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道入门,须知“茶有九难、方到嘴边”

2019-11-16

陆羽在《茶经》里说,“凡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并不讲茶道,但合于茶道,入茶之道,求精美之茶,当然要从这九难入手了。

1、造:造茶

造茶难,难在繁琐的制茶工序,更难在时间的掌控要精确。

“阴采夜焙,非造也。”——陆羽

阴天采了茶,晚上来烘焙,这是不正确的造茶方法。

茶树从三月初春长出茶芽开始,就进入了采摘期,最好的茶只采新芽,其次是一芽两叶,采摘的时间也有限制,春茶秋茶都很好,夏茶生长极快,品质就较为淡薄,冬茶稀少。

采摘下来,茶叶内部已经开始产生发酵作用,随着天气好坏和气温高低,发酵程度的差别,如何掌握确实是很难的,因此,每一次的造茶,质量都会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从采摘到制茶,每一步时间的掌控。

2、别:辨茶

造茶难,要辨别茶叶的好坏更难

“嚼味嗅香,非别也。”——陆羽

咀嚼茶味,嗅闻茶香,不算是辨茶。

虽然茶叶的两大关键是滋味与香气,茶味有清淡、浓醇、苦涩和甘甜,香气有果香、花香和天然茶香,但是茶的好坏,不止只有滋味和香气的问题,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比如可能发生的茶叶掺假质量问题,这是不容易辨别的事情。

茶叶好坏的辨别,还有个人喜好的因素在内,有人喜欢清淡的茶汤,有人喜欢香高、味厚的茶汤。对各类茶,都有各路忠实的粉丝,品尝一杯茶是否清新或浓郁,有赖识茶人。

3、器:茶器

使用干净的茶器煮茶、泡茶。凡是沾染了杂味的茶具,都是不可再使用的茶器。

因为茶具是很容易吸收各种气味的,比如装过别的东西的茶罐,泡过几种茶叶的紫砂壶,都会使茶喝起来有怪味、杂味。

现代茶叶销售,有的使用塑料袋包装,有的使用纸袋包装,还有铁罐、玻璃罐等各种容器,都有优缺点,购买时都需要注意气味。

4、火:炭火

煮茶泡茶讲究用火,可保持茶的原味与香气

现代人烧开水,大都使用电磁炉或瓦斯炉,没有怪味的问题。有些茶席茶会场合,有茶道为展示古人之煮茶法,或是营造茶会气氛,也会选择炉火来煮茶。

“膏薪庖炭,非火也。”——陆羽

有油烟的柴和沾有油腥气味的炭不宜作烤、煮茶的燃料。

《茶经》中第五章《茶之煮》中提到,风炉煮茶所用的柴火,要用木炭,其次才用桑树、槐树、桐树、栎木。如果以上这些材料曾经用来烤肉,或是有油漆味的家具木头,有油脂的柏树、桂树,都不适合用来烧茶水,都会让茶汤吸收怪味,古人说这是“劳薪之味”。

5、水:好水

“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陆羽

用来泡茶的水,以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最佳。

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卫生,不敢随意用江水、泉水等拿来泡茶喝,因此,现在泡茶多用过滤自来水、净化水或蒸馏水、矿泉水等处理或消过毒的水来泡茶。

水为茶之母,喝茶人必须讲究用水,因为水对茶有决定性作用,个人口感不同,喝不同的水泡的茶味道也会有所差异。

6、炙:炙茶

唐宋两代,喝茶之前,都先炙茶,因为用饼茶烤熟再研末,所以要炙茶。

《茶经》中第五章《茶之煮》中提到,炙茶方法有三:

①不要在风口上炙茶,以免火势闪烁,茶饼表面受热不均;

②先靠近火炉,烤到茶饼表面出现癞蛤蟆背部的泡泡(起泡);

③离火五寸,让泡复平,再烘一阵,然后趁热碾磨成茶末。

元明之后,喝茶改用冲泡散茶,没有炙茶的问题,泡茶法一直都在发生变化。

现在茶叶放久了,色香味有所改变,还是可以用小型烘茶器再烘烤一下,让茶叶保持干燥,气味也会更加香醇。

7、末:茶末

“绿粉细如青白之茶尘,不一定是好茶末。”——陆羽

什么是好的茶末?

《茶经》中第五章《茶之煮》中提到,上等茶末,细屑如细米,下等茶末,有如菱角,下等茶末只能用于煮茶,不宜用热水直接冲泡,因为没有碾碎,无法迅速出味。

茶末经冲泡后,整碗喝下,这是唐宋的抹茶。如果是质量不好的茶末,喝起来色香味均有差异。

8、煮:煮茶

煮茶的功夫,在于好茶、好水、好火

现代人喝茶更多的是泡茶,但是,有些茶煮着要好喝很多,像黑茶,通过煮的方式可浸泡出来的很多泡不出的营养物质来。

9、饮:饮茶

唐宋时代,茶叶很贵,且不易获得,所以饮茶难,品茶以一碗为上,点到为止。

现代饮茶难在哪里?不是用嘴喝就好了吗?实际上如何选择茶叶,什么季节喝什么茶,什么时间喝茶。都大有学问门道,把握不好,对身体也是会有害处的。

一片茶叶从生长到你的嘴里品饮,何止是这“九难”,知茶之难,抱以一颗惜茶之心,品之珍之。常喝茶,才能喝出茶的真滋味。

cy316.com扩展阅读

喝茶须知九大常识


1、一杯茶该泡几次

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了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

从其营养成分(维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第三次冲泡后,基本全部浸出了。

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3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一杯茶从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浸出,对人体有害。

2、四季饮茶有区别

饮茶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3、每日饮茶2~6克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

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4、不饮用过浓的茶

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5.进餐时不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6、饮茶过多不利消化

茶中所含大量鞣酸,一旦与肉、蛋、海味中的食物蛋白质合成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会使肠蠕动减慢,不但易造成便秘,还会增加有毒或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7、绿茶和枸杞不可同饮

绿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别用开水冲泡饮用,对人体很有益处。有不少人干脆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冲泡。但是,绿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敛吸附的作用,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因此,专家建议:上午喝绿茶,以开胃、醒神;下午泡饮枸杞,可以改善体质、利安眠。

8、酒后茶伤身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

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9、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

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日本茶道的入门知识


日本是室内传统艺术、这种茶是在与日常生活完全隔绝的特殊场所,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的艺术仪式,必须通过极其繁琐的手续,使用特定的手法才能完成。 除了讲究特殊的手法以外,日本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本的茶不是个人的茶,而是集体的、大家共有的。的核心便是茶的聚会。所有参加茶会的与会者通过茶通的途径,都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内心深处变得融洽起来。 日本的包括一种精神主义,即强调清、静、和、寂。在的历史上,有不少重名的人,为求心之道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正是建立在与世隔绝的基础上的。所以它很自然地追求一种独特的精神境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所谓的求道性。 与此同时,也具备趣味性,具有游乐的性质。当然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参加仪式的。实际上,的求道性与趣味性并不矛盾,它们同时并存于之中。 茶花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茶会才能举行。首先,茶会是人们的聚会。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心声透露出来,以求心境的统一。对谈的感觉往往决定茶会的成败与否。再则,茶会十分讲究搭配。主人与客人通过用具与茶具的合理搭配,将自己置身于协调的茶室空间之中。最后,的具体礼法。主人接客时娴熟、麻利的动作往往使茶会的兴趣达到高潮。每一份茶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意。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主人根据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为了使茶会获得成功,的礼法表演至关重要。正是礼法将喝茶这一平俗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化,成为。礼法分三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淡茶礼法。礼法的不同主要基于地炉(室内)与茶炉(室外)以及有无搁板决定程序的不同。表面上看起来既复杂又枯燥无味的操作程序,无论是位置、动作、顺序、工具均按照科学的安排尽可能地合理,以避免各方面的浪费。 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称炭礼法。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与后炭礼法。炭礼法的程序分为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或茶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点香。 浓茶是当中最郑重其事的一项仪式。主要必须穿黑色的带白色纹饰的和服。礼法进行期间,主人与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学习一般先从学习变通茶和薄茶开始。薄茶是最基本的礼法。除薄茶、浓茶之外,由于流派的不同,有关器具的准备、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其起泡沫)的使用、小绸布的叠法、茶杓的处理、捣茶叶末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用器具可分为四类:即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茶席用具包括装饰壁龛的用具。有关炭的礼法的用具,礼法用具。怀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 炭礼法用具包括:釜、茶炉、香盒、灰器、炭斗。 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茶器、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多为陶器制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圆盒)。 怀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种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装米饭和大酱汤)、碗(饭碗、大酱汤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种陶瓷器小钵,盛脍物用)、八寸(一种约24公分、四方形杉木质的器皿。用来盛酒肴)、烤物钵(一种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处),用具包括铜锣、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日本分几个流派,它们分别以各自的家元(家主)为中心,使自家的传统得以传承。家元(家主)拥有许多弟子,经过从师从艺阶段,获得家元(家主)发给的证书,凡获取准师范、师范证书的人都接受过的启蒙教育。 今天日本的流派很多,从最古老的拥有400年历史的利休派到近几年才诞生的新流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从茶会的组织法、礼法的规矩看各有千秋。下面简要介绍几个流派。 千家流派的始祖是千利休。千利休的孙子宗旦(亦称千家中兴之祖)隐居时期,千家流派分成了三个系统。表千家。始祖为宗旦的三儿子江岭宗左。家元(家主)总称不审庵。表千家继承了千利休传下来的茶室、茶庭,保持了正统的闲寂茶的风格。里千家,是由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开创的流派。里千家继承了宗旦的隐居所今日庵。由于今日庵在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被称为个千家,今日庵则成了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始祖为宗旦的二儿子一翁宗守,号称官休庵。该流派是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命名的,薮内流派。始祖名薮内俭仲。当年薮内曾同千利休一道从师于武野绍鸥。薮内流派的座右铭是正直清静、礼和质朴,善长书院茶和小茶室茶。远州流派。始祖名小堀远州。以书院茶为主。 按照的规矩,必须吃过饭后才能喝浓茶,这样茶有可能更加美味。正式的茶会在喝浓茶之前,必须吃一顿简单的饭菜,这种饭菜称怀石餐。传说怀石餐出自古时候的一个故事。相传禅院的修行僧为了忘掉饥饿,便在怀中揣上一块有温气的石头。怀石餐为素食,所以它不是以浓味佳肴为主的豪华菜肴 。

特色茶道:昆明九道茶


昆明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茶道易抒 人道难语

道亦有道,道为方向,方法,方式。聚:气、色、味、心、神、禅、悟、觉为一体。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茶,乃自然植物,集天地灵气,待拔嫩牙绿,后精工制作,取泉眼清澈沸腾,绿珠藏紫砂,待到倾情注,调戏绿浮尘,暗香鸣腹鼓。春秋茶绿香满魂,入口品茗品世事。悠乐轻奏,和茶闲情,闭目醉闻醒心神。茶道,人道。清者自清,浊自沉香。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马古道红尘滚,人道沧桑几度春?品茗醉心何需酒,茶香墨香魂里香。管它个烦忧缠绕,理它个心事落寞,茶道千里陪人道,自我逍遥在世道。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迎风,听雪,雾茶,轻音,文瘾,苦煞,难奈,提笔,潦草。

茶饮入心,自然之中物与物的结缘,总是有始有终,茶与我们结缘,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茶是理想饮料,茶有助于养性静心,在健康方面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茶道亦人道,茶品亦人品”,茶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的本质。换了一种角度分析,当人为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茶性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现的最初一面却是最为自然与本真。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怡心情。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茶之为物,能引导人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源,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禅茶悟道。

好茶配好水,但最终不可或缺的,还是品茶人的好心境。心中无碍,独恋佳茗,慢斟细饮,犹如清冽的溪水流过山间,风清云淡,世象清明之中,犹若,莲于水,朵朵绽放有声。至此,茶道与人道,殊途同归。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颇有好处。

饮茶须知:茶道上的专业术语


茶道包括泡茶、品茶、闻茶、饮茶等,是一种生活艺术,饮茶不仅能够养生,还能陶冶情操。不管您是喜爱饮茶,还是从事茶行业,在茶道上有一些专业术语,对于刚接触茶叶的您来说可能会有一点懵,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茶道上的专业术语吧。

茶道

茶道上的专业术语

1、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

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种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茶道

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由唾液不断的涌出。

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8、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0、层次感: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茶道

11、喉韵:品茶厚,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茶道

16、水味:冲泡或储存不当产生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

19、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0、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茶道

21、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2、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23、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4、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以上内容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茶道上的专业术语,大家不要看着多,就产生害怕心理,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的简单,希望能帮到大家。

五方面常识教你黑茶品鉴入门


黑茶入门并不复杂,有五个方面的常识就好了。

汤色

湖南黑茶的汤色基本以红艳明净、橙黄明亮两种为主。红艳汤色犹如陈年红酒,看上去赏心悦目,明净到无沉淀、无浑浊为上。

菌香

真正的黑茶具有独到的发酵香——甜酒之香,这是黑茶初制渥堆工艺的标志性香型。而茯砖茶中因别有金花(冠突散囊菌),因此这类黑茶具有典型的菌花香。

滋味

怎样形容湖南黑茶的滋味?入口略带刺激,但很快回复平和醇正,吞咽后舌根部微涩,甜纯而不腻,三四泡后的感觉更加明显。

陈年黑茶的滋味醇厚,初泡入口甜、润、滑,味厚而不腻,回味略偏酸;中期甜纯带爽,入口即化;后期即使汤色变浅,仍觉甜纯无杂味。

泡煮

在冲泡方法上,黑茶与绿茶不同,黑茶须用滚开的水冲泡,这点必须牢记。

通常,湖南出产的黑茶在包装上都有泡煮方法说明。先说泡茶,厂家给出的建议是冲泡二三分钟。不过,喜欢喝淡茶的话,冲泡时间在二三十秒钟即可,随着冲泡次数增加,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欲使黑茶滋味达到极致,需要煮茶,具体办法是,先将水烧开,再投放茶叶,加热到咕嘟咕嘟冒泡,茶汤色泽渐浓,黑茶之活色生香过程一目了然,然后立马茶汤分离。

储存

“存储促升华”,年份越久价值越高,其他茶类忌氧化、潮湿,而黑茶却能在自然条件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

储存黑茶注意事项:

1.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叶迅速氧化,产生日晒味等化学成分,长时间散不去。

2.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叶自然氧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加速茶叶的湿热氧化过程,为微生物代谢提供水分和氧气。切忌以塑料袋密封,可用牛皮纸等通透性能较好的包装材料包装。

3.开阔忌异味。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味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到一起,应放置在开阔而通风透气的环境中。(伍策 小官)

茶道“人到清心天自凉”


调整态度,让自己有新的心境,抛开坏心情。

读过一篇《塔院访禅》的文章,文章记叙了生活在古刹白马寺塔院里的比丘尼的一些生活片断。她们一天的生活简化到只是诵经上课打坐拜塔。而她们执着于自己对佛学的信仰,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的参禅悟道。当被问及这样的生活对她们来说是否清苦时,那位体性法师淡淡地说:“清苦是福。受不了这个苦,也就享不了这个福。”读到这里,不觉醍醐灌顶,再三品味,一时间竟心向往之。

因为喜欢这“清”的感觉。清该是清雅清洁清净清心。有了前者的环境的雅洁净,就少了人事的困扰内心的躁动,也就会有一种心境恬淡没有挂虑的“清心”和“宁静”,而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也自在其中了。这样一份心境真是好难得的。“苦”则“苦”矣,福也在其中了。

佛门净地一直是我向往的所在。想在那或深山古刹或荒庵小院,伴霭霭香烟声声木鱼,耳闻唯有秋虫,目见只有残月,摒弃杂念,一心一意读经诵经参禅悟道,内心里该是一种怎样的大平静。这大平静中让人浑然忘却风花雪月春夏秋冬。日子里没有了冬日里的三九严寒砭肌入骨,也没有了赤日炎炎的烦心忧神。一年只是一季,一天也只是一时。也许贝叶蒲团青灯古寺冷壁残窗未免会有些寂寥清苦,但在这寂寥清苦中一定会得到人生的大超脱,在超脱中得到人生的升华。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可是,真的就这么简单么?当我把自己的想法用开玩笑方式跟一位我尊敬的兄长说起的时候,他说我是浪漫的可以了。并说尘缘未了凡根未净,仅仅是为了回避什么躲避什么而去,功利色彩太重,佛门未必肯要。即使去了,也不会清净清心,因为心魔还在。

也许真的是这样吧。手边有一卷《古代尺牍小品》,里面收录了一封清代云仙居士写给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的顾晴芬的一份信。文字清丽雅洁,容我抄上一段:“筑庵在云栖烟霞之间,一琴一瓢,一炉一钵,亦啸亦咏。春来名花解语,好鸟弄晴;夏时清风徐来,荷香清暑;秋月明辉,蟾华皎洁;冬日可爱。岭秀孤松。有时引鹤于孤山断桥之畔,凭眺晚晴;亦有时泛舟于柳浪花巷之中,徜徉美景。怡然自乐,悠悠忘机。”

人到清心天自凉!

中国茶道 从神农时期到隋朝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时期


远古时代无文字记载,但留下了美丽的传说。相传神农身体奇特,肚皮透明,五腑六脏一览无余。按时下气功理论家的推测,神农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凭观察,靠感觉,断定植物入哪经、走哪穴、治什么病。当然,尝遍百草难免中毒。世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据考证成书于先秦的《神农本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与此相关的传说有几种:一说神农尝到茶叶后,五脏六腑如经过洗涤山般,干干净净,神清气爽;一说神农煮水,茶叶落入锅内,偶然中发现了茶叶神奇的作用;一说神农尝了金绿色滚山珠中毒,濒于死亡,幸得茶树汁流入口。中而得救。陆羽是有几分相信的,《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并肯定茶是“南方之嘉木”。古人还喻为“嘉谷”。嘉者,至美至美也。这几种传说表明:人们在认识茶树过程中进行审意体验,发现茶树具有治病的功效和济世活人的品格。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一原始社会及后来的奴隶社会,人类征对大自然难以抗衡,疾病多,死亡率高,彼此需要帮助,“济世活人”便被十分推崇。茶树便成为这种品格的象征物。稍后还有云南普洱茶的传说。相传三国时代,蜀国军师诸葛亮带兵南征七擒孟获,进军途经西双版纳南糯山,因不服水土,士兵们一个个患了眼疾,在山壑间东撞西碰。诸葛亮心急之下把手杖插入地里,乍时出现奇迹:手杖活了,生根发芽长叶,成了葱绿的茶树。摘下茶叶煮水让土兵喝。茶有明目之功。士兵们恢复了视力,不久奏凯而还。自此,山上有了茶树,这里的少数民族称为“孔明树”,山叫“孔明山”,孔明叫“茶祖”,每逢农历七月十六日,即孔明的生日这天办“茶祖会”,高悬孔明灯,载歌载舞,“对月品茶,寄托思念。这则传说一方面说明云南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开始种茶和饮茶,另一方面说明茶树之非凡,竟将它和一个古代智慧人物的名字联在一起。茶是智慧的树,济世的树。古人借茶树表达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龙井茶为什么难储存?龙井茶难储存的原因


龙井茶是我国的传统名茶,其主要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龙井茶属于绿茶品种,以“色、香、味、形”而闻名,其茶香芬芳,入口润甜,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茶叶品种。但是买过龙井茶的人都知道,龙井茶是一种很不好储存的茶叶。为什么龙井茶难储存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龙井茶

龙井茶难储存原因:

1、易受潮。龙井茶叶是一种疏松而多孔隙的物质,由于毛细管作用,以及很多亲水性成分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茶叶吸湿能力的强弱与茶叶本身含水量和空气中的湿度有关,通常是茶叶越干吸湿能力越强,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茶叶吸湿也就越快。在高湿度的环境中,3-5天即出现霉花和结块,当茶叶的含水量高于8%时就会发霉,含水量达到12%时霉菌繁殖旺盛,可长出白毛并发出霉味。茶叶受潮霉变后不仅没有香味和营养价值,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易串味。龙井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和萜烯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它像海绵水一样吸附异味,且能保持相对稳定,吸附后的异味不易削除。

3、易陈化。龙井茶叶中的茶多酚、叶绿素、酯类物质和芳香物质会自动氧化,从而降低茶叶的功效成分,使香气“滞钝”,茶汤暗浊,滋味平淡,这就是茶叶的“陈化”现象。茶叶的这些特性使茶叶保藏十分困难。

以上就是关于龙井茶难储存的原因分析。从上面我们知道,龙井茶难储存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家中有龙井茶的朋友,在平时一定要记得做好龙井茶茶叶的储存工作,这样才能避免茶叶变质。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茶园管理须知


季前:管理要“五提早”

早修整树冠。经过采摘多年的茶树,树冠生长枝一般都较细弱且“鸡爪枝”较多,影响茶树养分的供给和新梢枝的生长。因此,要在春芽萌发前进行修整,剪去“鸡爪枝”和枯死枝,一般剪去5-7厘米。冻害严重的茶园要进行重修剪,剪去8-10厘米。幼龄茶园要进行定型修剪,平整好茶树冠面,促进茶树发芽整齐,平衡生长。

早施催芽肥。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树根系开始萌动时,要抓紧在惊蛰前后追施芽肥。催芽一般以氮、磷、钾复合肥或速效性化肥为主,施在茶树根部周围。据测定,亩产干茶100公斤的茶园,全年应施氮、磷、钾的比例以15:5:5.7为宜。为使春茶萌发整齐,增加芽重,应在春芽萌发前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利春茶高产。

早开沟防渍。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此时如果茶园积水较多,将不利于茶树生长,影响春芽萌发。因此,不论平地或坡地茶园,都应及早开沟排水,以免发生渍害。早中耕松土。及早中耕松土,可增强茶树根系活力,对多发茶芽有明显效果。一般茶园宜在惊蛰前后进行中耕松土。春季雨水较多的地区,要注意防止茶园因松土而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结合中耕将杂草、落叶翻入土内,可减少虫口基数。

早防治虫害。春茶采摘期,正值蚜虫、茶毛虫和黑刺粉虱等虫害发生初期,应抓紧在春分后清明前用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季末:管理要“四及时”

及时追肥。在茶行间30厘米处挖沟,亩施尿素10-15公斤,土杂肥、猪牛栏肥3000-4000公斤,并配施磷、钾肥或饼肥20-30公斤。

及时松土。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在离茶的根颈30-40厘米处可适当深些。中耕时除净杂草。

及时修剪。对当年留养的枝条进行轻修剪,除去上一年生长的枝梢、徒长枝、枯枝、病虫枝等,保留丛面健壮枝条,以利芽叶萌发。对于衰老茶树,须进行重修剪,剪去茶冠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留下主枝和侧枝;或采取台刈办法,将离茎基7-10厘米以上部分砍除,然后重施肥料,促使树势早日恢复。

病虫害及时防治。春茶尾季正值春夏之交,正是茶树病虫害的高发期,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外安溪茶园5月上旬为第一高峰期,内安溪5月下旬-6月上旬为第一高峰期)、茶蚜虫、叶枯病等。叶蝉和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叶枯病,可全园喷洒0.5%的波尔多液防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6755.html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茶叶发酵!

下一篇:“三步走”泡茶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