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浅谈茶树龄与口感滋味

2022-03-04

喝普洱、岩茶、凤凰单丛茶的人会经常说到、听到这些词语:老树、古树普洱、老丛水仙、老丛肉桂、宋种单丛、老绿茶等等,这些老树、古树所产的茶叶品质如何?口感如何?那又是怎样去识别呢?

普洱茶从茶汤口感滋味来说,古树茶要比台地茶好,其主要是在滋味、香气、醇厚、回甘方面。若从理化成分与微量元素、矿物质来看,古树茶和台地茶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来说谁好谁差,古树茶的水浸出物、灰分、钙等含量低于台地茶,故刺激性低。若从均衡指数来看,古树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寡糖、总糖、铜铁锌等等微量元素要高于台地茶。而台地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灰分、多糖、黄酮、硼、硫、磷、钾、镁等等的含量则比古树茶高。新老茶树所各有千秋,不能盲目。

凤凰单丛的树龄越大,其刺激性越低,尤其是乌崬山百年以上的老丛,香气幽长,滋味醇厚,喉韵好,回甘强,山韵尤显。重手泡也不见苦涩度,是很多单丛茶客的最爱。

铁观音品种属于灌木型,这和其树干吸收养分有关,若是树龄越长其酚类物质就越高,氨基酸含量就偏低,若做成轻发酵的铁观音就会造成其滋味苦涩,鲜爽度降低。新丛的氨基酸、多糖、等含量却高于老丛。加上现在铁观音的制作工序改进,采用轻发酵等工艺,一般采用3--5年的新丛,其制出来的茶汤色呈浅绿,滋味鲜爽清香,但音韵不足。

武夷岩茶的老丛多是指树龄50年以上,很多老丛的根部及枝干都长有苔藓,这和当地的丹霞地貌、土壤、生长环境等有关,这些老丛制作出来的乌龙茶,其香气内敛,品质优异,滋味协调性很好,丛味十足,汤水柔和、醇厚,回甘强、留香持久等。而老丛岩茶所含的有机锗元素及武夷酸是其它很多茶类所欠缺的。有机锗基本是在树龄50年以上的老丛出现,具有抗衰老、抗癌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而武夷酸是武夷岩茶特有的一种具有药理功能和营养价值的内含物质,所以说武夷岩茶优于其它茶类是有根据道理的。但有部分老丛可能是因为树龄比较长,或管理不善,反而会把其品种香等特点弱化和退化掉。

武夷百岁香的丛味、岩韵尤为明显,部分茶客会说这茶的茶气很强,而吴三地水仙其树龄很多过百年,处于高山地带,丛味尤为明显,但缺少岩韵,喝起来没骨感。

武夷桐木关的高山奇种(正山小种)红茶,相对来说,老丛的条索比较壮实,显毫,色泽为金黄黑三色相间,油润;茶汤呈金黄色,其品饮时最大特点就是老丛味、高山韵尤显,滋味醇厚、鲜爽、甘活,喉韵佳,带有花果香及蜜味等。普通的正山小种红茶其外形:条索肥实,圆直,色泽乌润,不带芽毫,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而高山老丛红茶冷饮的时候其香气、滋味、口感俱佳,汤色透亮,回甘明显,饮之令人愉悦,沁人心脾;而普通的正山小种红茶冷饮的时候比较粗涩、刺激性稍大,汤色稍有混浊。

绿茶的树龄长短和其制作的茶品也有关,一般来说制作名优绿茶,多选用新丛,一是产量高,另一是滋味口感好、鲜爽度较高。而有些灌木或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其树龄越长,所作出来的绿茶滋味倒是醇厚、但清香和回甘不如新丛。如广东、福建等地的一些灌木及小乔木型老茶树,所制的绿茶苦涩度高,用于密封陈放一二十年,甚至更久时间,拿来冲泡,口感、滋味、醇厚及陈香等一点不亚于普洱茶,有的甚至可以冲泡至二三十泡仍有余香余味。

小编推荐

如何检测古茶树的树龄?古茶树的树龄检测方法


我国茶树栽培历史由来已久,然而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对古茶树的树龄检测还没有准确而统一的检测方法,比如云南普洱茶树的树龄检测,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检测方法,那么,古茶树的树龄是怎么检测出来的呢,古茶树的树龄检测方法有哪些?

古茶树的树龄检测方法:

1、估测法:

(1)访谈调查估测法:

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当地老人来推测古茶树的大致年龄。

年轮推算古茶树的树龄

(2)实地勘测调查法

根据所测古茶树的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外观老化程度、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的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其树龄。

2、查找文献调查法

南糯山被称为茶树王的栽培古茶树,基部径围达1、38米,树龄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死去。这“树龄800多年”,据说就是通过文献记载论证出来的。

古茶树的树龄检测

3、碳14测定法

与年轮测定法相似,要从树干上取样实验,对古树生长百害无一利,而且误差在20年以上。据说凤庆香竹箐的大茶树3200年的树龄就是这么测出来的。这是考古学上普遍采用的测定法,不知凤庆香竹箐的大茶树3200年是如何测定出来的。

4、CT扫描法

CT是一种射线,对树木有影响,而且设备贵,测定成本高。(此法基本不用)

如何鉴别普洱茶树龄?


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

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

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

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

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优质白茶的口感滋味如何?


色、香、味、形、叶底是茶叶审评的五大因子。其中,滋味权重最高,是茶叶评审最主要的品质因子。所谓滋味,实际是茶叶水浸出物在味觉的综合表现。茶叶内含物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随不同茶类、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产地域、不同生产季节、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栽培管理方法、不同加工工艺技术、不同原料级别而有差异。

科学检测,茶叶中含有600余种物质,其中有机物质500余种,约占总量的93.0%-96.5%;无机化合物100余种,约占总量的3.5%-7%。茶叶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保健成分主要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生物碱、芳香类物质等。一般多酚类物质是构成茶汤涩味的主要成分,咖啡碱为苦味物质,氨基酸无味物质,茶多糖为甜味物质,茶叶以这些物质为主,综合形成茶叶的滋味。现行国家标准是“白茶滋味以鲜美、醇爽、清甜为上,粗涩淡薄为差”。寥寥19字,显然过于简单。

我认为优质白茶的滋味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柔:是指茶汤细腻、柔和,口感令人赏心悦目,柔的具体表象是久泡不苦涩、或苦涩味很轻。柔是味觉的高级表现,柔不是滋味淡、更不是没有滋味,这一点很多人容易混淆。如同太极拳动作轻柔,但我们绝不能说太极没有力量。柔,与生硬粗老相对应。

绵:是指茶汤醇厚绵长,入口的滋味与回味能连为一体,回味悠长,如同站在高山之巅,俯视群山绵延的感觉。绵与寡淡、单薄、回味短或没有回味相对应。

滑:是指茶汤饱满顺滑,像一滴水滴在荷叶上的表现。滑本义是光溜、不粗涩。与滑相对应是涩,更糟糕的茶味表现是针尖麦芒般的刺喉,或如尖锐物的扎喉,或如鱼刺梗喉或锁喉。

甜:是指茶汤滋味像糖或蜜,口感很舒服。甜有微甜、甘甜、蜜甜、腻甜。微甜,如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久尝不腻。甘甜,如同历经沧桑,苦尽甘来,滋味最为真醇。蜜甜,如同热恋中的男女,甜甜蜜蜜,令人生羡。腻甜,如同利害之交,虽甜极一时,但瞬间即腻,浅尝即止。世间百味杂陈,唯有甜味最美,与甜相对应的是苦。

活:是指茶汤入口生津,茶味鲜爽、鲜活,滋味的内容丰富、变化层次多,细品每一泡都有所不同,意境深远,回味悠长。好的白茶往往伴随茶园生态环境的气息、山间泉水、茶园土壤等特征。如同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和岩风,又如同古树茶的藓香枞味,又如同云南景迈山林下茶的山野气息。与活相对应的是死板、呆滞,没有或缺少变化。

滋味审评中,白茶不应有严重的青腥气和苦涩味;如果有,说明萎凋走水不充分,半途将茶叶烘干。茶汤入口应该生津解渴,如果口干口渴,说明萎凋过程中存在间歇性走水停顿;茶汤绝对不能有杂味、酸味、馊味和臭味,如果有,说明走水停顿时间太长,造成茶叶不同程度变质。另外,白茶不应有烟火气,如果有说明萎凋热风漏烟;不应有高火香,如果有说明违背白茶工艺精髓,茶叶是高温烘干的;不应有保管不当造成的仓味、霉味、异味。

西湖龙井口感、滋味怎么样,茶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欲知西湖美,先品龙井茶。喜欢杭城的人,没有不爱西湖龙井的。因此早春游西湖的人,多半都是冲着龙井茶去的。

西湖的龙井主要分布在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和梅家坞五处,其中以狮峰龙井最佳。但我一直不明白狮峰的龙井为何产在龙井村?直到那一年,去了龙井村,结识了钱村长之后,才知道村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她坐拥狮子峰,独享龙井泉,把西湖龙井的风头全占尽了,就连乾隆皇帝也来锦上添花,亲赐了一座御茶园。

狮峰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尤其是明前的芽叶,形如雀舌。记得那年我去的时候,已经过了清明,明前采下的鲜叶,都已经加工好了,钱村长知道我们去,特意留下一些,让我们细细看、慢慢品。人说龙井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我想这狮峰的龙井恐怕是全占齐了。

干茶放在茶盂里,条形整齐,宽度一致,黄绿色齐刷刷的一排,好似当年的世博女兵,青纯美丽,怪不得古来就有“好山好水出好茶”、“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说法,可见茶和人,还有自然环境都是相通的,也许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法则吧。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明前龙井最稀罕的就是这头一茬茶,被称作珍品。她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女儿红”,相传都是由未婚的少女,用双唇衔来,一片、一片放入茶蓝之中,看这盂中之茶,形如美人,是否就是那传说中的女儿红呢?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我特意捧起茶盂,细细闻了一下。果然清香扑鼻,茶气芬芳,可就是没有闻出少女的味道。

“怎么样?这可是龙井的极品啊!”钱村长自信满满地看着我。

“这就是传说中的女儿红吗?”我弱弱地问了一句。

“茶倒还是当年的那几亩,只可惜现如今采茶的,都已经是当了妈妈,甚至奶奶的了。”没想到一向严谨的钱村长还有这等诙谐幽默。

后来我才知道,龙井茶的采摘也是极有讲究的,采时要用巧劲,不能硬掐,否则会留下掐痕,影响美观。另外,摘下一片,就要往蓝中投放一片,切不可捏在掌中,因为这样手的温度会让绿叶变红,所以才会有用唇之说。当然今天的让你是不会再用唇去采了,但各种讲究还是需要的,我想二八少女是断然干不了的,那就只能有劳那些茶嫂、茶妈们了。

除了采摘,龙井茶的炒制,也是大有讲究的。说起龙井茶的制作工艺,钱村长说来头头是道,总结起来就是: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做起来一样不得马虎,其中的时间和火候都要根据当年的气候、温度和茶的品质来定,否则再好的茶也被糟蹋了。可见,好茶来得不易,怪不得钱村长对他的茶总是惜金如命,坊间就有“千金难求女儿红”的说法,今天也算是开眼了。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可是在龙井村,我却有了新的感受。

那一日,钱村长专门差人从龙井提了水来为我们泡茶。钱村长用的是中投法,先在杯里放少许水,再把茶轻轻投下,晃一下,也许是为了让茶充分适应北理的水温,然后再把水倒满。据说这样水的温度就不至于太高,不会烫到茶,有利于茶的发挥。果然,这些“世博女兵们”,在龙井泉的沐浴下,一个个昂起头来,精气神十足。这样的茶味,想来乾隆皇帝回宫之后也是喝不到的。

虽没见过钱村长做茶,但就他泡茶的水平,也可以断定他是懂茶的。茶到了他这里,就像是他的孩子、他的兵,无论是上投,还是中投,她们都能精神饱满,绽放出所有的芬芳。钱村长说,泡龙井茶,除了水质,就是水温和时间,这个掌握好了,茶自然就有精神,有了精神的茶,还能不好吗?

这话一点不假,茶就如同人一样,只有你懂她,她才会懂你,好茶一定是为懂她的人而生的。

茶树树龄多老才能称之为“老丛”?


“老丛”是近年来新冒出来的一个武夷茶概念,多为“老丛水仙”,偶也有“老丛肉桂”。

老丛之所以称老,指的是树龄老;然而究竟多少年的树龄才称得上“老”呢?有的说30年以上,有的说50年以上,有的说至少要100年以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所谓的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儿童的眼中,30岁就算老了,可在老人眼里,30岁就是个青年;在过去,到了50岁就可自称“老夫”,“老朽”,但按时尚的观念,50岁还正是壮年;只有到了70岁,才算得上老,可以享受老人补贴。茶树的寿命要比人的寿命长多了,但要称老恐怕至少也要50年以上。

如果按50年树龄计,从2010年逆推上去,只有在上世纪60年以前种植的茶树,才可算“老丛”;如果按100年计,要上世纪初种的茶树才够资格。但上世纪初的老茶树极为罕见,上世纪50-60年代种的茶树也不多;真正有数量的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末种的茶树,因为那时经济大发展,闽北的茶园发展比较多。但这些30年左右的茶树,能算老丛吗?当然,如果与闽南铁观音以“新丛”为贵相比较,说是“老丛”也名符其实。

但是对于茶客来说,更多关注的并非是茶树的新或老,而是所谓的“丛味”。可是丛味究竟是什么味?绝大部分都说“丛味”是一种“青苔”味,口感滋味较一般水仙更粘稠;也有人说是木质味、陈茶味等等。所谓木质味,实际上是一种茶叶本身的自然味道,这在晒青茶中最常见,特别是生普与陈年白茶的木质味非常明显;至于陈茶味,顾名思义,只能出现在多年陈放的茶中。

青苔味呢?这是老丛的最大亮点。青苔本身的味道,是一种清新的青草味;生长在岩石上的青苔,如果是在大太阳天,突遇阵雨后又放晴时,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带着甜丝丝石头味的强烈干草味,具有相当的穿透力。这种味道是武夷岩茶“岩韵”的一个重要特征,有时甚至可以判别是否是“正岩”茶的一个标准。但如果是上品岩茶,岩韵的最主要特征,一是花香,二是岩骨——茶汤的滋味;一般来说,要仔细体会,才能感觉到隐约岩上青苔味。这在喝武夷山茶人华安制作的老丛水仙就非常明显!

当然,也有一些“老丛”的青苔味,其实不是自然形成的苔味,而是茶叶没焙透的返青味——实际是存放时返潮引起的。这种状况在一些轻焙火的花香型乌龙茶中经常遇到。一般来说,如果返青味不算太严重,复焙一下即可解决。但是无论如何,终不能把返青味当作丛味。

综上所述在鉴赏老丛水仙时首先要判别其是否具备水仙茶的基本感官特征;其次才确定所谓的“丛味”青苔味是否出于自然,以及程度的轻重。不管怎么样,总不能喧宾夺主,让青苔味压过了水仙味吧?有一些茶客因为个人口味偏好丛味,自然无可非议。或许就是有了这部分的消费者,才引出了“老丛”。不过对于一个理性的茶客来说,看到“老丛水仙”或别的什么“老丛”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水仙”而不是“老丛”。

不同树龄的古树茶口感有什么差别呢?


普洱茶越陈越香,说的是成品茶的越老越好,现在市面上普洱新茶却越来越贵,而却越是树龄大的茶树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越受追捧,那么,是不是树龄越大的普洱茶就越好呢?不同树龄的古树茶口感又有什么差别?

大茶树(树龄500-1000年)

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云南滇南茶区的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通常,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正确采用普洱茶的泡法,茶汤温润,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树龄300-500)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原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生态古茶树(树龄100-200)

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小茶树(树龄35-60年)

普洱茶功效与作用明显不足,多为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普洱茶功效与作用以及普洱茶的价格较前几种树龄的普洱茶最低,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不同树龄的古树茶口感有什么差别?


普洱茶越陈越香,说的是成品茶的越老越好,现在市面上普洱新茶却越来越贵,而却越是树龄大的茶树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越受追捧,那么,是不是树龄越大的普洱茶就越好呢?不同树龄的古树茶口感又有什么差别?

大茶树(树龄500-1000年)

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云南滇南茶区的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通常,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

正确采用普洱茶的泡法,茶汤温润,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树龄300-500)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原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生态古茶树(树龄100-200)

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

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小茶树(树龄35-60年)

普洱茶功效与作用明显不足,多为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普洱茶功效与作用以及普洱茶的价格较前几种树龄的普洱茶最低,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不同树龄的古树茶,口感有什么差别?


千年以上的古茶树,极其稀有,树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价格也极高,功效与作用最为明显。

大茶树(树龄500-1000年)

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云南滇南茶区的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通常,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正确采用普洱茶的泡法,茶汤温润,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树龄300-500)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原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生态古茶树(树龄100-200)

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小茶树(树龄35-60年)

普洱茶功效与作用明显不足,多为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普洱茶功效与作用以及普洱茶的价格较前几种树龄的普洱茶最低,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霍山黄芽的口感滋味如何?


霍山黄芽,想必很多人都喝过,但是依然有没有喝过的茶友会对它的滋味口感是比较好奇的,那么,具体的霍山黄芽的滋味如何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霍山黄芽,自古以来就是“贡茶”,也就是现在的上等好茶叶。别看它的外形一般,色泽深绿的,但品饮过的人都知道,其干茶花香中夹杂着淡淡的板栗香味,非常的诱人,好闻,可以给人一种嗅觉上的享受。

霍山黄芽的口感:冲泡后,板栗香味明显。

不同冲泡次数下,有不同层次的口感:

第一泡:汤水淡黄绿色,口感顺滑,栗花香味道很足,回甘速度快。

第二泡:因前几泡的浸出物质比较多,所以茶汤喝起来有点甜,是那种清淡的甘甜味道。

第三泡:当泡到第三泡的时候,栗香味非常的浓,并且很厚重,非常的耐人寻味。

第四泡:香气虽然有所减弱,但茶汤滋味依然很甜美;

第五泡:基本上味道就很淡了,一般可耐3-4次冲泡。

1、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2、成品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冲泡好的霍山黄芽汤色黄绿,清幽的茶香随着袅的热气缕缕飞出。

1、提神醒脑

霍山黄芽内含丰富的咖啡碱,儿茶素等成分,这些物质进入大脑后,对人体中枢神经有刺激的作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再加上它本身的气味就很芳香,饮用后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还可以帮助消除疲劳。

2、降脂

霍山黄芽中内含的茶多酚含量是比较高的,这些物质可以帮助清除掉累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还可以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起到降脂的效果。

3、清热

《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茶叶,如霍山黄芽,是一种清火的凉性饮品,能除烦消暑、清热降火,夏天常喝是非常不错的清热饮品。

4、帮助消化

霍山黄芽内含的芳香物质,这些物质成分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所以对于便秘、不消化的人群来说,经常喝些霍山黄芽,可以增强肠胃消化功能。

5、抵抗辐射

霍山黄芽内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抵抗辐射,可以对辐射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那些经常使用电脑、电子产品的上班族来说,那么常喝些霍山黄芽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其实,霍山黄芽不仅仅好喝,口感滋味都很清淡芳香,并且饮用养生保健功效也是非常好的,生活中适当的饮用,可以大大的促进身体健康哦。但是在饮用之前,也最好是先了解清楚自己身体情况,如果身体体质偏寒的话,那么建议最好还是不要喝霍山黄芽的好。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9802.html

上一篇:茶叶相关知识:识别优质西湖龙井茶

下一篇:茶叶鉴别知识:龙井茶鉴别有讲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