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黄山多措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全方位推动黄山名茶香飘万里

2019-11-30

黄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其秀美风光被世人所赞誉,还有人评价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其风景可谓是美不胜收啊!但是呢,黄山不仅仅只有山,还有茶叶呢!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是出自黄山的名茶。近日,黄山多措促茶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黄山名茶香飘万里。

黄山茶产业

6月2日,黄山市黄山区与联合利华集团正式签约“可持续茶园项目”,700吨立顿绿茶全线产品生产基地年内迁至黄山区,二期项目年加工茶叶5000吨,年销售5亿元。黄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将促进黄山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黄山名茶走向世界。

黄山市是全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也是全国传统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的原产地。全市人均茶园面积是全省人均的16.7倍,产量超过全省四分之一;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65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全国驰名商标8个,其中10家茶企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目前,茶叶是黄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去年该市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7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到4328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

多年来,黄山市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传承历史经典产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壮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巩固和提升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茶叶供给侧改革,建成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推出出口茶叶专项扶持政策。去年,黄山市茶叶出口占全省的七成以上,连续实现“十连增”,成为全国最大的眉茶加工出口基地和皖浙赣毗邻区域最大的茶叶出口集散地,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3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7月,该市茶叶出口总额占全省八成,其中绿茶出口额占全国六分之一。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云”大数据推动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


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近两年来,贵州省运用茶云”大数据,帮助茶品种选育、品质把控和品牌传播,对贵州茶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从贵州省政协了解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由贵州省政协牵头组织实施的“茶云”包括茶资源数据库,基因分析、生物物联、品质认证、文化传播平台,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茶云”已完成搭建包含全省茶树品种、基因、种植和质量监控等数据的贵州茶资源数据库;通过基因分析,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古茶树资源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分析,为选育茶树品种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指导;实践建设现代茶园,在贵州省黎平、纳雍、江口三个试点县设置600余个传感器无线节点,对上千亩核心茶园实现实时监测,构建黔茶种植生态模型。

据了解,茶云将汇集目前贵州137万茶农,2336家茶企、1424家茶种植合作社的相关数据;面向茶企、合作社,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信息化服务、跨境贸易一站式服务,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服务,实现黔茶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整合;建立起消费者与茶产业区、茶企之间的信用通道。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和职能分析,为茶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引导提供决策分析。

根据2016年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贵州茶园种植面积达696万亩,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茶产量28.4万吨,产值299.8亿元。茶叶已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贵州茶叶加工企业将达到5000家,茶叶年产量40万吨,综合产值超千亿元。

日照绿茶何以香飘万里


2006年7月17日,东港区茶业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东港分局联合转发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日照绿茶》地方标准,代号为:DB37/T541-2005,并对茶农、茶厂、茶叶企业作了专题培训,结束了日照绿茶有名牌、无标准的历史。 按理说,日照绿茶从标准的制定到发布实施,从证明商标的申报到批准执行,各项工作大多数都很顺利,日照绿茶已经具备了应有的名份和地位。日照绿茶已经不仅仅是日照的绿茶,而是已经成为山东的绿茶,中国的绿茶。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日照绿茶的包装不少厂家不使用专用标志的事实,说明皇帝的女儿的确愁嫁衣。 正宗的标签标识没人问津,虚假的标签标识却大行其道。今年4月中旬,在进行强制性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时,质监部门的执法人员注意到,市场上有的日照绿茶标注产品标准为GB14456-1993《绿茶》,质量等级为特级。而在GB14456-1993中,却根本找不到对特级绿茶指标的规定,这是带有欺骗性的虚假特级绿茶!执法人员随之展开了调查。 根据调查的违法事实,茶叶、质监主管部门依法对上述几家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停止销售、纠正虚假标识,还消费者以知情权。 另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日照绿茶经销企业,没有形成齐心协力、共创日照绿茶大品牌的意识,日照绿茶包装不统一,不规范,各自为战,且日照绿茶虽然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为了销售,不同的茶叶大都使用一种包装出售,致使消费者对日照绿茶认识更加模糊,市场更加混乱。 据东港区茶叶技术协会的负责人介绍,目前,日照绿茶地域使用范围内加工、销售的茶叶企业有330余户,但是具备加工、销售资格的企业有82家。对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日照绿茶时,先查证是否有日照绿茶证明商标标识、生产企业标识、生产商名称和东港区茶叶技术协会监制的日照绿茶经销企业。 日照绿茶前景广阔 尽管日照绿茶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但在采访中笔者明显地感到,不论是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都对日照绿茶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东港区茶叶管理局陈占联局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市政府对日照绿茶的发展前景有着足够的信心。 陈占联说,目前,日照绿茶已是山东省著名商标,下一步将争取中国驰名商标,使日照绿茶进一步走出山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我们树立大日照绿茶观念,协调质量技监、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坚持日照绿茶“怎么有利怎么发展”的原则,研究制定统一管理日照绿茶的有效措施,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日照绿茶生产者的积极性,又要想方设法保护茶农、茶厂、茶商的切身利益,帮助日照的茶农、茶商做好经营日照绿茶的大文章。 另外,随着我市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逐年增多,外地游客日益增多的实际,结合日照绿茶规范提高,下一步计划建设一处集茶艺文化、休闲、会展于一体的旅游茶城,使其成为展现日照魅力的窗口、旅游观光新景点和迎接八方来宾的大“会客厅”,引来天下客商,推广日照绿茶,并将建造日照茶博园,宏扬茶文化,进一步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政府将配合有关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纯洁和规范市场。 日照绿茶的下一个目标是扩大在北方市场的份额,为进军全国市场做准备。现在,日照绿茶在北京、东北市场都有少量的销售,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扩大日照绿茶在这些地区的占有量。

黄山茶叶介绍,黄山名茶有哪些


黄山茶叶是一种比较昂贵的茶叶哦,相信比较少的朋友喝过此茶吧。

黄山茶叶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轻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茶叶知识介绍

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绿茶珍品,因地近黄山而得名。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即将其与钱塘龙井相提并论。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制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成功,更加蜚声全国。黄山毛峰茶外形美观,每片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在嫩叶之中,状若雀舌。尖芽上布满着绒细的白毫,色泽油润光亮,绿中泛出微黄。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黄,香气持久,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凉之后,香味犹存,故人称“幸有冷香”。一芽一叶的泡开以后,变成“一枪一旗”,光亮鲜活,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之说。特级黄山毛峰一般都在清明至谷雨间采摘。

黄山毛峰属于什么茶?黄山毛峰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安徽:推动茶产业转型 促进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茶叶生产主要加工地以及批发和经营集散地,在我国的十大名茶中,产自安徽的茶叶酒占了三成。安徽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安徽茶叶有品质高、口感好、香气足的特点。

近日,从安徽省茶产业工作现场会获悉,安徽省将重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种改造、投入品管控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到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茶园达60万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42万亩,并在每个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安徽省将适度发展新茶园,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到2020年更新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提高茶园单产水平和效益。创建一批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化,研发推广“轻型化、便捷化”采茶机、耕作机、修剪机等茶园机械。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防控生产示范,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尤其是抓好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示范,并在省内扩大试点,加快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0家。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每个茶叶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创建1个至2个省级以上涉茶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点,打造2条茶旅精品线路。

西安:汉茶亮相博物馆 助力茶香飘万里


众所周知,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近日,在西安的博物馆上,最古老的汉茶首次亮相,不仅如此,还展示与汉茶有关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市民朋友们,不仅可以观赏到最古老的茶叶,还可以感受我国的茶文化。此外,最古老还将远赴苏格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叶文化,助力茶香飘万里。

四神兽瓦当茯茶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9日,举办“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西安首发式,“千古一叶”五铢茶片、“四神兽”瓦当茯茶茶饼、“阳陵泾乡”茯茶茶砖等文创产品相继亮相。

汉景帝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合葬陵园。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英国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所属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研究成果,确认了在汉景帝帝陵第15号从葬坑随葬品中发现的植物标本为茶叶。2016年5月,这些2150年前茶叶文物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的认证,被誉为“镇馆之宝”,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

四神兽瓦当茯茶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顺应国家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政策要求,围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文物,在2016年5月依托博物院唯一出土的“阳陵泾乡”瓦当造型,采用所在地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泾阳茯茶”制作工艺,制作而成“阳陵泾乡”瓦当茶饼系列产品,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保护,在2016年6月被选为G20农业部长会议礼品,被誉为“国礼”,在博物馆行业文创领域打响名声。2016年11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选为92家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今年8月18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全面推出“千古一叶”五铢茶片、“四神兽”瓦当茯茶茶饼、“阳陵泾乡”茯茶茶砖、“千古一叶”茯茶茶砖等产品,价格范围覆盖从10元到1000元,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群,形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并首次公开亮相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文创专展。据了解,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还将参加2017年苏格兰中国传统工艺创意精品展,将中国传统汉文化和茶文化向国外传播。

安徽多举措推动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有着发展茶叶的众多优势,茶叶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近年来,地处中部的安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探索中国茶走向世界的路径中不断贡献着“安徽智力”。

茶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2018年4月,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标志着我国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茶树基因组的破译将推动茶组植物基因组进化、茶树起源和遗传多样性、茶叶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形成机理等重大基础生物学问题的研究。

茶叶

安徽农业大学以茶树基因组图谱为框架,整合了24种山茶属植物共计97个转录组、代谢组、甲基化组、种质资源以及大量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分布模式的相关性建立起各数据之间的联系,系统构建了全面的茶树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平台,实现了茶树组学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该平台集成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如功能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引物设计、序列比对等),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检索以及深度挖掘数据库中丰富的组学数据并实现可视化。

酯型儿茶素是导致茶叶味苦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类型儿茶素是如何合成的,长期困扰着学界。安徽农业大学经过艰苦的攻关研究证实,有两种酶在酯型儿茶素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是学界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证实了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存在。由此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从而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研究发现,茶树萜类合成酶基因在茶树叶片和花中,通过转录过程中的再加工,生成了功能有别的两个转录本,分别催化芳樟醇和橙化叔醇的生物合成。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应用不同逆境信号物质,调节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改善茶叶香气品质的目的。研究还揭示了β-葡萄糖苷酶在茶叶香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揭示了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这些研究都为生产环节提升茶叶香气和口感提供了现实途径。

推进茶机产业迅速发展

为了改变众多茶企业作坊式加工落后的现状,聚焦制约我国茶叶化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团队开发集成了茶叶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十五”期间,项目组引入日本和台湾的茶叶加工设计理念,研建了国内外首条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由此开启了我国茶叶大规模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先河。“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将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黄山毛峰、滴水香等传统名茶的规模化生产上,先后开发了5条黄山毛峰茶、滴水香茶清洁化生产线并示范应用。“十二五”期间,在安徽省政府“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下,开发了六安瓜片茶、祁门红茶、霍山黄芽茶、黄大茶等生产线。茶叶清洁化生产线在名优茶生产上的示范应用,改写了我国传统名茶只能依靠手工配合单机加工的历史。项目成果通过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安徽三九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快速推广应用,先后在全国20个产茶省市推广生产线200多条。

由于茶叶色选技术装备受制于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价格昂贵,在我国很少使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大米色选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于2007年开发了首台国产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并示范应用,“安科”茶叶色选机已经在全国20个省推广应用并出口海外,打破了日本和韩国对我国茶叶色选机市场的垄断,并迫使国外茶叶色选机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茶叶色选机实现国产替代后,在合肥市带动一批如捷讯光电等民营色选机制造企业,合肥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选机产业化基地,生产的茶叶色选机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开发与推广。为适应茶叶大规模连续化加工对原料和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到茶叶生产与品质控制中,先后开发出系列茶叶品控装备,应用于检测茶鲜叶原料质量、评判茶叶品质和等级、控制茶叶加工工艺、监测出口茶掺杂,为茶叶生产全程数字化品质控制奠定了基础。

茶叶

开发茶叶新品种市场

黄大茶是皖西特产,利用夏秋季原料加工,因原料粗老、加工粗放、包装简陋,一直属于低档产品。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和张劲松教授研究组发现,与其他茶类相比,黄大茶更有益健康,系列基础研究成果为开发以健康为导向的功能性茶叶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而催生了皖西黄茶产业由冷转热、由弱转强。如今,包装精美的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和速溶黄大茶系列产品成为电商网店的热销品。利用安徽260多万亩茶园丰富的夏秋茶资源优势,安徽农业大学在皖垦集团等9家龙头企业,集成推广机采、机剪和机耕技术,示范推广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机采示范茶园15000亩;开发了桂花红茶、桂花瓜片、金寨红茶、安徽特色乌龙茶、黄大茶等系列夏秋茶产品,研建了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利用夏秋茶资源开发了多种类型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在浙江和安徽,研制了一批速溶茶和姜糖茶生产线,年加工速溶茶近万吨。以低档茶及茶园修剪枝等作为添加剂,研发含茶的动物饲料,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鸡肉和鸡蛋中胆固醇、甘油三酸酯的含量,提高肉中不饱和脂肪酸、肌苷酸、VE的含量与动物蛋白质量,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减少甚至替代了饲料中抗生素、抗菌剂、防霉剂、生长促进剂等的使用,从而开辟了茶的应用新领域,拓展了夏秋茶资源的利用广度,提高了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早在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夏涛向安徽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安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了“服务安徽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从茶树品种选繁和茶园管理、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名优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推广、茶叶健康功能发掘、茶产业经济与茶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振兴安徽茶产业的技术路线。安徽省半数以上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开垦的,多为低产老茶园,制约了茶叶产量、品质的提高和机械化采茶的推广。团队通过离子诱变结合杂交和系统选择等传统方法,先后选育了3个国家级品种,4个茶树新品系,在重点茶园广泛推广应用。并通过研发的新茶树扦插快繁技术,使得茶苗繁殖系数、苗圃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1倍。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近5年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宛晓春教授先后3次作为代表团团长参加ISO/TC34/SC8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并担任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茶工作组召集人,4项茶叶国际标准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扭转了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方面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局面。

为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并开展了广泛的茶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茶文化交流不断。在此基础上,创立了4年制茶学专业茶文化与贸易方向,编写出版了系列茶文化教材,培养茶文化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2016年,依托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教育部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多所国际一流高校院所,已取得明显的合作成效。学校先后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组建了联合研究中心,与新泽西州立大学、马歇尔大学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茶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提升项目合作研究的效率,增加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互派的频次和数量。

峨眉山茶转型升级 打造全国茶产业样板区


峨眉山茶园

2月25日清晨,新春假期后的首个周末,峨眉山市双福镇同兴村,万亩茶山薄雾氤氲,茶农们正在茶园内忙碌。茶农陈贵元正在清除茶园内的残次林和退化林,在他的身边,一棵棵新茶苗已栽下,青翠欲滴,“每亩茶园都将栽植12到15株生态树,远看一片林,近看一片茶,形成生态茶园系统。”

峨眉山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梁琪惠介绍,这是峨眉山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项目之一,今年,产业园将以符溪镇、双福镇为中心,建起一条绵延10公里、6万多亩的绿色茶叶长廊。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去年10月,在财政部、农业部两部部署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中,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跻身创建名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是国家确定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载体和引领平台。“跻身创建名单,不仅为峨眉茶产业的发展赢来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落实总书记要求,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有力举措。”峨眉山市委书记陈长明说。

目前,峨眉山市不仅聚集了以竹叶青、峨眉雪芽等为代表的企业集群450余家,还拥有国内一流的加工生产线,产业园涵盖16个乡镇、133个行政村,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惠及人口13.2万,集聚了全市95%以上的茶企,园区内的大西南茶叶市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名优绿茶集散地。

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让园区创建者们倍感振奋。梁琪惠满怀信心:“要将园区打造成全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区。”

陈长明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点发力,推广优质品种,扩大种植规模;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加大推广力度;依托优质茶园基地,发展精品民宿、度假农庄、自驾车营地等新业态,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峨眉山市的规划中,这条10公里绿色茶长廊项目,将成为一条融合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自然生态于一体的茶旅走廊。“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沿线景观风貌中,打造一条三产融合示范轴。”峨眉山市农业局局长江德伦介绍。

“总书记的话让茶人看到了未来。”峨眉山大西南茶叶协会副会长何建华干劲十足。他表示,将依托在双福镇已有20年茶叶交易历史的大西南茶叶市场,完善茶产业交易市场综合体,新建鲜叶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形成“一带一路”茶产品绿色物流交易中心。

梁琪惠表示,峨眉山市已明确,将全面出台并落实好基地建设、加工企业壮大、品牌推广宣传、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茶旅融合发展等系列奖补支持政策,高标准做好各项创建工作。

福建安溪的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茶业庄园化


就如同将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一样,如今安溪茶产业也开启了茶庄园之路,在这初冬时节,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入安溪的老林深山,体验茶庄园的热情。茶庄园是安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所要抓的重点之一。

一有空,中闽魏氏茶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魏贵林就会从泉州市区“溜”出来,到自己的茶庄园转转。这座面积上万亩的茶庄园,位于海拔900多米的安溪县龙涓乡长新峰,凝结了魏贵林十多年的心血。

绿线、水面、园貌、慢道、天际线……人之所至,处处风景。燕尾脊、白墙、红瓦、红砖和石材等闽南传统材料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浓浓的乡愁味道,扑面而来。

魏贵林是安溪县比较早提出茶庄园概念的茶企经营者。一次到访欧洲,他被葡萄酒庄的文化氛围吸引住,他意识到:与酒有着异区同功之妙的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来经营。

“当时我就判断,它一定是趋势。”2009年开始,魏贵林在中闽魏氏原有的茶叶基地基础上,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茶庄园,营造集种植生产、新品研发、铁观音采植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茶文化传播体验。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安溪茶产业陆续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

所谓茶庄园,就是在一定的原产地区域内,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管理方式,按照国家有机或绿色茶叶标准建立起来的可以追溯的茶园和加工厂。茶庄园里的茶叶,有严格的种植标准、加工标准;鲜叶流向和干茶流向很清楚,可以追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措施,使之品质长期稳定。

用安溪县副县长肖印章的话说,就是让茶树生长在天然“氧吧”里,喝上优质的山泉水、矿泉水,享受最好的“医疗保健”,再给它一张“身份证”。

多年来,安溪县像封存文物一样保护茶山原生态,保护茶山、茶庄园的原生态肌理,推动高坡度、低海拔、生态脆弱区、田地茶园退茶还耕还林,腾出生态容量。安溪县同时坚持山、水、茶、林、园一体规划,茶庄园茶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和风貌彰显。

在安溪虎邱镇双格村仙脚印山之巅,有一片上百亩的圆形平地,四周群峰高耸,列峙于前。远近峰顶,几十台巨大的风电叶片,随风转动,在蓝天白云下成为一幅幅雄阔大气的背景。山巅上几百亩茶园,隔畦间植的格桑花开得浓烈,游人不时驻足拍照,织就一幅悠然写意画卷。

茶庄园主人高碰来介绍说,茶庄园占地1000多亩,从2011年至今,先后投资1亿多元,初步形成一个以茶为主、兼具文化、旅游、休假、文艺创作、培训功能的综合性茶文化旅游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时间培育,安溪县已初步建成中闽魏氏、华祥苑、八马、绿色黄金、三和等1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茶庄园,庄园化管控茶园28万亩,占该县茶园面积47%。

在满足茶叶生产加工的基础上,各个茶庄园纷纷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上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并开发了特色旅游路线,推动茶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事实上,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茶业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方面,安溪把打造茶庄园作为重要抓手。

2017年7月,安溪县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茶业庄园化战略的通知》,明确提出:至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金牌茶庄园”,庄园化、集约化管理的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0%以上,让茶庄园成为引领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的新名片。

“茶庄园正在重新诠释安溪铁观音的高端形象。”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的“茶庄园”,正成为福建安溪一道新风景。

陕西紫阳县紫阳富硒茶”带动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


硒我们都很熟悉,它是一种化学元素物质,如果缺硒,我们的身体中就会出现各种疾病,而同时它也能对癌症起到预防以及抑制作用等。富硒大米、富硒蔬菜以及富硒茶叶等富硒食品如今不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富硒茶也就是所含的硒元素含量较高的茶叶,目前在市场中的需求量非常高。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2018年第四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公示,紫阳县茶叶研究所申报的“紫阳富硒茶”产品榜上有名。

茶叶

据了解,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农产品品质或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它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是一个区域性公用品牌。“紫阳富硒茶”成功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示名单,是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对利用好、发挥好“紫阳富硒茶”地标产品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紫阳富硒茶”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9617.html

上一篇: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下一篇:龙岩斜背茶产自那里?龙岩斜背茶生长环境如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