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黄茶史话

2021-10-04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黄茶史话”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黄茶史话”相关知识!

中国茶号称六大种类,即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从近年产量看,六大茶类中,绿茶仍占主导地位,其次为青茶(乌龙茶),再后为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居末位。

说到黄茶,是知道的人多,喝到的人少。其原因是:名气大,产量少。一是产区比较窄,仅限于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霍山等传统地区;二是产量和销量很少,黄茶在茶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小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但我们对黄茶的认识切不可由此而产生偏颇,黄茶以其独特品质和深厚底蕴,在我国六大茶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黄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的唐代时期。通常将黄茶分为品种黄茶和工艺黄茶两种类型。因茶树品种形成的黄色的茶称品种黄茶。工艺黄茶则是通过炒制过程中采用独特的闷黄工艺而改变了茶的色泽和内质。工艺黄茶的出现较之品种黄茶要晚很多。我们现在所说的黄茶大多指的是工艺黄茶,也就是现在的黄茶必须是经过闷黄的工序。

叶色由绿变黄,故名之黄茶。黄茶的现世出于偶然据说是由于绿茶加工操作不当而来的。绿叶变黄对绿茶来说是品质上的错误,而对黄茶来说,则要创造条件促进黄变,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这就是黄茶制造的特点。黄茶从绿茶演化而来。因为制作技术不好,含水量较多的茶叶干燥不及时,引起黄变,绿茶变成黄茶。由于这种闷黄(闷堆焐黄)现象的发现,由此发明创造了黄茶的制造方法,也由此产生了茶的新种类黄茶。黄茶基本工艺虽然近似于绿茶,但在制茶过程中多了一道闷堆工序,是其与绿茶的基本区别;黄茶虽然属于轻发酵茶,但却不归为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即青茶),它是一个独立的茶类。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因茶叶储存不善而得到黄茶。这两种说法归结起来,黄茶的惊奇现世都可以说是纯属偶然。可以说,人类的许多发现、发明和创造都往往源于偶然,这是十分奇特有趣又有启迪意义的现象。

黄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类。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的代表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黄小茶的代表有北港毛尖、鹿苑毛尖、温州黄汤、沩山白毛尖等;黄大茶的代表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黄茶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黄品质特征,与绿茶干翠绿、汤碧绿、底嫩绿交相辉映,遂成天趣。黄茶以其色泽金黄、香味鲜醇,深为饮茶者喜爱。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历史上都是入贡的,那时老百姓想喝还喝不到呢。窃以为,任何茶类和茶品之所以能得以产生、存在、延续和发展,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还有其独特性。茶类之间,不可厚此薄彼,不可相贬相损;要倡导包容共存,共同发展。

小编推荐

唐代的茶道史话(一)


地球上有茶树植物已有七八千万年的漫长历史,而茶被人类所发现和利用,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仅有四五千年。至于有关茶的专着记载,要更晚些,只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

中国历史悠久,区域辽阔,其汉语方言众多,汉字在早期出现过语音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代表茶名的汉字就有十多个,诸如荼、诧、荈、槚、苦荼、蔎、茗、和茶等。《诗经》提到荼字的近十处,虽然并不全部指茶,但谁谓荼苦,有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幽风七月》)等,则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关于茶事的最早记载。渊源于西周的古字书《尔雅》,其中也有檟,苦荼的解释;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晏子春秋》,亦有晏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的记述。此外,汉以来如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扬雄的《方言》、东汉华佗的《食经》以及《桐君录》等书,均有茶事记载。随着饮茶越来越多,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记述茶事的文献也一代比一代增加。

早期有关茶的记载虽然较为简单,但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资料。像荼生益州,三月三日采(《神农本草》),就指出茶树原产地的益州是最早的茶区之一。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三国魏张揖《广雅》),则为最早记叙饼茶制法、泡茶的方法。关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初巴国境内已有人工茶园培植的茶叶,作为贡品非常珍重地献给周王室的记载则见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这则记载说明当时的茶叶生产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时城市中出现经营茶粥、茶饮的茶摊,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广陵耆老传》),反映了饮茶已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人生苛安乐,兹土聊可娱的诗句(西晋张载《登成都白兔楼》),不仅赞颂了茶的芳香宜人,也反映了蜀地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之盛。而在早期的记载中,许多文字都谈及茶叶的功能功效,说明了古人对茶叶作用的认识,如饮茶日久,精神爽快: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神农食经》);饮茶可以却睡:巴东别有真茗荼,煎饮令人不眠。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荼饮,亦可通夜不眠(《桐君录》);古人发现茶和中草药同样可以治病,于是茶便与乌喙、枯梗、贝母、苓草、芒硝等一起被列为中草药之一(见司马相如《凡将篇》)。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经》);至东汉时荼甚至被夸大为饮之能成仙得道的灵丹妙药:茗菜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名医别录》)。正是由于早期文献对茶叶效能的记载和赞誉,进一步推动了饮茶的风尚。

不过,饮茶风尚的普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文献记载的许多趣闻轶事,反映了在饮茶方面由于南北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官至谏议大夫的王褒所写的《僮约》中,在规定僮仆的任务中就有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两条。烹荼尽具,是说烧茶、泡茶的茶具要准备齐备,并洗涤干净。武阳买荼,是说要到武阳去买茶叶,供居家饮用。在当时,自给自足的生产占主导地位,但茶叶要赶到集市上去购买,可见汉代巴蜀地区茶叶商品化已达到相当程度。至南北朝时,南齐永明十一年(493)齐武帝颁下遗诏,说自己逝世后,在灵前祭祀不必杀牲,只要供上糕、水果、茶、饭、酒和肉脯就可以了,还规定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南齐书》)。可见,南朝朝野已普遍接受了茶饮。

但北方贵族还不饮茶甚至鄙视饮茶。南齐秘书丞王肃投归北魏,刚北上时,不习惯北方饮食,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吃饭时常以鲫鱼羹为菜,渴饮茗汁,并且一饮一斗,北朝士大夫讥笑他,称他是漏卮,意思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几年后,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举行的朝宴,却食羊肉、酪浆甚多。孝文帝很奇怪,问道:卿为南方口味,以卿之见,羊肉与鱼羹,茗饮与酪浆,何者为上?王肃曲意逢迎,说:羊是陆产之最,鱼为水族之长,都是珍品。以味而论,是有优劣的。羊肉好比是齐、鲁衣冠大国,鱼好比是邾、莒附庸小国。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孝文帝大笑。这话传开后,人们就把用茗熬的汤叫做酪奴,以至于北朝的士大夫们对饮茶者也讥讽嘲弄,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洛阳伽蓝记》卷三)。然而,这种情况并不长久。及至隋统一南北之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由于隋文帝爱好饮茶,上行下效,由是竞采,天下始知饮茶(《隋书》)。当时流传着一首《茶赞》: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饮茶风尚,终于在北方传播。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饮茶文化逐步由混沌向文明嬗变。这种嬗变,使记载茶的文献资料也不断增加和丰富。当茶的载录愈来愈丰富多彩之时,就必然不满足于以往附记于其他书籍的局面,从而出现了全面的、系统的茶书专着,这是历史已经造就的机遇。

这种历史的机遇,直到唐代才出现。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气派空前的宽容和摄取,造就了唐人烈烈腾腾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浓烈的社会风采。唐代的茶业充满活力,气象万千:茶产日兴,名品纷呈;饮茶之风,大行朝野;茶叶贸易,十分活跃;封建茶法,应运而生。时代呼唤着茶业的大发展、大提高,也呼唤着总结前人经验、导引茶业进一步发展的茶叶专着的尽快问世。唐代中叶,陆羽撰成了中国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西周初期以来茶的记载只是只言片语、简单零碎的状况。《茶经》的出现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开启了此后茶文化异彩焕发的局面。

《茶经》的成书时间众说纷纭,但多数学者认为刻印于唐建中元年(780)。它虽然只有7000多字,却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有关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茶的生产、品饮、茶事,言约意丰地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美学和文化层次。全书共三卷十章,展示出一个琳琅满目的茶的世界:

一之源,介绍茶树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品质和功效等。作者肯定茶树原产于我国南方,其中有高一尺、两尺的灌木型,也有高数十尺的乔木型,在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对于茶树的形状,书中予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从整体到各部位的特征: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棕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茶的称呼多样,一是方言土语不同,二是由于采摘时间不同,茶叶质量不一样所产生的特殊称谓。茶树栽培的方法,法如种瓜,三岁可以采。茶树对土地的挑选很严格,烂石中生长的最好,砾壤中的较差,黄土地种植的最差。茶以野生的为上等,人工种植的则较差。生长在向阳山崖并有林木遮荫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则差;形如春笋的最好,短小的芽则差;叶卷裹未展开的为佳,叶舒展的则差。背阴山坡谷地的茶树,不值得去采摘,如饮用则易生疾病。因茶性寒凉,用作饮料最为适宜。品行端正俭朴的人,如感觉体热、口渴、闷燥、头痛、眼睛倦涩、四肢无力或全身关节不舒服的时候,喝上四五口茶,与醍醐和甘露是可以媲美的。但采茶如不适时、制茶如不精细并混杂有其他杂草,这样的茶喝了是会生病的。最后,以人参为例,说明其功效因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二之具,介绍各种采茶、制茶的用具。陆羽总结了唐时盛行的蒸青紧压茶的制作工艺,列举了制作过程中有关采、制、贮藏茶叶的十多种器具,并详述了每种器具的具体形状、要求和使用方法。这些器具是:籝,又叫篮、笼、筥,用竹子编制的盛茶工具;灶,制茶烘干用的工具;甑,蒸茶时用的屉;杵臼,又叫碓,捣具;规,用铁制成的模具;承,又叫台,或砧子,用石头做成,也有的用槐、桑木半埋在地下,不使其摇动;檐,又叫衣,用旧的绢、雨衫、单衣等制成,即苫布;芘莉,晾茶的屉状工具;棨,串茶叶的锥刃;朴,串茶的竹编绳子;焙,烘茶的坑灶;贯,竹子削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焙;棚,晾茶的棚子,在焙上分两层,全干的升上棚,半干的在下棚;穿,团饼茶包装的器具,江南东部和淮南地区用剖开的竹子做,巴山、峡川一带用韧性大的构树皮做;育,用木做框,外围用蔑编织,并用纸糊起来,里面分隔的贮藏和养护工具,类似柜橱。如今,陆羽时代所用的这些器具基本上被其他半机械和机械化的器具所代替,但《茶经》的记载,对于我们了解制茶机械的演变、革新和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三之造,论述茶叶的种类以及采制方法。陆羽讲究采茶的时机,春茶当在旧历二、三、四月间晴天采之,雨天、阴天不能采。嫩叶刚出、几个枝节中颖拔的,并且要凌晨带露采摘。采茶之后,制作的工序是:蒸、捣、拍、焙、穿、封等程序。茶的形状有多种多样,鉴别茶的质量,只看外表、色气、言茶好或不好,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答案。除了眼看、鼻嗅之外,还要用嘴品一品。陆羽还根据当时饮用习惯,对茶叶品质的要求等等辩证地提出茶叶外形、色泽产生的一些原因,对鉴评和提高茶叶的品质也很有价值。

以上三章为《茶经》的卷上。卷中只有一章,即四之器,专门介绍煮茶、饮茶的器皿,说明各地茶具的优劣、使用规则和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这一章详细列举了28种器皿,按用途大体可分为8类:生火的用具,包括炉、灰承、筥、炭挝和火筴等5种;煮茶用具有鍑、交床等;烤茶、碾茶和量茶的用具,有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和则等6种;盛水、滤水和取水的用具,有水方、滤水囊、瓢和熟盂等4种;盛盐、取盐的用具,有鹾簋和揭;饮茶用具,有碗和札;盛器具和盛摆设的用具,有畚、具列和都篮;清洁用具,包括涤方(贮洗涤过的水)、滓方(盛茶渣用)和巾(用粗布制成的擦茶具用的洗巾)。最值得注意的是,用铜或铁铸成的风炉,形状像古代的鼎,三只脚之间开设的三个孔洞上,分别铸着伊公、羹陆、氏茶6个字,即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伊公,就是传说中的商初大臣伊尹,曾辅佐商汤攻灭夏桀,治理国事凡三朝,又善烹饪,被陆羽誉为伊公羹,陆书敢于以陆氏茶与伊公羹相匹,足见他对自己于茶上作出的贡献充满自信心。

五之煮,介绍煮茶方法和水的品第。团饼茶在烹煮以前,先要经过烘烤和碾碎,使香气滋味能充分发挥。燃料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硬杂木。好茶需用好水烹煮,水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过了三沸,就水老不可食也。真正的好茶,应该啜苦咽甘。

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和饮茶方法。说茶之成为饮料,由神农氏开始,从鲁周公喝茶才为大家知道。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饮茶有九个难题要解决:一是制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工,五是用水,六是烘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饮用。饮茶需要知识,需要文化,要知道喝的是什么茶,怎么喝,喝了会起什么作用等等。茶既起着生理和药理的作用,又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这些问题,直到《茶经》才详加论述。

七之事,引述古代有关饮茶的故事、药方等。这是《茶经》里最长的一章,字数约占全书的1/3。作者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资料,按朝代先后汇集和排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代的茶叶历史。首先列出人物索引,涉及饮茶的名人41位,然后,从《神农食经》到《枕中方》和《孺子方》等古代文献中摘录了48例有参考价值的内容,附于后。这些资料及所引证的书目,有的现已佚失,幸赖《茶经》才得以保存下来,虽是吉光片羽也弥足珍贵。

八之出,论述全国名茶产地和茶叶品质高低。据《茶经》所列,唐代产茶地共有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等8个道、43个州郡、44个县。作者对黔中、江南、岭南3个道产区没有详细介绍,只列产茶州名,统称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而对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5个道,则列出产茶州名、县名或地名,还把茶叶品质分为上、次、下、又下4等。

九之略,论述在一定条件下怎样省略茶叶采制工具和饮茶用具。前面几节,讲采茶、制茶、饮茶用具的规范化,而这节170来字,则讲用茶具和茶器的灵活性。

十之图,教人用绢写《茶经》悬挂,以使全书一目了然。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复述《茶经》的主要内容,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对这部茶书有更多更深地了解。陆羽的《茶经》堪称一部茶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第一部茶文化学着作,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中唐以前整个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促使茶由药用、饮用变为品饮,由一种习惯、爱好、生理需要,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迈入新的境界。

与《茶经》的备受崇奉相反,其作者陆羽是在身后才被推到崇高地位的,生前却是历尽坎坷,很不得志。虽然《新唐书》有他的传记,《唐才子传》有他的史略,连美国人乌克斯着的《茶叶全书》也有他的介绍,但他的生平还是留下许多至今解不开的谜。

潮人饮茶史话历代潮人的饮茶习尚


郭子章的叔父郭春震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出任潮州知府时,曾主修《潮州府志》。该书卷三《田赋志》中已明言:饶平县每年须贡“叶茶一百五十斤三两,芽茶一百八斤三两”。两项相加近二百六十斤,占明代贡茶总额年四千余斤(据《明史·食货志》)的0.65%,数量已颇为可观。饶平县是当时潮州府属下唯一须贡茶的县份,可见该项“茶贡”已不是与租赋一样按县分摊的“常课”。这说明饶平的茶叶生产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水平与知名度,而任何门类的生产又总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在尚未发现能支持“饶茶外销”的文献之前,我们可以这么说,饶平茶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在潮州本土。因此,说“潮俗不甚用茶”,如果指的是饮茶的普及程度的话,亦不符合当时的潮州社会实际。

值得一提的倒是郭子章所说的“惟潮阳间有之,亦闽茶之佳者也”这句话。潮阳县濒海,由海路批运闽茶进境且成为集散地,顺理成章。由此可见其时潮人嗜饮闽茶,与北地之重绿茶大异其趣。这倒从反面揭示出这样的信息:潮州能成为以冲泡青茶(闽茶)为主要标志的工夫茶的发祥地之一,理有必然。

历代潮人的饮茶习尚

《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引《三阳图志》云:

产茶之地出税固宜,无茶之地何缘纳税?潮之为郡,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其课钞每责于办盐主首而代纳焉。有司万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

这段话原是针对潮州每年须交纳茶税的不合理税规而抒发的、带有偏激情绪的议论,但因为它是见诸地方志籍的官方记载,所以容易给人以“宋元两代潮州无茶”的印象。

其实,古人所说的“有茶”、“无茶”,往往是指名茶而言。前引周亮工《闽小记》就说过,以盛产茶叶的福建,不是还被人讥诮为“无茶”吗?所以,我们不能惑于文献中的只言片语而轻易断定某地之有茶与无茶。

更主要的是,“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于西北,利尝至数倍”。(《宋史·食货志》)正因为利厚,又是事关边塞贸易、维系邻国关系的重要物资,所以从宋初开始,茶与盐一直由国家专管榷卖,京师设有榷货务,各路(相当于后来的“省”)设常平茶盐司,又有官方直管的山场,隶属于山场的采茶户,谓之园户。茶商则须向官方申领茶引后方能从事茶叶买卖。然而,翻开《宋史·食货志》一看,两宋时期茶法的变易,令人眼花缭乱。政府与民争利,且朝令夕改,故茶户、茶商时有不堪重负之叹。

宋高宗时,“茶之产于东南者,浙东、西,江东、西,湖南、北,福建,淮南,广东、西,路十,州六十有六,县二百四十有二”。(《宋史·食货志·茶》)潮州是否在其列,已难考证。但潮州非重点茶区,亦无山场之设置,则完全可以肯定。《三阳图志》所说的潮州“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应是指这种情况,而不是说宋代潮州“无茶”,不然的话就无法解释:为何凤凰山乌岽顶上,至今仍有成片的宋茶树、古茶林?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宋代的潮州已有茶叶的种植与生产,但生产模式尚未完善,尚未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局面。

何况,产茶与饮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塞外不产茶,但各少数民族的饮茶风气丝毫不比中原地区逊色。同理,即使中古时期的潮州制茶业尚未形成规模,亦不等于说其时的潮人不饮茶。

说起潮人的饮茶习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曾被贬来潮州的两位唐代宰相——饮茶专家常衮和李德裕。

宋初的张芸叟在《画墁录》中说:

唐代茶品,以阳羡为上,其时福建之建溪、北苑尚不知名。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膏茶,其后始为饼茶,贯其中,故谓之“一串”。

可见,常衮是一位既善饮茶又善制茶的“茗中仙”。大历十四年(779年)即常衮转任福建观察使的前一年(衮于建中元年移任,上文谓“贞元中”系误记),他已被贬为潮州刺史。贬潮期间,他犹有游金山、题“初阳顶”的雅兴(见明代薛雍《金山读书记》),推想起来,这位“茗中仙”应无“戒茶”之举。常衮又是佛教密宗的忠实信徒,当时的潮州开元寺正是密宗信徒主持寺政(大雄宝殿前今存石经幢可作旁证),而密宗赞呗的“十供养赞”中,“茶赞”即为其一。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批精美绝伦的茶具,正说明茶在宫廷文化生活和密宗仪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不管开元寺原来的茶风如何,常衮的到来,应该是对该寺以至潮州的饮茶习俗产生积极的影响。

李德裕亦是一位嗜茶且对烹茶用水极其讲究的宰相。据唐代无名氏《玉泉子》所载,他最喜欢饮惠山泉,特地叫人从江苏无锡直至长安设“递铺”(类似驿站的专运机构),为他运送惠山泉水。宋代《太平广记》中,亦有关于他派人到长江的金山附近汲取中泠水煎茶的记载。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想享用惠山泉、中泠水自然是不可能了,但以他贵胄子弟的习性,为煎茶而不惜对州城附近的山泉进行一番考察并传授潮人择水、烹茶知识的可能,似乎亦不能排除。

不过,上面的推论只能是“想当然”式的猜测而已,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还须仰仗有据可考的文献记载。

潮州金山南麓,有一面残存的石刻,上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潮阳县主簿兼令尉(下阙)”书写的步和潮州知州王汉的《金城山诗》,在能辨认的残文中,竟有“茶灶香龛平”的诗句。①茶灶,是烹茶煮水用的火炉。这一近千年前的石刻,是目前可看到的关于潮州茶事的最早记录。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曾为武夷茶灶石亲手书写“茶灶”二字,并题写了“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诗句。②但与潮州金山麓“茶灶香龛平”的石刻相较,已晚了163年。

黄茶起源


黄茶有两类型:

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象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因此,发现黄茶的制法。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黄大茶的制法是在十六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黄茶的发展历史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在我国的发展从萌芽到衰落经历了五个时期,这里来分时期分别详细看看黄茶的发展历史。

萌芽期:西汉朝至唐之前,黄芽之名已出现,主要是出现在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这两种,蒙顶作为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产地,是众所周知的,关于蒙顶黄芽也是历史悠久,其人工种植的茶树历史悠久最早的蒙顶甘露是我国最早的贡茶。其茶早在唐贡茶之前已经名动天下。但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具体的产生时间都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蒙顶茶的统称已经出现,而且至唐初时已经名动天下。因为蒙顶茶芽头树梢时有微黄现象,有可能蒙顶黄芽出现时间不排除在汉已经出现。而霍山黄芽纯粹是因为芽头发黄而被称为黄芽,其地方志里也是如此记载,此地产茶的历史也是汉朝就有记载,而最早的茶品名称就是寿州黄芽。汉朝的茶品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紧压的团茶。工艺上基本上应该是晒青。这个时间段谈不上黄茶的出现,只是黄芽这一词的出现最早明确的记载应该是霍山黄芽。它的黄是指芽头天然发黄,就如今天的安吉白茶芽头发白一样。都是色素缺乏的表现,是一种低色素茶种。

发展期:唐宋时期,黄芽的发展期应该是在这个时间段,著名的《唐国史补》里是如此记载:叙诸茶品目: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书中所记载的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都有可能是早期蒙顶黄芽的肇始。而岳州浥湖含膏就是清朝记载的岳州黄翎毛,含膏冷,也就是今天的北港毛尖。今天的北港毛尖属于黄小茶。寿州黄牙就是沿用唐之前的寿州黄芽。不过已经由晒青团茶演化为蒸青团茶。蕲门团黄也是与寿州黄芽属于同一产地,古代同是大别山区的六安州之蕲州,现属湖北英山。

唐国史补记录唐朝最为著名的十四目极品名茶,也记录了唐最著名的酒类,可见唐朝最著名的十四款茶里有三种是黄茶始祖,另有一种蕲门团黄也存在是黄茶始祖的可能。此外,另有湖南岳阳君山岛,宁乡大沩山,湖北的远安鹿苑等地也从唐朝也开始产茶并扬名。而上述的蒙顶茶,霍山黄芽和浥湖含膏三种黄茶始祖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唐朝贡茶。而霍山黄芽至宋时,开始出现了向散茶的演变。因为宋朝贡茶地点在顾诸,其他地方的贡茶数量减少,出于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需要,两淮开始出现散茶。霍山黄芽开始向散茶演变。

高峰期:明朝,黄茶的闷黄技术正式出现。因为明朝的炒青技术出现,安徽休宁的松萝茶制法作为炒青的源头,首先就影响到了霍山地区的霍山黄芽,但霍山黄芽炒青法下香虽高,口感也好,但韵味保存不够长久,但采用了闷黄技术后,该茶的韵味更厚更易保存。品质更为突出,将霍山黄芽香高味甜的特色充分的挖掘出来,同时也解决炒青茶香味易失散,陈化较快口感较苦涩的缺点。此时蒙顶茶也遭受运输上贡茶变质之苦,后来发现黄变的蒙顶茶也可以优秀,口味变的更甘和,韵味依然出色。慢慢摸索发展出了一种炒黄与闷黄互相结合的易保存的甘和的茶品,这就是蒙顶黄芽。可以说霍山黄芽和蒙顶黄芽沿着两条不同的演化路径发展出了不同的闷黄技术,霍山黄芽为了突出自己低色素氨基酸含量高的特色,朝高甜度高茶香的方向演变,采用了三锅或者两锅杀青,高火烘,湿闷,延长摊放时间,缓慢氧化发酵的技术,使霍山黄芽,口感接近绿茶,但内含物充分转化。使得茶质保存了绿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甜度,但却没有重火重发酵之弊。而蒙顶黄芽充分发挥了蒙顶茶芽紧致的芽头优势,也为了保持远途运输的优势,将蒙顶茶采用了三炒三闷的技术,使得蒙顶黄芽极易保存,韵味独特,甘甜平和。明朝也是黄茶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霍山地区也出现了新的黄茶品种---霍山黄大茶,黄大茶的出现是黄茶从贵族茶向平民茶演变的有力证据,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因为制作程序极度繁复成本高昂,不适合平民饮用,而黄大茶采用较为简便的制作方式,可以大批量生产,满足平民的需求。霍山黄大茶采用粗老原料重发酵高火烘大批量制作降低成本的方法,形成了粗枝大叶高火香的特色,是一款真正平民可以饮用的黄茶。这就形成了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作为贡茶高端茶,霍山黄大茶作为平民茶的黄茶格局。蒙顶黄茶主要从西川向中原进贡,主要供应皇室,霍山黄芽不光供应皇室,同时也经山陕商人传播,经销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霍山黄大茶,具有解腻助消化的功效,古代广为散布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是我国古代岩茶等重口味高火茶风行前的为数不多的高火茶。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黄萎,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可见黄大茶至少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霍山县志》载:霍山茶叶远销苏州、京都、山西、山东、张家口和东北一带。这与现今黄大茶销区亦差不多。许次纾《茶疏》里记载的黄大茶片段成为现代茶友评价黄茶的主要依据,很多茶友认识黄茶都是从这个片段里来了解黄茶,因为黄茶的资料和典籍极少记录,现代资料也极少公开,所以绝大部分茶友都认为所有的黄茶都是辄就黄萎,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觉得黄茶就是萎黄,不上档次。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读书法造成的误解。

颠峰期:清朝是我国黄茶的颠峰时期,原来的黄茶制作技术得以广为传播,很多地方的独自发展的黄茶技术也开始成熟,也有很多地方自己独创了黄茶,风格独特,韵味不同与绿茶,但外形色泽上茶农和老百姓并不把它们和绿茶明确区分,只有霍山黄芽,蒙顶黄芽和霍山黄大茶三种带有黄字,多少有人知道一点,其他黄茶其实很多都当绿茶饮用,并不与绿茶明确区分。清朝,很多黄茶纷纷出现,如:温州黄汤,贵州海马宫茶,广东大叶青,莫干黄芽。另外有成名较早的黄茶开始入贡,如:君山银针,远安鹿苑。

衰落期:民国至现在,从民国近现代专业茶叶制造研究体系建立,很多茶人将黄茶作为六大茶类一个类别区别出来,主要是依据的工艺是较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外观上主要概括为两黄:黄叶,黄汤。但并没有在韵味上加以概括。发酵工艺上定位为微发酵工艺。这一概括可以说是科学严谨的。但民国战乱频繁,加上为了用红茶绿茶出口挣外汇,很多黄茶竟然失传了,至解放后,很多茶区绿改红,计划经济时代,又有很多黄茶因为产量减少,技术也开始遗失。至70年代后,传统黄茶除君山银针和沩山白毛尖还有霍山黄大茶,别的黄茶基本停产或遗失。连大名鼎鼎的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都技术遗失的非常严重,50年代初,蒙山地区还以蒙顶黄芽为主,后来都改为甘露为主。到现在能炉火纯青的掌握蒙顶黄芽制作技术的师傅已经屈指可数了。而霍山黄芽剩下的只有技术梗概,至72年才有人重新恢复,现在也是与蒙顶黄芽一个状态。而当年大师们制定的分类标准本来应该是帮助黄茶发展的利器,如今却成为黄茶发展的桎梏,当年的大师大部分都是见过极品黄茶传统工艺的,知道黄茶发黄是可以微黄,金黄,嫩绿微黄,焦黄,有很大的黄变范围,甚至可以不黄,其区别的主要依据是微发酵的闷黄工序,外观上的黄叶黄汤只是参考标准,就如我们不能用半红半绿的标准把重火的岩茶排除出乌龙茶一样,黄茶的核心标准是采用了微发酵的闷黄工艺,以这种工艺达到改善口感香型香高并改善保存条件,并不是说黄茶越黄越好。只是在大部分的黄茶里概括出来黄叶黄汤的共性,不是说都是一个样的黄,更不是越黄越好,作为一个茶类,因为不同的原料,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加工技术,不同的火度,不同的发酵度,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原料,根本就不能是同一种的黄色,一个黄变程度。作为一个品类,衡量一款黄茶还是应该参照此种黄茶的本来面目去加工,去体现他的茶香甜度和韵味。可是作为六大茶类里因为程序繁复成本高昂造成遗失严重,所以,解放后至今,能够见到黄茶本来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茶友和专业茶人都只能以大师们当初定制的标准为参考来衡量所有见过的黄茶,但标准是统一的,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就出现了不以茶的品质来衡量,而是以黄变程度来衡量黄茶,越黄越好,汤也是越黄越好,根本就抛弃了黄茶本来甘甜平和的本质特点,甚至还出现了以是否鲜爽作为黄茶标准的茶人,标准混乱的一塌糊涂,黄茶一时变得真假莫辩。谁也说不清楚了。我再次特别声明,黄茶可以有不同的黄变程度,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更不是萎黄的,可不是什么道听途说的便宜茶,工序比绿茶繁杂很多,怎么可能便宜?

中国黄茶的历史脉络


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在唐代起即为贡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品质特点,被诸多王侯将相、贤达雅士所看重。改革开放后,保守的中国茶叶产业开始慢慢松动。绿茶就不说了,近10余年时间,黑茶、白茶、红茶,你方唱罢我又登场,轮番上阵,中国茶叶市场看上去很热闹。唯独黄茶作为座上客,看看热闹的同时,众多黄茶开始黄改绿以求生存,甚至销声匿迹。

黄茶黯然失色的背后故事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唯一位列十大名茶的品牌。200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参观完君山岛后,为君山银针欣然提笔君山银针,黄茶之冠。

2005年,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岳阳市供销社、君山公园,整合君山商标,组建全新的君山茶业。君山品牌整合之初,当年销售额不到200万元。从2005年到2009年,绿针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导致以往并不多见的针形绿茶,如群笋破土般出现,省内外出现了诸多绿针品牌。绿针多起来,就意味着其市场稀缺性下降。由此,君山茶业因为绿针带来的快速增长的利好局面出现了停滞。

2010年,君山品牌以中国黄茶世界品为企业愿景,复兴中国黄茶,期望以回归黄茶的战略。与此同时,安徽霍山县在北京召开了霍山黄芽(北京)高层论坛,以此带动霍山黄芽产品的销售。远在四川省雅安市的蒙顶山跃华茶业也开始调整企业战略,把目光转向了黄茶。

黄茶的前世今生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当时正在做一期关于黄茶的专题报道。2010年4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采访了于观亭先生,于观亭阐述了两个观点:第一,黄茶是个好茶类;第二,黄茶市场潜力很大,关键在市场开拓。并且,于观亭对黄茶做了很全面的系统介绍。刘仲华教授在近两年对君山的黄茶科研中也验证了黄茶的特点,黄茶特别适用于当今的亚健康状态人群饮用,以及应酬较多,抽烟喝酒人群的饮用和保健。

黄茶还能复兴吗?

有的黄茶已经完全消失了,尽管存留下来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已经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市场成绩,但和其他茶类的代表品牌比较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业内人士也在呼吁发展黄茶,重视黄茶,实现中国六大茶类的均衡发展。

为什么如此优异品质的黄茶在全国都在恢复传统名优茶的背景下却日落西山呢?《茶周刊》采访过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杜晓,他很看好黄茶市场的复兴,认为消费是多元化的,六大茶类都会有大的发展。黄茶只要能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加工工艺、加强基础实验研究就能走出一条新路。

时隔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再看中国茶叶市场格局,虽然黄茶品类所占份额依旧较小,但相比两年前却有很大的起色,增长速度非常迅猛。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君山茶业、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这两年旗帜鲜明地提出复兴黄茶,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君山茶业,依托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三甲的强劲后盾,收购岳阳北港毛尖,无论品牌形象,还是产品开发、市场拓展,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蒙顶山跃华茶业也进入了中国茶叶百强企业榜单。

不单是中国六大茶类的消费者长期以来此消彼长,普遍的商业规律也是如此,历史没有终结,繁华不会永恒,每个茶类都有它的消费群体和产业周期。根据茶行业的产业规律来看,黄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被许多专家和企业看好。

在这两年间,中国黄茶产业最重要的事件是首推岳阳市荣获中国黄茶之乡,并依托黄茶之冠君山银针的龙头带动作用,举全市之力打造岳阳黄茶产业。其次是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在岳阳开建,自主研发的自动化黄茶生产线,预计一期工程今年年底竣工投产。科研进展也在稳步推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在岳阳成立中国黄茶研究所的协议已经敲定,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也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成立了跃华黄茶研究所,随着科研工作的推进,相信在未来3年至5年的时间内,黄茶科研成果和工艺改进会有质的飞跃。

我们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专家、企业都希望黄茶能够重振荣光。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黄茶复兴的道路充满荆棘。黄茶中的主要品种均为历史名茶,底蕴深厚,再加上其品性温和、口感鲜爽、保健功效独特,这是黄茶显著的优势,而不利优势是黄茶企业均势单力薄,无论在加工工艺、市场推广宣传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如果黄茶产地政府、所有黄茶企业能够联合起来,抱团出征,黄茶市场才有可能闯出一片天地。

黄茶发展的五个时期


历代茶书、茶诗对黄茶的记载极少。关于黄茶及其加工的确切记载,主要在明清时期,而较早的资料仅偶有记载。经梳理,我国黄茶的发展历史,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在我国的发展从萌芽到衰落经历了五个时期,这里来分时期分别详细看看黄茶的发展历史。

萌芽期:西汉至隋朝

这一时期,黄芽之名已出现,主要是出现了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这两种。蒙顶甘露早在唐贡茶之前就已名动天下,但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具体的产生时间均不明确。霍山黄芽纯粹因芽头发黄而被称为“黄芽”,工艺上基本上仍是晒青。它的“黄”,指芽头天然发黄,仅为色素缺乏的表现,是一种低色素茶种。

发展期:唐宋时期

《唐国史补》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项、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靳州有靳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书中所记“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可能是早期蒙顶黄芽的肇始。岳州“邑湖含膏”就是清朝记载的“岳州黄翎毛,含膏冷”,也就是今天的黄小茶——北港毛尖。“寿州黄牙”就是沿用唐之前的“寿州黄芽”,不过已由晒青团茶演化为蒸青团茶。“蕲门团黄”与“寿州黄芽”属于同一产地。

上述的蒙顶茶、霍山黄芽和邑湖含膏三种黄茶始祖,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唐朝贡茶。而“霍山黄芽”至宋时,开始出现向散茶的演变。

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了一段饼茶加工中的“过黄”:“茶之过黄,初人……焙之,次过沸汤烤之。凡如是者三。……八火之余六火,火数既足。”这里的“过黄”,指的是一种特俗的干燥方式,干燥中以沸水“烤”之,类似现代工艺中蒸汽,制成后的饼茶表面略微发黄。

高峰期:明朝

黄茶的闷黄技术正式出现。明代,霍山黄芽炒青口感虽好,但韵味保存不够长久。采用闷黄技术后,茶叶韵味更厚更易保存,品质更为突出,能将霍山黄芽香高味甜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也解决了炒青茶香味易散、陈化较快、口感较苦涩等缺点。后来,蒙顶茶也发现了黄变后口味更甘和,韵味依然出色,慢慢摸索出一种炒黄与闷黄相结合的易保存的甘和的茶品,这就是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和蒙顶黄芽沿着两条不同的演化路径,发展出不同的闷黄技术。霍山黄芽为突出低色素、氨基酸含量高的特色,朝高甜度高茶香方向演变,采用了三锅或者两锅杀青,高火烘、湿闷,延长摊放时间,缓慢氧化发酵的技术,口感接近绿茶,但内含物充分转化,茶质保存了绿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甜度,却无重火重发酵之弊。蒙顶黄芽则充分发挥了蒙顶茶芽紧致的芽头优势,采用了三炒三闷的技术,因而极易保存,韵味独特,甘甜平和。

此时,霍山地区出现了新的黄茶品种——霍山黄大茶。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因制作程序繁复、成本高昂,不适合平民饮用,而黄大茶采用较为简便的制作方式,可大批量生产,满足平民的需求。霍山黄大茶采用粗老原料、重发酵、高火烘、大批量制作等降低成本的方法,形成了粗枝大叶高火香的特色,是一款真正平民可饮用的黄茶。这就形成了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作为贡茶高端茶,霍山黄大茶作为平民茶的黄茶格局。

明许次纾《茶蔬》记载:“江南地暖,故独宜茶。……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黄萎,仅供下食,奚堪品斗。”由此可见,黄茶是由于“不善制造”而产生的。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可见黄大茶至少有400多年历史了。

颠峰期:清朝

清朝是我国黄茶的颠峰时期,各地独自发展的黄茶技术开始成熟,很多黄茶纷纷出现,如平阳黄汤、贵州海马宫茶、广东大叶青、莫干黄芽。

清赵懿《蒙顶茶说》(此文约作于1892年)记:“名山之茶美于蒙。……岁以四月之言采,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每芽只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火。以纸裹叶釜中,侯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于釜底口,烘令干。……焙稍瓮,则叶背焦黄。稍嫩则暗黑。此皆剔为余茶。”文中描述的就是蒙顶黄芽的加工工艺,其闷黄阶段是分两步。一是用纸包好后,用竹叶包好放到釜中,然后揉捻;二是闷烘,放到釜中,绷紧釜口后,再烘干。

衰落期:民国以后

民国战乱频繁,加上为了用红茶绿茶出口挣外汇,很多黄茶竟然失传了。

解放后,很多茶区绿改红。计划经济时代,又有很多黄茶因为产量减少,技术也开始遗失。至上个世纪70年代后,传统黄茶除君山银针和沩山白毛尖还有霍山黄大茶,别的黄茶基本停产或遗失。到现在,能炉火纯青地掌握黄茶制作技术的师傅已屈指可数了。

解放后至今,能够见到黄茶本来面目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茶友和专业茶人都只能以大师们当初定制的标准为参考来衡量所有见过的黄茶,但标准是统一的,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就出现了不以茶的品质来衡量,而是以黄变程度来衡量黄茶,越黄越好,汤也是越黄越好,根本就抛弃了黄茶本来甘甜平和的本质特点,甚至还出现了以是否鲜爽作为黄茶标准的茶人,标准混乱的一塌糊涂,黄茶一时变得真假莫辩。

霍山黄芽茶史介绍


霍山黄芽是黄茶的一种,主要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佛子岭镇乌米尖、诸佛庵镇金家湾、上土市九宫山、单龙寺、磨子谭、胡家河等地。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

早在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也有霍山产茶之记载。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并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

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

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

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经过历代演变,以后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

霍山黄芽茶文化茶史介绍


霍山黄芽是黄茶的一种,主要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佛子岭镇乌米尖、诸佛庵镇金家湾、上土市九宫山、单龙寺、磨子谭、胡家河等地。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

早在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也有霍山产茶之记载。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并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

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

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

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经过历代演变,以后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4642.html

上一篇:泡茶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下一篇:青砖茶的养生搭配喝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