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叶萎凋程度与茶叶的品质

2019-11-16

在云南一些茶山,鲜叶一般需要在从山上运往山下才开始初制,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八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萎凋其实已经开始。在生产上,萎凋对茶叶品质的关系很大,如在白茶中,萎凋程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茶叶品质的好坏。如何判断茶叶的萎凋程度,对茶叶的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一、鲜叶为什么要萎凋?

一般来说,刚采下的茶树鲜叶含水量在73-78%之间,细胞组织呈紧张状态,叶质硬脆,在这种情况下不便进行揉捻,也不能塑造出良好的茶叶外形,茶汁在揉捻时极易流失,不利后续内含物质转化的正常进行。萎凋就是利用鲜叶水分减少这一过程,促使茶叶外形与内含物产生缓慢而又有序的变化,从而为逐步形成了各茶类特有品质打下基础。

二、萎凋程度与茶叶品质关系

萎凋程度的不同,对后续工序和制茶品质关系较大。

萎凋不足时,萎凋叶含水量高,可塑性差,揉捻时容易断碎,甚至茶汁流失。制成干茶条索短碎,片末多,香低味淡,且带有青涩味,汤色浑浊,叶底花青。

萎凋过度时,萎凋叶含水量少,叶子干硬,粘性小,揉捻时难以成条,且碎末茶增多。这样制成的干茶色泽灰枯不显毫,汤色叶底偏暗。

萎凋在制茶界又被称为“走水”,这名词叫得很生动,萎凋过程中的水分散发是在有秩序且茶青带有生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水分沿着叶脉扩散,经由叶缘的水孔与叶面的气孔(大部分在叶底)蒸发。这与直接晒干是不同的,鲜叶必须在这样继续保持生机的状态之下,让鲜叶内的酶带动各种成分的氧化,如此茶叶的色、香、味才得以形成。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发酵萎凋过程


在制茶界萎凋又被称为“走水”,这个词听起来很名符其实。在整个萎凋过程中,在茶青保持着生机的前提下,叶子的水分按部就班地顺着叶脉慢慢地消散着,通过叶缘的水孔与叶面的气孔(大部分是在叶底)蒸发,使茶青中的酶进行着有机氧化,从而形成了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茶。如果不慎将茶青晒干或是阴干的话,就成为“死叶”,那就造不出人们喜爱的茶饮品了。

发酵在一般茶上(除后发酵茶),是一种单纯的氧化作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发酵,但就整片叶子而言,是随萎凋而逐渐进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搅拌与堆厚后会快速进行。

(1)颜色的变化:

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之后会逐渐变红,发酵的程度与茶叶的颜色深浅成正比,叶子自身与沏出的茶水颜色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只需看一下沏出茶水的颜色是偏绿还是偏红,便知该茶发酵的程度。

龙井、碧螺春等,无论是叶子自身还是沏出的茶水都呈现出较绿的颜色,原因是不发酵;而红茶呈现出浓浓的红色,原因是全发酵;这两类茶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茶,就是常说的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凤凰单丛,颜色金黄,那是部分发酵。

(2)香气的变化:

没有经过发酵的茶,是属菜香型,使之轻微发酵,大概20%左右,就属于花香型,使之深一步地发酵,大概30%左右,就属于坚果香型,再使之进一步地发酵,大概60%左右,就成为熟果香型,如果完全发酵,那就形成了糖香型(这里所指的发酵百分比是指叶子的变红程度)。

(3)味道的变化:

愈少发酵的茶愈贴近天然植物的味道,愈多的发酵,与天然植物的味道相差越遥远。

发酵对茶青产生的变化一目了然,接下来的就要取决于制造者的意向了。如果生产出最贴近天然植物的味道,那就勿将茶青进行发酵,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就是绿色的茶、清香型的茶,即市场上所说的绿茶。要是不喜欢它那么绿,而希望有小小的变化,那就将它略微发酵,大概20%,就会生产出绿中带黄的茶水、属于花香型并贴近天然植物味道的茶,即市场上所称的包种茶、冻顶茶之类。假如再想要发酵深一步呢?大概30%左右,就会生产出蜜黄色的茶汤、属于坚果香的茶、距植物天然味道稍远的茶,即市场上所称的铁观音、水仙、佛手之类(近来这类茶有偏轻发酵的流行趋势)。再进一步地发酵,大概60%5那就生产出了橘红色的茶,属于熟果香、距植物天然风味较远的茶,即市场上所称的白毫乌龙。假如想要完全发酵,生产出来的就是红色茶,属糖香型、最具备人工味道的红茶了。

茶叶萎凋之目的


萎雕之作用有三:(1)使叶变为适于揉捻之状态。(2)使叶变为适于酦酵之状态。(3)减少烘焙时必需蒸发之水分量。此三项作用,前二者较为重要。若只用人工达到此二目的,则两者常不能充分完成。

适于揉捻状态之萎雕:适于良好的揉捻状态之萎雕,或简称为良好的物理萎雕。在说明良好的物理萎雕之前,须先说明揉捻时理想之萎雕叶为何,理想之萎雕叶为芽及第一叶应与其它叶分开,第一叶须充分破碎,茶汁充分释出,使其沾染芽尖,成金黄色;此时其余之叶稍为破碎,但无第一叶之甚,是时芽与第一叶易于筛出,随后之揉捻,将破碎其余之叶,并压破其细胞至某种程度以适合所需分量之碎白毫之产生;其余之叶一部分需压碎,但中肋周围需适度卷曲,俾一部分中肋与嫩梗,于最后制成品中,可分出条索良好而色泽乌润之橙黄白毫及白毫。

欲得上述效果之萎凋,事实上难以完全办到;但良好萎雕之叶,其本身可达到此种标准。芽之本质较坚实,故其萎雕比第一叶或第二叶为慢。第一叶较脆弱,故其萎雕较速。第二叶萎雕较慢,似不易破碎。茶梗萎雕速,在通常之揉捻状态下,可保持其原来形状。此种特性,均有助于达到所需之状态。

对口叶因其本身物理性质不同,故对于萎雕之反应亦各异,对口第一叶之萎雕多与第一叶同。对口第二叶如幼嫩则与第二叶同。但对口叶通常较硬,故其萎雕与其余之叶相比,较不平均。

由上所述,可知萎雕须使其进行温和而自然。当第二叶已达到虽加粗暴处理,但不过度破碎;而第一叶仍保持足够之水分,压碎时,茶汁可以释出;则此种萎雕叶之状态,最为良好。

适于酦酵状态之萎雕:适于良好酦酵状态之萎雕,必须使叶中生某种化学变化,同时保持足够水分,使揉捻时,叶细胞汁液释出,露置空气中;但萎雕不能只由化学之观点判断,因由此观点指出萎雕之成功尚无确证也。唯一比较标准,当为最后之结果。然而根据观察,使成功的萎雕重复施行于其它茶叶,则属可能。

在达到良好的物理萎雕以前,水分之减少量,大都视茶叶原来之状态而异。欲得良好的化学萎雕,则不独水分减少量需注意,且萎雕所历时间亦需考虑也。

茶叶发酵萎凋过程中过程介绍


在制茶界萎凋又被称为“走水”,这个词听起来很名符其实。在整个萎凋过程中,在茶青保持着生机的前提下,叶子的水分按部就班地顺着叶脉慢慢地消散着,通过叶缘的水孔与叶面的气孔(大部分是在叶底)蒸发,使茶青中的酶进行着有机氧化,从而形成了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茶。如果不慎将茶青晒干或是阴干的话,就成为“死叶”,那就造不出人们喜爱的茶饮品了。

发酵在一般茶上(除后发酵茶),是一种单纯的氧化作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发酵,但就整片叶子而言,是随萎凋而逐渐进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搅拌与堆厚后会快速进行。

(1)颜色的变化:

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之后会逐渐变红,发酵的程度与茶叶的颜色深浅成正比,叶子自身与沏出的茶水颜色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只需看一下沏出茶水的颜色是偏绿还是偏红,便知该茶发酵的程度。

龙井、碧螺春等,无论是叶子自身还是沏出的茶水都呈现出较绿的颜色,原因是不发酵;而红茶呈现出浓浓的红色,原因是全发酵;这两类茶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茶,就是常说的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凤凰单丛,颜色金黄,那是部分发酵。

(2)香气的变化:

没有经过发酵的茶,是属菜香型,使之轻微发酵,大概20%左右,就属于花香型,使之深一步地发酵,大概30%左右,就属于坚果香型,再使之进一步地发酵,大概60%左右,就成为熟果香型,如果完全发酵,那就形成了糖香型(这里所指的发酵百分比是指叶子的变红程度)。

(3)味道的变化:

愈少发酵的茶愈贴近天然植物的味道,愈多的发酵,与天然植物的味道相差越遥远。

发酵对茶青产生的变化一目了然,接下来的就要取决于制造者的意向了。如果生产出最贴近天然植物的味道,那就勿将茶青进行发酵,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就是绿色的茶、清香型的茶,即市场上所说的绿茶。要是不喜欢它那么绿,而希望有小小的变化,那就将它略微发酵,大概20%,就会生产出绿中带黄的茶水、属于花香型并贴近天然植物味道的茶,即市场上所称的包种茶、冻顶茶之类。假如再想要发酵深一步呢?大概30%左右,就会生产出蜜黄色的茶汤、属于坚果香的茶、距植物天然味道稍远的茶,即市场上所称的铁观音、水仙、佛手之类(近来这类茶有偏轻发酵的流行趋势)。再进一步地发酵,大概60%5那就生产出了橘红色的茶,属于熟果香、距植物天然风味较远的茶,即市场上所称的白毫乌龙。假如想要完全发酵,生产出来的就是红色茶,属糖香型、最具备人工味道的红茶了。

红茶是怎么萎凋的?红茶萎凋的方法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中国的六大茶类之一。红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茶类,其中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最为出名。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那么红茶是怎么萎凋呢?红茶萎凋都有哪些方法?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室外日光萎凋:

室内自然萎凋是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架上进行萎凋。萎凋架每架分8-12层,每层间距约20厘米,每层铺设一竹蔑织成的萎凋帘,帘的面积一般为1.5平方米,要求每平方米摊叶0.5-0.6公斤。萎凋过程要经常检查,及时注意萎凋的均匀程度。一般情况是上、下层温度不一,上层帘高1-2℃,门窗处通风较好的帘架萎叶失水较快,应适当厚摊。晴天要及时敞开窗门,加快萎凋速度,阴雨天要适当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温度。萎凋时间因季节、萎叶老嫩和气候晴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春茶晴天,1-2级鲜叶经15-20小时即可完成萎凋,阴雨天有时延至36-48小时才能完成。因此室内自然萎凋在机械化制茶的今天,难于适应。60年代初期,室内自然萎凋逐步被淘汰,采用萎凋槽萎凋。

萎凋漕萎凋:

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加速萎凋进程的方法。萎凋槽由槽体和通风设备两大部分组成,一般槽长10米,宽1一1.5米,高80厘米,槽底有匀温坡及加热鼓风设备,槽面有盛叶的铁质或竹蔑织成的盛叶帘(盒),每平方米可摊叶2-2.5公斤,摊叶厚度约20厘米,下送热(或凉)风,加速水分蒸发。春季多阴雨,需加温萎凋,但一般温度不宜超过30℃,萎凋时间一般为6-12小时。夏季气温较高,空气相对干燥,鼓冷风即可。这种萎凋方法能节省厂房面积、省工和降低劳动强度,又能较好地控制萎凋工艺进程,萎叶质量较好,是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方法。

以上就是红茶制作工序萎凋的方法介绍。萎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基础工序。萎凋的目的就是蒸发鲜叶的部分水分便于揉捻成条,也可以使茶叶里的物质发生变化,从而更好的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如果不使用萎凋鲜叶制红茶,就不能取得高品质的茶叶。可见,萎凋在红茶的制作过程中,是一道极其重要的工序。

神奇的萎凋


在那个还只有绿茶的时代,茶人们为了赶制出最新鲜的绿茶,从茶树上采摘了鲜叶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进行杀青,为的就是让茶叶保持在最新鲜的那一刻。

然而事实总不可能如同预想的一样。采茶的时节正是多雨的清明时节,山里的空气湿度大,叶子上就会经常含有雨水或结有露珠。因而这样的鲜叶是不可以立刻进行炒青的,需要晾晒以减少叶内的水份。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晾青”、“晒青”。

随着晾青的时间增加,鲜叶内的水份渐渐流失,而且叶边失水最快最多。

为了平衡鲜叶内各个部位的水份,人们通过遮阴,避免鲜叶受到阳光直晒,或者把鲜叶搬到室内放置等办法,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而这些方法,逐渐完善,成为如今制茶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萎凋”。

萎凋最大的作用有两个:

1.通过萎凋,让叶子含水份多的部位(如:叶脉)向水份少的部分进行补水,达到整体平衡;

2.通过萎凋,让叶子开始产生花香,其原理是:促使叶细胞氧化反应,散发出芳香物质。

花香的发现,以及萎凋工艺的完善,让以花香型著称的乌龙茶类得以出现,并迅速发扬光大。

花香型的乌龙茶,以高香为最大亮点,而高香的神秘来源就在于“日光萎凋”。

而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角的白茶,更是全靠萎凋工艺来制作成茶。

白茶萎凋,需要让鲜叶流失60%以上的水份。

红茶萎凋,需要让鲜叶流失40%左右的水份。

乌龙茶(青茶)萎凋最轻,需要流失20%-30%的水份。

再细说萎凋,以手法分类,还可以分为:

1.日光萎凋

2.静置萎凋

3.摊浪萎凋

4.热风萎凋

如果说日光萎凋是为了塑造高香茶,那么,静置萎凋就是为了稳固茶香的作用,摊浪萎凋是为了加速叶细胞氧化、深度发酵,而热风萎凋则是现代科技开发出来的新方法。

那么,伴随着萎凋而同时存在的是什么?那个我们称之为“发酵”的东西。

工夫红茶萎凋


通常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时掌握好温度、风量、摊叶厚度、翻抖、萎凋时间等外部条件。

(一)温度一般鼓风气流温度控制在35℃左右,最高不超过38℃。槽体前后温度要比较一致,才能获得较好的萎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萎凋质量看,温度偏低比温度偏高的质量好。气流温度超过38℃甚至40℃以上,虽然可以缩短萎凋时间、提高效率,但鲜叶失水过快,理化变化激烈,萎凋不匀,芽叶尖端和叶缘枯干,甚至发生红变,尤其是大叶种的鲜叶,此种弊病更为显着。因此,尽管在采摘高峰期,鲜叶量多,只能增加设备,不能采取高温快速萎凋。掌握温度高低,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一般在夏、秋季节自然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小,就不必加温,只鼓风,既节省燃料,又提高品质;雨水叶和露水叶,要先鼓冷风,吹干表面水后再加温,以免闷热损害鲜叶。萎凋过程中,温度掌握要“先高后低”。萎凋前期温度可稍高,随着萎凋的进展温度要逐步降低,下叶前10~15分钟停止加温,只鼓冷风,降低叶温。为使萎凋失水均匀,在萎凋过程中可每隔l小时停止鼓风10分钟,效果较好。

(二)风量一般萎凋槽长10米、宽1.5米,盛叶框边高20厘米,有效摊叶面积15平方米。此种规格的萎凋槽采用7号轴流风机,功率2.8千瓦,转速每分钟1440转,风量每小时16000~20000立方米,风压3.3~4千帕(25~30毫米汞柱),这种风量基本能满足萎凋要求。风既是热量传导的介质,又能及时吹散叶表水蒸气。风量不足,影响水分散失的速度;风量过大,叶层出现“空洞”,特别是大叶种的鲜叶更易红变,萎凋不匀。风量大小应根据叶层厚薄和叶质柔软程度而定,即根据叶层通气性能的大小加以适当调节。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大型萎凋槽技术在一些大型茶厂使用,萎凋槽不仅尺寸大,有1.8~2米宽、18~20米长,而且风机的风量大,达到每小时36000立方米。

(三)摊叶厚度每条15平方米的小型萎凋槽,摊叶量240千克左右;36平方米的大型萎凋槽可以摊放1500千克左右的鲜叶,是小槽的5~7倍。嫩叶薄摊,老叶厚摊。小叶种一般摊放厚度20厘米左右,大叶种18厘米左右。摊放时要把叶子抖散摊平,使叶子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松紧度一致,以利于通风均匀。

(四)翻抖萎凋槽摊叶较厚,各层叶子失水程度不一,为使萎凋均匀和加速萎凋,在萎凋中应适当翻抖。一般在每小时停风时翻抖1次。要注意翻透,上层抖翻到下层,摊平抖松,增加叶层间通气性。动作要轻,以免损伤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在萎凋前段时间可每30分钟翻抖1次。如果萎凋槽前后萎凋不一致,可把槽内的茶叶前后调换一下。

(五)萎凋时间一般都以达到萎凋适度为终止时间。用萎凋槽萎凋,根据各地试验结果,以8~12小时达到萎凋适度品质较好。

萎凋适度的经验判断:根据萎凋叶的物理特征来判断。即叶形萎缩,叶质柔软,茎脉失水而萎软,曲折不易脆断;手捏叶片有柔软感、无摩擦响声;紧握叶子成团,松手时叶子能够松散;叶色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鲜叶的青草气减退,透出萎凋叶特有的清香。

不同季节萎凋程度掌握不同。一般地区春季雨多湿重,鲜叶含水量高,春茶萎凋叶含水量掌握偏低,为60%~62%;夏季温高湿低,鲜叶含水量低,夏茶萎凋叶含水量应偏高,为62%~64%。

云南工夫红茶主产区凤庆、临沧等地,各季气候情况与一般地区不同。春茶期,尤其是春茶前、中期,属于干季,温高湿低,鲜叶含水量低,室内自然萎凋白天只需5~6小时。为防止萎凋过度,春茶萎凋程度“宁轻勿重”,含水量62%~ 64%。夏茶正处雨季,雨多湿重,鲜叶含水量高,萎凋程度掌握“宁老勿轻”,含水量60%~62%。祁红适度的萎凋含水量为58%~64%,春茶偏低,58%~61%;夏、秋茶略高,61%~64%。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4105.html

上一篇:夏天喝哪些茶,会更好一些?

下一篇:喝茶人必看丨农残没你想得那么恐怖,喝茶可以更放心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