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铅山万里茶道之“河红”春秋

2022-02-07

铅山县河口古镇因茶纸而兴盛,是中国东南茶纸集散和制作加工中心。而河红茶则是中国茶叶生产及贸易中的精品,并因河口而名。

至尊红茶

信江南北两岸的武夷山与怀玉山区,“天生”注定了上饶是中国东南“茶叶金三角”的核心产茶区和茶叶集散地。早在汉代,就有僧道在信江两岸种茶施茶。唐宋元明清,这片山水间,茗香飘四海,则茶谊达五洲。而河红茶名扬四海,则是因为信江与桐木江交汇处有一个河口码头。

源出于怀玉山东端与武夷山东北端的信江流至铅山,因桐木江的加入,水量加大,北岸的九狮山(九座石山,此段信江又叫狮江)与南岸的冲积盆地相互构成的南、北水岸大大减缓了水的流速,水流平稳,形成天然良港。于是,就有了河口码头。这个码头在明清时期泊船千艘,舟船如蚁,帆樯蔽江,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码头装卸货物。这样,就有了一联传遍五湖四海的民谣——“装不完的河口,卖不尽的汉口”!码头上,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如此,河口码头便成为明清时期中国东南“茶叶金三角”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和万里茶道的起点,成就了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镇。

铅山作为河红茶的诞生地,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6'―118°00',北纬27°48'―28°24'。县境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国土五分之四在南部武夷山区,五分之一在北部信江河谷,其地理特征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因而,信江以南为产茶区,生长的茶叶条萦肥实、色泽乌润、亮丽芳香、品质超群。

关于河红茶的由来,在铅山南部山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信江以南的武夷山区家家户户种茶,一年春天的采茶季节大股匪徒串到山里,山里种茶人家纷纷出逃。匪乱平息之后,人们纷纷返家,发现堆在家中未来得及做的茶叶都发酵了。山里的种茶人家都靠茶叶卖几个钱来日常开支,舍不得抛掉这些发酵茶,又重新炒作加工。这发酵茶叶重新炒作加工后,却条索紧凑,色泽乌润,汤色红浓,香气高长,滋味醇厚。种茶人家把发酵茶挑到河口去卖,茶商请来的品鉴人都认为是茶中极品。从此,铅山就有了“河红”。这种红茶打破了茶叶惟有绿茶的先河,红茶遂成为山里茶户加工茶叶的特色产品,形成了具有独特口味的“河红茶”。

据《铅山县志》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到了明宣德和正德年间,“河红”中的小种河红、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业已成为茶市中的名茶;到万历年间,河红茶已跨越关山、漂洋过海,名传四海声播五洲,被中外茶人奉为至尊名茶,中外茶商纷纷前来河口订购“河红”。此后,河口以“河红”为代表的茶叶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河口茶市通天下,河红帮茶师遍中国”,“铅民大商贾贸易纸、茶,次等之商贸易粮食药材,小本经营极少”,河口镇成为东南茶叶集散地、加工中心和国际茶叶贸易大都市。

河红茶户

今天,在铅山信江以南各乡镇的山间,到处都遗留有明清时期铅山茶户开垦的“茶山摆”,特别是紫溪、车盘、英将、岑源、篁碧、港东、杨村、稼轩、永平、湖坊等地的处处山坡上,仍可见一条条一层层一坎坎生长着“野茶”的茶园。在铅山南部武夷山区,村子多以“姓”加“场”或“厂”而名,如姚家场(姚家茶场)、查家厂(查家茶厂)等。又有很多地方叫“铜钱坞”,据铅山有关地方志书记载,因山坞出产茶似出产铜钱而名铜钱坞。这是说,铅山南部武夷山区产茶赛似产铜钱。在紫溪、杨村等地还有叫打茶坞的地名。茶树坪、茶树岭、茶叶坑、茶山蒋家、茶园张家等叫法在铅山南部武夷山区也很常见。

因为铅山南部武夷山区产优质茶,历朝历代都要向铅山征茶。明以前,铅山茶蒸成龙凤形的茶饼贡朝廷和官府,叫龙凤团茶。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不准蒸龙凤茶,改为贡河红茶,每年贡皇宫河红茶五斤八两,但各级官府和各级官吏都要贡品红茶,层层级级加码,致使铅山茶户(生产茶叶的茶农)不堪负荷。因此,明万历年间,铅山县令笪继良大力发展茶叶,“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铅山专门种茶的茶户大量增加。

清翰林郑日奎(贵溪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清初著名文学家、文论家)探访铅山,峰顶山和尚告诉他,铅山茶户负重税,卖妻儿。郑日奎访问茶户情形,确实如和尚所说,专门写了《西山茶课记》反映铅山茶户课税繁重,并上报朝廷。康熙初,朝廷减税,铅山茶产业又得到大发展,周边各地人都来铅山种茶,福建上四府(福建共八府,这里指闽北四府)来的人最多。来铅山南部山区种茶叶的外地人户籍为“棚户”,而铅山原籍专门种茶的户籍为“茶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闽浙皖赣周边各地都有大量的人来到铅山落户种茶。

河帮茶师

铅山信江以南山区的人种茶,信江北岸及河谷沿岸的人制茶。这些制作河红茶的人被称为“河帮茶师”,他们主要分布在河口镇及周边的新滩、江村、傍罗、石溪、汪二和上饶、横峰所属的一些地方,横峰县有莲荷、五甲、大桥钟家等,上饶县有枫岭头、坑口、火烧刘家等。这些从事河红茶制作的“河帮茶师”一帮一帮,一帮少则十数人,多则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当年河口镇各大茶庄都有相对固定的“河帮茶师”,这些制茶师一代接一代都为各自的茶庄制茶。

清人程鸿益在《铅山竹枝词》中写道:“狮江(信江流经铅山段,叫狮江)妇女趁新茶,鬓影衣香笑语哗。齐向庄客分小票,春葱纤剔冻雷茶。千盘茶绕代香薰,一日青蚨二百文。抛却女红入尘市,桑鳩啼遍不曾闻。”这里的狮江女是茶叶加工的繁忙季节时各茶庄雇用的拣茶女工。

河帮茶师和狮江女制茶主要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炒)—复揉—熏焙—毛拣—筛分—精拣—补火—均堆—装箱等。

采摘。开采期在清明前后,鲜叶要求不能全部展开,叶面最宽度不能超过1公分,但亦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面采(顶芽形成驻芽)以小开面一芽两叶采为最优,且茶芽露水全干之后采摘为佳。

萎凋,又称“晒青”。鲜叶采摘后,以竹簟晒于日光之下,摊叶厚度和萎凋时间、视日光强弱的“雨青”、“晴青”而定。一般厚度3公分,并以手翻动一至两次,使其干湿均匀,叶色转暗绿,握之叶质柔曲,梗折不断时始止。桐木江两岸终年云雾,特别春茶季节日照极少,故鲜叶萎凋大部分依靠加温萎凋,当地松树很多,日常燃料都用松柴,故萎凋用燃料亦系松柴。萎凋在烘房青楼上进行,青楼分二层,中间无楼板,只用横木档隔开,档与档之间孔隙3—4厘米,档上铺有小四方孔的竹席,供萎凋摊叶用,档下0.3米处,悬置焙架,供熏焙用。加温萎凋时将湿松柴于地面排列成“T”字形或“一”字形,点燃后使其慢慢燃烧,利用下层焙架上放置的湿坯上升的热气使青叶受热软化。青叶是均匀摊放在档上的萎凋席上,利用小四方孔的间隙受热。青叶摊厚3—7厘米,紧闭门窗以免热气散失,室温控制在30度左右,每隔20分钟左右翻拌一次,动作要快,防止伤叶,下面火力要均匀,萎凋至叶面失去光泽,叶张柔软,梗折不断,叶脉透明,青气减退为适度。萎凋叶均需在室内地面摊凉后,再进行揉捻。

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用手揉捻,先轻压慢揉,再重压快揉,最后松压慢揉,使茶条紧结圆直,汁液外透,揉捻后将茶叶先静置定型10分钟左右,揉捻关键是力度与节奏的掌握。cy316.cOm

发酵。这是红茶制作技艺的关键。将已定型过的揉捻茶叶抖散后,再置在竹簟上曝于日光中约5分钟后放入竹箩或木桶中,稍加压紧,上覆以用温水浸过的布,进行发酵。这时,要压紧揉捻过的茶叶以提高叶温,或把发酵箩置于萎凋用的青楼上或移入在灶旁保温,以加快发酵。还要保持相对湿度,使所含水份接近饱和状态。发酵程度掌握在揉条叶面80%左右转为古铜色、梗脉变红、青气消失、有果香溢出时为适度。

过红锅(炒)。用平锅,锅温200度左右,一锅投入发酵叶4斤左右,拌炒2~3分钟,消除茶汤涩感,增进香气。这时,要掌握火候,注意时间和高温,不能炒得太过。

复揉。过红锅后之要趁热复揉5—6分钟,使叶条进一步紧结,以改进外形,并挤出更多茶汁吸附表面,提高茶汤浓度。

熏焙。将复揉茶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3~6厘米,每筛4斤左右,然后把筛放在青楼吊架上,地面湿松柴明火燃烧,紧密门窗,以产生的热烟气上升熏焙,整个烘楼烟雾弥漫,热气腾腾。熏焙初期温度要高,促进水分快速蒸发,使其停止酵素作用,焙至八成干时要压小火焰,利用松柴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松烟,让湿坯尽量吸收,提高茶叶吸烟量,总历时需8小时左右,避免老火或外干内湿的现象发生,即手触之有刺手感,研之成粉末即可,摊凉后进库曰毛茶。

毛拣。雇请拣茶女,拣剔毛茶茶梗与黄叶。

筛分。毛茶拣后即进行筛分,簸去黄片茶末,拣去粗片茶梗,使外形匀整,分层进行筛分,筛有十号,各号筛孔大小不同,依次递减称一筛、二筛、三筛、四筛、粗尾、中尾、下尾芽尾、铁栅、生末。首先用筛孔最大的花筛筛分,所余下茶渣为茶梗;通过筛孔的茶叶,再分层次顺序用各号筛反复筛选出粗细不同档次的茶堆后,交给拣茶女精拣。至于每层筛选后的茶渣,则交给“片子”厂焙干后,盛以布袋击碎之,用筛孔最小的“生末”筛成“花香”。

精拣。把已筛分的各档茶叶,分别交拣茶女再次拣剔。

补火。因茶叶易潮吸水,包装和装箱前必须复焙一次,使含水量在8%以内,以利保管。

均堆。将提炼的各档茶叶补火后,分别拼堆,使之均匀,然后包装。

装箱。茶叶包装好后,装箱。箱为木板制,箱内用白铁皮包裹防潮保质。

河红衰况

鸦片战争后,河红茶才每况逾下。

五口通商后,福州成为华茶输出之中心,但河口的加工贸易活动仍不失繁荣。据铅山县令梁树棠呈文:“光绪廿年前,河口仍有大茶庄四十八家,所产茶可售四、五十万元”(光绪《江西农工商矿纪署》)。光绪十六年(1890年),俄国在九江设立机制茶厂二所,年产41000担,九江又成内地茶叶贸易中心。这时,河口才失去了中国茶叶加工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但仍是赣东北外销茶区中心,年产“红茶”茶四、五万箱(民国《江西通志稿·经济略》),铅山河红茶仍畅销国外,供不应求。

解放后,为重振铅山茶叶产业,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在铅山县城西辟茶园建立国营河口茶场。这是我省最早的国营茶场,开辟茶园3700余亩,生产河红茶3000多担,并且重新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出口。1958年原场长金尔镇光荣地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千人群英会,还捧回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国务院奖状。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河红茶又走下坡了。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


[摘要说明]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

6月18日至20日,“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湖南省益阳市“中国诗歌之乡”称号授牌仪式、中国诗人采风团深入益阳基层采风讲学活动同时举行。

洞庭湖畔的山水城市益阳,因盛产黑茶而享有“中国黑茶之乡”美誉,文化底蕴和诗歌文化传统十分深厚,以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著名文艺理论家周扬、著名作家周立波和左联作家叶紫等文化名人为代表的益阳文化传统,对益阳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创刊至今已24年的《散文诗》杂志,月发行量6万多册、超过全国诗刊发行量的总和,在全国诗歌读者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益阳“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活动期间,著名诗人叶延滨、桑恒昌代表中国诗歌学会向益阳市领导授予了“中国诗歌之乡”铭牌。

以叶延滨、桑恒昌、祁人等1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组成的中国诗人采风团,在益阳进行了内容丰富的采风活动,走访了以《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文学名著享誉中外、两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居,参观了“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的史迹展览,并与益阳诗人、作家进行了交流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安化


[摘要说明]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安化

唐朝李白斗酒诗百篇,现代诗人品着有千年历史的黑茶,也一样的灵感猛增。19日到20日,由叶延滨、桑恒昌、洪烛、谢克强等十多名诗人组成的“中国诗歌万里行”采风团,走进中国“黑茶之乡”安化,诗人们重走茶马古道探幽寻古,在湖南怡情源黑茶产业基地品茶吟诗,上演了一段“诗歌万里颂黑茶”的佳话。

走完茶马古道之后,“中国诗歌万里行”采风团来到安化黑茶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湖南怡情源黑茶产业基地参观黑茶现代生产加工线。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公司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手工制作和机械化加工、单机作业和流水线作业”三结合的方式,现已完成了砖茶生产线、千两茶生产线和三尖茶生产线、包装车间、成品库的建设和毛茶仓库的改造,并建成了一条全国一流的黑茶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5000吨。

随后,诗人们来到怡情源黑茶基地茶马驿馆的黑茶文化墙和黑茶博物馆参观。虽然诗人们之前通过上网了解了湖南安化黑茶的不少历史和知识,但亲临“黑茶之乡”后,还是被安化黑茶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而通过黑茶文化墙上有关黑茶历史的展示了解,他们才知道原来安化黑茶自唐朝即成为朝庭贡品,现已远销日本、韩国、欧洲,成为人们的珍贵饮品。

茶马驿馆中的茶饮诗歌笔会将此次采风活动推向高潮。诗人们在“野尖”黑茶、“黑玫瑰”茶的淳香中诗性大发,纷纷泼墨挥毫,著名诗歌评论家、《诗刊》编委、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朱先树欣然提笔,写下了“诗意的黑茶”一行韵味深长的大字。

此次品茶吟诗活动,是中国诗歌学会2001年来启动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后,首次走进湖南。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梦及郭辉、盛景华、刘春来等文艺界人士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6月19日,有着深厚诗歌文化艺术的益阳,还获得了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的“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

羊楼洞 万里茶源的繁华往事


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茶叶而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已经深深渗透到华夏文明的各个方面。拨开时间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一条条古茶道,一座座古茶厂,如同漫天星斗,有的像恒星光芒长存,有的如流星一闪而过……

羊楼洞,就是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它在茶叶史上的光芒,如同流星倏忽即逝,如今这里冷清得近乎荒芜,只有老街上那些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的石板,和石板路上被独轮车碾出的深槽,似乎还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繁荣……

晚清小镇上的国际名牌

一个初夏的傍晚,母亲带回一块包着老油纸的砖茶,纸的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川”字,剥开包装纸后,青色的茶砖裸露出来,表面凹陷处也形成一个“川”字,似有淡淡的清香溢出。母亲切下一小块丢在碗里,冲入开水,凉了一会,就端起茶碗将深红色的茶汤一饮而尽,这种粗犷的方式完全不像南方人品茶的样子,令我惊讶不已。母亲告诉我:“这青砖茶以前就是北方的蒙古、俄罗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特供饮料,大碗喝才痛快,不需要慢慢品尝。”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茶原产自湖北赤壁市羊楼洞镇。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根本没在意,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是历史上欧亚万里茶路的起点之一。

到了羊楼洞石板街,便如同穿越到了晚清时期的街巷,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条石板街很窄,只有两米多宽,两边都是典型的鄂南建筑:第一层用青砖砌起,第二层用木头搭起阁楼,门、窗均由一排长木板拼成。走进石板街时,正值清晨,居民们纷纷打开门窗。而打开木板门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屋内先有一阵徐缓的脚步声,随后门板“吱嘎”一声,最上方出现一条20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第一块门板被卸下来了。一位老太太从屋内伸出脑袋左右看看,接着响起一连串“吱吱嘎嘎”的声音,所有木板都被陆续取下来,整个过程足有一分多钟。然后,再用同样的节奏,慢悠悠地把窗户上的木板也一块一块拆下来。等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之后,老太太会搬出一把竹椅放在门口,慢慢坐下,眯起双眼,手里的蒲扇轻轻摇起来,一天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清晨的微风吹过,老太太头顶上的茶幌子一阵摇曳。我透过大门往里看,发现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三玉川”,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字牌青砖茶作坊。“川”字招牌鲜有国人听说,但是以前在中亚、东欧各国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那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这‘川’字招牌,他们用3根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的了。”老太太边说边比划,就好像她亲自到俄国贩卖过茶叶一般。

太阳越升越高,石板街上的居民陆续打开了大门,“大德通”、“长裕川”、“天顺长”、“聚兴顺”、“德巨生”等茶庄一字排开,长仅1公里的石板街,大小茶庄竟有48家,这还仅仅是经过历史考证能查到准确名字的,还有许多茶庄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连名字也没留下。只不过,如今这些茶庄都不比当年,仅有一些原住居民生活在其中。

昔日繁华并不如烟

出发前往羊楼洞时,父亲特意交给我一本《雷氏宗谱》,说羊楼洞当年开茶坊的雷姓商人,是我们的同宗。现在当地的雷氏后人正准备重新修订宗谱,我这次采访,正好可以认个亲。我们在石板老街流连许久,不知不觉已日上三竿,喝够了茶、聊够了天,便起身前往“雷氏宗祠”。

这座祠堂共有三进,进入大门,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沿着台阶穿过二层楼间的过道,出现了一个别致的小院,正对着过道的,是一座有着飞檐和马头墙的仿古建筑,上面写着“雷氏宗祠”几个大字。见有人闯入,看门的大黄狗狂吠起来,一位老人闻声赶到,我拿出《雷氏宗谱》说明来意,老人冲大黄狗喊了一声:“叫什么叫,自家人!”

老人名叫雷祖爱,是守祠人。3年前,羊楼洞的雷氏后人,包括已迁居外地的一些雷氏后人联合起来,捐资建成了这座宗祠。“雷家是羊楼洞最大的宗族,哪有不建祠堂的道理?羊楼洞这地方,就是我们老祖宗在明朝时开发的。清朝时羊楼洞能成为‘小汉口’,我们雷家人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人一边骄傲地说着有关祠堂的信息,一边带我来到二楼的“宗族议事厅”。他搬出一个斑驳的黑色木箱,上面用红漆写着篆书《雷氏宗谱》,另有一位老人拿出钥匙打开古锁。当得知箱子里装着36本线装宗谱时,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曾经寻访过宣纸发源地——安徽小岭村的曹氏后人,当时整个小岭仅留有一本残缺的《曹氏宗谱》,没想到在羊楼洞,这修订于70多年前的老家谱,竟然全套36本一本不缺。

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而青砖茶的制造,就是从雷氏家族开始的。1736年,雷家先祖在这里开办“羊楼洞茶庄”,后改名为“洞庄茶号”。羊楼洞青砖茶被称为“洞茶”的历史,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羊楼洞的真正发迹,是在清朝末年。当时,连年战乱导致茶叶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原来欧亚茶路的起点之一的福建下梅村,因为路途遥远而被晋商抛弃。为了寻找新的茶源,晋商考察全国各地,发现了羊楼洞,这里距离汉口很近,松峰山云雾缭绕,丘陵中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茶园,他们决定在此开办茶厂。

于是,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夜之间因茶而兴。最繁华时,羊楼洞有街道5条、旅馆、店铺百家,茶庄200余家,人口近5万,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上缴的税金占到湖北全省的40%。

新修的雷氏祠堂里,除了供奉着雷氏历代宗祖牌位,还挂有两幅羊楼洞的手绘图,一幅是《羊楼洞全景图》,一幅是《下湾工业区复原图》,都是十堰大学美术系教师雷万春根据自己的记忆所绘。他所描绘的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的场景,那时羊楼洞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依然还算繁华,甚至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区域布局。在那幅全景图中可以看到,工业区烟囱林立,贸易区、生活区、娱乐区分类清晰。

远去的辉煌时代

历史是无情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产生物非人非的变迁。我们站在古旧的石板老街上,只能凭借一些刻在岁月里的痕迹,去想象羊楼洞的辉煌,却再也见不到那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如今,曾经名列欧亚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的羊楼洞,竟然没有一家专业的茶庄,只留下名号;因产茶而被朱元璋赐名的“松峰山”,众多茶园早已荒草丛生;“茶叶名门”的雷家后人,也没再经营茶庄,大部分青壮年已经远走他乡……如今的羊楼洞和青砖茶,让我不由得产生了“英雄末路”的慨叹。

一位雷姓老人带我们到雷家大屋参观,这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也是人去楼空。从雷家大屋出来,是石板老街的一条支巷,一头对着石板街的主干道,另一头对着松峰山。我跟着老人一起蹲下来,才发现路的正中央有一条深约5厘米的凹槽,这是一种叫做“线车”的独轮车碾出的痕迹。由于羊楼洞地处大山之中,山路崎岖不平,茶坊里出产的青砖茶,只能借助这种独轮车以人力运送出去。因为来来往往运送茶叶的独轮车太多,久而久之,石板就被车轮碾磨出深深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都被磨穿了。

当年车流量最大的时候,这样的凹槽纵横交错——当石板中间被碾磨出车痕后,车夫们就把石板往左或往右挪动几寸,让平整的部分处于街道的正中央,久而久之,一条青石板街就被磨出了3条车痕,然后车夫们再把青石板横过来铺设。当年的“线车”流量之大,竟然使得石板要这样挪了又挪,真让人有点难以想象。

当年,浩浩荡荡的车队,装载着满满的青砖茶,从羊楼洞出发,要翻越七里山路才能到达新店古镇;从新店的潘河渡口装船,经潘河入长江,抵达汉口码头后转口北上汉水,至襄樊(今襄阳),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后,改用驼队穿越沙漠,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再经俄国商贩运至东欧各国……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俄国商人把最新的蒸汽机、锅炉引进羊楼洞,慢慢完善了整个砖茶产业链,让先前主导羊楼洞砖茶生产的晋商招架不住。很快,无论作为茶叶生产基地的羊楼洞,还是作为茶路运输起点的新店镇,以及作为茶叶运输枢纽的汉口港,乃至整个欧亚万里茶路,都成为俄商的天下。羊楼洞的传统茶业,似乎已经开始走向末路。这种局面,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结束。

1953年,与羊楼洞相隔不远的赵李桥镇开通了铁路,出于运输茶叶更为方便的需要,羊楼洞的青砖茶茶厂被迁至赵李桥。至此,羊楼洞由砖茶带来的辉煌时代,终于彻底落下帷幕。

春秋茶之辨


茶的种类按季节有春、夏、秋茶之分。在云南,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算秋茶。

一般来讲,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多酚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保健作用更明显。再加上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每当春茶上市的时候,市场上都会出现很多假冒伪劣的春茶,分辨春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看,二是湿看。

干看指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湿看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茶底薄且较硬。

从营养角度讲,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

选购春茶时不要买太潮的,否则茶叶不易保存,很容易发霉。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气候给茶叶的生长带来了不同的时段,也同时为不同的茶叶制成不同的茶品而初下了定义。不过对于云南的茶叶生产,云南的春茶最早1月就有采摘(江城),一般一年都可以采8-10次,最多可以采18次。在西双版纳8月和9月还有很大的雨水,在他们的眼里那还是夏茶。

西安:汉茶亮相博物馆 助力茶香飘万里


众所周知,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近日,在西安的博物馆上,最古老的汉茶首次亮相,不仅如此,还展示与汉茶有关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市民朋友们,不仅可以观赏到最古老的茶叶,还可以感受我国的茶文化。此外,最古老还将远赴苏格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叶文化,助力茶香飘万里。

四神兽瓦当茯茶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9日,举办“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西安首发式,“千古一叶”五铢茶片、“四神兽”瓦当茯茶茶饼、“阳陵泾乡”茯茶茶砖等文创产品相继亮相。

汉景帝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合葬陵园。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英国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所属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研究成果,确认了在汉景帝帝陵第15号从葬坑随葬品中发现的植物标本为茶叶。2016年5月,这些2150年前茶叶文物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的认证,被誉为“镇馆之宝”,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

四神兽瓦当茯茶饼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顺应国家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政策要求,围绕“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文物,在2016年5月依托博物院唯一出土的“阳陵泾乡”瓦当造型,采用所在地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泾阳茯茶”制作工艺,制作而成“阳陵泾乡”瓦当茶饼系列产品,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保护,在2016年6月被选为G20农业部长会议礼品,被誉为“国礼”,在博物馆行业文创领域打响名声。2016年11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选为92家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今年8月18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全面推出“千古一叶”五铢茶片、“四神兽”瓦当茯茶茶饼、“阳陵泾乡”茯茶茶砖、“千古一叶”茯茶茶砖等产品,价格范围覆盖从10元到1000元,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群,形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并首次公开亮相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文创专展。据了解,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世界上最早的茶叶”汉茶系列产品还将参加2017年苏格兰中国传统工艺创意精品展,将中国传统汉文化和茶文化向国外传播。

连绵万里茶叶之路成就武夷山下梅两百多年辉煌


谁也不会想到,在县域行政区图中仅是个小点的武夷山下梅村,竟连接着万里之遥的中俄贸易边城,竟连接着“晋商”,那个通向财富帝国的梦。

清乾隆二十年春,下梅来了几个操着浓重山西口音的北方人,在当地客栈租了“包间”,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他们无所事事,整天在村庄附近溜达。看得出来,他们对下梅的风土民情、乡间小吃并不注意。似乎对荒山秃岭、河道河滩更感兴趣。其实,这些人就是山西榆次的商帮,为首的是一个叫常万达的。此行是专为茶叶的“供应基地”和“合作伙伴”而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正是这次不经意的“溜达”,却走出了一个连绵万里的茶叶之路,成就了下梅两百多年的辉煌。

借着手势,人们才知道,那个叫常万达的“北佬”是看中了下梅的大片荒山和梅溪方便的水道。不久,他们不惜重金买下了下梅的荒山。而且还买下了赤石、大布、溪洲等与下梅邻近的所有荒山。几经考量,常万达又在下梅的诸多茶庄中,选中了“景隆号”主人邹茂勋,作为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基地的合作伙伴。两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透过那颓垣残壁,当年邹茂勋门楼“景隆号”三个字仍依稀可辨。

据《崇安县新志·氏族》记载“下梅邹姓原籍江西之南丰,顺治间,以经营茶业获资百余万,造房七十余栋,所居成市。茂章故任力闻,祠堂中犹保存扁担、麻索以鼓励后人云。”

下梅邹氏凭着吃苦耐劳和从老家带来的茶叶种植技术,逐渐在下梅站稳了脚跟。凭着脚踏实地的品质,给常万达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家雄厚的资金,也吸引了想要扩大经营规模的邹家。于是,两家一拍即合。不久,常氏和邹氏联合经营的“素兰号”成为武夷山最大的茶庄。他们雇请当地茶工,组织茶叶生产。在芦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罗厝坊设焙茶坊、茶库。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砖茶、乌龙茶。这段合作的历史,在山西榆次车辋的《常氏家谱》中做了详细记载。

在与常氏家族的合作中,下梅邹氏大开眼界。邹氏也到山西榆次,将武夷山所育茶苗带到当地栽种。并教“制茶之法”。甚至把山西生产的茶叶囤积当地,在新茶尚未上市前抛售。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减少了生产成本。邹氏还入股购置驼队,到恰克图用茶叶交换“洋油”,运回南方销售。这样,既避免驼队往返放空,也解决了白银往返运输不安全的问题。如今,下梅邹氏还留有从恰克图带回的“美孚”油箱、商号模具以及验押货物的木印。这些与茶贸易有关的实物,不尽地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过去。

“素兰号”把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运至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脚夫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据《崇安县新志》记载:乾隆年间,下梅“日行舟三百艘,络绎不绝。”就是说,每天三百多艘竹筏,浩浩荡荡来到下梅梅溪。成箱成箱的茶叶经过精心包装之后,被搬运到这些竹筏上,开始了它们遥远的行程。清·《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道:山西运茶商帮两轮车、鸡公车吱吱入耳,日夜喧哗不绝,道所居塞……

到达江西河口后,由船帮改水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尔后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抵达中俄贸易边城——恰克图,全程七千多公里。

这条以下梅为始,以恰克图为终的运茶路线,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万里茶路”。

黄山多措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全方位推动黄山名茶香飘万里


黄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其秀美风光被世人所赞誉,还有人评价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其风景可谓是美不胜收啊!但是呢,黄山不仅仅只有山,还有茶叶呢!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是出自黄山的名茶。近日,黄山多措促茶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黄山名茶香飘万里。

黄山茶产业

6月2日,黄山市黄山区与联合利华集团正式签约“可持续茶园项目”,700吨立顿绿茶全线产品生产基地年内迁至黄山区,二期项目年加工茶叶5000吨,年销售5亿元。黄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将促进黄山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黄山名茶走向世界。

黄山市是全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也是全国传统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的原产地。全市人均茶园面积是全省人均的16.7倍,产量超过全省四分之一;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65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全国驰名商标8个,其中10家茶企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目前,茶叶是黄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去年该市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7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到4328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

多年来,黄山市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传承历史经典产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壮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巩固和提升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茶叶供给侧改革,建成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推出出口茶叶专项扶持政策。去年,黄山市茶叶出口占全省的七成以上,连续实现“十连增”,成为全国最大的眉茶加工出口基地和皖浙赣毗邻区域最大的茶叶出口集散地,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3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7月,该市茶叶出口总额占全省八成,其中绿茶出口额占全国六分之一。

茶道之礼


《茶经》引述张君举的《食檄》说:“宾客到来,见面寒喧之后、立即请他喝浮有白沫的三杯好茶。这是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貌。又引述《桐君录》说:广州和交州最重视饮茶,宾客一到,必先以茶招待。 一“则”茶末只煮三碗,至多不能超过五碗。碗数的限制,既突出了“品”的精神享受性质,又体现出用好茶待客的起码礼貌。中国的修养方法:“立于礼”

中国的修养方法是“立于礼”(《伦语·泰伯》)。整部《茶经》,几科无处不在突出茶世仪礼对于个体道德休养的作用。而懈茶个体对某种伦理道理原则的接受,却并非出于法律上的强制,它是通过个体的“情”的感染而推向行动的。换句话说,茶礼已成了人类追求的促进某些行动的内在动力。这里,我们得弄清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之“礼”凭借什么原则形成?《礼记·坊记》云:“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礼,就是顺应人情而制定的节制的标准!借用《礼记》这句话来说明立礼的依托,洵属恰当。顺庆了“人情”而立礼,个体凭借天然具备的“人情”产生共振效应而立于礼;“情”“礼”的这般互动,时义远矣。 《茶经·七之事》引张君举《食檄》说:见面寒喧之后,先请喝浮有白沫的三杯好茶。又引《桐君录》说:交州和广州很重视饮茶,客人来了,先用茶来招待。举凡作客,莫不悦于受人敬重而厌于遭人白眼。因此,见面之初,主人敬茶表礼,客人受茶致意,这不也正是顺应了“人情”之需吗? 在茶饮的“礼尚往来”过程中,声.色.味始终起着中介作用,不断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实现了陶冶情性的目的。 茶饮程序的实施过程,必然产生若陷若现.似有似无的响声,从而形成节拍,加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律动感,显得谐和.办调。《茶经·五之煮》说煮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这些都属“声”的刺激。 《茶经·五之煮》对于舀到碗里之茶汤的描绘,可谓入木三分:茶汤颜色浅黄。茶汤的“沫饽“乃茶汤之“华”。“华”之细轻的叫做“花”,“如枣化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薄的叫做“沫”,“苦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厚的叫做“饽”,“重华累沫,皤茶碗色调对于进茶汤色感的作用:“越瓷类玉”,“越瓷类冰”,“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这是“色”的刺激。 “味”是茶饮过程中的“主角”,《茶经》所有的措施,可以说都是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八之出》详论山南等八个茶叶产地所产茶叶味道的高下。《四之路》谈“釜的设计特点是“脐长”。因为脐长,水就在锅中心沸腾;在锅中心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就淳美;水味淳美,必然保证了茶味的淳正。“夹”用小青竹制成,用它夹着茶饼在火上烤,与此同时,竹夹本身也会被烤出清洁而带香气的水来,这样就可以“假其香洁以益茶味”。茶饼烤好了,还得趁热用纸袋包装贮存,使茶的“精华之气无所散越”(《五之煮》)。在陆羽的笔下,茶香已成了一种利用气味来影响人类追求的艺术。而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茶香,则是一种客观知识和主观创造思维密切配合的产物,是科学。艺术与科学的协调,其结果使是造香,令饮茶者在芬芳的气氛中获得精神上的净化和解脱。 人们对中国产生的好感,是被美引发出来的;面对美的认识,是由于感官接受了“声”“色”“味”的刺激产生快感后开始的。这类事象,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立于礼”的另一种人情导向。 之礼,人道也。

茶为万病之药


茶的传统用法,即指中医与民间流传的用茶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 1.茶为万病之药 数千年来,有关饮茶与健康的记载很多。特别是我国古代,茶常被当作药物使用,在祖国的医药学宝库中,茶作为单方或复方而入药的,颇为常见。 (1)茶药与茶疗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圆题写的“荼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放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且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此外,明代于慎行《榖山笔尘》也称茶能“疗百病皆瘥”。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1983年林乾良氏又提出“茶疗”这一词汇。 茶疗的实施,有两个层次的概念。狭义的茶疗,仅指应用茶叶,未加任何中西药。当然,这是茶疗的基石与主体。没有这一基石与主体,茶疗就不能成立。由于茶叶在传统应用上其功效已有二十四项之多(见下文),所以光是茶叶一味也足以构成茶疗体系。茶疗的第二个层次概念,就是广义上的茶疗,即可在茶叶外酌加适量的中、西药物,构成一个复方来应用。当然,也包括某些方中无茶,但在煎服法中规定用“茶汤送下”的复方。这实际上是茶、药并服。 (2)茶的本草理论 茶的本草记述,以唐代苏敬等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最早,列于木部中品。其文甚简,计正文45字,注文50字。 正文:“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据《证类本草》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应作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注文:“《尔雅·释木》云:,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生山南、汉中山谷。” 由于我国地大物广、语言多歧、各家意见互异等原因,在茶的本草记述方面每多不同。性味,是中药的重要理论,一般又可称之为“四气五味”.四气(或四性),即寒、凉、温、热,表明药物的寒热特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表明药物的味道。这两者,都与该药的功效与主治有着很大的关系。茶的性味,《新修本草》作“味甘、苦,微寒,无毒”,《本草纲目》改作“味苦、甘,微寒,无毒”基本相同,只更动了两个字的位置。这是比较符合茶的实际味道的。中医理论一般认为:甘者补而苦则泻,可知茶叶是功兼补、泻的良药。微寒,即凉也。具寒凉之性的药物可以清热、解毒,这也与茶的实际功效相符。其他各家的论述,也大体类似。例如:《本草拾遗》作“寒,苦”,《汤液本草》作“气寒,味苦”等。 “归经”理论,是比较晚出现的中药理论,到金元之际才盛行起来,所以在《新修本草》中尚未述及。所谓归经,是指药物的主要功效所属的“经络”与脏腑。例如:治咳喘者,归于肺(手太阴)经;治排尿疾病者,归于肾(足少阴)经或膀脱(足太阳)经。茶的归经,据《汤液本草》是“入手、足厥阴经”(手厥阴属“心包”,足厥明属肝);据《雷公炮制药性解》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五脏,是中医脏腑学说(一般称为“脏象”)的核心。茶能兼入五脏,说明功效是十分广泛的。 功效与主治,是中药的最主要内容。没有功效与主治,就不成其为药物。上文曾述及“茶为万病之药”,可知茶是有很多功效与主治的。功效,亦可称之为功能、功用或效能,系指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是一种抽象名词,如《新修本草》正文中的“利小便”、“去痰”等。主治,是指所能治疗的主要病症,如同书正文中的“瘘疮”、“热渴”等。关于茶的功效,大致可以归纳为二十四项。 至于为什么茶叶能有这些功效与主治呢,本草自有它的解释,一般系从气味厚薄、天人合一、升降、归经等理论加以阐述。如《本草纲目》解释茶的药理作用说:“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明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8868.html

上一篇:茶疗知识:明前雨后说新茶

下一篇:茶叶养生知识:老年人喝浓茶当心贫血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