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树与水分的关系?

2019-11-16

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测定,茶树植株的含水量达到55%~60%,其中新梢的含水量高达70%~80%。

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不断采收,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所以,茶树的需水量比一般树木要多。

国内外研究认为,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茶季月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大气相对湿度80%~90%和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时,最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

空气湿度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表现为空气湿度大时,一般新梢叶片大、节间长,新梢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内含物丰富,因此茶叶品质好。茶树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当茶园中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时,如果长时间无雨或者不进行灌溉,就会发生土壤干旱,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现减产;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接近饱和状态,容易导致与湿害相关的病害发生。

茶树对生长环境的土壤含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一要求随茶树生育时期、品种、土壤质地、孔隙状况及透水性能等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一90%时,随土壤含水量提高,生育量增加。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据杨跃华试验,茶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90%时,各顶生理、生化指标均较高,这一土壤相对含水量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同时,根系活力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除钾外)均是加强的。

精选阅读

茶树水分生理


茶树各器官中的含水量及其变化 在茶树生命活动中,水的生理功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水是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②水是气体、盐类和其他溶质出入于细胞和从一器官到另一器官之间的溶剂;③水是光合作用和许多水解过程中的反应物;④水是保持植株膨胀状态所必需的。1.茶树各器官中的含水量及其变化 由于茶树各器官内部组织的差异,再受外界不同条件的影响,各器官之间水分分布有很大差别。由薄壁细胞组成的组织与分生组织,一般含水量较高,常在90%以上。而厚壁细胞及含有大量贮藏物质的细胞含水量则低。幼叶细胞含原生质丰富,含水量也较高。叶片定型后,水分大减。凡是年龄较幼、生理机能较活跃的部位,或处于水分较充足的条件下,含水量便较高。通常,地上部含水量比地下部高,叶片比枝干的含水量高,幼嫩叶比粗老叶含水量高,幼茎比老茎含水量高。同一器官在生长活动时期的含水量比休止期为高。 茶树叶片含水量的昼夜变化也很大,一般叶子由早晨开始含水量即逐渐减低,到午后2~4时达最低点,此后又逐渐上升,到夜间12点达最高点。2.茶树吸收水分的机理 茶树的大部分水分是由根的活细胞吸收的。细胞吸水能力的机理,可分为两种:一为吸胀作用;二是渗透作用。根系吸水一般可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收是由本身生命活动引起的吸收,这主要靠渗透作用。茶树根细胞的内侧,大部分被一个大液泡所占据,这个大液泡,其中充满含有不能通过液泡膜壁的大分子溶液,如糖、盐类和酸等。细胞壁和液泡之间为细胞质,它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因此,根生长在土壤中,根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成了一个渗透系统。水从液泡外侧通过多孔的膜向内侧移动,这个过程是渗透作用。细胞液和土壤溶液之间浓度不一致,二者渗透压不相等,吸水力有差别,水分便通过细胞质发生渗透。一般细胞液浓度较高,渗透压和吸水力较大,土壤中的水能不断地向根细胞内渗透,把水吸进去。如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水便向外渗透,引起细胞收缩,脱离了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茶树根细胞吸水的另一原因,是被动吸水,这是由于地上部(主要是嫩枝和叶片)蒸腾失水所引起的。一般植物所用的水只占其吸收水分的l%,其余99%被嫩枝和叶片蒸腾。茎的树皮上长有木栓组织,是防止失水的结构。木栓皮的细胞壁中往往有脂肪性物质,有防水的作用。茶树叶片表皮上有蜡状的角质层,也可防止水分散失,减少蒸腾。叶片背面有许多气孔,每一平方毫米面积达250~300个,这是茶树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当叶片蒸腾失水时,叶内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液浓度增加,吸水增大,便向叶脉的导管吸水。导管失水,吸水增强,同样向茎导管吸水,使导管的水被拉上升。最后向根吸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被迫向土壤中吸水。 茶树水分从根吸入经过渗透和蒸腾作用,直升到叶部,输运的途径是:根(导管、管胞)→茎(导管、管胞)→枝和叶柄(木质部)→叶主脉→叶支脉→支脉导管相连接的叶肉细胞蒸腾体外。水分在体内运输,第一种为短程运输,是从根毛到根部导管的运输,以及从叶脉导管到叶肉间隙的运输,这主要靠细胞间吸水力的差异,称为渗透运输;第二种为长程运输,是输导系统液流的运输,水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水分运输根压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蒸腾拉力的关系。3.茶树的蒸腾作用 茶树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不超过1%)被利用到代谢作用中去,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而损失。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皮孔与角质层进行,但绝大部分的蒸腾是通过气孔进行的。由于蒸腾作用的存在,茶树体内的水分随时都在损失,特别在土壤供水不良的情况下,水分亏缺是个经常的威胁。 茶树叶片的蒸腾强度,各月不同,夏季7~8月间(在杭州地区)最大时约达100克左右/平方米/小 时,一般多在50~70克之间,全年平均在70~80克,夜间约占20~30%。蒸腾强度随树龄、季节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幼年茶树>壮年茶树>老年茶树。在四季分明地区的茶树,无论是幼年茶树,还是壮年茶树,或者是老年茶树,都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茶树生理特性:茶树吸收水分的机理


茶树的大部分水分是由根的活细胞吸收的。细胞吸水能力的机理,可分为两种:一为吸胀作用;二是渗透作用。根系吸水一般可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收是由本身生命活动引起的吸收,这主要靠渗透作用。茶树根细胞的内侧,大部分被一个大液泡所占据,这个大液泡,其中充满含有不能通过液泡膜壁的大分子溶液,如糖、盐类和酸等。细胞壁和液泡之间为细胞质,它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因此,根生长在土壤中,根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成了一个渗透系统。水从液泡外侧通过多孔的膜向内侧移动,这个过程是渗透作用。细胞液和土壤溶液之间浓度不一致,二者渗透压不相等,吸水力有差别,水分便通过细胞质发生渗透。一般细胞液浓度较高,渗透压和吸水力较大,土壤中的水能不断地向根细胞内渗透,把水吸进去。如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水便向外渗透,引起细胞收缩,脱离了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茶树根细胞吸水的另一原因,是被动吸水,这是由于地上部(主要是嫩枝和叶片)蒸腾失水所引起的。一般植物所用的水只占其吸收水分的1%,其余99%被嫩枝和叶片蒸腾。茎的树皮上长有木栓组织,是防止失水的结构。木栓皮的细胞壁中往往有脂肪性物质,有防水的作用。茶树叶片表皮上有蜡状的角质层,也可防止水分散失,减少蒸腾。叶片背面有许多气孔,每一平方毫米面积达250~300个,这是茶树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当叶片蒸腾失水时,叶内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液浓度增加,吸水增大,便向叶脉的导管吸水。导管失水,吸水增强,同样向茎导管吸水,使导管的水被拉上升。最后向根吸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被迫向土壤中吸水。 茶树水分从根吸水经过渗透和蒸腾作用,直升到叶部,输运的途径是:根(导管、管胞)→茎(导管、管胞)→枝和叶柄(木质部)→叶主脉→叶支脉→支脉导管相连接的叶肉细胞蒸腾体外。水分在体内运输,第一种为短程运输,是从根毛到根部导管的运输,以及从叶脉导管到叶肉间隙的运输,这主要靠细胞间吸水力的差异,称为渗透动输;第二种为长程运输,是输导系统液流的运输,水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水分运输根压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蒸腾拉力的关系。

茶树个体与群体生长的关系


茶园经济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土地面积上茶树群体对有机物质的积累、转化和分配能力,而群体的发展,又奠基于个体数目的多少和个体生产能力的大小。因此要研究茶树群体的发展,首先应了解群体中个体的生长变化。茶园由于种植行距、株距或丛距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结构,或条栽,或丛栽,茶树个体在这些不同的群体环境中生长,在形态特征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个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种植排列方式。在单条栽(丛播)的群体中,单株形态向两例呈平展状发展;在双行条栽或锯齿形相间排列的条栽群体中,株形常向偏侧方向发展;在丛栽群体中,株形因三面受毗邻茶树发展的影响,也常呈明显的偏测发展趋势;在单株条栽群体中,茶树向两侧发展的空间较大,而株间的距离较小,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株形常呈扁平状生长,单株之间交叉重叠。 二是个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种植密度。茶树个体形态的大小,与个体在群体中占有的营养空间大小关系密切。当群体密度大时,个体占有的营养空间就小,茶树生长到一定时期就受到限制,体形小,生长量也少;反之,在较稀的群体中,个体生长条件好,植株高大,生长量也多。较密群体苗期的表现,不管是出苗率,还是齐苗速度和幼苗的生长状况,均比低密度的群体好。但二年以后,茶苗个体生长量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形态上的差异日益显著。在种植密度相差不大时,种植方式对茶树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单株条栽的群体比单行丛栽的群体树幅大,骨干枝粗壮。 茶树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还体现在个体生长与群体产量的演变方面。茶树群体产量是由个体的产量组成的。在较稀的群体中,个体的产量,逐年增长幅度较大;而在较密的群体中,个体产量却增长较慢。茶树在现行种植密度的范围内,稀密不同的群体,随着发展进程,表现出密植群体初期产量较高,以后增产速度渐趋缓慢;而较稀群体初期产量低,以后增产幅度渐大,使群体产量与前者逐渐接近持平。于是决定群体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就由个体的疏密逐渐转为个体产量的高低,亦即个体的生育状况,在群体产量演变中逐渐占优势地位。

知识贴:茶叶与水分的关系,都在这里啦!


茶叶与水分的关系密切,从种植到贮藏都离不开水分,因此也常常困扰着不少茶友。近日,茶友“心态90后”就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保存茶叶含水量不要高于6%?那把含水量搞得低低的,例如1%,是不是就肯定不会坏掉了呢?”

其实,这只是众多与水分相关的问题之一。既然水分这个话题这么重要,讨论的文献也一定汗牛充栋,那小懂就为大家做个梳理,整理出一些简要的知识点给大家。

又该敲黑板啦!来吧,与水分相关知识点,最重要的不过这些而已。

茶叶种植与水分

1、茶树生长所要求的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持水量的70%~90%最为适宜,一旦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70%,对茶树生长和代谢将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茶树缺水2%,光合强度则下降5%;失水10%~12%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抑制;当缺水叶片临近萎蔫时,光合作用下降到72%左右,光合作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茶树体内干物质的积累。

3、当茶树处于水分胁迫时,新梢中组氨酸消失,茶多酚和氨基酸等内含成分含量减少,最终导致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

茶叶鲜叶与水分

1、鲜叶的水分含量,一般在75%左右,我们常说1斤干茶需要4斤多的鲜叶,就是因为水分要去掉约1/4。

2、不同部位芽叶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一般芽的含水量多,此后依次往下递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茶树所有部位中,茶梗的水分含量最高。

3、不同的采摘时间,鲜叶含水量也不一样。同一天中,早上采摘的鲜叶含水量最高,傍晚最低。如:上午7~8时,采摘的茶树鲜叶含水量可达77.34%;下午3~4时,采摘的茶树鲜叶含水量就只有72.81%。

4、气候条件对鲜叶含水量的影响也很大。晴天采摘的鲜叶含水量低,雾天采摘的鲜叶含水量较高,雨天采摘的鲜叶含水量特别高。这说明空气湿度增高时,鲜叶含水量也会增高。

5、茶树品种不同,鲜叶含水量也会不同。一般而言,大叶种茶树的含水量高于中小叶种茶树。

茶叶贮藏与水分

1、茶叶含水率不是越低越好,一般茶叶在贮藏时的最佳含水量是3%,茶叶在贮藏前,应将含水量控制在3%~5%,最高不超过6%。名优高档绿茶可适当提高。

2、茶叶水分含量为5%左右,可以有效地把脂质与空气隔离开来,阻止其发生氧化;而水分含量超过6%时,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3、红茶贮藏期间含水量变化与绿茶基本相似,只是吸湿的速度要比绿茶大得多。

4、贮藏过程茶叶的变化和吸湿能力的强弱,不仅与自身的起始含水率有关,还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变动。如果茶叶周围环境干燥、湿度低,则茶叶内的水分会逐渐向空间蒸发而减少。反之,环境湿度高,则干燥的茶叶就会吸湿而增加水分含量,无论是吸湿或蒸发,最终两者达到平衡为止。

好了,这些就是茶叶与水分关系的重要知识点了,一定要记住哦!如果连这些都记不住,出去别说你认识小懂!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8019.html

上一篇:黄茶:加工后还需焖一下的茶制作流程?

下一篇:茯砖茶上长的金花真有保健作用吗?有无害处?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