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泡茶叶时,茶汤的表面可能会出现一层泡沫,也就是茶沫。对于茶沫,自古以来,争议不断。
茶圣陆羽认为这层沫饽是茶的精华所在,但并非所有人都爱这层茶沫,甚至流传着“泡沫是农残较高”的说法。
那么产生茶沫的原因是什么呢?茶汤里的泡沫与茶叶品质有没有关系呢?
茶沫是什么
茶汤中泡沫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茶皂素的物质。
茶皂素,又名茶皂甙,一种微细柱状结晶体,在茶树体的根、茎、叶及种子中均有分布。
其水溶液在震荡时能产生持久性的、似肥皂溶液样的泡沫。
茶皂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味苦而辛辣,具有很强的起泡力。
且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所以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相对浓郁。
魏晋时代的杜育有诗云:“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而宋代的“斗茶”更将茶沫玩出了新高度。
人们三五成群,以黑色建盏盛放茶汤,并用专门的工具搅动,使茶汤中浮出白色的泡沫。
黑盏浅沫,十分醒目,以泡沫多者为胜。
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们将这泡沫视为一种精华。
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皂素在药理方面具有祛痰消炎、镇痛止咳以及抗菌等多方面的作用。
所以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
此外,它还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
可以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促进肠胃“运动”,帮助减肥。
所以,茶汤里的茶沫是自然现象且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
茶沫多少能说明品质吗
也有人认为,茶汤泡沫越多,茶叶的品质越不好,很有可能是已经变质了的。
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茶汤里是否有泡沫,和茶叶品质的好坏没有直接联系。
茶皂素虽然有很强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叶中的含量其实很低,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会产生影响,因此也不能从泡沫的多少来判断茶叶质量的好坏。
茶沫的产生除了茶皂素的原因之外,还与茶叶品种有关,如多毫品种。
多毫品种一般都是芽头制成,茶叶较为细嫩,这样的茶叶本身茶多酚等内含物质较多。
在制茶过程的揉捻环节中,会导致这些内含物质黏在茶叶表层,一冲水就泡出来了。
例如普洱茶中的一些高端古树茶发现茶汤有泡沫,原因便是来自古树茶的茶叶茸毛较多。
而一些茶因为发酵工艺不足,也可能产生泡沫。
此外,一些茶叶在包装和拆装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碎末,碎末比较多的茶在冲泡时,有效物质浸出速度快。
其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会使得茶叶在冲泡时产生泡沫。
因此,茶叶的品质与茶沫并无直接关联。
今后,大家在泡茶时就不用担心茶汤里的泡沫是茶叶品质不好或是农药残留了。
这对人们的健康并不会产生影响,反而有益处呢。
所以大家在喝茶的时候看到这些茶沫就不必再担心和纠结。
相信每个对着茶杯发呆的茶友,曾经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同一批茶叶泡起来,有些浮却有些沉?”于是脑洞大的茶友就会再想:“好茶叶泡起来是浮还是沉?”
首先,为什么茶叶泡起来会有浮有沉呢?我们知道茶叶的密度是大于水的所以,茶叶大多一开始就沉下杯底的。而开始某些茶叶漂在水面,其实也很好理解。水又有表面张力,茶叶本身的形状也有可能像小船一样,帮助它浮在水面上。下沉了也好理解,因为茶叶被水浸润了,失去了空气以及自己特殊形状的保护当水面张力,不足以支持它继续浮在水面上的时候,茶叶就会下沉。
下沉后为什么还会上升呢?这个问题的高潮应该就在这里了。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那时候的情景,上升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茶叶都会上升的。想明白这件事情就好办了,水里面溶解的氧气,以及部分茶叶带着的小气泡(有些茶叶会带着气泡下沉)。会随着温度的下降排解出去,会粘附在某些茶叶上。仔细看这些上升的茶叶,你会发现它们身上都有一些小气泡,是这些气泡把它们带上水面的。
最后一步,气泡脱落,茶叶最终调入水底。
那么可以看得出来,茶叶的浮与沉跟茶叶的好坏是没有关系的。而鉴定茶叶的好坏的方法,其实也不复杂!
首先,要看干茶的外形。
不同的茶叶制作工序不同,要求的样貌也不同,因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茶叶世界。老茶客知道什么茶叶要茶毫多的好,什么茶叶要条索紧结的好,什么茶叶要卷曲成螺的好。
其次,看干茶的色泽。
干茶的色泽透漏了很多的讯息,色泽包括了红、绿、黄、白、黑、青等六种,茶叶色度可分为翠绿、深绿、墨绿等等过渡色。从茶叶的色泽上看,采摘时间越早的茶的颜色越嫩,颜色也会偏浅。再有,茶叶色泽的均匀一致也是判断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的一个方面。且,拼配茶能从干茶的色泽和匀整度进行判断。
最后,看干茶的匀整度、匀净度、干燥程度。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会对其产生一定的磨损,但是等级越高的茶叶磨损的程度会越小,茶叶中参杂的茶梗、黄片也会较少。
茶叶的干燥程度可以摸一下干茶,轻松折断的或者很容易磨碎的说明在制作后期烘干的温度会稍微高一点,烘干温度高的话,香气就会高一些。
但是像我们这样的茶小白就要综合茶叶审评的五项因子(外形、色泽、滋味、香气、汤色、叶底)来判断,而不能只靠看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