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寻茶问源: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_南糯山拔玛老寨的茶怎么样?

2019-12-09

行走茶山之时,出名的茶寨,有特定的一个茶味,和既定的一个印象。拔玛老寨是整个南糯山古树茶村寨的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寨子,归属石头老寨,这里生长的古树茶,更是整个南糯山顶级茶品的代表!拔玛老寨的茶产量更是很少,但优点明显。产量很少,不形成商品化,所以茶品大多限于玩家收藏,市面不多。

拔玛,在爱伲族的语言中是大茶树的意思。拔玛老寨,位于具有1700多年植茶悠久历史的著名古茶区南糯山,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位于勐海县城东部,距勐海县城20多公里。海拔1600多米。认知中的南糯山,是一座山系,其实也是一个村,隶属于格朗和乡的一个村,村中每个寨子都有古茶园。从山脚一路经过南糯山古茶寨——姑娘寨,石头寨,拔玛老寨,半坡老寨。其中,拔玛老寨,半坡老寨,石头寨知名度最高古茶树,树龄在200年-800年左右。

山路间古树成林,山上泻下溪流,无上清凉的氛围。茶地里,各种野果,也成熟啦,爬山采茶累了来一个,解渴又解馋。一路上,遇到的都是采茶忙碌的身影,茶香的季节,全家齐上阵,全家老小齐上阵。各有各的活,每一步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农家孩子早当家。南糯山,每年都会来几趟,遇到天气好的时候,是非常舒心的,从喧嚣的城市逃离这,环境好,空气好,享受着满满的负氧离子。身心都舒畅许多。

走得太快,穿过原始森林,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百年古茶树生长地,群树环绕,遮光蔽荫。茶树树根之间距离足有两米,而分枝繁茂程度却可以把茶树紧密相连。站在茶树边,头顶有一把天然蔽荫伞。而远看,连片生长的茶树,像是海中波涛,层叠之时,却是满眼新绿,这样一片古茶树密集生长,还孕育出茶王树的土地,需要非常多的养分供给,和漫长时间的沉淀。

南糯山茶树属于大叶种茶树,叶片较长。选料南糯山制作茶叶,鲜叶光泽饱满,干茶也能感受到乌润感。黑亮紧结的条索,甜味足。山野韵强,杯底香较好,苦涩弱,回甘快、时间长。品后整个口腔清香的感觉,嘴巴回香。最大的特点是用盖碗闷上2分钟,依然不会太苦。

有茶友形容拔玛茶“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石头寨则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在幽雅醇厚之中尽显南糯茶富丽甜柔的感性之美和凤尾竹摇曳出来的爽飒之气,当然还有一种南糯山特有的畅快迭宕之致。

小编推荐

寻茶问源:至美至真,坝糯藤条_双江坝糯藤条茶怎么样?


如果你想看最美的古茶园,你一定要去景迈。如果你想看最美的藤条茶,你一定要去坝糯。如果你想吃最正宗的野味,你也要去坝糯,因为这儿有一群打猎的好手。如果你想找个人一起醉,你也要去坝糯,因为这儿的男人真的太能喝了……

坝糯自然村,隶属于临沧双江县勐库镇坝糯村委会,属于山区。村委会所在地,距离镇18.00公里,国土面积7.23平方公里,海拔1840.00米,年平均气温19.00℃,年降水量1750.00毫米。

坝糯,勐库东半山藤条茶的代表产地,亦是东半山最大最高的寨子,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地方,海拔已超过1900米。

此地在古时道路极难行走,每逢雨后,唯马帮方可出山,虽然如今相比古时有了较多的改善,但依旧是山路崎岖,特别是在天气不佳的时候更是举步维艰。

坝糯是双江藤条茶园保存最好的地方,藤条茶园的面积在双江为第一,最古老最大的藤条树就在坝糯,坝糯藤条茶形表独特,上百年的藤条茶树,一棵树上有几十根甚至上百根藤,最长的可达三四米。满山翠绿的茶树,树生藤,藤生藤,藤树缠绕。

坝糯藤条茶,高香、劲扬、味刚,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新茶汤色橙黄透亮,内质丰富,汤质稠润感十足;回甘生津在第二杯茶汤入口时就渐显浓重,汤在口中略显奢华霸道的气质——润口香甜且茶味十足。

这儿的茶美,这儿的茶香,这儿的人热情。

南糯山③(08)南糯山普洱茶口感怎么样《千里寻茶路》马作乐/著


第一泡茶颜色非常淡,青味很浓,还有些口涩。

他说:“这是刚做好的,昨天才晒干,新茶就是青味重。”

“可是这个有些涩。”三明说话比较直接。

他笑了,说:“你们很会喝茶埃”

然后从旁边屋子里拿了一把茶出来,说:“这个好喝,这个是古树茶。也是今年的,会有青味,可是茶是好的。”

他们跟大多数的茶叶商店一样,会先给顾客喝不好的茶,然后再拿好的来对比。我俩喝完觉得这个茶确实不错。可到底是因为这个茶不错还是因为之前不太好的茶做对比,我们真是分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茶到底有多好,只知道苦涩味逐渐褪去,回甘越来越明显。我们开始对他的茶感兴趣起来。

“你们自己采茶,然后自己做吗?”

“有自己采的茶,也有收的茶。”

“你们在哪里做茶?”

“就在后面。我带你去看看。”

右手边有个走廊,过去看见像高低床似的铁架子,搭着木板,上面铺着差不多5厘米厚的鲜叶,散发着新鲜叶片的香味。

“这个就是萎凋,等一下我们就要做茶了,你们要是不着急走,可以看看。”

走出后门,紧挨着有一间小屋子,只有几平米,有个灶台,上面两口炒锅,锅口足有半米多。

“炒茶就用这个炒。”

“你们几点开始做茶?”

“差不多6点吧,等会儿我儿子回来我们可以早点开始。”

我们回到前厅,继续喝茶,这可真是农家茶啊,若茶不是商品,岂不是跟我们每天炒菜做饭一样。估计每家都可以自己做茶的。大概也和做饭一样,每家做的饭都有自己的口味,有的人做饭香,有的则不尽然。我们得看看他们到底怎么做茶。一直喝茶,却不知道茶是怎么做成的。

“让我家媳妇带你去看看茶树吧,就在旁边,也是老茶树,可是没有你们要看的老茶树那么老。”

好啊!三明去车里拿了相机,一个年轻的女子,大约20多岁招呼我们跟她走。这不会是他媳妇吧,可能他的意思是儿媳妇吧。

不到50米,从他家后面的崖上下来一点,就是一片茶林。

“这些茶树有多大?”

“有大的,有小的,具体我也不清楚,”她腼腆地笑了,“我嫁过来的时候就在这。”

“你不是这里人?”

“娘家不在这里。”

“你家里也种茶树吗?”

“也种,不多。你看这棵,这是老树。”

树干比我还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茶树?我们知道茶树都长得很慢。

“这棵树大概有多大?”

“这个不好说啊。”

“大概呢?有没有100年?”

“有”她点点头。

“有没有300年?”

“应该也有了吧。”

“那有没有500年?”

她又腼腆地笑了,“你别问我,我不知道。”她笑起来露出牙肉,皮肤黑黑的,身子很结实,性格格外温柔。

“好吧好吧。”我也笑了,不知什么时候我也像三明一样开始刨根问底了。

“发新芽了,可以采了。”说着她便爬上树,开始采茶了。

树不高,主干部分只到我的肩部,枝叶非常茂盛,分叉的树枝都比我的腿粗。她踩在其中一根上,一手兜着她的围裙,一手采茶放在围裙里。

“我可以上来吗?”我在树下抬头看她。

“可以。”她说。

这样不高,粗粗的树很好爬。三明推我一把我就上来了。我要把他也拉上来,他摇摇头,“我怕把树压坏,我太重。”

我问她怎么采茶,是不是采一芽两叶。

她点头说:“是,像这样。”然后她做给我看。(未完)

寻茶记丨南糯山多依寨,古茶第一山_南糯山普洱茶怎么样


寻茶的起点是那片叶子的故乡,一片树叶掉进水里,从此有了茶。您知道这片叶子来自何方吗?今天,茶人林思冶要带你探访的是素有“古茶第一山”之称的南糯山。

地属勐海县东侧的南糯山,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也是西双版纳中生态环境最好的一座古茶山。南糯山做为六大茶山之一,所产之茶,在历史上早已有名。据统计,南糯山平均海拔约1400米,茶园有近2万余亩,其中有一棵著名的茶王树,树龄在800多年,可惜由于保护措施不当,已经在1994年枯死了,如今新的茶王树据当地茶农介绍说是老茶王树的儿子。

我们驱车从勐海县城出发,一路向东。行进了20多公里后,路边山坡上便出现南糯山标识。"这么快就到南糯山了?"同行的小伙伴开始觉得有点不习惯。因为在连日寻访茶山的过程中,每一次进山都是一场攻坚战。这一次“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人有点不太适应。

其实这只是进入了南糯山茶区的地界,但距我们今天要探访的多依寨还有几十里山路要走。进入南糯山后,虽然是狭窄悠长的山间公路,却不难走,一水的水泥路面,道路两旁布满郁郁葱葱的树木,行驶车辆也不多见。这与去老班章时走的尘土飞扬的土路有天壤之别。

茶人林思冶这次南糯山之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南糯之巅--多依寨,多依寨属南糯山最高峰,海拔1900米,终年云雾环绕,特别是早晨,空气湿度大,清爽度非常高。但是中午又离太阳最近,这样环境下的茶树品质是很优秀的。所以南糯山古树茶以最高峰多依寨茶质为最好。从海拔最高的多依寨往下,依次是半坡老寨、丫口老寨、石头寨、姑娘寨、向阳寨等村寨。

多依寨古树茶,干茶外观偏黑,入口苦涩度基本上可以说不苦不涩,回甘生津好,汤色偏绿白、透亮,并茶香透着蜜兰味,初泡感觉茶水稍薄,但三四道过后则给人以纯、滑、甜、内质丰富的感觉,水路细腻。

在多依寨我们要拜访的是茶界四大茶天王之一,多依寨村长朗大叔叔。郎大叔叔家是多依寨唯一保留了传统草棚屋顶房子的人。随着普洱茶渐渐地走入市场,前来寻茶的商人、游客颇多。寨子里大多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郎大叔叔出于对哈尼族文化的热爱,一直保留着自家这座老房子。

此番访茶,我们应一个朋友的要求,决定亲自去郎大叔叔的古树茶园采青,亲手炒茶、揉捻,制作多依寨单株。

茶叶被炒、揉之后,被均匀地晾晒在大簸箕上,这时候它们需要好好地晒晒太阳,才可以成为新的毛料。毛料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够成为爱茶人手心里的宝。如果你也曾亲身参与炒揉茶叶,就更能体会茶叶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它们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所以来到城市的普洱茶、来到我们手心里的那一杯普洱茶也更显珍贵。

岁月匆匆,没人知道南糯山的古茶树能够存活多久,生与死在不断更替。百年古茶树的怪异枝叶生长得十分缓慢,产量相对降低。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古茶树的生存状态正在经受一场巨大的考验。路边因为修路被砍倒的古茶树,自然死亡的古茶树,和被茶农随意修剪得只剩下枝干的古茶树向世人暗示着古茶园正在渐渐退去。我们保护古茶树的价值何在?保护古茶树是爱茶人重塑南糯山心灵家园的责任。古树茶属于小众茶,被精英茶人们收藏与品茗,成为茶中的稀缺资源。当保护古茶树成为一种自然诉求,我们应该成为南糯山生态链中的一分子,与古树茶友好相处。

唐代王维有诗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也只有这般亲身入山林、行到水穷处,才能闻到这样原始的气息,才能品到这样醇正的滋味吧。

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上)_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特点


站在路南山帕真的茶山上,隔山谷流向的南卧河北望,南糯山的多依寨、丫口老寨赫然在目,南糯山西南的苏佛山,也是郁郁葱葱尽收眼底。

官方数据显示:南糯山有12000亩古茶园,面积居勐海古茶园之首。每亩种植约170株。古茶树主要分布在竹林寨、半坡老寨、丫口寨、石头老寨和新寨、姑娘寨、永存寨、尔滇寨、向阳寨等村寨。南糯山以及苏湖的南拉老寨、南拉新寨,还有一片茶园,叫“拔玛茶园”,茶水之甜深入人心!

南糯山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位于勐海县城东部,距县城20多公里,东靠景洪市,南挨勐混镇,西北连着勐海镇,北抵流沙河。

南糯山平均海拔约在1400米左右,有着1700多年的种茶历史。11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迁往南糯山,他们留下的茶树被后来的迁来的僾尼人所继承。当地僾尼族人介绍,他们迁来南糯山已经58代人了。

南糯山有着800年树龄的茶王树茂盛的生长在半坡老寨的古茶园中,所以包括笔者和众多茶人都对半坡老寨心灵神往!近两年南糯山的“拔妈茶”声名鹊起,很多茶人以为只有南糯山的“拔玛村”才有“拔玛茶”。当地村民说:“其实拔玛村是在2005年从石头寨分出的,村寨建在了去“拔玛”的岔路口上,加上这两年“拔玛茶”很火,故取起名。而实际是:拔玛村以石头寨的茶为主体,只有几户茶农有八玛茶。”而新建的“拔玛村”其独特的位置是既拥有南糯山石头寨的风格,又拥有苏佛山南拉寨的风格,可谓是福地啊!

“万缕清香逸幽谷,千年茶树冠天下。”南糯山作为云南的名茶山,其茶水以淡淡的蜜香、细柔的口感、绵长的回甘而令茶人于如痴如醉。其中半坡老寨茶喝着是栗子香蔗糖甜,石头寨的茶喝着是蜜香蔗糖甜,而苏佛山的茶还得以南拉寨为代表,源于“拔玛茶”!

由于自身行业,一年的时间里,多次来往于各座山头之间寻茶,与各地茶农相处甚欢,除了能喝到“农家茶”,还能吃到族人原始味道的饭菜。那被柴火青烟熏黑的锅灶瓢盆,各种烟熏肉一挂挂的晾再房檐下,亮晶晶的滴着油脂,忍不住一次次咽口水。对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的人们,这么简单落后的生活已成为一种奢侈!你是否也曾想过远离城市喧嚣,去到这神往之地……

暂且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儿,下一篇将带大家了解其它寨子以及南糯山特有的一种神奇生物。

寻茶问源:遗爱·攸乐山_攸乐古茶山的茶怎么样?


千百年来,不管是历史怎样的改革变迁,孔明兴茶,在各族人民的心中的崇高地位,一直被传颂着。每年,当地都会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用于祭祀孔明兴茶的功绩。

据《普洱府志》记载:“六大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这就是古六大茶山的由来。

攸乐山又称基诺山,隶属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所辖区域,历来被列为古六大茶山之首。其山东西长75公里左右,南北宽50公里左右。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海拔在575-1691米之间,地处北热带、南亚热带气候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水量1400毫米。气候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高,古茶树与林木混生。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古茶园土壤主要属砖红壤性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在5.1—5.7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攸乐山古茶园的辉煌。

攸乐山是基诺族的聚居地,基诺族过去称作攸乐人。一千年前,攸乐人便在小黑江两岸种茶。攸乐古茶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明朝中期,攸乐山古茶园就已经超过四千亩,至今在龙帕村和巴来村留下的两千多亩古茶树,树围多半超过100cm。清代攸乐山有茶园上万亩,20多个茶寨都产茶。甚至远销印度和欧洲。

六大茶山的衰败,以及1940年的民族抗暴起义,战乱留下了深深的烙痕。就像它最原始的美一样,攸乐山的发展也是缓慢的。

所以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依然可以领略到它最原始的美。几经沧桑,发展至今,古茶树与基诺人已然深深相连。古茶树树势苍老,寄生植物很多,估计树龄在300年以上。基诺语称茶为“啦博”,意为赖以生存的芽叶。“凉拌茶”“烤茶”是基诺族一直保持的传统饮茶方式。

攸乐茶和易武相近,耐泡度高,金黄透亮的茶汤,入口厚滑,苦显,略涩,却又甜滑细腻,茶汤饱满,茶性较烈。苦涩很快化开,甘甜满满,生津感十分强烈,口腔里似泉涌般跳动。

攸乐茶香气高扬,其香极好,嗅到,亦能品到。攸乐,似遗世之爱。我一直企图从中找寻历史的底蕴,找寻文化的载体。只到茶汤入口。最好的,不是史书,不是文物,不是当地人的记忆,而是这杯茶汤。嗖的一下,当真从中品到您想要的韵味。她的香,道说着无数的深厚,无数的眷恋。

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下)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特点


上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南糯山,详见《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上)》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半坡老寨,揭开神秘面纱,细品福地茶韵。

很早以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茶农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同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经济。”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树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而闻名于世。南糯山被当地人称作云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气候较好,茶叶发的也比较早。

南糯山的古茶树树干看上去要比景迈山古树粗大得多,而两者树龄都差不多。南糯山的古树资源更为丰富。特别是半坡老寨,外界的干扰少,很多高大的老茶树立于茶园山坡。这片茶园的坡度很陡,我们从上面往下走,泥土比较松软,铺盖了厚厚一层落叶,坡度很大,这样徒手走都很艰难,更不用说采茶时还要背上几十斤的茶背篓!而且在树上采摘也是非常辛苦的,不过对于茶人来说,每一次上山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犹如故乡小麦秋收一般的心情!

每次上南糯山,经过半坡老寨必到访此处:“泉乐老博古茶屋”,老茶屋来往的茶人络绎不绝,每个人脸上似乎都洋溢着一种安详,眼角微微的余光透露着他们内心的喜悦,加之大量茶多酚在体内活跃,更是让人们侃侃而谈,无拘无束。确是在此处喝茶与在家里喝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种释然茶友们必然喜欢,我们向往回归大自然!

细品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的特性概括于一个“柔”字。香气高亢,凸显出较为独特的“刚柔并济”,入口强劲的香韵,回甘生津及喉韵,汤水入口饱满,粘稠感较为强烈,且水质柔软,喉韵久留舒爽。透着糯米香、蜜香、兰香,谷花茶淡香如荷。条形饱满,冲泡后汤色清明透亮,香气高,清鲜持久,滋味纯和,回甘快,非常值得收藏!南糯山古树茶素有普洱茶拼配之王的雅号,按一定比例拼配能够使她的香柔很好的融入其他山头茶的韵味,增加提香和饱满柔和度。业内好多厂家的产品不标明山头,大多正是此因。当然洪普号始终如一只做纯料,或许是太过于执着!纯正的南糯山古树茶存放效果非常好,可以和易武茶同台较量,香韵甘甜的喉部感觉和滑爽的茶汤,对于爱茶之人是值得追寻的!

上回说到南糯山一种神奇生物,接下来这里要说到啦!请允许我的夸张形容,因为它真的很是珍贵。它是茶树上的寄生植物,当地俗称“螃蟹脚”,因其枝条为节状带毫,酷似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到。(很多山头也有螃蟹脚,但南糯山更据代表性)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螃蟹脚的数量已极为稀少。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新鲜螃蟹脚外观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的药香味。

据说“螃蟹脚”性偏凉,味道微酸,品饮之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血脂、血压,对治疗宿食内小便赤热等有明显疗效。常饮可防止血管硬化,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注意咯!孕妇不建议喝。正宗古茶树上的野生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即可单独饮用,也可加入普洱茶中一起冲泡,可以大大提升普洱茶的口感;另外还可以用来褒汤,是极佳的食疗佐料!

寻茶问源:山之巅,水之遥_勐宋滑竹梁子坝檬寨的茶怎么样?


人慢慢长大,生活愈发的简单,一日茶、一夜酒、一部毫不掩饰的小说,一次没有目的的见面,一群不谈正经事的朋友,用美好的事物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光。泡茶给自己喝,已然成为每日最美好的时光。哪怕再匆匆,哪怕再烦忧,一日茶,心自然静下来,身自然轻起来。这算是今天的开场白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滑竹梁子坝檬寨茶,该寨位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最高的地方,东接景洪,南连格朗和,隔流沙河与南糯山相望。在清代时与南糯山同属于车里宣慰司管辖。隶属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蚌龙村。海拔1590米,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年降水量1500毫米。勐宋山区少数民族种茶的历史追溯起来与南糯山少数民族种茶的历史一样悠久,是勐海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勐宋的古茶园大多为拉祜族所种,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茶园数目也很多。

在我印象中,坝檬是周遭最高的一个寨子,顺着山路一直往上,当车子行驶到尽头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坝檬寨子。抬头就看到滑竹梁子,古茶园多分布在寨子后面的山林。坝檬寨和很多的版纳寨子一样,也分新寨和老寨。老寨是哈尼族村,新寨是拉祜族寨子,两个寨子隔着一条山沟对望。在坝檬背后的山便是西双版纳的最高峰,海拔2240米的滑竹梁子。坝檬的茶除了寨子周围零星的分布了一些,更多的古茶树则是生长于滑竹梁子的山腰上。从寨子到大茶园要爬近3个小时的坡,路途十分艰难。

听当地人说,早年间在滑竹梁子大茶园旁边有个拉祜族的大寨子,三十几年前寨子里的人突然全部迁走了,留下了这一片近6000亩的古茶园无人管理。直到近年茶价走高,附近村的拉祜人、哈尼人又开始上山采茶,由于这是一片连汽油味都没粘过的大茶园,所有这里的茶相对更为精贵一些。

坝檬茶,由于海拔高,且茶树多生长在迎风的山梁之上,故而这里的茶以香高水甜而闻名。其条索紧结,干茶既可闻到浓郁的茶香。醒茶一遍,第一泡茶汤似冰凌,第三泡开始呈现美艳的金黄色,油润而明亮。茶汤里的香从一开始就有,气往上行,香往下沉。蜜香浓郁,苦显微涩,有清凉感,茶气足,第五泡伴有微汗现象,微苦涩也大致在第五六泡。苦化,涩化的慢点,随之生津来的也持久而缠绵。汤中带甜,回甘稍迟,但喉韵深沉,香韵一直在喉部,以及往下,山野气韵强。尾水清甜,极其喜欢与茶汤慢慢融合的茶香。

坝檬茶品质相对稳定,而且转化也特别好。今年做这款茶,我们在选料上下了更大的功夫。树龄更大,等级更高,滋味更饱满,喉韵更持久。

寻茶问源:易武·荒田·郑家梁子易武荒田村的茶怎么样?


易武遍地宝藏,就像每一个寻宝人一样,我们深入每一个茶寨去发现,去找寻。从易武老街进麻黑村,需要经过荒田村。荒田村,以前叫做郑家梁子,这个进村口的石碑上有刻录,“石碑上记载着,荒田村人是三百年前从石屏迁居至此的,以茶谋生。是当时进贡朝廷的贡茶之一。今天依旧以茶为本,以茶为生。”我想,今天看到的这句话,和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以茶为本,以茶为本,以茶为本”。

从易武街出来,开车大概一公里左右,就到了荒田村。进村路面铺了柏油,宽阔平坦。交通还算方便快捷。站在村口往村里看,荒田村被青山的怀抱围着,坐落在满屏的翠绿青葱的山脚。还没进村,就便看到了一些零星散落在各处的茶树、核桃树和其他的植物。

荒田自然村,隶属于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山区。距离村委会7.00公里,距离镇2.00公里,国土面积0.62平方公里,海拔128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1950.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

全村仅58户人家,主要是汉族,兼有极少数彝族和瑶族。荒田村背后的青山,屋顶、黄土地、绿树,不知名的人家飘出的缕缕青烟,和还在村口就弥漫、萦绕着的清香相互呼应,一派平静安宁,把山野村庄的美显现的淋漓尽致。

荒田村茶园总面积有300多亩。很多茶商不愿谈及,但我们必须正视,荒田村以台地茶为主。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所选择的,是那少部分的古树茶。到了相熟的茶农大叔家,车才停下,就看到院里晒毛茶。大叔说这就是今年帮我们做的荒田古树,伸手就抓了一大把,放在鼻端,大口的吸气,满满的茶香,心中暗爽。

易武大荒田古树资源并不丰富,正因为茶质好,产量低,荒田村茶价很高,但每年依然有很多茶友惦记着。茶农大叔还用自己十多年以前私藏的老茶款待了我们,他说虽然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就留下的,但是回归易武茶越存越好的本质,他的这个荒田茶确实是很赞,时间越长越好喝。这杯茶醇厚,蜜香,有一点淡淡的梅子香,茶气足,回甘生津持久。配着这山边空气中略带的湿意,用着荒田甘甜的山泉水冲泡的茶,比平常多了几分甘甜和美意。确实,心有荒田,一寸一寸,待花生长,不问几春!

荒田干茶条索紧结,显毫,借着温杯的温度,干茶显蜜香,不扬。汤色金黄明亮,7.3克的投茶量,洗茶后第一泡25秒出汤,微涩不苦,有回甘,舌底两颊生津。挂杯香蜜香。第二泡,茶汤更滑一些,茶汤里的内容比之前更丰富。滋味更丰满。几杯下肚,舌面泛出清凉感,整个口腔是源源不断的生津和绵甜。

6泡之后茶汤香气变弱,其他依旧很稳定,10泡以后茶汤开始变淡,可是甜感不变。收集了前十泡的茶汤放凉了再品尝,茶汤没有苦涩的出现。这个方法,建议夏天的时候可以试试。

茶行日记·荒田村:山水在,茶在,其滋味仍在。用味觉和嗅觉感知山水,用舌尖拾起茶味。一味茶,用了好山好水养出来的,聚齐了大自然中的灵气,姿态万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俯下身来,从茶再来。用智慧,汗水,耐心,深耕细作!

寻茶问源:冠绝易武,艳压群芳_易武弯弓普洱茶怎么样?


弯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深处丁家寨,在易武古树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古树茶保存较好的地方。贡茶第一村,弯弓白茶园,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曼腊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15.00公里,距离镇30.00公里,国土面积0.29平方公里,海拔1396.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1700.00毫米。

弯弓即属于丁家寨,又与丁家寨分开。为什么这么说呢,弯弓茶园与丁家寨茶园是完全不同的古茶园,但又同时属于丁家寨茶农所拥有。从丁家寨到弯弓,骑摩托车要一小时,再走一小时的山路。骑摩托车的那段路只能过一辆摩托车,非常陡斜的山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非常难走。只有当地人,习惯了才骑得去。走路的那段就只能人走,连摩托也走不了。

“这路,正经是鬼难走了。”独特原始的森林气息,造就了浓郁的花蜜香,茶叶条索黑亮、香气持久。汤色浓稠,香气饱满、不张扬。入口后纯、厚、滑、甘、甜。韵味悠长。原始森林中树龄大,生态环境好。条索粗壮,芽叶显毫。

弯弓古树普洱茶饼茶外形圆润,松紧适度,条索紧结油亮。茶汤金黄中泛微绿,油润而有光泽。第一泡茶汤入口,无苦无涩,生津满满,甘甜袭来。第二泡,苦味渐显,内质丰富,汤感浓厚。

慢慢品饮,慢慢喜悦。不太苦,一丁点涩。苦在茶汤滑下去的2秒左右消散,转而甘甜异常。慢慢感受茶汤之后,口腔中满满的变化,甘甜如泉涌,柔甜而不腻人。

花香浓郁,蜜香明显,香不仅仅可以嗅到,还能品到,齿颊留香,余韵悠长。香得彻底,由始至终!香得浓郁,越泡越香!弯弓茶冠绝易武。从洗茶开始,古韵蜜香就萦绕在你的味蕾,让你不仅仅吞咽的是茶汤,还有身心的轻松和愉悦。

南糯山普洱茶


南糯山距勐海县城2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爱伲人继承;根据当地爱伲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

很早之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的老人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当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富裕。”位于勐海县东侧的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目前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弘普号南糯山古树茶是南糯山乔木大叶茶种茶制晒青毛茶。

南糯山普洱茶口感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兰香,淡香如荷。南糯山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南糯山①(06)《千里寻茶路》马作乐/著


南糯山是普洱茶最著名产区之一。山上有一棵树龄超过800年的老茶树。虽然在云南众多的老茶树中,她不是年纪最大的,但她却是人工栽培的茶树中最老的一棵。

在勐海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们朝南糯山的方向驶去。南糯山离勐海很近,估计我们很快就会到。沿着公路走,我们到了半山腰,突然看见桥下有一条新修的公路,原来我们走了老路,难怪有种公路失修的感觉。接着我们又朝山顶驶去。走到一半我们发现这一带群山起伏,究竟这山是不是南糯山?或者这一带的山都叫南糯山?一个骑摩托的当地人跟我们“擦”车而过,我们问他:“这里是不是南糯山?”他回答了我们,可是我们根本听不懂。接着我们到了一个村庄口,看到住在村口的人家在自家房顶上晒普洱茶,走进去找到一个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我们问他:“这里是不是南糯山?”他反问我们:“你们是不是要买茶?我们家也有茶。”我们告诉他我们不是来买茶,我们只是来看茶树。南糯山有一棵树龄800年的老茶树,是现在发现的最老的人工种植的茶树,我们想看这个老茶树。

“哦,看茶树呀,我带你们去。”

我们连忙说,“不用不用,不用麻烦你专门为我们跑一趟,如果你知道,可以告诉我们在哪,我们自己去就行。”

他说:“我刚好要下山去,你们刚好可以带我下去。”

我们诧异地问:“所以你的意思是,这里不是南糯山?”

他说:“对面才是南糯山。”

好吧,我们一起到了山脚下。车停在一个商店的门口,他下车。下车以后,跟商店门口的几个人说:“他们要去南糯山看茶树。”

这几个人来到车前,要带我们去看茶树。

我们说:“不用不用,我们自己去就可以,哪里是南糯山?”

“对面就是南糯山,你们上山找不到茶树,我带你们去。”

“不用,不用,我们随便转转就可以了。”

告别了他们,我们往南糯山开去。很快,柏油马路不见了,剩下只是上山的土路。对三明开车的技术我还是比较放心的,虽然我们也刮过底盘,但是从来没发生过什么大问题。

不愿意别人带我们去,就像是旅行的时候不喜欢跟团一样。他们有他们觉得有趣的地方,我们有我们觉得有趣的地方,而且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我们也不想带回去什么没用的旅行纪念品。(未完)

寻茶问源:代代相传,匠人手艺_易武曼洒普洱茶怎么样?


曼洒茶山史称曼撒古茶山,现如今隶属于勐腊县易武乡。曼洒茶山曾经“山山有茶树”,古六大茶山中也是榜上有名之辈。但遗留下来的古茶树却便不多,集中分布在丁家寨、刮风寨等地。今天要说的曼洒,却不是这个曼撒。

曼洒自然村,隶属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曼腊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12.00公里,距离镇19.00公里,国土面积2.32平方公里,海拔74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1700.00毫米。

曼洒寨与现在的丁家寨仅隔着一条沟,据茶农介绍,他们早先居住地就是现在丁家寨的位置。1984年搬下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丁家寨人是后来搬上去的。

曼洒的茶农都是丁家寨搬下去的,茶园其实就是丁家寨茶园。顺山而下,趟过沟壑,翻到另一面山上,就是茶园。每每回想起来,满满的怀念。深山老林的野韵,小桥流水的寂静,耳畔是虫鸣鸟叫的悦耳,远处传来流水的叮咚,嗅到的是满满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曼洒的茶,让无数人惦念,曼洒的茶树,却让人怜惜。不够多,不够高大,也不够吸引人。有部分曾被断头的古茶树,也有生长了几百年,仍旧看上去不够粗壮、不够高大的古茶树。就这样坚挺的生长在陡峭的斜坡上,向着阳光,数着岁月。就好比刮风寨,她们都是边境飘摇的女子,身形单薄却内心坚强,用她们独有的风韵,迷倒无数人。

在曼洒,就好像置身蒸笼,喝茶比吃饭都显得重要。无论你走到哪一家,饭桌上即便摆着大盆的鸡汤,抑或是山毛野菜汤,主人最先捧来的,一定是大缸的茶水。还请千万别拒绝,那可是主人对您最真心的关爱。

易武曼洒,干茶条索紧结,略显细小,这是易武茶的特点。古法石磨压制,饼面匀整,色泽墨绿油亮,叶被绒毛,芽头显。里外一口料,稍有黄片。

中号盖碗,投茶7克。滚水入碗,醒茶一遍。

茶汤呈金黄色、透亮油润。

茶汤入口,柔而润,汤质饱满,糯滑,细润。甜来的快,生津不错,回甘也好。茶汤有香,但略显的短了些,回香也是有的。

曼洒的茶,甜甜的,柔柔的,糯糯的,香香的。她的涩,也是好的,因为这些涩使得生津很不错,既润喉,又解渴。她的甘甜,是满满的,是打心窝里发出来的,既细润,又清爽。

《寻茶问源: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_南糯山拔玛老寨的茶怎么样?》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南糯山普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29210.html

上一篇:寻茶问源:代代相传,匠人手艺_易武曼洒普洱茶怎么样?

下一篇:南糯山拔玛寨,大茶树生长的地方南糯山扒玛茶怎么样?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