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简单又不简单的茶——白茶

2019-11-15

关于白茶,说过很多,却也是想起什么来就说什么,有点凌乱并不系统。因为它太平淡,制作简单,品种简单;可是细数起它的功效,却发现这茶实在不简单,口感也会因人而异。存放几年,无论是滋味还是功效又不断变化。

简单之一:产地单一,树种单一,品种等级好区分

白茶产自福建东北部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其他地区几乎不出产,是六大茶类里“居住地”最单纯的一种。

白茶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闽北水仙、闽东北菜茶群体种制作,是六大茶类鲜叶来源最单一的一种。

白茶的品种也可以说是等级,从全部是嫩芽的白毫银针,到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白牡丹,再到以叶片为主的寿眉(是白毫银针抽去嫩芽的副产品),一目了然。

简单之二:制作工艺简单、天然

与岩茶以复杂高难度的工艺为荣相反,白茶的工艺简单到没啥可说的。

鲜叶采摘后自然晾晒到八成干,然后高温烘焙到九成干,再拣去黄片和杂物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单纯的制作工艺成就了白茶的超强保健功效,并且为日后的转化蕴藏了无限玄机。

说完白茶的简单,那我们再来看一下,白茶不简单在什么地方呢?

不简单之一:功效多且强

随便百度一下,你会发现白茶的保健功效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抗衰老、抗肿瘤、抑制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而且都有国内外的科研资料为佐证。因此白茶成了很多人孝敬长辈的选择。

同时,陈年白茶还对牙痛、咽痛、小儿荨麻疹有奇效。

据医学解释,其有效成分与抗生素类似却安全没有副作用。

福建地区的茶农家里常备陈年白茶,有个小感冒、牙疼的,自己在家喝杯茶就解决啦。

不简单之二:口感富于变化,因人而异,因时间而异

在口感上,没有一种茶象白茶那样无法达成共识。

有人说象绿茶般清新,有人说象红茶般柔和;有人闻到花香,有人喝出太阳味;有人想到儿时喝过的米汤,有人忆起端午时节的箬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粽子叶”)

也许因为保持着天然本色,与其他茶类工艺占主导的味道相比,白茶携带了来自山野田间,阳光雨露的味道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还会不断变化,似曾相识又常喝常新的口感,令品饮者惊喜。

延伸阅读

福鼎白茶,简约而不简单


白茶属轻发酵茶,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鲜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薄薄地摊放在柔和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八成干,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日光强度、温度、湿度,低温慢烘的时长,无一不需要精准拿捏,所以绝对不能小看白茶所花费的心血哦。

1、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然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

白毫银针主要采取日光萎凋。有太阳的情况下,需要萎凋10多小时。这种萎凋方法效率高,但难以掌控,如果日光太强烈,还要在顶棚上的加黑色网纱;如遇阴雨或大雾,当天无法达八九成干,则需低温慢烘,否则芽易变黑。

白牡丹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室内萎凋,简单说来,就是阴干。而复式萎凋,就是将室内萎凋和日光萎凋结合起来,也就是先阴干再晒,既能加快走水,还能提升茶叶香气。

萎凋过程中,淀粉水解成双糖和单糖,才形成了白茶中那淡淡的甜味。

2、烘干

烘干时,烘心盘需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芽叶摊于焙笼上,芽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有芽有叶则用文火70-80℃烘至足干。在此过程中,操作应轻柔,防止芽叶断碎。另外,也有用日光晒至足干的制法。

值得一提的是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外形叶张略有缩褶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橙红甜柔,浓醇清甘是其特色。

所谓大道至简,白茶虽仅有的两道工序,却需要借助天时地利,再辅以制茶人长时间的心力灌注和温柔细心对待,才有了这自然平和的淡淡甜香。

品味白茶,享受的是它未经雕琢的天然风韵,感受的是似拙还巧的独具匠心,白茶,体会的是它简洁工艺带来的甜和内质,简约而不简单。

讲述白茶的简单起源


说到白茶,没有多少人知道,市场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然而。是北宋赵霁皇帝惠宗写的,他爱茶,也爱茶。白茶是第一位的。赵霁《大观茶论》)。白茶是中国六大茶中的一颗明珠,也是茶中的一个特殊瑰宝。它历史悠久,以白茶命名,有900年的历史。

白茶是一种稍微发酵的茶。它的品质和外观呈针状,白发紧紧覆盖,白如银,闪闪发光,汤色和叶底,轻盈、清澈、干净,因此得名白茶。传统的制备方法是收集新鲜的芽和叶,晾干,不油炸或揉捏。花蕾和叶子完好无损,浓密地覆盖着白毫。在泡茶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风干和风干,过程并不复杂。此外,该茶清凉爽口,具有退热消炎的功效。

任何一种新茶都起源于古茶,白茶也是如此。

白茶的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茶叶领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白茶起源于北宋。宋代皇家茶园位于福建省建安县北苑(今建瓯市)。《大观茶》中的白茶是早期在北苑渝北茶山生产的野生白茶。制备方法仍然是蒸、压、模制成的圆茶,不同于目前的白茶制备方法。有些人认为它始于明清时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茶叶生产方法上来区分茶叶,因为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 ldquo干燥和调理。流程。一些学者还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原因是:在中国祖先第一次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它以备以后使用,新鲜而嫩的茶芽必须干燥或烘烤,这是中国茶的历史。茶。出生。

白茶的起源是由书面记录证实的。它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宋子安的《东溪茶考录》(约1064年)中。然而,茶圣陆羽已经在《茶经》中记载了白茶,指的是当时的一种白茶。最确切的是宋徽宗赵霁的《大观茶论》。北宋韶胜年间(1094-1098),白茶被用作贡品。福建贡茶让蔡骏乡有首诗:& ldquo袁玲雅是世界上最好的。寒冷过后,他必须住在春天。他的老朋友喜欢云胜过白色。俗话说得好,玉清。&rdquo。茶爱好者认为丰富雪白的芽茶是世界上最好的茶。当时,白茶的产量很小,仅供皇帝使用,极其珍贵。北苑茶农视白茶为& ldquo鲁伊&rdquo。以这种吉祥茶为独特的斗茶产品。

述说白茶的简单由来


说起白茶,晓得的人未几,市场上也未几见。但是,正在嗜茶爱茶的北宋天子徽宗赵佶笔下,“白茶为第一”赵佶《年夜不雅茶论》)。白茶是中国六年夜茶类中的灿烂明珠,茶中非凡珍品。其汗青久长,以白茶定名,迄今已经有九百年的汗青。

白茶属细微发酵的茶类。其质量形状针状,白毫密披,银装素裹,色白如银,熠熠发光,汤色以及叶底,浅淡洁白,因患上白茶之名。传统的制法是采下新颖芽叶晾晒至干,没有炒没有揉,芽叶完好,密披白毫。制茶进程中,次要靠晾晒微风干,工艺没有庞大。加上茶性清冷,有退热降炎之疗效。

任何一种新茶类,都脱胎于陈旧茶类,白茶亦然。

白茶的汗青终究起于什么时候?茶学界有些差别观念,有人以为白茶起于北宋,宋朝的皇家茶园(焙),设正在福建建安郡(今建瓯市)北苑(今建瓯市东部),《年夜不雅茶论》中的白茶,是晚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家养白茶。其制造办法依然是颠末蒸、压、外型而成团茶,同如今的白茶制法其实不相反;也有人以为是始于明朝或者清朝的,持这类观念的学者次要从茶叶制造办法上加以差别茶类的,因白茶的消费进程只颠末“凋与枯燥”工序。也有学者以为,中国茶叶消费汗青上最先的茶叶没有是绿茶而是白茶。其来由是:中国先平易近最后发明茶叶的药用代价后,为了保管起来备用,必需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者焙干,这便是中国茶叶史上“茶”降生。

白茶的来源,从有笔墨记录来考据,其称号首见于宋子安《东溪试茶录》(1064年先后),但茶圣陆羽正在《茶经》中已经有白茶记录,事先指的是一种白叶茶。最为明白的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夜不雅茶论》,正在北宋绍圣年间(1094年-1098年)白茶已经充为贡品。福建贡茶使君蔡襄有诗云:“苑灵芽全国精,要须寒过入春生,故交偏心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代茶人斗茶把丰美洁白的芽茶,视为全国佳构。事先白茶产量少少,仅供天子御用,极其宝贵,北苑茶农把白茶视为“瑞”把这不祥茶作为斗茶的绝品。

简单告诉你,白茶有几类


就像绿茶有狮峰龙井,还有碧螺春一样,白茶虽然都叫白茶,但同样有着许多的分类。有以时间来区分,有靠地域来划别,有产地的不同、有原料的差异……等等。

那么,一般白茶都是怎么划分呢。

大多数人对于白茶的认识,都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三大类。这是鉴于白茶制茶的时候选用的原料来进行区分的。

在初春时,采摘茶树的单芽芽头为原料,做成的白茶被称为白毫银针。这个时候的茶芽是最鲜嫩的时候,,芽头饱满,芽身遍布细毫,摩挲间有细滑的质感,在品级中,属于最好的白茶。

而白牡丹,采摘比白毫银针要晚一些,鲜嫩稍逊一筹,不过因为都是春季采摘,依然保证着叶芽的鲜嫩和肥壮。比起白毫银针的单芽头,白牡丹一般要求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因此,茶味上要浓郁一些,产量也比白毫银针要高。

比白牡丹更晚一些的,就是寿眉了。寿眉又根据采摘季节的不同,分为春寿眉和秋寿眉,一般要求一芽三叶或者四叶,而且要带有茶梗。受叶芽比例的不同和采摘时间的影响,寿眉外形看上去比较粗糙,味道馥郁有余而鲜爽不如白毫银针与白牡丹,但因为采摘晚而且能采摘两季,因此寿眉产量是最高的,几乎占据了白茶市场的一半。

要是按照茶树环境来划分的话,白茶又可以分为荒野白茶和台地白茶。

荒野白茶,在概念上有些类似普洱茶的古树茶,都是属于野外环境中自然生长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和人工种植的茶树不同,野外茶树生长都比较缓慢,因此各种物质的积累比较多,在营养和口感上更为丰富。但也受野外的影响,它的生长环境不如人工园地那样优渥,一般茶树自身和叶芽的卖相要差一些,不如人工种植的那样油润肥硕,在产量上,更是要远远少于台地白茶。

而台地白茶,是从人工密集种植在园地里的茶树上采摘的。有了人为的干预,台地白茶的生长环境自然好上许多,成长迅速,产量也很高,市场上大部分的白茶,都是台地白茶。

茶树生长的地理特征也是白茶分类的一种方式。

在海拔较高的山林之中,有着充足的水分、肥沃的土壤和足够的散晒,还有昼夜适度的温差,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好,采摘的茶叶通常品质不错,这样的茶,被称作高山白茶。

种植在海拔较低的山腰或者平地的茶树上采摘制成,被称作平地白茶。它的生长环境上不论气温、土壤还是湿度,都要比山林之中差上一些,在茶的香气、滋味和耐泡上,自然也差上了一些。

这样的划分,是基于茶树生长的地理环境。这样的条件,同时也决定着茶叶的品质。

按原料、按茶树、按地理环境,大概就是白茶分类的主要原则了。

除此之外,按贮藏年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新白茶和老白茶,因为年份不同,白茶的口感和香气截然不同。

又或者按照产地,比如产于福建的福鼎白茶,和产于云南的月光白,不同产地的白茶,也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但不论如何划分,分类并不决定产品的优劣。最终还是原料自身、制作工艺和贮藏环境,才是决定白茶好坏的根本因素。

白茶的保存如何简单化?


大家都知道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所以许多老茶客多有存茶的习惯,拿到新茶往往都会放置一段时间再喝。另外也不乏有一些选择收藏白茶的朋友,所以白茶的存储就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究竟怎样的存储方式才最让人放心呢?小编下足了功夫看了无数资料,其中避光、防异味、防潮、常温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直指白茶转化过程的控制问题。再往细致的方面讲,还涉及到存储的地域和时间问题。

总的来说,其实大家只要搞清楚根本道理,白茶存储的方式完全可以简单化,做到信手拈来。

白茶转化的过程,就是其内含物不断分解、再反应组合的过程。外部条件可以加速、放缓、丰富甚至破坏这一过程。

一般来讲,三到五年的白茶口感最好,所以在前三年的存放过程中,资深茶友偏向于在南方建仓,加速转化,三年之后转移到北方,放缓转化。通过对转化过程中外部条件的把控,达到最佳转化效果。

有些茶叶,随着时间流逝,会产生奇妙变化,而这正是茶的迷人之处。

而我们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陪伴一款茶走过由新变老的历程,尝到它微妙的成长与变化,想想也是很动人呢。

白茶的简单滋味有多少人懂?


绿、红、黄、青、白、黑六大茶类,是上世纪才被茶学专家划分的,将现有茶叶中加工最简单的一类--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萎凋和干燥两大工序的茶,称为白茶。

和绿茶的杀青、揉捻,红茶的重度发酵,甚至黑茶的渥堆这些倾注多番人力,历练层层工序相比,白茶像是涉世未深的毛头孩子,初次喝白茶的人有时候会撂下一句不够味,而后重拾前者。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吃惯了红油火锅,清汤寡水就抓不住舌头了。

我头一回喝白毫银针的时候,脑子里总想琢磨出点儿什么具体的形容词,好总结出一个深刻印象,最后发现,努力无效。无论怎么形容,前缀都脱离不了有点儿,有点儿清甜,有点儿花香,似有若无,好像唯恐别人给它贴个浓烈的标签。

于是不再刻意深刻,毕竟简单的工艺是比不了高温烘焙的火工香,相对的,口感可谓鲜爽。也因为白茶的制作过程是相对低温的--即使是阳光萎凋也得避免强烈的光照,酶类未受到破坏,所以能够像普洱茶一样实现有效陈化。而且这样的陈化还是向上的,新茶久放,茶性由凉到平,最后趋于温和。喝一次陈了五年的白牡丹,很明显能感受到的就是香甜,此外还没有那些苦和涩的不良口感,时间的功劳,把该去的青草生味都去的差不多了。

白茶是自然风干的产物,工序简单,生晒为佳,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本来面目。上个世纪作为博得海外青睐的名茶,远销欧美,价格高昂。为了迎合东南亚客户的口感需求,1968年国营茶厂研制出了新工艺白茶,萎凋后多了轻揉的步骤,轻发酵之后,茶叶的颜色加深。浓醇清甘的新工艺白茶,因其香清汤浓受到市场的欢迎。

现在广为人接受的说法是白茶越老越好,价值越高。这当然基于一个前提:白茶本身的品质要高,且存放得当。老白茶非常适合煮来喝,新茶太嫩,等级较高的也不宜煮。老寿眉梗多耐煮,被唤为粗茶婆,望文生义,耐受煎熬。所以煮茶最为适合。一般的做法是先投放茶叶,倒入冷水后再一齐烹煮。开锅汤红,已无白茶的寒凉。在闽东和闽北的乡下,老白茶还常常被用来退烧,治疗消化不良。

除却承受得住的高温的历练,白茶也是可以凭借冷水冲泡从而给人新的体感的茶叶。冷泡茶,是颠覆传统的泡茶方法。最初是出于信手拈来的饮茶意图,许多户外徒步者钟情于此。由于人体体温较冷水茶汤高,带着香味分子的酮类会在茶汤到达口腔后才逐渐挥发起来,香味盈满整个口腔。

冷水冲泡,茶单宁酸也能减少释出,有降低苦涩度的效用。每到夏天,我习惯在矿泉水里撒几根银针或白牡丹,放进冰箱,待到第二天,就能喝到清凉茶水。其实原理接近于冷萃,茶叶的滋味慢慢浸出,冷水也能彰显甜味,这是白茶的与众不同之处。多种冲泡方法都可以胜任,喝白茶是能喝出来一些乐趣的。

以上就是白茶栏目给大家汇集有关《简单又不简单的茶——白茶》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它相关栏目!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04236.html

上一篇:白茶清欢,素心一瓣

下一篇:白茶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功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