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关于黑茶的制茶工艺

2019-11-12
安化茶叶内含物丰富,加工出来的毛茶色泽乌黑油润,很有讲究。其制作工艺过程也比较复杂,成品茶品质佳,具有外形叶长宽大厚实,色泽油黑,汤色橙黄,香味醇厚的特点。那么,关于黑茶的制茶工艺你了解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

黑茶制茶工艺

1、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手工杀青:一般以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权为工具,采用多量高温(一锅炒4~5公斤,火温约260℃~300℃)短时和“双亮双渥”、“渥多量少”的炒法。

机械杀青:黑毛茶杀青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后,打开前盖投入鲜叶8—10千克,并依鲜叶老嫩、水分含量来调节锅温进行闷炒和适时抖炒,待杀青适度后打开茶门。

2、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面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且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干燥)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

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

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黑茶原料等级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要生产的黑毛茶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黑茶价值功效

1、膳食营养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

2、助消化解油

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日本学者通过科学检验已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

3、抗氧化

有关衰老的自由基理论认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产生,也不断被清除,处于平衡状态。黑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儿茶素类、茶色素、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D一胡萝卜素等,而且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铜(SOD的构成元素)和硒(GSHPX的构成元素)等。

黑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4、降血压

茶叶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早有报道。日本报道,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能通过活化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此处,还发现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

我国楼福庆等发现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还能显著降低高脂动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并对ACE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降压效果。

5、杀菌消炎

黑茶汤色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研究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黄素对流感病毒的侵袭和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利尿解毒

黑茶中咖啡碱的利尿功能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来实现的。同时,咖啡碱对膀胱的刺激作用既能协助利尿,又有助于醒酒,解除酒毒。

同时,黑茶中的茶多酚不但能使烟草的尼古丁发生沉淀,并随小便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清除烟气中的自由基,降低烟气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对于重金属毒物,茶多酚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而多饮茶还可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黑茶在原料选用,加工工艺(发酵发花)等方面有别于其他茶,从而导致黑茶的生化成分的组成和比例及由此而产生的药理功能具有特殊性,因而有较好的保健功能。

茶经网小编推荐

黑茶的初制工艺,精制工艺的基础!


如果按照黑茶的加工工艺来看,其实不管是哪个品种,都可以说是黑茶的一个精制工艺过程的分支。而在形成这些品种之前,还有一个加工工序,就是黑茶的初制工艺。这个过程做出来的黑茶,我们就统称它为“黑毛茶”。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黑茶的初制工艺吧!

黑茶的初制工艺

黑茶采用较粗老的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初制工序加工而成。渥堆是决定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渥对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会使成品茶的品质风格有明显差别。如湖北老青茶渥堆,是在杀青后经二揉二炒后进行渥堆,渥堆时将复揉叶堆成小堆,堆紧压实,使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生化变化。当堆温达到60度左右时,进行翻堆,里外翻拌均匀,在继续渥堆。渥堆总时间7—8天。当茶堆出现水珠,青草气消失,叶色呈绿或紫铜色,并且均匀一致时,即为适度,在进行反对干燥。

1.杀青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

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备好草把和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三叉各长16~24厘米,柄长约5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鲜叶下锅后,立即以双手匀翻快炒,至烫手时改用炒茶叉抖抄,称为“亮叉”。当出现水蒸气时,则以右手持叉,左手握草把,将炒叶转滚闷炒,称为“渥叉”。亮叉与渥叉交替进行,历时2分钟左右。待黑茶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便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黑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当然,如今也有很多黑茶采用了其他的干燥方式,使茶叶不带松烟味。这样,黑毛茶的制作才算完成。

黑茶制作工序,黑茶的初制工艺介绍!


黑茶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散茶等。那黑茶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呢?

黑茶的初制工艺

杀青

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以便于杀青能杀匀杀透。

揉捻

杀青后趁热揉捻,将茶叶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

揉捻宜轻压、短时、慢揉。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

初揉的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渥堆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也是黑茶色香味形成的重要环节。

渥堆,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

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表面覆盖湿布或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

渥堆过程中还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

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当看到茶叶已经变得黄褐,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闻起来青气也已经消除,散发出淡淡的酒糟香气的时候,渥堆就已经完成了。

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干燥

干燥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

不忌烟味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

干燥时茶叶色泽渐渐变为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烟香。

当然,如今也有很多黑茶采用了其他的干燥方式,使茶叶不带松烟味。

这样,黑毛茶的制作才算完成。

不同种类的黑茶制作工艺

广西六堡茶

黑茶—六堡茶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的六堡山区,六堡茶的制作分为鲜叶萎凋、揉捻、切碎、渥堆、烘干等工序,它的汤色红浓,滋味浓厚醇和,含槟榔香气,并具有清热润肺、消滞去积的功效。

湖南黑茶

主要集中在安化生产,此外,益阳、桃江、宁乡、汉寿、沅江等县也生产一定数量。湖南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黑毛茶经蒸压装篓后称天尖,蒸压成砖形的是黑砖、花砖或茯砖等。

湖北老青茶

老青茶产于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采割的茶叶较粗老,含有较多的茶梗,经杀青、揉捻、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以老青茶为原料,蒸压成砖形的成品称“老青砖”,主销内蒙古自治区。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类,四川灌县、崇庆、大邑等地生产的西路边茶,蒸后压装入篾包制成方包茶或圆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

看完这些,你对黑茶的了解是不是又进了一步呢?

六堡茶黑茶引见,制茶工艺


六堡茶因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六堡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至三、四叶。采后保持新鲜,当天采当天制完。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外型光彩黑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香气陈醇、有槟榔香。质量忧良,风味独特。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效。在国内外,尤其是在海外侨胞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视为养生保健的珍品。

六堡茶的制造采用当地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采摘标准是成熟新稍的一芽四、五叶,制造方法可分为原料加工(初、精制加工)、蒸压陈化两隔过程。鲜叶捎经晒凉,即采用绿茶制法。经过特殊的渥堆工序并经干躁后成为毛茶。

再经精制,按成品级别进行拼配成为原料,用蒸汽蒸软了投入特别的容器中压紧。成形、包装好的茶放置再透风、阴凉、干湿度适谊、干净卫生无不良气味的地方自然风干一年以上即可上巿销售。

六堡茶的制茶工艺依次为:杀青、揉捻、呕堆、复揉、千躁。

杀青

六堡茶的杀青特点是低温杀青。但相比较而言,全程温度大致有一个从低—高—低的变化过程,其他要点和绿茶杀青相同。杀青方法有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手工杀青用60厘米的口胫铁锅,斜装30度,每锅投叶量3-4公斤,投叶前锅温约80-90℃,投叶后,先闷炒,后抖炒,然后抖闷结合,动作是先慢后快。约炒2分钟,逐步提高锅温达140℃左右,翻炒2-3分钟后,再降低锅温炒2分钟左右。翻炒时留意:老叶多闷少扬,嫩叶多扬少闷。炒至叶质柔软,叶色变为暗绿色,略有粘性,发出清香为适度,全程约5-7分钟。机器杀青,锅温160℃左右,投叶量一般为5公斤左右。投叶量多少因杀青机大小而异。杀青时间5^-6分钟。假如鲜叶过老或遇高温干躁天气,可先喷少量净水再杀青。

揉捻

六堡茶的揉捻以整形为主,细胞破碎率为辅。因六堡茶要求耐泡,细胞破率不宜充分,细胞破碎率把握在65%左右为宜。杀青叶揉捻前须进行短时摊凉,以半小时为好。粗老叶则不必摊凉,须趁热揉捻,以利成条。投叶量不宜过多,以加压后占茶机揉捅容积2/3为好。杀青叶子装机后,先轻揉5分钟左右,待叶子基本成条时,再加压15分钟,揉出茶汁,券紧条索,再松压轻揉5分钟,回收茶汁。下机后进行解块筛分,再上机复揉10-15分钟。揉捻时间较长,一、二级茶约40分钟左右,三级以下茶约45-50分钟。

呕堆

呕堆是构成六堡茶独特质量的关键性工序,其目的是通过呕堆的湿热作用,促进内含物质的转化,减除舍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发展特殊香气,破坏叶绿素,使叶色转变为深黄褐色。

二叶以上的嫩叶,揉捻后先经低温烘至五、六成干再进行呕堆,否则,轻易呕坏或馊酸。呕堆厚度视气温高低、湿度大小、叶质老嫩而定。原则是嫩叶薄堆,老叶厚堆;高温高湿薄堆,低温低湿厚堆。一般堆高33-50厘米。堆温控制在50℃左右,如超过60℃,要立即扒堆散热,以免烧堆变质.在呕堆过程中,一般要扒堆1-2次,把边上茶坯翻入中心,使之呕堆均匀。呕堆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10-15小时。呕至叶色变为深黄带褐色,茶坯出现粘汁,发出特有的醇香,即为呕堆适度。

复揉

经呕堆后的茶坯,有部分水分散失,条索回松,需复揉一次,使条索券紧;呕堆后,堆内堆外茶坯干湿不匀,通过复揉使茶汁互相浸润,于湿一致,以利干躁。复揉前最好烘热一下,用50-60℃的低温烘7一10分钟,使茶坯热化回软,以利成条。复揉方法要轻压轻揉,时间约5-6分钟,使条索达到细紧为止。

干躁

六堡茶的干躁是在七星灶上采用松柴明火烘焙。烘焙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毛火焙帘烘温80-90℃,摊叶3-4厘米,每隔5-6分钟扒一次,使受热均匀,干躁一致,烘至六、七成干时下焙。摊凉20-30分钟,待水分布均匀后再打足火。足火是低温厚堆长烘,烘温50-60℃,摊叶厚35-45厘米,时间2-3小时,烘至含水量在10%以下,即为干躁适度。

六堡茶干躁切忌以晒代烘,所用烧柴切忌用有异味的樟木、油松等柴火或湿柴,以免影响质量。

六堡茶的制茶工艺


在我们此次去广西梧州调研采风之前,关于六堡茶的制茶工艺流程,这是一个连茶叶专业组都非常“抓瞎”的话题。

“因为所有的黑茶工艺加起来,在整个制茶课程的教科书里,也只占了两页纸!”茶语网专业组的小伙伴如是吐槽。作为一个特殊的黑茶品类,喝过六堡茶的人都着实不多,更别提了解它的工艺流程了。

而在了解完六堡茶的完整工艺流程之后,我们对六堡茶和它的幕后制茶人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即便受众的基数跟普洱、乌龙等茶类不可比拟,但他们在工艺的自我要求上却从没有懈怠。

今天,我们把六堡茶的工艺流程好好地捋了一捋,相信了解了这背后的一切辛苦,也会让你对一款优质的六堡茶,拥有不一样的感知。好六堡真心不易,除了健康价值,品饮上,它也值得你用心感受。

一、毛茶初制

采摘—杀青—揉捻—堆闷—干燥

1.采摘:好黑茶也需要嫩度

六堡茶的采摘期很长,从3月春茶季,到11月,都有不同等级不同特色的六堡茶推出(比如老茶婆就是霜降时较为粗老的大叶片制成),但真正高等级、内质丰富的六堡,其原料选择还是以春、夏季为佳。

每年春季春茶采摘季节,乡民们开始根据不同的等级采摘不同芽叶,从一芽一叶,到一芽二三四叶不等。

跟所有茶类制茶一样,这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过程,因为茶叶要保持新鲜,当天采摘当天付制,进入毛茶初制加工工序。

2.杀青:钝化酶活性,保留典型香气

采回的鲜叶摊晾让水分散发以后,开始进入“杀青”。

同样是杀青,手法上看起来也差别不大(主要以炒青为主,也有少量蒸青),但作为黑茶的杀青目的和绿茶的杀青,却又有很大的不同——绿茶不是后发酵茶,杀青时要彻底杀死酶的活性,而作为黑茶的六堡,还要考虑后期转化,所以杀青只是要钝化酶的活性。

这种杀青程度十分考验经验。因为程度低了,会出生青、苦涩的味道,高了又会出焦糊的味道,其后期转化的空间就变少。所以经验的把控非常重要,必须要炒至叶质柔软、叶色变暗绿色、略有黏性、发出清香时,才为适度。

而在这一步骤中,一些带有六堡茶特点的重要香气就会在这一步初步形成,并锁定。而且它的鲜度也在这一步被适度保留。

3.揉捻:使茶汁溢出,并做形

六堡茶的揉捻主要是为了做形,手法上讲求“先轻后重”,让茶叶细胞壁破裂,使茶汁溢出,以增加茶汤浓度,但又不会太充分破裂,以免影响耐泡度,同时使之紧结成形。

4.堆闷:第一道微发酵

“堆闷”是比较早期形成的六堡茶工序之一,早年人们发现揉捻好、经过一段时间堆放后再烘干的茶,滋味变得醇和、苦涩大减,也更易为人们接受,于是逐渐形成了堆闷工艺。

虽然今天,有些民间随意的做茶方式逐渐省却了这个工艺。但在国标里,这一步其实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叶色将由青黄变为深黄带褐色,茶坯出现黏汁等变化,有了这个工艺,毛茶的汤色才能变红、滋味才能变醇。

而堆闷的厚度、湿度把控、翻堆散热的把控,其实也很考验经验,对叶片老嫩的判断、温湿度等略把控不好,一不留神就可能烧堆变质,造成叶底变黑、滋味淡薄。

5.干燥:两次干燥,固定毛茶味道

传统干燥法和现代的机器干燥,现在依然在六堡茶界并行。传统干燥法包括晒干、炒干、柴火烘干(包含七星灶法)等不同方式。而不管是手工还是机械,都要分毛烘和细烘,两次进行。

打毛火时,开始火力要大,烘至5成干时,逐步减弱火力,以免烧焦;而细烘时则要低温长烘,以便将其含水量控制到百分之十左右。

而干燥做完,毛茶味道固定,基本毛茶的工序就做完了。但对于当地人称之为“厂茶”的六堡茶而言,精制的漫长征程才刚刚开始。

二、精制:一个典型大厂精制样本

检测—筛分拣剔—拼配—冷水渥堆—压制—陈化窖藏—成品制作

当毛茶的最后一道工序做完,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就开始发往精制厂了。

为了得到一个最典型的六堡茶精制样本,我们找到了六堡茶界历史最悠久、也是工艺把控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梧州中茶,但让我们意外的是,它的精制厂收到毛茶后的第一个动作居然是检测。

1.检测、审评:一道“自寻烦恼”的工序

说“意外”,是因为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会在原料入库时,就做如此严格的自检和送检,但对于对原料供货商一直要求严格的梧州中茶而言,这是毛茶入仓时的必须动作。

毛茶到了中茶精制厂后一般要经过这样的程序——先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如果有,会有相应的检测或对供应商的批评提醒,然后就是要取样送去有资质的权威部门,检测农残及重金属等多项指标,以及同时按照自身要求做自检(审评)。

而自检,一个是要看含水率,如果含水率过高,还会进行复焙;此外,他们会从外形条索、整碎、色泽、净度,以及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指标来判断外观口感是否符合要求,并从水分、碎末、非茶类夹杂物、水浸出物、总灰分等一系列指标,来判断原料是否达到了制作六堡茶的标准。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自寻烦恼”的检测过程,因为茶叶做成成品后其实也需要抽样送检,但是在每一步生产都与质检环环相扣的梧州中茶看来,一杯好茶从采摘到茶杯,是多方合力的成果,必须从各个层面的监管上做到万无一失。

2.筛分捡剔:分出大概级别

检测后合格的毛茶,就要开始筛分并分级了。虽然初制毛茶在回收的时候,基本都会做简单分级,但依然要再经过拣剔和筛分,做进一步的分级和归堆。

经过抖、圆筛机和风选机各色机器筛选后,大堆的毛茶被分别分为粗细、长短和轻重不同的各路筛号茶,再拣剔不符合品质规格要求的梗片,成为待拼配的筛号茶。

今天的梧州中茶六堡茶成品基本分为特级、1-6级共7个级别。这是中茶自己的分级,但作为历史上六堡茶的主导者,这个分级也基本代表着行业的分级。

3.拼配:拼小样和拼大堆

拼配是大企业的优势和核心技术,也是保持质量稳定的一个关键工艺,而这里的拼配包括拼小样和拼大堆。

拼小样,是指参照企业自身的标准样,再根据当年各路筛号茶的品质进行升降拼和,以制定出拼大堆所需的合理比例。

然后再根据小样制定的拼配比例,拼大堆。但拼完大堆,中茶人表示,从小样到大堆,还会有一些的细微变化,比如整体的香气滋味、包括外形的均匀度等,都要尽量贴近标准样,这需要拼完之后,再做调整完善,做到规格一致,避免叶底出现大小差异很大等状况。

4.冷水渥堆:按等级分开发酵,也是开汤次数最多的环节

冷水渥堆的工艺环节,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梧州中茶,是如今六堡大厂们的通行做法,也是整个六堡茶“红、浓、陈、醇”风味形成的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而不同于普洱熟茶原料统一渥堆发酵,发酵完再筛分、拼配的做法。——梧州中茶的冷水渥堆,都是要按等级、分开发酵的。

因为中茶几十年延续下来的制茶经验认为,这种发酵方式,可以让不同等级的茶叶的发酵时间和发酵程度,都得到更好的控制。

比如茶叶嫩度不同,加水量的多少,茶堆的厚度、宽度、松紧度......等等都有区别和讲究。

而整个冷水渥堆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大约在2~3个月的时间不等。这中间,要不断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温湿度变化,观察茶叶的外观、色泽、紧结度等变化,控制叶温、湿度和茶坯含水量,还要翻堆防止烧心......

每隔一个时间段,就要进行开汤审评,这也是他们开汤次数最多的环节,即便按照最短的渥堆时间计算,都要经过至少8次开汤。

直到原料色泽转为红褐,散发醇香,叶底黄褐,汤色转红才为适度。

5.审评、再拼配:对拼配的完善

而不同等级的原料在实际的渥堆发酵完成后,又会发生一些各自的变化,这就需要再审评,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再拼配。

6.蒸压做形:成品或大箩

再拼配之后茶叶基本就算成品茶了,这时候,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有些茶是直接蒸压成饼、砖、沱等成品形态,或者保持散茶状态,进入仓储。

另一种,为了便于储存,还是蒸压成传统箩筐的形式(每篓重量为30-50kg),然后一箩箩、一筐筐地运至不同的仓库开始进入最后一个关键环节——仓储。

7.陈化窖藏:一茶多仓、一茶多藏

六堡茶界崇尚“以陈为好、越陈越佳。”因而六堡茶的储存对于其品质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将六堡茶储存在普通的泥砖房子中,是六堡茶仓储早期的雏形。

而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产实践开始,当时的梧州中茶开始慢慢重视窖藏的作用,在多年的经验累积下,梧州中茶的仓储形式也开始慢慢向“一茶多藏”的形式转变。

一般,茶叶在经过以上精制工序后,开始进入“陈茶窖”,这是一种类似红酒酒窖的、冬暖夏凉,控温控湿,通风透气而不透光的特殊仓储环境。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湿度常年保持在55%-75%之间。

中茶人认为,“陈茶窖”环境得天独厚,可以使茶叶中的内含物得到充分转化,滋味变得更醇和,香气更陈纯,层次感更丰富,更能彰显出窖藏六堡“红、浓、陈、醇”的独特品质。

而当茶叶从“陈茶窖”中存放到了一定时间后(一般是1年),经过开汤审评,认定品质合适以后,茶叶将“转仓”到建成已经有了60多年历史的砖木仓。

而这些几十年延续下来的连续使用,已经在陈茶窖和砖木仓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有益菌群和微生物小环境。中茶人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窖藏+砖木仓”的仓储,茶叶才会逐渐形成中茶窖藏茶独特的香气、口感、滋味。

在砖木仓里,他们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仓库中的不同位置,有些会更帮助香气的提升,有些会更帮助滋味的转化,于是也琢磨出了一套,通过调整茶叶在仓库里的不同摆放位置,来调控香气滋味的办法。

当存储到了一定的时间(一般为2年),再开汤审评,达到标准了,再包装拿出去销售。

当然,以上只是常规的操作,具体到每批茶是不是适合窖藏(注:不是所有的茶都窖藏,也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窖藏的。比如发酵程度很轻的,发酵很深都不太适合窖藏,原料茶、内含物不丰富的也不适合)、每批茶具体的窖藏时间、木仓陈化时间的或长或短,都是要根据茶叶本身特性判断,再按照技术方案定好存放时间及位置。这需要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才能把握。

8.成品制作

当陈化完成后,一些大箩仓储的茶叶,就可以进入精制加工厂,进行最后的成品制作。

这包括再次除杂(包括静电除茶、筛分、去石(机)、风选、拣梗、人工拣杂等)、蒸压、包装、抽检等环节。

六堡茶的主流包装依然是大小不同的竹篓形态。当然,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也开始有砖、饼、沱、散茶等各种形式。这就需要企业按照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压制成不同形态,然后包装、装箱,发往不同的订货商和门店。

千两茶的由来湖南珍贵黑茶千两茶的制茶工艺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千两茶,都会惊叹其古朴的外表、形如树杆,花格篾篓捆的包装。不禁疑惑,人们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茶呢?千两茶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千两茶最早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山西茶商设在安化边江的茶行“三和公”号首先创制而成,距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了。成茶紧密坚实,茶干黑润油亮,汤色红黄明净,口感纯正,滋味醇厚,常有寥叶、竹黄、糯米香气。热喝略带红糖姜味,凉饮有甜润之感。

那么千两茶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千两茶制作工艺为安化所独有。以安化上等黑茶为原料,制作工艺也有其特殊有要求;一是必须是地道的安化茶;二是原料必须无梗无杂,才能制作千两茶;三是盛茶的长筒花格篾篓必须是新鲜楠竹组成,一根楠竹只能织一只。每只茶净重保持为36.25千克。千两茶的制作分为蒸包灌篓和杠压紧形这两个阶段。

蒸包灌篓:分五吊、五蒸、五灌、铺蓼叶、胎棕片,上“牛笼嘴”等步骤。即:将原料分次分过秤(每吊200两)后,分别用布包好吊入蒸桶用高温汽蒸软布分次装入花篾篓(内衬有蓼叶、竹叶、棕丝片各一层),层层由人工踩实压紧,最后上“牛笼嘴”锁口。

杠压紧形:将灌好茶的花篾篓置于压制场的特制杠杆一下经五轮滚压,由6个青壮年男子,赤膊,短装、绑腿、赤脚上阵,压制时由5人下压大杠,一人在前面用脚踩篓滚压,一人操小杠绞紧篓篾,随着篓内茶叶受压紧缩,花篾篓期性不断缩小,压大杠和绞小杠交替进行,反复无5次,加箍绞到花卷圆周围尺寸符合要求为止,最后由一人手挥木锤,锤击花卷整形。这些繁杂的工艺过程后,置于一这冷却定型。定型后还要松箍、杀篾、销口、标记制造日期,日晒夜露一个月,即为成品茶。

最后形成长约1.65米,直径为0.2米左右的圆柱体,置于晾架上。经夏秋季大自然的日晒、夜露、风吹(不能雨淋),进入长期存放期。这一个过程,其实质是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茶的吸附特性,使蓼叶、篾片等的香气和天地雾露、阳光之精气吸于茶体之内,故存放越久,质量越好。

从制茶工艺看六堡茶的品种


温度

六堡茶发展至今日品种基本上已经固定,包括农家茶、精制茶和老茶婆,外加一个特种茶——虫屎茶。虫屎茶我们以后再细说,今天主要从制茶工艺的角度去了解一下农家茶、精制茶和老茶婆。

几个关键制茶工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六堡茶相关的制茶工艺关键词。

杀青——鲜叶走水或萎凋后进行高温处理,短时间内破坏酶的活化,制止酶促氧化作用,去除青草气,使茶叶柔软便于揉捻造型。

揉捻——整形为主,使茶叶外形好看并减少体积;同时通过揉捻的力度破坏一定比例的细胞壁,挤出部分茶汁,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

闷堆——农家也称为“沤堆”,茶叶揉捻后短时间堆积发酵,农家一般为一个晚上。

渥堆——人工堆积发酵,利用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促使茶叶内含物质快速转化,苦涩味消失、滋味变醇,茶性由寒转温。六堡茶的渥堆持续时间一般为半个月以上、一个月以内。

蒸压——渥堆后将茶叶蒸软然后压箩。

干燥——六堡茶的干燥一般为自然晾干。

农家茶

六堡农家茶历史悠久,顾名思义就是茶农自家制作的茶叶,是从历史上的绿茶发展而来,制作工艺较简单易操作。不知从何时开始茶农无意中发现沤堆一晚上的茶叶制作出来的茶汤滋味更醇厚且没有那么苦,更适合后期存放转化,于是形成了今天农家茶的制作方法:杀青——初揉——沤堆——复揉——干燥。六堡原种茶树为乔木型树种,制成农家茶后滋味浓强,适当存放十年以上会出现独特的槟榔香。

精制茶

六堡精制茶出现的时间较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梧州茶厂成立后融入科研力量而出现的现代制茶工艺所生产出来的六堡茶,本地人习惯称之为“厂茶”。精制茶的工艺复杂,也历经演变、改进,从当初的双蒸工艺发展到现今的加水增湿渥堆,主要的工艺为:毛茶——加水增湿渥堆——蒸压——晾干——陈化。关键工艺为渥堆,是一种人为的深度发酵过程,使茶叶内含物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茶汤顔色及口感和农家茶区别很大。正如云南普洱有生普和熟普之分,六堡农家茶和精制茶也可以分别称为生茶和熟茶。

精制茶由于工艺复杂,处理环节较多,因此茶汤的风格更趋细腻和丰富。经过了渥堆处理,成品茶后期转化速度较农家茶更加快速。农家茶的新茶滋味较烈,而精制茶即使是新茶,茶汤口感也会较醇厚温和。精制茶经过长时间的仓储陈化,香气上往陈香、木香、药香发展,保健功效也与农家茶有所区别。

老茶婆

老茶婆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是以霜降前后一周采摘的六堡茶树老叶子制成。老茶婆的制作工艺简单,不炒不揉,杀青方法独特,仅以焯水方式去掉青味,再日晒干燥而成,因此茶性更接近茶叶本性,与云南老帕卡在制作工艺和风格上都极其相似。有些老茶婆存放一段时间后还会产生珍贵的虫屎茶。

老茶婆一般采用煎煮或闷泡方式品饮,汤色淡雅,清澈透亮,入口甘甜,果香浓郁。在以前,年份很长的老茶婆往往还被农家当成药来使用,并用以日常的养生保健,可起到健胃祛湿的功效。

现代制茶工艺是什么样的?


现代制茶工艺,“茶的制造”并不是件简单的 事,有人说“好茶可遇不可求”, 对讲究品茗的人而言,也的确如此。 “天、地、 人”三者是制茶最重要的条件, 唯有三者能充分配合,才可制出高品质的茶叶。

所谓“天、地”是自然条件,天是“天时”也就是气候,茶树性喜温暖多雾的天气,平均温度以十五度到二十度最为理想。

地是“地利”,也就是土质,茶树生长的最佳炀所是商岩峭壁,终年饱受云雾滋润,所以茶树一般都生长在山坡地。茶树是否能得“天时与地利”,对于成茶品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天地的因素以配合完整了,再下来就是“人和”,所谓“人和”就是栽培技术与制茶技术;首先,茶叶“采摘的时机”也是决定品质的要素,至于摘下来的茶菁如何去制造,才能将茶的特色完全表现出来,那就要看茶师的技术了;比如萎凋的时间,发酵的 ;程度、烘焙的次数与时间等,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必须根据经验与当时的情况来决定。

这种制茶的技术,不是用文字或学理可以完全说清楚的,因为它是一门既灵活又深奥的学问。

所以一个经验丰富的茶师,是相当难得的。在机器未发明前,制茶的程序完全由人工来进行,因此产量并不多。

但自从使用制茶机器以后,几乎每户自产自制的茶农们皆宥完善的机械设备,因此,有些过程机械代替了人工,产量遂而大为提高,价钱也因此较适合一般家庭的消费。

尽管有自动化机械的代劳,但注重品质的高级茶,有些部分还是需用人力照顾,制茶的工作仍是相当的辛苦,尤其是半发酵茶的制造,除了要有精巧的技艺外,更要有绝 大的耐心,因为从茶菁的处理到成茶,需九至十五小时,任何过程都要小心谨慎,不得 大意或掉以轻心且制茶的工作,经常是在深夜进行,全家人彻夜不眠,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人们都已入梦乡,但茶农们还辛苦的工作着,一直工作到天亮才入睡是常有的事,因此当人们细品茶味,陶醉在馥郁的茶香中时,千万别忘了茶农们制造的艰辛。

成茶的种类很多,每种茶的制作过程虽不尽相同,然而也不是完全不一样。茶可分为全发酵、半发酵及不发酵三种。而其制造过程也可依此分为三大类,即红茶、绿茶、 消茶半发酵茶等三组不同的制造程序。全发酵茶有(安化黑茶,茯砖茶,广西六堡茶等)。

虽同届半发酵茶,其制法大同中还是有小异,例如乌龙茶与铁观音也不完全一样,而其差别只在炒青以后焙及团揉的次数不同而已。其細微差异处的分辨应是茶师的事情,一般人只要能大略了解其程疗也就足够了。

千两茶的初制工艺是什么?


千两茶的制作分为除初制工艺、半成品加工和成型工艺三大工艺。初制工艺是最重要的步骤。所谓的初制工艺就是讲鲜叶加工成黑毛茶的过程。那么千两茶的初制工艺是什么?

1、鲜叶采摘:千两茶生产原料一般采用大叶种,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及成熟对夹叶,此类鲜叶制成的干毛茶一般为二级6等,三级7、8等。黑茶鲜叶采摘不忌讳雨水叶,不采虫叶、病叶。

2、摊放:鲜叶需要进行适当摊放。

3、洒浆:由于鲜叶的含水量一般较低,为保证杀青效果及后期的渥堆发酵,一般需要进行洒水,俗称洒浆。一般5千克鲜叶约洒水0.5千克,但雨水叶不需补浆。

4、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作业,当筒体温度达230℃左右时,均匀投入鲜叶,杀青程度以叶片暗绿无光泽,有清香气,叶缘稍有鱼眼泡。

5、揉捻:采用50型揉茶机作业,杀青叶装到揉筒3/4位置时为宜,遵行“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茶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视细胞破碎情况而定,以茶汁附在叶表,无碎末为最佳。

6、渥堆:茶坯趁热渥堆,不需要解块直接码堆,成堆一般为圆堆或方堆,重量250千克以上,便于发酵起温。渥堆时间16~35小时,视发酵情况而定,当茶坯发出酒糟香,稍带酸辣味,茶叶手抓不粘手,叶表有水分,俗称“发汗”,即完成渥堆。

7、干燥:将完成渥堆的茶叶采用烘干机或日晒进行干燥。烘干机干燥的黑毛茶清香味明显,叶张卷曲,色泽黄绿,汤色金黄,日晒干燥的黑毛茶有日晒味,色泽乌黑油润,叶张微卷,汤色橙黄浑,以烘干机干燥为佳。

千两茶是采用安化本地产优质黑毛茶为原料,将经汽蒸变软后的黑毛茶灌入垫有蓼叶和棕片的长圆筒形的篾篓中,用棍、锤等筑制工具,运用绞、压、踩、滚、锤等技术,经多次反复锤压和束紧,使茶支达到致密坚实的要求。最后形成高160厘米左右、直径0.2米左右的呈树状的圆柱体,在自然条件下经“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干燥而成。在千两茶的初制工艺之后的步骤是半成品加工(补发酵、烘焙、筛分、拼配)和成型工艺(司称汽蒸、装篓、踩压整形、锁篾、凉置)。

以上就是对第一阶段千两茶初制工艺的介绍了,之后再将第二阶段的半成品加工和第三阶段的成型工艺两大工艺完成,那么整个千两茶就制作完成了。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关于黑茶的制茶工艺》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黑茶泡制”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66021.html

上一篇:黑茶如何保存

下一篇:黑茶保存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