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非遗”传承到底该传承些什么?

2019-12-17

5月8日,文化与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制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有13位,涉及花茶(福州茉莉花茶)、绿茶(碧螺春、紫笋茶、赣南客家擂茶、婺源绿茶、信阳毛尖、恩施绿茶、都匀毛尖)、红茶(祁门红茶、滇红茶)和黑茶(干两茶、茯砖茶、六堡茶)4大茶类13种名优茶。

这份名单的出炉,让茶界兴奋不已。除了表达欣喜与祝福外,一些爱茶人们也乐衷于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跟“非遗”传承人的合影,或曾有一面之缘,或特地慕名寻访,言语中无不透着自豪。对于卖茶商家来说,则敏锐地嗅到了巨大商机:制茶师评上国家级“非遗”,不仅意味着制茶技艺被高度认可,也意味着他们做的茶更有“价值”——茶随人贵,价随茶高。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日益注重个性化消费,从县(市、区)、市、省到国家各级“非遗”传承人,动辄被包装成“茶师”,他们的茶则成“大师茶”,售价自然不菲。

针对这一现象,业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茶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 “非遗”传承人是茶的附加值,价格高于普通茶无可厚非。而在一部分人眼中,如今不少传承人都被奉为“大师”,这一称呼“富含”炒作成分,且有些泛滥,让“非遗”变了味。但是,争论的核心并不在于茶之“非遗”该不该“走市场”,因为它的商品属性决定了“非遗”不可能也不能与商业化完全绝缘,而是在于:商业化背景下, “非遗”该如何传承发扬及“非遗”传承人应扮演什么的角色。

“非遗”,不是摇钱树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规定,涉茶“非遗”项目主要是制茶技艺及部分与茶密切相关的陶瓷烧制技艺(如建窑建盏、宜兴紫砂陶、德化瓷、越窑青瓷等),属于“传统技艺”类,而潮州功夫茶艺、径山茶宴等茶道茶仪轨则归在“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类。

既然制茶、制陶(瓷)技艺被归为“传统技艺”,就说明它们历史源远流长。在过去,制茶、制陶(瓷)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茶师陶匠也因之被称为“手艺人”,技艺的传承正是通过买卖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商业化经营”来实现的。

这些古老的技艺是深深根植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中的,当它们遭遇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后。势必面临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消失的危险。因此,这也正是各级政府乃至国家之所以要对它们进行保护的初衷所在。

对于“非遗”的保护,我国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合理利用”,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内涵丰富: “利用”可以是借助商业的力量进行开发利用,毕竟不同于需要开展“博物馆式”保护的文物、古迹等“物质遗产”,它们是一种“活态传承”。

然而,利用一定要“合理”,换句话说,也就是“度”的把握。由于茶、陶瓷的传统商品属性,使“合理”变得很难界定。譬如,某个制茶师评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就仿佛拥有了一只“点茶成金”的手指,茶价从此高出其它同等级同品质的茶一大截,如果再加上产地环境、产量等因素,便更是“仰之弥高”了。于是,在一些人看来, “非遗“传承人就只有那么几个,国家级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 “茶价不高就体现不出‘非遗,传承人的水平”。

当前,业界颇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非遗”传承人及其产品往往会被某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给“买断”。这些企业斥重金进行商业策划运作,传承人摇身一变成“大师”,他们做的茶则为“作品”、 “艺术品”,就连“匠心”、 “匠人精神”也被包装成人云亦云的广告词。一旦运作成功,传承人就会变成一面金招牌或是一棵摇钱树,此时不论是否是传承人亲手做的茶甚至做什么茶都无足轻重了。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就必然要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很显然,这同以手工制作为主、不以量取胜、追求精益求精的传统制茶技艺相龃龉。

南京美术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曾表示,要严格区分“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正好相悖。”他说。

过度的商业开发,尤其是炒作,使“非遗”项目的产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这无异于竭泽而渔,非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还会造成伤害和破坏。茶、陶瓷茶器,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们都是一种商品,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在百姓“日用”中生生不息,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人作为“非遗”的载体,他们制茶、制陶(瓷)本来就是一種“生产性保护”。他们运用精湛的技艺制作,并融入自己的风格或文化内涵,使“非遗”项目在商品消费市场中生存,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这在调动传承人积极性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才拜师学艺,使传统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传承的不只是技艺

自2006年起至今,国家已公布了4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及5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从名录名单中,不难看出,申遗成功的制茶技艺及传承人均为历史名茶,基本囊括了绿、红、青、白、黑、花茶等主要茶类。

历史名茶,顾名思义,即自古以来就享有高知名度的优质茶。在中国这一泱泱茶叶大国,史上的名优茶不计其数,有些因年湮代远早已失传,只留下“芳名”在史料典籍中,如方山露芽、蒙顶石花、寿州黄芽等,有些则穿越干载的历史河流,从古流传至今,这正是得益于制茶技艺的传承。

以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例,有着独树一帜的“岩骨花香”。爬梳它的发展脉络,有史可查的武夷岩茶之前世可追溯到唐代的蜡面茶。两宋时,它作为建州北苑贡茶的一种进贡皇室。元代,朝廷专门在武夷山开辟“御茶园”造贡茶。至此,武夷茶均为蒸青团茶,明以后,才逐渐改制以炒青为主的散茶。炒青绿茶的发展,推动了武夷山制茶业的发展,出现了“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的繁荣景象,甚至漂洋过海,远销欧洲,开启了武夷茶外销之先河。清初,武夷茶在吸收借鉴安徽黄山“松萝茶”制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改进,从而创制了武夷岩茶(乌龙茶)。

从制作技艺看,武夷岩茶(大红袍)不可不谓细致繁复,从鲜叶到成品茶,至少得经过数十道工序,尤是烘焙最见“功夫”,清人梁章钜曾激赏道: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归田琐记》)。著名茶学家陈椽也无不自豪地说: “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 (《中国名茶研究选集》)。

基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成为首个也是当年(2006年)唯一一个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名茶,武夷山市也随之评出了12位“非遗”传承人。他们有的是科技工作者,如陈德华、叶启桐、王顺明等,有的是经验丰富的制茶技术能手,如刘宝顺、刘锋等,有的则是制茶世家出身,如黄圣亮、陈孝文、苏炳溪等。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正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武夷岩茶申遗成功以来的12年间,这些传承人担负“传帮带”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或办学收徒,或开班授课,或走进校园,或办展,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

随技艺一起得以传承的还是挟裹其中的匠心。但凡列入“非遗”名录的历史名茶,制作工艺都必然有着特殊性,每道工序,环环相扣,因而需要慢工细活、一丝不苟,才能止于至善。这也正是当前所积极提倡的“工匠精神”之所在。

同时,茶作为一项民生产业、特色产业,传承人也应是茶叶理性消费的倡导者、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2006~2014年,国家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制茶技艺共有30多项。这些项目的成功申遗,有力推动了主产区茶产业的发展。

还是以让人“又爱又恨”的武夷岩茶为例,自从它申遗成功后,它的迅猛发展,业界有目共睹,直到今天市场热度依然不减,且还有持续升温的趋势。相伴而生的是劲吹的“山场风”和疯狂的“牛肉”热,天价茶频现,市场乱象丛生。对此,大多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都纷纷表示,过分地追捧山场,追捧某一单品,只会把岩茶产业带入一条逼仄的路, “路越走越窄,最后难免会碰壁”。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起草人之一的王顺明,几乎只字不提“山场”,他更注重的是技艺对岩茶品质的塑造。在他看来,一泡好的岩茶,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即“天气好,品种好,技术好”,三者缺一不可。但是, “如果技术不行,再好的山场、再好的天气都没用!-个制茶师傅,按照标准的工艺做茶,都可以做出好茶。即便是半岩的山场,如果技术过硬,做出的茶也是相当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天价岩茶频出时,吴宗燕、游玉琼等“非遗”传承人仍然以平价为“中茶海堤”提供特级武夷岩茶,共同力促岩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家乡、产业乃至社会尽一份责任。“市场一旦走向混乱,做砸了武夷岩茶这块‘招牌’,那对整个武夷山茶产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伤害。”吴宗燕说。

6下一页

从这一层面看, “非遗”传承人应成为茶界正能量的传播者与引导者。

一朝“非遗”≠终身受益?

在许多人看来,评上“非遗”传承人,尤其是国家级的,就如同“鲤鱼跳龙门”或“金榜题名”,不仅光耀门楣,也是“钱”途无量,受益终生。

于是,有人质疑:如果“非遗”传承人无所作为,或是打着“非遗”的旗号,一味牟取暴利,甚至招摇撞骗, “挂羊头卖狗肉”,岂不是有损国家文化形象?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国家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下的定义:“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認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他们所要承担的义务包含“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等。

显而易见, “非遗”传承人绝不仅仅只是个人荣誉,而是需要承担责任与义务。那么,对于失职“变质”的传承人, 《“非遗”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都有相关的规定。譬如, 《“非遗”法》第三十一条就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办法”十三条也指出:“怠于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

4567下一页

尽管如此,自《“非遗”法》(2011年)颁布后6年多时间里,从未有“非遗”传承人被“摘帽”。直至去年3月,苏州文广新局首次公布了“非遗”传承人评估结果,参加评估的235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有226名合格,9人不合格。根据该局制定的“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两次考评不合格者将被取消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资格”。无独有偶,连云港取消了4个市级“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资格,并对“云绣”等7个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予以约谈警告,“非遗”传承人的“帽子”在江苏不再是“终身符号”。

苏州、连云港的做法,无疑为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提供了一个范本。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鲁刚表示,“传承人”原本只是一种称谓,但由于当前社会对类似头衔的追捧,加上金钱资本的涌动,“传承人”头衔直接提高了艺人作品的市场价格。 “大师热”及传承人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茶行业也同样存在,“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很容易变成提高茶价、过度炒作的噱头,扰乱市场秩序。因此,茶行业“非遗”也亟待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

业内人士指出,“非遗”传承人的评选和管理应是动态的。传承人如果不再有代表性,不能起到带头展示和宣传的作用,就应被取消资格。如果有人符合传承条件,就应该被补到传承人名录中。换言之,如同选拔人才一样,“非遗”传承人也应是任人唯才。也许,传承人“有进有出”,才能是对“非遗”文化最大的尊重,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让手艺留得住,乡愁记得住。

567

编辑推荐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功效,大红袍怎么保存?


武夷岩茶高贵的产地和独特的工艺,共同造就了它丰富的内涵。岩茶中含有非常多种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宜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很多的!具体如下!

大红袍的功效

1、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能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工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2、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铰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4、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5、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6、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睑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7、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9、降脂助消化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10、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大红袍的保存方法

1、干燥箱贮存

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贮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热水瓶贮存

将热水瓶整理干净,再将要贮存存的茶叶倒入瓶内,塞紧塞子存放。

3、冰箱贮存

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尤其是较细嫩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更要冷藏。必须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清洁、无异味,更不能保存茶叶以外的东西。

4、罐子贮存

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则用大罐子密封起来贮存。

综上所述,大红袍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值得品鉴!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历史


历史上武夷茶的生产经营错综复杂,茶叶品名争艳斗奇,僧侣道士追逐茶利,富商大贾介入种制,官府大吏干预保护。

大红袍盛产地武夷山是奇秀甲于东南的世界自然、文化的双遗产地,属丹霞地貌,这里碧水丹山,有36奇峰、99怪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美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保护圈。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茶农利用岩凹、石隙,沿岩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武夷名丛之命名,均先由有花名而来,盖以地形、树形、叶色、香型、滋味、发芽期、年代等为依据。20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北京马连道茶城的马武先生,以19.8万拍得的20g母树大红袍茶,就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天心寺僧云:“大红袍茶以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此说较可靠,大红袍产地则所传不一。蒋叔南《游记》说:“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寺不能满一斤。天游?观 亦十数两耳。”说天心、天游二岩皆有大红袍。而九龙窠刻石命名亦“大红袍”,是1927年所刻,系寺僧怕游人乱采真本,而在较难攀登之半崖上,求时任县长吴石仙为之。该树实为名丛奇丹。由于有县官吴石仙题刻,便当作大红袍。林馥泉五十多年前调查称:“得寺僧信任,看到最后一棵大红袍真本在九龙窠的岩脚下,树根终年有水依岩壁涓涓而下,树干满生苔癣,树极衰老。”经岩茶泰斗姚月明与老茶师陈书省以及叶鸣高等调查有三处之说,一说在九龙窠脚下,已较衰败;二说在火焰峰,已衰败不堪:三说在北斗峰,也较衰败。60年代姚月明再到三处寻根,剪了十多穗,成活三株,称“北斗一号”。九龙窠称“北斗二号”,后恢复原名大红袍,繁殖300多株。多年试验制作率极高,香气滋味极受赞赏,现已较大面积栽种于各山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3049.html

上一篇:武夷红茶和武夷岩茶名冠天下

下一篇:武夷岩茶大红袍 缘何香飘九洲?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