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制茶技术--红碎茶制造

2021-10-27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茶技术--红碎茶制造”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制茶技术--红碎茶制造”相关知识!

我国红碎茶初制始于1958年。自1964年在全国六个点普遍开展试制至今的27年间,已形成有传统制法、转子制法刃CTC制法及LT.P制法四种基本制造方法。各种制法的初精制工序相同,但初制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指标各有差异。

红碎茶的初制与红条茶初制一样,都必须通过鲜叶验收与管理、萎凋、揉捻(增加揉切过程)、发酵与干燥等工序。本节着重介绍红碎茶工艺技术指标,尤其是矫切工序中使用的不同机具及其操作方法。其他与红条茶初制相同之处不在此赘述。

(1)萎凋

红碎茶制造中,有不经萎凋的制法,但实践证明不经萎凋的红碎茶片茶多,内质缺少浓强度。传统制法对萎凋叶含水量要求为61-63%,转子制法对萎凋叶的含水量要求为59-61%,CTC制法对萎凋叶含水量要求为68一70%,而LT.P加CTC制法的萎叶含水量要求较高,一般为68-72%。尽管萎凋叶的含水量要求不同,但均需有一段萎凋时间,使叶内的化学成分产生一定的变化。

(2)揉切

揉切是区别各种制法的主要工序,由于揉切的机械不同,工艺技术亦相应不同,其产品的外形、内质亦不同,导致了几种主要制法的产生。现就目前我国的四种主要制法的揉切工序简介如下:

①传统揉切法传统制法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制法,60年代中末期,我国各茶厂普遍使用,其制法特点是采用平面揉茶机与平面切茶机,先打条后揉切。

使用平面揉茶机揉捻又叫平揉,平揉机一般分90型(揉桶直径为90厘米)、60型、50型等,投叶量根据揉机型号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翻转成条困难,叶细胞不易破损,过少不便加压,叶细胞破损亦达不到要求。全程揉捻时间,春茶宜长,约40分钟,夏茶宜短,约35分钟。加压时应掌握轻、重、轻原则。同时要注意原料的老嫩、萎凋叶的含水量,以及气温的高低,而灵活掌握。原料嫩、含水量高、气温高,揉捻时间可稍短,加压宜稍轻;原料老、含水量低、气温低,揉捻时间可稍长,加压应稍重。以春茶40分钟揉捻为例,不加压揉10分钟,轻压8分钟,松压2分钟,加中压8分钟,松压2分钟,再加中压8分钟,松压2分钟,下机解块筛分。解块筛分的目的在于散热。筛底取芽茶送发酵作叶茶,筛面进行揉切。

使用平盘式切茶机进行揉切也叫平切。平切机具一般为70型、55型盘式揉切机。经揉捻后的茶坯,一般经3次平切、三次解块,第一次平切时间为25-30分钟,解块筛分取筛底一号茶,筛面复切,二切时间为20-25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解块筛分,取筛底为二号茶,筛面进行第三次揉切,再行解块筛分,取筛底为三号茶,筛面作尾茶,一并送发酵。各号茶及时发酵后分别干燥归堆。

传统揉切法产生叶茶(FOP,OP),第一切的一号茶作FBOP;BOP,FBOPF等高档碎片茶,二切、三切的二号茶和三号茶作BOP,BOPF,IBP,F,D等。

传统制法的产品叶、碎、片、末四类花色齐全,分档清楚,干茶色泽乌润。各次揉切筛分可将不同嫩度的芽叶分次取出,以有利精制。但由于叶组织的破坏不强烈,细胞破损率低,每次的切时过长,全程揉切时间一般超过100分钟,加之温度过高,加速了内含化学成分的氧化,因而往往造成发酵过度,使香味浓强度降低,而且尾茶多,对提高经济效益不利。

传统揉切法使用的机具多,安装占地大,花工多,因而成本较高,同时只能进行间隙式的生产,对初制机具联装,进行连续化生产,带来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我国除少数乡镇企业还采用此法外,在大型茶厂已被逐步淘汰。

②转子揉切法转子揉切法的切碎是采用卧式转子机完成的。茶叶经过揉捻,茶坯紧卷成条后投入转子机进茶口,由螺旋推进器推至切碎区,通过挤压、绞切切碎茶坯,再从机尾排出,在转子机中的时间短,绞切挤压力大,颗粒较平切紧结,尾茶较少,一般为6一10%,经济效益较高。茶坯下机后经筛分散热,三切三筛取一、二、三号茶及尾茶,分别及时送发酵。

一个红碎茶制茶厂,揉切车间是关键的车间,它既决定本厂红碎茶的规格,又是设备、人员、技术密集的车间平揉打条、转子揉切,机具往往难于配套,造成各工序的在制茶坯积压或断料,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酿成品质不稳定。目前部分大型红碎茶厂的揉捻,采用30型卧式揉捻机,第一切采用大型转子机。二切采用中型转子机,三切采用小型转子机,萎凋适度的叶子,由输送带输入卧式揉捻机后,即可进入连续流水线作业,一次完成。如下图所示。

转子揉切机的型号一般按口径尺寸分为30型、25型、21型、20型、18型、16型几种。根据各型号茶机的性能及台时产量合理配套,广东英红华侨农场转子机作业线的配备为21型一20型一16型,生产效率高,颗粒较紧结,成茶鲜强度好。转子揉切机切碎茶坯,具有强烈、快速的揉切效果,避免了平揉平切费时长,茶坯在制期间热发酵的毛病,相应能提高品质,又能节省设备、厂房投资,降低成本。但是茶坯在转子机中因强烈挤压和绞切而产生高温,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使茶坯温升5-10℃,对发酵带来不利的影响。

本法含洛托凡机制法。

③CTC机揉切法CTC机是一种能对萎凋叶进行碾碎、撕裂与卷曲的双齿辊揉切机,喂粒辊70转/分,搓撕辊700转/分,切碎颗粒的大小依两辊齿隙而定,齿隙最小距离为0.05-0.08毫米,最大不超过0.2毫米。茶坯通过喂粒辊进入两辊相交的切线位置上,被高速搓撕碾碎成为颗粒,揉切作用强烈而快速。由于一般叶片的厚度为0.12毫米(大叶种),故能使揉切均匀。因齿隙小挤压力大,叶温亦有瞬间的升高,但由于齿辊未封闭而敞开,所升高的温度在输送带上即可散失,因而经3次CTC机切碎的在制品,仍保持鲜绿色。

CTC制法首先要求有优质的鲜叶原料,一般须在2级以上,低于3级的鲜叶多片,易损坏齿辊。其次,对萎凋叶含水量要求较为严格,以控制在70%左右为宜,第三,CTC联装的最后一台CTC,齿辊间隙不能大于0.12毫米。萎凋叶经过去杂后轻揉,经三次C.TC机切碎,即可送往发酵。一般均与洛托凡配套使用,去杂后的萎凋叶进入洛托凡,经过输送带接连进三台CTC切碎,最后经解块器直接打落发酵车中,全程仅3-4分钟。而实际揉切时间为1-2分钟,因而此法具有低温、强烈、快速揉切的工艺特点,而且精制率高,成品花色少,便于精制.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CTC茶颗粒紧卷重实,色泽棕黑油润,内质香味浓强鲜爽,汤色浓亮,叶底红匀鲜活。

CTC机的一对齿辊容易磨损,每作业200小时需要清洗一次,以保持齿形锋利。我国目前在使用进口CTC机的同时,也发展国产滚切机的生产,只是尚未得到大范围推广。

④LTP机锤击法LTP机框中有31组锤片和9组刀片,每组有锤(或刀)片4把共160把,萎凋叶进入机框后,经160把刀、锤片的高速锤击切碎,形成细小的粉末,经风力旋转使粉末胶结成颗粒而喷出机框。

1979-1980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先后从国外引进三台LTP机及其他配套机具,分别在广东省红星茶场、广西百色茶场和湖南平江茶厂、瓮江初制厂进行试用研究。尔后,我国自行设计的锤击机相继间世,目前已经形成小批量生产。

LTP制法有单机及与CTC联装切碎方法两种。LTP切碎法要求萎稠叶含水量为68-72%之间,含水量低于68%的片茶多,鲜爽度不好,高于72%的茶团块增多,颗粒大,不易解散,因团块内缺氧,造成发酵不匀,影响品质。

(3)发酵

目前多数大型茶厂均使用发酵车控温、通气发酵,即在发酵叶层中不断地吹入潮湿空气,以达到增氧增湿的目的。发酵装置由水分化雾器、低压离心风机、矩形风管及32-36辆发酵车组成,每辆小车分两层,中隔是有孔眼的铝板,上层盛叶约60-70公斤,下层接上主风管后即可导入低温高湿的空气,进行控温发酵。一般发酵时间为80-90分钟,用温度计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温度,大致是在室温24C的情况下,10分钟后茶坯温度上升为30-32℃,20分钟后降到26-27C,60分钟后降低至室温,并一直平稳至结束。待发酵叶的色泽由鲜绿一黄绿一绿黄一红黄,青草气味消失,即为适度,应立即送往干燥。

目前我国海南省的南海茶场及岭南茶场,开始试用发酵机发酵,在百页板层内通入20-26℃的潮湿空气,在摊叶厚度10厘米的情况下,在60分钟内可完成发酵过程,这对红碎茶生产的连续化作业带来了方便。

(4)烘干

烘干的目的、原理与工夫红茶相同,但由于红杯茶体型细小,茶坯含水量较高,因此一般使用大功率的干燥机,如在有条件的大型茶厂,使用马歇尔式干燥机,或国内新型(或改造)热输送带干燥机,输送带进口温度为120℃,出口温度为38-40℃,烘箱进口温度为95℃,出口温度为54℃、红碎茶烘干有一次烘干和二次烘干两种。传统制法、转子机制法的茶,一般一次烘干,而生产量大或CTC,LTP制法的茶坯一般分二次烘干,使用热输送带干燥机的一次烘干较好,而用国内其他烘干机时进行二次烘于为宜。

热输送带干燥机的输送带进风温度为120C,当发酵叶遇此高温,发酵便迅速终止,同时大量蒸发水分,进入机体烘箱后,由于分层引进热风,百页板的各层温度较为均匀,茶坯大量蒸发水分,在15-25分钟内,含水量可降至低于6%,一般以掌握在5%左右为宜。一次干燥的毛茶色泽乌润,其操作简便,要求干燥机性能好,效率高,发酵茶坯含水量稍低。二次干燥的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打毛火,烘至七、八成即含水量为15-25%,下机摊凉散热,使茶坯内水分重新分布,冷却至室温再进行第二次干燥(称复火,),复火温度宜稍低,时间稍长,烘至足干(一般含水量为5%左右)下机后摊凉装袋(箱),或即行归堆精制。

(5)毛茶归堆

干燥后的毛茶,按原料老嫩、筛切次数不同,各号按质归堆。归堆的原则以内质为主,参看外形。内质又以香味为主,结合看叶底、嫩度和色泽.把品质大致相同的各天各批毛茶分为6-8个堆,其中4-6个正堆,22个尾茶堆,一堆主制上档,二堆主制上档或中档,三堆主制中档,四一五堆主制下档,六堆为协商样原料。尾茶1堆内质较好的可提取下档或协商样,尾茶2堆作提取协商茶的原料。此外劣变茶亦应分轻劣变、重劣变茶存放,另作处理。

各堆分仓储存,依照上述原则,每天每批毛茶分别审评品质,决定堆次,装袋后立即按堆入库。

红碎茶的精制原理及方法与工夫红茶精制大体相同,但加工机械的使用及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尤其在鲜叶原料好、条件好的大型茶场(厂),鲜叶嫩度一致,烘干后的毛茶立即筛分清选即可装箱,初精制在一条作业线上完成。大多数茶厂则分初、精制两大部分。全国各地制法不一,各套样的风格不同,精制、成品花色亦有较大差异。

现将三、四套样的精制方法介绍如下:

我国第三、四套样无叶茶,碎茶按体形大小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另有片茶、末茶等花色。碎茶一号一般是平面圆筛机的16孔底至24孔面茶,碎茶二号一般是10孔底16孔面茶,碎茶三号一般是8孔底至10孔面茶,规格十分清楚.如毛茶嫩度好,净度高,则采用一次平面圆筛机一次风选,经拣剔除杂,即成毛茶。

凡使用传统制法的毛茶,有的平揉后即筛取芽茶作FOP,平切时切碎效率较低,碎茶中有部分条形茶可作OP的原料。因此碎片茶的平圆筛头子茶及初制中的部分尾茶,都可作提取叶茶的原料,。

我国现行的红碎茶四套样的制定,是为了便于对各省区的碎茶品质进行控制和执行价格政策,各省区制成的红碎茶交所属口岸统一拼配出口。我国各套样的品种花色,均应符合国际红碎茶品质规格的要求.出口外形规格大致分为:

FOP,OP,BP即叶茶,为8孔底至12孔面的长条形茶,其中FOP只有云南生产。

FBOP,:BOP即碎茶,为12孔底至24孔面茶,系颗粒形重质茶。我国第三、四套样的碎一为16孔底、24孔面;碎二为10孔底16孔面;碎三为8孔底10孔面。第二套样的碎茶一号相当于FBOP类型,碎二、三、四号相当BOP,五号相当BOPF,六号体型相当BP,质量较差。

BOPF,F即屑片茶,系碎茶中分出的大小长短相和但质轻的片状釜,称片茶(F)。国外BOPF属于屑片类,我国相当二套样的碎茶五号。此外还有20孔底28孔面的PF等花色。

24孔底40孔面的砂粒状颗粒茶称为末茶(D),其中24孔底28孔面的为PD,24孔底40孔面的为D。目前60孔面亦作末茶,60孔底无经济价值。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制茶技术的发展


茶性味苦,古时也曾叫"苦菜"。茶叶转变为普遍饮料,就需要经过加工,改变它的性质。在加工过程中,技术不断革新和演变,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历代干干万万劳动人民辛苦实践和研究改进,才逐步提高品质,为广大人民作日常饮料。

制茶工业的发展,大约可分为4个时期:制茶起源时期、制茶变革时期、制茶发展时期、制茶机械化时期。

一、制茶技术演变

公元前六干多年,仰韶文化时代,已有茶树了。到公元前二干多年神农时期才被劳动人民发现野生茶树的鲜叶,可解七十二毒,就人工加以繁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说,周武王联合巴蜀少数民族伐商纣时,巴蜀园庭中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树,并作为贡品。

茶叶作为贡品是经过加工的,如一般的中草药晒于收藏。鲜叶经过晒干,由于光热的作用,品质起了很大变化,如现时的白茶具有特别风味。中国制茶历史至少也有三干多年了。

(一)制茶起源时期从神农时期公元前二千多年到唐朝末期,公元960年,自野生茶树的鲜叶晒干到唐朝的蒸青团茶。这段时间很长,自发现野生茶树一直到唐朝作为普遍饮料,其间经过很复杂的变革。开始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到了魏朝(公元220-264年)才制饼烘干,饮用时碾碎冲泡。

通过制造饼茶的实践,认识饼茶青草气味很浓,由物质变精神,经过推理,产生了去掉青草味的认识,再实践,发明蒸青制法。即把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穿烘于,茶叶品质有了改进。

由制造饼茶去青气的实践,又产生了茶汁苦涩味的认识,再通过实践,鲜叶先洗涤而后蒸青。蒸后压榨,除去叶汁,然后制饼,降低苦涩味。印度现时制绿茶挤掉一部分叶汁,就是学习我国唐朝的制法。

贡茶制造分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制作精细,茶芽采下来,先放入水中浸泡,然后蒸。蒸后用冷水冲洗,使其很快冷却,保持绿色。冷后先用小榨去水,再用大榨压去叶汁,榨水榨汁的次数有多有少。去汁后,放入瓦盆内兑水研细,造饼烘干;烘干次数根据饼片厚薄而定。10一15次不等。

这些技术措施,有好有坏。好的方面,用冷水很快冲洗,保持绿色,为现时制蒸青绿茶所取法;冷水改为风吹,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坏的方面,榨水榨汁,夺茶真味,降低茶叶质量。蒸青团茶制法被淘汰就在于此。

(二)制茶变革时期从公元961年到1368年,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这个阶段自宋朝至元朝约经三百多年。先是由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后由蒸青散茶改进为炒青散茶。通过蒸青团茶的实践,得到苦味未能完全去掉,茶香不正的认识,再实践改革。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茶叶的原有香味。日本现时制造碾茶,就是中国当时的蒸青散茶。所不同的,饮用时,不碾成碎末,而是全叶冲泡。饮用相当普遍,并订立鉴赏的方法,以辨别茶叶品质好坏。蒸青团茶的制法,至此而终结。

经过无数往复循环的实践认识,到12世纪末叶,由蒸青散茶改进为炒青散茶。利用于热发挥茶叶优良香味,改掉蒸青香气不高、滋味不浓的缺点,是制茶技术的变革。

(三〕制茶发展时期从公元1368年至1700年前后,自明朝到清朝,这个阶段,虽然也是三百多年,但发展很快。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各种茶类,花色齐全。

由于炒制烘青绿茶的实践,认识烘干香气不如炒干。通过炒干的实践,发明了炒青绿茶的制法。通过多次实践,认识往复循环,制茶技术逐步变革,新的发明创造也随之不断出现,制茶花色就越来越多。如松萝、珠茶、龙井、瓜片、毛峰等名茶相继先后出现,都属烘青和炒青绿茶,各有特点,丰富多彩。由此推进,又发明黄、黑、白、青、红五大茶类。

(四)制茶机械化时期中国利用水车动力碾磨制造团茶,在唐宋时期早已实行。近代利用机械制茶,国外是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中国发明制茶法后,有条件发展茶叶生产的国家,先后来中国学习茶叶生产技术知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根据自然条件的适应,日本最先发展绿茶生产,其次印度(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以及印度尼西亚先后发展红茶生产。印度茶叶生产都属英国资本家所有,技术改进较快,于20世纪初,首先应用机器生产分级红茶,继之,日本应用机械生产蒸青绿茶。

我国对世界制茶技术的影响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可以说,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苏俄来茶我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我国茶叶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1834年:印度成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我国学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1835年:宇治山本氏,传回我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1866年: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学习我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1877至1887年: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我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1898年:日本开始仿制我国红茶、绿砖茶。

1926年:日本仿效我国珠茶制法。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我国浙江龙井。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者等退出印度、锡兰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肯亚等新茶区的开阔,才大量生产红茶。

中国茶叶制茶技术的发展历史


中国春秋时代茶叶曾作菜食,其后转变为普通饮料,就要经过加工,改变它的性质。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相当的历史时期,历代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实践及总结经验,技术不断地革新和演变,才逐步提高品质,成为普通饮料。

中国自仰韶文化时代(神农时期)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盾,自然而然引起广大劳动人民的重视,从野生发展为人工栽培。

周朝就有初步发展。西汉成为主要商品之一。晋朝从封建统治阶级的贵重饮料发展为民间的普通饮料。经过六朝的佛教宣传推广,到了唐朝就为人一日不可无的生活必需品。

茶叶既然跟着制法的改变,而逐渐变为良好饮料,封建统治阶级就订贡茶制度,强迫劳动人民每年生产大量优质团茶进贡皇室,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贡茶制度引起士大夫和有闲阶级的重视;文入学士,如唐朝李白、柳宗元、白居易和宋朝欧阳修、苏东坡等等,都歌颂饮茶的好处。劳动人民更有机会亲身体会饮茶有益于身体,更加勤劳地搞好茶叶生产,技术改革,从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发展。

80后手工制茶师的制茶过程


季素英属80后,生于种茶世家,家中拥有一片100多亩的茶园,每年的成品茶产量在1万公斤左右。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80后的季素英用手工制作茶的过程。

2013年5月1日,80后女制茶师季素英正在用手工摇青,在高达200多温度的炒锅里,一双纤细灵动的小手在锅内快速翻炒着茶青,约5、6分钟后,女制茶师将茶叶迅速取出,放在揉茶笠中揉捻。

女制茶师季素英边忙活边说,“这是制作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炒青和揉捻环节。在炒青环节中,因为炒锅和茶叶的温度很高,所以刚学习制茶工艺时,因方法掌握不当,而使自己的手经常被烫出许多泡。”女制茶师季素英还说,“制茶需要经过采摘、开筛、晾青、做青、揉茶、拣茶、焙茶等多道繁琐的工序。 从茶叶采摘并在阳光下晾好到手工制作开始,再到人们喝到一杯制好的茶叶,至少需要48个小时。而且每道工序都要把握好适宜的火候,能采摘的茶叶一般是一芽伴三、四片叶,茶叶需要日晒到失去原有的色泽为佳,然后再装在筛子上,放屋内空旷处让其自行萎凋,随后再通过反复摇晃筛子让茶叶和筛子摩擦发酵,最后炒茶、揉茶、拣茶、焙茶等,直至让绿叶出现红镶边为止,才真正成为可以饮用的武夷岩茶。”女制茶师季素英说“每一道工序都不定有标准的时间,这需要要靠自己的经验来把握。 同样的茶叶,不同的制茶师制作出来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因为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复杂,不但需要体力、耐力,还需要有个人对茶的热爱,才能制作出好茶。如今,手工制茶工艺只有一些年老的茶师们才会,年轻人会的不多。”季素英的68岁师傅叶启桐说,“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独特和差异。武夷茶价值的提升,得益于对制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坚持传统制作技艺,保持个性化发展,可以为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女制茶师季素英说“我的梦想就是,伴随着武夷茶叶走向世界,让武夷岩茶手工制茶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现代原因吃苦的人们真的很少,原因学纯手工工艺的人,将来定是一位有非凡成就的智者。所以年轻人就应该好好的学学传统的历史工艺,别让那些美好的东西在咱们年轻一代中失传。

唐代制茶作坊


唐代制茶作坊,一股都设在茶山中,目的是便于取薪,选水和制造。皮日休《茶舍》诗云:“阳崖枕自屋,几口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柏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反映了作坊是靠着山崖,全家老少都在欢乐地参加劳动,年青人在蒸茶,老翁在捣茶,妇女在拍茶(装模),月亮出来了,他们还在制作饼茶。描述了晚唐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家庭制茶手工作坊的特征,他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植茶多的自耕农,还雇用有技能的帮工,工资多以饼茶支付。这些制茶作坊,都不是以使用价值出现的。制茶作坊的产品普遍商品化,是茶叶商品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中国制茶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我国制茶历史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东溪试茶录“采茶”办茶须知制造之始


采茶(办茶须知制造之始,故次)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唯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日出露稀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出耗于内茶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民间常以春阴为采茶得时,日出而采,则茅叶易损建人谓之采摘不鲜,是也。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唯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日出露稀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出耗于内茶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民间常以春阴为采茶得时,日出而采,则茅叶易损建人谓之采摘不鲜,是也。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5196.html

上一篇:茶叶鉴别百科:泡沫多的茶叶质量到底好不好?

下一篇:茶叶的辨别:如何分辨茶叶好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