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传承千年的地方茶俗——端午茶

2019-11-30

进入六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端午节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等习俗,但是,除了这些习俗外,在我国某些地方还存在喝端午茶的节日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千年古县松阳县了,这里的人们常常流传着一句话“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那么,什么是端午茶呢?端午茶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茶

①什么是端午茶?

端午茶是一种民间传统保健饮料,而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茶与端午节密不可分,端午茶是随着端午节的产生而应运而生的,端午节的由来,在民间有很多充满神秘色彩的奇幻传说,有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或助吴伐越名士伍子胥的;有说是为纪念孝女曹娥的;还有说是源于古代的祭祖节等等,尽管众所纷纭、对象各异,但是节日所表达的本意、内容、形式则大抵相似。

③端午节的历史

据大量考古研究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期,我国有一个史称百越族人的部落,为了永久祭祀他们的祖先,并求助于龙的神威驱病消灾、除灭邪恶,于是创立了祭龙节日,即端午节。在《风土记》记载:“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正中节,故作种种物避邪恶。”因此,在传统的端午节里不仅有吃粽子、包薄饼、赛龙舟等习俗,而且还有取午时水、饮午时茶、上山采集草药等风俗。从这种意义上讲,古人创立的端午节是一个全民族自我保健、去病防疫、避邪消灾的盛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利用端午节采集各种草药,制作端午茶也不足为怪,是一种反映农业社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象。

端午茶

④端午茶的采制

采集端午茶,松阳人十分讲究,因为端午茶是家庭日常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在采集过程中,人们都习惯性地搭配一些既有药用功能,又甘醇清香的草药,使配制出的端午茶更清香可口。端午茶是由石菖蒲、山苍柴、坚七柴、山木通、食凉撑、倒妞刺、鱼腥草、大发散、金锁匙、鸭掌柴、黄生芩、马蓼晓、樟树叶、插田妞、六月雪、地匣儿、金珠莲、水桐子、黄栀根、地风蓬、牛舌草、墙络、陈骨皮、铁火叉、野棉花、桂皮、艾叶、麦冬等中草药配制而成。

而端午茶的制作从草药清洗开始,对采集的草药先进行分类净洗,还规定要利用端午正午时洁净的山坑水或饮用水,因为千百年来,百姓一直把午时水当作“神水”看待。传说以午时水洗过的草药制成端午茶,对防治百病更具神效;然后将洗净处理后的草药稍晾干,用柴刀剁成1~2厘米长的小段,在锅里略经炒制,再晒干或者切后直接晒干就成为松阳端午茶。

端午茶

以上就是关于松阳端午茶的文化知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端午茶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松阳县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了。如今,这一茶文化习俗得以传承下来。作为当地百姓心中的“神茶”。松阳端午茶在如今医学技术进步的今天,也具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对于老百姓来说,喝松阳端午节不仅仅是出于治病,更出于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仪式感,这也成为松阳县的一大文化特色。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文化之传承千年的普洱茶最具代表


中国的茶文化绵远悠长,茶品众多,口感也不同,在饮品茶的同时,让人们也想品出它其中的历史文化。其中普洱茶最具有代表性,虽然无法亲眼目睹普洱茶的巅峰时刻,但是可以通过资料跟历史的记载来了解它。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普洱茶

普洱茶生产于云南的普洱、临沧、版纳等地区,茶叶历史文化悠久,从现在可以记录的资料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候普洱茶就作为贡品献给周武王。唐宋时期,普洱茶的种植面积广泛提升,其已经作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因素。而明清时期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普洱茶已经广为人们所认识,成为了生活中品茶的好选择,价值也相当高。

云南有多处非常出名的驿站、街市景点,统称“茶马古道”,其命名与普洱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明清时期,以普洱地区为中心,向国内外延展出了五条运输茶叶的道路,这就是茶马古道,通过这五条道路,普洱茶由云南地区开始走出云南。茶马古道的存在,让普洱茶走向了世界,在国内各省市的销量非常好,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销售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以及亚洲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了欧洲。

现如今,普洱茶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茶种的概念了,而是更具有现代普洱茶的一些含义了。

摆茶俗:武夷山流传千年的女性茶文化


武夷山是我国出名的茶乡,大红袍、正山小种闻名天下,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该地的茶文化也十分繁荣,甚至还有历史悠久的茶俗文化,摆茶俗作为一种女性茶文化,在当地不少村子里一直留存着。

流传千年:婆媳母女相承

由当地市区驱车北行,至吴屯乡红园村下山庙桥头下车,徒步行过蜿蜒一公里的石块与鹅卵石村路后,上午十时,记者来到当天摆茶主人——六十九岁的祝树芹家中。只见满头银发的她正在门口热情招呼同村姐妹进屋入席,而厅堂内圆桌上已依序摆好十副碗筷,茶点则是甜槠、豆渣饼、地瓜干、南瓜籽等十余式农家小吃。

摆茶

祝树芹老人介绍,这一习俗的形成已有千余年历史,虽然起源年代无从考证,但这种习俗在她婆婆的那个年代就很普遍。她说,以前在农村,男人上山下田做活,妇女忙完家务之余,相互串门聊天,消闲遣兴,其间配着茶水和农家小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俗,成为妇女聚会话家常的一种形式,于是,这种聚会由母带女、婆带媳而得以一代一代相承。

非女勿入:男士不得上桌

祝树芹老人介绍,摆茶其实就是妇女喝茶俗。这种茶俗不同于功夫茶,选碗不用杯,没有太多的繁文褥节,两三人即可入席,后来者随时加入。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规矩:只能妇女上桌,男人不能参与。席间所品之茶并非当地著名的乌龙茶、红茶,选用的是高山种植的绿茶,经轻微炒青后泡在大壶里作为“茶娘”,加茶时,每碗先加六分白开水,再注入些许“茶娘”,而上桌的“茶点”一律为山中野果、自家种的青菜以及亲手制作的农家小吃。

杯茶释怨:巧化邻里矛盾

这种茶俗时间也无具体约定,长的可延续两三小时,短则半个小时就可散席。主要依据谈论话题大小而定。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交形式,摆茶俗还有一种特殊“功效”,妇女之间、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纠葛,经过席间相商、姐妹相劝,也就在茶香、菜香中消弥无形。

据了解,摆茶俗在当地不少村子尚有保留,与江苏周庄的千年习俗“阿婆茶”十分相似,都是妇女间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自古崇尚和谐的具体表现。

作为妇女喝茶的一种习俗,摆茶让武夷山地区的妇女更河蟹,婆媳母女更亲密,邻里更和睦,这一习俗的形成已有千余年历史,希望这个茶俗可以一直保留下去。

千年茶史话广西


[摘要说明]千年茶史话广西

广西的茶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腾飞的,以前走得很慢,不是因为没有好资源,而是因为未能给它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管国内各种茶书怎么“遗忘”广西茶,但首先得承认,广西也是中国茶的原产地之一。

《广西通志稿》记载:“白毛茶,产田阳、凤山、扶绥、那坡诸县……概属野生。”又道:“明山茶,产上林、武鸣等县,茶树不待人种植……多生高山石隙中。”《广西特产物品志略》也说:“后山茶……产龙州等县,树婆娑而矮,叶椭圆而长,边缘有锯齿,野生山中。”时至今天,凌云县青龙山、贺州桂岭开山村、大新等地还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

早在秦汉时期,广西就有茶叶栽培痕迹,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广西东北部属于楚的疆域,制茶可能是从楚属湘水流域传播而来。秦汉以后,灵渠沟通荆楚与广西水运,为广西茶业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桂平县志》说,茶“始于汉晋之间,至唐而大盛”。唐代广西茶区有象州和容州。唐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唐朝陆羽《茶经》记载:“茶树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所言“象州”指的就是广西象州茶区。

唐元和元年(公元815年),唐朝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曾赋诗描述当时茶叶加工情景:“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赏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至宋朝,广西茶叶发展成为商品,并开始课税。宋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立茶引法(即征茶税),规定60斤茶纳铜钱600文,当时广西茶税达1183贯960文(每贯1000文)。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广南西路茶叶产量高,分布较广,位于今天的融水、临桂、灵川、兴安、荔浦、永福、贵港、玉林、平乐、平南、宾阳等地均产茶叶,形成了当时融州、静江府、郁林州、昭州、浔州、宾州六大茶区。

清代广西茶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上百个之多。其中,凌云白毫、横县南山白毛茶、开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等,成为饮誉国内外的名茶。

横县南山白毛茶似乎不太为人所知,但它的历史是深厚的,在横县那阳乡南山种植的历史有500多年。清嘉庆十五年(1801年),在全国24个名茶中,有广西南山白毛茶的份。1915年,南山白毛茶以“白毫显露,滋味浓厚”的口感,在巴拿马博览会获银质奖章。1933年,当时的广西省政府给南山白毛茶题赠“品胜武彝”匾额。

清末民初,广西茶叶兴旺过一段时间,最高年产量达10万担左右,主产区在苍梧、贺县(今贺州)、横县、藤县、岑溪等县。当时岑溪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岑溪最好是山家,七六二山好种茶。

三六九圩担去卖,归来猪肉共棉花。

“七六二山”是指岑溪境内的筋竹、诚谏、水汶、樟木等地,歌谣反映了当时岑溪制茶的兴旺景象。

民国时期,广西茶叶成为出口商品,1915年到1929年的15年间,广西平均每年输出茶叶约30万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茶叶生产进入衰落时期,茶叶出口受阻,销量锐减,茶价下跌。1933年,一公斤茶叶可换3.7公斤大米;10年后的1943年,一公斤茶叶还换不到0.5公斤大米。苍梧六堡茶的身价也跌得厉害,从1929年前的每担30元左右降至抗战时期的十八九元。1945年,广西种茶规模只剩11万余亩的面积、不足1500吨的年产量,约占盛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茶叶得到恢复和发展。据统计,1985年,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31万亩,产茶9900吨;2008年,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产茶近3万吨。虽然这一规模还远远落后国内茶叶大产区,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广西比较大的茶区有凌云、横县等县。广西茶叶主要分全发酵红茶、不发酵绿茶、后发酵六堡茶和花茶四大类。全发酵红茶主要是红碎茶,以大叶茶为原料,口感浓、强、鲜。花茶有茉莉花、桂花、玉兰花、珠兰等几种。据桂林市茶叶研究所收集的茶树品系有448个,其中广西本地品种78个。

千年习俗 周庄阿婆茶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炖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 (阿婆指中老年妇女)最为有名。这是本地与别处截然不同的喝茶习俗,也是水镇妇女联络感情、消闲遣兴的传统社交形式。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喝茶时,主人先在桌上放上几碟腌菜、酱瓜、酥豆什么的,作为佐茶菜,所以周庄人喝茶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家常,其乐也融融!好一派大家庭似的温馨!当然,大家会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的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 品千年茶叶文化


“来,来,来,请坐,喝杯茶。”走进武夷山馆区,正对门口的是天子地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总经理吴强热情地招呼过往观众停一停脚步,尝尝他的茶。谈起茶,吴强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喝茶,喝的是韵味;文化,才是茶最吸引人的地方。”据《山海经》记载,武夷山远古时期称为天子都山,他就把公司取名“天子地”。三天来,第二届茶博会的展馆里,处处是泡茶的人、喝茶的人、谈茶的人。茶商在展示形象、打好品牌的同时,都大打文化牌,突出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突出茶在文化中的地位。武夷山的整个展馆以红色为基调,寓意大红袍,宣传“乌龙始祖,国茶巅峰”。“千年白茶,百年工夫”是政和馆,/special/mc/tieguanyin/" target="_blank">铁观音香飘两岸”是莆田馆;“离天最近的茶”是来自雪域高原的藏茶,信阳毛尖着力点是“中国十大名茶”,安溪八马茶业的卖点是“安溪铁观音十三传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这不仅是一次茶展,更是一次文化展。”展馆里,每天进行多场茶艺表演,靓丽的茶艺姑娘身着各种精美服饰,用一杯杯香茗招待四方客人。大田县茶业局局长陈昭云说:“为了展出效果,特意到福州为茶艺队订作了服装,到云南定做了绣花鞋。现在喝茶,喝的是文化。”茶为国饮,闽茶为优。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骨花香”和铁观音独树一帜的色、香、味,酿成了福建茶文化的神韵。茶博会期间,20多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现场演示特别引人注目。一位河南女茶商看了还不过瘾,便现学做青。几圈下来,累得够呛,但她很高兴:“卖了十几年大红袍,今天终于自己动手做了一回。”茶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外国客商。来自俄罗斯“茶文化之家”的茶叶采购商巴佳柯洛娃,为茶博会特意制作了一批设计精美、充满诗意的名片,上面印了首印度高僧兼作家thichnhathahn的诗歌:尽饮杯中茶,庄严且悠远/此时我在天地间,万物随我行/慢慢地、缓缓地/无人导引,我心却向未来/留住此刻真情,此刻就是永远。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其间有多少风云茶事,如今已隐藏在历史深处,让人无法窥得真相。茶博会上,展出的茶文化也只是其几千年底蕴的一鳞半爪。但是,几千年的茶事证明,心有多远,茶香就飘多远。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福建茶产业、福建茶文化、福建文化产业必将取得更大作为。www.teaw.org中国

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品千年茶叶文化


“来,来,来,请坐,喝杯茶。”走进武夷山馆区,正对门口的是天子地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总经理吴强热情地招呼过往观众停一停脚步,尝尝他的茶。谈起茶,吴强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喝茶,喝的是韵味;文茶健康化,才是茶最吸引人的地方。”据《山海经》记载,武夷山远古时期称为天子都山,他就把公司取名“天子地”。三天来,第二届茶博会的展馆里,处处是泡茶的人、喝茶的人、谈茶的人。茶商在展示形象、打好品牌的同时,都大打文化牌,突出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突出茶在文化中的地位。武夷山的整个展馆以红色为基调,寓意大红袍,宣传“乌龙始祖,国茶巅峰”。“千年白茶,百年工夫”是政和馆,/special/mc/tieguanyin/" target="_blank">铁观音香飘两岸”是莆田馆;“离天最近的茶”是来自雪域高原的藏茶,信阳毛尖着力点是“中国十大名茶”,安溪八马茶业的卖点是“安溪铁观音十三传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这不仅是一次茶展,更是一次文化展。”展馆里,每天进行多场茶艺表演,靓丽的茶艺姑娘身着各种精美服饰,用一杯杯香茗招待四方客人。大田县茶业局局长陈昭云说:“为了展出效果,特意到福州为茶艺队订作了服装,到云南定做了绣花鞋。现在喝茶,喝的是文化。”铁观音茶为国饮,闽茶为优。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骨花香”和铁观音独树一帜的色、香、味,酿成了福建茶文化的神韵。茶博会期间,20多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现场演示特别引人注目。一位河南女茶商看了还不过瘾,便现学做青。几圈下来,累得够呛,但她很高兴:“卖了十几年大红袍,今天终于自己动手做了一回。”茶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外国客商。来自俄罗斯“茶文化之家”的茶叶采购商巴佳柯洛娃,为茶博会特意制作了一批设计精美、充满诗意的名片,上面印了首印度高僧兼作家thichnhathahn的诗歌:尽饮杯中茶,庄严且悠远/此时我在天地间,万物随我行/慢慢地、缓缓地/无人导引,我心却向未来/留住此刻真情,此刻就是永远。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其间有多少风云茶事,如今已隐藏在历史深处,让人无法窥得真相。茶博会上,展出的茶文化也只是其几千年底蕴的一鳞半爪。但是,几千年的茶事证明,心有多远,茶香就飘多远。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福建茶产业、福建茶文化、福建文化产业必将取得更大作为。www.teaw.org中国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7020.html

上一篇:保护嗓子喝什么茶?什么茶对嗓子好?

下一篇:怎样用紫砂壶泡乌龙茶?乌龙茶冲泡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