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大宋茶痴的别离之恨

2021-08-19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宋茶痴的别离之恨”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著,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首先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cy316.com延伸阅读

大宋遗风钩沉(上)


《新论风俗篇》说: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

东京开封城是北宋王朝的核心城市,住在皇城中的居民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生活习俗,但经过金的入侵、元的统治、明末大水、清的教化以及战火兵燹的破坏,宋代京城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推进中遗失不少。然而,各民族间和谐融洽、辈辈传承的风俗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今日之开封城中仍能够看到大宋风俗文化的存在。

钓鱼买牌

前几年在北郊一酒家为母亲做寿,其园内有专为顾客和钓鱼爱好者开挖的鱼塘数个,钓鱼者需买票方可垂钓,钓得鱼后,现做现吃,图个高兴。这一经营模式千年前的都城开封已有之。

《东京梦华录》卷七载:其池(金明池)之西岸,亦无屋宇,但垂杨蘸水,烟草铺堤,游人稀少,多垂钓之士,必于池苑所买牌子,方可捕鱼。游人得鱼,倍其价买之。临水斫脍,以荐芳樽,乃一时佳味也。由此看来,这种娱乐性很强的经营方式从宋至今未变。

剃头刮脸

前些日子在一发廊理发,完毕后我要求刮脸,一头金黄头发的小师傅给了我个一次性刮脸刀,自己刮。这三个字叫我哭笑不得,比老开封理发的服务程度差远了。开封理发过程中的理、剪、修、刮胡子、刮脸、刮耳轮、剪鼻毛等,末了还给你捏捏头,那个舒服劲儿叫你从心里头满意。可以说,在开封理发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理发师傅在宋代被称为刀镊工或镊工,刀与镊子皆是去除毛发的工具。宋时的理发匠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或走街串巷或有固定场所。宋代镊工的理发程序有四项:一是去除客人头上的白发;二是拔鼻毛,《夷坚志》载令剃工缴鼻(拔鼻毛);三是剃颊毛,修髻发,刮脸,《夷坚志》卷十二载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廛间,妻独居,一道人来求摘须毛遂就坐,现剃其左,次及右,《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剃工在城楼南侧正在为一客官刮脸,形象十分生动;四是梳发编结发式。《贵耳集》卷中载一日,秦会之(秦桧:字会之)呼一镊工栉发。

开封老的剃头铺、理发店均有刮脸这一项舒心的服务。

占道侵街

千百年来,无论是京都大邑还是县镇乡村,占道侵街这一侵占公共资源的顽疾一直存在。占道经营是现代语,侵街是宋代语,占道侵街也是历朝历代政府难以彻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宋代都城东京的侵街,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在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外建私宅,二是在大街干线私搭乱建凉棚,三是在繁华地段、交通要道占道经营。这三乱,北宋政府称之为侵街。为了提高都城东京的国内外文明形象,对于侵街,北宋政府极为重视,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真宗下诏开封府撤毁京城民舍之侵街者并命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虽然在真宗朝有此命令,但侵街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不得已,至仁宗天圣年间再次下令: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表木毁拆。有官员向仁宗报告:河桥上多开铺贩鬻,妨碍会檐及人马,车乘往来,兼损坏桥道,望令禁止,违者重置其罪。仁宗下诏:在京诸河桥上不得令百姓搭盖铺占栏,有妨车马往来。在宋代光靠行政命令是治理不了侵街的,把侵街这一不文明的行为纳入法律范围,《宋刑统》卷二十六载: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议曰:侵巷街阡陌,谓公行之所,若许私侵,便有所废,故杖七十。这么严厉的处罚仍然管不住侵街现象的发生,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北宋末年东京城侵街的严重性。

时至今日,许多城市仍没有消除占道经营侵占公共利益的顽疾,城市管理者对占道者采取没收、突击大检查等行政手段,甚至相互动粗,但收效甚微。

《舌尖上的河南》摄制组大部分镜头对准了省会郑州的各种美食,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各种美食的经营者,大多是在人行道上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要消除侵街占道现象,首要任务是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市民的文明自觉意识。

桥市揽活

开封各城门外、桥头附近均能看到揽活的工匠,他们面前立一小牌,上书木工全活泥工全活电工等。这些随叫随到的服务,很方便家有零活的请唤。

《东京梦华录》卷四: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桥市揽活这一习俗虽逾千年传承至今,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方便了群众,但其揽活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确实有碍今日城市形象和观瞻。

上下翻飞

踢毽子是宋代民间常见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遗事也。由此可见,宋代踢的毽子花样繁多、技巧高超,有脚踢、膝踢(耸踢)、肚踢(突肚)、头踢(佛顶珠)等;又有单人、双人、三人和多人踢;既有原地踢,又有边走边跑踢。由于当时踢毽子极为普遍,就有了专营毽子的店铺。

踢毽子传承至今仍有不少市民乐此不疲、乐而忘忧,无形中增强了机体的活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单盘(单脚踢)和双盘(双脚交替踢)两种基本踢法。花样动作有二郎担山倒打紫金冠苏秦背剑张飞骗马金丝缠葫芦巧女纫针姜太公钓鱼金梁盘玉柱朝天一炷香等。开封踢毽子高手马克勤老先生在1933年全国运动会上获得双盘第一名、花样第二名的好成绩,为开封争得了荣誉。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踢毽子比其他体育活动有更多的优越性,它不择场地、不分男女老少均可玩之。因而,建议教育部门在各学校开展踢毽子这一娱乐性强且又锻炼四肢协调能力的传统项目。

吟叫百端

热烙馍、焦麻叶黄焖鱼等有节奏的叫卖声不绝于夜市和街巷胡同,这种叫卖声宋代称之为吟叫。

吆喝叫卖,是通过商贩的高声唱卖吸引顾客,这种吆喝叫卖的商品推销形式在宋代极为盛行。《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一节中,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赴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吟叫,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吟叫,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闲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吟叫又称叫声。南宋《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这种有节奏、有韵律似歌唱的叫卖声盛行于宋代末年的徽宗时期:宣和间,市井竞唱韵令。并不是好听的吟叫都会给叫卖者带来好运,有一个卖饼者就因为吟叫得不合时宜而被开封府捉出去挨了一百棍。

庄绰《鸡肋编》说:京师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语言,然后所售益广。尝有货环饼者,不言何物,但长吟曰亏便亏我也,谓价廉不称耳。绍圣中,昭慈被废,居瑶华宫。而其人每至宫前,必置担太息大言。遂为开封府捕而究之,无他,断杖一百罪。自是改曰:待我放下则个。人莫不笑之而买者增多。

吟叫者大多为小商小贩,北宋诗人张耒曾为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的精神所感动,写了一首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这首诗不仅是对自食其力的小商小贩的高度评价,也将卖饼小儿捧盘出户歌一声的吟叫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

后记

按开封人的说法,老韩是个喝家儿。他在山陕甘会馆的时候,我陪人参观,他拉我到偏院办公的地方,说,他们看完至少半个钟头,来,咱先喝点。于是,拿根洗好的黄瓜,开上一瓶啤酒。这喝酒,老韩也见缝插针,抓的紧。

如今,老韩把这辈子该喝的酒都喝的差不多了。去年中秋,我见到他,形销骨立。我瞬间无语,至今犹记得他在秋风中挥动的手。

酒风是酒风,学问是学问。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老韩对我说过的开封文化的事,我都记着呢。而他,又何尝不是开封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呢?

大宋遗风钩沉(下)


自由翱翔

放风筝在宋代十分盛行,尤其是在东京开封,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精通此术之人。如宋徽宗就是一位风筝的热心倡导者。据传,他除了自己在宫中放飞风筝之外,还亲自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有各方人士参与,故各种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宋代,放风筝不仅大人爱玩,而且也已成为儿童的普遍玩具,宋代画家苏汉臣就绘有当时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儿童在春天竞放风筝成为民间一景。宋人李石《续博物志》记载放飞风筝时令小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放风筝的确是一项很好的体育医疗活动。

用放风筝之事讥讽那些傲气十足、自负才高的人。宋庄绰《鸡肋编》载有这么一个典故:吕惠卿吉甫,自负高才大观中始召至京师,为太一宫使一日延见众客,有道士亦在其内,吕视之不平,因问其所能,曰能诗。吕顾空中有纸鸢,即使赋之。道人应声曰:因风相激在云端,扰扰儿童仰面看。莫为丝多便高放,也防风紧却收难。吕知其讥己,有惭色。从放风筝中可悟出一些人生哲理。

我市的风筝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大凡人物、飞禽、昆虫、鱼虾、神话故事、戏曲脸谱等都可以制成风筝。风筝的制作实际上是集美术、工艺、力学等多种学科的产物。

开封风筝以扎工精细、造型优美而闻名于世。令我终身难忘的是童凤超扎制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长300多节,280多米,在黄河滩放飞时,当时我们文化局十几个棒小伙儿用尽吃奶之力才把这个超大蜈蚣放飞天上,真是好看之极,异常壮观。

说文解字

小时候,俺妈给了我两毛钱,让我到斜对面的小油坊打五分钱的醋、五分钱的酱油。我当时就想,不就是买五分钱的醋和五分钱的酱油嘛。这个打字我始终弄不明白。在市豫剧团二团学员班期间,我们外出演出的男学员都是睡在舞台上,曰打铺;没有了下一站演出,领导会说:明天装车(指道具、服装箱)打道回府。打字在我的脑海有了很深的印记。

渐立稍长,我与几位资深汴人席建国、宋喜信等先生就想策划搞一部开封地方俗语的书,作为宋文化的传承。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俗语,但因年龄关系退下回家,仓促之间把先生们提供的许多俗语条目不知丢到哪儿了,至今懊悔不已。

在查阅文献时,才知道打字在宋代就是使用极为广泛的动词。在宋代凡动作皆可称为打。宋欧阳修在其《归田录》卷二中说:今世俗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用其谬者,惟打字尔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黏纸曰打黏,以丈量地曰打量,举手试眼之昏明曰打试。至于名儒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南宋刘昌诗在其《芦浦笔记打字》中说:世间言打字尚多,左藏有打套局,诸库支酒谓之打发,诸军请粮谓之打请,印文书谓之打印,结算谓之打算,贸易谓之打博,装饰谓之打扮,请酒醋谓之打醋、打酒,盐场装发谓之打袋,席地而睡谓之打铺,包裹谓之打角,收拾谓之打叠、又曰打迸,畚筑之间有打号,行路有打火、打包、打轿。负钱于身为打腰。饮席有打马、打令、打杂剧、打诨。僧道有打化,设斋有打供。荷胡床为打交椅,舞傩为打驱傩又有打睡、打喷嚏、打话、打闹、打斗、打合、打和、打过、打钩、打了,至于打糊、打面、打饼、打线、打百索、打绦、打帘、打荐、打篱笆。街市戏谑有打砌、打调之类。打字多义充分反映了宋代语言的市民化、通俗化的倾向。

在《汉语大词典》和《宋元语言辞典》中关于打字列举了近400个词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关于打的词汇我们现今已不再使用,但还是有大量的打字语言仍保留在北方语系和汴宋俗语之中。

例如:打钩、打头、打发、打动、打劫、打扮、打听、打住、打拍、打闹、打春、打点、打盹、打捞、打搅、打铺、打算、打稿、打鼾、打手势、打交道、打官司、打印、打瞌睡、打草惊蛇、打扫除、打边鼓、打成一片、打麦、打更、打围、打草、打擂台、打铁、打倒、打造、打坐

开封有句俗语,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打字又有了新的含义。例如,坐出租车曰打的,玩麻将、打扑克曰打牌,按成本价低于原商品价格销售曰打折,使用电话装置通话,曰打电话,用夯把地基砸实,曰打夯。因篇幅有限,简而言之,权当抛砖引玉。

燎锅底

开封人乔迁新居,亲朋好友携礼以往,新居主人摆宴款待宾客,尽情欢愉。这一习俗,唐代亦有,名曰暖房,亦称温锅。唐王建《宫词》: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昭阳乞药栽。这是指众人备礼贺皇后住进新宫。后泛指备礼贺人迁入新居或新房落成。明陶宗仪《辍耕录暖屋》说:今之入宅与迁居者,邻里醵金治具,过主人饮,谓曰暖屋,或曰暖房。清赵翼《陔馀丛考》载:新迁居者,邻里送酒食过饮,曰暖房。

不知何时开封人对暖房这一千年习俗起了个十分贴切又通俗易懂的名字燎锅底,以示对主人家的祝贺。

关于暖房二字,从宋至今还有一种解释,在宋代女儿出嫁前一日,女家先往男家铺房、挂帐幔,铺设房奁器具、珠宝首饰等物,以至亲压铺房,备礼前来暖房。开封的一些老门老户仍沿袭这一习俗,但没有燎锅底盛行。

代孝哭灵

开封这座古城嫁娶丧葬繁文缛节真可谓烦死人、累死人。虽然经过了移风易俗,但仍然有一部分市民恪守封建礼教,沿袭宋以来的习俗。因有社会需求,人生终点站应运而生。

百善孝为先,汉王充在《论衡》薄葬篇中说:重死不顾生,竭财以事神,空家以送终。重死不顾生,说明了做儿女的对父母生前奉养得再不好,父母仙逝之后,也要大操大办。

北宋王得臣,湖北人,嘉进士,官至司农少卿。这位南方人,晚年撰写了一本《史》,他在回忆中说:四方不同风,甚者京师尤可笑,丧事贫不能具服,则赁以衣之。家人之寡者,当其送葬,即假倩媪妇,使服其服,同哭诸途,声甚凄婉,仍是自言非预我事。

在宋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完善的服务使好多人认为: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边好墓田。近代史学家李于潢对此也写了一首诗:亚宝烧残纸作灰,葱车过后碾黄埃。墓田金水河边路,多少啼妆代哭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人生终点站也推出了迎合某些人心理需求的代孝哭灵。五六个人就可撑起一场丧事,一台电子琴、三两个哭灵的女士穿上孝衣,这就开始了。哭唱一板戏二百元,亲朋好友为了面子,多争相点戏。哭灵是好是坏暂且别论,厚养薄葬才是中华孝文化的灵魂。

后记

按开封人的说法,老韩是个喝家儿。他在山陕甘会馆的时候,我陪人参观,他拉我到偏院办公的地方,说,他们看完至少半个钟头,来,咱先喝点。于是,拿根洗好的黄瓜,开上一瓶啤酒。这喝酒,老韩也见缝插针,抓的紧。

如今,老韩把这辈子该喝的酒都喝的差不多了。去年中秋,我见到他,形销骨立。我瞬间无语,至今犹记得他在秋风中挥动的手。

酒风是酒风,学问是学问。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老韩对我说过的开封文化的事,我都记着呢。而他,又何尝不是开封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呢?

宋朝茶痴的故事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乌龙茶的前身——大宋北苑茶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宋代的北苑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自宋代开始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据《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时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

当时任过福建转运吏,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他在1051年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就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因此,说北苑茶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茶痴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兴盛,宋徽宗本人不仅嗜茶、爱茶,还对茶学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所撰写的《大观茶论》,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第11子,宋朝第8位皇帝,公元1100年即位。在政治上,宋徽宗治国无方,在位26年(1100年-1126年),被俘后亡国于1135年,受折磨而死。但在艺术上,宋徽宗却有相当高的造诣,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其书,独创“瘦金书”体,自成一家,遒劲而潇洒;其画,以花鸟画专长,以工细彩墨为主,并自成“院体”(宋代翰林图画院),充满盎然富贵之气。

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精通茶道,并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撰写了一部茶叶专著——《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作为皇帝,御笔作茶书,在我国历代皇帝中也是仅有的一个。全书二十篇,有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点、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色、香、味,以及点茶之法,藏焙之要,无所不及,有的至今尚有借鉴和研究价值。《大观茶论》虽不足四千字,就内容而言,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品读价值。宋徽宗《大观茶论》写到茶“可谓盛世之清尚也”,由于皇帝对茶这样的热衷,也促进了宋代茶风的盛行。

我们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就可以看到,这个茶痴皇帝对于点茶是多么的专业,对茶具的选择是多么的在行,对于“斗茶”又是多么的热衷。

《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宋徽宗赵佶深知茶叶品质的形成与茶叶的生长地、生长环境、采摘、蒸压、制造等环节关系密切。他于是在《大观茶论》中提出茶树生长的环境为“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同时他对采茶时间、采茶标准、蒸压制造茶叶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对于采得好茶的时间,他认为是:“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对于采茶标准,他写道:“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而对于蒸压和制造,他则明确指出:“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

“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宋代的饮茶法承继唐代方式,但以点茶为主流。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讲究力道的大小,工具和力道运用的和谐。“点茶”篇中对手指、腕力的描述尤为精彩,点茶的乐趣、生活的情趣跃然而出。

宋徽宗对茶具的选择也很在行,其在《大观茶论·盏》中的论述便是很好的证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宋徽宗所推崇的这种茶盏名“兔毫盏”,外饰为细长的条状纹,条纹在黒釉的陪衬下闪烁出银光,状如兔毫,故得其名。宋代饮茶使用的广口圈足的茶盏,釉色有黑、酱、青、白、青白等,但黑釉盏尤受偏爱,这与当时“斗茶”之风的盛行有关。因点茶时用茶筅击拂使得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乳沫,白色的乳沫和黑色的茶盏色调分明,容易勘验,最宜“斗茶”。

徽宗时,“斗茶”之风盛行与他也不无关系。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皇帝嗜茶,群臣必投其所好、趋之若鹜。一些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不仅品茶玩赏,还想方设法翻弄出新花样——“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是一种品评茶叶的活动,以盏面水痕先现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斗茶”之风也日渐扩散到日本,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这位“爱茶帝”不但爱茶、斗茶,还把茶元素融进了他的“瘦金书”和以工细彩墨为主、自成一体的“院体”绘画中,这在对茶刻画的细致入微的《文会图》中就可见一斑。这么看来,这位不爱江山、热衷艺术和茶的“荒唐”皇帝,丢了江山也就不足奇了。

有人说宋徽宗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完美甚至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

历史上的“茶痴”


历史上爱茶之士众多,但能被称为茶痴并流芳百世的却屈指可数。

现在我们就来数数历史上的茶痴,看他们是爱茶爱到了何种地步。

第一位,当然是茶圣陆羽,他一生游历多个地方,逢山采茶,遇泉辨水,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第二位,卢仝,这人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诗被人千载传唱,还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第三位,皮日休,他精通茶事,善写茶诗,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并写成《茶中杂咏》一书,为今人了解唐代茶事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四位,宋徽宗,他写的《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第五位,乾隆,他一生嗜茶,在其六下江南微服私访期间,遍饮江南的名茶,可谓是无茶不欢。

时至乾隆耄耋之年,其欲退隐让位,一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晚年的乾隆帝几乎到了病茶的地步。

当然,历史上可称为茶痴的,何止这五位。

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让大家行动起来,掰一掰那些个痴人们吧。

古代茶痴排行榜


中国人习惯上认为,当某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极度热爱超过普通人的理解范围的时候,我们会称之为痴。比如为爱癫狂则称之为情痴,而在茶友的世界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茶叶的喜欢超越常人,我们理所当然称之为茶痴。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茶痴排行榜。

1.陆羽

陆羽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陆羽也被世人尊为“茶圣”。

2.卢仝

卢仝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诗”被人千载传唱。后流传到日本,并深深影响了日本的茶道。此外卢仝还著有《茶谱》,世人尊称其为“茶仙”。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皮日休

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4.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5.张岱

明末人,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他曾联合乡人,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使得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6.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隐退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7.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8.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闲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他有个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

世间所有的情感都是缘分,不是所有人都有缘分能找到自己一生最热爱的人或物,而当你找到之时,你应该感激自己有这个缘分。让我们为所有茶痴能够把握住今生与茶叶的缘分而高兴,也让我们祝福所有茶痴能够在茶叶的世界一直享受这份难得的痴情。

一千年前宋朝的茶痴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著,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171.html

上一篇:茶为什么会酸?

下一篇:不知点茶的明代饮茶风尚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