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品鉴术语,看完这篇,你也能做老司机

2019-12-19

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老司机用来形容茶的词汇,比如锁喉、收敛性、仓味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在喝普洱茶的时候,经常被提到的6个术语。

1,锁喉

品茶过后,咽喉间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快感。普洱茶锁喉感一般发生新茶,陈化数年的老茶不容易出现。

2,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与口腔四周出现紧绷感、涩感。简单来说,收敛性就是茶汤的「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的过程。

收敛性较强的茶:茶汤入口,苦(涩)味即被口腔感觉到,随即又迅速消退,回甘迅速;

收敛性较弱的茶:茶汤入口,苦(涩)味即被口腔感觉到,但是后续苦涩味消退缓慢或者一直都存在于口腔内。

3,清凉感

通常口腔凉气感与茶树所在海拔有关。

海拔1700米以上的普洱,口腔前中段会有明显的清凉感。

仓储干燥、干净二十年以上的台地茶,或者制作优良的古树茶,也会有清凉,喉咙间有种吃了薄荷糖的感觉。

4,仓味

茶品吸附仓储特有气味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味道。

仓味闻起来有一股霉霉的味道,和真的发霉茶很相似,但仓味与霉味是有所区别。仓味后面带着普洱茶的真味,且仓味是可以退的,也就是所谓“退仓”。

5,水路

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不是官方定义的标准。形容一种茶汤流过口腔、喉咙的感觉。

好似用绸缎和粗麻拖拽过人的皮肤,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前者为

“细”,后者为“粗”。

水路细腻的,口感上是一种绵绵密密、丝滑的感觉,很舒服,轻轻一咽就滑下去了。

水路“粗”,则表现为糙、燥,停滞感。

6,层次感

层次分两类:一是口中的香气与甘韵的转变。一种是每一泡茶汤香气口感的纵向转变。

层次感通常容易出现在拼配茶与特优质纯料茶。

每个人的味觉不同,感受也不同。

喝茶是很主观的事情,大家不必强行追求某一标准,或深或浅皆有味,适口为珍~

精选阅读

品鉴茶汤的常用术语你知道多少?


看干茶、闻杯香、欣赏品饮茶汤、玩叶底几乎可以说是我们喝茶的全部步骤。品饮茶汤,感受茶汤的口感滋味可以说是这些所有步骤当中最主要的,其它的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很多朋友在喝茶之前还会赏茶汤,那么,你知道茶汤的颜色也是隐藏着小秘密的吗?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我们要及时欣赏汤色。观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茶汤有些绿有些红,有些亮有些暗,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茶汤的颜色还可以分成色相、明度与彩度来判定。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茶汤的颜色主要是绿与红之间的变化,这与茶的发酵程度有关,发酵愈少,汤色愈偏绿,发酵愈多,汤色愈偏红,其间就有黄绿、金黄、橘红等非阶梯式的变化。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这与茶的焙火程度有关,没怎么焙火的茶,汤色显得明亮,焙过火后,因焙火程度的加重,汤色变得愈来愈深。

彩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这与茶汤内可溶物的多少有关,可溶物溶出愈多,茶汤的稠度就愈大,表现在汤色上就是彩度高。相反的可溶物愈少,茶汤就愈变得水水的,汤色的彩度就愈低。

品鉴茶叶汤色常用术语: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

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汤色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现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

看完你也会区别烟熏、非烟熏小种?


烟熏才正宗?

在介绍这两者之前,还有一个误区也是大家容易被误导的。

因为烟熏小种是传统做法,所以市面上会有一些商家说:只有烟熏的才是正宗的桐木关小种。

其实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在桐木关,部分茶农是以制作非烟熏小种为主。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非烟熏小种的口感在市场上更受欢迎,需求更大;另一方面是,烟熏工艺对桐木关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环保意识和制茶工艺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正山小种在制作工序中就取消了松木熏烤。

烟熏小种

烟熏小种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她的松烟香。“松烟香、桂圆汤”。

作为远销海外的名茶,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就凭着“松烟香气、桂圆甜香”征服了全世界,多少人对它的口感转换与醇厚回甘痴迷到不行。

▲制作小种的场所有个有趣的名字——“青楼”

在传统工艺中,松烟的香味是在茶叶发酵的时候加入进去的。

先将鲜叶萎凋,再将复揉后的茶坯抖散摊在竹筛上,放进底层吊架上,燃烧中的马尾松通过烟道输送,茶坯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吸附松香,使小种红茶带有独特的松脂香味。

非烟熏小种

非烟熏小种,即在传统的有烟小种制作工艺中不使用松木熏焙制作出来的正山小种。

早期制作非烟熏小种有一个难点,就是在于把握发酵的程度。

以往的工艺发酵后就用松木熏烤烘干,前人已经把这套发酵烘干经验摸索通透了。而取消了松木熏烤之后,发酵时间自然要随之改变了。

而如今随着茶农的制作工艺提高,已经能在发酵程度上很好地平衡正山小种的甜香、花香和口感浓醇之间的比重。

辨别松烟香

烟熏小种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伪劣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工艺是用松木熏烤,来制作出松烟香,这样的香味是浑然天成的。而有些不良的商人,则利用香精之类的物质进行熏制,以减低成本。

而冲泡就是检验茶的“现场试法”。一泡就很明显了,耐不耐泡。假的“松烟香”2、3泡之后,烟味已经没有了,就马上露出原形了。

看完这篇,你一定知道罐罐茶是什么!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我老家甘肃通渭县的吴家坪,喝茶不知始于何时,但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无论其讲究,还是与众不同的喝法,足可证明已有足够悠久的历史,否则,绝不会有其深厚的沉淀。

吴家坪人喝茶,不喝泡茶,也不喝功夫茶,只喝罐罐茶。罐罐茶的叫法,缘于喝茶的用具:罐罐。这是一种陶制的带把的罐罐,约莫三寸来高,大肚细脖敞口,比食指和拇指一握略粗。扁圆的口上,有一个突出的尖沟,专门用来出茶水。

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套专门喝罐罐茶的工具:一个铁火盆,大小不一,形状差不多一样,外圈是一个三四指宽的圆盘,中间是圆形的生火坑;一个铝的带把的盛水壶(很奇怪地叫做pia子),下大细脖敞口;一个三角腿的火圈。喝茶的时候,先在火盆中间拢好木柴,放上火圈,将盛水壶放在火圈上,生起火,罐罐里倒上水,煨到火堆边上,慢慢熬开,续上茶叶,就可以喝了。

几乎所有的男人,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喝茶。大多天不亮就起来,拢起火,续好茶,一边咕噜咕噜吃水烟,一边拨弄柴火,不断地拿柴火棍棍在罐罐里捣(喝茶被称为捣罐罐,正由此而来),以防茶叶溢出。熬好一罐,慢慢沥到茶盅里,罐罐里添上水,便就着馍,开始嘶嘶地吸着吃喝。

早上喝茶,许多人说是为了过茶瘾,但我以为,主要是为了吃早餐。毕竟是靠力气吃饭的,吃喝不好,哪有力气?而又没有什么像样的早餐,正好借着喝茶,解决渴和饿的问题。一罐茶,一般熬五六盅,就可以让男人们吃饱喝足。再喝,就成了薄茶,这时候,如果婆娘或者孩子们想喝,就会接着喝几盅,称为溜薄茶。

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喝罐罐茶几乎没什么讲究,只要有下茶的馍馍就行。但如果来了重要的亲戚,就不但要在厅房里招待,还要拿出好茶叶,白糖或者冰糖,焦枣,葡萄干之类,下到罐罐里。厨房里,一定要现烙葱花油饼子下茶。如果是一般的客人,只拿糖,可以不拿其他的,但下茶的白面馍馍,还是不能少的。作为主人,一般不能让客人自己动手,要给客人坐茶。所谓坐茶,就是在征求客人意见后,续差不多的茶叶,将火拨弄得旺旺的,给客人熬茶,沥茶,然后端给客人喝。讲礼数的客人,第一盅茶,一定要在主家厅房正中供先人牌位的桌子前,象征性地分三次滴数滴,意为祭奠,然后才开始喝。

喝茶有些历史的人,除了早上喝,下午还要喝一罐,时间基本固定。而一般人,什么时候喝,或者一天喝几罐,都看情况而定。遇上红白喜事帮忙助工什么的,可以喝了一罐再喝一罐,或者陪这人喝一罐,再陪那人喝一罐,没有定数。因为遇到这些事,人来人往,随来随喝,总归都要喝好吃好,对谁也不能慢待。

而在农闲时节,随便几个人聚在谁家里,一边谝闲传,一边喝茶吃烟,基本是日常事。不管到了谁家,都差不多一样要招呼,规格也差不多。情况好些的,有时候自然会拿出好茶叶,拿出冰糖白糖,甚至用饼干或者点心下茶,烟自然也不会太差。一般的,差不多的茶叶和馍馍,也就将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喝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但喝茶的工具,却悄然发生了变化。火盆变成了煤炉子,电炉子,陶罐罐变成了小搪瓷缸子,或者玻璃罐罐。冰糖白糖干果什么的,基本想放就放。下茶的,大多也是白面馍馍,甚至从集上买来的油饼。茶叶,也由十几元的换成了六七十元甚至百来元的好茶叶。

人们的日子慢慢好过了,对于自己,庄里人自然不会亏欠,想得通,用得起,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喝茶,早已不是男人的专利,许多婆娘,也开始一天两顿地喝起了茶。下了那么多的苦,有了条件,谁还会一直亏待自己呢?

普洱品鉴:茶叶汤色术语大全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欣赏汤色”这一步尤为有趣。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茶汤有些绿有些红,有些亮有些暗,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茶汤的颜色还可以分成色相、明度与彩度来判定。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茶汤的颜色主要是绿与红之间的变化,这与茶的发酵程度有关,发酵愈少,汤色愈偏绿,发酵愈多,汤色愈偏红,其间就有黄绿、金黄、橘红等非阶梯式的变化。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这与茶的焙火程度有关,没怎么焙火的茶,汤色显得明亮,焙过火后,因焙火程度的加重,汤色变得愈来愈深。

彩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这与茶汤内可溶物的多少有关,可溶物溶出愈多,茶汤的稠度就愈大,表现在汤色上就是彩度高。相反的,可溶物愈少,茶汤就愈变得水水的,汤色的彩度就愈低。

品鉴茶叶汤色常用术语:

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

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汤色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现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

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喝春茶!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芽芬芳。

在这明媚的时光里,喝一杯春茶,喝下一整个春天,洗心明慧,洗去旧的一年里,身体内的藏污纳垢,喝出一副健康的身体。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春茶只是一杯茶而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今天就细细说说春茶的好处。

好处一:营养最为丰富

春茶的营养积累最为厚实。茶树经过前一年秋冬天的休养生息,因秋冬生物体内均处于敛藏状态,能量储存丰富。

加之春季气温持续保持低温状态,在保持茶树有获得充分养分的同时,消耗很少,这样让春茶体内的养分更为充沛。外形呈现为芽叶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

好处二:春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

氨基酸不仅是茶叶口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物质。但氨基酸遇高温即会分解。氨基酸在茶叶中生成的同时,也在日照下迅速分解。

因春天气温较低,早晚及白天、夜间温差较大,氨基酸的分解速度远低于其得不到产速度,使春茶的氨基酸堆积,在一年的茶叶中,最为丰富,含量最高。

好处三:春茶的维生素含量最为丰富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仅量多,种类也多。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K等,大部分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茶叶中均有储藏。但维生素遇高温即会遭到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温度稍变即会分解。

所以维生素的储藏与保护尤为重要。而春茶因其温度高、生长期长、生长环境气温低,可以有效保护这些维生素,这保证了春茶中维生素含量最高,保护最好。

好处四:春茶符合人体“春生夏长”的需要

古人认为,四季对生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化、收、藏,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何谓春生?就是指发生、生长、生机,是人体一年四季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

在饮食上,由于春天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开始转盛,除了要“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外,春茶从大自然中来,本身带有新春的活力,适当品饮春茶,与春茶本身具有的向上生命办相协调,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加之春茶因有的色、香、味,给人以怡心悦目的舒展感觉。

古人早有结论,春季重养生,一年健康有保证。而这保证里,春茶功不可没。

好处五:春茶的香气聚集让人感到韵味悠长

花因香而“活”,茶因香而“贵”。茶叶的香气由茶叶自身内含的物质决定的,目前已经从茶叶中分离出700多种香气物质,包括醇、醛、酮、醋、氮等。

茶叶中的这些香气物质含量非常低微,很容易挥发,且不稳定,遇到日照与高温,易发生氧化、缩合、聚合及基因转移等反应。而刚刚告别隆冬的早春,气温不高,香气物质保存环境很好。

好处六:春茶的滋味最为鲜爽

影响口感的是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指类物质,春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而氨基酸决定了春茶新鲜淳爽的口感。

所以春茶鲜爽的口感是其他季节茶叶无法比拟的。

喝春茶的好处可谓不胜枚举。春茶之色,春茶之香,春茶之味,春茶之韵,只有品饮,方得感受。春季百花艳,茶香最风华。品饮春茶,健康与你相伴。

普洱茶术语有哪些?普洱茶术语知识介绍


普洱茶是目前在茶叶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茶叶种类。这是一种原产于我国云南地区的茶叶品种,现在已经成为热门的茶叶品种而深受人们的欢迎。说到普洱茶,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关于普洱茶的一些知识了,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普洱茶的专门术语,希望对大家进一步了解普洱茶有所帮助。

一、按存放方式分

1、干仓普洱

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佳。散茶或者用料不太好的茶会因为时间渐渐散失茶味。

2、湿仓普洱

通常放置于较湿气之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

二、普洱茶依树种分

1、乔木:

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

2、灌木:

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

三、普洱茶依制法分

1、生茶:

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2、熟茶:

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

四、依外型分类介绍

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按压制形状分类: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50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目前,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行世的所谓金瓜贡茶,皆是后来某些茶厂的跟风之作,不足以信。

5.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6.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7.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8.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

9.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精华,口感汤色极佳!

以上就是关于普洱茶的一些专门术语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原来普洱茶里面包含的茶文化是十分丰富发,其中不仅有专门的专业术语,而且还根据不同普洱茶的特点,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如果有对普洱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学习一下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6个细节暴露喝茶“老司机”


大多数人一开始喝茶,就是用水冲了就行,但所谓“一年虎,二年狼,三年四年小绵羊”,跟身边的老茶客聊天才发现,喝茶也是有讲究的,真正会喝茶的人会有这6种小症状。

喜好浓醇口感

老茶客阅茶无数,一般清汤寡水的茶还真满足不了他们的口感,要喝就喝浓醇回甘的茶,同时又得带着鲜爽的口感。所以,老茶客对雨前茶很是偏爱。

不同水温泡不同的茶

茶小白往往是用100℃的水泡遍6大茶类!但老茶客甚至每种茶有不同的冲泡温度,他们欣赏绿茶85℃的清爽活力,喜欢红茶90℃的温柔醇滑!

走哪都带茶杯

老茶客不一定带茶杯出门,但带茶杯出门的八九不离十,就是老茶客!毕竟“茶瘾”犯了,喝上自己泡的茶,心里别提有对舒坦了。

不相信别人

老茶客都是修炼多年的品茶高手,有着自己的投茶量、注水、出汤时间掌握等等,要是你凑上去说一句“这么泡茶不对”,保证你会收到十句该怎么泡茶的干货。

很喜欢藏茶

老茶客有一个梦想,就是遍尝好茶!所以不管是新茶上市,还是多少年的陈年普洱……他们都会买上一点,不知不觉,都得弄个专门的柜子存茶了。

很注意存茶方法

前面也说到,老茶客有着数量惊人的茶,这源于他们对自己存茶方法的自信,掌握了低温、避光、密封、防潮这样的基本法则!

普洱老茶的品鉴方法


根据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普洱茶饼的外形要平滑、整齐、厚薄匀称等。

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第四要闻气味。清香味出不出的来,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若可以试泡的话,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还有以茶饼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而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盖面茶”。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品“普洱茶”,是一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

茶叶品鉴的通用术语有哪些?茶叶品鉴的通用术语有哪些?


从喝茶开始的那一刻,那独特的醇香就伴随着茶人生活的每一个足迹。

据说喝茶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表达到最佳品质;最后是茶道,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许多茶界的老司机,他们总是口吐莲花、出类拔萃,能将喝茶描绘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让人羡慕钦佩,譬如如“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挂杯”等等,有时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些概念并不神秘,今天一一为新茶友解开。

掌握下面这6个概念,你就能与喝茶高手对话切磋啦!

何为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何为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好茶,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何为挂杯?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何为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指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何为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何为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其实,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好茶始终顺滑,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

所以总的说来,成为喝茶高手,无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着喝着就会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

为什么下雨天泡茶不香?看完这篇你一定知道!


秋天渐至,秋雨蒙蒙,笔者碰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前一天,明明很香的茶,在下雨的时候重新试茶,却明显感觉到香气减弱了。

小伙伴们也是诧异道:怎么没有昨天喝着那么香了!?其实,这就是下雨天对茶造成的影响。

为什么雨天泡的茶香气弱?

空气潮湿,茶叶含水量高

首先来说,下雨天的空气湿度较大,茶叶就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特别是新茶,含水率升高,泡出的茶带有水气,使香气减弱。

低气压影响味觉和嗅觉

其次,很多人应该都体验过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吃飞机餐感觉索然无味吧。

这是由于气压降低,使人的嗅觉和味觉“失灵”了。

有研究表明在干燥和低压同时作用下,味蕾对甜味和咸味的敏感度就会下降30%左右,对酸、苦和辣的感觉则基本不受影响。

所以,下雨天不仅潮湿,而且地面气压会变低,导致我们对茶的滋味感觉出现了不同,会觉得泡出来的茶口感偏淡,苦涩易显。

水温易降,难以激发茶叶香气

最后,泡茶,水温足够高才能激发出茶香,而下雨天水温上不去,降得快,茶香更难被激发出来。

因此,下雨天泡茶的滋味和风和日丽时泡的滋味,还真的有不少区别呢。

那么,雨天要怎样泡茶才更好喝呢?

持续滚烫的水温

下雨天,气温较低,水的降温速度比平时快一些,首先保证持续滚烫的水温,其次温杯后应尽快冲泡,每道茶水出汤的前后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盖碗的茶叶温度过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茶香。

用紫砂壶冲泡

下雨天,用紫砂壶来冲泡岩茶,能保持温度,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气。

少于平日的投茶量

下雨天,茶容易受到低气压的影响,酸涩味较重,所以冲泡时,可以让茶汤淡一点。比平时少2—3g比较合适,口感淡醇,可能感觉会更舒适一些。

平静的心情

连绵不断的下雨天会影响人的心情,往往比较低落,泡出来的茶自然就没有那么香了,所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也十分重要。

最后来说,下雨天也可以冲泡红茶和普洱熟茶。

因为这两类茶都是发酵程度比较高的茶,所以茶香更加稳定。即使是在下雨天空气潮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个性的发挥。

此外,阴雨天适当喝些普洱熟茶,也能暖益身体,驱赶部分因潮湿所带来的坏心情。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8403.html

上一篇:黄金桂茶叶品鉴及冲泡

下一篇:泰顺黄汤黄茶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