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陈茶不一定都是好茶!怎么辨别?

2019-11-16

越陈越香,越老越好的说法近年在茶友圈中盛行,而且黑茶中屡屡爆出老茶拍出价格不菲的高价,以致业内追老茶成风,部分人甚至把购买老茶当成了升值渠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越老越好,“土豪”茶友购茶前还应多学习茶知识,才能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重金购买老红茶被指“被坑”了

陈先生是位新茶客,在接触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之后,发现圈子里的茶友都在追求老茶,而且茶的年份越久越值钱,谁能拿出10年、20年的老茶,在圈子里的地位可不低。于是当他发现有茶商出售上世纪80年代的老红茶,便感觉自己捡到漏了,花了近万元将那茶商的老红茶全收下,得意地拿到圈子里和茶友们分享。

结果大家一喝,没人赞好喝,陈味重,汤色暗沉,有人甚至笑他当了“二百五”。一位茶友说,因为红茶的内含物质该发生的变化在加工制作时都已完成,即使年份再久,也不会像黑茶那样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没有追捧的意义。如果想拿来收藏,甚至期望会升值,基本不可能。

陈先生一听就懵了,意识到自己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红茶、绿茶、乌龙茶都不是越老越好

广西茶叶协会秘书长刘汉群解释,近年因为普洱茶大行其道,所以茶叶越陈越香这个说法才屡屡出现。但作为初学喝茶的茶友很容易就忽略了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即黑茶类才适用。红茶、绿茶类在传统上都是提倡即时品饮的茶,绿茶尤其提倡鲜爽,当年茶当年喝最好。而红茶无论新老,口感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至于黑茶类,也必须是在茶底原料优质,加工工艺成熟的情况下,在一定年限内才会表现出越老越好的品质。所以新茶友在跟风追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时要注意,只有好茶才会越陈越香。

茶叶的发酵过程其实就是茶叶的氧化过程。而发酵通常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内源性酶促发酵”,另一种便是“外来微生物发酵”。红茶是全发酵茶,属于前一种,加工生产时已经发酵(氧化)完成,茶多酚被氧化成茶红素,所以汤色红艳透亮,而不再需要外来微生物参与;而黑茶属于后一种,陈化的过程就是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氧化)的过程。茶多酚在陈放过程中渐渐氧化,从最初变成茶黄素,所以茶汤金黄,到之后继续氧化成茶红素,汤色变红亮,再氧化下去就是茶褐素,茶汤会变得褐红暗沉。除了汤色改变,滋味口感也会跟着一起变化。

所以即使老红茶很稀有,但因为存放久了没有了饮用价值,鲜爽滋味早已变淡,而保健功效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证明,建议茶友不要盲目购买。

cy316.com扩展阅读

陈茶不一定都是好茶,"越陈越香"也可能让你踩雷!


导读:越陈越香,越老越好的说法近年在茶友圈中盛行,而且黑茶中屡屡爆出老茶拍出价格不菲的高价,以致业内追老茶成风,部分人甚至把购买老茶当成了升值渠道。但陈茶,不一定都是好茶,越陈越香也看茶种类。

越陈越香,越老越好的说法近年在茶友圈中盛行,而且黑茶中屡屡爆出老茶拍出价格不菲的高价,以致业内追老茶成风,部分人甚至把购买老茶当成了升值渠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越老越好,土豪茶友购茶前还应多学习茶知识,才能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重金购买老红茶被指被坑了

王先生是位新茶客,在接触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之后,发现圈子里的茶友都在追求老茶,而且茶的年份越久越值钱,谁能拿出10年、20年的老茶,在圈子里的地位可不低。于是当他发现有茶商出售上世纪80年代的老红茶,便感觉自己捡到漏了,花了近万元将那茶商的老红茶全收下,得意地拿到圈子里和茶友们分享。

结果大家一喝,没人赞好喝,陈味重,汤色暗沉,有人甚至笑他当了二百五。一位茶友说,因为红茶的内含物质该发生的变化在加工制作时都已完成,即使年份再久,也不会像黑茶那样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没有追捧的意义。如果想拿来收藏,甚至期望会升值,基本不可能。

王先生一听就懵了,意识到自己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红茶、绿茶、乌龙茶都不是越老越好

广西茶叶协会秘书长刘汉群解释,近年因为普洱茶大行其道,所以茶叶越陈越香这个说法才屡屡出现。但作为初学喝茶的茶友很容易就忽略了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即黑茶类才适用。红茶、绿茶类在传统上都是提倡即时品饮的茶,绿茶尤其提倡鲜爽,当年茶当年喝最好。而红茶无论新老,口感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至于黑茶类,也必须是在茶底原料优质,加工工艺成熟的情况下,在一定年限内才会表现出越老越好的品质。所以新茶友在跟风追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时要注意,只有好茶才会越陈越香。

茶叶的发酵过程其实就是茶叶的氧化过程。而发酵通常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内源性酶促发酵,另一种便是外来微生物发酵。红茶是全发酵茶,属于前一种,加工生产时已经发酵(氧化)完成,茶多酚被氧化成茶红素,所以汤色红艳透亮,而不再需要外来微生物参与;而黑茶属于后一种,陈化的过程就是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氧化)的过程。茶多酚在陈放过程中渐渐氧化,从最初变成茶黄素,所以茶汤金黄,到之后继续氧化成茶红素,汤色变红亮,再氧化下去就是茶褐素,茶汤会变得褐红暗沉。除了汤色改变,滋味口感也会跟着一起变化。

所以即使老红茶很稀有,但因为存放久了没有了饮用价值,鲜爽滋味早已变淡,而保健功效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证明,建议茶友不要盲目购买。

陈茶不一定都是好茶,“越陈越香”也可能让你踩雷!


导读:越陈越香,越老越好的说法近年在茶友圈中盛行,而且黑茶中屡屡爆出老茶拍出价格不菲的高价,以致业内追老茶成风,部分人甚至把购买老茶当成了升值渠道。但陈茶,不一定都是好茶,越陈越香也看茶种类。

越陈越香,越老越好的说法近年在茶友圈中盛行,而且黑茶中屡屡爆出老茶拍出价格不菲的高价,以致业内追老茶成风,部分人甚至把购买老茶当成了升值渠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越老越好,“土豪”茶友购茶前还应多学习茶知识,才能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重金购买老红茶被指“被坑”了

王先生是位新茶客,在接触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之后,发现圈子里的茶友都在追求老茶,而且茶的年份越久越值钱,谁能拿出10年、20年的老茶,在圈子里的地位可不低。于是当他发现有茶商出售上世纪80年代的老红茶,便感觉自己捡到漏了,花了近万元将那茶商的老红茶全收下,得意地拿到圈子里和茶友们分享。

结果大家一喝,没人赞好喝,陈味重,汤色暗沉,有人甚至笑他当了“二百五”。一位茶友说,因为红茶的内含物质该发生的变化在加工制作时都已完成,即使年份再久,也不会像黑茶那样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没有追捧的意义。如果想拿来收藏,甚至期望会升值,基本不可能。

王先生一听就懵了,意识到自己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红茶、绿茶、乌龙茶都不是越老越好

广西茶叶协会秘书长刘汉群解释,近年因为普洱茶大行其道,所以茶叶越陈越香这个说法才屡屡出现。但作为初学喝茶的茶友很容易就忽略了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即黑茶类才适用。红茶、绿茶类在传统上都是提倡即时品饮的茶,绿茶尤其提倡鲜爽,当年茶当年喝最好。而红茶无论新老,口感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至于黑茶类,也必须是在茶底原料优质,加工工艺成熟的情况下,在一定年限内才会表现出越老越好的品质。所以新茶友在跟风追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时要注意,只有好茶才会越陈越香。

茶叶的发酵过程其实就是茶叶的氧化过程。而发酵通常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内源性酶促发酵”,另一种便是“外来微生物发酵”。红茶是全发酵茶,属于前一种,加工生产时已经发酵(氧化)完成,茶多酚被氧化成茶红素,所以汤色红艳透亮,而不再需要外来微生物参与;而黑茶属于后一种,陈化的过程就是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氧化)的过程。茶多酚在陈放过程中渐渐氧化,从最初变成茶黄素,所以茶汤金黄,到之后继续氧化成茶红素,汤色变红亮,再氧化下去就是茶褐素,茶汤会变得褐红暗沉。除了汤色改变,滋味口感也会跟着一起变化。

所以即使老红茶很稀有,但因为存放久了没有了饮用价值,鲜爽滋味早已变淡,而保健功效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证明,建议茶友不要盲目购买。

好茶一定耐泡,但耐泡不一定是好茶!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这茶耐泡!言下之意,是暗指这是一泡好茶。

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是好茶,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

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呢?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

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

举个红碎茶的例子,喝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茶第二次过水的时候就基本没味道了。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茶非常碎,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非常快,和整片茶叶缓慢的释放水浸出物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了解了其中的这些因素才能弄明白茶耐泡与否。

1、茶树的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

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

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整碎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也是为什么细嫩的绿茶耐泡度一般,而粗老的茶叶耐泡度更高的原因。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

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3、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茶树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

但严谨地说,应该是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

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至少不够严谨。

4、制作中的揉捻

毛茶制作中,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茶叶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5、冲泡方法

这点非常重要,常常有这种事发生: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

这里有三个变量:

第一,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二,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三,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茶叶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综上来看,我们理解完以上的这些条件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晰了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得一一对比完上述的这些条件之后才能确认。

而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茶好,不一定贵,茶贵,不一定好。


恋上一个人,不一定是因为漂亮或者帅。当然也不会是因为喜欢“丑”。

恋上一款茶,不是一定是因为昂贵或便宜的价格。但绝对是特色或高性价比。

对普洱茶情有独钟的茶友如此感慨:喝过的茶真不少,名山,百年古树、千年古树,单株,老茶等等,经常喝普洱茶,到头来发现,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喜欢的(当然也不是最便宜的)。

喜欢普洱茶,包容合适的苦、涩,苦过之后,回味无穷,恋恋难忘,这是纯粹的喜欢。

一杯好普洱茶,汤汁饱满,苦也好,饱满也罢。淡淡的陈香,苦后微微的甜,热腾腾地进到身体,暖暖地,很满足。

这就是一杯好茶的感受。

同一个寨子的茶,采摘方式不一样,炒制晒青时间、火候不一样,制作出来的普洱茶味道也会截然不同。同一个山头的茶,不同的茶农、不同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味道也会千差万别。

一座名山普洱茶,有时候价格几乎很统一,同样的价,但是这里面有好有坏,有单采、混采,好工艺,坏工艺。

所以,有时候同等价钱的同一山头的茶,不一定每款都是最合适的。

名气不代表一切,昂贵不代表高端,好茶一定是出自好的制茶师之手。性价比体现在品质里。

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茶,没有最贵的茶,只有高性价比的茶。

我们自己也经常试茶,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下,常常有体会,能准确感知,判断好坏,缺陷,优点,喜欢的风格,这才是纯粹的

选择,跟价格无关。

要遇到一杯适合自己的好茶,需要的不是昂贵的价格,而是正确的判断,准确的选择,纯粹的喜欢。好茶不一定贵,贵的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当然很便宜的茶肯定也是不行的。

岁月不是童话,经历才是人生,经验积攒知识,纯粹的一款好茶,不一定是“纯粹”的昂贵。

纠正:耐泡不一定就是好茶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地说:这茶耐泡!暗指这是一泡好茶。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是好茶,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

耐泡与好茶之间的关系

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呢?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

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举个红碎茶的例子,喝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茶第二次过水的时候就基本没味道了。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茶非常碎,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非常快,和整片茶叶缓慢的释放水浸出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了解了其中的这些因素才能弄明白茶耐泡与否。

影响耐泡的因素有哪些?

1,茶树的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整碎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也是为什么细嫩的绿茶耐泡度一般,而粗老的茶叶耐泡度更高的原因。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3,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茶树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但严谨地说,应该是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至少不够严谨。

4,制作中的揉捻

毛茶制作中,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茶叶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5,冲泡方法

这点非常重要,常常有这种事发生: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这里有三个变量:第一,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二,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三,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茶叶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总结

综上来看,我们理解完以上的这些条件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晰了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得一一对比完上述的这些条件之后才能确认。而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但好茶一定耐泡!


一个产品,不管披上多厚重的文化外衣,只要当成买卖做,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就会产生竞争,这一点,茶当然不例外。特别是茶这类商品,兼具生活日用和文化载体两种属性,与国人在各个层面上休戚相关,竞争还格外激烈,这种竞争,既来自于同行业市场层面的竞争,也来自于不同茶类间,因口感追求不同而形成的竞争。

经常遇到以普洱为主的朋友试饮岩茶,其中交流的最多的,就是岩茶陈化和耐泡度两个话题。

大家因为茶坐在一起交流,本身是件很愉快的事,但这种交流容易产生障碍,一来这个话题明显是以普洱为主导,在武夷山当着岩茶说普洱,有“上门请客”之嫌;二来,岩茶的受众可谓小众,越是小众,为人所知越少,与品饮武夷茶伴生的自尊心也越强,不同的语境下交流,产生的不仅仅是火花,也有可能是爆炸。

不过,当彼此能够不抱门户之见,同时抛弃品饮上的成见,通过交流能够达成共识,那是最令人愉快的,也是一泡茶喜闻乐见的局面。

储存和耐泡,都是相对指标,拿岩茶而言,也有陈的,但是不以年陈和耐泡见长,岩茶今天的业界地位,绝非浪得虚名,但至少跟这两个指标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说两者起的作用并不大,因此,这两个指标在普洱和岩茶间进行横向对比,就像田忌赛马。

评审体系中,岩茶是物理和感官两大类八项指标。物理指标指条索、外形、整碎度和净度,感官指标指的是香气、汤色、回甘和叶底。但大部分人说什么茶好,是从喝上论的,也就是感官这一类,好不好喝,是从香气、汤色和回甘上看,叶底几乎不说,其他茶类的评审体系我完全不懂,但是至少集体茶(饼茶、团茶),是不能谈叶底的,因为这个指标跟整碎度关联紧密呢。

从列举的两大类八个指标,看得出来,岩茶的评审指标侧面反映着对品饮者的要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岩茶不好喝”,或者“喝不懂岩茶”的原因了。

岩茶是半发酵茶,是不发酵茶(绿茶)和全发酵茶(红茶)的集成,从品饮上看,不发酵茶有鲜爽度的追求,发酵茶又有存储转化的需要,因此,从时间上看,岩茶的品饮最佳时间有它自己的要求,不是越新越好,但也不是越陈越好,这个时间取决于精制工艺,“家家卖弄隔年陈”,是工艺和销售周期决定的,如果把岩茶的陈化和“能喝的古董”放在一起说,那就是鸡同鸭讲,不是一回事。

时间上,相对普洱,岩茶喝的是当下。空间上呢?现在动不动说茶仓,(我估计)这个茶仓的概念来自于洋人,老百姓做个茶,怎么储存粮食就怎么储存茶,你搞个那么高级的茶仓,专门存放茶,是很科学很完备,可它完全脱离了老百姓的茶形式,这茶的根基从哪儿来呢?反过来,没有茶仓储茶就不是好茶,那茶都是老百姓从山上收的,地里做的,那这算是好,还算是不好呢?

再从耐泡这个问题上讲。耐泡呢,是这个问题,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但好茶一定耐泡。但我想知道,有没有哪一篇茶的文献和史料提及耐泡度的?要一泡8g的武夷茶经开水冲泡,茶汤数道不弱,客观吗?内含物的流失趋弱是个基本常识,说岩茶“耐泡”那是夜里走路唱歌,卖茶的人给自己壮胆的。

我打过一个很粗鲁的比方,把茶喝得寡淡就是把一个美女剥得一丝不挂,是房地产老板搞二流女明星,一定要把本钱搞回来的做法!喝茶,非要灌一肚子水,输液不比喝茶难道更见效?

耐泡度也是为了迎合屌丝消费,而消费屌丝的一个伪指标。耐泡不耐泡,跟冲多少杯有什么关系?茶碗的容量、喝茶的人数、水温的高低都是变量,耐泡耐泡,究竟怎么个耐泡法呢?

事茶习茶是为了长久的经营。茶的经营过程也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在知己知彼中不断精进,也是一个经营者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每一种茶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评审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拿我们的武夷岩茶来说,它的“香、清、甘、活”就是它自己的符号化印迹,面临业界竞争时,要熟悉自己的那一套语言模式,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武夷山水茶得天独厚,为了买卖需要,干东施效颦这类糗事,这不是一个武夷茶人应有的范儿。

进一步而言,任何茶的经营者都应该如此,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每种茶都有自己的风格,天赋各异,恰恰是茶这个精灵吸引我们的地方,如果能为自己卖的茶多争取一个顾客,那就多努力一下,如果争取不来,买卖不成,那也应以礼相待,不要冷眼相向。

天下茶人是一家。毕竟,只要是喝茶人,就是同道者。

好茶一定耐泡,但耐泡不一定是好茶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这茶耐泡!言下之意,是暗指这是一泡好茶。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是好茶,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呢?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

举个红碎茶的例子,喝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茶第二次过水的时候就基本没味道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茶非常碎,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非常快,和整片茶叶缓慢的释放水浸出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了解了其中的这些因素才能弄明白茶耐泡与否。

1、茶树的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

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整碎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也是为什么细嫩的绿茶耐泡度一般,而粗老的茶叶耐泡度更高的原因。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3、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茶树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但严谨地说,应该是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至少不够严谨。

4、制作中的揉捻

毛茶制作中,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茶叶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5、冲泡方法

这点非常重要,常常有这种事发生: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

这里有三个变量:

第一,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二,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三,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茶叶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综上来看,我们理解完以上的这些条件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晰了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得一一对比完上述的这些条件之后才能确认。而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7515.html

上一篇: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

下一篇:一杯浓茶百害无一利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