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我国茶区分布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介绍

2019-12-19

我国茶区分布辽阔,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即东起东经122°的台湾地区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的西藏自治区易贡, 南自北纬18°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的山东省荣成县,东西跨经度27°,南北跨纬度19°。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 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 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分为4个,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

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此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 摄氏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10 摄氏度。年降水量较少,为700- 1000 毫米,且分布不均,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均属江南茶区,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主产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 18 摄氏度,冬季气温一般在-8摄氏度;年降水量1400- 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 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江南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和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该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该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状况也适合茶树生长。西南茶区内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闽中南、台、粤中南、琼、桂南、滇南等范围内均属华南茶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华南茶区内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该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9-22摄氏度,最低月(1 月)平均气温为7-14摄氏度;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中台湾地区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 毫米。茶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精选阅读

我国茶区茶园划分及分布介绍


我国茶区分布辽阔,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即东起东经122°的台湾地区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的西藏自治区易贡, 南自北纬18°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的山东省荣成县,东西跨经度27°,南北跨纬度19°。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 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 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分为4个,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

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此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 16 摄氏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10 摄氏度。年降水量较少,为700 - 1000 毫米,且分布不均,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均属江南茶区,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主产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 ~ 18 摄氏度,冬季气温一般在-8摄氏度;年降水量1400 -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江南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和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该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该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状况也适合茶树生长。西南茶区内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

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闽中南、台、粤中南、琼、桂南、滇南等范围内均属华南茶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华南茶区内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该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9~22摄氏度,最低月(1 月)平均气温为7~14摄氏度;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中台湾地区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 毫米。茶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及名茶介绍


中国茶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利用茶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发现和利用茶叶至少已4000-5000年。中国是茶的故乡,许多学者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对中国野生大茶树的考察研究,认定中国云南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

江北茶区名茶

陕西省的午子仙毫、紫阳毛尖等,河南省的信阳毛尖等,安徽省的六安瓜片、舒城兰花等,甘肃省的碧口龙井等,山东省的日照雪青等。

江南茶区名茶

浙江省的龙井茶、安吉白茶等,湖南省的君山银针、高桥银峰等,湖北省的鄂南剑春等,江西省的庐山云雾、婺源茗眉等,江苏省的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安徽省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福建省的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红茶、白毫银针等。

华南茶区名茶

福建的铁观音、黄金桂等,广东的英德红茶、凤凰水仙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六堡茶等,海南省的C.T.C红碎茶等,台湾省的冻顶乌龙、白毫乌龙等。

西南茶区名茶

云南省的普洱茶、滇红、南糯白毫等,贵州省的都匀毛尖、遵义毛峰、湄江翠片等,四川省的蒙顶甘露、峨嵋竹叶青、蒙顶黄芽等,以及重庆的沱茶、西藏的珠峰圣茶、广西的凌云银毫、湖北省的恩施玉露、湖南省湘西的古丈毛尖等。

我国产茶区的分布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菜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世界茶叶产区分布


茶叶是世界重要饮品之一,历史悠久。茶树是一种喜温常绿作物,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根据茶叶生产分布和气候等条件,世界茶区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等。如图1所示,五大洲都有产茶。

东亚茶区主产国有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生产的茶叶种类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六大类。日本茶区主要分布在九州、四国和本州东南部,包括静冈、琦玉、宫崎、鹿儿岛、京都、三重、茨城、奈良、九州、高知等县(府),其中静冈县产量最高,占日本茶叶总产量的45%。韩国最大的产茶地位于宝城,茶叶产量占韩国茶叶总产量的40%左右。

南亚茶区产茶国主要有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国。印度的茶区分布在北部(包括东北部)和南部,北部又分为阿萨姆茶区和西孟加拉茶区,阿萨姆茶区是印度的主要茶区,茶叶产量约占全印度茶叶总产量的50%以上。印度茶叶的种类以红茶为主,饮用方式以纯茶和加奶两种。斯里兰卡地处印度半岛东南,是一个热带岛国。全岛地势以中部偏南为最高,茶园多集中在中部山区,主产区为康提、纳佛拉、爱里、巴杜拉和拉脱那浦拉,其茶园面积占斯里兰卡茶园总面积的77%,茶叶产量占其75%。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印度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之间,茶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锡尔赫特和东南角的吉大港以及位于上述两区间的帖比拉。西孟加拉茶区主要分布在杜尔斯附近,茶叶产量占孟加拉总产量的20%左右。南部茶区主要分布在马德拉斯和喀拉拉(爪盘谷、交趾)。

东南亚产区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所产茶叶占世界总产量的8.4%。

西亚、欧洲茶区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葡萄牙、俄罗斯的索契和亚洲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等。

东非茶区主要产茶国有东非的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的纳塔尔地区、中部的扎伊尔、卢旺达、喀麦隆、南淝河印度洋中的毛里求斯等。

南美茶区自20世纪初才有茶树栽培,产茶国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南美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8%。

据2016年统计显示,就茶叶种植面积而言,世界各茶区主要产茶国中,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斯里兰卡居第三位,肯尼亚居第四位,越南居第五位,印度尼西亚居第六位,缅甸居第七位,土耳其居第八位。就茶叶产量而言,位居世界前八的分别是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尼和缅甸。图2为2011-2016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及茶叶产量趋势图,可以看出,世界茶叶种植面积及产量都呈现上升趋势。

曹琼,女,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级硕士研究生。

宁井铭,男,博士,教授,1998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制茶专业,2011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宁井铭博士目前主要从事茶叶加工、茶叶品质分析及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上应用等方面研究。

我国茶叶产区及特色茶树分布


我国茶区分布白北纬18°至38°东经98°至122°,东至台湾东部的台东、花莲,西达西藏南部察隅河谷,北至山东烟台、辽东半岛,南达海南岛,纵横二千余公里,为全世界最广阔、产茶种类最多。包括台湾、福建、浙江、安徽、四川等十八个省,五百余县。

我国秦岭以南具有非常优越的、适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多在15~22‍℃,年降雨量多在1000~2500毫米,土壤多微酸性或酸性,丘陵山地,坡度缓斜,排水良好,早、晚浓雾迷漫,空气中相对湿度多在75%以上,尤其是闽、粤南部及台湾茶区,气候温暖湿润,发芽生产期长,可达八九个月,其发展潜力更大。至于我国茶区应如何规划,学术界亦有不同看法,若依自然条件,类似陆羽《茶经》中所分者,可分为:秦巴淮阳、江南丘陵、及西南、滇西南以及台湾等八茶区,亦有顾及行政区划,分为华东、中南、西南三大茶区者,见仁见智,各有利弊。

目前大部分学者,主张尽可能把自然环境、茶树品种及茶叶种类等因素结有利弊。目前大部分学者,主张尽可能把自然环境、茶树品种及茶叶种类等因素结合,合理规划茶树分布,逐步使生产区域化与科学化,故将全国划分为岭南(或华南)、江南、江北及西南四大茶区

我国四大茶区在哪?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


我国是茶叶大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中国茶区辽阔,茶园种植规模世界第一,面积达287万公顷,为了便于指挥,实现科学种茶,并根据历史的、现在的、自然的、经济的、生产的的需要,将之划分为四大茶区。那么,我国四大茶区分别是哪些茶区呢,中国四大茶区是怎么分布的?

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

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西起大巴山,东至江苏北部沿海。包括陇南、陜南、鄂北、豫南、皖北和苏北一带。此茶区长年气温较低,冬季时间较长,每年平均气温15到16度,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为零下10度,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不均,茶树易受旱,使得茶树新稍生长时间较短,采茶时间只有180天左右,其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度类型。此地区生长的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茶类只是绿茶一种,茶叶品种有炒青、烘青和晒青。著名的茶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等。

江南茶区

北起长江,南达南岭,东邻东海,西至云贵高原,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安徽南部、江苏、湖北南部等地,是中国主要茶叶产区。其茶区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5到18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零下8度左右,年降雨量1600mm,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到80%。此茶区生长的茶数以灌木型为主,还有少量小乔木型茶树,生产茶类齐全,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其中著名的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西南茶区

位于中国西南部,是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处于米仓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等地。此茶区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多属高原,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范围。其气候特点是春早、夏热、秋雨,适合各种类型茶树生长,为中国外销碎茶的主要茶区,也是边茶的重要生产地,此外还生产绿茶、沱茶和花茶。

华南茶区

位于中国福建大漳溪、雁石溪,广东梅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广东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东南部、海南、云南南部等地,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该茶区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境内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年均温为19到22度,最低月一月,茶树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雨量是中国茶区之最,在2000mm左右。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品种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型大叶种为主,灌木型中小叶种也有分布,主要生产红茶、普洱茶、乌龙茶、六堡茶、铁观音、凤凰单丛、西山茶等。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9012.html

上一篇:选购茶叶的妙招介绍

下一篇:乌龙茶基本茶类及制作工艺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