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圆饼状?为何只装七张饼?

2019-12-04

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圆饼状?为何七子饼只装七张饼?普洱茶为什么是357克?这些问题想必好多茶友都已晓得,但是恐怕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小知识。

一、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圆饼状?

1.便于储存和运输

起初,条件差,茶叶的流通靠马帮,装备不良,山高路险,运输极为不便,这样就造成了好多茶叶的流失,因此,制茶者将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既方便储存又利于马帮的驼运,甚至,为了计算方便,每一饼还有特定的重量。总体而言,避免了不少损失!

2.保存香气

散茶不仅占地方,而且容易把香气散发掉,做成紧压的茶饼,能够让茶的香气保存得更持久一些。

3.水分、空气、阳光因素

压制成饼的普洱茶:

(1)受到的水分吸收以及蒸发的影响力不大,利于微生物和香气共存。

(2)内部受到空气中温度的影响力不大,利与茶叶中的微生物更好的存活。

(3)氧气和光线与茶饼的基础面积相对缩小,从而多酚类、叶绿素等元素的氧化进度变缓慢,让茶质保存得更完好。

4.收藏因素

(1)卫生。

(2)体积小,占用空间少。

(3)内部温、湿度稳定,耐于储存。

(4)越藏,越陈,越香(前提是适合的储存条件)

5.哲学思想

圆,它可以是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茶饼可以寓意着宇宙孕育万物的天的象形之意。

“外圆内方”,也可以代表着做人处世之道。

“圆如三秋皓月”,也可以是代表人间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二、为什么正好是七饼,而不多不少?

乾隆皇帝曾对七子饼有“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的圣喻,七子饼茶形似圆月,它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为运输和储存方便,蒸而团之,紧压成型!以前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七子饼中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折合成现在的度量衡是每片357克。

1、七子饼茶原先是唐代边境贸易茶马互市时得来的,为了便于计算、征税和管理,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共八张,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则用来上税。

2、一饼茶重量357克。

一筒七饼,共重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旧时马帮运茶,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而行。先人计算得当,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缘从此来。

三、为何每一饼茶正好是357克呢?

对357克的一个深度文化解读是:

月圆之说

3+5+7=15,15为月圆之日,是相聚的日子,象征着团圆。

易经解读

阳数:1、3、5、7、9

阴数:2、4、6、8、10

取3、5、7为中阳,吉数。cY316.cOm

3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

5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五行变化的规律,像普洱茶的五味。

7为少阳——为龙,变动不拘,普洱茶身世复杂、变化多端,收藏品饮丰富迷离;另外,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华夏子孙有“龙的传人”一说,龙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之精神,缩小到茶文化来说,就是茶道精神。

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茶道)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从一饼茶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窥一斑!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七子饼茶是怎样来的呢?为什么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


七子饼茶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七子饼是怎么来的?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云南普洱茶为什么大多压成饼状呢?


云南普洱茶最常见的状态为“饼茶、砖茶、沱茶”,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贵如“柑普、龙珠、小沱”等等,这些大多都是以紧压茶为主,当然散茶也有。

对于普洱茶紧压形态由来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历史时期,云南普洱茶在古代是需要通过茶马古道运输出去互市的,茶马古道也是相当于现在的运输公路了,是古代运输茶叶和物质的毕竟之路,因为道路都是依山而建的,所以道路十分的崎岖,如果是直接把散茶运送出去,路上容易洒落出来,容易浪费装载容器,运输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再加上轻轻一碰就会把条索压断了,影响条索的美观。

所以当时制茶师傅们就想到了把茶叶给蒸压成为紧压茶,这样在运输的时候就方便了很多,而且一匹马就可以拉很多多的茶叶,人工背运也方便,大大的节省了茶叶运输的成本。

除了运输方便之外,紧压茶存储也更有优势,我们都知道云南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如果想要喝到口感更好的普洱茶,那肯定是需要在仓库里转化一段时间,如果以散茶的形态存放,同样是一斤茶,占地面积大,散料时间放久了茶的香气会散了很多,紧压茶在不占地方,重点是存放得当以后,越陈越香。

紧压茶则更利于后发酵茶叶的转化,散茶刚加工好的一定的时间内香气、口感都很好,但是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几年之后,紧压茶转化的效果就会比散茶更好,时间越长越明显。

普洱茶为何叫“七子饼”?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经茶马古道扬名。

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普洱府得名,官方文书中首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并成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重要集镇。万历年间朝廷在此设置官府管理茶叶贸易,茶叶被运至北京进贡,自此得名扬天下。

那么普洱茶为何叫做七子饼呢?有以下四种说法:

1、普洱紧压茶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时间下诞生,老度量衡中,一斤为十六两。那时候为了更方便运输,对普洱茶进行了工艺加工,“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一片七两,一筒装七片,七子饼由此得名。折合现代度量衡,每片357克。乾隆皇帝赞誉“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

2、第二种说法是七子饼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时将七张饼扎捆外加一张饼过数,第八张分离的饼是用来上税的。

3、第三种说法是一饼茶是357克,一筒七张饼,共2499克,约重2.5公斤,一件有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两件重约60公斤,刚好可负重前行。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4、第四种说法是,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七”是吉祥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普洱茶饼形似圆月,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因此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逢年过节也赠送表示“七子”同贺。因畅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海外华人视其为“阖家团圆”的象征。所以普洱圆茶是精神寄托,也被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以往的七子饼是357克,现今茶厂为了让茶饼更加饱满,制成380克或400克,也称为七子饼。

金瓜贡茶——为什么这个茶要做成这种造型?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祖传的工艺都失传了,其中一项制茶的工艺由于难度特别大,也险些失传,这就是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金瓜贡茶。

如今讨喜的外形、浓郁回甘的滋味与实惠的价格让它走入平民百姓家,成为送礼佳品,送一个金瓜生茶,倍有面子。

现今公认存世陈期悠长的普洱茶,是藏于故宫的金瓜贡茶,已有百年之久。邓时海先生在《普洱茶》一书中对其评价为:“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任何事物都到达巅峰和消亡的时刻,天空中的星辰如此,我们居住的地球如此,普洱茶亦是如此。一旦陈化太久,再好的普洱茶滋味也会荡然无存。

金瓜贡茶,到底是什么滋味呢?杯小茶今天就带来一款已经陈化九年,正值适宜品饮期,浓强鲜醇的金瓜生茶。

金瓜贡茶

金瓜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

压制金瓜,什么样的原料

一般来说,与饼茶相比,压制金瓜所需的原料并没有多么特别的要求,常规大饼原料等级构成的用料,同样可以用来压制金瓜。

反而是过于粗老的原料果胶等内含物质少,会导致金瓜无法粘结成型,故不能用于制作金瓜。

这款金瓜的原料,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充分地展现了茶山风土,再加上陈化至今9年,陈韵已然绽放。

小金瓜,大不易

金瓜与传统饼茶、沱茶、砖茶主要的区别在于工艺。

金瓜形状特殊,普遍重量大,所以在压制方面更加复杂。

首先,在蒸原料的时间上就有讲究,原料需蒸软蒸透,才能有粘合度,所以蒸茶时间需要更长。

其次,定型时间也更长、要求更高。区别于传统的七子饼茶,金瓜在压制的过程中,需要机器特别在茶团上停留一定时间来进行塑型,并重复两次。

压制金瓜,并非越紧越好,需要松紧适度,让条索间有适度的空间利于后期的转化。

压制太紧,转化慢、难撬;过松,后期存放香气容易流失,易松散变形。所以金瓜的压制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看原料适度压制,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很难承担此重任。

金瓜,干燥马虎不得

蒸压好的金瓜,水汽相较于饼茶释放更为缓慢,根据原料级别、生熟的不同,干燥需要5-8天不等,净含量越大需要时间越长。

紧压后的茶不能再曝晒,否则会流失茶气,所以只能通过常温阴干让水分自然流失,再以低温烘干的方式,让厚实的金瓜保持温润。

烘干后的金瓜,内部水分还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走水”,达到各个部位的水分平衡,如果干燥过程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很容易造成后期存茶的过程中,外表完好内部霉变。

可爱金瓜生茶有着胖胖的身材,看起来又大又重,拥有1250g的重量啊!

撬开它,茶叶一经热水冲泡,香气浓郁四溢,满室飘香,却不能用语言描述它的香型。

喝起来口感醇和爽口,回甘明显。

后期陈化带来的惊喜

金瓜茶圆润厚实,在适宜的外部环境下,其内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其特殊形态带来的水分变化不同,也会使得相同原料对比下,金瓜的滋味更加香醇,而对于较新的原料,金瓜会更利于苦涩的转化,其后期陈化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那应该怎么撬开呢?

第一是,不要贪多,贪多你不一定撬的动,要有绣花的耐心和细心。

第二是,注意力要放在刀尖上,用刀尖去寻找茶与茶的缝隙,一旦遇到阻力,不要硬来,要尽可能保持茶叶条索的完整,改变进刀的角度,慢慢的渗透。

第三是,用茶刀撬茶时,应该尽量沿着条索逐一撬起。

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


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普洱茶和七子饼的关系:小普为您解读: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

七子饼是怎样来的呢?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普洱茶为什么也叫七子饼?


普洱茶在六大茶类之一的黑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整个云南都是普洱茶的栖息地,茶山遍布,历史更是古老而悠久。

但有意思的是,比起其他茶类的多以散茶或者单一形式的出现,普洱茶却有着各式各样的类型,仅从外形的角度来说,就有沱茶、饼茶、砖茶、等等。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他的根源是什么?今天便来重点盘点一下。

沱茶

沱茶,是云南普洱茶的传统茶品,以“下关茶厂”出品的最为有名,一些早期的沱茶,甚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藏茶界亦能占得一席之地。在1986年,云南“下关茶厂”的100克普洱沱茶,就曾荣获法国巴黎的金鸡奖。

沱茶,形如窝窝头,为中空结构,上看似窝状面包,下看如粗厚的碗口,压制成形,是紧压茶的一种。

市面上,一般有50克、100克、150克三种规格。小巧的身形,可以轻松地用油纸包起,用稻草串联成捆,虽说时至当下储存和运输方法很多。但传统的沱茶就是以这样的方法,利用马匹驮运,才得以妥善运输和保存。

沱茶最早产于明代云南省的景谷地区,当地人为方便携带,将茶叶蒸晒后压制成团茶,而团茶也就是沱茶最初的原型,后经不断发展,才形成今天所看到的沱茶。

饼茶

饼茶,顾名思义,是饼状的紧压茶,其中当以“七子饼”名气最广。也是在中外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国家法律来规定外形、重量、包装规格的茶。

“七子饼”,单片净重357克,集七片为一筒,因此而得名。不仅如此,“七”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他们相信七子相聚,即是圆满。

早年间,“七子饼”之所以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正是华人华侨将其视为了“合家团圆”的象征,其火热程度俨然已经成了普洱茶的代名词,在很长一段时间普洱茶就被称为“七子饼”。

普洱饼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度量衡还是一斤为十六两的时代,茶农们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以七两为一片,向外运输。

而七两折合成今天的重量便是357克,这边有现在所看到的茶饼形态。

类型差异的出现,或多或少都和茶品的运输有关,无论远销边关,还是输送至繁华之地,在那个运输条件极差的时代背景下,普洱茶的紧压做法,是历史的诉求,要发展,必须改变。

于是,有了茶马古道,有了驮运出行。无论是沱茶、砖茶、饼茶、柱茶、金瓜贡茶、香菇紧茶等等,追溯历史,都有一个最原始的交集。

为何将普洱茶做成“圆月”


在众多茶类中,有一种茶被最多做成茶饼销售,这就是普洱茶。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立,一饼饼普洱茶仿若“圆月”,让人有感而发。为什么会将茶做成“圆月”呢?

普洱茶做成紧压茶的原因,很多人并没有做深究,今天趁着正月十五月圆之日,针对这个比较基础的问题,我们来聊聊。大多数人被问到茶为什么做成饼状时,最先做出的答案便是,将普洱茶做成紧压状态,是因为方便储存。

减少损失

一开始的某一段时期,由于交通不便,很容易引起茶叶的流失,因此,聪明的制茶者将茶做成了紧压的茶饼,这样既方便储存又方便交通运输。甚至,每一饼还有特定的重量,这样更方便计算,还方便骡马驮运。

保存香气

茶叶散茶比较占地方,甚至有些茶的香气也比较容易散发掉。做成紧压的茶饼,能够让茶的香气保存持久一些。

水分因素

压制称饼的普洱茶,受到的水分吸收以及蒸发的影响力不大,这样方便微生物跟香气更好保存。

空气因素

普洱茶饼茶,内部受到空气中温度的影响力不大,使得茶叶中微生物能更好存活。

光线因素

普洱茶做成饼状,氧气和光线与茶饼的基础面积相对缩小,从而多酚类、叶绿素等元素的氧化进度变缓慢,让茶质保存好。

水分、空气、光线等因素,最基本的前提因素是普洱茶的茶叶本身品质是好的。这样才能转化成比较优质的陈茶。

收藏因素

经过高温蒸压烘焙的紧压茶饼,比较卫生,收藏一段时间后,滋味醇厚甘爽。这种优良品质,还能够实现其价值的增值。同时,普洱茶茶饼的存茶空间小,利于比较小的空间的储藏。这种茶饼由于内部温度以及湿度稳定,比较耐于储存。

哲学思想

普洱茶茶饼圆形的体态,非常巧妙得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茶饼寓意着宇宙孕育世界的天的象形意思。

为什么将茶做成“圆月”,现在你了解了吗?

七子饼普洱茶为什么是357克?


普洱茶每饼357克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普洱茶除了口感、功效之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每饼普洱茶几乎都是357克的,普洱茶饼为什么是357克呢?

便于计量与管理:对于云南普洱茶饼357克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们试图从历史开始来述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茶的,每饼重357克,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古代称茶饼为圆茶(即七子饼),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其他茶文化方面深度解读:有人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解读了357,寓意是:3+5+7等于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征团圆,15为月圆之日。

也有人从易经的角度来解读了357克的意义3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5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7为少阳,为震为雷为龙。可以说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龙之精神及中国文化之精神,缩小到茶文化来说,就是茶道精神。

茶叶常识:普洱茶为什么又叫七子饼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为何一饼普洱茶是357g?为什么


市面上的紧压普洱茶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大饼的、小饼的、沱形的、南瓜形的、砖形的等等。

不过要说到最常见、最经典,也是大家在提到“一饼普洱茶”的时候,默认的重量就是357g。357这个数字已经深入人心,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357g呢,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这些有意思的小知识,都可以在与茶友聊天时作为一个很好的话题和谈资哦。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357克是相对于饼茶来说的,常见大小的一饼普洱茶大多都是357g,而沱茶、砖茶等其他形状的普洱茶一般就不是这个重量了,小饼茶也不是。

从历史来说,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每饼重357g,其历史渊源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

古代圆茶,即所谓七子饼,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当时16两为一斤,7两折合成当时的0.4375斤:

一筒=7圆×0.4375斤/圆≈3.06斤

一引=32筒×3.06斤/筒≈100斤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与现在一样,以500g为一斤:

一筒=7片×357克/片≈2.5公斤

一篮=12筒×2.499公斤/筒≈30公斤

这样一来,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销售和管理。

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试从易经的角度解一下,首先357都是阳数(阳数为1.3.5.7.9,阴数为2.4.6.8.10),阳为日,为火,变动不拘;阴为月,为水,凝静,水平。

阳数之和为25(1+3+5+7+9),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数之和30(2+4+6+8+1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月就是这么来的,易经包含的天文历法,中国传统文华多么伟大啊!

可见,普洱茶饼中的重量357g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下次喝茶的时候,不妨也考考茶友,是否知道这个数字的意义呢?

为什么普洱茶很少做成散茶?


喝过普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好的普洱茶一般都是有形状的,常见的有饼茶、沱茶、砖茶瓜茶、散茶等几种形状,我们在超市里经常看到有茶叶柜台,用一个大的玻璃罐子装着的散装的普洱茶,这种一般都是普洱熟茶。而生茶多为饼状、沱状、砖状的,很少有见散茶的。

为什么普洱生茶很少有见散茶存在放的呢?

一、运输

早在几千年之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商贸之路“茶马古道”就已经开始担负着西南地区的贸易重任。而在茶马古道上的商队,中国往外输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云南的普洱茶,古代的物流并不发达,运输基本上全靠的是马或者骡子来驼着走。如果全部装的是散茶的话体积过大,这样会大大的减小一次能运输的茶叶数量。如果把同等体积的茶叶蒸压成饼或者砖的话,这样可以增加一次马队能够运输的茶叶数量。

二、规范

古代因为外贸交易,政府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做了一些强制的标准,用来标准化茶叶交易,这样可以方便政府收税和更方便的交易。如一提饼茶是7片X每一饼茶是357克约等于2.5公斤。一箱茶叶为12提x2.5公斤一提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即方便买卖,又方便收税,同时也方便茶叶厂家的管理。

三、转化

这一原因当然是后来意外发现的。普洱茶属于后发酵的茶叶,特别是生茶,在茶叶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长时间的陈放期,因为他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自然转化,所以不能和空气接触的过于充分,不然茶叶中的很多微生物都会过快的被氧化掉。不利于酶在其中慢慢转化。压成饼状可以有效的阻隔里面茶叶与空气的接触,而增加茶叶之间物质的转化和合成。这样就可以让茶叶有一个缓慢的转化时间,后期让茶叶的口感变得更好。

四、防潮

普洱生茶需要长时间陈放,但是茶叶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吸附力强的东西,所以如果过分的和空气接触,很容易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如果分份过多就会出现受潮发霉的现象。一饼再好的茶叶只要受潮发霉了,基本就没有一点价值可言了。饼状的茶叶可以保证茶叶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尽量少,这样就可能防止茶叶大面积的受潮发霉现象。

五、聚香

陈放时间长的普洱生茶会在自然转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香味,如果把茶叶陈放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茶叶的香味很快的就会散发掉。这样会十年二十年的普洱生茶没有一点点的香气。这就让普洱少少了一分色彩了。

六、酶促

普洱生茶的后发酵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氧化的过程,这个反常反应中主要是外部酶在期中起作用,从而推进茶叶内部的物质发生变化。外部酶更喜欢在紧压茶的环境中生存和作用,如果茶叶以散茶的形式存放,那么整个氧化过程就会变成酶自身的氧化过程,这样会让茶叶内的有益菌很快的消失死亡,茶叶的转化结果也很难有非常好的成果。

读完以上的

普洱茶做成饼茶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普洱生茶大多不做散茶?


有茶友就问说,那为什么不直接销售散茶呢?散茶不是更容易冲泡吗?而市面上我们所见到的普洱生茶,也绝大多数是做成紧压茶形式的。很少有茶商直接卖散茶,除了普洱熟茶。所以,我们今天也来聊一聊,为什么普洱生茶大多不做散茶吧。

首先来说,很多的茶友都听过普洱茶茶马古道的故事吧。因为茶马古道山路崎岖,运输困难,而散茶占地方。所以古代的茶商,就把普洱茶做成了紧压状,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存储。

历史上,为了通过茶马古道将茶运送到西藏等地方,长途跋涉。把普洱茶压制成饼状,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挑,就是为了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而除了饼茶,为了运送方便同时能多运送茶叶,所以就有了砖、饼、沱等形状。

不过,把茶做成紧压状,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除了是方便运输,人们还发现,紧压加工出来的茶,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香味口感方面还会更有特色一些。

于是,现代的茶叶专家们研究发现,紧压茶在茶叶后期转化过程中,是有特殊效果的:后发酵。

所以,这才有了如今的普洱茶以饼茶等紧压茶形式为主的茶品。

饼茶的转化为什么会更好?

首先来说,就是散茶的原有香气容易散掉,而紧压茶可以香气保持的时间长一些。

而且,紧压茶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微生物还能更好地参与到转化中。

饼茶后期转化的条件原理: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普洱茶紧压成饼,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因此,为什么大多数普洱生茶不做成散茶呢?

原因如下:

1、散茶茶叶与空气接触面过大,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尚未完成转化,就在空气中散失了。

2、生茶以紧结的方式聚集,更有利于物质之间的转化,形成新的化合物。

3、紧压茶比散茶多了一道给水的工序,茶叶内部空间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加微生物的数量。

所以,就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

把普洱茶散茶压制成饼茶,是更有利于后期品质的转化。

饼茶在后期的陈放中,更容易达成越陈越香的效果。

《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圆饼状?为何只装七张饼?》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饼状普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54183.html

上一篇:润活发酵,为熟茶制作注入新活力!

下一篇:什么叫做养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