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好茶才有的香味,精辟总结!

2019-11-16

香气曼妙,缥缈无常,捕捉不到,却更让人魂牵梦绕。

茶香不简单,对于初学者,知道茶很香,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这种香。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只要了解六大茶类的一些基本香型,就能轻松学懂茶香了。

绿茶:如沐春风小清新

绿茶是不发酵茶,原料一般比较嫩,因此香气清新淡雅,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清香:清新淡雅的香,闻起来清爽纯净,大多数绿茶都可以描述为清香。

毫香:由于茶毫毛多而产生的独特香气,尤其在多毫绿茶中尤其明显,比如碧螺春。

嫩香:幼嫩原料与偏老原料制成的茶有明显的香气上的差异,越嫩的茶嫩香越明显。

板栗香:炒青绿茶炒制过程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香气,也被形容为炒豆香,比如龙井茶。

烘烤香:烘青绿茶烘制过程中产生的类似烘烤食物的火香,比如六安瓜片。

兰花香:高级绿茶会带有的像兰花一样的幽香,非常高雅,比如顶级西湖龙井。

红茶:似花似果又似蜜

红茶是全发酵茶,以蜜香为主,还没喝之前,光是闻着就觉得有蜜糖的甜味,也伴随着一些花果香。

花香:发酵程度较轻的红茶带有清新的花香,清扬飘逸,如英红九号就有明显的花香。

果香:比花香更浓郁一点的类似果味的甜香,如祁红。

蜜香:类似蜜糖的甜香,红茶中普遍存在,在滇红中尤为明显。

松烟香:用松木熏制产生的松香味,如正山小种。

乌龙茶:花果香与火香共舞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香气就更丰富多变了。

虽然乌龙茶和红茶都带有花果香,但是闻起来完全不一样,普通人也能轻易分辨出来。

花香:发酵程度较轻的乌龙茶中存在的,如清香型的铁观音具有兰花香,单丛茶具有桂花香、姜花香等。

果香:成熟的水果香,在发酵适度的铁观音、高山乌龙、单丛、岩茶中普遍存在。

蜜香:发酵程度高的乌龙茶会有近似红茶的蜜香,如东方美人。

火香:由于适度焙火形成的烘烤香、炭火味,如足火大红袍,如果烘焙过度会出现焦苦味。

焦糖香:经过适度焙火的茶,都会有明显的焦糖香,通常出现在杯底和壶盖上。

奶香:一些品种的茶树做出来的茶会有的牛奶般的香气,如金萱、部分单丛。

白茶:鲜香毫香和陈香

白茶的种类不多,按照原料老嫩可以分为单芽多毫的白毫银针、有芽有叶的白牡丹。

叶片较老的寿眉(也称贡眉,现在两个词几乎等同),嫩的鲜、老的陈,风格大相径庭。

嫩香:原料鲜嫩而具有清鲜的香气,有点类似于绿茶味道,如白毫银针。

毫香:多毫的茶带有特殊的毫香,一般来说,原料越嫩茶毫越多,白毫银针的毫香比白牡丹的明显,寿眉几乎没有毫香。

枣香、药香:白茶陈放成老白茶之后形成的浓厚的香气,类似红枣、中药、老木头的陈香。

日晒香:白茶经过日晒,吸收阳光形成气味,在日晒白茶中可以闻到这种难以描述的气味。

花果香:白茶是微发酵茶,无论老嫩都会带有轻微的花果香,但花果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与红茶、乌龙茶的花果香也不太一样。

黑茶:浓郁陈醇香

黑茶也非常容易辨别,因为后发酵的工艺,产生的香气与其他茶类完全不一样,一般形容为陈香、醇香。

陈醇香:黑茶特有的后发酵工艺形成的浓醇的香气,在各种黑茶中都普遍存在。经过长期存放的黑茶陈香会越来越明显。

木香:黑茶的原料稍老,木质化程度高,因此会带有的木质气味。

菌花香:长有“金花”的黑茶特有的香气,如六堡茶。

除以上介绍的5种茶之外,还有比较小众的黄茶。

黄茶的香气似绿茶一样清新,不过更偏甜味,有锅巴香、嫩玉米香等,具代表性的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若遇到了,滋味又十分适口,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喝多品,你的品茶能力一定会提升得更快。

精选阅读

好茶,泡好,才有真正喝茶的意义


中国是产茶大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地提高,又开始恢复喝茶养生与精神追求,茶,又成为了中国的国饮,这也是大自然特别恩赐给我们人类的排毒饮料,不然面对如此天气,人类真不知道如何生存。

中国茶可以说是见证历史兴衰的最好例子,当国家处于不好的时候,老百姓哪有时间去喝茶,此时,谈喝茶,显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而当国家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之时,茶又会自动兴旺起来,因为茶,可以可以养生保健,让我们的寿命延长。茶还是精神的,他可以让我们有新的价值追求。

茶叶也才兴旺起来,爱喝茶又是我们的习惯,有很多不正常的泡茶方法,我们也来聊一下。特别是本来就好不容易得到一杯好茶,却因为没有泡茶,白白浪费掉,没有享受好茶应该带来的乐趣。

一、爱喝浓茶

很多老茶客,喜欢泡浓茶,对于一些刚想学喝茶的茶友,很多学习的资料都是来自老茶客所带,所以也习惯泡浓茶。对于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的茶友来说,其实茶不要太浓,容易对心脏产生负担。

二、泡了茶还要煮

其实从科学角度看,茶叶有利于身体的物质,还有一些不利于身体的物质,如果用一杯泡到晚的泡法,本身茶叶的有害物质会被析出。(茶叶有利物质,按正常泡法,就可以完全泡出来,有害物质反而不会泡出),所以不建议长时间浸泡(几小时的浸泡),更不建议去煮茶,那只是一种口感的享受和良好的感觉而已。

三、沸水泡茶高温喝

有些茶需要高温,才能将茶性尽展开来,特别是陈年茶,更需要高温的杀菌与消毒。虽然这些茶用高温去泡,但也不建议直接高温喝,因为口腔能够容忍的温度是65度,如果长期喝超过这个温度的茶,容易出问题。

还有一些茶,本身就不需要高温来泡,建议尽可能半温度降低到85度左右来泡,这样,茶又可以更好喝,还更有利于健康。

泡茶的方法并没有固定的要求,各种茶因为工艺不同,所需要和能承受的温度也不同,但我们喝茶所能承受的温度是恒定的,如果用高温泡的茶,建议要等稍凉了再喝。中国天气不高,海拔也不同,开水所呈现的温度也截然不同。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多次摸索,把一杯好茶泡好,别浪费一杯得之不易的好茶。

辨别好茶从色香味入手


很多人喜欢买好茶,更爱喝好茶,苦于没有充足专业的茶叶知识,因此对于好茶的标准却一无所知,而各类不同的茶叶,其品质又都不一样,因此常常把自己都搞得晕头转向的。一杯好茶,怎样才是好,其实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凡事总有一个标准,而好茶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一、汤色透亮

汤色是判断好茶的标准之一,是最为直观的。、不管茶汤是红、绿、黑、白、黄,关键要“透亮”,汤色透亮除了让人赏心悦目外,茶汤还说明:

1、茶叶的制茶工艺优良,而且没有任何的碎未。

2、茶叶的储存条件良好,没有灰尘,也没霉变。

3、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

4、泡茶的方法非常科学。有时由于冲泡的原因,也会令好茶出现浑浊,比如水温太高,毫多的茶用高冲法等。

二、无怪味、异味、水味

2、怪味,指的是茶本身就有着让人不愉快的味道,比如霉味。还有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让人觉得难受的味道。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茶叶的特别之处,但其实茶叶如果有了怪味就说明这款茶的确有问题,甚至会出现一些有害物质,如黄曲霉菌等,喝了对健康不利。

1、异味,指的并不是茶本身的味道,而是茶叶在生产或者储存的过程中,所吸收到的其他的味道,比如一些香水的味道或者是化妆品的味道、烟味、其他杂味等。因为茶的吸附性非常好,因此生产存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异味一旦吸收,几乎无法去除,再好的茶也毁了。

3、水味,是指茶味和水味分离,出现淡腥味。水味往往出现在茶汤变淡的时候,好的茶是不会出现茶水分离的,淡而不腥。比如好的龙井,即使茶汤冲得如白水了,也是甜丝丝的。

三、闻干茶香气。

茶叶的香气越浓郁越好,但无论是哪种茶,不应有烟熏味、农药味、霉味和馊味等。绿茶以具有清香为质量好,带有涩气味的质量差;红茶以有甜香气的为质量好,带有酸馊气的为质量差。花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要有花茶品种应具有的鲜花之芬芳气息。

现代人在饮茶时常着重快速方便,常忽略仔细观察茶叶品质的重要性,藉由以上知识的介绍,希望大家都能挑得到好茶叶,从喝好茶中,体验到乐趣。而好茶的标准是什么呢?就像是这个世界拥有多面化一样,好茶也多面,每个人所喜爱的茶叶不一样,因为其所了解的深入也不同。

冬天才有的雪片茶,为何能号称茶中最香?


雪花落下茶香起。雪片,冬天才产的茶。虽说不一定要雪花覆盖,但有个特别的讲究,经过霜冻的雪片,香气会更饱满浓郁。作为一整年中最后一款出场的单丛茶,它压轴的本事,在于香,浓烈、清雅、冷艳,张扬得让人陶醉。

进入冬季,喝新茶,变得有些“奢望”。一是闯过严寒霜冻的好鲜叶特别少,二是冬季茶叶的生长积累,多数为春茶做准备。稀缺的冬茶需要优质春茶做出牺牲。

秋茶期结束,万物进入萧条时,雪片才逆流而出,开始采摘制作。所以,雪片茶也叫“冬茶”,冬天产的茶叶。进入冬季的凤凰山,形成茶叶香气的芳香物质,积累一整年之后,沉淀合成,形成浓郁的香气。在茶叶的其他营养成分生长放慢的情况下,茶叶香气十分凸显。尤其是经过雪打霜冻的雪片,香气会更加饱满、高扬。当然,这也决定了,这款雪片十分稀少。能坚持到冬季长势好的茶鲜叶本就不多,再来经雪打霜冻,产量就更低。

这股冬季里的冷香,既考验工艺,也得经受自然筛选。“雪片香自苦寒来”,一点也不夸张。雪片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款单丛茶品,单丛中的压轴茶品,不少茶友拿它作为单丛的年度结束款。这么冷艳的香,不喝过,不完整。

超出惯常的高香

茶叶竟然可以香到这种地步!第一次接触雪片的茶友,几乎都有此体会,所以还有“首次品饮,闻之欲醉”的说法。

香,是雪片最突出的品质特点。它的香,很直接。简单冲泡,就能析出香气,浓烈而明显,迅速占领你的五官,张扬得让你无法忽视。它的香,后劲足。冲泡过后,细闻碗盖杯底,还能感知明显的香气。若你有心,还能发现它的隔夜茶闻起来仍有余香。

更特别的是,这股浓郁的香气,并不依靠单丛茶惯来讲究的高焙火工艺。鲜叶生长到冬季,茶叶芳香物质积累到顶峰,用轻焙火,便能四两拨千斤,激发出热烈的香气。它的工艺考验,反而在于分寸感的拿捏。

不等人的鲜香

既然量少,那就多囤一点?

囤,也许是个对待“量少”的好方法,但对雪片单丛就行不通了。雪片虽产于冬季,却也很讲究“鲜”。当年当季的雪片,香气达到最高,之后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褪去。浓郁的香气大约维持一年,并不适合长时间囤积。

这款雪片傲娇得很,香气不等人,要抢“鲜”。不过,每年期待这股冷香,有着跟绿茶截然不同的仪式感享受。雪片的香,是冬季里的“鲜”香,轻焙火的浓郁高香。这种香的适应性和接受度非常高,即便不常喝单丛茶的茶友,也值得一试。

茶道总结


中国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

中国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中国的奠基人和煎的创始人。煎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唐代茶人对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煎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为时约五百年。

点形成了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亡,为时约六百年。

泡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点、泡、煎、点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尚存一线生机。唐宋元明清,中国的煎、点、泡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煎”。发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

单味茶完全保持了茶叶特有的色香味


单味茶

单味茶,就是仅以茶叶作为养生祛病的药材,不添加其他药材配伍组成复方。

这其实是最古老的茶疗手段,因为茶叶最早的应用,便是只以单味茶入药,来进行解毒。只是由于茶这种药材性质较为平和,适宜长期饮用,于是后来才普及成为一种日常饮料。单味茶按照中医理论,属于“七情合和”中的“单行”,只用一味茶叶成为药方,因此也称为“茶叶单行”、“茶疗单方”。

单味茶完全保持了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喝起来口味醇香,止渴生津,并且养生祛病功效卓越,因此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茶饮养生方式。

茶叶品种极多,单从加工方式来划分,便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类,此外还有可归类为绿茶类的花茶。从整体上来讲,各种茶叶的养生祛病功效都是相近的,都具备前面已讲述过的几十种养生与治病功效。可是如果按照中医理论细分,则不同茶叶的功效又略有不同。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由于茶性偏凉,所以适宜热症患者饮用,并且也是夏天防暑降温的最佳饮料。由于绿茶富含维生素C与茶多酚,因此也是抗癌、抗辐射的最佳饮品。此外,肠炎、痢疾患者,以及常食油腻食物的人群,也适宜多饮绿茶。花茶、黄茶与绿茶的功效基本相同。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茶性平和,一年四季皆宜饮用,尤其对减肥、美体具有良好作用。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乌龙茶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其茶性略偏于温,所以适宜寒证患者饮用,并且也是天气寒冷季节的最佳饮品。对于消化道疾病、胃溃疡、慢性胃炎等患者,最好以红茶作为茶疗手段。全发酵的黑茶,与红茶功效接近。

怎么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


一杯好茶,要色香味俱全,慢慢品味,很是享受。那么,怎么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呢?泡出来的茶要好喝,那泡茶的细节就要特别注意,下面告诉你。

1、泡茶水温有讲究

泡茶的水温也是要注意的细节之一,一般情况下,泡高级绿茶的水温大概在80度左右就可以了,但是像普洱茶、乌龙茶等较粗的茶,就要用开水(100度)泡,用最适合的温度泡出最醇香的茶。

2、茶叶用量不容忽视

想泡出醇香的茶,那茶叶用量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细节,茶叶和开水的比例要恰当,只有适当的比例才可以更好的泡出茶叶的色、香、味。

3、泡好茶需注意茶和水的比例

而茶和水的比例也根据不同的茶而有所不同,像一些嫩茶和高档茶茶叶的茶叶量可以少一点,而粗茶就要放多一点茶叶,在所有茶叶中,乌龙茶的量需要最多。

4、一般饮茶人和嗜茶者的茶和水比例

对于不同的饮茶人士,茶叶和水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的饮茶人,茶和水的比例在1:80到1:100左右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嗜茶者,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到1:80左右。

5、泡茶小技巧

泡茶的时候,往杯里放3克干茶,然后再用两百毫升水冲泡,泡几分钟再饮用,待茶杯中的茶水仅剩三分之一时再往茶杯里加水,这样前后的茶汤会比例均匀。

怎么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要注意的五个小细节,你学会了吗?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汤色标准。如红茶以红艳鲜亮为好,绿茶以嫩绿明亮为好,乌龙茶以橙黄明亮为好。茶汤以清澈为好,若夹杂茶末等物,茶汤色混杂不清,则为次茶。观察茶汤时以白底瓷杯为宜,且光线适当,所以一般选用白色的瓷杯为品茗杯。在阳光的照射下,杯中汤色的底、中、表层会出现三种色彩不同的美丽颜色,令人赏心悦目。

红茶审评专用术语总结


红茶审评,第二步就是开汤审评,汤色,香气、滋味是反应茶叶品质的重要特征。要准确的描述一款红茶的汤色、香气、滋味表现,这些常用术语就派上用场了。

汤色

红艳:红茶汤色鲜艳、红亮透明,碗沿呈金圈。多见于滇红和C.T.C茶,或大多国外红茶。

红亮:汤色红而透明。多见于上档红茶。

金黄:有黄金般的光泽。常见于发酵轻的茶汤。

粉红:红白相混。多用于加奶审评中发酵轻的红茶。

姜黄:红茶茶汤中加入牛奶后呈现的一种淡黄色。多见于茶多酚和茶黄素含量较低的小叶种红碎茶加奶审评时表现的汤色。如“四套样”地区生产的红碎茶,其中春茶的乳色大多呈姜黄色。

冷后浑:红茶茶汤冷却后形成的棕色乳浊状凝体。多见于优质大叶种红碎茶。因儿茶素含量高,当茶汤温度下降到16t左右时,儿茶素与咖啡碱络合,即产生冷后浑。重新加热,茶汤会恢复红亮透明的原状。

乳白:加入牛奶后,红茶茶汤呈乳白色。多见于滋味淡、质地较差的小叶种红碎茶。

棕黄:汤色色泽浅棕带黄。多见于发酵程度轻的大叶种红碎茶。红碎茶在制作中萎调和发酵轻,又经快速干燥,汤色和叶底大多呈棕黄色。

红褐:汤色褐中泛红。多用于描述氧化过度的低档红茶。

浅薄:汤色浅淡,茶汤中水溶性物质含量较少、浓度低。常用于低档红茶。

暗红:颜色红而深暗。多用于发酵过重或含水率过高、存放时间过长的红茶。

香气

秋香:某些地区秋季生产的红碎茶具有独特的香气,为一种季节香。如10月初广东生产的高档红碎茶具有特殊的季节性茶香,新鲜高锐,滋味强爽,品质胜于其他季节所产的红碎茶。

香荚兰香:从香荚兰豆中提取或化学合成的香荚兰素所具有的特殊的香气。如海南的香兰红茶,用香荚兰豆提取的香料窨制,具有高雅的巧克力香。

季节香:在某一时间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广东英德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生产的高档红碎茶香气特别清香高锐。这种“特别”而有时期性的香气,俗称“季节香”。

地域香: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茶叶香气。如云南红茶特殊的糖香。

浓郁:香气高锐,浓烈持久。多用于“滇红”和“祁红”。如一级滇红茶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品质优良。

香短:香气保持时间短,很快消失。

香贫:香气低弱。

钝熟:香气熟闷。多见于茶叶嫩度较好,但已失风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制茶技术不当发酵偏重的红茶。

纯正:香气正常。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纯和: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平和: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

粗青味(气):粗老的青草味(气)。萎凋和发酵程度偏轻的低档红茶。如不萎凋红茶,粗青味(气)特别重。

焦糖气:足火茶特有的糖香。多因干燥温度过高、茶叶内所含成分开始轻度焦化所致。

樟脑气:茶叶吸附樟脑块的气味,属一种令人不快的异味。多见于茶叶与带樟脑气的物品混放所致。

粗老味(气):茶叶因粗老而表现的内质特征。多用于各类低档茶,一般四级以下的茶叶,带有不同程度的粗老味(气)。

烟味:茶叶在烘干过程中吸收了燃料释放的杂异气味。多见于烘干机漏烟产生煤或柴烟气。

酸馊气: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青气:成品茶带有青草或鲜叶的气息。多见于夏、秋茶揉捻和发酵不足的下档红茶。

松烟香:茶叶中含有松脂燃烧的香气。见于福建所产的小叶种红茶。

老火:焦糖香、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产生。

足火香: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异气:非茶叶香气。茶叶香气中夹杂其他杂异的气味。多因加工、存放不当所致。

陈霉气:茶叶受潮变质,霉菌污染或贮藏时间过久,含水量高,产生的劣质气味。

陈气(味):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

滋味

鲜爽:鲜美爽口,有活力。

鲜浓:茶味新鲜浓爽。

甜爽:茶味爽口回甘。多用于小叶种春茶的上档条形工夫红茶。

甜和:也称“甜润”,甘甜醇和。用于描述工夫红茶。

浓强:味浓,富有刺激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滋味浓强,品质优良。

酸味:含有较多氢离子的茶汤所带的味道。高端纯野生红茶氢离子丰富,氢离子具有对人体酸碱度的调节作用,还有ATP为人体提供能量,以及延缓衰老。

浓强鲜:味浓而鲜爽,富有刺激性。

浓烈:茶味极浓,有强烈刺激性口感。

浓爽:味浓而鲜爽。多用于发酵适度、制作精良的上档次红茶。

浓醇:醇正爽口,有一定浓度。多用于发酵适度、制作良好的上档条形红茶或发酵偏重的红碎茶。

浓厚:茶味浓度和强度的合称。

清爽:茶味浓淡适宜,柔和爽口。

甜醇:味道醇和带甘甜。多见于小叶种的上档条形红茶。

鲜醇:茶汤内含物丰富,味道鲜爽甘醇,纯正浓厚。多用于中上档红茶。

醇厚:茶味厚实纯正。用于中上档茶。

醇正:味道纯正厚实。

生味: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多见于萎凋、发酵程度轻的红茶。

生涩:味道生青涩口。红茶萎凋程度轻、时间短、发酵不足或花青素含量高的紫芽种鲜叶为原料等,都会产生生涩味。

浓涩:味道浓而涩口。多用于夏、秋季生产的红茶。如萎凋轻、发酵不足的红碎茶。

花香味:包含鲜花的香味。

刺激性:茶汤中未氧化的茶多酚及其初级氧化物含量的多少,是形成刺激性强弱的主要物质。

收敛性:富有刺激性,茶汤入口后,口腔有收紧感,滋味浓强鲜爽,富有收敛性。

味淡:由于水浸出物含量低,茶汤味道淡薄。多见于粗老红茶。

平淡:浓强度低。常用于描述低档红茶的滋味。

苦涩:茶汤味道既苦又涩。多见于萎调和发酵偏轻、茶多酚含量很高的大叶种红茶。

青涩:常用于萎凋轻、揉切不充分、发酵又不足的红茶。

味浓:口感刺激性强。多用于夏、秋季大叶种红茶。如云南和海南夏、秋季生产的红碎茶滋味很浓。在红碎茶中味浓一般是好茶。

口劲:指茶汤浓度对味觉的刺激性。如北京、天津、山东等北方地区,常用“口劲”来表示滋味浓度。

口味:亦称口感。茶汤的滋味,亦指对味道的喜好。

乏味:茶味淡薄,缺少浓强度。常用于低、次红茶。

走味:茶叶失去原有的新鲜滋味。多见于陈茶和失风受潮的茶叶。

苦味:味苦似黄连。被真菌危害的病叶,如白星病或赤星病叶片制成的茶。个别品种的茶叶滋味也具有苦味的特性。

熟味:茶味缺乏鲜爽感,熟闷不快。多见于失风受潮的或发酵过重、存放时间过长的红碎茶。

杉木味:茶叶香气和滋味被杉木的特殊气味污染。多见于与杉木直接接触的茶叶。

辛涩:茶味浓涩不醇,仅具单一的薄涩刺激性。多见于夏、秋季的下档红茶。

异味:杂异气味的总称。茶叶滋味中带有其他物质的味道。常因加工、存放不当所致。

粗淡(薄):茶味粗老淡薄。多用于低档茶。如三角片茶,香气粗青,滋味粗淡。

粗涩:滋味粗青涩口。多用于夏、秋季的低档茶。

铁观音的香味是本身的香味么?


很多新茶友对铁观音茶叶的香味存在疑问,铁观音的茶香很浓郁,很像花香,如果是它自身散发的,很不可思议,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呢?

铁观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本身的茶叶特色和制做工艺决定了铁观音茶的香味是纯天然的,如果添加香料什么的,第一泡有香味,第二,第三泡还会有香味吗?第一泡的香味已经溶解了,香味也就没有了,那到底是什么使铁观音具有如此独特的香味呢?

1、香气化学成分的变化乌龙茶的香气物质主要由多酚类物质、芳香物质、糖、果胶物质和氨基酸等组成。芳樟醇氧化物、橙花叔醇、香味醇、苯乙醇、吲哚、顺茉莉酮、茉莉酮内酯和茉莉酮酸甲酯等成分构成了乌龙茶的典型特征香气自然的兰花香。乌龙茶香气与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也有一定的关系。茶红素在一定范围内对香气和滋味都呈正相关,茶红素加茶黄素与香气呈显著正相关。乌龙茶的醚浸出物、芳香物质等都较红、绿茶高,这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气的重要原因。

2、滋味化学成分的变化滋味的化学成分一是由品种决定的,二是特殊的地域也产生其特有的物质比例,三是加工过程中转化而成的。乌龙茶的滋味特色醇厚耐泡,主要是内含物质丰富,比例协调。由于采摘的鲜叶要有一定的成熟度,醚浸出物多;在做青的静置阶段,促进了茎梗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经输导组织往叶肉细胞组织输送,从而增加叶片内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为乌龙茶味浓耐泡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烘干过程将各种水溶性物质固定下来,烘干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和及促进香气熟化等起作用。

3、色泽化学成分的变化乌龙茶的外形色泽要求为砂绿油润,汤色要求金黄,叶底要求绿叶红镶边,这与乌龙茶特殊的加工方法密切相关。构成乌龙茶色泽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制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比例的变化和多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上升和干燥后期茶褐素的渐增等综合作用,决定了乌龙茶特殊色泽的形成。

滇红茶什么香味 2020滇红茶什么香味


滇红茶香味有甜香,或蜜香,或薯香,滇红茶是发酵茶类,属于红茶类别,滇红茶性温和,适合一年四季饮用,尤其秋冬喝最适宜。冲泡好的滇红茶汤色鲜红,可以透过玻璃杯看到匀亮的叶底红润有光泽,并且好的滇红茶金毫显露,还伴随着鲜浓醇厚的香气,肺腑皆润,喉咙放开,身心舒畅,肠胃如清洗过,通体滋润,满口芬芳甘甜,回味无穷。喜欢喝红茶的人估计都会喜欢上滇红的味道。

根据滇红的等级不同,滇红的质量以及滋味也不尽相同,滇红的好坏大家各有评价。一般情况下,大众人群都适合喝茶,滇红属于发酵茶,对身体刺激性很小,就连老人也比较喜欢喝。另外滇茶红如果出现酸味、涩味、香气弱、水位等情况的话,茶叶质量是不好的。

滇红适合水温

洗茶:水温80摄氏度左右,最好不高于80摄氏度,即入即出;

第一泡——第四泡:水温80摄氏度,不高于85摄氏度,即入即出,无需闷泡;

第五泡——第七泡:水温80摄氏度,不高于85摄氏度,闷10——15秒出汤;

第八泡——第十泡:水温80摄氏度,不高于85摄氏度,闷25——35秒出汤;

第十泡以后:水温85摄氏度,闷40秒出汤,闷泡时间可逐次增加。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2782.html

上一篇:什么是好茶?你的身体会告诉你

下一篇:教你喝茶抵抗秋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