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观茶|玩时间概念,茶非老不欢?(上)

2022-01-07

有人说,茶也是被“玩坏”的,所以老茶成了一处江湖,有各类门派,各式功夫,各种玩法,有风声鹤唳有繁花似景,可谓乱花迷人眼,斑斓浑世相。

时间是“古墓派”,茶是“小龙女”,似乎只有经过这样的修炼,功力才会迥于常人。

香港的老茶人都说,玩老茶要“有钱有闲有文化”。玩老茶,是畸高的价格,是放弃香气而沉淀的滋味,它可能是与时间的对话,也可能是与沧桑的“触电”。

喝老茶,最适合听蒋捷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老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雨滴到天明”。

什么茶都奔“老”

老茶的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2010年底,同庆号的百年龙马圆茶经嘉德拍卖到一筒134.4万元人民币。到了2013年11月19日,嘉德拍卖行将另一筒陈期约百年的福元昌圆茶的价格拍到了1035万人民币。

这两年的茶博会,经常会出现老茶的拍卖,有真金白银地拍,也有相熟的“托”在“给面子”,总之,那不到一斤老茶就卖到了几十上百万元。

老茶,超越“大V”的风光被人拥趸,价不可攀。哪怕人们对老茶知之不详,哪怕市面鱼龙混杂,但老茶就是那样“傲视群茶”、高高在上。

从北京、上海的各类茶会所,到广州茶叶城以及周边的收藏家,到成都的古玩市场上,都可以见到老茶,见到老茶方兴未艾的热闹之态。

老茶江湖中,“带头大哥”首推普洱茶。这与东南亚与港台的饮茶历史有关,当年很多普洱茶作为茶楼饭馆里最常见的饮品,谁也没料想,它就上了枝头成了凤凰。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为数可观的陈年普洱。

如今要和香港某著名普洱玩家喝一次茶,“茶位费”要一万元以上。喝的过程中,还需要尽量虚心谨慎。

许多文艺大师也成了喝普洱藏普洱的高手,某某号,某某庄,随心情喝,高兴了排排名。讲起老茶来,俨然就是一茶学博士。

谈起老茶,可不要以为只有普洱,还有普洱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普洱茶膏,并且是清朝的!只按克卖。老茶膏的滋味未必人人习惯,不过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喝到的。

除了普洱和它的衍生品,谈起其它门派的老茶,那就是红绿黑白青都一齐上阵了。圈子里,很多的老茶玩家,会变魔术般地请出稀有的老千两、老六堡、或被誉为“圣茶”的老安茶等等。玩家手上箱底内还有陈放着数十年的岩茶、各地乌龙茶,甚至是数十年的红茶与绿茶。

认为“七年白茶就是宝”那简直太OUT了。二三十年的老白茶那才是我们玩家的标配。

或是因为老茶过于珍贵,喝老茶的形式也就变得更加讲究。比如,喝老茶要静坐,或一边背诵卢仝的七碗茶诗,或一边以某种“运气”的方式来加以体验。

台湾某会的茶行在中国内地各城市有加盟店,多由会长的“忠实粉丝”经营,喝的老茶陈期一般在30年以上,在特殊时候甚至能喝到上百年的老茶,茶行内的器具特别定制,据说连茶具都很有灵气,茶与紫砂壶是严禁触碰的,品饮氛围那是相当严肃,要求默语、静坐,茶歇时间共同唱诵禅曲。这般饮茶的氛围,有人甘之如饴,有人如坐针毡。

我们在雅集上也可以遇到老茶,此时喝的老茶讲究风雅,甚或用到千年前唐琴、宋琴;或者要有禅者的开示,要有风雅的花与画。

就连茶博会上也会举办老茶的鉴赏会,来自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的知名老茶人亲自出场,每款老茶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尽管入席价格不菲,但奢华之饮魅力大大。

功耶、过耶?

台湾的老茶拥有者,相信是老茶特殊养生功效而引起人们的追捧,比如有人喝完老茶而使经络畅通从而排掉身体结石的例子。这些案例的真假需要有亲历者才会知道,而相关的科学研究也滞后那么一点点。

根据专业人士出具的数据,找了半天,发现老茶的物质成分中,就黄酮类在增加,而儿茶素类与咖啡碱等主要成分却明明越来越少了。这种数据分析有点在打老茶的“脸”。

是什么促成老茶的独特的口感与极为特殊的功效呢?是什么成分可以让老茶入口即化,对身体更有助益?是胡说八道,还是科研滞后于现实?我们需要用一些年来等待结果。

没有人会把价值不菲的老茶轻易示人,年轻的茶客难以体会老茶的魅力;再说能够消费得起的人少之又少。

这几年,国内也出现不少“很牛”的玩家,他们称自己“口粮茶”就是四五十年陈期的“红印”、“绿印”,此时,小小翼翼地捧上自家视为珍宝的“八八青”、“小白菜”,玩家就会从鼻腔里发出“嗤”一声,吓得大家立马要找地缝钻下去。

称得上玩家的,大抵在不大的一个圈子里,也有许多内幕,大家心照不宣。

台湾的玩家,有自己的老茶庄或会馆,也不缺一大批来自中国内地的粉丝。90年代初,台湾的老茶人就来到云南茶山订制自己的茶,而云南人也从一开始的排斥老茶到无可奈何接受,直至成为老茶的营销者。

大陆更多是受到港台的启蒙,在如饥似渴中,接受这一波老茶的教育并投身潮流,开始了更广阔的实践。

数年前,大陆就已经进入“全民收藏”的时代,许多爱茶人的家中会收藏几十上百件的茶叶。今天,这样不到一吨的收藏级别,都不好意思称“藏家”了,如果有机会到东莞、佛山、番禺一带走走,才会发现那些拥有千吨级藏茶的人,那才叫“玩得大”。

实际上,内地收藏老茶的习惯并不是从这几年才开始的。将视线投向福建与广东的民间,就会发现有“高手”。“高手”们早就有存放着几十年的老茶。闽南安溪,人们会将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存放于小罐中;闽南永春的茶农也会将老佛手茶存储在谷仓里;闽东的福鼎会将白茶收藏于灶台边,这些陈茶多用于小孩痢疾或发热时的解毒之用。

当然,民间“高手”们能够留下来的老茶少之又少。如果他说有很多,那就应该打上一百个问号。

那么,我们能够喝到的老茶是从哪里来的呢?

许多茶厂的老厂长直言不讳:“都是我们当年卖不掉的茶”。

国内现在能够留下来的老乌龙、老白茶也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各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留的一些尾货。风水原来真是轮流转的。

老茶真的是越老越好吗?“颜值”难道不应该和时间成反比吗?

答案是,陈期再老,茶如果受潮发霉也无益于健康。

我们需要知道,一款好的老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理想中“高大上”的老茶,必须有好的底质,所谓好底质,首先够天然,其次内质丰富(最好是正岩茶或普洱的大树茶),最后还需要有够传统的工艺,才能给茶留下后期转化的空间。

理想中的老茶,仓储一定要干净,不能受潮发霉,不能受到异味的侵蚀。如果再挑剔一些,还追求良好的仓储环境,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参与的后发酵,才能让茶有足够美妙地转化。

理想中的老茶,就像品德高尚的“白富美”,少之又少,难可遇亦不可求。这样的老茶,真的可以当成信仰来虔诚供奉了。

不要相信那些唾手可得的老茶,动不动就砸上一块“清光绪”、“满汉美食”,一定不是天上掉的金砖——事实上这些老茶砖常会跑到香港某个不为人知的拍卖行镀一下金,你愿意成为“路人甲”被砸中吗?

就算是某些“老茶图经”中记载的老茶,你按图索骥寻找,也可能找到的是癞蛤蟆。即使有幸找到了几乎一样的外包装及内包装,也请不要忘了去辨别它的内质与仓储的干净度,甚至需要恶补一下化学兼物理知识以学会鉴别那些“低温低湿”、“高温低湿”的新工艺,没有一双慧眼,没有足够的品鉴功力,其实是连新茶都玩不懂的。

小编推荐

茶:浓非厚,淡非薄


事茶者说:

曾听闻茶界的老前辈说:浓非厚、淡非薄。

原标题:普洱茶之薄与淡跟厚与浓

我们在冲泡茶时,如果茶析出不够,茶汤会现水味。但茶汤够析出后,继续浸泡,会过浓。冲泡茶怎么最适合呢?就是茶水刚达到交融,而又恰好不现水味。如果我们能保持每泡析出一致,浓淡一样,那么这道茶可冲最多泡,或说最耐泡。如果照这种方法冲泡内含物质丰富的茶,会得出每泡滋味不同的茶,给人多层次的享受。茶的内含物越丰富,层次感越明显,层次越多。主要原因是茶的内含物在不同泡数,有不同的析出,各物质析出的比例也不同。

大多数情况下,在六泡左右的时间会现茶峰(高峰),此时,叶面打开舒展,析出最好,茶汤饱满厚润,茶力浑厚澎湃,令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一道层次丰富的茶,给人一层一层不同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要得一道层次丰富的茶有两个条件,一是茶内质丰富,二是冲泡技术茶里面有厚与浓两个概念,而且较容易被混淆。搞清楚这两个概念,有利于正确认识茶。我们不细加以分析,会以为厚与浓差不多,甚至认为是同一回事。其实不然,其分别颇大。

用音乐打个比方,交响乐,上百件乐器同时演奏,但每种乐器发出的音响却是清晰可辨的,给人立体的听觉享受。尤其是欣赏现场演奏,更有清晰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每种乐器的音频音域是不同的,所以它们不会相互影响,而且清晰可辨。将各种乐器不同的音频叠加在一起,就产生厚重的听觉感受。如同一种乐器奏同一音频,无论增加多少件,都只能增加其音量,而不能产生厚重的效果。相同的音频,只能有音量大小的变化;不同的音频,就有厚不厚的区别。茶,厚是指滋味丰富,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浓是指某种味的强度。某茶如不够浓,可增加投茶量,增加水温,增加浸泡时间,就可以达到了,但它只是原有的味叠加,即增加其浓度,而不可能增添出其他味道来。某茶厚,是天赋的,即它原有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

有时我们说,这个茶淡,其实是说,这个茶不够滋味,不够厚。有误解者,或有意误导误解者,把不厚的茶,冲泡得更浓了。搞不清厚与浓的区别,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容易被人忽悠,或被人忽悠而不自知。薄与淡跟厚与浓是相对的,理解厚与浓,就不难理解薄与淡了。薄,指单薄,寡,单一;淡,指不浓,清淡。

薄与淡在实际上不易分清,尤其是对茶认识不很深的人,容易混淆。茶,可能会更多人喜欢清淡,清雅,很多茶友亦常说清心饮茶。俗话也有,一杯清淡的茶。清淡的茶,的确可令人更常饮,多饮,或更健康。试想,浓烈的茶,可以喝很多吗?又有谁可以长期受用呢?清淡的茶,不失其滋味丰富,才可口,人才会喜欢喝它;相反,如果清淡的茶,味道单一,寡口,人是不会喜欢喝的。薄和淡是两回事,薄是天赋的,是由其茶质所决定的;淡,是人为的,由冲泡决定。薄的茶,可以冲泡得很浓;也可以冲泡得很淡。淡的茶,则有厚、薄之分。茶底,或称叶底,指干茶叶充分冲泡开后的茶叶。由鲜叶制成的干毛茶,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很专业的人士很难从干毛茶辨别出茶叶的好坏。

茶底对鲜叶有基本还原,对颜色也有相应的还原,相对而言看茶底是比较容易辨别。好的茶叶必须用好鲜叶制作而成,这是必须的。而鲜叶跟茶底是对应的,好的鲜叶造出的茶所得出的茶底,是有共同特征的;不好的鲜叶造出的茶所得出的茶底,也是有共同特征的。好的鲜叶,养份充足,内含物丰富,叶面肥厚,持嫩性高,生长期长;相应的茶底,也会肥厚,富有弹性和光泽。不好的鲜叶,正好相反,叶面单薄,纤维质高;相应的茶底,就会单薄,生硬,暗哑。看茶底辨别茶叶,是比较直观容易的,当然评判一个茶,是需要多方面,也可以从多方面综合判断。只不过,开始从茶底看,比较容易,直观而已。到了熟悉以后,会发现无论从什么方面看,原来都是相通的。

普洱茶的这些名词概念都和时间划分有关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以及老茶价格普遍高于新茶,那什么是老茶?什么新茶?“老茶”、“陈茶”、“中期茶”、“中生代茶”、“古董茶”等等概念词语常常出现在喝茶人眼前,弄得喝茶人常常是一脸懵逼。在普洱茶行业中,时间概念是普洱茶一个说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对于喝茶人来说并没有多少用,但随着商业化的需要,普洱茶的时间概念就显得很有意义。现在,小编带你了解这些普洱茶时间概念。

老茶(旧茶):云南这边一般指生产成茶品后7年以上的茶。广东、港台等地有10年、15年以上称之为老茶。

新茶:才生产出来的茶品,一般是指生产成茶品后1-3年之内的茶。

陈茶:表示有一定年份的茶,一般说陈茶都会有精确的年份,比如:“5年陈茶”这样。

中期茶:1.某一个年份之间的茶品,云南这边多是指生产成茶品后4-7年之内的茶。2.某一个精确年份之间的茶品,例如“中期茶是指在80年代中期和2005年之间的茶品。”

中生代茶:2003年上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普洱生茶。

古董茶:指一百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茶品实物。

印级茶:在1938年至70年代中,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大小字之分)、蓝印、黄印四种。

七子饼茶: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

号级茶:指的是1938年以前,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

正确划分普洱茶时间:

精确划分

按产品的生产日期精确划分,描述具体的年份,比如:不满一年的是“当年茶”,满一年但不满二年的是“1年份普洱茶”,满两年不满三年的是“2年份普洱茶”,依次精确划分。

相对划分

1、分2段——(新——旧)

1-5年为新茶,5年以上为旧茶。

因为一般的普洱茶茶品,真正能判断出是否具有陈化价值,最少需要5年的转化时间。故此,这样便于通过普洱茶的时间概念判断出普洱茶是否有继续收藏的价值。

2、分3段——(新——中——旧)

1-3年为新茶,4-7年为中期茶,7年以上为老茶。

这种分段的原因是在于需要更精确的描述茶品的状态,以当前茶品转化的状态特征来分成3段,1-3年的茶品转化特征是青味褪去、苦涩感转弱。4-7年的茶品转化处在波动期,香型、滋味等转型。7年以上的茶品转化逐渐走向巅峰并开始向下走。

3、分1段——(个性化:中期茶、中生代、七子饼、号级茶、印级茶、古董茶)

分一段这种方式对于普洱茶时间概念来说是小众化个性化的,并不适用于所有普洱茶,但这种划分普洱茶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为某个群体谋到利益。同时也能为行业创造一个炒作的概念话题。

普洱茶这个古老的行业,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的时候,任何新概念话题的出现都显得是那么的正常。但作为一个喝茶人,更是一个普洱茶消费者,对于这些个概念包装下的普洱茶。还是要保持着清醒。

茶德的概念


所谓茶德,简言之,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味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扩展了茶德的内容: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去。中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代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巨大影响并得到发展。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中国茶德思想的延伸。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和姚国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俭、静、洁,林荆南先生提出的美、健、性、伦,等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陈年老茶七不泡,老茶客必看


穿梭时光的隧道,凝聚光阴的镌刻,老茶是大自然给予的岁月陈酿。

陈年老茶,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凿,更是一种在时光流逝中的静默,在这种静默中,生活上升为艺术。

老茶,爱茶之人倍感珍惜。

历史遗留下来的老茶,喝一泡少一泡,生态环境变了,将来也复制不出,藏茶之人要有惜茶之心,后人才能有老茶可喝!

若似家常便饭见人就泡,往往自找没趣,不欢而散,实在有愧于当年做此茶,藏此茶之前人。

毕竟老茶不像新茶一样直白,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讲究“因缘和合,静心品鉴”。

陈年老茶七不泡:

1.风雷阴雨不泡

2.喧嚣浮躁之地不泡

3.茶具不齐不泡

4.遇不爱茶者不泡

5.酒足饭饱不泡

6.果食同饮不泡

7.无缘茶不泡

老茶的境界,就是老到只剩下泥土的芬芳:“一分苦、二分净、三分活。”

所谓“苦”,是指老茶褪尽了茶叶的青香;

所谓“净”,是指老茶了无杂味;

所谓“活”,是指老茶“土”而不涩,入口即滑,有岁月的凝重,却无尘世的火气。

观茶色 识茶类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

绿茶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红茶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它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清亮。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回味隽厚、味中有香。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

黄茶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头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誉称“金镶玉”。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透明。

黑茶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

黑茶中的佼佼者是普洱茶和六堡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茶性温和,具有药效,可以醒酒、消食、化痰。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茶的品质是: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带有槟榔味和烟味。

白茶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传统的白茶不揉不捻,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福建北部出产的“白毫银针”堪称魁首。它形如尖针,色如白银,芽肥壮、茸毛厚、富光泽。茶味香气清新,滋味醇和。有健胃提神之效,退热降火之功。

青茶

又称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它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永,胜幽兰之香。茶叶甘醇爽口,鲜滑回甘,具有特别的“岩韵”。

你瞧不上的茶毫,其实神通广大的很!


对刚入门的茶友来说,一款好茶必须扁平光滑,觉得茶汤有了茶毫会影响到汤水的清澈度,很多入门级茶友一直都对有茶毫的茶叶嗤之以鼻。

但是,茶毫在茶叶品质判断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关于茶毫的那些事儿。

茶毫的作用

茶毫在茶叶品质的判断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在茶树的嫩芽嫩叶上,附着生长的茶毫会较多,而老叶片上的茶毫则较少。因此,茶毫能作为判断原料嫩度的一个依据。

而且茶毫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能够提高茶汤的鲜爽度。我们在摘取春茶的过程中,也将含有茶毫的茶叶作为春茶判断的主要依据。茶毫内部含有多种芳香物质,有助于提升茶叶的香气。

但是大多数新茶友在购买和冲泡茶叶时看见附着在干茶上面白色或金黄色的毫毛,以及泡茶时茶汤上浮着的小茸毛时,一般会认为这是茶品的质量出现了问题,会以为这样的茶品肯定是发霉了,喝不得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搞清楚茶叶上的毛究竟是茶毫还是发霉,我们就要划分茶毫和发霉的基本情况。

茶品毫毛和发霉的区别

一般来说,茶叶如果放置的时间太久,或者是保存不当,就会出现发霉现象。发霉的茶叶中会长白毛,这种白毛虽然和茶毫外形类似,但两者存在质的区别。

要想区分发霉的白毛和茶毫,就要从茶叶的外形、气味、触感、口感等几个方面来区别:

外形

发霉的白毛一般是均匀分布在茶叶表面的,而白毫是集结成团的,这主要是因为白毫会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脱落,最终形成看上去像虫卵一样的白球。但是发霉的茶品主要集结于茶叶的受潮部分,霉菌呈丝状成片分布。

气味

发霉的茶品经历的年代较长,所以陈化程度较重,闻起来有很重的霉味。但是带有白毫的茶品本身品质并无问题,而且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茶氨酸,所以闻起来较为清新。

触感

发霉的茶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潮引起的,所以用手触摸茶品时能够茶品捏起来很软,甚至会出现腐化现象。但是带有白毫的茶品品质并无问题,所以用手触摸茶品时茶饼较硬,和普通的茶饼并无区别。

汤色

发霉的茶品冲泡后颜色暗黄浑浊,如果品饮的话还可能出现锁喉等不舒服的现象;但是带有茶毫的茶品口感鲜爽,喝起来滋味饱满。

所以说,茶毫有助于茶叶滋味和茶叶香气的良好形成。

茶汤品质

从茶叶滋味上来说,因为茶毫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低于茶叶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要高于茶叶中的含量。咖啡碱表现出来的是苦涩味,而氨基酸表现出来的则是鲜甜味。使得茶毫总体呈现出来的滋味特征以鲜爽甘醇为主。

从香气上来说,因为茶毫的茸毛基部有可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有些茶类主要采摘的是嫩芽,而嫩芽表面分布的茶毫很多,所以茶毫多的茶叶毫香显著。

总体来说,茶叶的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以茶叶的毫毛为主要依据。茶毫多或者显毫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点之一,我们可以去欣赏它,但无需过多追求。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7688.html

上一篇:茶叶养生知识:喝菊花茶别随便加冰糖

下一篇:历史上唯一的御笔著茶书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