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七饭八酒倒满,这些待客礼仪你肯定用得到

2019-11-16

民间有谚:“茶七饭八酒倒满”,还有些地方说的是“茶七酒八饭盛满”,这里的共同点是“茶七”,而对于饭与酒的量就有了区别,仔细想来,应是千年来随着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这些区别。

但不管怎么说,简简单单七个字,却蕴含了数千年来老祖宗们所总结出来的待客之道,或许你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接下来小编就来为你解释。

茶七:七分茶

俗话说得好:“茶满欺客,话满欺人”,“七分茶”是中国大多数地方都遵循的一个待客礼仪。

中国人有多好茶自不必说,自唐代陆羽写下《茶经》一书,确定“茶”之一字后,就确定了我们“茶道”的开始,也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关于喝茶方面的礼仪。

比如“高冲低斟”,比如“端茶送客”,比如壶口不能冲人等等,而“茶倒七分满”则是其中最基本的一条。

主家来了客人,无论穷富,都会先为来客倒杯茶,而如果倒得太满,滚烫的茶水就有可能会溢出,这时客人就无法顺利喝茶了,否则就有可能会将手烫伤。

所以才会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而这“三分”的人情,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饭八:八份饭

看到有些主人家给客人盛饭,生怕客人吃不饱,常常给盛的满满的。虽然这代表了主人家的热情好客,但很多时候,作为客人其实会很尴尬。硬着头皮吃完吧,饭量就那么大,吃不下去,不吃完吧,则会显得不礼貌,且还会浪费,就会卡在那里进退两难。

在农村还有个说法叫“碰鼻梁”,还有个说法叫“加楔子”,都是形容饭盛的过满,这样其实会显得对客人不尊重。

酒倒满:酒满敬人M.Cy316.COm

依然要从老话——“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说起。

与倒茶不同,倒茶须给人留有三分余地,这是人情,而酒倒满则能显出对来客的敬重。但是这个“满”也要注意下,一定要“满而不溢”,溢出的话,客人就端不起来,那样就只能趴在桌子上喝了,反而会让客人觉得得不到尊重,最终弄巧成拙。

除了以上礼仪外,还有前面所说的“高冲低斟”,这个是倒茶时冲茶与斟茶的手法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懂,一般都是懂点茶道的人才会讲究这个,一般人家反而不太在意。

高冲低斟

而壶口不能冲人,这个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因为茶水有热气,将口对着人的话,热气蒸腾,就会直冲人脸,容易伤人,即使未伤人,也会显得不礼貌。

杯壶摆放

至于“端茶送客”,这可以说是待客礼仪中的一条“潜规则”了。

端茶送客

来者是客,以茶水待客是千年以来慢慢形成的习俗,但若是将该谈的事情谈妥,或者主人家还有其他事,不方便留客但又不能明说的时候,就会做出这“端茶”的动作,意即“你该走了”。

一般人都会明白这个“潜台词”,会立刻告辞离开。

当然,也会有一些没有眼力见儿的或者装作不懂的,那就只能明明白白的开口相送,又或者捏着鼻子留客了。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向来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些待客的礼仪也会由于各地习俗的不同而有些区别,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能让来客感受到主人家的热情好客。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礼仪都少有人懂了,但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是我们去到别人家做客,别人如果做了哪些而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下次我们也一定要注意,要规避这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毕竟,俗话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让客人舒服的待客方式,才是正确的待客之道。

cy316.cOM编辑推荐

喝茶有哪些礼仪?不懂这些肯定要出洋相


中国人好以茶会客,朋友亲戚来访,首先就要倒上一杯茶,这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还是也是包含了许多小学问的。

我们都知道泡茶有诸多讲究,但是泡完茶以后,斟茶、品茶、添茶也都是有讲究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传统的茶礼仪。

一、茶不能倒满

茶不像酒,茶要趁热喝,因而是烫的,酒的礼仪是倒满,但是如果茶学酒一样倒满,满满的茶杯送到客人手上,看起来很客气,实际上滚烫的茶水,很容易会烫了客人的手,还可能因为被烫到而打碎茶杯,给双方造成难堪。

二、先客后主

中国传统礼仪,都是讲究论资排辈的,敬茶的时候也是一样,除了论资排辈,还要先客后主,先敬客人,然后才是自家人,这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

待在场的人都喝过以后,司炉的人,也就是煮茶冲茶的这个人,才可以饮茶,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一种不敬了,这种行为就叫做待人不恭或者叫蛮主欺客。

三、尊卑老幼

斟茶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尤其要注意的是先尊老后卑幼。

客人在接受斟茶的时候要有回敬反应,喝茶的人是长辈的话就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话就用食、中指在桌面上轻弹二次以表感谢。

四、不要皱眉

客人喝茶的时候不能皱眉,因为这是一个对主人表示示警的动作,主人看到客人皱眉的话,就会认为客人是在嫌弃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

五、轻拿轻放

客人在喝茶提杯的时候,不能任意把杯子往茶盘沿上擦,喝完茶以后放杯子也要轻轻放,不能让杯子发出响声,否则就会被人看做是强宾压主或是有益的挑衅。

六、新客换茶

宾主在喝茶时,如果中途有新客加入,那么主人要表示欢迎,方法就是立即换茶,这也是对新客的尊重,否则的话就会被认为是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时之后的二次冲茶,要叫新客先饮, 新客应欣然接受,因为如果一直推卸,就会被说成“却之不恭”。

七、注意茶色

主人待茶,数次冲泡后茶水从浓到淡,这时应当及时更换茶叶,如果不更换的话会被人认为是“无茶色”,“无茶色”的意思不仅仅是说茶淡了没有颜色了,还有一层隐秘的意思就是说主人待客冷淡,茶的颜色都淡了还在冲,没有尽到地主之谊。

八、察言观色

主人尽管热情好客,每每以茶待人,但是有时候因为自己的私事或是工作之类,必须先离开,又或者是和客人话不投机,没有兴趣在聊下去了,那么主人可能会故意不换茶叶,客人此时就要意识到,主人这是在下逐客令了,应当及时告辞,不要自讨没趣。

以茶待客或者是去别人家做客都是有很多礼仪的,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些优良传统是应当传承的,茶礼仪作为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知道,很可能会闹出很多笑话来,懂得这些礼仪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茶与酒的礼仪差别,你知道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与酒都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饮品。“客来敬茶”、“美酒赠佳人”,可见这两者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国人重礼,茶酒之事又往往与人情世事相关,更是看重礼数。这其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先尊后卑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长幼尊卑有别,这虽然带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也不全是糟粕,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而对于重要客人,优先照顾也是体现主人的涵养,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在主人心中的分量。所以不管是在斟茶,还是倒酒的时候,都应该按照长辈先,晚辈后;重客先,平客后;女性先,男性后的顺序,而中国讲究“以左为尊”,将重要人物安排在左向座位,也可以减少斟倒带来的礼节性困难。

相同:杯空应及时添上

中国人向来崇尚“圆满”,在交谈话事的过程中,茶杯或者酒杯空空如也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所以如果看到(特别是晚辈)对方的杯子已经空了,应及时为对方添上,就算对方不喝,你的行为也能得到赞扬,而一个不知道及时为客人添茶的主人,会给人一种没有礼数的感觉。

相同:通用的叩指礼

相传,叩指礼起源自乾隆年间,当时有一个广东的官员,为了不暴露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身份,用叩指礼(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代替三跪九叩大礼,化解了尴尬。叩指礼寓意厚重,在他人为自己倒茶倒酒时,简单的动作便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感谢,也能体现自己的礼貌涵养,如今流行的叩指礼,是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三下。

不相同:斟倒顺序规矩

在需要注意酒礼仪的场合,一般都是职场社交,所以倒酒的顺序,便从领导(或左侧)开始,再以逆时针顺序依次倒酒就行。茶多用在家庭和招待客人,斟倒顺序更有讲究,一般来说,左手倒茶便以顺时针方向倒,右手倒茶则以逆时针方向倒,这样倒茶的动作就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走势,恰似“招呼”,有欢迎客人来做客的意头,反方向,则像是挥手驱赶,对客人不礼貌。

不相同: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有一个说法,在古代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和情谊,主人会把酒杯倒满,对饮的时候先碰杯,这样双方溢出来的酒就会溅到对方的杯子里,以表示自己奉上的酒无毒无害。酒要倒满表示对客人客气尊敬的意思,而多喝酒就要多吃菜,所以酒满敬人。

茶是热的,如果倒满了,不仅烫手,也难以拿取,这样等于是在对客人下“逐客令”,所以叫做茶满欺人。

倒茶的时候,最好是把握在七分满左右,酒的话,七~十分都是敬人了。当然喝酒要适度,如果客人已经表示不能喝多,强倒满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在日常茶酒中着重礼节,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么讲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也是具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人自古讲究一个“敬”字,不仅敬物、敬天、敬地;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长辈、敬宾客、敬朋友。

诗仙李白曾“举杯邀明月”,他孤单一人喝酒,只能向明月敬酒一杯。

在敬茶敬酒中,也有一些规矩和讲究,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内蕴。

标题中的七分茶、八分酒并不是给茶酒打分,三叩首也并非指真正磕三次头的意思。

七分茶、八分酒

给大家说个典故。

话说苏东波被贬到湖北黄州,临走时,王安石有个交待,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的水回来。

三年后,苏东坡才想起取水的事。

于是他急忙让船夫回头,可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的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

苏东波一想,也是啊,就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

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茶泡好,王安石亲手给自己和苏东波各倒了一杯,却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

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下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

苏东坡吓了一跳,以为王安石监视自己,就老老实实说了情况。

只听王安石款款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

苏东坡这才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

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

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茶叶,也就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

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苏东波听了,一句也不敢回应。

“七分茶、八分酒”意思是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

三叩首

传说乾隆微服南巡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知道了这一情况,非常害怕皇帝老子出现意外,拼了老命也要去护驾,于是知府乔装打扮,到了茶楼,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置坐下。

乾隆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装模作样的把久闻大名、相见恨晚的话语一说之后,便要给知府倒茶,知府诚惶诚恐;

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叩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后来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很多人在敬茶喝茶的时候为了表示尊重和谢意,就会用手指在桌上轻叩表示礼节,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之后在酒桌上也就流传开来。

三种叩指

酒有三叩首,指的是三种叩指:

1、子弟向老一辈

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一路敲击桌面,相当于甘拜下风膜拜礼,一样平常敲三下便可。

2、同辈之间

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注解尊敬。

3、老一辈向子弟

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便可。如特欣赏子弟,可敲三下。

请记清楚啦,敬酒的时候,可不要叩错了哦。

从古至今,讲究“敬”的中国人,把“敬”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尊敬天地、尊敬身边的人和事,不仅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还体现出中华民族谦逊的美德。

你知道这些喝茶的基本礼仪吗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表示尊敬的礼节与仪式,礼是思想与精髓,仪是外在的程式表现。“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礼仪本无定式,只是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方式以示律己和对人的尊敬。

茶本性恬淡平和,喝茶也讲究一种氛围。喝茶并不主张繁文缛节,但保持基本的和谐礼仪也很重要,最终才可悦己悦人。基础的礼仪会让茶喝的更加轻松与惬意,让我们在喝茶时得到身心的享受。

一、礼:基础原则

礼仪基础原则即是“礼”,它是我们的行动的精神内涵。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并不知道特定的礼仪规则,只要怀有一颗敬意与宽容之心,就不会破坏茶的氛围。茶事礼仪大致可概括为四点:

1.遵守与自律

遵守与自律要求人自我要求、自我约束,不可妄自尊大,每一位参与者都该自觉遵守一定的规则。

2.敬人与宽容

在茶事活动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更多的包容他人,不可失敬于人。

3.平等与从俗

事茶时,该有颗平常心,对所有的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礼遇;且宜入乡随俗,与大多数人的习惯一致。

4.真诚与适度

事茶时需以诚待人,适度得体,不卑不亢。

二、仪:外在程式

基于“礼”的精神内涵,也就形成了“仪”的外在程式。喝茶宜静。尽量用微笑、眼神、手势、姿势等示意,也一般不用动作幅度很大的礼仪动作,而采用含蓄、温文尔雅、谦逊、诚挚的礼仪动作,含而不露。

1.喝茶前的基本礼仪

座次

座次现在已不甚讲究,也主张“主随客便”“不分尊卑”。但在需要讲究的场合时,也会体现主与客的敬意,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另外,在一些地方忌讳“对头”坐,也就是头对头和主人面对面的坐,这样坐时难免有些尴尬。实在避免不了“做对头”的情况,可让小孩子来坐这个位置,或者如果人实在多,主人也一定会拿出宽容的态度,对于一个懂“礼”的人也不会成为问题。

着装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夸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试想,与服饰乖张的人同饮茶,难免会注意力转移,反不能专心体味茶之真味。

此外,女性的淡妆表示对人的尊重,但品茶时,尽量避免涂抹味重的化妆品,会影响茶的香气。同时,喝茶前如果方便,不妨洗个手,尽量避免长指甲,也是对茶的敬意。总之,品茶时,着装需整洁得体。

仪表

此外,基本姿势诸如坐姿、站姿等,对于专业人员有一定的规定,但对于平常喝茶也必不细究,但须避免掏耳朵、随地吐痰等不雅举止,做到基本的得体,不卑不亢,平常心即可。

2.喝茶时的基本礼仪

叩指礼/伸掌礼

主人给我们倒茶时,主人一般会给客人伸掌礼,客人的回礼礼节是扣指礼伸掌礼,两者都表示感谢之情。

叩指礼是大家常见的,传说是微服私访的乾隆某天在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拎起茶壶就给纪晓岚、傅恒等人倒茶,众人大惊,情急之下,纪晓岚“屈指扣桌”而示磕头,从而形成了一种敬礼。叩指礼的姿势:大拇指的指尖对食指的第二指节,伸直屈着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的面,轻轻点击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三下。

伸掌礼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均可采用。两人对面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的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的一方伸左掌行礼。 伸掌的姿势:将手斜伸向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向内凹。手腕要含蓄用力,动作不轻浮。行伸掌礼时应欠身点头微笑,一气呵成。

忌“一口闷”或“亮杯底”

茶本是滋味和精神的饮料,品茶时,如不是很渴,就别“一口闷”了。否则茶岂不成了“解渴的蠢物”?

尽量避免抽烟、喝酒

喝茶时,尽量避免抽烟。如果实在忍不住,不妨在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和宾客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刚刚落座,就开始发烟,则略显不敬了,不妨坐下来,先细细品一品茶也是乐事。此外,正式的茶会场合,还是避免喝酒出席。因为是陶冶人的性灵的一种艺术,重在渲染一种气氛,一身酒气难免会破坏了和谐的氛围。

避免吐茶

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汤,即是自己并不喜欢,也不可当着主人的面吐了出来,当然,茶已变质除外。否则这是极大的失礼,甚至有一种挑衅的意味。

此外,谈吐也应落落大方,避免高声喧哗。

最后品茶结束,如果茶还不错,不妨称赞下主人的茶或是茶室,也不失为是对主人盛情接待的一种肯定。

中国人喝茶,历来都是以礼待人,客来敬茶。茶礼讲究自然,不必拘于一格。优雅并非追求这些一招一式的形式,但开始习茶时,不妨先按照大家约定俗成的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基本方法之后,才能升华到“道”的阶段。

冬日饮茶,这些茶桌礼仪值得你了解


“扣指礼”是怎么回事?

叩指礼,顾名思义就是当主人给客人敬茶时,客人用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叩击,借此传达对主人的敬意和谢意。其实叩指礼不止流行于广州、港澳地区,在岩茶圈它早已变为一种习惯性的饮茶礼。

岩茶圈里“叩指礼”这个现象很是普遍,主人给我们敬茶时,我们总是用手指轻轻叩两下茶盘或是桌子,以示敬意。但是大家一般都是“依样画葫芦”,不知其中蕴含的深意。

扣指礼从何而来

民间传说之一是这么说的:某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时,去了一家茶馆学习“凤凰三点头”,他先给太监倒了茶,太监为了不暴露身份,又怕失了敬意,连忙用手指叩桌子,以“叩手”代替“叩首”,从那以后,喝茶时行叩指礼这个动作就延续下来了。

扣指礼中有大学问

叩指礼的礼数很讲究,主人与客人的身份不同,所行的动作也不一样。

晚辈、下级者如何行叩指礼?

晚辈或下级者,要把五根手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根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等同于“五体投地跪拜礼”的意思。通常是敲三下,意思是“三拜”,若是你很敬重的人,可敲九下,等同于“三拜九叩”,这样显得更加有敬意,有礼貌。

长辈、上级者如何行叩指礼?

长辈或是上级者,可用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二者只需取一根手指就好,等同于“点头”的意思。通常只需敲一下,表示点一下头,若是长辈或是上级特别欣赏、看重对方,也可以敲三下。

辈分相同该如何行叩指礼?

客人先把食指和中指并拢,两根手指同时敲击桌面,意为双手抱拳作揖,同时敲击三下,表示尊重。

现在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要行“叩指礼”,但大多数行的是平辈之间的动作,若是与对方辈分相同也就罢了,若是长辈或是上级,我们也行此“平辈之礼”,难免失了敬意。了解了喝岩茶要行“叩指礼”,也要行对“叩指礼”,这样喝茶会更礼貌一些。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么讲究?


中国人自古讲究一个敬字,不仅敬物:敬天、敬地、敬惜字纸;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长辈、敬宾客、敬朋友。

就连聚众喝茶饮酒,也是一定要敬的。诗仙李白曾举杯邀明月,他孤单一人喝酒,只能向明月敬酒一杯。

在敬茶敬酒中,也有一些规矩和讲究,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内蕴。

标题中的七分茶、八分酒并不是给茶酒打分,三叩首也并非指真正磕三次头的意思。

七分茶、八分酒

七分茶、八分酒有个典故。

话说苏东波被贬到湖北黄州,临走时,王安石有个交待,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的水回来。

三年后,苏东坡回京城考核,路上特意到三峡取水,可是只顾贪看两岸景色,直到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

于是他急忙让船夫回头,可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的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

苏东波一想,也是啊,就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

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新茶,取出皇上新赐的蒙顶茶,用东坡送来的水泡茶。

茶泡好,王安石亲手给自己和苏东波各倒了一杯,却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

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下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

苏东坡吓了一跳,以为王安石监视自己,就老老实实说了情况。

只听王安石款款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

苏东坡这才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

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

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

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茶叶,也就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

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

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苏东波听了,一句也不敢回应。

从此便流传下来七分茶、八分酒的故事

七分茶、八分酒是民间的一句俗语,谓斟茶斟酒不可斟满,斟茶以七分为宜,斟酒以八分为宜。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

用茶壶斟茶时,应该以右手握壶把,左手扶壶盖。在客人面前斟茶时,应该遵循先长后幼,先客后主的服务顺序。

斟完一轮茶后,茶壶应该放在餐台上,壶嘴不可对着客人。

茶水斟倒以七分满为宜。俗话说:茶满欺客,如果茶水斟满一是会使客人感到心中不悦,二是杯满水烫不易端杯饮用。

三叩首

关于三叩首,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乾隆在位的时候,很喜欢到江南一带微服私访。

有次他来到苏州巡游,当地官员听闻讯息,连忙四处寻找,结果发现乾隆独自一人在茶楼喝茶。

这些地方官就傻了,他们上去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他们担心这一跪让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帝,万一附近有威胁皇帝安全的人,就糟糕了。

但也不能不向皇帝标识敬意,所以他们躬身致意。

乾隆帝看到地方官们窘迫的样子,不仅哈哈一笑。他也很有意思,就巧妙地用中指和食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三下。

意思是说,看到你们行礼,我也就回礼了。

这就是扣茶礼的一个由来。

茶有三叩首,指的是茶间三种叩指:

一、子弟向老一辈。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一路敲击桌面,相当于甘拜下风膜拜礼,一样平常敲三下便可。

二、同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注解尊敬。

三、老一辈向子弟。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便可。如特欣赏子弟,可敲三下。

请记清楚啦,敬茶的时候,可不要叩错了哦。

从古至今,讲究敬的中国人,把敬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尊敬天地、尊敬身边的人和事,不仅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还体现出中华民族谦逊的美德。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有何讲究?


中国人自古讲究一个敬字,不仅敬物:敬天、敬地、敬惜字纸;

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长辈、敬宾客、敬朋友。

就连聚众喝茶饮酒,也是一定要敬的。诗仙李白曾举杯邀明月,他孤单一人喝酒,只能向明月敬酒一杯。

在敬茶敬酒中,也有一些规矩和讲究,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内蕴。

七分茶、八分酒

七分茶、八分酒有个典故。

话说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临走时,王安石有个交待,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的水回来。

三年后,苏东坡回京城考核,路上特意到三峡取水,可是只顾贪看两岸景色,直到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

于是他急忙让船夫回头,可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的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

苏东坡一想,也是啊,就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

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新茶,取出皇上新赐的蒙顶茶,用东坡送来的水泡茶。

茶泡好,王安石亲手给自己和苏东坡各倒了一杯,却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

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下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

苏东坡吓了一跳,以为王安石监视自己,就老老实实说了情况。

只听王安石款款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

苏东坡这才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

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

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

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茶叶,也就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

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

苏东坡听了,一句也不敢回应。

从此便流传下来七分茶、八分酒的故事。

此后七分茶、八分酒成了民间的一句俗语,谓斟茶斟酒不可斟满,斟茶以七分为宜,斟酒以八分为宜。

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

不仅如此,用茶壶斟茶时,应该以右手握壶把,左手扶壶盖。

在客人面前斟茶时,应该遵循先长后幼,先客后主的服务顺序。

斟完一轮茶后,茶壶应该放在餐台上,壶嘴不可对着客人。

三叩首

关于三叩首,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乾隆在位的时候,很喜欢到江南一带微服私访。

有次他来到苏州巡游,当地官员听闻讯息,连忙四处寻找,结果发现乾隆独自一人在茶楼喝茶。

这些地方官就傻了,他们上去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他们担心这一跪让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帝,万一附近有威胁皇帝安全的人,就糟糕了。

但也不能不向皇帝标识敬意,所以他们躬身致意。

乾隆帝看到地方官们窘迫的样子,不仅哈哈一笑。他也很有意思,就巧妙地用中指和食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三下。

意思是说,看到你们行礼,我也就回礼了。

这就是扣茶礼的一个由来。

茶有三叩首,指的是茶间三种叩指:

一、子弟向老一辈。

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一路敲击桌面,相当于甘拜下风膜拜礼,一样平常敲三下便可。

二、同辈之间。

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注解尊敬。

三、老一辈向子弟。

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便可。如特欣赏子弟,可敲三下。

从古至今,讲究敬的中国人,把敬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尊敬天地、尊敬身边的人和事,不仅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还体现出中华民族谦逊的美德。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茶商网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茶商网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target="_blank">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茶礼仪之茶叶里的待客之道


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饮品。从古自今,我们都是以茶会客,是我们最高的待客之道。看似简单的一杯茶里也隐藏了很多学问,除了泡茶、品茶等都有讲究外,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暗语,那么你真的懂茶的礼仪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闽南语),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暗下逐客令

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以上就是有关茶礼仪的介绍。茶的礼仪直接反应了人的素养,大意不得。当然,主人在陪客人喝茶时要时刻注意客人的茶杯以及壶中的茶水,而且在喝茶的时候也可以加一些茶食茶点等这些都是在茶礼仪中的一种待客表现哦!

社交必懂:烟、酒、茶的基本社交礼仪你懂多少?


相信不少朋友免不了聚一聚,频繁地出入各种社交场所,在各种“局”上应酬,今天我们就谈一下三种在这其间少不了的东西:烟、酒、茶。

烟、酒、茶是交际场上最普遍的“交际用品”,虽然部分有时对健康带有负面作用,但是它们在交际场上的作用是不可小瞧的。发挥好烟酒茶的作用,也能给你的个人魅力增光添彩。如今你已是个社会人,为你的前途谋发展,就要学会在许多场合应酬交际,烟酒茶是不可少的交际常识。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饮酒的奥妙,会有助于你交际的成功。

(1)能饮就适量地饮。一提到饮酒,我们不要立即与酗酒、闹事、大醉等词汇联系到一起,少量的饮洒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很多人对酒很反感,无论自己能不能喝,逢场就滴酒不沾,这样并不好。

如果聚会时大家都频频举杯,谈笑风生,你却说不喝,别人一般不认为你不会饮酒,而是认为你不会交际,不愿融入到大家的执闹中。能饮就适量地饮,这是融人氛围的潜规则。

(2)任何时候都要控制酒量。适量地饮酒能表现-个人的交际分寸,毎次都酩酊大醉的人肯定不受欢迎。酒席上流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陆一添”,但是也要注意饮酒的小细节,与好朋友对饮也不要肆无忌惮地喝,快速、猛烈地饮最容易伤胃。

一旦过量,酒席上失态,是令人反感的。笔者一位朋友就有这个习惯,平常与人交往很有一套,但是一到酒席上就把握不住分寸了,十次有九次都喝多,然后滔滔不绝地扯些不着边际的话题,许多朋友都主动疏远他,弄得他很郁闷。

(3)敬酒有序,主次分明。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

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要主动热情地向对方敬酒,一杯酒就能打开你们的交流话题,如果不敬酒就直接过去与人搭仙,别人会觉得你太莽撞,没礼貌。

(4)劝酒、挡酒要适度。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这是极大的错误。

特别是第一次与陌生朋友聚餐时,最好是以敬酒为主,不要随意劝酒。更不能对长辈、领导随意劝酒,这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与好友可以适当地劝酒,明知好友不胜酒量还一味劝酒,肯定会伤感情。如果你不能饮,酒精过敏或一喝就醉,就要学会挡酒。

你最好向大家表示歉意,然后以茶代酒、先干为敬,这是挡酒的小窍门,既显得有风度、有诚意,又保护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冷冷地说:“我就是不能喝,一点也不能喝,不要劝了。”如此不给对方面子也会伤感情。

如果能了解一些酒文化、酒知识,幽默地表达出来,更能体现出你的风度与交际特长,就自然增添了你的个人魅力。一次酒席。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好印象。

会饮茶能增加你的高雅情调。茶是我国传统的待客之道,很多时候茶都在像样的场合出现,你有必要了解一下饮茶的一些常识。

(1)敬茶。俗话说:酒满茶半。敬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杯垫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杯垫底部,右手扶着杯垫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2)品茶。品茶最能反映一个人涵养,“品”字很有趣,三个口,一杯茶需一口一口地品尝,宜缓不宜急,最好一边品一边称赞味道,切忌像喝酒一样一饮而尽,然后喘着粗气:“再来一杯!”朋友即使不说什么,心里也会认为:这个大老粗,肯定没上过大场面,喝茶竟然一饮而尽。

(3)能借题发挥更有魅力。顺便介绍一些有关这种茶叶的产地、风貌、品质特点,以及一些典故、趣闻,大家都会对你另眼相看。不懂也不要乱说。

一次笔者与几位友人喝茶,一位老兄张口就来:“我还是最喜欢绿茶,这铁观音第二冲是最有味道的。”一句话就露馅了,铁观音是乌龙茶,怎么会是绿茶,显然是“茶盲”。

以茶会友、端茶送客等常识也要牢记心头,别人主动约你喝茶,是对你的荨敬与关注,不要轻易拒绝,坐茶馆比坐酒席档次要高。在别人家里喝茶,话说的差不多了,主人屡次举杯敬茶,就示意宾客该离去了,你不要一点眼色没有,继续说个没完。

除了酒和茶,也要懂烟。

(1)不吸烟最好不要带。如果和客户在一起为了拉近关系还算是有必要,和同事间或领导为了拉关系,用烟就没必要。但是在家中一定要有准备,客人之间肯定要让一让的,如果有抽烟的朋友来访,你连个烟都不递,别人会觉得你过于严肃,不容易接近。

(2)按顺序递烟。按照长幼、职位的高低递烟。顺便拿出火机给对方点烟,不要递过就不管了,如果对方没带火机,晾在那里老半天,心里对你肯定不满意。这些很小的细节也会影响对方对你的印象,特别是第一次交往的时候,一定做好细节问题。

(3)会抽烟要分场合。即使到朋友家里,当你想抽烟时也要问一下对方,如果不介意你可以抽一支,切忌一支连一支地抽个没完,将对方的房间弄得烟雾疗绕。公共场合更要注意,随便抽烟会玻坏个人形象。

烟、酒、茶是交际“必需品”,这“三宝”是交际中少不了的,用好,能为你个人增添魅力。一些咖啡、红酒之类的东西也可以预备一点,如果遇到特殊的朋友,对方会说你细心周到、有品味。(观点仅代表作者,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3537.html

上一篇:为什么夏天更要喝茶?

下一篇:茶和茶区别到底在哪?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