃茶去。”

镰仓时期的斗茶

镰仓时期,日本民间就流行聚茶斗茶,日语叫“茶寄合”。

以茶会友,淡化了平安贵族刻意风雅的诗趣,游兴反而活泼起来。当时,有一种时尚叫作“无礼讲”的茶聚形式,也叫作“破礼讲”、“随意讲”,也就是不分贵贱、不别上下的饮茶聚会,有点像我国魏晋时候的“清谈”。这种茶会,由茶人轮流做东,因此,也称为“顺茶事”、“顺事茶会”、“巡立茶”。

一开始,茶会只是营造一种谈话的氛围,讨论一些日常事务。话题有祭祀、分配用水、纳税等等,也可能会涉及政治。后来,它竟然发展到了令政府担忧的程度。到了日本的南北朝时代,足利尊氏终于在建武三年(1336)十一月颁令禁止“茶寄合”,禁止令出于足利幕府统治的《建武式目》。其中第二条言明,因群饮佚游,“及于莫大之赌,其费难胜计者乎!”所以禁之。

所谓“莫大之赌”,有人曾经描绘了当时的情形。一大堆人,先在客殿大吃一顿,接着就到吃茶斗茶的奇殿异栈之地,眺廊四方,望月兴叹。缅怀一通佛法后,便陈列无数赌资。接着,主人的儿子以建盏赐客,左提汤瓶,右握茶筅,从上位至末坐,献茶次第有序。然后评茶,茶少汤多则说“脚散”,茶多汤少则说“粥面聚”等等。参与斗茶的人无不喟叹曰:“诚以有兴有感,谁不玩之哉!”茶礼将终,则退茶具。再调制美肴嘉馔,劝酒飞杯,豪饮无羁,以至于主客醉颜如霜叶之红,狂状似风树之动。或歌或舞,增一座之兴;又弦又管,惊四方之听,极尽食色之美。

斗茶的过程,略言之,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专门辨别本茶和非茶,另一类则不论本茶非茶,都要一一加以分辨,而非仅在本茶和非茶之间进行区别。种茶本是因地制宜,饮茶为何有本非之分?

此分别缘自栂尾茶的来历。《异制庭训往来》说:我朝名山者,以栂尾为第一也。当年是荣西将茶籽赠与栂尾高山寺的高僧明惠上人,种出了日本闻名遐迩的栂尾茶。栂尾山,也因其自然条件宜于种茶,且与佛有缘,而成为日本茶的圣地。因此,斗茶上,茶人皆以栂尾茶为本茶,而其他地方产的茶,均为非茶。本茶与非茶,悬殊很大,当时人纷说:如以玛瑙比瓦砾,如以黄金对铅铁。

参与斗茶的几种本茶与非茶被一一点完、喝完、作答,然后分别记录下来。猜对的,就在答案右侧画一条微向右斜的线,这个记号就叫作“合点”,错了就不记,最后,在表的下方统计得分,算出胜负来。这一过程,就是“茶寄合”。

对于“茶寄合”即斗茶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要有所区分。如农民斗茶,基本是为了赌输赢;文人斗茶,同样是赌,但要表现为流连诗画之风雅上的赌;武士斗茶,则是一掷千金的竞豪奢。其奢华程度,日本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中有记载。战国时代,武家之族,以刀发财,富贵日来百倍,虽有锦绣铺地,却无片刻安心。因此,战时的“杀”,也是赌,是战场上之赌;平时的“赌”,也是杀,乃赌场上之杀。精神沉沦于黑暗里,日日在“杀”与“赌”中,循环不已。

“杀”与“赌”的代表者,是一名大将军佐佐木道誉,物语说他天天结众以茶会,日日“寄合”,极尽奢侈。调百味之珍膳,饮百服之本非,挂轴宝物如山堆积。吸引人的不是茶,而是为数几千万堆积如山的赌物或赌资,此外,醇酒美女,不一而足,这就是《建武式目》第二条为何要禁止“茶寄合”的原因了。

“日常茶饭事”的茶之心

日本人把常见不稀奇的事儿,叫作“日常茶饭事”。

茶和饭,本为两事,也能合在一起,如有名的“奈良茶饭”。茶饭,将煎茶注入饭里,再加以豆类、陈皮、栗子、野芋芽等。为坐夜船的旅人卖茶饭的奈良茶船,还有一字排开的“御前奈良茶”招牌的茶店,在日本都很有名,连俳句都要抬举它们,以为奈良茶里有灵感。

据说,松尾芭蕉曾戏言:“奈良茶吃三石,而后始知俳句之意味。”为什么俳句师会喜欢奈良茶饭?原因有两点,一是茶饭平常,二是茶饭朴素,如果有人不甘于这平常而朴素的奈良茶饭,那就意味着此人不是俳句师。“寂月澄清寂斋里,奈良茶饭唯一哥。”这是芭蕉有名的俳句,要从百姓日用中,用平常心去感受“寂”,因此,奈良茶饭就是“寂”的象征。

寂,是时间凝寂在空间中,一瞬间,感受生命之不动。那是忙里求闲一样的“闲寂”,是从天天要做要吃的茶饭中求“闲寂”,而非无聊之“寂”。“闲寂”在生活中带有审美的意味。

吃茶和吃饭一样,正是日常生活本身,日本人便从日常茶饭中寻思。喝茶有茶道,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茶道要用花来点睛,而花则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要据其名望、地位、辈份,来选择合适的花。

茶道的核心是禅,是世俗化的禅,它把禅从寺院里解放出来,带到露地、草庵和世俗生活,把脱俗的禅僧,转化为在家的茶人,使禅亲近庶民。

“茶禅一味”,是由村田珠光悟出来的。而珠光本人,便是个还了俗的和尚。他11岁时,到奈良出家。20岁时,因厌倦了出家生活而还俗,漂泊了10年。他30岁时,来到京都,投在一休门下习“禅”。一日,珠光用自己心爱的茶碗点茶,一休突然用铁如意棒击碎之。珠光不动声色,一休叹曰:禅也在茶中!一休圆寂时,便将他收藏的宋代高僧圜悟克勤手书的墨迹传给珠光。珠光将墨迹挂在自家茶室,供奉于壁龛,而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中”。

他用平常心,将茶与禅、庶民茶和武家茶以及茶的“和汉之界”调和起来,使唐物庄严的书院式武家茶,变成了日本化的庶民之“日常茶饭事”。

室町时代,足利氏政权开始了日本和明朝之间的勘合贸易。贸易中,大量“唐物”渡来,其中包含了书画、茶碗等茶道具。日本将中国传过去的宝物统称为“唐物”。

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和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尤好唐物,他们的藏品一览表——“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述了大量的书画上品和精美的陶瓷器茶道具。其名贵之茶碗,竟令人叹为观止,有“曜变,建盏之内无上也”、“油滴,第二之重宝”的记录。珠光与足利义政交往很深,但珠光却主张淡化唐物。他认为,茶之达人,其理想应趋于淡然之境,趣味盎然于心或诉求审美,而非“唯物”。

审美之眼,从以唐物之豪奢为极致之美,而转向内心,珠光没有主张两者对立,而是强调,与其以圆满具足、完美无缺的唐物庄严的世界为人世最高之理想,还不如将就一个属于“日常茶饭事”的不完全的、不具足的、有欠缺的美的世界。

正是这种内心的美和日常生活的美,启发了千利休发明草庵茶。那时,许多人都认为,茶之汤一定要使用古老器物,要注重该器物为何时何人所做,以及何时何人曾用过,总是把古老的文物摆在自己面前,千利休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柄杓可以洗净内心”。在真正的“日常茶饭事”实用领域和内心世界里,古董无足轻重。

唐茶在日本的本土化

村田珠光病逝那一年,武野绍鸥出生了。

绍鸥,是当时的堺(大阪府)之町众,即商人。作为一名著名的商人,以其财力拥有数十种唐名物,尤其是茶道具,被时人誉为风雅者。然而,他却把物风雅放下,将歌心举起,开始吟诗品茶。他觉得自己的灵魂里有一种珠光式的美,那是幽玄空寂之美,这种美,有些苍茫和萧瑟,如秋之夕暮,枯叶飘飘落在茅屋上。

武野绍鸥开始改革日本茶道,对唐物开始了“草体化”运行,或者叫本土化的开始。茶道的“草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像书法一样,从楷书向行书、从行书向草书渐进——从禅院茶向书院茶、从书院茶向草庵茶,越来越“草体化”。

“草体化”的姿态,就人而言,是自由之姿的展示;就物而言,是本土自然化的还原。日本追求自由的展示,是以隐喻的方式,通过本土自然化的还原,来显现自己的超越。而本土自然化的还原,则先将水墨画还原为白纸,再将白纸还原为泥土,一旦回到了作为原料的泥土,自然而然就显现了“墙”的本质。因此,茶室的墙,要回到它的原材料,与此相似,茶道具也应回到用竹木材料制成的原生态。

清晨,雪花飘落,堆积枝头,绍鸥踏着积雪,步入茶室,从容地将盛满清水的容器置于榻榻米上,点一支香,燃起木炭,煮水沏茶,开始了唐茶本土化的演绎,茶道的日本样式由此确立。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在国内起源和茶的传播


茶的起源与何处?何时传播到全国各地?如何传播的?小编与你一起揭开茶神秘的面纱。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茶的传播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综上所述,到了宋代,也就茶文化的巅峰时期,那时候茶区,和如今茶区范围相茶不多了。往后的朝代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上场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日本茶叶 日本茶的分类


日本茶叶

普通煎茶:日本茶的代表、也是最普通的茶。用蒸新芽的方法保留了茶最初的绿色。茶的品质高,苦涩适中、具有新茶独特的香味。

深蒸煎茶:煎茶的一种。为了抑制苦味加长了蒸新芽的时间,放入的茶是绿色。味道温和,在都市中经常能看到,简单的制作方法又好喝。

玉露:在茶园里栽培,遮挡了阳光,有很多抑制苦涩成分的儿茶酸和氨基酸,和煎茶同样的制作方法。具有独特的香味是高级茶的代表。

粗茶:价格便宜,苦涩适中。是日本各个地方的家用茶,在夏天和秋天用和煎茶同样的方法制作,属于一般的茶。

蒸玉石绿茶:煎茶的一种、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省略了像针一样延伸这一制作工序,使茶的形状看起来有点圆。作为大正末期的输出品,在香味方面很独特醇香。

锅炒玉石绿茶:代替蒸新芽而用炒,在锅中一边搓使之变干。佐贺、熊本、宫崎是主要的生产地。有清爽的味道。中国的大部分绿茶都是用锅炒的。

玄米茶:更强的焙煎粗茶和煎茶的一种茶,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很清爽,适合饭后喝。在夏天,作为冷茶喝最合适。

乌龙茶:半发酵、香味位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只要看到茶叶只有一半被发酵就会明白的。台湾和福建是主要产地,在日本也同样适应。

红茶:茶叶完全发酵。颜色呈橙红色,香味浓。据说,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被称为三大红茶国。

抹茶:和玉露同样的茶叶,不揉擦使之变干、在在茶叶上抹上一些粉。最近,在食品在原料上也被广泛的使用。

荒茶:荒茶(农家的茶厂里制作的茶)、用新芽的茎来生产、加工。有浓浓的香味,呈薄黄绿色。即使是冷茶也很好喝。

焙茶:焙煎粗茶和煎茶的茶,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味道清爽,适合在饭后喝,夏天把它当作冷茶喝是最合适的。

唐宋饮茶习惯


我认为我们得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去判断,因为江浙地区的饮食都是偏清淡的,主流社会对清淡饮食的偏好,使整个宋代制茶出现了“出膏惟恐不尽”的加工习惯。

“出膏惟恐不尽”就是要把茶叶里面的膏汁(即汁液)挤干、榨净。甚至还有将揉捻叶、揉坯用清水漂洗,以获得好看的外形的加工。这类加工方法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有点儿匪夷所思,因为将茶汁都挤出了,还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宋代点茶

但是宋代的饮茶习惯是以抹茶和点茶为主的。就是将茶叶碾碎了以后,茶粉与沸水搅拌在一起,直接连茶渣一起饮入的这么一种消费方式,类似于今天日本的抹茶。这种饮茶习惯显然不能太浓,浓了就像喝药,浓了就肯定受不了,所以有它的合理性。

宋代的制茶和唐代的制茶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唐朝制茶是“畏其流膏”的,就是要尽量的保持茶的汁液。而宋代的制法是“出膏惟恐不尽”,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挤走茶汁。

这两种相反相左的加工方式,就是因为唐朝是煮着喝的,宋朝是点茶喝的。煮着喝的,茶水比例很大,茶少汤多,它肯定要追逐味道浓的东西。而宋代是直接将茶碾成粉打匀,点茶而饮,所以不喜欢太浓,它必须将茶汁挤出去。

唐代煮茶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习惯引导着不同的加工方式。我们不评论这些时代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我们只有敬重的义务。但是古人对用料的选择,对用料的重视是我们要重视的。

我们要学习的是在评产地的同时,评价原料的等级。历史进步了一千多年,我们不能不如古人。购买龙井也好,铁观音也好,碧螺春也好,黄山毛峰也好,云南普洱茶也好,不能只是盯着产地而去,而是要在产地的基础上,学习古人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原料的评价。

唐宋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的诞生。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诞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日益成熟。 (一)煎茶艺煎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1.备器《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统贮茶器的都篮。2.选水《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陆羽晚年撰《水品》(一说《泉品》)一书。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记》,书中引刘件刍评判天下之水等,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讲究水品,是中国的特点。3.取火《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温诞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条载:“李约,[氵开]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4.候汤《茶经》“五之煮”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汤是煎茶的关键。5.习茶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元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量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迹不祥,约为陆羽同时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娴熟茶艺,是煎的开拓者之一。陆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道筠、皮日休、陆伟蒙、齐等人对煎茶艺均有贡献。(二)茶礼《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三)茶境《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纟亘]入洞”,则饮茶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室内饮茶,则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云:“三月三日,上已禊饮之日,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爰诞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羽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莺飞花拂,清风丽日,环境清幽。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翠竹摇曳,树影横斜,环境清雅。唐代,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条幅。(四)修道《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茶经》“四之器”,其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的《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思想。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钅复]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茶经》不仅阐发饮茶的养生功用,已将饮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旨在培养俭德、正令、务远、守中。诗僧皎然,年长陆羽,与陆羽结成忘年交。皎然精于,作茶诗二十多首。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标“”,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他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问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三碗茶,唯存道德,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烟消云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远胜炼丹服药。斐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中唐以降,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高扬精神,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综上所述,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思想确立,注重对饮茶环境的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的奠基人。煎是中国最先形成的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唐宋时代如何饮茶


唐代人们如何饮茶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因茶叶有不同种类,所以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宋代饮茶法是怎样的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点花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说:“花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茶之路向前走了一高山茶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chinatea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20844.html

上一篇:人生一杯茶,何必太清醒!

下一篇:茶道修养篇之“习茶七忌”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