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

2019-12-19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

有些人喜欢喝淡茶,有些人喜欢喝浓茶,虽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

因此,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精选阅读

一杯茶冲泡几次比较好?


平常,常有人喜欢把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而也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那么,究竟一杯茶能泡几次?冲泡几次比较好?

一杯茶冲泡几次比较好?

茶叶冲泡的次数与茶叶种类、茶叶质量、品饮者饮茶习惯都有关系,但单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泡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普通红绿茶常可冲泡3-4次。加工越细碎的,越容易使茶汁冲泡出来,越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越慢。像古树普洱茶的话则可以冲泡十泡以上。

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与散装茶叶相比,袋泡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

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

第一次冲泡时,其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

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

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

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普通人,每天喝多少量的茶最适合?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20克为宜)。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可以喝些较淡的茶。

饮茶,最佳温度是多少?

我们喝茶本为保健,但喝太烫的茶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研究表明,当茶水水温介于65℃~69℃时,食道癌发生风险会翻倍。一旦茶水的水温超过70℃,食道癌发生率会增加8倍。建议喝茶时,茶水温度介于50℃~60℃,不要超过70℃。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好


国人爱饮茶,历史过千年。在过去,人们饮茶,一是为了解渴,二是养生之需要。饮茶何以能养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并非人人明白。而随着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饮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眼下又到新茶上市时,有关专家提醒爱饮茶的人们,饮茶如不科学合理,将有损健康。

饮茶应适当,泡茶一杯,不但幽香扑鼻,喝上一品,香有余甘;而且,还可令人轻松舒畅,精神倍增。但是,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好呢?

人们饮用的袋泡红茶、绿茶及花茶,一般都是冲泡1次后就将茶渣弃掉了。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用沸水冲泡花茶、红茶、绿茶,经3分钟以后,第一次就能溶出可溶物总量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约为30%;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四次冲泡只有1%—3%。从茶叶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况来看,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浸出率达到95%以上;茶叶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大都如此。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泡茶香气郁,味鲜爽;二、泡茶虽浓涩,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还有的学者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性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等会逐渐被浸出。因此,每杯茶放3克花茶或红茶或者绿茶,一般以冲泡2—3次为好,不宜多次冲泡。

普洱+瑜珈

喝普洱讲究从容,练瑜珈贵在静心。普洱健康减肥,瑜珈修塑体态。这两个时尚新贵,追求着共同的生活方式:适度的慢。在宁静的午后,沏一壶普洱,跟着瑜珈音乐舒展身心,能够把都市生活的浮躁,遗忘在脑后。

茶多酚之王

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降水足,日照长,海拔高,云雾浓,加之肥沃丰饶的红土,使得普洱茶的茶多酚含量是其他茶类的2-3倍,被冠以“茶多酚王”的美誉。茶多酚具有抗癌、防辐射、抗氧化(人体衰老就是氧化的过程)、杀菌、固齿等多种功效。盛产普洱茶的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及周边地区,是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普洱茶还是赫赫有名的“脂肪肝杀手”,它含有的各类有益菌种及有机物质,使得减肥效果显著。

天然纯净的国茶

普洱茶独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经由当地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现代人讲究无污染,普洱茶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地处偏远的普洱茶产区仍然保存着大量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在龙井产地饱受重金属和农药摧残的今天,普洱茶因其浑然天成,被赞誉为真正的国茶。

普洱茶VS葡萄酒

普洱茶讲究出身、工艺、年份,这和葡萄酒的品赏极为相似。只有优质的红葡萄酒,才有储藏价值,普洱茶亦然;红葡萄酒的价值逐年上升,普洱茶也有“越陈越香”的美誉。品赏把玩普洱茶,和赏玩波尔多葡萄酒一样为一种新的都市奢侈品味。

普洱PK咖啡

普洱茶性情温和,养胃暖体,在减肥的同时,更保护了肠胃,使得瘦身、健康两不误。黑咖啡虽然有助减肥,但对胃非常刺激,常喝会导致胃病;而加了牛奶和奶油的美式咖啡,则是苗条身材的绝对杀手。研究表明,每天两杯或两杯以上的咖啡,会增加约50%的骨折机率;普洱茶能够防癌、抗衰老,而咖啡却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普洱茶能降脂降压降胆固醇,而咖啡中富含的咖啡油却容易引起胆固醇指数升高。

珍藏岁月的普洱

同学会上,组织活动的老班长发给每人一块普洱茶,包装印着“××大学××级2006年留念”。老班长说:“普洱茶越陈越香。这块纪念茶是新茶,我们各自回去收藏,十年后相聚再开汤品饮。”普洱茶能在空气中自然呼吸并继续发酵,从而提升品质和口味。因此普洱茶有“能喝的古董”之称。优质普洱茶,尤其是生茶,具有很大的保值升值空间,并且能够见证时间和情谊。还有什么礼物,会比普洱茶更适合馈赠亲友呢:健康、便捷、适合长久保存。

学会甄别赝品

随着普洱茶的走红,普洱市场日趋混乱,假茶、湿仓茶、劣茶大行其道。要找到真正优秀的普洱茶,就像是大海捞针。因此,成为普洱茶客的前提,是要学会鉴别普洱茶。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为好


泡茶一杯,不但幽香扑鼻,喝上一品,香有余甘;而且,还可令人轻松舒畅,精神倍增。但是,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好呢?

人们饮用的袋泡红茶、绿茶及花茶,一般都是冲泡1次后就将茶渣弃掉了。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用沸水冲泡花茶、红茶、绿茶,经3分钟以后,第一次就能溶出可溶物总量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约为30%;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四次冲泡只有1%—3%。从茶叶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况来看,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浸出率达到95%以上;茶叶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大都如此。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泡茶香气郁,味鲜爽;二、泡茶虽浓涩,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还有的学者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性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等会逐渐被浸出。因此,每杯茶放3克花茶或红茶或者绿茶,一般以冲泡2—3次为好,不宜多次冲泡。

泡茶:一杯茶泡多少次比较合适?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冲泡(沏)方式,如果各类茶叶不是顶级或者非常正规的品种(白领以上阶层或者市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见的到),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留农药或者灰尘之类的杂质,所以第一遍茶的冲泡是洗茶,而对于高发酵的陈年普洱茶,洗茶则是必需的,且需要必要的沏泡、过滤等工具,在此以后,一杯茶正常饮用的次数,根据茶叶的质量、味道的浓郁程度、个人喜好等,都是不太限定的!花茶、绿茶一般三到五次为宜,铁观音类的乌龙茶,有的能持续5~7次,有的喝到第 2~3道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味道了,可以更换了!至于普洱茶和红茶,一般每次占杯子容量1/10的情况下,可以续水10余次,甚至更多些。

茶叶的耐泡程度是根据茶叶的加工方法和老嫩程度而定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冲泡1次~2次就没有什么茶味了,而一般的红茶、绿茶却可以冲泡3次~4次。这说明,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如果在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则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越粗老越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越缓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来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看,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

由此可知,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由于茶叶细碎,茶汁易被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那种一杯茶从早泡到晚,成了白开水,还连续加开水的做法不可取。有一些学者曾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会逐渐被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一杯茶冲泡几次合适


茶叶的耐泡程度是根据茶叶的加工方法和老嫩程度而定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冲泡1~2次就没有什么茶味了,而一般的红茶、绿茶却可以冲泡3~4次。这说明,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如果在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则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越粗老越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越缓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来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经第三次冲泡,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看,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

由此可知,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3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由于茶叶细碎,茶汁易被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那种一杯茶从早泡到晚,成了白开水,还连续加开水的做法不可取。有一些学者曾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会逐渐被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茶叶的耐泡程度是根据茶叶的加工方法和老嫩程度而定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冲泡1次~2次就没有什么茶味了,而一般的红茶、绿菜却可以冲泡3次~4次。这说明,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如果在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则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越粗老越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越缓慢。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来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看,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由此可知,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由于茶叶细碎,茶汁易被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那种一杯茶从早泡到晚,成了白开水,还连续加开水的做法不可取。有一些学者曾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会逐渐被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宜?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宜?

茶类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并不耐泡,一般冲泡2次也就没什茶味了。

普通红绿茶常可冲泡3~4次。茶叶的耐泡程度与茶叶嫩度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加工后茶叶的完整性。加工越细碎的,越容易使茶汁冲泡出来,越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越慢。

但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量都能占可溶物总量的50%以上,普通茶叶第二次冲泡一般为30%左右,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冲泡后,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后,95%以上都已浸出。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硷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

由此可见,一般的红、绿、花茶,冲泡次数通常以三次为度。乌龙茶因冲泡时投茶量大,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包装成的袋泡茶,由于易于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

一杯茶冲泡几次,就不浪费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例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以上;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目前,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一天喝多少茶比较好?


茶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会见到的,喝茶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都有的习惯,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极好的保健效果。不同的茶功效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喝茶有很多好处,但是每天喝茶都是应该适量为好,喝多了对身体也有坏处。

一般情况下,春夏喝绿茶,秋冬喝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适合四季。但胃寒者不宜多喝绿茶。

1、每天都要补水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流失大量的水分,比如出汗、小便。大多数成年人每天至少应该补水

1.6~2.5L的水,如果出汗量大或激烈运动后,还需加大饮水量,才能满足人体对水分的需求。喝茶不仅补充水分,更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每天喝多少水和多少茶有什么关系呢?

可以用一道简单的计算举例:假如人体一天的需水量约为2500ml,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约为600ml,人体自身代谢能产生约300ml的水分,那么需要从外界补充的水量约为:2500ml-600ml-300ml=1600ml,也就是说,1600ml的补充水量里,包含了喝茶的量。

当然,喝茶健康效果会加倍,但你也绝对不能1600ml的补水量全靠喝茶。多喝水才是补水的主要来源。

每日的喝茶量应是多少呢?

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饮茶12克左右,最好分3~4次冲泡。假如一次冲泡150ml的茶水,共泡3~4次,那较为健康的饮茶量约为600ml左右。所以一整天都喝茶的话,实际饮茶量明显超过了这个数量。

对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劳动量大、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可以每天饮茶20克左右。孕妇、儿童、神经衰弱、心动过速等人群,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2、喝茶超量的后果

(1)失眠

这是因为茶中含咖啡因。咖啡因是把双刃剑,它能提神,使人精神振奋没有睡意,但该睡时不能入睡,就是失眠了。不过,喝茶失眠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头道茶汤中咖啡碱含量高,有明显的提神功效,而倒掉头道茶汤就能有效降低咖啡碱的兴奋作用。

还有茶汤也不宜过浓,以减少咖啡碱的摄入量。

(2)醉茶

这也是因为茶中含咖啡因,过浓和过量都容易“醉茶”,引起血液循环加速、肠胃不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让人有头晕想吐的感觉。

在血糖偏低时,是有部分人容易醉茶的;在血糖不低时,喝浓茶和或者整天喝茶也都不会醉茶的。但是如果连续喝浓茶,还是很容易醉。

如果遇到醉茶,那么最快的解决方法就是吃颗糖。摄入糖分,可以快速缓解血糖低的情况。这个糖分的概念比较泛,可以吃糖,也可以通过吃水果、点心等食糖食物解决。

最健康的喝茶习惯应是:一天要补充1.6L~2.5L的水分,其中包含600ml左右的茶水;正常人饮茶不宜超过12克,避免出现失眠和醉茶的现象。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8242.html

上一篇:选购茉莉花茶时应注意的几点

下一篇:如何投资与收藏六堡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