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相关知识!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自被大众熟知开始就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客来敬茶、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习俗也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下来。如今的茶艺馆,为以茶会友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朋友见面与聚会,一杯清茶堪比千言万语。如果是在工作单位或家中接待客人,洁净而富于艺术性的茶具、淡雅的茶香以及整洁舒适的环境,都能使客人精神舒畅。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历史延续至今,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不同,但客来敬茶、以茶待客的精神是一致的。比如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就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饮茶方式,当地人称它为“绍道兆”。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此外,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咸奶茶等,不仅是当地人们的日常饮品,也是款待客人的最高方式。

这些内容丰富、各呈风采的饮茶风俗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与此同时,中国的茶通过海、陆的丝绸之路,僧侣、学者的往来等方式远传到各国,又生发出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文化。

茶经网扩展阅读

客来敬茶 “茶语”您懂几许?


想了解《客来敬茶 “茶语”您懂几许?》知识吗,丰富的《客来敬茶 “茶语”您懂几许?》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分享这些中国茶语,您可以用纯正的传统对待一杯茶——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很多地方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客来敬茶 “茶语”您懂几许?》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十个步骤,详细教你如何客来敬茶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十个步骤,详细教你如何客来敬茶》内容,感谢阅读!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客来敬茶,看似简单,却也包含一些敬茶的礼仪,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1、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2、我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

3、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0C,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4、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5、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

6、敬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7、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8、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

9、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10、待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另外,做客饮茶者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

还有不同地区对饮茶也有一些区别。如在华北、东北,老年人来访,宜沏上一杯浓醇芬芳的优质茉莉花茶,并选用加盖瓷杯;如来客是南方的年轻妇女,宜冲一杯茶叶淡雅的绿茶,并选用透明玻璃茶杯,不加杯盖;如来访者嗜好喝浓茶,不妨适当加大茶量,并拼以少量茶末,可做到茶汤味浓,经久耐泡,饮之过瘾;如来客喜啜乌龙茶,则用小壶小杯,招待贵客;如家中只有低级粗茶或茶末,那最好用茶壶泡茶,只闻茶香,只品茶味,不见茶形。

关于本文《十个步骤,详细教你如何客来敬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客来敬茶或茶馆相聚的茶礼茶规


在外面饮茶,茶壶里的水喝完了,需要续水,客人往往将茶壶盖揭开,搁在茶壶口边,服务员看见了不需要说明就会过来添水。这也是源自广东的规矩,也是始于清代。

据说当时广州有八旗子弟游手好闲,到处生事。一日,提着鸟笼上茶馆,喝完茶后将笼中小鸟塞进茶壶,盖上茶盖,大声叫堂倌续水,堂倌不知有诈,盖子一揭,小鸟冲出,八旗子弟就说放走了珍鸟,高价索赔。店主明知对方敲诈,也只好自认晦气息事宁人。

从此,茶馆吸取惨痛教训,定下规矩:茶客要求续水,必须自己打开茶壶盖。到了今天,已是约定俗成:要续水,客人尽可“免开尊口”,但需“举手之劳”掀开盖子。

过去的茶馆,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处处与人方便。一些地方(如天津等)茶楼数人同去可以一壶数杯,也可以自备茶叶茶楼代泡。茶客中途离开,可以保留座位,回来接着喝。不过各地规矩稍有不同:北京外出时是将茶碗扣在桌上,吩咐堂倌一声;绍兴是将茶杯盖仰天放在桌上,表示“暂时离开,请勿占位”,如此等等。

客来敬茶或茶馆相聚,一般主人为了表示敬客之意,会避免将壶口对着客人。这是因为“尊壶者,面其鼻”(《礼记·少仪》)。所谓“鼻”,是指壶柄,壶柄为尊,相对的壶口就为卑了。所以避免壶口对着客人以免不敬。虽说许多人未必在意,甚至对此全不知情,但是待客之道总是周全些为好。

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上海的茶馆流行“茶客功架”。老茶客上茶馆,向堂倌要茶时不开口,而是用手势示意。比如要喝绿茶,就把食指伸直;要喝红茶,食指就弯曲;要喝花茶,五指伸出微弯形如菊花,这是要菊花茶,伸手握拳状是玳玳花茶,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碰合一起,则是要茉莉或者珠兰花茶,这个手势表示小花型茶;如果只和白开水,就只伸出一个小指。这种作派如同戏剧演员的功架,所以被称为“茶客功架”。如今早已废止。

潮州人的饮茶礼俗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饮工夫茶是潮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从中产生了许多礼俗。

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到;而茶是热的,茶满了客人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的手被烫,有时还会因手受烫而致使茶杯落地摔破,给客人造成难堪。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茶冲好后,冲茶者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便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部就班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敬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3、“强宾压主,响杯擦盘”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任意把杯脚在茶盘沿上擦,茶喝完放杯要轻手,不能让杯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4、“喝茶皱眉,表示嫌弃”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客人嫌弃这茶不好,不合口味。

5、“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让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6、“暗下逐客令”潮州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等原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这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起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7、“无茶色”主人冲茶待客,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主人之谊;二是由于上面的意思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故有“某人无茶色”的说法。

8、潮州拳馆里的茶规潮州拳馆(也称武术馆)里的工夫茶,有其传统独特的茶规。拳馆的工夫茶,一般设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左边的称为主人茶,中间的称为老爷茶或叫师傅茶,右边的称为客人茶;主人敬茶,客人必须要拿右边那一杯,如果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须借左边主人茶移到右边客人茶位置上,然后再饮。切不可端拿中间那杯老爷茶,若是进馆就饮老爷茶,此属不尊重主人,有意闹事之意;再者端茶杯时,杯脚切不可擦茶盘,若擦茶盘,一场比试顷刻到来。

客来敬茶 一种蒙古族的高尚礼仪


客来敬茶一种蒙古族的高尚礼仪

品尝茶和鲜奶都有是蒙古人见面的一种礼节性活动,往往并不是真给客人解渴。客人来家以后,要给端茶,这是欢迎客人的一种礼节。客人坐好以后,主人站起来,双手捧着茶碗,向客人敬献。客人也要坐起来,用右手把茶碗接过去,放在桌上。主人接着双手端来一盘奶食,客人用右手接过,倒在左手里,用右手的无名指将鲜奶醮取少许,向天弹洒,并放在嘴里舔一舔。端茶的时候,女人们一定要衣冠整齐,仪态大方。

此外,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有了豁子也不吉利。往碗里倒茶的时候,一不定要把铜壶或勺子拿在右手里,从里首倒在茶碗里。茶不可倒的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放在茶里。可以多少晃荡一下,但不能把茶撒出来。倒茶的时候,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

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添茶,不能让客人把碗拿来在手里去添茶。一般较隆重的仪式是: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向天帝、山水土地、火神等分别作为德额吉沁去泼洒,之后才能开始倒茶。每次倒茶,都要按照年龄的大小,从长者开始依次敬茶。茶喝到半碗以后,就要给客人添茶。锡林郭勒等地,主人先给客人敬一碗茶,然后把茶壶放到客人面前,让客人随意自倒自饮。但是第一碗茶一定要敬。客人喝完茶以后,其中一个最长者要端着茶碗,说唱《茶的祝词》。主人和其他客人要一起接着长者的尾音说道:“扎,愿祝福应验。”把碗里的茶喝完,勺子从锅里拿出来,就可以上路了。

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牧民以喝砖茶为主,东部地区的牧民以喝红茶为主。砖茶在熬的时候,可以单熬或加入其他佐料,除奶茶外还有以下几种。

1)素茶

水烧开以前,把事先捣好的砖茶末放进去,加上适量的盐。茶水一滚开,就用勺子反复的扬,等茶香散发出来以后,灌在壶里端上来饮用。这种茶因为没放奶子,所以称为素茶(黑茶)。冬天牲畜奶子干了以后大多喝素茶。

2)捣茶

熬好素茶以后,把茶叶皮捞出去,倒在一个特制的有木杵(捣茶器)的桶里,里面放进酥油、奶子、奶皮子,用木杵捣,直到跟奶皮子等物溶为一体时,停止捣茶,倒在茶壶里饮用。做法跟藏族的酥油茶相近。这种茶一般敬给老年人喝。

3)面茶

把熬好的素茶捞出茶叶皮以后,再倒回锅里,把腰窝油或肚油切成碎块洒进去,再加上酪蛋之类,共煮一阵后,把炒熟的白面撒进去,拌匀以后再煮。这种茶白面要放的合适,不能放得的太多,否则就会做成稀饭;而放太少,颜色就发白,变成淡茶,喝起来很不爽口。面茶一般在冬天喝。

中国敬茶之道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但它已成为日常侍客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他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实际上,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视对方的不同习俗。如是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来访。与其敬上一杯上等绿茶,倒不如敬上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因他们一般喜好喝茉莉花茶。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让人间真情渗透在一杯茶水里,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里……

中国茶文化敬茶礼仪知识


中国敬茶礼仪知识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中国式以茶会客,敬茶之道


我国是札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早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但它已成为日常侍客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在我国历史上,不论富贵之家或贫困之户,不论上层社会或贫民百姓,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我国南方及北方的农村,客人来访,如来客是南方的年轻妇女,宜冲一杯茶叶淡雅的绿茶,如龙井、毛尖、碧螺春等,并选用透明玻璃茶杯,不加杯盖;如来访者嗜好喝浓茶,不妨适当加大茶量,并拼以少量茶末,可做到茶汤味浓,经久耐泡,饮之过瘾;如来客喜啜乌龙茶,则用小壶小杯,选用"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招待贵客然后端上糖果、甜食之类,配饮香茗。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待客十分诚挚,礼仪十分讲究。你到蒙古包去做客即或是主人来访,主人都会躬身迎接,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香美的奶茶、糖果、点心。你到布朗族村寨去做客,主人会用清茶、花主、烤红薯等来款待你。

我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0C,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

在国外,客来敬茶也早已成为普遍的习俗。中国的饮茶习俗对国外曾产生一定影响。日本人一如中国人,对茶都很喜爱,日本民间以茶侍客十分讲究礼仪,并形成“茶道”。日本的茶道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且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4045.html

上一篇:中国茶叶的世界影响

下一篇:中国饮的历史悠久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