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的包装纸是普通的纸吗?有哪些区别?

2019-12-04

草纸

七子黄印、中茶简体字、七子铁饼、73青饼、早期红带青饼等所使用的外包纸张。手工制作,条纹明显,有厚薄之分,薄者居多。

厚棉纸

以早期8582为代表,跨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1992年最后一批厚棉纸。其问生产厚绵纸7542、7532、8582、8592、7572等。其特色为手工制作、单面油光、条纹不明显,稍有厚薄之分。于1996年开始亦有厂家生产厚棉纸,然纸质差异甚大,容易辨识。

网格纸

应较厚棉纸稍晚出现,大约出现在1987年-1992年间,8582、8592、7532、7542、7572等勐海茶厂常规茶品均使用这类纸张,下关茶厂代表性茶品则为1986年-1987年间之8653。其特征为手工制作,纸张稍薄,有明显之网格点状。

手工薄棉纸

较网格纸稍晚出现,期间在1990年一1994年间,以7542、7572为代表茶品。其特征在于不规则纸浆纹路,厚薄差异较小,更较网格纸薄,易破损。

机器薄纸

1993年开始,大量出现在1995年以后,国营厂时代多数常规七子饼茶品均使用。主要特色为短细纤维纸浆,均匀而无不规则纤维条索。

外包薄油纸(黄、白)

专指砖茶外包纸。从、973年之73厚砖开始,至1992年昆明茶厂最后一批7581时期,所使用的砖茶外包纸张均为亮面油纸,有黄、白色之分,亦有横条纹纸张。

薄油纸细字内飞为云南七子饼早期茶品内飞特色,七子黄印以至1995年等勐海常规茶品。主要特色在单面薄油纸,以及不明显之网格纹。1996年-1997年亦出现薄油纸张,然与1995年以前之规格与印色特征不同。

小编推荐

普洱茶的包装纸发展史


2007年,为了杜绝和避免普洱茶出现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情况,普洱市在增订的《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普洱茶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原料产地、质量等级、净含量、产品标准代码、卫生许可证、QS标志、生产日期、保存期等内容,其中“保存期”下的注解是:满足本标准的包装贮存条件,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

普洱茶因其越存越香的特性,受到广大爱茶人的欢迎。普洱茶的包装纸代表了近代普洱茶的发展概况。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普洱茶的包装纸发展史。

牛皮纸

1973年起,国营下关、勐海茶厂用牛皮纸来包装外销茶。

薄油纸

薄油纸使用时间从1973年的厚砖开始,至1994年昆明茶厂最后一批7581为止。这种纸张为亮面油纸,有黄、白之分,专用于砖茶外包装。

手工薄绵纸

出现在网格纸之后,特征是厚薄差异小,比网格纸薄,容易损坏,以7542、7572为代表。

厚绵纸

厚棉纸于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8582是早期厚绵纸包装的代表,手工制作、单面油光、条纹不明显,有厚薄之分。

网格纸

网格纸出现在1987到1992年间,手工制作,纸张有明显的网格点状,勐海茶厂部分茶饼使用网格纸包装。

机器薄纸

1995年大量出现,其主要特征为纸浆纤维短细、均匀而无规则。国营的七子饼茶均有使用。

传统普洱茶包装纸三个历史阶段


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人称之为“马三”。使用过程中,得先把外面的皮剥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2-3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为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普洱茶的制茶用手工饼纸,大体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以前为私人制茶时期(称为“古董茶”时期),因为纸质不流行加上茶区购纸不易,所以1938年以前茶农只在自己生产的茶品上放一张长宽约6-8厘米的纸,作为该号生产的证明,后来就叫“内飞”。每筒茶有7张小内飞,分别放在茶饼的正表面;而每筒又会放置一张长宽约10-13厘米的“说明书”,后来叫“大票”。1938年以前的茶很少有外包纸的装潢。

第二阶段:中茶公司成立后,1938年范和钧奉命成立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并开始生产普洱圆茶,直到1967年为止。约30年的时间内断断续续生产的中茶牌圆茶,称为“印级茶“。现存留世有著名的中茶红印、蓝印、黄印。所有的“印级茶”外包纸一律采用手工纸;1967年以后开始把“印级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

第三阶段:也就是“七子系列”茶品(这是最复杂也最让人头疼的混乱时代),此类茶品的外包纸有数万种之多。

解析普洱茶里的纸虫、茶虫


普洱茶中,最常见的就是纸虫、茶虫这两种,这两种虫一种是吃棉纸的,一种是吃茶叶的。

“纸虫”白色小虫,一些普洱茶的棉纸出现各种小洞,这些小洞行内人管他叫“虫眼”,这些“虫眼”正是纸虫所为,幸好这种小虫只爱吃棉纸,所以对普洱茶的品质也没多大的影响。对付这些“纸虫”,很简单,大家先用毛刷把茶叶扫干净,然后把爱茶放于通风透气并且干燥的地方存放即可。

关于茶虫,有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真正的“茶虫”是灰黑色的,生命周期不长,多半是死在茶里面,久了就和茶叶混为一体。据一些老茶人所说,“茶虫”是极为有益的,在一些品质好的普洱茶成品里会出现,它们专门吃茶,而且爱吃好茶,死后即会成为茶的一部分,据说这种茶泡出的汤色、口感、耐泡程度都比陈了50年的生普更漂亮更好喝。长虫原因:储存环境湿度大,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易于生长,当湿度小于55%,一般会自然消失;包装没有经过化学处理,给虫体繁殖生产提供了安全的环境。

茶叶上有虫子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因此大家对于茶叶的存放和仓储必须认真小心,同时亦要定时检查,避免虫子滋生,当然,如果你的普洱茶出现了真正的“茶虫”,那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高手进阶】普洱茶无纸红印的故事


导读:作者陈智同是《深邃七子世界》作者,西双版纳州茶产业顾问,版纳经典名人,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印级茶会主讲人,茶艺、普洱壶艺顾问兼专栏作家。

那天有一个茶友,问起了无纸红印的缘由,这么多年我都在研究山头茶,已经很久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了,回想了一下,又想起了年轻时候艰辛的卖茶岁月,一晃十五个年头过去了,无纸红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包装纸的红印,如果看过古董茶的人就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普洱茶是没有外包纸的,所以有无纸的形制是不奇怪的。

这个问题我在十几年前也曾与香港酒楼的老前辈讨论过,据说在50年代红印的报价是分开报价的,也就是纸、茶、竹筒分开报价,对当时的酒楼来说,红印只是新茶,对于酒楼用茶来说外包纸的作用不大,而且当时的包装纸不同于现在,是用手工纸然后木模拓版印刷的,成本比较高,对当时的云南来说也有一定的生产难度,所以占有成本的比例较高,在有纸红印问市后,基于经济考量酒楼便提出了无纸红印的要求,所以无纸红印在这种因素下产生了,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理由,套用一句北方话来说,比较靠谱。

其实无纸红印的由来在当年并不是最困扰我的问题,最困扰的是对于无纸印级系列的分类与鉴定,因为当年的无纸印级茶量很大,买到好的无纸红印是很考较功夫的一件事,当年的无纸红印至少在我的手上不是一个级数的,但很多香港的卖家喜欢包裹销售,如果一不小心就会买到无纸蓝印,基本是当年的无纸红印分成3种,一种是甲级无纸红印,一种是无纸红印,一种是无纸蓝印,前面两种在鉴别上比较困难,但无纸蓝印的鉴别就比较简单,由竹筒包装上就可以简单分出,红印是软竹筒,有纸无纸皆同,蓝印是硬竹筒,从外观上就可以明显分出,而且红印的饼面较红,蓝印的饼面较黑,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2004年的时候,内地的老茶兴起之后,第一批进入内地市场的无纸红印大多是硬竹筒的无纸蓝印,因为价格比较便宜,当时内地的资讯没有现在发达,所以便会有红蓝不分的状况,在早期红蓝是分开报价的,随着价格的快速上升,无纸红印与无纸甲级红印才逐渐进入市场,写到这里,一定有人要问无纸甲级红印如何分辨?

两种红印的竹筒没有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甲级红印在香气上有一种很特殊的强药樟香,这是无纸红印没有的,但必须一筒一筒的闻,想想当年的自己,跟机场查毒品的警犬没有差别,不是我们要认真,而是当年的客人也很认真,现在的印级茶都已在拍卖场拍出天价,想见一片都很困难,这种分类方法便成为陈年往事了,但回想起来人不胜唏嘘,唉、、、没想到我也到了倚老卖老的年纪了,当年的年轻岁月一去不返,百感交集之间,还是喝一泡无纸红印回味回味,也有小小安慰。

普洱茶的制茶用手工饼纸文化


云南西双版纳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人称之为“马三”。使用过程中,得先把外面的皮剥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2-3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为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普洱茶的制茶用手工饼纸,大体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以前为私人制茶时期(称为“古董茶”时期),因为纸质不流行加上茶区购纸不易,所以1938年以前茶农只在自己生产的茶品上放一张长宽约6-8厘米的纸,作为该号生产的证明,后来就叫“内飞”。每筒茶有7张小内飞,分别放在茶饼的正表面;而每筒又会放置一张长宽约10-13厘米的“说明书”,后来叫“大票”。1938年以前的茶很少有外包纸的装潢。

第二阶段:中茶公司成立后,1938年范和钧奉命成立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并开始生产普洱圆茶,直到1967年为止。约30年的时间内断断续续生产的中茶牌圆茶,称为“印级茶“。现存留世有著名的中茶红印、蓝印、黄印。所有的“印级茶”外包纸一律采用手工纸;1967年以后开始把“印级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

第三阶段:也就是“七子系列”茶品(这是最复杂也最让人头疼的混乱时代),此类茶品的外包纸有数万种之多。

问答:普洱茶包装中使用的绵纸有哪些?


导读:由于普洱茶主要以紧压茶为主,所以市场上普洱茶茶饼的包装主要都是以棉纸包装为主。而棉纸又分手工和机器。

1、手工棉纸的制作同样有一定的工序,水洗晾晒可洗不出纸,那是包装整筒茶用的竹箬

2、各种看起来像是手工纸的“手工纸”,未必就一定是手工纸,机器纸一样可以还原手工纸的外观特性。

3、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手工棉纸和机器纸都有在使用之中。机器纸的优点是产量、品质稳定,印刷性能较为好把控,两者在成本上的差异并不大,就普洱茶而言,除非是极端劣质低价的茶品,否则那一张纸在整体成本中所占比例真的微乎其微。

4、纸的韧性等机械性能,与纸张纤维长度有关,与纸张制作方法无关。

5、现在包装普洱茶,性能最好的纸(基于安全和对茶品的保护、透气性等等),都是机器纸,而非手工纸(今儿上午刚在印厂处理完相关的业务,有些许了解,手工纸大约4毛一张左右,机器纸从一毛多到一块多都有)。

6、对于传统,我的标准是要仔细思考传统形成的成因,是受过去各种条件所限之下的最佳选择,还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如果是后者,我们交流所使用的媒介——知乎、网络、电脑等,都是反传统的产物。

7、用心做茶,关键在于茶品质量,而不是在行销中使用了多少所谓的“传统”元素。

普洱茶只用白棉纸包装,是有什么讲究吗?


普洱茶的包装在中国众多名茶之中可谓是最为简朴的,一张棉纸包起一块茶饼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品包装。比起青花瓷的典雅、精美铁罐的小巧和特色竹篓的精巧来说,普洱茶包装看上去可真的有点“掉价”。难道是厂商不愿花钱为普洱茶换个高大上的包装,还是另有他意?这看似无奇的棉纸的确是有着神奇的功能。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傣族手工造纸技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使用东汉时期造纸的完整工序,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傣族传统手工制作出来的纸,傣语叫“嘎拉沙”,汉话叫“缅纸”。这种纸的特点是:柔韧性好、抗拉力强、有木香味、保留时间很长。当地寺庙里使用这种纸张书写的经文,已经保留了几百年,现在依旧还能使用。

选用绵纸包装普洱茶的三大理由

透气性强

相比于其他茶对密封的要求来说,普洱茶可不需要与空气隔绝,相反,一定量地与空气接触反而能够促进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因此,透气性强的棉纸可就满足了普洱茶的要求了,既不会大面积直接与空气接触,又能够达到不密封的状态,可以说是普洱茶包装的不二之选。

能吸异味

茶的吸附性很强,特别是对杂味格外敏感,一不小心就会串味,那时候好好的一饼茶可就被白白糟蹋了。而棉纸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内部的清洁。

利于长期储存

普洱茶不像其他茶,过一段时间还不喝就可能变质了。相反,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很多人买回去就会放上一段时间来饮用,而一些藏家更是可能将一饼茶收藏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个时候金属罐子等就不太适合了。而棉纸却有经久耐放的特点。只有保存得当,就算放上个三年五载,棉纸也能够让茶很好地存放下去。

普洱茶的新茶与陈茶有哪些区别?新茶与陈茶有哪些区别?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但也有将当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而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保管严妥,茶性良好,也统称为陈茶。

这是因为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在光、热、水、气的作用下,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以及维生素类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形成了与茶叶品质无关的其他化合物,而为人们需要的茶叶有效品质成分含量却相对减少,最终使茶叶色香味形向着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方向发展,茶叶产生陈气、陈味和陈色。

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

新茶:指制成毛料后1——5年的茶。

陈茶:有五年以上干仓存储时间的茶。

外形:熟茶新茶和陈茶很难看出差别,几乎一致。

口感:新茶和陈茶最大的区别在于渥堆味,刚刚制作好的新茶,经过渥堆这道工序会有很浓烈的渥堆腥味,味道不是很好,类似海鲜味,陈化两三年之后,渥堆味会逐渐散去,转为熟茶独特的清新甜香。

刚压制好的新茶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都会有比较重的水味,新的熟茶茶汤在稠滑方面不太能体现,但陈茶在汤水稠厚醇滑方面会展现的比较好,陈茶往往有陈香,类似于老房子里的清木香之类的味道,闻起来很舒服。

汤色:熟茶新茶和陈茶的汤色没有什么分别,十多年的熟茶干仓存储保存的比较好汤色会比较透亮,新茶陈茶汤色都是栗红酒红色,看起来粘稠浓郁。

叶底:采用适度发酵工艺的熟茶,新茶叶底还比较有弹性,手指揉捻时不易捻碎,能感觉到叶片的韧性,十年以上熟茶叶底比较软,手指一捻就碎,韧性较差。

茶性:新茶性热,陈茶性温。新做好的熟茶喝多了容易上火,陈年熟茶则比较温润舒适。

功效:熟茶新茶和陈茶功效一样: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其中在暖胃健胃和预防三高方面比较突出,适合中老年人长期品饮。

如果是容易上火体质,在春夏季节少喝新熟茶,熟茶暖胃驱寒,尤其适宜秋冬季节喝,新制熟茶适合体质偏寒的茶友,能起到调养作用,陈年熟茶基本没有副作用,老幼皆宜,保健功效比较强。

陈茶适应人群非常广泛,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它茶性温和,养胃健胃和降三高的功效很突出,很适用于中老年人调养肠胃和预防三高,适合在饭后饮用。区别新茶和陈茶的异同处,目的在于让茶友能够在此基础上选择更加适合自己身体的普洱茶,避免多交学费,或者因选择饮用不当造成的身体不适。

绿茶与普洱茶有哪些区别?


绿茶与普洱茶是两个不同类别的茶品。

生长环境的差异:绿茶的生态环境是低海拔暖湿气候,一年四季分明,云雾较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不利于芽叶中含氮化合物的代谢,光量子的吸收合成,所以绿茶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明显少于普洱茶。普洱茶树的生态环境则是高海拔低纬度,亚热带暖湿气候,雨量光照充足,整年云雾缭绕,四季如春,PH值为4.5至6.5的低酸性土壤。

制作工艺上的差异:绿茶是用300度至400度高温杀青,将茶性完全杀死,再用烘青工序将茶叶中的水分完全去除。普洱茶用70度至85度的低温杀青,保留茶体的活性,再用晒青的工序将茶叶中90%左右的水分去除,茶体中还含有12%左右的水分,所以绿茶为完全不发酵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

存放方式不同:由于绿茶已不具备生命体征,它的存放没有特定的要求,只要没异味的地方就可以存放。普洱茶由于具备生命体征,它要放置在通风,无异味,湿度在60%左右,无阳光直射的场所。

保质期上的差异:一般绿茶的保质期为2年,它的品质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下降。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它只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只要原料是优质的,存放是合理的,它的品质是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增值和优化的。

特性上的差异:绿茶为酸性茶,现在的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品摄入过量,酸性体质的人越来越多,过度喝绿茶会加重对胃及身体的刺激,会引起一些不良的身体反应,另由于绿茶的内含物要比普洱茶少很多,所以耐泡度要比普洱茶差很多。普洱茶是一种偏碱性茶,经过科学的工艺加速和缩短它的后发酵过程,通过酶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产生大量有益菌群,形成顺滑醇厚的口感和温和的茶性,不会对人的身体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普洱茶的包装简介


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悠久,从传统制茶走到现代工艺,普洱茶的包装以及计量规格都是很有讲究的。不仅仅是考虑外形美观、便于运输,它的包装还必须遵循历史即成规格,要适宜后期的转化,所以,即使在最后的包装阶段,茶人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认真细致地探求这门学问。

一、普洱茶包装

普洱茶的传统包装从里到外一般有内飞、内票、外包纸、筒票、竹壳外包等,发展到现代出现了无毒塑料食品袋和纸箱包装,而名优茶则采用彩色塑料包装袋、彩印纸盒、金属茶盒、土陶、竹、木工艺美术纸品包装,形式多样。因茶人偏爱传统包装,我们的讲解也就在此。

普洱茶的身份证明——内飞

内飞是压在茶青中的厂方或订制者标记,可作为防伪与辨识依据。最早为易武同昌黄记发明,以区别其他茶号。

1950年之前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这时的茶没有包装纸,通常在茶饼面压一张方形糯米纸,标明生产者,这就是内飞。由于内飞在压制工序中就与圆茶紧压粘结,无法假冒仿造,所以可以说是茶饼身份的证明。后期内飞的形式开始多样化,有薄油纸细字内飞、粗字体繁体厂内飞、简体厂内飞、傣文内飞等。

普洱茶的外衣——外包纸

外包纸,亦有称“外飞”。据其纸质、印色、模板等,可约推测茶品制作的略概时间。据历史演变有草纸、厚棉纸、网格纸等。虽然现在普洱茶的包装有很多,但是普洱茶的包装最常见的还是棉纸。棉纸透气性强,能吸收异味,利于普洱茶后期转化和长期储存。

马三纸是普洱茶包装棉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西双版纳独有的植物——马三所制成的纸。将马三纸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了我们包茶叶的饼纸,其制作和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积淀。用来做普洱茶外包装,有极好透气性、吸水性、吸湿性,极高韧性,保存年代久,洁白柔韧、防腐防蛀,留存不腐的特点。

普洱茶的竹壳装——竹箬竹簸

普洱茶最外层的包装为笋壳,又称“竹箬”,早年采用云南天龙竹、香竹壳做外包装,此类笋壳较为柔软无刚毛。将笋壳清洗干净,晾干,再包在普洱茶的外层捆扎起来,就成为了古香古色的普洱茶包。近年因销售量大增,笋壳相对不足,也用其它质地较硬、刚毛较多的笋壳替代。捆绑用的材料称为竹簸,它是用竹皮削成的软条。

用笋壳、竹条作为包装材料天然原生态,避免了包装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又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所以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笋壳一直是普洱茶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

二、普洱茶计量

普洱茶的计量规格——饼

按国际惯例普洱紧压茶包装一打12筒,每筒七饼,以致84饼30千克,一饼约等于357克。这个规格沿用至2000年私人厂量产开始才有所变化,但此规格数字仍深植人心。茶饼由外包纸包装,并附有内票以及内飞。内票,可能由筒票演变而来,内容类似筒票,置于茶饼与外包纸之间。

普洱茶的计量规格——筒

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一筒七茶饼,净重2.5千克。2000年以后,众多厂家与坊间开始生产125、150、250、400克/饼,开启茶品规格上另一新风格,一筒重量与饼数也无严格限制。包装形式有竹壳包装、竹篾以及牛皮纸包装。早期茶品筒内还附有筒票,介绍茶品产区、品种、制作方式、功效等。

普洱茶的计量规格——件

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坊间亦称“支”。一件十二筒,一筒七饼共八十四饼,整件净重30千克。如今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茶饼重量与包装也开始多样化,整件重量也随之变化。因此,坊间逐渐减少以传统“件”为单位,而多以饼、筒与公斤为沟通单位。

而整件普洱茶往往附有大票,标示茶品品名、数量、规格、编号、重量等,如同茶品说明书,有直式大票、横式大票之分。

普洱茶与一般茶品不同,除了原料

普洱茶的工艺之压制和包装:普洱茶饼怎么包装?


生茶拼配结束,熟茶渥堆发酵干燥后,普洱茶就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压制和包装。包装对于任何一个产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普洱茶尤为重要。普洱茶的包装不仅仅是要求美观,也不仅仅是为了便于运输,它的包装还必须要适宜后期的陈化,所以即使在最后的包装阶段,茶人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压制工艺流程

首先是压制。压制是指将拼配好的毛茶按照产品要求,使用不同的压制模具,压制成饼茶、砖茶、沱茶、金瓜茶等各种各样的紧压茶。压制的工艺流程是:先根据需要的克数及产品要求称取茶叶。放入蒸笼的同时进行“撒面”。撒面指的是为使茶饼、茶砖、沱茶等更美观,在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然后将茶叶放入特制的蒸笼里,利用蒸汽让茶叶慢慢变软,并使部分果胶质溢出;再将蒸好的茶叶放到定型用的布袋内,轻轻整理成圆球状以利压模,同时用手揉碾茶叶,使饼型好看;压制成型后,将茶饼从模具上取出,将饼袋摆置在木架上,等待5—10分钟,茶饼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同时再取出,以保证饼形完美。取饼的手法要轻巧,不可急,避免损坏饼面。茶饼取出后,整齐地摊放在晾茶架上自然风干,再进入烤房低温干燥,烤房温度维持在40度以下,阴干的时间及进烤房的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以及天气情况而定。

关键环节

在压制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蒸气用水需保持水质清澈,蒸气无异味,避免影响到茶叶的香气,切莫人为增加蒸气香味导致茶叶吸纳,破坏茶香;第二,茶叶蒸制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茶的情况人为控制。蒸茶时间太久,茶叶会水份过多,造成茶叶发生变化,香气降低,引起霉变。蒸茶时间太短,蒸汽不足,叶质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压制方法

在压制方法上,目前主要分为古法石磨压制和现代机器压制两种。古法石磨工艺压制的普洱茶其优势主要是茶饼松紧度适中,存放的中后期转化比较均匀。另外,茶饼松紧度不如机压茶饼紧结,后期转化的速度快过机压茶。不足之处主要是古法石磨压茶对压制技术要求高,不易掌握,人力资源、设备等投入多,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机器压制,形状较规范、大小稳定、香气保存好、效率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不足之处主要是茶饼边缘薄,茶饼过紧,后期转化不太均匀,并且缓慢。在压制过程中,无论是古法石磨压制还是机械压制,都对操作者有较高的要求,在机器压制时,机器操作者对压制成型时的温度、时间以及压力的控制,会对茶品的香气和口感产生影响。

压制干燥后,普洱茶正式开始包装。普洱茶的包装从古至今可谓五花八门,对于追逐老茶的普洱茶爱好者来说,研究普洱茶的包装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不同年份、不同厂家的包装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判断老茶的依据。今天,我们主要对现今普遍使用的包装过程进行介绍。

包装不是小事,即使到最后一步也要精益求精

以前,普洱饼茶的规格单位,坊间称“件”。一件十二提,一提七饼,一饼重357克,一提重2.5千克,一件共八十四饼,整件净重30千克。近年来,因市场需求的各异,茶饼重量与包装也变得多样化,现在大部分普洱茶的生产者普遍采用的是一件六提,四十二饼的包装规格。

包装内容

普洱茶的包装从里至外一般分为:内飞、内票、外包纸、筒票、竹壳外包。内飞是压在茶青中的厂方或订制者的标记,可作为辨识依据。内票是由筒票演变而来,内容类似筒票,每一饼均有,置于外包纸内。一般分为大内票与小内票,大内票约15厘米×10.5厘米,小内票约13厘米x10厘米。

外包纸

外包纸,指的是包茶饼的包装纸,坊间亦称外飞,一般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体现产品及厂家特色。不是所有的纸都可以用来做普洱茶的外包纸,普洱茶的外包纸是一种特殊的白棉纸,这种白棉纸用构树皮制作,柔韧性好,抗拉力强,可以有效保护茶饼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对茶叶的存储和自然陈化具有良好的作用。

竹箬竹簸

最外层的包装为笋壳,又称“竹箬”,早年采用云南天龙竹、香竹壳做外包装,此类笋壳较为柔软无刚毛。近年因销售量大增,笋壳相对不足,也用其它质地较硬、刚毛较多的笋壳替代。捆绑用的材料称为竹簸,它是用竹皮削成的软条。

值得注意的是,处在产笋期的笋壳最好不用,因为产笋期竹子的甜度较高容易有蛀虫。用笋壳竹线捆绑的工序是一门工艺,笋壳、竹簸被当做包装材料时,必须先泡水软化。软化程度和退水程度就成了外包装的关键点。退水程度若不够,笋壳内的含水量过高,会使茶品直接或间接受潮及湿化,届时外包纸及茶饼就会有水痕。如果退水过多,水分不够,笋壳、竹簸就会变硬,易断裂,起不到保护茶饼的作用。用笋壳、竹条作为包装材料的好处是:材质天然原生态,避免了包装产生的二次污染;另外,笋壳既透气又能遮风挡雨,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所以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笋壳一直是普洱茶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

一片小小树叶,至此终于变成了让世人着迷的普洱茶,它们静静地待在笋壳里,等待着主人。在制茶的日日夜夜里,茶人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有丝毫懈怠。茶,如同他们的孩子,他们捧出来,告诉我们真正的好是什么;茶暖暖地在杯中,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等待的。我们看着它在岁月里变化,沉淀、完美、崛起……岁月给好茶一个答复,给我们一段温暖时光!

普洱茶包装


普洱茶按不同的品种、销路和对象,有不同的包装,有藏销茶包装,紧压茶包装,出口普洱茶包装和国内销茶包装,由思茅茶商制卖给藏人大宗的茶,每蓝装十五筒,两蓝为一担称“平担”与“圆茶”、“砖茶”的装法相同,只是蓝形长或方,或大或小,肖有不同而已,而取到面甸再转运西藏的“紧茶”,行运低印光之后,必须再加麻包,并且打明标记牌号,才能送交船运,也有在中途如景东或瑞丽等地即须加逢麻包的,待军运加嶙崩之后,还须再用牛羊兽皮之类加包,才能运入西藏,这种包装费用非常的高。

昔日自1967年前,以竹蓝筐内视笋叶包装,每斤毛重30公斤,绳索封扎,挂宝标记,1967年景谷茶厂等改制砖片紧后,分为内外包装,内屑为小包装,装入小包装,每件内装24小包,以绳子直道,横二道封口,贴附标签,件重30公斤,1980年,改为硬纸箱包装,而出口包装规格分为:袋装和盒装两种,1985年以前用麻袋包装,随后改为编丝袋包装,每袋30-40公斤。盒装系用纸版制成,每小盒为100克。大箱内衬塑袋,每箱16公斤,外刷唆头、茶号、单位名称、规格等。

内销茶包装依各品种而定,小包装按各种花色定额装盒,外用透明玻璃装盒,大包装用专用纸盒,内衬塑料薄膜,定额装盒,外于塑料袋捆扎二道,标名茶号、品名、净重、单位名称、批号。每件重量统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少量名优茶作为礼品,采用金属制造茶盒包装,大宗产品仍用麻袋。棉布包袋。八十年代后,大部采用无毒塑料食品袋和纸箱包装。而名优茶采用彩色塑料包装袋、彩印纸盒、金属茶盒、土陶、竹、木工艺美术纸品包装,形式多样。

通过以上的介绍后,大家都知道普洱茶包装这一知识有所了解了吧。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普洱茶的包装纸是普通的纸吗?有哪些区别?》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纸”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55446.html

上一篇:十六大产茶山的普洱茶特点

下一篇:普洱茶怎么提香?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