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除了冰岛昔归还有这些茶,临沧茶到底有多牛?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除了冰岛昔归还有这些茶,临沧茶到底有多牛?”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界闻名的滇红临沧是天下茶仓,而凤庆滇红,则是临沧的一张世界名片。很多人熟知凤庆,都是因为滇红茶。滇红的美,似梦一样,长久以来,以一个茶乡女子的形象,披着轻纱、笼着薄雾,入驻在我心里。一个滇红,就使天下的红茶逊色三分,那是怎样的一种茶呢?芽壮而肥,金毫显露,条形壮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玫瑰的色泽盛风情万种,几片绿色的叶子,既和琴棋书画诗酒平起平坐,又同柴米油盐酱醋相处一室;寒冬时你为他人暖心,酷暑时你为他人解渴,以此交友、以此传情、以此陶冶情操、以此品尝人生,这是何等的境界?滇红茶的诞生地凤庆,旧称顺宁,位于滇西,临沧市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雨热同季、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美誉。

普洱茶主要产区临沧,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这里,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就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这里是世界种茶原生地和世界滇红之乡。北回归线从临沧横贯而过,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和勐库大雪山构成山脉主峰,澜沧江、怒江穿越全境。临沧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这些年市场上最为出名的冰岛、昔归就出自临沧。

冰岛是座什么岛?在茶圈里,冰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没有来过,是不是会以为这是一个在水中很冷的小岛,或者说和那个北欧能够看见极光的地方有某种相似之处呢。但其实,这是位于临沧勐库镇最北边的寨子,坐落在半山之上,全寨房屋坐北朝南,视野开阔,四季如春,全年无雪也无冰。在傣语中,这里叫做“扁岛”。即便是你走进冰岛寨,当地的傣族村民依然还是把自己的寨子叫做“扁岛”或者是“丙岛”。

昔归到底在哪里?昔归是一个村子,位于临沧临翔区邦东乡邦东行政村,山区。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昔归茶产自昔归古茶园。昔归的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此山因多种芒果树而得名芒绿山,也称“忙麓山”。有人评价说,昔归与冰岛是一王与一后,老茶客喜欢口感更霸气但不失幽雅的昔归,前面数泡滋味饱满强劲,但大多数人则喜欢稍微温顺的冰岛。当然,这只是茶人的个人爱好而已。

临沧有一棵3200多年的茶尊生长在凤庆小湾镇香竹箐锦绣村3200多年的“锦绣茶尊”,相传周天子曾经喝过这棵树上的茶叶。在2003年时,古茶树即高达10.6米,树冠南北11.5米,东西11.3米,基围5.84米,它的树干直径足有1.84米,8个人才勉强围得起来,周围10米以内都没有树木。1982年,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以同位素方法,推断其树龄超过三千二百年后,广州中山大学植物学博士叶创新亦对其进行研究,结论一致。2004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及日本农学博士大森正司对其测定,亦认为其年龄在三千二百年至三千五百年之间。2005年,美国茶叶学会会长奥斯丁对其考察认为,锦绣茶祖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茶树。就在这棵茶树王的身边,至今还有她的子孙1400多棵。这是一棵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树围最粗、树龄最大的古茶树。据考证,它是现存最早的走出森林的茶树、也是最古老的人类栽培的茶树。

大雪山上有普洱茶吗?如果你喝过临沧茶,一定会听到勐库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这些名字。临沧,这个以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为主,出产芒果和核桃的低纬度高温地区,怎么会有大雪山?而且还有这么多。历来,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人天生就对雪怀有美好向往,临沧人对高山秘境的敬畏也是毫无疑问的。那些海拔3000米以上,冬日有落雪的大山,便被临沧人敬畏地称为“大雪山”。勐库大雪山在双江县里,勐库大雪山万亩古茶园的现身使这里成为临沧最有名的大雪山,这个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永德大雪山在永德县内,永德大雪山的主峰是中国大陆北回归线附近的最高峰。据说,真正意义上的永德大雪山茶,多产在保护区周边及缓冲地带。邦东大雪山(也叫临沧大雪山)位于临翔区,离临沧城区最近,只有19公里,是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勐库十八寨究竟在哪?临沧最出名的山头当数勐库十八寨,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勐库镇是双江第二大镇,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称为东半山,南勐河西边的称为西半山。勐库镇辖16个行政村,16个行政村由于茶叶的产量名气不一,又细致地划分为18个名寨,也就是勐库茶爱好者俗称的“勐库十八寨”。西半山(十个寨子):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邦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东半山(八个寨子):忙蚌、坝糯、那焦、帮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

茶文化精选阅读

紫砂壶泡茶到底有什么好处


每届茶博会上都会有宜兴的工艺美术师前来展示,紫砂展区的人气一向都居高不下。那么与瓷等其他茶具比较,紫砂壶有什么特点,让茶友们趋之若鹜呢?

(1)用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持久。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气过早散失。长久使用的紫砂茶壶,内壁挂上一层棕红色茶锈,使用时间越长,茶锈积在内壁上越多,故冲泡茶叶后茶汤越加醇郁芳馨。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即使不放茶,只倒入开水,仍茶香诱人,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

(2)紫砂壶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这是一般茶壶所不能比拟的。

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故能稍微延缓茶水的霉败变馊,所谓“盛暑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

(3)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由于壶壁内部存在着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又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4)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紫砂壶线膨胀系数比瓷壶略高,而且没有釉,就不存在坯釉应力的问题;烧成以后的紫砂壶,玻璃极少,有足以克服冷热温度差所产生的急变能力,故具有缓慢的传热性。紫砂茶壶适应冷热急变的能力极佳,即使在上百度的高温中蒸煮后,迅速投到零下的冰雪中,也不会爆裂。

因此,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寒冬腊月,用沸水泡茶,也不必担心裂开,甚至置于文火上烧炖,也无炸裂之虞。

“茶马古道”有哪几条经过临沧境内?


“茶马古道”有哪几条经过临沧境内?

答:“茶马古道”,作为古代中国南方陆上西南丝绸之路,最早出现于汉晋,兴盛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作为内地与西南,以至东南亚国家茶盐、日用工业品贸易往来,经济交流的茶马古道,如今已成为历史遗迹,但它承载着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引起现代人们的关注,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之一。

地处滇西南的临沧市境内,也分布着多条西南茶马古道网络中的古道。其中鲁史、茂兰、哨街、博尚、南伞、孟定、勐董等古镇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在这些古道上,每天数百个马帮伴随着悠悠的铃声,穿行在路途中,运出去茶叶、中药材、红糖,又运回盐巴、布匹和日用品。

古道以顺宁(风庆)、云州(云县)为中心,

西线经乌木龙、德党、凤尾、南伞入缅甸老街、腊戌、佤城到仰光;

北线,一条经澜沧江上的青龙桥至鲁史、巍山、大理、丽江、中甸入川藏。

另一条经云州、茂兰,过神舟渡,达南涧、祥云、大理、丽江。

南线以凤翔镇为起点,过邦东,渡过嘎里渡口,达景东、景谷、普洱、思茅、磨黑,以茶换盐,是重要的盐茶古道;

另一条过博尚、勐勐、上允、澜沧、孟连出境入缅甸。

以云州城为起点,一条过茶房、大寨、邦东,过嘎里渡口至普洱、思茅、勐海,出打洛到缅甸;

另一条经勐永、勐撒、耿马、勐董出境到缅甸新地方、大芒海。

临沧茶历史概况


在云南省5个主要产茶州市中,临沧市面积居首,采摘面积近90万亩,占全省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居云南全省茶叶产量之首。

临沧茶是世界大叶种茶发源地之一,临沧茶以其健、奇、厚、和、真五德在云南普洱茶中奠定了其在云茶中的重要地位。

临沧位于云南西部,东南临普洱(思茅),北接大理、保山、西望缅甸。

秦西汉今临沧地区地属哀牢国地,出现沧源县岩画。

《山海经》首次记述耿马县孟定为寿麻地。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东汉、蜀汉、晋属永昌府,宋大理时期属永昌节度,元设顺宁府,明为永昌、顺安,清朝改土归流后属永昌府。临沧地区所属8县,1952年前分属大理、保山、思茅地州管辖。1952年建缅宁专区,1970年改称临沧地区,2004年设临沧市。

云茶在临沧历史悠久,临沧主要有23个民族,其中史前的百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傣族)都是与云茶息息相关的民族。在临沧境内,有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

临沧市属于横断山脉南延部分,是滇西纵谷区,境内老别山、邦马山两大山脉,永德大雪山、临翔大雪山、和双江大雪山构成山脉主峰。澜沧江、怒江为临沧两大水系,两江境内有罗闸河、小黑江、南汀河、南棒河、永康河等。临沧属于亚热带底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节分明,对植物生长和茶树繁殖有着极其有利的一面。

临沧茶树资源丰富,经研究部门调查,全市共4个茶系,8个品种。全市7县一区都有丰富的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

野生茶: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双江勐库野生茶树群落、沧源糯良贺岭村大黑山野生茶树群落、耿马芒洪大浪坝野生茶树群落。

栽培型古茶园:临沧市有百年以上树龄的栽培型古茶园约有23160亩,其中凤庆10600亩、云县5460亩、临翔区5000亩、双江县2000亩、沧源县100亩、耿马、永德、康镇等均有分布。

至2006年,临沧栽培型茶园总面积达93.2万亩,茶叶总产量达3.58万吨。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比例达31.1%,累计获有机认证茶园3.7万亩。

冰岛普洱茶探秘


冰岛普洱茶的种植环境

这次我们考查的是冰岛普洱茶的源产地,冰岛茶的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方。在我们进入到临沧市双江县以后,就可以发现我们简直进入到了一个茶树的王国,因为每个山头。每片高地上都能见到成片的茶树。即使是公路边上的高坡低地上,一片片的茶树也是比比就是,不过通过与种植普洱茶树的资深人士探讨,她说这种在路边上的茶树所采摘的茶叶并非什么好茶叶,因为众所周知茶叶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正是因为这个也说明茶叶对于一些毒性物质和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生长在马路边的茶树,因为经常有汽车经过,汽车尾气会对道路旁的茶树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道路旁边的茶树所生长的茶叶都不会是什么好茶叶。而为了能真正进入到冰岛茶的野生生长环境,我们一行人在经过了5个小时的山路翻山越岭后,在体力和精神都已经到达极限之前,终于到达了冰岛普洱茶的野生生长基地之一的大中山。在热情好客的普洱茶农家里我们得到了很好的招待与帮助,随着与茶农的交流进一步的深入,我们对普洱茶从采摘、杀青、揉捻、日光干燥成晒青毛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外,也深深体会到普洱茶的从种植、采摘、加工制作到压制成饼过程中茶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可以说每一壶清香四溢的普洱茶都是茶农辛勤劳作的体现。让我们也感觉更加有理由要珍惜要来自我们中国自己的这个茶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面从普洱茶的采摘、杀青、揉捻到日光干燥等几个具体步骤来介绍冰岛普洱茶的晒青生散茶的制作过程。首先就是冰岛普洱茶的采摘。

冰岛普洱茶的采摘

早上6、7点,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也许还是躺在床上沉睡在梦乡之中,而对于普洱茶农来说,这是外出采摘普洱茶叶的时间了。普洱茶叶的鲜叶采摘最佳时间在日出后半小时后,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凋与杀青的问题。一般是到早上十至十二点左右的时候完成采摘工作。采茶一般可以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进行,也可以有旱季雨季之分,其中旱季春茶在二月底至五月中、秋季茶则在九月底至十一月底之间,五月底至九月底为雨季茶。其中旱季春茶因为还没有收到雨水的影响,茶气比较充足而是制作普洱茶的最佳时机。

在采摘完新鲜茶叶后,就要立刻开始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了。需要注意的是新鲜茶叶采摘完毕后不能在箩筐或是蛇皮袋子里放太久,否则茶叶会因为潮湿捂太久而有发霉或变质而影响做茶的品质口感。冰岛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主要有杀青、揉捻、日晒干燥。再完成这样的程序后所做成的茶叶就叫生散茶。如果把生散茶经紧压成型,就成为紧压生茶品,俗称青饼。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这一次我们主要考察冰岛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

冰岛普洱茶的杀青

杀青过程主要将鲜叶水分含量减低,可柔软叶质与降低杀青温度。在旱季自然阴干萎凋,在雨季则以热风萎凋。杀青普洱茶杀青主要方式为锅炒或滚筒式,其温度应该在摄氏180度以下,全程6分钟左右,温度与时间都需依实际投茶量、茶叶嫩度、水分含量等等因素做调整。完成后,正常茶叶叶色由鲜绿转为深绿或墨绿。杀青完后,仍是将茶叶摊凉,准备进行揉捻。绿茶杀青目的在于停止发酵,而普洱茶则只需使发酵减缓速度。

冰岛普洱茶的揉捻

揉捻的传统制茶以手工进行揉茶,且依茶菁粗细,分粗揉与复揉二次,尤其针对梗枝部分特别着重二次复揉。现代制茶则多以机械式盘式揉茶机处理,而后再人力进行部份加工或挑拣。传统揉捻工艺一般都是手工揉捻,但由于现在市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比较大,有些时候会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揉捻,而盘式揉茶机通常会造成茶叶结块,以现在制程会以解块机进行解块。传统手工揉茶则无此情形出现。

毛茶干燥

毛茶干燥(晒青毛茶)揉捻完后,直接均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以日晒干燥,晒干过程翻拌2~3次,日晒加热幅射,一般不会超过摄氏40度。如果干燥不完全,将会使茶菁过度发酵,甚至可能发霉现象。干燥完全的普洱青毛茶,色墨绿或深绿,叶身较薄者为略带黄绿色。此即俗称“晒青毛茶」”毛茶分级将晒青毛茶依芽毫多寡、心叶比例,或以单叶大小筛分等级。一般野生茶以人工方式挑选,台地茶(茶园茶)则多以筛分机处里。到这个时候,普洱茶的生茶制作就已经完成了,如果是要制作生饼茶,那就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生茶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洱生茶。而如果是想要做熟茶,则需要再经过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普洱熟茶。

嘴是最好的工具——冰岛生茶的口感

冰岛生茶冲泡后的茶水颜色为漂亮的金黄色,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茶水的颜色会稍微增加一些红色的感觉。当发酵度充足时,汤质浓稠水甜而滑口,几乎不苦涩。发酵度较轻者,尚有回甘,香气明显、口感较重;若没有经过湿仓,陈化后口感容易转微酸。若发酵失败,新茶浸泡后带酸且苦而不化,存放后容易出现不讨喜之酸味。

茶香犹存

虽然这次云南冰岛普洱茶的种植基地是一次很短暂紧张的旅行,对于普洱茶的很多知识的了解并非全面具体,但是普洱茶在云南这样的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的高原大山上的生长环境,淳朴勤劳的云南茶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的普洱茶,不良商人甚至使用紧压的乌龙茶或绿茶等来冒充普洱茶,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普洱茶的名声与口碑,不过俗话说斜不压正,只要广大消费者对于普洱茶本身有一个理性理智的认识,真正了解普洱茶的知识与饮用特性,想必仿冒再真的假普洱茶也瞒不过真正爱茶之人的嘴。因此广大爱茶之人只要多多了解普洱茶的知识,自身对于普洱茶的种类和特点有所了解的话,自然而然地会享受真正的普洱茶的口感与功效。从心底里感受着这历经千年了时光的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品味着这汇聚了悠久历史的茶香所带来的一种厚重与深沉。

茶马古道上的牛歌


牛歌是唱给牛听的?那和对牛弹琴有什么两样?

我要说的牛歌,确实就是唱给牛听的歌。在景东无量山西部的滇西南地区,每逢耕种时节,还能听到牛歌。

关于牛歌,景东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做过清代同治皇帝老师的刘琨,晚年在长沙养老,几个亲人从景东出发,长途跋涉,前去看望他。然而,当他们敲开刘琨家的大门时,仆人见他们一副乡下人的模样,就把大门紧紧关上了,任凭他们如何敲门呼唤,大院内就是没有半点动静。于是,他们急中生智,扯开嗓门,对着宅院深处高声歌唱:唉大黄牯子细窄角,你慢慢走来,慢慢拖,耕田种地来全靠你歌声未落,刘琨便说,故乡来人了,马上令仆人把大门打开,并赶忙亲自出来迎接。原来,他们唱的,正是流行于景东西五区一带的一支牛歌,刘琨一听到歌声,便知道是故乡来人了。

有一年初冬,家在无量山西部景东西五区的朋友,邀我去他家玩,我听到了那神秘而陌生的牛歌。当我们沿着羊肠小道走进村庄的时候,不远处,一个农夫正在犁田,田间飘来了他唱的牛歌:

阿黄拽着些!我一家老小望靠你。

阿黄拽着些!不打你,不骂你,不打不骂拽着些。

阿黄拽着些!再犁几转就放你。

阿黄拽着些!回家好好慰劳你。

阿黄我呢小乖转回来。

哎小角那个弯弯转回来。

在农耕时代,牛是人们心中最宝贵的家畜,牛歌便是那一时代的绝世遗韵。

临沧永德茶马古道


永德境内,古道贯通。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驮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在迄今保存完好的古道之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千奇百怪,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

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其中隐没在滇西的群山中的茶马古道,它延伸的路径更加的艰难和隐诲,以至于除非是亲身走过,否则不会想到有人能用双脚去丈量滇西北雪山与雪山的距离。这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线路,它不像中原平坦地区的道路那样显眼。但是这样的路却因地理环境的险恶而呈现蜘蛛网一样的布局,不同的茶叶商和赶马人走的茶马道不尽相同,没有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有的只能是探索,只要存在走得通的可能,都有人去尝试,这也是今天茶马古道为什么没有一条清晰而固定线路的原因。

如今遍布中国以及世界的茶,其历史的源头都应该追溯回云南。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茶马古道数千年生生不息的传递,茶也许就只能成为一种平凡的植物,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万绿之宗的云南那浩如烟海的植物里。因此,茶马古道进不进入历史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它作通道运送的茶,滋润了无数的苍生。其实对于我们栖息的大地来说,每一条道路都可能是一部史书,茶马古道就是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翻开它,满篇都写着一个“茶”字。在云南的高山与深谷之间,道路的延伸与一望无际的中原有着很大的不同。

来过这里的人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是行走在云南大地上最普遍的感受。以至于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人们误以为古老中国最初与外界的联系,靠的是那条起自西安、横贯欧亚大陆的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1944年,从中国方向出击的中国滇西远征军分几路同时大举强渡怒江,揭开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1944年6月4日,滇西抗战中的铁血战役松山攻坚战打响,永德县位于龙陵东岸,是松山攻坚战役中远征军的主要驻地及后方供给之地,在松山攻坚战役中军队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就是从永德起运通过链子桥(遂通桥)源源不断地供到前线,受伤的将士也是从前线送回到现在永德县城内救治。松山踞怒江天堑之险要,扼滇缅通道之咽喉,山高谷深,易守难攻,有滇缅路上“直布罗陀”之称。

日军占领松山之后,曾利用绵延不绝的奇峰顽崖,构筑了大量堑壕与堡垒,并狂妄地将松山称之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经过95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9月7日,松山被攻克,守备该地三千名日军全数被歼,七千多名远征军将士也壮烈殉国。松山争夺战是滇西抗战中最艰苦的战役,也是争夺滇西抗战胜利的关键一战。松山攻克,打通了滇西的交通线,为滇西全面反攻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在松山攻坚战役中永德及分布在永德境内的茶马古道分支线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场惨烈地战争中辛劳的永德人民为报家为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茶马古道上,不止有马帮驮茶,还是牛帮驮茶


很多人都听说过马帮故事,可牛帮却鲜为人知。悠悠茶马古道上,曾有过牛帮驮茶的往事。

根据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倚邦茶山最火红的年代,年产干毛茶千余担。由于茶叶的发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到处呈现出办茶庄、开店铺、办学堂、建庙宇、筑路桥等蓬勃发展景象。仅倚邦街就先后建办有惠民号、扬聘号、大公号、合昌号等10多家茶庄。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这里生产出的官茶、商茶、大宗茶叶,运出去的任务除了由马帮完成外,还有一支特殊的牛帮。

每年开春后,成群结队的牛帮云集倚邦,驼茶出门,那阵势很是壮观。出发前大家集中在倚邦街财神庙,摆香桌、烧香纸、敬酒。老板和牛哥头都要拜神树、拜山神,求树神、山神保佑,还要转火塘、跨火塘祈祷消灾除魔后方可上路。牛帮一个人要赶12头牛,其中11头驮茶,一头驮炊具跟在牛帮的最后面。牛帮中的前三头牛和最后面的一头牛最重要,特别是头牛(俗称:快牛)最辛苦,在前面要打前阵,到了陌生的地方它要寻路。头牛识人性,会听赶牛人的话,若遇到岔路或走错路了,只要赶牛人说一声“绕、绕、绕”,它就知道该走哪条路,有时到了岔路它会等着赶牛人指挥走哪条路。头牛不仅要戴大铃,戴花龙套,而且胆要大。一头好的头牛,当它看到前面狭道相逢的牛帮(俗称:闯帮)时,它决不会让道,只会直往前冲闯过去。这时,跟在它后面的二追、三追(即二牛、三牛)戴着大铃,也要紧跟头牛,决不让对方的牛帮插队进来,直到全部的牛帮顺利闯过去,真可谓“狭道相遇、勇者为胜”。

在牛帮中,走在最后面的牛(俗称:老爬稍)默默无闻,不争前也不甘落后,却能催着中间的几头牛紧追上去。牛帮只要把前面的三头牛和最后的一头牛选好了,赶牛的人就省事多了。赶牛人长年累月跋涉在弯弯曲曲的茶马古道,途中有几站没有村落,只能露营住宿,他们经历艰难险阻,方可把茶运到目的地。过江(俗称:溜江)是牛帮驼茶必须跨越的一道坎,从倚邦出发驮茶去普文、车里(现在的景洪)都得经过小黑江,那时没有桥梁,只见牛帮到了江边排好队,牛锅头把驮在牛背上的驮子卸下来,用竹排划过去到江对岸,然后在对岸呼叫:过来、过来,头牛便带队过江。说来也怪,牛帮里的每头牛,天生就会游泳,面对宽阔的江面,它们并不畏缩惊慌,稳重镇静地紧跟在头牛后面,按顺序排成“一字型”浮在碧绿的江面游泳过江,场面十分壮观,直到牛帮过后江面才恢复平静。牛帮又驮上驮子朝着既定的目标,伴随着叮咚的铃声远去。

清风吹走了地面的余热,送来了透体的凉意,月亮洒下银灰色的光辉,照得古道如水一样发白。苍茫无际的天空点缀着眨眼的星星,凌晨四点是牛帮上路的最佳时辰,但也是森林中老虎开始出没的时间,若稍不注意,牛就可能被老虎吃掉。所以赶牛人一要给牛戴上大铃,二要用“镘”(也称锣)声和铃声驱赶老虎及其它猛兽。每到一处休息,前排的人要看好地形,安排好后面几帮的歇处,多数排成“口”字形,牛在里面,茶驮子在外面,赶牛人在驮子下休息。到了晚上,中间还要烧起熊熊大火。这时赶牛人要给头牛、二追、三追戴上大铃,镘一敲响,这3头牛就会围着火塘自觉地转三圈(俗称:转火堂),然后回到自己位置休息。这些要求不是每头牛都能做到的,几百头牛中也就这么几头能做到。“转火堂“不仅是赶牛人的一大乐趣,更重要的也是为了驱赶牛帮周围的猛兽(俗称:压山)。尽管人们想了很多驱赶老虎的办法,赶牛人也都带着长短枪、马刀、腰刀等防身武器,但老虎袭击牛帮的事有时还是会发生。据老人回忆,有时,突然拴好的牛瞬间暴跳起来,挣脱僵绳,在头牛的带领下,它们排成圆形,尾巴统一向内,头向外,它们用鼻子吹大气,用各自的蹄在地上敲击。这时,牛哥头就知道一定是老虎等猛兽来吃牛了,便及时鸣枪,摇起大铃、敲起镘,大声吆喊,烧起大火,敲山震虎,把老虎等猛兽驱赶走。

当时夜深静寂,那“哒哒哒”的枪声、“叮叮冬冬”的铃声、镘声、牛声、赶牛人的吆喝声,回应在茶马古道深山密林之中,萦绕在古道的夜空下……

驮铃悠扬,茶叶飘香。一条神秘的古道,绵延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原野丛林间,牛蹄声声、商贾往来,历经了千年风雨。当年在古道上用汗水洗尽了一路风尘的赶牛汉子,长年累月披星戴月、翻山越岭来回在千里绵延的古道上。他们不怕冷落,不甘寂寞,凭借天生灵感,一边赶路,一边还会任一首首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的山歌,从心田里流淌出来。请听:

挖地娘来挖地娘,锄头下地几千行;

眼看茶叶收成好,功在茶山采茶娘。

赶牛郎来赶牛郎,牛脚下地几千行;

茶叶买卖运输忙,多谢阿哥赶牛郎。

一年有个三月三,赶起牛马进茶山;

粗茶细茶勒两驮,莫给牛帮空回乡。

一年有个三月三,赶起牛马进茶山;

粗茶细茶到处有,看你要驮哪一山。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支牛帮一步一个脚印从古道走来,到了大锅饭年代,他们起早贪黑,为生产队驮运公粮,驮运当地群众所需的日用品,为大家的生产生活便利忙碌着。从70年代开始,公路修到了象明彝族乡(当时称:象明公社),再后来村村寨寨通了公路,那支本性善良、忠实勤劳的牛帮,从困难中走过来,经历人生风雨的洗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消失在弯弯曲曲的茶马古道上……(作者:彭云书,来源:西双版纳报,图源于网络)

昔归普洱茶的来历


昔归普洱茶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帮东乡的忙麓茶古已有名。可是忙麓茶走到今天,茶香依旧,品质未减,但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却越来越少,“忙麓茶”正在被“昔归茶”取代,这是为什么呢?昔归茶是什么茶呢?昔归茶是普洱茶吗?回答是肯定的,昔归茶就是普洱茶。

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昔归茶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2595.html

上一篇:临沧名茶冰岛介绍

下一篇:适合男人喝的三款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