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重踏云南茶马古道路

2022-02-11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踏云南茶马古道路”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重踏云南茶马古道路”相关知识!

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玉龙山下茶马古道。茫茫山原之国,云南,同是高原却没有西藏的那份神秘,安宁、淳朴是这里永恒的主题。如果你没有到过高原,云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不会让人感觉到高海拔那种特有的压抑,清爽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足以让你陶醉一夏。

广州富宁

感受德天瀑布的气势

从广州出发,过三水大桥,经广肇(肇庆)高速、广云(云浮)高速、南梧高速直达南宁,全程大约600公里,行驶6小时。广州到南宁路段除了云浮至岑罗段国道路面有些破损以外,其它基本都是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路况甚佳。如果走湛江段虽然基本全程高速,但绕了一个大圈,费时太久,走梧州段盘山公路太多不安全,经过商议我们决定走肇庆罗定线,从肇庆经罗定到岑溪、玉林。

晚上入住南宁,一早动身前往富宁。途径大新路段,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景色甚好。清晨太阳尚未升起,雾气缭绕下的喀斯特峰林一座座只露出尖尖的峰顶。到达大新县时,我们决定顺路去感受一下德天瀑布的气势。德天瀑布距离大新县城78公里,开车不用一个小时。据说该瀑布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国瀑布呢。我们驱车驶往德天瀑布,6月这里雨水较多,瀑布气势更为磅礴,流水从80米高的中越接壤地高浦汤岛上飞泻而下,一波三折,形成三级瀑布,水势激荡,动人心魄,蔚为壮观。瀑布前方设有停车场,停车观景非常方便。

到达富宁已是傍晚时分。富宁介于广西的那坡和云南砚山之间,道路多为盘山公路。从富宁到云南砚山还有5小时左右的车程,因此大家决定晚上入住富宁,第二天赶往昆明。

富宁昆明大理

苍山雪洱海月

从富宁出来,开始爬坡,道路多为盘山公路,而且路面较窄,大货车较多,会车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出了珠街收费站,上砚平高速,经弥勒上昆石高速,直达昆明。全程600多公里,耗时6小时。到达昆明已是下午2点。都说昆明四季如春,但中午时分我们感觉不到些许春意,夏天还是夏天。稍作休息,我们便开车继续赶往第一个目的地大理。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在晚上8点到达了大理。大理分上关和下关,下关就是大理新城。我们当晚入住下关。俗话说: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短暂休息后,我们便驾车前往洱海公园,一睹传说中的洱海月。虽然没有苍山雪的映衬,但皓月下的洱海格外迷人,看似海上升明月,却听不到海浪的半点响声。安宁,还是安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洱海月让我们一路操劳的心情霎时平静下来,也为第二日的大理古城之行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大理古城离下关还有18公里的路程,开车需30分钟左右。其实大理古城还是比较好找到的,在一路苍山山脉的陪伴下,在不远处你便可看到有一个小镇坐落于苍山山脉之下,那便是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可谓中西合璧,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时隔千年的古城,也可以找个洋酒吧痛饮一场。大理古城外围很多地方是用马车作交通工具的,你可以像坐公交车一样给一块钱坐马车到处观光。

大理丽江

茶马古道古色古香

从大理到丽江路况一般,且路面较窄多为盘山公路,车速绝对不能太快,全程179公里,行车时间约为3小时。进入丽江便可以远远地看到玉龙雪山,虽然时值夏季,但仍可看到皑皑雪峰。可能是由于靠近玉龙雪山的缘故,丽江的气候明显湿润而且凉爽。

古城里的客栈很干净而且便宜,可能因为是淡季的原因,我们住的标间才40元一晚,空调、电视、热水样样齐备,超值!丽江古城里面完全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很多人来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月半个月的,不干别的,就是来这里发呆的。我们可没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发呆,卸下行李,把什么四方街、万古楼、木府都游过一遍,还买了不少手工艺品。

丽江的土著居民多为纳西族人,纳西族无论老幼皆能歌善舞。每到晚上经常可以看到纳西族的姑娘小伙子们围在篝火旁跳舞唱歌,虽然听不懂歌词,但内涵肯定是非常愉快的。纳西族的服饰也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女子服饰中的羊皮背饰是纳西族所特有的。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路线详述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与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和对南诏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海北部地区。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诏设置官员,向白蛮、黑蛮征收赋税,摊派差役。双方的贸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茶马贸易就是重要内容之一。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路线大致与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从今云南大埋出发,北上至剑川,再北上到丽江,过铁桥城继续沿江北上,经锛子栏至聿赉城,前行到盐井,再沿澜沧江北上至马儿敢(今西藏芒康)、左贡,分两道前往西藏:一道经由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一道径直由八宿至波密,过林芝前往拉萨。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大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蒇线接近。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茶马古道路线


历史上有一条赫赫有名的商路,叫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而与丝绸之路形成对比的是南方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出现在唐朝,成为定制是在宋朝,当时宋朝为维护边疆安全,为防止边疆少数民族用卖马的铜钱铸造兵器,造成边疆安全威胁,因此改为最初的以物换物的交易形式。在当时由于藏族的生活环境等原因,对于茶叶特别依赖,因此就形成了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他充当着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通道。它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1957年后,国家修通了滇藏、中乡公路,各种物资、生活必需品香烟、茶叶、糖、布匹等源源不断地通过昌都运往西藏地区。改善了茶马古道人背畜驮的落后状况。

1、昌都境内现时主要的交通干线及走向有:

1)川藏公路东起成都市红牌楼,经雅安、天全、沪定、康定、新都桥、乾宁、道孚、炉霍、甘孜、马尼干戈、德格、岗托、江达、妥坝、昌都、邦达至拉萨,全长2415公里。

2)国道318线与川藏公路同道新都桥后分合,经理塘、巴塘、竹巴笼、芒康、左贡、邦达至拉萨。从成都至拉萨长2136公里。

3)国道317线与川藏公路同道昌都后分合,经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至拉萨。由成都至拉萨,长2356公里。

4)国道214线由盐井到芒康后与318线重合至邦达分开,经昌都、类乌齐、多普玛至青海囊谦。盐井至多普玛,长449公里。

5)省道303线由邦达经洛隆、边坝、沙丁、比如、那曲至拉萨。

2、两横一纵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干字形的现代茶马古道。

1)两横:一是北线G317,由四川的德格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那曲拉萨;二是南线G318,由四川的巴塘芒康左贡八宿波密拉萨。

2)一纵:G2I4线,由云南的德钦芒康左贡昌都类乌齐青海的囊谦。

云南茶马古道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滇、藏、川的丛林草莽中,绵延盘旋着一条滇、川经西藏通往南亚西亚的神秘古道。古道上溜索连接着湍急的河流,马蹄印嵌在高山陡岩的石板上,这是商人、探险家和马帮踏出的路。

其路线基本有两条:一是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这是亚洲大陆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长在千里以上,其中以云南中甸、四川康定、西藏昌都构成的三角地带是茶马古道网络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是各路马帮交会最为频繁的地方,来自云南的滇茶和四川的雅茶与西藏的麝香、皮毛,以及来自印度的珠宝首饰香料等等在这一带互市,早在唐代便形成茶马互市,宋代于雅安设置“茶马互市司”,清代在云南永宁亦设茶马司。

当京滇公路未修筑时,这条古道就是交通大路,路上无日不有官商游客往来,人背马驮的货物也时时可见,因而每一个宿站都有充足客源,有时甚至几百人同宿一客站,堪称繁盛官道。话虽如此,就道路本身而言却是鸟道羊肠,崎岖难行,有人甚至认为不亚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安化茶马古道路线,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旅游攻略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介绍

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黑茶之乡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距离益阳市区150公里。素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安化茶马古道旅游景点分布

安化茶马古道位于湖南省安化县(主要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古道沿途主要旅游景点有由当地茶商捐建的已有百年悠久历史的风雨桥“永锡桥”,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洞市老街”,当地风水铁关“关山峡谷”,徒步穿越其中,可体验一次精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和大美自然之旅。

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路线景点

茶马古道|龙泉洞|天鹅岛|青云洞|秦汉桃源村

安化县茶马古道风景区是一处融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区。在这里,您可以体验骑马观光的乐趣,也可以探寻马帮文化的历史遗存。景区内林秀水美,山高谷深,集“雄、奇、险、秀、幽”等风景特色于一身。

茶马古道上的主要游玩景点,其实都是围绕着茶马古道这个概念延伸出来的。

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市——洞市老街茶马古道上必经打的桥梁——永锡桥茶马古道路途旁的景色——关山峡谷

所以,茶马古道上,主要的游玩方式,就是游山玩水、逛逛特色老街、呼吸新鲜空气、摄影徒步。

安化茶马古道门票价格

关山峡谷:50元/人;马帮步行道:60元/人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开放时间

淡季6:30-17:30;旺季6:30-18:30

安化茶马古道徒步旅游攻略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的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西偏南方向,约250公里处。开车前往茶马古道,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的时间。同样,我们还可以选择先坐高铁,后驾车的方式到达茶马古道风景区,这样走的话大约需要5个小时的时间。

安化茶马古道徒步攻略怎么玩

建议进行3-4天的短途旅游。不管是和家人、和朋友,不管是自驾游还是坐车前往,都是比较方便的。

第一天,早上出发,等到下午到达茶马古道的时候,基本上也就下午2-3点了,找好住的地方,放下身上的行李等物品之后,就可以在茶马古道上,简单的游玩一下,等到傍晚可以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并在洞市老街上游玩一番。

第二天早晨起床,可以从洞市老街出发,租一匹马骑上前往著名的永锡桥,一番拍照留念之后,一边骑马或者徒步欣赏茶马古道两旁的自然风光,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最后来到风景最为秀美的关山峡谷进行游玩、摄影、去河流边嬉戏。傍晚,可以选择连夜离开,返回自己家,但毕竟游玩了一天,这样的行程就会比较疲惫。同样,我们还可以选择在洞市老街在住一晚,等到第二天早晨再选择往回返。这样的虽然比较精神,但花费自然也要贵一些。

第三天,我们可以在此地缓解工作的压力,完全的放松式休闲,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安排返程的时间和需要的装备。

如果想要把茶马古道,作为一个长期深入游览的地方,那是大可不必的。这里就适合那种周边游。

世界上最难通行的道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作世界屋脊或地球第三极。所以,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是没有问题的。正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并且几乎横穿了整个青藏高原,所以其通行难度之大在世界上的各文明古道中当是首屈一指。

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文明古道,主要表现在:

其一,茶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故其崎岖险峻和通行之艰难亦为世所罕见。茶马古道沿途皆高峰耸云、大河排空、崇山峻岭、河流湍急。正如任乃强先生在《康藏史地大纲》中所言:康藏高原,兀立亚洲中部,宛如砥石在地,四围悬绝。除正西之印度河流域,东北之黄河流域倾斜较缓外,其余六方,皆作峻壁陡落之状。尤以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相结之部,峻坂之外,复以邃流绝峡窜乱其间,随处皆成断崖促壁,鸟道湍流。各项新式交通工具,在此概难展施。据有人统计,经川藏茶道至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所过驿站五十有六,渡主凡五十一次,渡绳桥十五,渡铁桥十,越山七十八处,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又七,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清人对茶马古道之险峻崎岖有生动的描述,焦应旂的《藏程纪略》记: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欲死是诚有生未历之境,未尝之苦也。张其勤的《炉藏道里最新考》记,由打箭炉去拉萨,凡阅五月,行路之艰苦,实为生平所未经。杜昌丁等的《藏行纪程》记滇藏茶路说,十二阑干为中甸要道,路止尺许,连折十二层而上,两骑相遇,则于山腰脊先避,俟过方行。高插天,俯视山,深沟万丈绝险为生平未历。茶道通行之艰难,可见一斑。

其二,茶马古道沿线高寒地冻,氧气稀薄,气候变幻莫测。清人所记沿途有瘴气、令人欲死之现象,实乃严重缺氧所致之高山反应,古人因不明究竟而误为瘴气。茶马古道沿途气候更是所谓一日有四季,一日之中可同时经历大雪、冰雹、烈日和大风等,气温变化幅度极大。一年中气候变化则更为剧烈,民谚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其行路之艰难可想而知。

千百年来,茶叶正是在这样人背畜驮历尽千辛万苦而运往藏区各地。藏区民众中有一种说法,称茶叶翻过的山越多就越珍贵,此说生动地反映藏区得茶之不易。《明史食货志》载: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如此漫长艰险的高原之路,使茶马古道堪称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道路。

寻访云南墨江“茶马古道”


关于"茶马古道",据史学家考证,至少自唐、宋中央王朝开设"茶马互市"时始已形成。随着"茶马互市"的兴起,以贩运产于思普地区(旧时包括今云南省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之一部分)普洱茶为主的马帮运输,得以蓬勃发展。其特点是人赶着马帮在高山峡谷中跋涉,天长日久,踏出了许多条以当时思普地区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一条条马帮驿道,人们称之为"茶马古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

从当时的思普中心普洱出发,经茶庵塘、磨黑、孔雀坪、魁阁塘、把边江渡口(过铁索桥)、哨牌、通关、回龙街、过詹鲁平渡口(即现在的忠爱桥)、路水井、他郎城(今墨江城)、水癸河、背阴山、元江、玉溪直达昆明,全长580.7公里。因1953年昆洛公路(国道213线)的修通,这条"茶马古道"退出历史已经50多年了,昔日马帮商贾不绝的古道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忘,成为古迹。

近年来,笔者认真考察了这条古道在墨江县把边江渡口至背阴山的路段和遗迹。

墨江县城的古道和周围的古道遗物

墨江县城有一条街名叫马店街,因原来的马帮在此经常歇马驻店而得名的。在马青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回归线之城》里,对墨江县城的马店街有多处精彩的描写。昔日马啸声声的马店街如今已是繁华的闹市区,唯一能够寻觅到此处曾是古道一部分的,仅为遗留在马店街附近从环城路至文庙大门口的当年石条路了。此路有300余米,路的中间用当年的褐色石条两两镶嵌而成,静静的卧在闹市中。现代公路的建设使古道的作用完全淘汰,后来又因农田地及城镇村庄的建设,人们纷纷取用古道的石块,保留下来的这样的古道,特别是经过各处城镇的古道,现今已是少之又少,墨江县城的这条古道可能是普洱市保留在城市之中的最后一条"茶马古道"了。 

从文史资料上可知,"茶马古道"的许多路段都是用石条镶嵌铺成的石板路,从墨江县城至赖蚌近10公里的古道亦如此。现今,这段路已经寻不到一块当年的石板了。可贵的是;在离县城2.5千米的联珠河上,至今还耸立着一座桥房合二为一的古桥--涟漪桥,从中仍可窥见这座以水波命名的被誉为千里思普"茶马古道"第一桥的雄姿。

据《墨江县志》和《墨江县地名志》记栽,涟漪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初年,道光二年(1822年)被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同治元年(1867年)又被冲塌,同治九年(1870年)署游击孙世恒等捐资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桥身系土砖木混合结构,木梁,木板铺桥面,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魁阁瓦屋面为四面分水,长27米,宽4米。桥中心魁阁为5.5×5.8米,高16米。河中桥墩呈船形,长22.8米,中宽8.4米。修建投资共用了2584两白银。此桥的特别之处是桥中心的魁楼是一座方形二层桥亭,并于两边的两座小魁楼浑然为一体,黑瓦粉墙,四角飞檐,错落有序,看起来结构严谨,优雅古朴,玲珑标致。桥上的过门左右相通,供游人或过客歇脚休息。

涟漪桥迄今已经历了近200多个春秋的风雨沧桑,几次大的洪灾和地震,木梁、桥墩安然无恙,桥亭和过门仍屹立在联珠河上,人畜过往畅通无阻,恩泽后人至今。在现代桥梁日新月异的今天,保存下来的古代桥为数寥寥无几,涟漪桥不失为认识思普地区古桥建筑艺术的珍贵文物,亦驰有着极为宝贵的史料价值。现在,涟漪桥已经修复,又重现出了"波光粼粼,涟漪成调,凭栏远眺,一马平川,田畴千顷,竹抱古桥柳抱溪"的美景。

水癸河桥及水癸寨

从墨江县城往东,穿过紧连县城竹木森森的玉皇阁旧址后,一条山路就向大山里延伸;翻过大山,就可以看见座落在水癸河边的水癸寨。一蓬蓬竹子和一棵棵标直的棕榈,婆娑多姿;一幢幢青瓦灰墙的房子,静静的坐落在竹子和棕榈树丛中;弯弯曲曲的水癸河,缓缓的流过阡陌田畴,从寨脚直向东南。河上,还完好地保留着一座小巧古朴的石拱桥,这桥是千里"茶马古道"出思普地区的最后一座桥,过了桥,越过背阴山,就进入了玉溪市的元江县。

在水癸河桥的一侧,高高低低的立着八九块石碑,每块碑上都记载着建桥或修缮该桥的经过。离桥不远处有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榕树,春风明媚的三月里,河水在桥下悠悠流淌,寨里的村民们正吆着牛出工,马帮铃声已经淹没在远远的历史中,取而代之的则是"呵叻--呵叻"的牛铃声。晨烟冉冉升起,走在桥上,听水流,看农舍,思今古,颇有马致远在《秋思》里描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景。抚摸石碑,辩认碑文,最远的一块碑立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最近的一块碑立于1992年。除几块碑文能够清晰地辩认字句外,大部分石碑的字迹已在风霜雨蚀中变得模糊,不能流畅的解读了。但从中仍可弄清:水癸河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同治十年(1871年)水涨冲圮,他郎守备李应元率士民张树宇、蒋春秀、杨恒兴等捐资重修,桥长4.3米,宽2.7米,高4米。1988年、1992年墨江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拔款修复加固,使这一古桥至今亦可通达人畜。

从建筑风格来看,水癸寨是因有了"茶马古道"而建的村寨,一条石板和鹅卵石镶嵌的小路穿过寨子,路两边建盖的房屋一律把门开朝路边,房屋建得比一般的专用农房稍高,配有让马帮的牲畜喂料过夜的厢房。有些房子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式,即有正房之外的厢房和堆放稻草等马料、铺有地板的耳房,在几幢房边,还有当年拴马的木桩。

一位老人在桥头的古道上,向我讲叙了当年水癸寨马帮不绝,人来人往的繁闹往事。老人说,因为水癸寨离墨江城不远,许多从昆明,玉溪来的马帮,到了水癸寨就放马做饭,让马在水癸河边的田野里吃草饮水,吃饱喝足后好一口气赶到墨江。从思普等驮了茶叶的马帮在水癸河休息后,也可以一鼓作气翻过背阴山,直抵元江坝子。建国以前,水癸寨的村民大多以为过往马帮提供服务为主业,种田种地只是副业而已。昆洛公路修通后,马帮运输被汽车代替,则再无马帮来往于古道了。

曾经喧闹一时的水癸寨静静的藏在深山中,穿寨而过的古道上长满了绿绿的野草,扒开野草,是密密麻麻的马蹄印,许多地方的古道石板,都被人们撬走了,用作盖房修牲畜厩舍,甚至是抬去做台地的埂脚,而水癸寨的这段古道却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我们有了捉摸那段历史的物证,让你走近它,发现它,了解它,解读它。

从忠爱桥到把边江吊桥

从忠爱桥出发,一抬脚就是上坡路。阿墨江被江两岸的大山挤压,深深的陷进山谷,冲出了一个峡谷。在阿墨江流域,寻找不到稍平的坝子,除了陡峭的大山还是大山。从墨江史料上可知,忠爱桥经回龙,过通关抵把边江吊桥的古道是铺有石板的,当年为了道路的畅通("茶马古道"亦是官方传递公文信息,调遣兵士的驿道,故又称之为"官马大道"),官方派民工把很多路段都铺成了石板路,以便于过往商贾和公文信息的传递。

我顺着古道走一个多小时,便看到有民房建在山腰,山腰之上是密密的思茅松和阔叶灌木交会生长的地方,看上去植被保护得很好。我走到路边的一间民房,一看那女主人的穿戴,就认出是哈尼族支系卡多人。我用碧卡方言与之交谈,果不其然。男主人李批者跟我喝了几杯酒后,硬要送我到山腰的大路上,他说那里还完整的保留着"茶马古道"原来的模样,并且从那里顺着大路就可以达到回龙。

李批者告诉我,古道的石块一部分在修建昆洛公路时撬去做了路基,一部分被周围村民搬去做了起屋盖房的石料。山腰之上的古道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是因为离寨子太远,搬运石块费力费工,划不来,才得以幸存。我们一面聊天一面向山里攀登,一个小时后,泥路上的石头渐渐多了起来,走进林中,一条石头铺就的古道赫然出现在眼前。这里已经是大山深处,思茅松和灌木长得很密,挡住了阳光,古道上长着零星的小草,铺了一层落叶。十分幸运的是我和李批者坐在古道上休息,准备挥手再见的时候,从山的那一边传来了"弓咚--弓咚"的马铃声,李批者告诉我这是同族的李然扎上山驮运松脂的马匹。在"茶马古道"上仍能见到驮运的马匹,令人倍感欣慰。

告别李批者和李然扎后,我过山岗,抄近路,一路往前,原本打算在回龙再停留一个小时左右,赶到那里一看,石板路已铺上了水泥,房屋基本都已改建,感受不到古道驿站的韵味了。在通关吃了一些食物后,我只用两个小时就赶到了把边江吊桥,完成了这次有意义的徒步寻访考察。

云南“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前天在此间宣布:云南剑川县“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入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老贸易通道,由于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并以马帮运输而得名。沙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它延伸入南亚的集市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60余枚寸许见方的小印,轰动了考古学界!无人认识的神秘符号,难以揣测的用途,使得这些被称做"巴蜀印章"的文物,成为了川藏茶马古道上最为难解的一道谜。

在荥经县文物展览馆,记者见到了这些令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印。它们均寸许大小,以铜质制成,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山形。整个印仅几克重,印背有用于穿线的钮,其小巧的形状非常容易携带。而印面有别于其他的印章,没有文字,仅以阳文手法刻着神秘图案和符号,至今无人能够辨识,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巴蜀图语",有人推测可能和金文一样,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以解读。

四川东部一些地方均出土过这种神秘的"巴蜀印章",三星堆里也曾发现过。但以数量而言,荥经县出土多达60余枚之多,其印面无一雷同,殊为罕见。在古代,荥经曾是西南边陲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曾从这里经过,贸易异常发达。有专家推测,这种神秘印章可能是作为合法经营的凭证,或者通关证明,或者私人证明,但亦无法证实。

据荥经县宣传部门介绍,"巴蜀印章"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考古学者的兴趣,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古印风采,但其谜底至今无人破解。

云南普洱“茶马古道”分布路线


清雍正十三年(1735)思茅设驿,专开从到易武的茶马道,此道从思茅向南行,经黄草霸—卡房—高酒房—勐班—补连—补岗—椅邦—曼拱—曼乃—镇越易武,行程七天,全长535华里,是思茅通往勐腊、易武、倚邦、曼拱、革登等普洱六大茶山的茶马通道,清朝廷上贡的(女儿红)就是从这条驿道运出的,这是一条有一.五公尺宽的石铺大道,它沿着原始蜜林遮盖的山岗竹头,绕着重重唆岭,从思茅通到勐腊易武,这条茶马道用的石头,全是河里的硬沙石,思茅县志办姜定忠先生考查过,小石如方斗大,大石宽三十多公分,长一公尺多,重2-3公斤,而路边连一个石子都没有,石头全部是从其他地方抬来镶起来的。

据史料中载:民国3年(1914),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动招佣临时工程队修开,当时百性称它为“柯家大道”。这条茶马道经过的(卡房),海拔为1527公尺,是当时设在这里的一个检查站,由内地或六大茶山出进马帮驮运的茶叶货物等都要检查,交纳关税,才可以走,故得此地名:“卡房”,而过去就是高酒房是路途上的食缩地,海拔为1530公尺,山高水甜,用这里的水烤出来的酒,滋味高,酒度浓,加上此地不沾村,成了过路茶马商帮必缩之地,赶马的或行卖商人到了这里,牛马一歇,先要一碗热茶下肚,再要上一瓶老酒,几碟小菜,主人发了才,盖了一栋雕龙书凤的青砖白瓦四合楼院,被人称(高酒房),因此,高酒房也就成了这茶马道上的地名。普洱澜沧茶马商道:

民国时期,思茅到澜沧的驿站,从思茅向西南行,经整碗—翠云—糯扎—火烤寨—油炸房—锦章—澜沧,路称七天,470华里,从澜沧雪林出境可至面甸腊戍。从澜沧—勐连—芒信出境至面甸万霍道,由澜沧至西盟出境于面甸大道小径相接,是边贸传统商道,民国时期,澜沧景遇茶山是普洱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800多担,外地商人赶着马帮从思茅到澜沧景遇茶山购茶叶达到昆明,西藏或面甸销售。

普洱江城茶马道:

民国时期,思茅至江城的茶马商道,从思茅向东南行,经倚象霸—石高箐—曼克老—营盘山—阿树—江城,七个马站,400华里,从江城出口茶叶的商道是由江城李仙江坝留渡口顺江而下至越南莱州,水路约200华里,行程五天,可直达港口海防,再海运香港,从江城到几个邻县和老挝勐鸟、越南莱州的驿道里程和茶商马帮站口,据《江城县志》载,有以下几条:

1、由江城到墨江520华里,计八个马站;江城勐烈街—河口—半边寨—曼兴—龙塘街—三星街—着落—墨江县城,

2、由江城到普洱420华里,计六个马站;江城勐烈街—三家村—丫口寨—曼兴—铁厂河—草皮街—普洱县城。

3、由江城到镇越易武350华里;计五个马站:江城勐烈街—阿树—曼汗—曼乃—曼丽—易武。4、由江城到老挝勐鸟120华,计二个马站。5、江城勐烈街—大路边—老挝勐鸟。

更多茶马古道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9038.html

上一篇:茶马古道正史

下一篇: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流行文化符号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