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赤叶斑病

2019-11-13
茶赤叶斑病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分布,局部地区发生严重,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也可为害嫩叶。在夏季干旱情况下,引起成叶和老叶大量枯焦脱落,致使树势衰弱。 1、症状 发病初期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淡褐色,后变成赤褐色不规则形的大型病斑,可蔓及半叶至全叶。病瓣色泽均匀一致,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散生稍突起的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病斑背面黄褐色,较叶面色浅。 2、发病规律 茶赤叶斑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茶树病叶组织中越冬。竖年5月份,形成孢子,在潮湿条件下器孢子随雨水溅泼而传播,进行再侵染。本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从5~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夏季干旱,茶树因水分亏缺,抗病性降低,有利于病害流行。台刈茶树,枝叶生长茂盛,蒸腾量大,遇干旱根部供水不足,茶树易遭病菌侵害。此外,向阳坡地或梯田茶园及土层浅薄、根系发育不良的茶树,发病均较重。 3、防治方法 (1)肥水管理 夏季干旱期进行灌溉抗旱,茶园周围种植遮荫树,加强施肥,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增强保水性,都是防止茶赤叶斑病的重要措施。 (2)药剂防治 夏季干旱期千,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以防止病害流行。喷药后安全间隔期为7~10天。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褐色叶斑病


茶褐色叶斑病在安徽、江苏、浙江、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省均有分布。在老叶和成叶上发生,晚秋和早春发生严重, 茶园呈现一片紫褐色,病也大量脱落,致使树势衰弱。除茶树外,还可危害山茶。 1、症状 发病初期多由叶缘开始产生褐色小点,后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边缘紫黑色较宽,病健部无明显分界线。病斑似冻害状,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生灰色霉层。如将病叶平放,对光可见病斑上簇生细毛状物,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发病规律 茶褐色叶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以菌丝块在茶树病叶或土表落叶中越冬,竖年早春在适宜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助风力或雨水传播,侵染叶片,约经5天后出现新病斑,能反复在侵染。本病是低温高湿性病害,全年以晚秋和早春(11月至竖年3月)发生较多。茶树遭受冻害、缺肥或过度采摘致使树势衰弱的情况下,易受感染。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茶园,有利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 增施肥料,合理采摘和采养结合,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并做好防冻工作,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 (2)药剂防治 在晚秋和早春发病初期(最好是晚秋),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茶树病害--茶褐色叶斑病


症状 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叶片,多从叶缘处开始现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半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至暗褐色病斑,上生灰褐色小粒点,病健部分界不大明显,但病斑紫黑色边缘较宽(别于茶圆赤星病)。有时叶缘上产生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很似冻害状,湿度大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与 冻害区别。 病原 Cercospora sp.称一种茶尾孢菌,与茶圆赤星病病原菌同属不同种,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上的霉点,是病原菌子座和分生孢子梗丛。子座球形至近球形,直径40一100um。分生孢子梗丛长在表皮下的子座上,分生孢子梗单条,直或稍弯曲,大小12—75×2—3(um)。分生孢子鞭状,基部粗,顶端渐细,无色至浅灰色,大小40一92×3—5(um),具隔4—10个,孢子成熟后分隔明显。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块(菌丝体或子座)在病树的病叶及落在土表的病落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后经5天左右潜育开始发病,以后经反复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展蔓延。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每年早春和晚秋,即3—5月和9—11月发生居多。安徽秋季比春季发生多。遭受冻害、缺肥或采摘过度,茶树树势衰弱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湿气滞留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有机肥;加强茶园管理,做到合理采摘,采养结合;做好清沟排渍工作,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做好防寒工作,防止冻害发生,以减轻发病。(3)春季采摘前或早春、晚秋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也可用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山茶花叶斑病的防治


  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大量落叶,甚至全株死亡,是受真菌侵害所致,常见的有:褐斑病初期在叶正面形成许多褐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成为半圆形、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大斑,最后会变成银灰色,并轮生或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与正常组织间界限明显。赤斑病初期为淡褐色小斑点,而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但病斑上没有小粒点;斑缘微隆起,色泽较深,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此病在江、浙一带及滇、川、湘等地均有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有炭疽病菌引起的山茶花炭疽病,亦多发生于叶缘处,病斑的形状、色泽与上述叶斑真菌引起的叶斑病基本相似,但炭疽病特有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在湿度较大时有谈红色粘稠物产生,这一点可区别于其他病斑。还有的真菌侵害山茶花的叶面、嫩叶、嫩梢,但病斑发生部位、形状及色泽有明显不同,其防治方法一样。以上病害,主要是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山茶花植株的抗病力降低,受真菌侵害而引起,也会在低温多雨或高温干燥、以及通风不良或有日灼斑植株的伤口上产生,一般在夏、秋季节容易发生。 精心养护,增强植株抗病力以减少染菌机会。如适当增加株、行之间的距离,保持通风良好;经常除草、松土、排除积水;土壤要求酸性(PH在6左右)疏松,有良好的排水性,平时应见干见湿,并切忌偏施氮肥;盛夏注意遮荫,防止日灼,管理操作时避免伤叶。 茶花生长期可半月喷一次药预防。发现病叶要立即摘除,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发病的植株暂停施肥(特别是氮肥),及时排除积水,盆土适当偏干,注意通风。同时用药物喷叶面。常用防治药物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用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用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及50%多菌灵500—800倍液;70%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两周喷一次叶面,将整个叶面全喷湿,连续三次,宜在傍晚进行,注意在使用代森锌时应避免与其他碱性农药混用。 不好的原因还在于经常使用一种药物防治,时间久了病菌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药效会不明显,可适当改换其他药物或交叉用药或混合用药,并及时改善植株生态环境。此外,用药的浓度、时间、方法不当,也会使杀菌效果降低。

茶 圆 赤 星 病


症状 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新茶园或高山茶区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叶片染病主要见于早春色叶或第一叶上,病部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灰白色中间凹陷的圆形病斑,大小0.8—3.5mm,边缘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中央红褐色,后期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菌丝块,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层,别于白星病。叶柄、嫩梢染病产生类似的症状。

病原 Cercospora theae (Cav.)Breda称茶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部的灰黑色霉状小点是病菌的菌丝块。分生孢子梗丛生在表皮下的菌丝块上,孢子梗大小29—43×3—4(um),每丛有十多根,单胞无色,直或顶端略弯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鞭状,由基部向上渐细且弯曲,无色或灰色,具分隔4—6个,大小42—106×2.5—3.5(u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块在茶树上病叶及落叶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嫩叶、成叶、幼茎,经几天潜育,产生新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情不断扩大,该病亦属高温低温型病害。相对湿度高于80%,气温20℃易发病。每年4月下旬一5月上旬发病重,秋雨时节也常常发生,尤其是平原低洼、潮湿的茶园及高山多雾的茶区易发病。茶园管理粗放、肥料不足、采摘过度,造成茶树衰弱的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龙井茶、毛蟹、黄叶早等抗病;白毛茶、云台山大叶种、凤凰水仙易感病。

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选栽抗病品种,逐渐淘汰感病品种。(3)及时摘除病叶,以减少初侵染源。(4)早春或秋季初发病时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非采摘茶园也可喷洒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624.html

上一篇:茶黑腐病

下一篇:优质茶园的垦植与管理技术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