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漫谈竹筒茶

2019-11-16

在单薄纤细的竹子未成竹筒茶之前,竹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歌、散文、图画,是琴手手中的乐器。当竹筒意外地被少数民族当作器皿使用后,竹子与茶便因彼此的存在建立长久依赖的生活习俗,成为了少数民族永不厌倦的茶文化流传至今,竹香幽幽的竹筒茶成为少数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合体和伴手礼,也是少数民族最早的一种紧压储存茶的方法之一,云南竹筒茶种类颇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以竹筒作为贮茶工具,拉祜族那卡竹筒茶、壮族姑娘茶、布朗族酸茶为代表;二、以竹筒作为烤制茶工具,以傣族竹筒香茶为代表;三、以竹筒作为煮饮茶工具,茶壶,茶杯以布朗族、阿昌族的青竹茶,景颇族的鲜竹筒茶为代表。

在云南少数民族制作竹筒茶的材料很有讲究。首先,不是什么竹子都可以使用,扎大说传统竹筒茶必须选取秋季成熟的新鲜香竹,又称甜竹、金竹,顾名思义,选用香竹做茶叶容器会使茶叶潜移默化地吸收竹子新鲜时的清香。火塘边摆放了一堆按竹节分切成段的新鲜香竹,扎大抓起一撮那卡干毛茶塞入竹筒后置火上烘烤,温度逐渐上升,慢慢地,新鲜香竹溢出竹汁浸润茶叶后他便用木棍舂紧,再次装填茶叶,烘烤,反复几次直到装满竹筒,用木塞塞好,放在火塘上烘烤,待竹筒表层起泡,流出黄油为止。我迫不及待地撬开一筒扎大去年做的竹筒茶,沸水一入盖碗,浓郁的茶香夹杂着竹子的清香和炭火烘焙过的焦香便升腾而起,茶汤黄绿清澈,滋味鲜爽甘醇。

在少数民族众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云南,相同的少数民族对于竹筒茶有着看似相同,却各自相异的制作方式。比如,拉祜族,在那卡外其他地区的拉祜族比较喜爱另一种方法制作的竹筒香茶,这茶是拉祜人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拉祜语称为“瓦结那”。因其原料细嫩也被称为“姑娘茶”。这种竹筒香茶的制作方法稍微复杂一些,将晒干的青茶放进饭甄中,甄底堆放一层被水浸透的糯米,甄的中央则铺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十五分钟左右,待茶叶软化并充分吸收糯米香味后倒出,装进竹筒,边装边用木棍将筒内茶叶舂压烘烤,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压紧为好,再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筒口,放置于火塘上,以文火慢慢烘烤,至筒色由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完全烤干,剖下竹筒或储存于竹筒内,即成竹筒香茶。茶香气馥郁,竹香、糯米香、茶香三香一体,极易储藏。

小编推荐

竹筒香竹茶介绍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约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

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口径约为6厘米,长25厘米左右,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紧,边装、边烤,边舂,直到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离炭火约40厘米的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

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甜的特点。傣族群众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茶道漫谈


重温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每一页都散发着沁人的茶香。作为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理环境有别,历史文化有异,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生活习惯多有不同。即使在同一民族也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饮茶、嗜茶,却是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好,是炎黄子孙绵延千载的雅趣。在中华大地,茶被誉为“国饮”。古语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茶还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基于此念,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赋予了饮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不局限于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层次,日益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

所谓,是以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并力求最终证道的一种生活艺术,是饮茶健体与修身证道的统一。无茶,道则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而无道,用茶则不啻蛙吞牛饮,了无情趣。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之大要有四:曰茶艺、茶礼、茶境、修道。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而所谓修道,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以求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美意境。

“道”源于道家,其概念飘忽不定,语焉不详,可意会,而难以确言之。后又衍生出儒家之道、佛教之道等等。因理念不同,信条各异,致使各家之道又不尽一致。随着近现代学术研究的开展,道这一古老的概念又获得了新生,最终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的同义语,所指可阐释为“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万物本质”、“世界本源” 、“运动规律”等诸多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儒道互补”,唐宋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佛法、道藏,而道士、比丘也大都旁通儒典。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禅宗一派,便是在对孔孟老庄的诸多理念加以改造并吸收融合而形成。宋明新儒学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谓“朱子道,陆子禅”之说;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竭力提倡三教合一,曾有“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之名言。

中所修何道?到底是儒家之道,道家、道教之道,还是禅宗及佛教之道,会因饮者旨趣不同而各有偏重。一般而言,应为各家之道的综合融会,概括起来有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四大层次。而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目标,是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可诠释为儒家之“尽精微而致广大”,又可体味出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还可领悟到佛家之“一尘不染万虑不生”。

回顾国人饮茶历史,饮茶之法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多用煮茶之法,后来逐渐摸索出煎、点、泡等三种方法。而茶艺便是依煎、点、泡三法而成,中国也就先后出现了煎、点、泡等三种形式。

茶艺是的基础,而之形成必然要以饮茶的普及为前提。唐代以前虽已有饮茶习俗,但普及程度尚低。东晋时,士大夫之间饮茶之风渐盛,已有茶艺的雏型,然而远未完善。由晋至唐,属于中国的萌芽时期。

中唐以后,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国中人士多“比屋之饮”,且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甚至已流于塞外。至肃宗、代宗两朝,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推动、增润和完善,形成“煎”;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形成“点”;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又形成“泡”。所以可以说,中国成于唐,继于宋而盛于明。

陆羽不仅是煎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的奠基者。煎的代表人物除陆羽外,还有常伯熊、皎然、卢同、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由于唐代茶人对茶艺的痴迷,使之得以逐步完善,饮茶修道的思想正式确立。煎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至南宋末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点形成于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亡,历时约六百年。

泡形成于明朝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等三种形式;并为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先后产生了煎、点、泡,但由于近代世事无凭,人心浮动,泥沙俱下,玉石皆焚。无数优良的传统、风俗、技艺、习惯被遗弃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煎、点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尚存有一线生机。好在当今我们痛定思痛,已悟出先人创造的诸多文化遗产的珍贵,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予以恢复,可谓亡羊补牢。但当今所恢复者,其实是明清时期兴起的泡,以相去不远,尚有流韵遗响,奄奄一息于民间。能得劫后余生,真不幸中之大幸。

值得一提者,自唐宋经元明而至清代,在千余年的漫长过程中,中国的煎、点、泡先后传入日本,经无数代日本茶人的增润取舍,阐微发扬,最终形成了日本的“煎” “抹”等名目。源于中国而光大于日本的事实,正验证了孔子的名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谈谈你不知道的竹筒茶竹筒茶是哪个民族的?


导读:在单薄纤细的竹子未成竹筒茶之前,竹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歌、散文、图画,是琴手手中的乐器。当竹筒意外地被少数民族当作器皿使用后,竹子与茶便因彼此的存在建立长久依赖的生活习俗,成为了少数民族永不厌倦的茶文化流传至今,竹香幽幽的竹筒茶成为少数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合体和伴手礼,也是少数民族最早的一种紧压储存茶的方法之一。

云南竹筒茶种类颇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一,以竹筒作为贮茶工具,拉祜族那卡竹筒茶、壮族姑娘茶、布朗族酸茶为代表;

二、以竹筒作为烤制茶工具,以傣族竹筒香茶为代表;

三、以竹筒作为煮饮茶工具,茶壶,茶杯以布朗族、阿昌族的青竹茶,景颇族的鲜竹筒茶为代表。

在云南少数民族制作竹筒茶的材料很有讲究。

首先,不是什么竹子都可以使用,扎大说传统竹筒茶必须选取秋季成熟的新鲜香竹,又称甜竹、金竹,顾名思义,选用香竹做茶叶容器会使茶叶潜移默化地吸收竹子新鲜时的清香。

火塘边摆放了一堆按竹节分切成段的新鲜香竹,扎大抓起一撮那卡干毛茶塞入竹筒后置火上烘烤,温度逐渐上升,慢慢地,新鲜香竹溢出竹汁浸润茶叶后他便用木棍舂紧,再次装填茶叶,烘烤,反复几次直到装满竹筒,用木塞塞好,放在火塘上烘烤,待竹筒表层起泡,流出黄油为止。

我迫不及待地撬开一筒扎大去年做的竹筒茶,沸水一入盖碗,浓郁的茶香夹杂着竹子的清香和炭火烘焙过的焦香便升腾而起,茶汤黄绿清澈,滋味鲜爽甘醇。

在少数民族众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云南,相同的少数民族对于竹筒茶有着看似相同,却各自相异的制作方式。

比如,拉祜族,在那卡外其他地区的拉祜族比较喜爱另一种方法制作的竹筒香茶,这茶是拉祜人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拉祜语称为“瓦结那”。因其原料细嫩也被称为“姑娘茶”。

这种竹筒香茶的制作方法稍微复杂一些,将晒干的青茶放进饭甄中,甄底堆放一层被水浸透的糯米,甄的中央则铺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十五分钟左右,待茶叶软化并充分吸收糯米香味后倒出,装进竹筒,边装边用木棍将筒内茶叶舂压烘烤,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压紧为好,再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筒口,放置于火塘上,以文火慢慢烘烤,至筒色由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完全烤干,剖下竹筒或储存于竹筒内,即成竹筒香茶。茶香气馥郁,竹香、糯米香、茶香三香一体,极易储藏。

竹筒茶是生茶还是熟茶?竹筒茶叶怎么取出来?


竹筒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最喜欢的一种茶,傣语称为“腊跺”,属于圆柱形紧压茶,可以放入生茶,也可以放入熟茶。主要产于云南腾冲坝外、湖南雪峰山、新化奉家山等乡,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般是将清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内,在火塘中边烤边捣压,直到竹筒内的茶叶装满并烤干。

取茶方法:用刀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形的竹筒茶,以待冲泡。

竹筒茶为圆柱体形,外形柱体光滑,色绿润显毫,冲泡后既有茶香、又有竹子清香,清凉解渴。制作方法为先将鲜叶杀青,揉出茶汁,再装入一定规格的竹筒内,边装边捣实,装满后加塞盖好,并在竹筒体上打孔,以利于散发水分,然后放在40℃左右炭火上慢慢烘烤,随时转动,直至足干。冷却后剖开竹筒,用印有规格商标的牛皮纸包装。

居住在湖南中部的瑶族,云南南部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人民,有用竹筒茶当菜的食用方法。先将采下的新鲜茶时用锅蒸煮,当叶子柔软时,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把它装入竹筒里,用棒椿实,封口,让它缓慢发酵。经过二三个月后,筒内茶叶发黄,劈开竹筒,取出紧压的茶叶晾干,装入瓦罐中,加香油浸腌,随时可以取出作蔬菜食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9571.html

上一篇:拼配茶的一些技术细节

下一篇:茶说|关于古树拼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