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为什么易武茶普遍要贵些?

2019-12-09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东北部,易武是傣语的译音,“易”意为“美女”,“武”意为“蛇”,“易武”全意为“美女蛇所在之地”。《普洱府志》载:“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茶味易好”。

易武茶为什么能在普洱众多茶区中有如此地位?

易武茶自古至今在普洱茶历史上都是一个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清道光年间,倚邦、莽枝逐渐衰退之际,易武茶山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成为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成为茶马古道之源头,自此,易武茶山的崛起开创了普洱茶的另一番天地。

普洱的茶,每个茶区都有极其明显的特性,茶王班章其茶气强烈,茶汤苦味、涩味最重;而易武茶则走的阴柔风,汤香水柔,如果将其拟人化那班章就是刚猛的汉子,易武则是柔美温婉的女子。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近年,普洱茶界流行讲山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是现在普洱茶界较流行的说法,而只此一句就说明了易武茶的地位。

从茶区生态环境讲:

易武山高雾重,土壤肥沃,温热多雨,土壤在热带亚热带雨季林气候条件下由紫色岩石和砂岩上风化发育而成,在低纬度低海拔古树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保持较好,因此构成了易武茶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是易武茶区独有的生态环境,是其他茶区没有的。

从工艺上看:

易武茶的魅力应该从制茶人孜孜不倦的贡茶工艺上说起。老茶友应该知道,传统手工石磨制成的易武茶,杀青较重,揉捻较轻,在以低温晾晒,形成了易武茶独特的泡条特点。贡茶工艺制成的易武茶,其中滋味不言而喻。

从口感上来看:

很多老茶客都知道易武茶以香扬水柔著称。茶汤细腻,回甘生津,苦涩味较轻,有独特的清香和花蜜香,入口柔和,柔中带刚,口感独特。

存储陈化速度较快,新茶口感较淡,随着时间的沉淀转化后,易武茶汤品质与饱满程度可以用“丰韵细腻沉稳厚实”、“蜜韵足而持久”来形容。存储得当的易武茶,茶汤更是细腻柔和,变化多端,口感滋味都属上成。

cy316.cOm扩展阅读

为什么生茶普遍比熟茶贵?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在普洱茶市场里,不管是生产者、茶商,还是消费者,都存在一个观念,那就是生茶比熟茶来得珍贵,这就是茶圈流行的“普洱茶贵生不贵熟”的说法。

普洱茶为何贵生不贵熟?

这个贵有两层意思:一是价格高;二是更受欢迎,更被看重。

价格方面原先的解释是:生茶在原料的选择上比熟茶好,原料成本高,故成本价格也高些。价格高的东西自受欢迎,被看重,当然,反过来也成立:因为被看重,所以选择的原料好,原料成本高,所以价格就高。

权且认为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吧,那么生茶为何又被如此看重呢?

在普洱茶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熟茶算是新面孔,至少从官方记载来看,生茶早已出现而熟茶需要等到公元1973年才正式研发试制成功。而从口感来看,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条件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熟茶来得明显,且口感上要富于变化,茶汤活泼许多。

而熟茶,其研发初衷就是因为生茶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变得适口,所以熟茶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使得其在出厂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发酵度,改变了生茶在新茶时期生利的口感,使得熟茶口感醇厚,茶性温和。因此,创造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消费。

受邓时海等台湾茶人的影响,以“存生茶、喝熟茶、品老茶”为理念,熟茶一直以“即饮品”和替代品的身份深入人心。

但是后来,茶商及消费者又发现,早期熟茶刚出厂之时,口感依然不够理想,熟茶也存在后发酵的空间,只要存放一段时间,熟茶的口感依然有提升空间。所以,一样有人存放熟茶。

但是,制作熟茶比较考验技术经验,虽然原料成本低,但损耗却比较大,长期以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形成了贵生不贵熟的观念,从而也影响了普洱茶生产厂家,往往最好的原料都用来生产生茶而非熟茶。

即饮口感不好,用心做熟茶的人少,市面上做得好的熟茶不多,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相对较小。

因此,熟茶无论是被重视程度还是价格,都不如生茶,陈年优质生茶的价格往往是陈年优质熟茶的一倍甚至数倍。

不过近两年来,这样的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基于茶友的意识觉醒,给了我们很多的成长空间。

好的熟茶,需要彼此成就。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喝易武茶?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喝易武茶?


战国时期,金戈铁马争霸天下,英雄逐鹿天下,作为兵家,有一些地区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今原料大战的焦点集中在勐海、勐库和易武三个核心茶区。

云南普洱的易武茶区近些年茶叶热,作为普洱茶原料争夺大战的核心茶区之一,每年都有很多的茶客到易武古镇去朝圣,历来为茶商必争之地。

易武每年茶叶价格不论树龄大小,茶叶价格都非常的坚挺,很多不知道的人觉得其中炒作因素肯定是主要原因,但真实的情况是只有喝到易武等级的茶叶,基本都是非常懂她并且喜欢她的人。易武之所以成为商家必争之地,至少有三个理由:

1、口感

首先、口感温和,滋味饱满。易武茶被誉为普洱茶茶后,其独特的香扬水柔,一直是公认的。也有人将易武茶比喻为母亲的怀抱,温柔而博爱,喝易武就是喝她的柔和醇厚。随着养生意识的提高,大家的饮食习惯也越来越偏清淡,茶叶也是一样,宜淡饮,对于老茶客来说,淡茶不如喝白水。然而易武茶虽柔和清爽,但茶汤中的香气滋味都非常的饱满,这便成了健康饮食文化中的首选茶品。

2、陈化

其次,后期陈化口感变化层次丰富。易武茶具有很高的后期陈化品饮价值,其口感在陈化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独树一帜,深得老茶客的喜欢。

3、历史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易武茶在清朝被列为贡茶。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所产的以早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作为朝廷进贡之用。易武制茶历史较长,并且其制作的经验非常丰富,也使易武茶的外形及口感保持非常独树一帜的风格。

易武茶是柔的代表,是经得住时间及众多茶客考验的茶,喝茶是一个不断寻找契合自己口感的过程,易武茶也许之前喜欢,后面就慢慢的喝其他山头,转一圈最后还是会回到易武。当然茶品很多,只喝一种茶总归觉得有些单调,喜欢当然不代表天天喝,只是会有一种在喝到的时候喜欢罢了。

易武茶与布朗茶的风格特点:为什么易武茶不易理解?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易武与布朗两大茶区,产出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茶。而当今,易武与布朗亦成为市场两大主流的茶。所以,有必要说说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让新茶友少走一点弯路。

易武茶与布朗茶的风格特点:为什么易武茶不易理解?常见到不少茶友问易武茶是怎样的?但却少见问布朗茶是怎样的?为什么呢?

因为,易武茶不易理解,布朗茶易于理解。这里理解的意思是一喝就明白。不易理解并不等于不好,当然也不等于好。它只是茶性的一种表现。就等于有些人的性格,很易理解,一看就明白;而有些人却不易理解,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明白。这里只是客观中性地评述。

为什么易武茶不易理解呢?很多人一开始喝易武茶不觉得怎样,慢慢又会接受,喜欢上呢?原因在于易武茶比较柔和,回甘不是很强烈,或说回甘来得较慢。表面感觉平平的。但这只是表面。细品下去会觉得,柔和只是茶性平衡(茶性平衡是指甜、苦度平衡。茶的力度,通常表现在其苦底。如果一个茶太苦,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喜欢。但如果一个茶无力度也算不上是好茶。如果一个茶虽苦,但由于甜度高,把苦平衡,而不觉苦,就恰好了。)。回甘慢是后劲绵绵。像太极拳,刚遇于柔中,内劲绵绵,不易看得懂。

在易武茶山,摘取鲜叶,即时咀嚼品试,其内质与回甘不会比布朗茶弱。只是茶汤的表现与布朗的风格不一样而已。注:在茶山食鲜叶,是最方便直观的方法。将鲜叶嚼碎,茶汁在口腔,内质和香气一切都在此中了。虽说茶鲜叶经过制作后,会有很多变化。但不能有无水之源,无中生有的。萝卜不会变人参。茶日后好的东西其实早已在鲜叶里了。

为什么布朗又易于理解呢?很多人一喝就喜欢呢?

原因在于布朗茶,茶汤表现刚烈,回甘快,直来直往,一喝就明白。上好的布朗茶,刚烈而厚实又不浮冲,回甘快而持久。上好的易武茶,柔和而滋味又不单薄,回甘慢却绵绵不断。易武茶要细品,慢慢回味,柔也。布朗茶即时感觉,精神一振,刚也。两种截然不同,风格具有鲜明对比的茶。

茶友可根据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境况,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候,去品饮欣赏。无必要相互厚此薄彼,带着偏见去喝茶。人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丰富与精彩。茶到好时,都一样可赏,风格各异而已。多一种可赏的茶,生活自然多一份丰富与精彩。

易武茶,入口柔和,茶汤软滑,平衡中显滋味,回甘慢但绵绵不断,香气幽而沉,茶气缓慢而有力。布朗茶,入口刚烈,茶汤爽朗,滋味中显平衡,回甘快而持久,香气清而沉,茶气强烈而不冲。好茶都是相似的,不好的茶差别就很大。希望能给茶友一点借鉴,喝易武、布朗茶时心中有数,能清晰、明白一些。

广大茶友对茶知多一点,就被商家忽悠少一点,茶市就健康多一点。

为什么普洱生茶的价格普遍比熟茶贵?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在普洱茶市场里,不管是生产者、茶商,还是消费者,都存在一个观念,那就是生茶比熟茶来得珍贵,这就是茶圈流行的“普洱茶贵生不贵熟”的说法。

随便打开一个购物网平台,随便一搜普洱茶,价格虽然层次不齐,几十到几万不等。但是普洱生茶的价格确实普遍比熟茶贵的。普洱生茶,价格几千元上万元的较为常见,这样的价格在熟茶里面并不高。那么,生茶普遍比熟茶贵的原因有哪些呢?

从品饮角度看

熟茶的口感相比较生茶单一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茶汤的口感表现相对单一,更多是香甜醇滑糯。而普洱生茶,口感丰富,有一山一味的地域特征。一泡普洱茶汤下喉,茶汤回甘,生津,苦感,涩感,喉韵,体感等多种体验。对于品饮的角度,普洱生茶是更受欢迎的。

熟茶发酵成本高

从盈利的角度推广熟茶不划算

生茶比熟茶好做,熟茶做起来麻烦,所以他的生产工艺成本就高些。通常情况下发酵一堆熟茶毛茶的重量是用吨计算,同时在发酵的过程中损耗大。在这个前提下,生产熟茶的商家为了控制成本可能就会在选料的时候选择次一些的所以目前市场上很多熟茶的品质普遍不高。

同时刚刚发酵出来的熟茶并不适合立即品饮,需要存储2年左右才能有一个相对高的适口性。对于很多茶企来说,做好熟茶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去推广熟茶的确实不划算。没有市场的推广,熟茶的整个市场热度起不来。价格自然也卖不上去。

从原料的选择上

生茶的原料品质高于熟茶

“熟茶本身算是速成茶,口感趋近于多年的老生茶,口感相似的生熟茶对比,肯定是生茶贵。因为生茶要转化到近似熟茶通常要十好几年,乃至几十年,这都成古董了,所以肯定就会贵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有好的原料的话,厂家一般会优先制作生茶,因为生茶升值空间大,价格好。所以很多熟茶的原料基本不是头春。但是近几年随着熟茶发酵技术的逐渐成熟,小堆发酵的

综上所述:熟茶无论是被重视程度还是价格,都不如生茶。陈年优质生茶的价格往往是陈年优质熟茶的一倍甚至数倍。

新生茶茶性寒凉,但是口感丰富,普洱熟茶茶性温润,但是滋味相较于生茶单一。茶友在选购生茶和熟茶的时候并不是价格越高越好,可以结合自己的口感喜好和身体的接受程度去选择。

喝普洱,为什么有“始于易武,又最终会回到易武”之说?


很多人刚开始喝茶喜欢易武,因为甜香柔和。之后有人会尝试寻找各种刺激,找新鲜,找猛烈的感觉。但喝到一定的时候,又会转回来喝易武,最终发现了易武的刚猛。也许,很多喝普洱茶的人,都是始于易武,又最终会回到易武吧。

易武是普洱茶的故乡,也是生产优质普洱茶的理想之地。来自深山森林的易武茶,山野之气强烈,但回甘很快,之后唇舌间便是满满的甜香,这大概就是易武茶的优美特性。

易武地名为傣语。易是女性的意思,武是蛇的意思,意为“美女蛇居住的地方”。易武境内最高海拔是刮风寨的黑水梁子为2023米。易武茶的最大特点就是茶汤“柔”,即刺激性不强,显甜味而不失醇厚。香气上不属于高扬类型,而带有花蜜香。可以说,无论是见惯世面的老茶客,还是刚开始喝茶的茶友,都会在易武茶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易武的地势东面、中部高,南面、西面北面低,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各海拔地带生态环境不同,再加上阳光入射角度的差异,区域性气候特性十分明显,带来丰富多样的生态、生物系统。白天气温高,日照充足,茶树的光合能力强,合成物质多;夜晚气温较低,茶树的呼吸作用随之放缓,消耗减少,茶树的营养物质得以更多的积累和贮存,故而茶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

易武地处北回归线偏南,平均温度常保持在17.7~20℃左右,与茶树生长温度15℃~23℃相吻合。另外因为海拔差异大,带来日照时数、接收热量等的不同,使易武乡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立体特征,从而造就了不同的生态环境。这是易武生态丰富的原因之一,也带来了易武茶“七村八寨,各有不同”的特点。

易武茶区的土壤是在热带亚热带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风化发育而成的。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土,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5~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质腐殖质富余,有机质含量达4。5%以上,腐殖质厚达5厘米以上。而且土壤的透气性好,水分含量中上,在湿热作用下,能提供给茶树生长充分的养分,使易武茶区的茶树根深叶茂。

普洱茶之所以有它的独特之处,茶树品种就是重要内涵之一。而易武茶树地方品种可称为易武大叶茶,又被称为“易武绿芽茶”经过检测,易武大叶茶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咖啡碱5。1%,儿茶素总量24。8%,茶多酚31。0%,水浸出物总量48。5%;在香气成分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很高。这表明,易武大叶茶的口感收敛性较强,滋味浓烈甘滑,香气高锐,更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所以,刚开始喝易武茶,会感觉甜香柔和,之后有人会尝试寻找各种刺激,找新鲜,找猛烈的感觉。但喝到一定的时候,又会转回来喝易武,最终发现了易武的刚猛。也许,很多喝普洱茶的人,都是始于易武,又最终会回到易武吧。

【易武专题】“七村八寨”易武茶


有茶友曾用这样一个类比的说法来形容“易武”与“普洱茶”之间的关系:易武对于普洱茶来说,就相当于景德镇对于陶瓷、宜兴对于紫砂、安徽泾县对于宣纸。

易武茶以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口感香甜,回甘生津明显等品质特点而著称。从清代中期的贡茶,到清代末期作为古六大茶山的产制加工与交易中心,以及流传至今的号级、印级等传世名品,易武茶区作为顶级优质普洱小产区,已为业界公认。

易武,云南西双版纳州的一个乡镇,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今天易武所属的勐腊县之县名“勐腊”两个字,“勐”意为平坝或地区,“腊”意为“茶”。传说释迦牟尼巡游到此时,人们献很多茶水,喝不完的就倒在河里,此河名“南腊”,即“茶水河”,“勐腊”因以得名。而易武,亦是因茶而扬名四海。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植茶叶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易武茶山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古六大茶山中最大的茶山,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

易武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起点,易武镇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贡茶之镇,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而且如今依然保持着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的传统。

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其中尤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每年“祥源·易武斗茶会”中,当地“七村八寨”的好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易武“七村八寨”图示

易武之“七村”(红色部分)

曼洒村曼洒村在一个山脊上,从远处看,像一条升腾的巨龙。曼洒平均海拔很高,视野开阔,是个观山览景的好地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蛮砖、莽枝、倚邦、易武几个茶山。这里产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乌黑油亮,茶汤橙黄透亮、滋味醇和,杯底香气持久,口感细腻、水路顺滑。

曼秀村

曼秀村距离乡政府3公里,是一个纯汉族村,是到麻黑村与刮风寨的必经之路。曼秀村制茶仍然保持传统制茶工艺,生产出的茶叶条索紧结、完整、灰褐显毫,茶汤略带金黄,香高而持久,让人回味无穷。

落水洞村

落水洞原名曼落,后因寨子中有个内连地下河常年不满的大洞而得名“落水洞”。该村的地形四周环山,村背后有一株知名度很高的大茶王树,那是爱茶人必去的地方。落水洞村是一个汉族村,茶马古道从村中穿过,所产茶叶品质极佳,加工工艺地道,条索紧结、匀整、油亮乌润,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密香突出,茶韵幽深、回味无穷,令人爱不释手。

落水洞大茶王树

麻黑村

麻黑村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叶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该村山山有茶园,处处有森林,自然景观极佳。麻黑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经久耐泡,可持续20~30泡,具有越陈越香的历史认可。

高山村高山村是一个纯彝族村,至今保存有诸多古茶园,茶树高大,匀需搭架攀爬才可采摘。高山村近些年茶叶制作技术提升很快,加上优质的茶原料,产品非常走俏。该存产品条索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是普洱茶爱好者的珍品。

三合社村

三合社村的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是一个纯彝族村,该村茶园四周植被保护极好,所产茶叶叶宽、肥厚,呈墨绿色,产品条索完整,茶汤橙黄透亮、香高,回甘、生津、持久,滋味柔和。

易比村

易比村在易武乡政府西南,易武著名的老字号“安乐号”就出在这里。易比村茶叶条索紧结、乌润、匀整度好,开汤茶汤金黄明亮、滋味醇正、茶气足,杯底带浓浓蜜香味,香气持久,茶叶耐泡。

易武之“八寨”(绿色部分)

倮德寨

倮德寨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委会,自然环境非常好,其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油润、显毫、香气正,开汤茶汤金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杯底有浓郁蜜香味,经久耐泡,叶底肥厚、柔软。

新寨

新寨易武最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他们自称“本族”,其祖先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民族之一,每年春茶开采前,在祭师的带领下还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该村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茶叶多采自古茶山、古茶园,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

旧庙寨

旧庙寨与新寨是同一民族,两村相距3公里,相同的茶文化,相邻的茶园,相同的制作工艺,不同的是制茶人的心情和技术。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回甘、生津,叶底色泽黄绿。

大寨

大寨是一个被茶园包围着的寨子。光绪初年大寨还有二百多户人家,摘茶的季节每天杀三头猪还不够摘茶人吃,民国初年大寨有七八家茶号。这里产的茶叶芽毫显露肥壮、条索松紧适度、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明亮、滋味甘醇、香气高显,叶底肥嫩、完整柔软。

张家湾寨

抗战以前,六大茶山北部所有村寨的茶商去往越南莱州都要经过张家湾寨,马帮在这里歇晌休整:从张家湾到莱州有十多天的路程,茶到莱州后上船沿水路到海防,再从海防转香港、广州。这里产的茶条索松紧适度、匀整显毫、色泽银白,汤色金黄,滋味醇和、香气高,叶底柔嫩。

丁家寨(汉)

丁家寨(汉)现在采摘的茶园叫一扇磨和香椿林,这里的茶树是六大古茶山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之一,所产茶叶外形条索粗壮紧结,灰褐、显毫,茶汤透亮、橙黄,香气有陈韵,滋味醇厚回甘。

丁家寨(瑶)

丁家寨(瑶)是一个瑶族村寨,分为上、下两寨,采摘茶园地名叫弯弓,弯弓在清咸丰年以前,拥有400多户人家,有汉族寨和回族寨,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弯弓这里产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汤色金黄,香气纯高,叶底条索肥壮柔软,是爱茶人难求的茶中极品。刮风寨刮风寨是一个边境纯瑶族村,与老挝接壤,距离乡政府31公里。这里的茶园均分布在国有林内,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园所产茶叶是易武最为出类拔萃的,古茶树树龄大多在500年以上,茶叶极具霸气。茶气沉郁饱满,回甘强、生津快、层次感丰富,极为耐泡,汤色明亮通透,是罕有的茶中极品。

抛开历史情怀,易武茶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易武,古曼撒,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源头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

易武茶成为皇家贡茶持续了百年之久,至今还保留着众多古茶老店与老茶号,是普洱茶老茶客心目中的圣地。

班章王,易武后。和老班章茶叶相比,易武茶近几年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似乎是要低一些,但是易武茶与班章茶“一王一后”并称,可见在老茶客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抛开历史情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承已久的制茶工艺,在未来陈化过程中显示出不俗的普洱茶自然本味,这些或许也是易武茶稳居普洱江湖至尊宝座,无人可以撼动的主要原因。

1、生态环境好,自然出好茶

从易武茶区不可复制的生态坏境来看,其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土壤在热带亚热带雨季林气候条件下,由紫色岩石和砂岩上风化发育而成,在低纬度低海拔古树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保持较好,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易武茶区之外其他茶区不可比拟之处。

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成就了不同特点的易武茶。

2、传统工艺,自然出好品

聊完了易武生态环境,我们还是回到易武古茶的传统制茶工艺上来。

易武古茶叶片的厚度胜过其它茶区,易武代代传承的老师傅都知道,杀青时需要控制好温度慢炒,香气刚出就停炒,使整个茶的内质及香气完美的保留了下来。这点是区别于很多高温爆炒,新茶香气就很高扬的最大之不同。

低温慢炒,使得易武茶的茶香是融入汤水中,使得在后期存储陈化中呈现出较好的蜜香,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

简单识别易武茶怎样识别易武普洱茶?


近年名山茶风靡一时,以古六大茶山之易武为例,因其价值与价格一路走高,引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充斥市场,不少消费者、爱好者受骗有之,茫然有之,不知如何辨析真假。

喝易武茶若干年,近几年更亲临易武茶山收料,有些许心得体会,愿与易武爱好者分享交流。

业界向有班章为王、易武为后之说,列为普洱茶“至柔”之典型代表。是因其特点显著,为市场所公认。从最基本的三点入手,可辨析易武茶之真实性。

其一,茶汤入口是否绵柔。(刺激性较低,比较顺口)

其二,回甘之后是否清甜。(清甜近似清爽的冰糖味)

其三,久泡之后甜韵仍存。(冲泡约十几二十道仍显甜韵)。“易武为后”的美誉,笔者有另外一层理解:易武茶刚开始入口表现绵柔,但后劲足,久泡仍有甜韵。如此独特茶性,无可比拟。

如有以上三点的综合特性(缺一不可),几可判定其为真正的易武茶。其独特茶性,乃其所处生长环境的气候、海拨、土壤、水份、生态条件等所决定,无可复制。

冒充易武茶、且较易混淆的是毗邻易武茶区的江城茶和尚勇茶。但其特点再类似,也很难同时满足以上三点综合的特性,更逞论其它茶区的茶了。

江城茶口感与香气更为薄弱,耐泡度差,后劲不足。尚勇茶与之相比更为不足。时有江城茶与勐宋茶拼配,其后劲与甜韵仍与真正易武茶有较明显的偏差。

欲更好地辨析真伪,还是要多喝,多比较,多交流。

为什么普洱茶易武薄荷塘会自带流量?


薄荷塘不是一个寨子,而是帕扎河瑶寨的一小块被原始森林环抱的古茶林。瑶族先辈在森林里发现这一小片长着野薄荷的古茶林,顺嘴就叫薄荷塘。后来,瑶族的老周在此找了一片森林间隙空地种草果,这个区域又有个别名叫草果地。

老周在这里开发茶叶,并且又种植了一部分容易采摘的小树茶,并从古茶树上采来茶叶制作售卖,由于茶叶优质,口感极为独特,茶叶名声远播,深受茶友追捧,于是,这块茶地又恢复了薄荷塘的原来名字叫法,周姓茶农年老后,薄荷塘茶树分给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所有,成为薄荷塘的四大家,后来薄荷塘迁徙了一部分外来人也从事茶叶行业,,然而也就原先四家人的薄荷塘古树血统最纯正。

薄荷塘按树龄分为一类古树,二类古树,其中一类古树最具代表性,并且产量最为稀少,每年春茶产量不过一两百公斤,供不应求,价格暴涨,高达好几万每公斤,让很多茶友望而去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薄荷塘古树鉴定小窍门,干茶墨绿长梗,条索肥厚,厚实。汤色浓艳金黄,入口醇润有清凉感,清冽欲醉,水路细腻,口感清新,香甜滑润,汤感绵厚,内劲野性十足,苦涩是极微,带有一丝丝薄荷之凉,是一款非常内敛非常极端的易武茶。喝过后情不自禁回味,香味长留于唇齿之间,淡雅之中见不俗,实为茶中珍品。

以前以为刮风寨茶王树和弯弓的普洱茶古树茶已经是易武最顶级的了,但只有喝过薄荷塘以后,才知道谁最能代表易武茶!

为什么说: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易武柔?


在普洱茶圈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易武柔!在没有对比过,这几个产区的普洱茶时,曾以为所有的普洱茶就如老班章那样苦涩味重,回甘生津持久。

在接触多了之后,才慢慢的明白“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易武柔”并非空穴来风。

勐海的茶普遍苦底重,不管是南糯山还是景迈还是布朗的茶,都没有办法摆脱这点“苦底重”。以勐海茶为参照物,你就会知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你一直只是喝一个山头的茶,就不会知道普洱茶另一番的味道。

那是什么让同为“普洱茶”的它们,滋味口感有这么大的差异?今天就为大家一层层抽丝剥茧。

普洱茶的5大要素

有人说:一款茶好不好,要看其叶种,毛料的树龄,生态环境,纬度,海拔这5大要素。普洱茶一山一味,除了地理位置就是生态环境,还有纬度。纬度,决定降雨量、光照日长等等。从另一个角度看,纬度间接决定了茶的生长气候。

在实际的茶叶品质品鉴中,纬度越低的茶茶气、茶味、香气越强。让人意外的是,现普洱茶界公认的好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大多数在北纬22°30’以南。班章、景迈、贺开、巴达、南糯、易武等都在这个区域内,而茶气茶味最重的班章、章朗、曼迈等则在21°30’附近。

答案很简单,因为纬度低,茶树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越强,茶树内的物质积累,能量聚集也就越多。

人们常说“云雾高山出好茶”,是不是海拔越高茶的品质越好?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海拔过高普洱茶品质不一定就好。

从普洱茶实际分布情况来看,最佳海拔应在1400—1800米。老班章茶园在1700米左右,景迈茶园主要分布在1500-1600米,冰岛是在1670米,困鹿山是在1640米。

而一些海拔超过2000米的古茶园的茶叶具有茶气弱,茶叶偏淡的特点。

大叶种就这么重要么?用同一个古茶区相似树龄的老树所产的大叶种和小叶种作过冲泡对比,结果在香气强度、苦涩度、耐泡度等方面,大叶种也明显优于小叶种。

如此一说,想必,大家都明了,茶的滋味与其山头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茶好不好?你说了算

有人说,思茅茶是淡,也有不少好茶。

所以,我们不能用一根棍子打死一船人。很多人都会觉得茶淡一定都不好喝,你不好这口,不代表别人也不好这口。大家都说老班章好,可有朋友就不喜欢它的苦底。也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时候,就不要为难自己,让自己再吃“苦”。

不到易武,何谈普洱?易武初印象


辞别了梅子姐和杨哥,离开老彝寨,我准备前往此行第二站--易武镇。如果说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普洱茶,那么易武应该是所有普洱茶人的第一站。

不到易武,何谈普洱?

从江城出发,只需沿着218省道向南行驶135公里就可以到达易武。由此估计,江城到易武的直线距离远远少于135公里。实际上,普洱茶圈备受追捧的天门山、张家湾、丁家寨、一扇磨、薄荷塘等等,距离江城只有几十公里。

但江城属于普洱市,易武则只是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下属的一个镇。从江城到易武,并没有直达的客车。但从江城到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的客车,会经过易武岔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易武大丫口。从大丫口到易武街上还有大约5公里左右的路程。

我乘坐早上9点40的客车,到达站点是易武岔路。仍然是弯弯曲曲的二级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又下坡。不过还好,天气并不特别炎热。

易武在北纬22度,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已处于热带。但得益于超过1000米的海拔、又是多雨的季节,加上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因而局部气候并没有令人闷热难耐。

一路上是典型的傣族建筑、大大小小的茶叶初制所、茶农家屋顶上标配的玻璃晒棚,以及路边不时出现的一片片茶园。

除此之外,还有成片的橡胶林。实际上,整个易武地区,甚至整个西双版纳州,橡胶种植面积排第一位,其次才是茶叶。

统计数据显示,易武的茶叶面积是4万多亩,橡胶面积是10万余亩。对应的,整个西双版纳州,茶叶面积130余万亩,橡胶面积则超过450万亩。

从江城到易武岔路,正常行驶只需要三个半小时。但客车行驶途中,不时有乘客上下,中途还会停车休息吃饭等等,又会耽搁许多时间。

由北向南,我们陆续经过前往天门山、丁家寨、薄荷塘、弯弓以及象明乡的岔路,下午一点半,我们才到达一个叫曼腊的村子。

恰好这时易武的朋友刘遥发来信息,问我到哪儿了,我说刚到曼腊,他说还有半个小时就到易武了。

时间掐得真准!两点钟客车到达易武岔路,我刚下车,准备去拍一张“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牌坊的照片,刘遥开着车从牌坊那边出来,停靠路边,给我打电话。

我和刘遥也是第一次见面,互相打了招呼,算是认识了。

从岔路到镇上不到五公里的路程,不时看到各种名称的茶厂和初制所,有我已经听说过的大品牌,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厂。

茶农的房子几乎都是一栋栋的小楼,就像山间别墅,还有不少正在建设。不得不说,普洱茶原料价格年年走高,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拥有茶园的茶农。

房子除了满足居住,还要兼具制茶的功能。每一栋茶农的房子都是一个小型的初制所,萎凋、杀青、揉捻、晒干的系列工具和设施一应俱全。

很快就要到达易武镇上,刘遥给我简单说了接下来要去走访的地方。

“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素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嶍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

“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角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

关于易武,关于更大范围的古六大茶山,来之前我已经阅读过很多书籍和资料了。做易武茶,是明年春茶季的事情了。这次,我只是想来实地走走。哪怕只是走马观花,哪怕只是在易武街头走一走,此行的目的便已达到。

书上记录的那些百年前的风云往事此时似乎更加清晰,而那些熟悉的地名就近在咫尺。书本与现实的差距,又将带给我什么?

心里不觉充满期待......

易武古茶山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

它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

关于古六大茶山的地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清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有漫撒无易武,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漫撒换为易武。

茶山地名的更换,折射出各茶山的兴衰和茶叶加工、交易中心的转移。

易武在唐代属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宣慰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将其辖地划分为十二个版纳时,易武与倚邦、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版纳整董”,也被叫做“茶山版纳”。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云南后,将易武、倚邦划入元江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仍将易武、倚邦划归车里宣慰司管辖。

请雍正七年(1729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将车里宣慰司所辖的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易武也随之划归普洱府。

乾隆初年开始,易武茶山成为了普洱府的贡茶采办地。

进入民国以后,1927年易武划归镇越县,1930年易武街成为镇越县治所驻地。

清乾隆年间是易武茶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颁布了云南茶法,云南实行“茶引”制购茶,思茅总茶店撤销。

从乾隆初年开始,普洱府对茶的垄断经营放宽,上万的汉人涌进易武,在易武改造老茶园,开垦新茶园,经过四五十年的开拓,易武新增茶园三万亩以上。

到乾隆末年,整个易武茶山南至易比,北至倮得,100多公里的山梁上,茶园呈带状连接。

百里易武,山山有茶园,处处是村寨,商旅来往不绝,驿道马铃声充耳,一派繁荣景象。

汉人进入易武,汉文化也大量传播进易武,汉人们信奉各种神灵、崇拜英雄圣人,汉人们还注重同乡故里宗亲氏族关系,为着精神理想的寄托,汉人们热衷于建庙宇、会馆。

易武的石屏人较多,石屏人素以重文崇儒闻名,易武人也以金榜题名诗书传家为荣。清嘉庆年间,易武已有私塾。

光绪年间,易武出了三位进士,一位武进士黄席珍,两位例贡进士李开基和车顺来。

易武是六大茶山一带地主经济出现最早的地方,与倚邦想比,易武的土司势力要弱一些,易武武氏家族与朝廷的关系,也没有倚邦的曹氏家族那么紧密。

茶业的兴盛,使新兴的地主和商人们强盛起来,动摇了土司势力的经济基础,道光年间发生的茶商茶农状告武土司徇私枉法的事件,即易武人说的“断案碑事件”,可以看出易武土司势力的衰落,茶商势力的上升。

另一方面,土司制度的衰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道光年以后,易武的茶号、商号大增。

从同治、咸丰年间开始,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到光绪年间,易武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倚邦,成为了六大茶山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内外商品流转地。

1897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立海关,说明当时易武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大了。

进入民国以后,易武人去香港的多起来,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香港市场站稳脚跟,易武人设茶号、注册商标的也多了起来。

从民国初年到上世纪30年代,易武街、麻黑、易比、曼秀、落水洞、大漆树几个村寨就有茶号20多家。

较大的茶号有同庆号(庄主刘葵光)、同昌号(庄主黄备武)、乾利贞(袁谦禄等四位股东)、同兴号(庄主向质卿)、泰来祥(庄主黄中卫)、福元昌号(庄主余福生)、同泰昌(庄主朱宝官)。

春去秋来,周而复始,昔日那个骡马塞途,商贾云集的易武,如今已经被历史的烟尘所掩盖。现在我们再去易武,展现在眼前的是新时代下朝气蓬勃的易武古镇。

愁云散去千峰秀,春回茶山万木葱。古六大茶山带着历史的沧桑,带着新的希望,正在世人的关注下从新启程,她将向世界重新展示厚重的底蕴和昔日的辉煌。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为什么易武茶普遍要贵些?》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为什么易武茶普遍要贵些?》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黑茶为什么贵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28852.html

上一篇:新六大茶山:普洱茶时光隧道里的踪迹!

下一篇:喝普洱,为什么有“始于易武,又最终会回到易武”之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