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

2019-11-13

彭先泽(1902-1951年)安化小淹人,曾就读于长郡中学,后转山东济宁中学毕业。1919年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实科、帝国大学农学本科攻读八年,从事水稻研究,并去朝鲜考察。

1927年回到祖国,先后在长沙修业学校农科、江苏省淮阴农校、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等处任教八年,所编辑的《稻作学》列为浙大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之一。

抗日战争后,离浙回湘,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负责办理茶叶贷款、监督产制、收购运销及出口结汇等工作,同时兼任省农业改进厅茶作组主任、修业农校茶科主任、安化茶场主任,1944-1946年兼克强学院教授。

抗战期间,交通断绝,西北市场砖茶奇缺,安化黑茶大量积压,彭先泽两次绕道贵州、四川,上青海、甘肃,探寻新的茶叶北运路线,与西北各省谈茶叶销售事宜。西北万里行之后,即就安化黑茶压砖问题广泛调查研究,拟具体计划,力主在安化设厂就地压制砖茶。1939年12月经省府常委会通过,于是筹借经费,收购原料,在湘潭定制压砖机,并选定江南坪为厂址,进行压制技术、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数百年来,大部分安化黑茶只能作为原料,运陕西泾阳压制成砖,销售西北市场。在安化产地压砖,人们认为有三不可能:一是安化水质不合,二是技术不行,三是气候潮湿,容易发霉。彭氏经科学研究后,撰写《辟在安化不能压砖》一文见诸报端,深得各方人士关注。1940年3月主持试制砖茶,经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样砖寄重庆中茶公司检验,认为“堪合俄销”,出产2000箱,复经经济部商品检验局衡阳分处检验,以“砖茶水分和灰分均合法定标准”,并填发出口证书。

安化黑茶砖试制成功,结束了长期以来,黑茶产于安化,而成砖于泾阳的产制格局。1941年由于发展与苏换货贸易,砖茶生产归建设厅领导,更名为“湖南省砖茶厂”。彭氏继任厂长,又租赁“德和云记茶行”在桃源增设分厂扩大生产。同年7月,第一批砖茶10万片运抵兰州,获得各方好评。从此安化黑茶砖畅销西北各省。

1942年由中国茶叶公司与湖南省政府合办,改名为“国营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砖茶厂”,厂务仍由彭氏主持,集资300万元,茶厂扩大到9家茶行,分12个工场,压机由6部至50部,聘复旦大学茶学系及修业农校茶科毕业生多人,充实技术力量,10月又增设酉州分厂,大量压制砖茶,在1940-1949年中,共产砖茶666.63万片,对战时战后的安化茶区不无裨益。

彭先泽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致力黑茶砖的研制、经营近10年,从理论探讨到技术改进,从包装设计到工具革新,从员工培训到市场开拓,历经艰苦酸辛,始终执着追求,其精神实为难能可贵。为打开西北市场,考察运输路线,1941年、1944年两度到兰州实地调查,并与甘肃、蒙古和苏联代表签订供货合同。写出了《西北万里行》,在《湖南砖茶》季刊上发表。1948年先后出版了《茶叶概论》、《茶叶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砖茶》等著作,主编《芙蓉月刊》、《湘茶》及《安化茶叶公司丛刊》。为黑茶理论与实际探索第一人。为发展湖南茶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和国成立后,彭先泽任安化砖茶厂第一任厂长。1951年3月,彭先泽先生不幸在安化白沙溪被作为资本家错误处决,时年49岁,直至1983年7月才得以平反昭雪。

cy316.com扩展阅读

白茶初制理论


(一)白茶品质的形成

白茶特有的外观色泽,叶态及香味,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白茶由于长时间的萎凋引起叶内复杂的理化变化,从而形成茶叶满披白毫,色泽银白光润,具有清鲜毫香和清甜滋味。

1、叶色的形成

白茶干色的形成,是由叶子中色素及多酚类化合物作用的结果。

(1)在萎凋过程中,叶绿素和胡萝卜素易被破坏,而叶黄素性质较稳定,使叶子的绿、黄色泽在分比例发生变化。

(2)同时在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中,由于叶内水分的散失,细胞液浓度的改变,细胞透性的加强,使多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接触产生酶促氧化缩合。但因叶子未经揉捻,这种酶促氧化是很缓慢和有限的,而且在叶绿素还未完全破坏之前,叶子含水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含水量13%),酶的活性下降,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作用受到抑制。

就在这样绿、黄、红三种色素的复杂变化和影响下,形成白茶特有的灰绿色泽。

如果在萎凋过程中,温度、湿度过高,时间过长,堆积过厚,机械损伤等都会使叶绿素大量破坏,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成暗红色物质大量增加,使白茶呈暗褐色(铁板色)。

2、叶态的形成

白茶在萎凋过程中,叶背失水比叶表细胞快,引起叶背和叶表张力的不平衡,使叶缘由叶表向叶背垂卷。萎凋后期的并筛是促进叶缘垂卷的重要措施,可以防止贴筛所造成的平板叶态。

3、白茶香味的形成

(1)在白茶制造过程中,萎凋前期,鲜叶水分蒸发,使叶细胞组织内含物浓度加大,酶的活性增强,有机物质趋向于水解,淀粉和蛋白质水解为单糖、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酶性氧化缩合,为白茶香味的形成提供有益的成分。

(2)萎凋后期,酶的活性逐渐下降,酶促氧化逐渐为非酶促氧化所代替,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氨基酸与糖的互相作用形成芳香物质。

某些带有青草气的醇、醛和儿茶素发生异构作用,因而在萎凋结束时,苦涩味和青气有些消失。

在并筛和摊放的过程中,叶堆的温湿度促进了细胞内含物化学变化,对芳香物质的形成,苦涩味和青气的消失,都起很大的作用。

(3)白茶制造中最后的烘焙过程,除了排除多余水分外,还起抑制酶的氧化作用,使具有青气和苦涩味的物质进一步转化。有明显青气的顺型ρ.ν—已烯醇发生异构作用,形成具有香气的反型β.ν—乙烯醇,氨基酸在热力的作用下起氧化脱氨的形成芳香醛。

总之,白茶在制造过程中,茶叶逐渐失水萎缩,干燥,芽变成银针状,叶变成垂卷形,嫩芽白毫银光,叶片色泽由鲜绿转变为正面灰绿(或翠绿),叶背面白色,青气消失,毫 清露,汤色杏黄,滋味鲜醇。这就是白茶制造中,由于理化变化而形成的品质特征。

(二)白茶初制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白茶的制造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在晴朗的气候条件下,萎凋和干燥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在含水率减少到18—25%左右,进行一次并筛。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萎凋到一定的失水程度,就进行烘焙干燥。

白茶萎凋过程中失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萎凋开始后24小时内,失水较快;24小时后,失水速度逐渐减慢。

在萎凋过程中,鲜叶失水的速度、均匀度和萎凋叶失水程度,均受到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的影响,这对品质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温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小,叶内水分散发快;

温度低,空气相对湿度大,则叶内水分散发慢。

水分散发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萎凋时间的长短。因此,对温、湿度必须掌握和控制好,一般室温要求在20—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历时50—60小时为宜。

群众有制白茶“天热变红、天冷变黑”的说法,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试验证明:失水速度太快,全程总历时太短,理化变化不足,成茶色泽枯黄或燥绿,香青味涩;失水速度太慢,全程总历时太长,理化变化过度,成茶色泽暗黑,香味不良。如遇低温高湿(阴雨)的气候条件,萎凋叶含水率下降到30—35%以下,失水速度非常缓慢时,即应结束萎凋进行烘焙。

此外,遇到先晴后雨,先雨后晴,闷热或雷雨等气候突变情况时,就更不能过分强调萎凋叶失水程度,必须及时上烘,防止泛红劣变。

泡茶先放茶还是先放水?


明代张源所著《茶录》一书在谈到投茶时是这样说的:“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意思是在泡茶的时候,投茶是有顺序的,即所谓的下投、中投、上投。

先茶后水,还是先水后茶?上投、中投、下投又是怎么区分?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先茶or先水?

先放水,还是先放茶叶?这个问题与茶叶品种、茶叶的新鲜度和嫩度、泡茶水温、及想表现的茶叶风味特质有关。

绿茶、黄茶和红茶:先水后茶

对于绿茶、黄茶和红茶,嫩度较高外形秀美的茶叶,可以先水后茶,看茶叶迅速沉降,而后又吸水上浮,几起几落,翩翩茶舞,非常优美,茶汤也不会太苦涩。利用水流的冲击力,让叶片内外的滋味和汤感物质尽快溶解中水中,形成好喝的茶汤。同时,茶叶的香气也能被激发出来。

但是,对于陈旧的绿茶、黄茶和红茶,不论老嫩,都可采用先茶后水再水的方法,即先放茶叶,然后倒高温水先没过茶叶,几秒钟后再倒入较低温度的水冲泡。这样可以去掉陈茶的异杂气,令因为陈放而过度干燥的叶片先行吸水,以利于之后的物质析出,茶汤和谐。

乌龙茶、白茶和普洱:先茶后水

对于乌龙茶、白茶和普洱一类的黑茶,因为原料大多为成熟叶片,干茶条形粗壮,所以要先茶后水,且水温要保持在高点,这样才能激发出这几类茶丰富的香气,也利于风味物质顺利地穿过厚厚的叶片,协调地溶入茶汤中。

不同泡法不同香气

如果想要茶叶表现香高味浓的时候,就用先茶后水;而如果希望茶叶香气稳定、茶汤甜柔,不妨先水后茶,当然,这要求茶叶要新鲜,否则陈茶会浮在水面上难以下沉,茶汤也寡淡无味。

上投、中投与下投

因茶制宜,是泡茶最重要的原则。茶叶是蓬松还是紧实,是片状还是条状,是粗还是细,是轻还是重,都会影响茶水浸润的速度,因此冲泡手法会有所差异。

以绿茶为例,介绍上投、中投、下投的冲泡方法。

上投

【做法】先注入七分水,等水温下降到80~85°之间,放入茶叶,等茶叶几乎都沉下水面后,轻轻转动杯子,使杯中茶汤均匀。(茶水比例1:50)

【适合茶叶】上投法适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叶,比如像碧螺春、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

【优点】投茶之后,茶叶与水缓缓接触,慢慢下沉,浸润速度慢而且温和。可以避免茶因水温过高而被烫坏,还能完整地欣赏茶叶下沉的过程。

中投

【做法】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3处,待水温凉至90℃左右时,将茶叶投入杯中,稍稍转动玻璃杯让茶叶浸润,再将约80-90℃的开水徐徐加入杯的七分满处。

【适合茶叶】一般适合泡龙井一类的绿茶。

【优点】采用这样的泡法,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味。

下投

【做法】先将茶叶投入杯中,再用80-90℃左右的开水加入至七分满处。

【适合茶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绿茶。

【优点】比较常见的泡茶方法,能让茶味更饱满。

茶叶采摘之理论


采摘为茶叶制造之开始,亦为茶树栽培之结束,盖成茶之品质,泰半决定于茶菁之老嫩,制造加工,虽可使其外形美观,及尽量发挥其蕴含之质地,但于本质上则无改进之可能,故如采摘合理,原料优良,则在制造过程中,各步骤稍为留意,即可得品质上等之成茶,如采摘不善,原料不良,则虽制造技术如何优良,亦难望得佳品,此采摘与制造之关系也。但茶叶之采摘,亦如作物之收获,采摘不善,不独影响收量之减少,抑且足以摧残树势,妨碍茶树之发育,是则采摘之技术,亦影响栽培作业也。

茶叶采摘愈嫩,其所含各种有效成分愈多,品质亦愈佳,单宁,水浸出物,全氮量及茶素,均随茶叶之长大而渐大减少,嫩叶各种应有之良好成分含量均多。盖嫩叶为分生细胞组成,细胞小而膜亦薄,原形质亦浓?细胞间空隙小,故制成之茶,条索整然,不易破碎,水色清艳,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故成茶品质优越。老叶为永久组织之细胞所构成,细胞大而膜厚,由木栓质角皮质纤维组织,细胞间空隙大,原形质浓度减低,制成茶多碎未,且组织粗松,密度减低,冲泡时多浮于水面。大观茶论曰『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次之,余斯为下』,是亦言嫩采为佳也。

采摘之长度与嫩枝之含有成分有关,采摘愈长,则各有关良好成分含量愈低。长摘者,乃指嫩枝养长后采摘之谓也,短摘者,乃指嫩枝尚未长时采摘之谓也。是短摘所制成茶之较长摘者为优。

茶芽最初展开之叶曰鱼叶其形态短圆而小,异于常叶,无锯齿,色较深,不易长大,俗称为脚叶,或托叶,武夷山称为鸡脚叶,日本谓之胎叶,古称之为白合,采摘时,鱼叶不可一并采下,盖采摘鱼叶有下列诸弊:

1. 鱼叶制成之茶乌黑而可溶性少,使茶之品质低下。

2. 鱼叶被采后,则该处不再发芽,故足以减少下次采摘之产量。

3. 采摘鱼叶,足以摧残树势影响树龄。

4. 据爪哇历年试验结果,连鱼叶采下,易生赤锈病及蚊肿病。

采摘鱼叶既有上述弊害,故鱼叶不可一并采下,此种采法,称为留鱼摘,即鱼叶之上着生一芽二叶(最多三叶)而自鱼叶之上采摘也。但台湾据平镇试验所研究,小叶种茶叶鱼叶极小,极易脱落,树力衰弱者,脱落更甚,且鱼叶与叶上第一叶之节距极短,留鱼摘法非常困难,采时非将鱼叶一并摘下,即将使鱼叶震脱,故该所主张台湾之小叶种茶树,最优良之摘法,乃是鱼叶上多留一叶之探摘法。

鱼叶之后,着生普通叶,一新梢由鱼叶起,展开至对夹叶,又称对口叶(先端展开叶,叶较小而薄,新梢长至对口叶后,即入休眠状态,故又称休眠叶)止,其中所生叶数不定,今假定F代表鱼叶,B代表先端展开叶,N代表叶数,则有如下之图式:

F十1十1十1十……B

N

而新梢公式为:

F十1十1十1……P

N

P代表白毫

在新梢生长过程中,先端之叶尚未展开,而在卷缩状态,此芽称曰白毫,N之数依品种季节树龄及树势而定,大约3一4乃至8-9之间。此下与P之间所有叶数,乃采摘上最重要而须加以深刻之研究者,茶叶采摘太老,品质固不佳,但如太嫩,亦不合经济原则。且太细嫩,其滋味每欠醇厚,品质亦非上乘。一般言之,采P+1为制上等茶,P+2为制中等茶,P+3以上为制下等茶,最理想之摘法,以P+2为宜,盖P+1过嫩,产量不高,P+3或以上,则品质低劣,且伤树势,亦属不利。故若第三叶过分成熟或太硬者,则宁舍而不取,若P+3以上,或连嫩枝采下者,殊伤生长力,大有影响于树龄,因嫩枝为茶树之主要营养机构也。特殊茶类,如银针、黄山毛峰等,则仅采芽而不带叶,日本之玉露茶,以P十3为宜,白毫多者反为劣品。

结论伸述于下:

(1)一芽一叶者,采量最少,所得精茶亦少,芽多,精制最省工,品质除外形稍为优美外,余不及一芽二叶。

(2)一芽二叶者,采摘量与一芽三叶者相差无几,而所得精茶最多,品质亦最佳,制造手续较一芽一叶所差无几。

(3)一芽四叶者最不合经济原则。

通常一芽一叶之采摘曰精摘,一芽二叶之采摘曰中摘,为标准之采摘一芽三叶以上之采摘曰粗摘,茶季开始时,祗宜精摘或中摘,绝对不宜粗摘,否则不独影响下季之采量,且足以摧残树势,影响树龄,但秋茶及冬茶,如茶价甚好,则略粗摘亦未始不可,即连鱼叶摘下,亦不影响树势,盖冬茶后茶树不再萌芽,有相当时期之休养也。

采摘之老嫩,就品质言,自以一芽二叶P十2最合标准,即鱼叶之上着生一芽二叶采之,或着生一芽三叶后而采其一芽二叶也。如比采摘,不独品质优良,且老嫩整齐,制造较不麻烦,同时如此采摘,每年第一次之收量虽较一芽三四叶者减少,但全年之总收量,因树势较旺,萌芽较多,采摘周期较短,全年采摘次数增加,故总收量反较一芽三四叶者为多。(据平镇试验所之试验)是则如此标准采摘法,无论对茶厂及茶农言,均有莫大之利益,殊值得提倡也。过细之采摘,如仅一芽或一芽一叶,品质虽佳,但终属浪费,不合经济原则,且太细之茶,除形状特别优美外,滋味反欠浓厚,加之采摘太细,不能促进茶树之生机,萌芽减少,影响茶园单位面积产量甚大,故细摘只能适用于春茶之明前及雨前,用制高级内销绿茶者,对于一般外销绿茶,仍不宜如此过细之采摘也。过粗之采摘,对树势及成茶品质均属不利,其理至为明显,但亦须视环境而定,如日本之采摘即甚粗放,普通均为一芽三叶四草叶至五叶者,此因日本茶业,受天然环境(如气候及土壤)之限制,无法制成高级绿茶,以与我国大陆绿茶竞争,无已乃退而求其次,粗采而多施肥,以求增加茶园单位面积产量(日本每英亩平均茶菁产量达2,800磅以上)且用夹摘法(夹摘每人每日可采250磅以上)以求减低生产成本,而便于廉价倾销。台湾绿茶天然香味较低,品质介于大陆浙皖闽茶与日本绿茶之间,故可称为中级茶,就品质言,并无优异之处,但求价廉,外形好,整齐干净,可用以并入高级茶中,以求减低零售价格,故范和钧氏主张台绿采摘不妨稍粗,可以一芽三叶为标准,以求减低成本至与日本相若,则台绿品质既较日绿为优,偿格又与日本相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自可胜过日本一筹,此说自亦有其理沦根据,但台湾一般茶农采摘本甚粗放,且有愈采愈粗之势,今政府虽提倡一芽二叶法,而一般茶农仍多采一芽三叶以上者,若标准再行降低,诚恐茶农采摘更为粗放,以致不可收拾。且台湾茶树本甚矮小,加以中耕除草施肥甚少,修剪不当,茶园管理不良,采摘不得法,以致茶树树势衰颓不堪,若再粗摘,则不独台绿品质每况愈下,国际信誉降低,且茶树愈采愈衰颓,甚至有死亡之危险。故粗采之法,在任何情形下,必须树势旺盛,茶园管理周到,施肥充足,方能行之也。

新梢之叶,采摘时应酌予保留,使叶腋多发新芽。留叶之法,为F或 F+x ,幼小茶树,则须留芽若干,(即 B+X)俾以育成优良之株势,即长成之茶树,如须保留树势,亦应留 B+x 不采,普通最好之采摘法,为俟新梢长成四叶后,采其第三第四两叶,其余则俟芽伸展后再采,此法曰老嫩分摘法,或曰留芽摘,俗称养标。如此探法,不独品质甚佳,且品质划一,制造处理较为简便,产量亦可增加,树势又易保持,实宜提倡也。

采摘时除须注意其老嫩标准及叶芽数目外,尚须注意其高度及采摘面与树型等,中外采摘有一最大差别,我国采摘,仅注意摘下茶菁之老嫩,不管其自何树之何部位摘下,亦不管摘后树型如何,树势强弱如何,外国摘法则其着眼点完全相反,注意于采后之型式,树冠是苦平整,树势是否健康,旁枝萌发机会是否较多,至于摘下茶菁之老嫩标准,则视个别情形而异,在制高级茶有利地区及时候,则采摘较嫩,用手摘法采一芽二叶,采摘周期较短,勿俟新芽长老即予摘下,在祗能做低级茶有利地区,则采一芽三叶至五叶用机械采摘多施肥料以补救之,尽量减低成本,如日本茶品质虽劣,但在国际市场上仍有其出路。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78765.html

上一篇:茶 · 一片树叶的成分

下一篇:茶学小识:茶叶审评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