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九龙尊”:天生丽质自古有名

2021-11-25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九龙尊”:天生丽质自古有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是源于唐朝徐夤描述武夷岩茶的诗句,其中就提及到它独特的岩骨花香。作为武夷岩茶之首的大红袍茶叶,富含传奇色彩的鹭岩九龙尊,在最近新推出之时一度引起消费者狂热追寻。是什么原因让它引起这么多茶友的关注和追捧呢?

岩骨花香天然孕育中国自古以来茶酒一家,它们之间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对生产地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就造就了法国波尔多只能是全球好葡萄酒的产区,中国武夷山才是大红袍的故乡。武夷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使得这里生产出来的大红袍茶叶,叶质肥厚,香气独特,岩韵显着,使它从源头开始就已不同。其他茶叶无论后期如何模仿都难以达到它的韵味和香气,这就是武夷山独特地域孕育出的九龙尊大红袍茶。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北部,风景独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誉。作为茶中之王大红袍的鹭岩九龙尊,就是武夷山上出产的武夷岩茶之一。它生长于风景秀丽的武夷山岩石土壤中。该种土壤含砂砾量多,通透性能好,土层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易使茶树上的茶叶显岩韵。鹭岩九龙尊茶园里的茶树乃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古老大红袍母树的无性繁殖的纯正后代。在鹭岩高山生态茶园中土壤肥沃,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生长在这里的茶树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等等这些成就了鹭岩九龙尊优质的开端。

鹭岩九龙尊在采摘时,遵循三不采标准,即雨水太多不采、露水太大不采、中午烈日不采。采摘时只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叶片半开的,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并且每天规定具体采摘时间段,当天采当天做,确保原料绝对新鲜。m.CY316.cOM

皇室贡茶名声显赫武夷岩茶自古以来闻名天下。据《从濮闽向周武王贡茶谈起》一文,早在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了。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相传在明朝年间一位上京赴考的举人,路经武夷山得病饮茶治愈,举人考中状元,恰遇皇后得病,就将此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帝大喜,特赐九龙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并赐名大红袍,同时设立茶司派人看管,监管采集、制作茶叶并悉数进贡。从此武夷岩茶之首的大红袍成为专供皇室享用的贡茶,其中以九龙窠周边所产大红袍品质最佳,被冠与九龙尊之美誉,从此名扬天下。

九龙尊为鹭岩传承宫廷制茶工艺,经百年传承工艺历练而成。九龙尊所采摘的茶树是距今已有几百年的九龙窠岩壁上大红袍母树的无性繁殖后代,而且都是经亲本遗传无变异的20年以上的老枞,为的就是确保茶中岩韵充足。在制作上较之其他的武夷岩茶工艺,鹭岩九龙尊要求更加精细。每年春天只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拣剔等工艺精心制成。

独特的地域特性造就了九龙尊岩骨花香之潜力,精湛的后期制作提炼出九龙尊特有的岩韵与香气。要想了解其中滋味,恐怕只有您亲自尝一尝才能品出其中滋味。

cy316.com延伸阅读

自古美女偏爱茶


茶叶自古就是中国文人雅士高洁的象征,也备受士大夫的喜爱。但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茶叶似乎和男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美女与茶叶似乎很难被人们联想到一起。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茶叶也备受美女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与茶的故事。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原是个浣纱的女子,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唐代宋之问《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

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越王勾践施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最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越复国后,西施立了功却最终被越王装进皮袋沉到江里。《墨子?亲士篇》记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西施一生浸透悲苦、屈辱,为此有的人把她比做“龙井”。龙井是我国第一名茶,品龙井时,口齿生香,略有些苦涩,这苦涩正如西施悲剧的一生。

王昭君

王昭君,名叫王嫱,号昭君,是汉宣帝的一个宫女。王昭君长得非常美丽,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自愿代公主出嫁匈奴,她为汉、蛮两方友好相处献出了一生。王昭君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从此,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此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

有的人把王昭君比做“乌龙茶”,乌龙茶因生长环境恶劣,采集困难而驰名中外。王昭君不畏艰险,能在塞外那样的条件下生存,这正如乌龙茶的特质———生于悬崖,留香于人间。

貂蝉

貂禅,陕西米脂县人,原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干女儿,国色天香,能歌善舞。据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当时,奸臣董卓操纵东汉王朝,谋划篡夺王位。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貂禅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设下连环计,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把貂蝉公开献给董卓。吕布为董卓义子,英雄年少。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吕布自董卓收貂蝉为姬之后,便心怀不满,一日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甚至结怨,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有的人把貂禅比做“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又叫做“报恩茶”,它有色绿、味醇、形美、香郁的特点。

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雍容华贵,风姿万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从此,民间广泛流传“羞花”的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天宝四年(745)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便纳入宫中,深得宠幸,封为贵妃,因而又称杨贵妃。杨贵妃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她的美貌有“闭月”之称,但也改变不了她悲惨的结局。

有人把杨玉环比做“白牡丹茶”,这种茶为手工扎制名茶,其外形如牡丹色泽白而得名。牡丹,花中之魁,正如杨玉环人中之凤。

看过了四大美女与茶的故事之后,屏幕前的美女们是否也动心了呢?那还等什么,赶紧泡上一杯香气沁人的美茶,好好享受那一份清静与恬淡。

自古以来,文人都是爱茶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自古以来,文人都是爱茶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古以来,文人都是爱茶人。甚至有专家研究说,茶叶在古代的政治、人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茶叶于文人,不仅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更是惆怅时的必备之物。

李清照是我们都熟悉的婉约派女词人,她的词作广为传唱。她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更是得到古人与今人的羡慕。在嫁给赵明诚之后,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精神生活却很充实,常常一起作诗,喝茶,享受生活的乐趣。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续》中曾追述到,“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余秋雨先生喜欢普洱茶,他认为,普洱茶在陈酽、透润的基调下变幻无穷,而且,每种重要的变换都会进入茶客的感觉记忆,慢慢聚集成一个安静的“心理仓贮”。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陆游在其所作的诗作中,茶是常见的意象。茶既是排解忧愁之物,又是用来度过闲暇时间的伴友。

文人爱茶,文人饮茶,让人看到茶是一种难得的平易近人的雅物。不仅普通人喜欢喝茶,人文也喜欢,不知不觉间一股情在内心激荡,或许是以茶与文人相互激荡的欣喜吧。

关于本文《自古以来,文人都是爱茶人》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文学对联自古名茶配佳联


对联

自古名茶配佳联,流传至今的“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已成为人们的口头语。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它不但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习俗,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对联处处可见。在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的茶联,不但美化了环境,增添了文化气息,更浓厚了品茗的情趣。在北京万和楼茶社的对联,上联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下联是“书能香我无须花”,在品茶的同时交给了人们修身之道。有这样一副著名的荣联,上联是“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F联是“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此联是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为茶酒店所做,通俗易懂,辛酸中带有谐趣。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的对联也十分有趣,上联是“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下联是“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用了四个典故,将两个“陶”字——店名嵌入联首,表达了一个哲理——分寸。

我国的很多旅游胜地因茶联而增色不少,吸引了众多游客。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上联是“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描写了当地胜景,下联是“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推出了当地特产。清代郑板桥为焦山所作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短短十几个字就勾勒了焦山的山水茶之妙。清代何绍基为成都望江楼所写茶联“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将好景好茶一笔概括。青城山天师洞对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别有一番山野幽寂的情趣。

欣赏带有诗情哲理的茶联,既可以学习精妙的对仗,叉可以领略幽深的境界。“竹无俗韵,茗有奇香”,竹虚心,茶清淡,二者皆不是俗物,可以并称。“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松竹茶,风雨月,琴韵书声,不用说了。“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秋夏之风雨,对石竹之泉茶,无论格调还是对仗都恰到好处。“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一幅美好的世外风景图。“融通三教儒、释、道,汇聚一壶色味香”,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教一体,中华茶道色味香三绝一壶,妙!妙!妙!

自古流传的茶名品,跟人有着一样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如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

两晋.南北朝(265-587年),茶产渐多,郑羽饮茶的记载也多见于史册.及至晋后,茶叶的商品化已到了相当程度,茶叶产量也有增加,部再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茶叶成为商品以后,为求得高价出售,乃从事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为贡品,再南朝宋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中,载有:"浙江乌程县(即今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转作进贡支用."

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座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夜里饮茶可以驱睡,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之声誉,逐驰名于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植茶树.我国许多名茶,相当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胜地最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以及天台华顶.雁荡毛峰.天日云雾.天目云雾.天目青顶.径山茶.龙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从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们对茶的栽种,采制.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北朝以后,所谓士大夫支流,逃避现实,终日清淡,品茶赋诗,茶叶消费更大,茶在江南成为一种"比屋皆饮"和"坐席竟下饮"的普通饮料,这说明在江南客来早已成为一种礼节。

我们在茶史的世界里遨游,体验着与我们认知中的不一样的茶。接下来它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面呢?

历史上有名的八大“茶痴”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便有这么八位。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史上最有名的八大茶痴。

1、陆羽

陆羽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陆羽也被世人尊为“茶圣”。

2、卢仝

卢仝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诗”被人千载传唱。后流传到日本,并深深影响了日本的茶道。此外卢仝还著有《茶谱》,世人尊称其为“茶仙”。

3、皮日休

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4、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5、张岱

明末人,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他曾联合乡人,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使得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6、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7、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8、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他有个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

茶道在道家中的理念有“贵生,无己,尊人,坐忘


道教与茶结缘早于佛教。唐代以前,有关道家饮茶、种茶、识茶的记载远多于儒佛。道教徒和道流著书宣扬茶的养生功效,道家对茶的认识、饮茶功效的认识,远比儒家、佛教深刻。茶道在道家中的理念有“贵生,无己,尊人,坐忘。”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茶道尤其注重“茶之功”,即重视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道家所说的“无己”即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则称为”三才合一”。

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

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都可通过“坐忘”来达到。

世界茶人云集株洲祭炎帝 共尊神农为“茶祖”


祭炎帝神农茶祖文石碑揭幕

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恭读《祭炎帝文》

世界茶人向炎帝三鞠躬

炎帝陵石碑

人民网株洲4月10日电(记者段欣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9中华茶祖节”在湖南株洲炎帝陵隆重举行。有包括来自国内各主要茶叶产销地、港澳台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奥地利、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茶界行业领导、知名学者在内的326名嘉宾和5000余名社会各界人事共同参加了祭茶祖大典。大典由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主祭、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主持。

尊奉炎帝神农为茶祖是众多学者在历史、地理、人文、农业、民族、民俗等领域的长期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的所取得的成果。

炎帝神农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之一,是中国农耕、医药、市场文化的开创者,是华夏民族举世公认的人文始祖。相传在远古时代,炎帝神农为了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安全饮食,严防因饮食不当引发疾病,亲自尝百草,辨别百草的可食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茶及茶的药用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即为茶。

到了唐代,炎帝的“茶祖”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被后世奉为茶圣的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中明确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

炎帝陵位于株洲炎陵县西南,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传炎帝到鹿原陂(今株洲炎陵县境内)误尝“断肠草”而崩,遂葬于此。

千百年来,华夏民族都把炎黄二帝并列为人文始祖,并以“炎黄子孙”自居。虽然炎帝陵庙随王朝兴衰屡毁屡建,但官方与民间祭祀活动依然延绵不绝。自宋代开始,逐渐形成“三岁一举”的官祭定例,到清代时更加频繁隆重。

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协会等单位举办茶祖神农祭典活动,意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传承,弘扬神农“敢为人先、大公无私”的茶祖精神,以满足海内外茶人寻根探源、谒祖归宗的心愿,通过怀念自己的先祖、始祖,从情感和心灵深处树立起茶叶始祖神农的丰碑。

昆明的九道茶饮茶时有九道程序


昆明的九道茶

九道茶在饮茶时有九道程序,又流行于我国云南的昆明一带,故而称昆明九道茶。这种饮茶方式复杂,而且充满着温馨,一般是用于接待客人,所以又称迎宾茶。这九道茶的程序是:

第一道选茶。九道茶多用普洱茶。由主人家的小辈将各类普洱茶的样品,放在小茶盘,供宾客选用。如在茶楼,茶博士就在请宾客观察茶的形、色和闻香之时,讲述茶的特色,增加宾客的饮茶知识。

第二道温杯。用开水冲洗、洁净茶具,同时也提高茶具的温度,以便茶叶中的物质充分溢出。

第三道放茶。将宾客选好的茶叶投放进茶壶内。

第四道注水。用煮沸的开水倒进壶内,但不要倒满壶,要留有三四成的空间。最讲究的家庭多用山泉水煮沸泡茶。

第五道浸茶。盖上壶盖,闷上四五分钟,以便茶中的物质能溶于水。

第六道匀茶。再将开水注入壶内,稍稍冲淡壶内茶水,使得茶味浓淡可口。

第七道斟茶。将壶中茶水,依次从左到右斟入茶杯里。

第八道敬茶。由主人家的小辈手捧茶杯,敬献给宾客。在茶楼则由茶博士依年龄长幼依次敬献给宾客。

第九道品茶。宾客接过茶杯后,要先闻闻茶香,这不仅是对名茶的欣赏、体味,也是利用茶的香气来清心、通窍。然后再小口饮用,以便仔细品味,享受饮茶的乐趣。品茶时切忌大口“驴饮”,这样做不但不能品尝道名茶的味道,还显得很没有修养,更不能享受到品茶的温馨与惬意。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6019.html

上一篇:茶叶分类:警惕陈茶翻新卖!如何鉴别“翻新茶”?

下一篇:茶叶相关知识:怎样鉴别优质的茶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