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糊涂一味“茶有别名是心安草”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糊涂一味“茶有别名是心安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糊涂一味“茶有别名是心安草””相关知识!

板桥先生对情路门清得很。雍正十三年,板桥先生到扬州春游,徜徉山水,漫渴思茶,来到一座土墙茅屋,进屋索茶,于是一线牵了他这个半老头与曼妙少女。临走,少女给他留了个纸条:“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喝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板桥先生当然有闲,尤其有情,所以,三几年后,取了进士功名,来与五娘相约你煮泉来我喝茶,那日子是相当地罗曼蒂克:“为折桃花屋角枝,红裙飘惹绿杨丝,无端又坐青莎上,远远张机捕雀儿。”如花美眷,烂漫天真;“楼上佳人架上书,烛光微冷月来初,偷开绣帐看云鬓,擘断牙存拂蠹鱼。”情意绵绵,一片香艳。茶给予的一段姻缘,让人羡慕死了。

但你觉得板桥先生对爱情清楚得很吗?错了。板桥先生对他女儿笃爱极了,却不让她学习纳鞋底,不让她学习织毛线,取媚于婆婆与男人的女红一样也不让学,天天跟着他磨墨做书搦管作画,如此女孩哪里嫁得出去?板桥先生有一老友,这老友也是诗当茶、画当饼、书法当肴的,此时新鳏,板桥先生喜得打跌,连忙回家,“诡谓其女曰:‘明日携汝佳游处,当不负也。’”有个地方有好茶喝,你去吗?当然去。一去了,慢喝茶,闲作画。既然“喝了他家的茶”,天色晚了,板桥先生说,我回去了,你就在这里吧,这是你的家:“此汝家也,其安之。”什么彩礼,什么媒妁之言,茶喝了,就可以了,其他都免了,“而所谓问名纳采诸缛礼,概无有焉。”

板桥先生卖画卖书,那是不含混的,谁来,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四百年前,大家对经济都是一笔糊涂账,板桥先生却开办了书超市、画超市:“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这现买现卖,“字画索润,古人无有。”硬是把中国文化市场经济前推了四百年,板桥先生脑瓜多聪明!

板桥先生脑瓜子聪明吗?错了。他贪一杯苦茶,爱一口狗肉,如果谁家散发狗肉香,而兼以苦茶,那他一定茶令智昏,狗肉令智昏:“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辄作书画小幅以报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一日,板桥先生到得竹林,狗肉香与苦茶香,香满山林。板桥先生以鼻子导脚,奔趋而来,问煮肉老头:“天下美味,我可尝一脔?”老头说,当然可以。两人边啖狗肉边喝茶,相谈甚欢,板桥先生问,贵舍这墙四面皆素,当有书画挂之增色。板桥不识老头,老头却识得板桥先生,老头偏说:“闻此间郑板桥虽颇有名,然老夫未尝见其字画,不知其果佳否?”板桥先生英雄自报姓名,当场作画,免费全送。画毕,老头问,可否署某某名?某某者,乃此地盐商富贾焉,板桥讶然:“此盐商之名,汝何以为此名?”老头说:“老夫取此名时,某商尚未出世也。”板桥一笑,即署款而别。不几日,盐商宴请,满室都是其书画!老头是盐商的托儿。

板桥先生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智力何其超群!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有何处参悟不透?他在兴化县里当县长,那般公务,闭着眼睛也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卧而可理之。”他在潍县当县长,夜听风雨摇竹,他一听就明白:“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明白,为官佳处最是人生清白,若要其污染这一清白,他是连乌纱都扔的:“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把乌纱帽掷了,到老家与哥儿们喝茶去:“兄起扫黄叶,弟起烹秋茶。……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

板桥先生费老大的劲入得官场,他是官场明白人吗?错了。板桥先生在衙门里呆了十多年,一点也不懂得衙门潜规则。他老是把精力放在民间疾苦声上,这有用吗?白费劲!权力是谁给你的?老百姓有下任命书的权力吗?懂得这一点,也就应该知了使力的着力点,可是呢,板桥先生不开窍,他使力使在让百姓满意而不是使在让上司满意上,力量用错方向了,结果真的把乌纱帽弄丢了。板桥先生长山东潍县,到省城济南,诸吏会聚,本是歌功颂德绝佳良机,他却当面作诗骂领导是贪官: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识清泉!”你这贪官吃人民吃得咸哪!

这话痛快!可是,痛快,是痛后之快啊。板桥先生只能回家卖红薯去了,只能回家喝粗叶子茶去了。痛而快的当官感觉与苦后香的喝茶感觉何其相似乃尔!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此种生活若何?板桥先生再归故里扬州,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心情是:“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想要过钟鸣鼎食的生活是难的,想要过竹伴茶烹的生活也是难的,而由钟鸣鼎食转为竹伴茶烹更感怡然,更是难上加难的。这与“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是同一味焉。板桥先生聪明不难,天赋那高,聪明有什么难的?倒是糊涂难啊,人都是难得糊涂,人都削尖脑壳,用尽脑力,欲据天下荣华地上富贵全为己有,精明着啊,谁愿意糊涂?糊涂难这种境界,不是脑壳进水的人能够进入的,不是脑满肠肥的人能够进入的,不是“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慕称王作帝时”的人能够进入的,那么板桥先生凭什么进入了?他凭其三绝三真:“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曲曲溶溶漾漾来,穿沙隐竹破莓苔,此间清味谁分得?只合高人入茗杯。”茶是清澈的,清澈可见底,可是,谁分得?酒是明白的,酒有度数标明着呐,12度,48度,60度,多么清晰,茶呢?苦度多少?香度多少?清度多少?呵呵,是一笔糊涂账!茶已是浑然一体,达到浑真境地。度数不糊涂的酒喝着喝着,人糊涂;度数糊涂的茶,喝着喝着,人不糊涂!顿令超象外,爽豁有天真。

人只知道板桥先生难得糊涂,不知道这话后面紧接着的一句是: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糊涂难在哪里?难在放一着,退一步,为着心安!茶有别名是心安草,喝茶喝不到天人浑然天真之境,喝不到真气真意真趣的心安之境,那是白喝了,算不上是个懂味的人。

cy316.com编辑推荐

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般若空性:即是禅茶,外境、心境、人境

外境,不外乎周围的环境。身处在闹市,或是茶馆,人身煕杂,品的是茶,外境却是嘈杂,不能说不好,却是下品,体的是浊世浮生。而竹林、方外,不是说不好,只是不到境界,不过是浪费时间,和一壶茶。

心境,一个人的境界,他心中是什么境界,他品出来的就是什么茶,一个莽夫品出来,只是一杯大碗茶,消暑解渴。一个大师,是禅意。茶叶的品相到茶水冲泡、茶叶的浮沉,都是禅,却不可说。不同人的参禅,意也不同。

人境,是和你一起品茶的那个人是谁。和不同的人,境也不同。和寻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参的是生活、琐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心领神会。参的也不是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和大师,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参的才是禅。

茶道,也是禅道,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禅茶一味的意思

禅茶一味,“茶禅一味”“茶即禅”品茶如参禅。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闲适,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饮茶因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

其一曰“苦”;其二曰“静”;其三曰“凡”;其四曰“放”。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方云禅画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有人解释禅茶的结缘,说“茶具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以及茶具不发之功,这固然是有理有据。但我想茶之所以成为和尚之家风,主要还是因为禅茶一味的缘故吧!

茶性苦,品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而佛家核心教义“四谛”之首即“苦谛”,人生有八苦,苦海无边。而习佛法,修心养性正是求得回头是岸,苦尽甘来。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大彻大悟,而品茗可以产生与禅内在真谛相通的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茶性“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由“静”达到洁净身心,涤除尘凡的境界。

茶性“凡”,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侧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恼,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半日光阴,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囚禁困锁的自然心性。“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样的心境吗?

“佛法存于茶汤”所言诚然。禅与茶,味味一味,融合得没有精神与物质之别,真可谓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禅与茶,天生因缘,任何典故证实似乎都很多余。

茶中有禅?茶中何以有禅?根源在心中有禅!其实,茶中岂止有禅,茶中还有道、有儒,更有佛、道、儒的柔合。品茶是行禅的重要方式,茶茗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须知饮茶也如同坐禅一样,冷暖自知,禅道自悟。饮酒多为酩酊大醉,饮茶却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很显然,在自然的“茶道”中,本身就已涵盖了参禅悟道的因素理会功能。故“禅茶一味”也。

禅茶一味道悟人生

苦中有甘是暗味。苦尽甘来是真味。好茶总是先涩后香,人生总是苦中藏乐。先甜者,往往后苦,先苦者往往后甜。富不过三代,与茶之道也有想通之处。富一代历尽千辛万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练就了过人的机智敏感,方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浪潮中趋吉避凶。因为来之不易,所以万般珍惜。有些富二代、富三代,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正是因为他们坐享其成、不愿吃苦,没有在苦的煎熬中练就真本事,又不懂珍惜,故守不住富一代的财富,终是大浪淘沙,财富散尽。

茶中有大道,悟茶通人生。细细品茶,神清气爽,返璞归真,超凡脱俗,渐入佳境,可以通神,而穷宇宙之理。

人生之路,处处充满荆棘,各种诱惑无处不在,红尘俗世,我们经历彷徨,经历苦闷,经历无助与焦躁,难免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余生不想悔恨度过,既然选择了开始,路途虽远,风雨交加,红尘任相衮,终不点初心。

人生不过百年,俯仰之间已过半。人生这一战场,我们征战无数,却越来越不知道为何而战,纷扰尘事,诱惑太多,勿忘时时拂拭心灵,掸去尘埃,不为外撼,不以物移,但了此心,自然无惑,求得生命本真。

禅茶一味下一句

禅茶一味;般若空性

禅茶一味自在心的下联

上联:禅茶一味自在心;下联:水酒三千清凉梦

上联:禅茶一味自在心;下联:诗酒平生从容骨

上联:禅茶一味自在心;下联:水月十分快活人

禅茶一味书法

茶一味 悟道如水


茶之用,性苦寒,一味者,茶与禅。能明心,可见性,其三德,广流传。坐禅时,彻不眠,若满腹,助消化。又明目,又解渴,又生津,祛肺痢,保健康,善护齿,皆长养,诸善根。禅茶茶本清淡,心有清静,用人性泡出茶性。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茶德即人德。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茶,做人好,做茶也会好。人道即茶道,茶道即人道,可为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是为人之道、茶道仁心,既独立又统一,实属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名伦之理。

以茶见静,非静不能得茶气;以茶见清,非清不能得茶韵;以茶见和,非和不能得茶理;以茶见虚,非虚不能得茶意;以茶见宽,非宽不能得茶识;以茶见真,非真不能得茶律;以茶见诚,非诚不能得茶德;以茶见禅,非禅不能得茶悟;以茶见心,非心不能得茶道。

与茶相交,该内心端肃淡定,才不负于它。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每个人活着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不论浓淡,在岁月的打磨中,幸福也好,痛苦也好,乃至精彩、坎坷、得到与得不到,都会随时间流走,不要刻意追回,顺其自然,才不会忽喜忽悲,心情才会像喝进去的乌龙茶,滋润润、暖融融。学会放下是一种智慧,但放下不是不要,而是另一种选择。

茶的最初本意是为了解渴。所以喝茶是为了解渴,而品茶是为了怡情。生活里,有时像在喝茶,是为满足生存的需要。有时像在品茗,却是为调节心灵的需求。从苦到甜、从浓到淡,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品茶,须静下心来细细把玩品味,才不辜负了好茶。人生亦如品茶般微妙,别虚度了此生,错过了茶香。

境界如茶。茶叶展开的越多,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沉下,越是卷曲,把自己局限起来,越是浮着。有境界的人如沉下去的茶,站得稳,看得远,凡事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不计眼前得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境界小的人,往往只顾眼前,不会有太大的收益。

喝茶,不仅是要靠缘份,一款心意的好茶,也需要有赏识她的人去看,去品,去回味。面对同样一杯茶,不同的人亦会生出不同的感受来。但品茶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快乐的基础上,用心灵去感悟那草木之间那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用一颗平常的心、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款茶。这正是所谓的“相由心生,茶由心选”。

禅茶为何一味?


禅茶为何一味?

去年的元旦我是在广西南宁的一处寺庙中度过的。我去寺庙的主因不是因为要学习佛法,而是去考察当地一家茶行所热销的一款“禅茶”的基地和制作环境。通过参观考察,我发现原本一款出自寺庙周边普通环境中生产出来的茶叶,却只是因为标上了“禅茶”的字样就立马价格飙升了数倍,并且还有点供不应求。这种利用禅茶概念来抬高茶叶售价的行为触动了我对茶叶合理售价的思考,也促使我对茶企合理利润、消费者需求满足和企业良性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禅,是佛教“禅宗”修行的法门,也是哲学“智慧”一词泛化的表述。古时候的中国寺庙都主张一种自食其力的修行态度,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寺庙大多都有种茶、制茶的习惯,除了寺庙自用以外也对外进行一些布施。这些高山古寺独特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加上和尚高超的制茶技术,品质比普通农家制作的茶叶要好很多,所以人们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寺庙生产的茶叶品质好的认知。

茶叶中富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长期素食的和尚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了来自茶叶的营养补充。除了营养价值以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还具有醒脑、提神的功效,用茶叶饮料来补充营养的同时还可以消除困乏,这也是茶叶成为和尚“伴手礼”去布施信众的一个缘由。茶叶茶叶的内在物质在反复冲泡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导致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会得到不同的味觉感受。再结合泡茶时茶叶在泡茶器皿中的沉、浮、翻、滚,把泡茶、品茶、观茶和人生境况进行比拟,于是“禅茶”的概念就逐渐形成了。“禅茶”在味觉感受里,在哲理提炼中,再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润泽,于是在消费者眼里“禅茶”便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人生境界。

无论是“禅”、“禅茶”或者饮茶过程中的“禅修”,其中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企业需要追求利润,但是不能获取不当的利益,更不能利用消费者的“盲区”去赚取不义之财。

企业通过什么来实现利润?当然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消费者愿意为需求满足而支付报酬的时候自然就赚取了利益。传统商业通过制造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现代商业则是通过引导消费者需求满足来实现价值交换。相比之下,现代的商业理念显得更科学合理,也更具有发展空间。企业要取得良性健康的发展显然需要遵循现代的商业逻辑和理念,如果还在盗用一些所谓传统文化的概念去“忽悠”消费者,明显是不符合“禅”的标准的,更不能达到“禅茶”所代表的人生境界。

但愿中国的茶叶企业真正能做到“禅茶一味”,把茶叶做成智慧物质的代表。

禅茶,一味如真!


茶和禅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茶最早的时候就是作为一种能帮助人修心静思的饮品出现,以茶助禅,进而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

禅是东方古老文化理论精髓之一,茶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品茶悟禅自古有之。

茶禅一体,禅似近,味觉,姿色,禅似乎更远,远在茶的似有若无,似无又有。

常言道:凡事自有存在的道理,莫需自惊自扰。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一则因其朴实无华;二则因其意味深远,且诠释了儒、道、禅的博大精深。根,在地下相交;叶,在蓝天相拥,唯身,矗立浮尘间,历尽风雨,洗尽铅华,方能成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物,或事,或人,各有自己存在的理由。陌上红尘,君行其中,贵在拥有“厚德载物”的担当,“大智若愚”的品性。

人生若得偶闲时,杯盏清茗伴知音。

时想,人生之幸,人生之乐,莫过于:若得闲时,邀聚三两知友,席地对坐,围炉品茶香,畅谈美文,阔论人生,完全沉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然意境里。素清人生,若拥此雅致与闲逸,美极!足矣!想到此景,此遇,忽然顿悟了那句俗语:“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亦能醉人”。

“缘聚缘散缘如水,花开花落花如梦”。纷扰人生,如流往事。应多一些简单,少一些复杂,用恬淡雅致的情怀生活,用宽容与理解的心境处世,将人生过的淡味真切。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

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禅一味的起始


我们常说“禅茶一味”,茶和佛教之间渊源是天然不可分割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历史的印证。虽然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开始东传到了中国,但是那时它还尚未形成规模,“中国化”的程度也不高,流布的范围和影响都非常有限,加上当时饮茶之俗也没有形成风气,因此,当时两者接触的机会也并不太多。

到了魏晋时期,当佛教在玄学的影响下开始“中国化”的同时,饮茶之风也开始形成气候,于是茶与佛教从此便开始结下不解之缘。今天,我们要说的《茶经》人物,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的一位高僧——“武康小山寺释法瑶”。

关于他与茶的事迹,陆羽引用《释道该说〈续名僧传〉》说:“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原注:悬车,喻日入之候,指垂老时也。《淮南子》曰:‘日至悲泉,爰息其马’,亦此意。)饭所饮茶。

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南朝宋的僧人释法瑶俗姓杨(严格地说“姓杨氏”的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杨”是氏而不是姓。姓遗留自母系社会,氏是封地的名称),山西人。在宋文帝元嘉中期(大约公元439年)渡过长江,来到现今浙江德清的小山寺,当时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常常以茶代饭,后来受到皇帝礼遇,受邀前往京城,当时是79岁。

读了这么久《茶经·七之事》里的故事,不难发现其中错漏之处实在不少,关于法瑶这一节也不例外。先说“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这句,不管你怎么给它断句,这句话总是读不通。

结合上下文考察,估计是在引用的过程中漏了两句,大致的意思应该是,法瑶过江后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就叫沈台真),这个人就请他去武康的小山寺。接下来的“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也很叫人怀疑,永明已经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了,如果法瑶南渡时所谓的“年垂悬车”有60岁的话,那么到了“永明中”就该有110岁了,这和“年七十九”相差得可不小啊。因此,这个“永明中”应该是刘宋孝武帝的“大明中”才比较准确,大概是公元461年左右,还是按“年垂悬车”是60岁左右去算法,“大明中”,法瑶该是88岁,这和“年七十九”相差得已经不大了。这样看来,倒可以反过来,推算出“年垂悬车”大概就是50岁左右了(或者说是40岁~60岁之间)!

在进一步搜寻材料的过程中,笔者零零散散地又找到几处关于法瑶的一些介绍。说法瑶是有名的涅槃师(涅槃师是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的佛教学者),主张渐悟。景平年中(公元423年),他曾游学兖豫,遍通众经,尝听东阿慧静讲涅槃学,复述所讲,为慧静所称许。后应请住吴兴武康小山寺,著有《涅槃》、《法华》、《大品》、《胜鬘》等义疏。宋孝武帝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礼请他到建康与主张顿悟(与渐悟相对)的道猷(道生的弟子)一同住在新安寺,以示顿悟、渐悟二说各有胜义。在《宋书·王僧达传》中也提到了法瑶。说孝武帝在一年内升迁了王僧达5次,他都不满意,他在做吴郡太守的时候,还命令主簿顾旷带人从法瑶那里抢了“数百万”的钱财。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永明中”为“大明中”之误不是没有根据的。不过还是要解释一下,《宋书》上记载的法瑶加了个姓,叫“竺法瑶”,仿佛跟我们上面说的“释法瑶”不是一个人。事实上,两个名字说的都是一个人,首先,从常理上看,在同一时代,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两个高僧不太可能会是重名的。另外,关于中国僧人的姓氏,是到了东晋时期的释道安后,才统一以“释”为姓,在此之前,由于传道的僧人多为外国人。因此,僧人来自哪国,汉人就以他的国家做他的姓,来自天竺(古印度,今克什米尔一带)的就姓竺,来自安息(即今伊朗和阿富汗一带)的就姓安,来自月支(古阿富汗)的就姓支,来自康居(今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一带)的就姓康。受到中国文化中子随父姓的影响,这些外国人在中国收下的徒弟也都跟着他们姓。法瑶那个时代恰恰是“释”姓开始大规模取代其他姓氏的时期,两种姓氏并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引文出现了几处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并不妨碍我们去认识高僧茶人法瑶。还是拿《释道该说〈续名僧传〉》来说,《茶经》上引用的那段话中,“饭所饮茶”一句其实跟上下文并没有什么转承或者联接的关系,怎么看都叫人觉得那是多余的一笔(当然,也不能排除《茶经》在引用原文的过程中又遗漏了一部分)。

但是,恰恰是这“多余”的一笔,开启了“茶禅一味”的大门,让我们发现了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僧侣茶人。既然没有那一笔,话仍然能说得通,甚至说得更顺畅,那么加上了这看上去前后不搭界一句话,无疑就将整段的中心移到了这块“多余”的地方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直觉性的思维,要理解和说明一个道理,就通过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去把握,而不在生活之外作理智分析。那么,牵强一点说,加上“多余”的一笔,是不是也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说明法瑶能活到79岁,能成为“渐悟”的得道高僧在79岁仍然思路清晰,能从众多僧侣中脱颖而出被皇帝邀请京城去搞佛法活动都跟饮茶有关呢?

我们都知道,寺庙对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改进和规模扩大曾起到过极大的作用。作为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僧侣茶人,法瑶理所应当受到我们的追怀。鲁迅说他从来不怕以最坏的想法去想中国人,我们则往往不愿意以一丁点的不好去想佛门中的僧侣们,对于得道的高僧更是高山仰止。

禅茶一味:禅宗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禅茶一味,淡久生香


想了解《禅茶一味,淡久生香》知识吗,丰富的《禅茶一味,淡久生香》内容等你来看!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和寻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参的是生活、琐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心领神会。参的也不是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和大师,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参的才是禅。茶道,也是禅道,禅茶须是对着外境、心境、人境,缺一不可。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佛教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就是以静为本,同时,以静为美的诗句有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禅茶一味,茶心佛心,何异何殊?

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同,悟禅的意境也随之改变。鹅黄清澈,淡雅的茶水,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苏东坡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把生命看成是学习,把挫折看成是成长,把一切的泥泞坎坷,都当作是看不见的手,它推动着你,展翅翱翔。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

“茶禅一味” 源自夹山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禅一味” 源自夹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泉。”

当西汉年间茶祖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并于蒙顶山脱发修行时,亦佛亦茶,“佛茶一家”便开始结缘。

当出身寺院的茶圣陆羽结合他一生的采制、煮茶技艺,撰写出《茶经》一书之时,茶、禅之缘已深入其中。

当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之日,禅茶似乎早结为一体。然而,直到“茶禅一味”的提出,茶禅文化才得以确立和传承。

“清泉绿汤,无非是水;红尘百味,山中唯茶;端起一杯,放下万念;动静诸相,皆为空相。”

在湖南常德石门县城东南12公里的夹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夹山寺。夹山寺初称普慈寺,又名灵泉禅院,兴建于公元870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而不断扩大。夹山古寺的长存不仅以其受到皇家重视而香火不断,更因为夹山古寺是誉满东亚的“禅茶祖庭”,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住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也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同时,与禅门渊源颇深的夹山牛抵茶,自宋至清也一直被列为贡品。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辨水天哪最蓝……”沿着修葺一新的道路,带着虔诚一路乘车缓行,“宋韵中国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第二特别报道组聆听着钟鼓之声,感受着茶园清香,在石门县高级农技师许爱国和《常德晚报》同仁唐文杰的引领下,终于在7月13日来到了掩映在参天古木中楚南名刹——夹山寺,感受源自千年的禅、茶之味。

走进夹山寺景区,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围绕“天下茶禅第一泉”刚刚修建完成院落——碧岩泉景区。景区内一株株新植的茶苗在微风中摆动着枝叶,一道复古的长廊一直延伸到一座岩壁之下。走近崖壁,一道清泉从地下冒出,一弯清水集于泉边凹处。

夹山寺景区工作人员陈文介绍,相传在唐朝时,有个善会和尚从师于华亭船子。一日,师父对善会说:“你跟我多年,如今道行圆满,出外传道去吧!”善会问:“不知道何处是归宿之地?”于是师父华亭船子唱出了两句偈语:“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善会拜别师父之后径直往南而来。

公元870年春,善会和尚云游到夹山,见此地不仅林丰水秀,还见到了白猿抱子戏于青樟之间,飞鸟衔花投于碧泉之中的偈语景象,善会大喜,于是他便留下来开山建寺。而当时“飞鸟衔花投于碧泉之中”的泉就是今天碧岩泉的所在地。

善会和尚在夹山建寺之后,历经唐、宋、元三朝“御修扩建”,使夹山寺渐渐成为楚南名刹。到了闯王禅隐之后,大兴土木,当时的夹山寺发展到了九殿一宫,跑马关山门的恢宏格局。如今在夹山寺侧门对面,修整过的闯王陵园似乎还在无声述说昔日的辉煌。

陈文介绍说,夹山寺建成之后,善会和尚便潜心于讲禅说法品茶之中。而此时正是禅雨茶风盛行之际。从此,在夹山寺,禅与茶便结下不解之缘。在善会和尚静坐静虑参禅之时,夹山牛抵茶的解困之效让它成为“禅茶”的必然。加上山门前碧岩泉那一泓煮茶的极品泉水,这也许就是夹山牛抵茶自宋到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的一个因由。“天时、地利让善会大师可以在好茶、好水的浸润中悟出禅与茶同为一味的真谛,这应该就是‘茶禅一味’的缘起。”陈文说。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推门声,特别报道组一行走进千年古刹,来到禅院之内的祖庭禅茶院,准备感受“茶禅一味”的内涵。祖庭禅茶院的纤尘居士告诉记者,在善会大师身后200多年,又有一位大德高僧来到夹山,接过禅茶文化的火炬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明确提出“茶禅一味”,并从理念上发扬光大。他就是被宋徽宗、宋高宗两代皇帝赐封法号的圆悟克勤大师。

静坐于祖庭禅茶院二楼的茶室,沏上一壶绿茶,焚上一炷香,静下见到“茶禅一味”源头的激动心情,记者慢慢品着杯中香茗,聆听着纤尘居士的讲述: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在荆州弘扬佛法,受澧州刺史之邀,入住夹山灵泉禅院。他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辨来品味茶的奥妙,终有所悟,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字。15世纪初,圆悟克勤的墨宝“茶禅一味”传到当今中日家喻户晓的一休和尚手中后,再传至爱弟珠光研习。珠光将墨宝挂在自己茶室,终日常怀禅意,面壁而思,终于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

纤尘居士说,不论是在圆悟克勤的心里,还是在静心修行的佛人眼中,“茶禅一味”也许不是第一的味道,也可能不是只有一种味道,更多的应该是看破红尘世事、人生五味的苦苦甜甜。在夹山寺修行期间,他应参学门人之请,评唱五代重显禅师雪窦的《颂古百则》,门人记录汇编成《碧岩录》十卷。《碧岩录》问世后,被誉为“禅门第一书”。后来圆悟克勤奉诏迁金陵、镇江等地,使石门夹山的茶风禅光,得以熏沐吴、越、闽大地,远及朝鲜、日本等国,大大促进了禅茶文化的发展。

有人说夹山寺因禅茶而走红南北,也有人说禅茶因夹山寺而飘香世界,不管如何,在这里总是禅与茶依靠其本身千丝万缕的联系,伴随着青灯、黄卷,把一碗绿茶,传承了千年,传播了万里。圆悟克勤撰写的《碧岩录》也成为现代日本禅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更成为国际禅学界“碧岩禅”研究学派的精神支柱。

陈文向特别报道组一行讲述:为了归宗寻根,1982年,日本驹泽大学古迹参拜团跨海而来,在大雄宝殿上三拜九叩,虔诚万分,然后写下“山河跋涉好姻缘,圣迹灵踨夹山寺”。1992年春,日本国千家派茶道专家多田侑史先生率团来夹山寺寻根拜祖,他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饮而尽,慨然长叹:“今生可以瞑目了!”在碧岩泉边的一块石壁上,还有他欣然用汉字写下的“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诗句。

此外,圆悟的另一法嗣大慧宗杲禅师,得道后在浙江余杭径山寺大开禅茶宗风,把种茶、制茶、茶宴融入禅林生活。当时武夷山五夫里的开善道谦师承大慧禅师的禅风,把茶禅文化带回武夷山,与本土既有的儒释道三教文化、茶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兼具儒家之正、道家之清、佛家之和、茶人之雅的武夷山禅茶文化,并得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载道传扬。

“茶禅一味”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茶与禅内理的精辟概括,是指饮茶和参禅修行方法上的一致。禅学主张于“净心自悟”之中求得对世俗尘念乃至佛教理论的超越;饮茶在纯雅清淡之中,通过“隽永平和”完成自我性情的升华。

无论是夹山祖师善会悟出的茶禅一味,还是宋代高僧圆悟克勤所写的“禅门第一书”——《碧岩录》,禅茶一味的理念与夹山寺同步,早已成为这座千年古刹引以为豪的文化基因。

关于本文《“茶禅一味” 源自夹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491.html

上一篇:太湖的熏豆茶与茶相调配的一种饮料

下一篇:凉处快“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