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中国的茶酒文化

2020-12-31

茶与酒,算得上是中国饮文化中的两朵奇葩。就两者比较而言,茶的发现应该来得简单些,《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多少带有神化、传说的味道。茶的发现应该来于平民的一次偶然。大胆作个猜测:一位饥渴难耐的旅人路过一片茶林,忽然便被枝头的新绿所吸引,于是采撷几片嫩芽咀嚼而咽,顿时一股清香沿喉而下,沁入心脾,旅人又开始了跋涉,茶的传奇也开始旅行。又或者,一个清风徐来的午后,几片不甘寂寞的叶便随风飘落到一只盛满水的盆罐,清水霎时化为碧绿,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渐渐弥散,于是众人寻香、趋之如鹜……据说中唐之前,大概是因为茶苦的缘故,人们把“茶”写成“荼”。后来的民间书写者,把“荼”字减去一划,才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茶”字。细细品味,就觉得“茶”字颇有意味,先人改字应该不仅仅是贪图简洁、方便,而是费了一番脑筋:木在下、人在其中、草在上。草木中人也,百姓矣!民间选择了茶的平民性,于是,茶注定与平常百姓家密不可分。开门七件事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茶成了并不殷实的人们一种基本的享受和消遣。近夜了,一杯清茶在手,一天劳累奔波的疲惫便烟消云散,儿女绕膝而欢,也有了几份闲适之意、几许天伦之乐了。有客来访时,沏一杯热腾腾的茶,主客间顷刻就有了永远都话不完的家常。

至于酒,也许来源于一次腐物发酵的际会,但不管怎么说,都比茶来得复杂,从发酵、煮沸到蒸馏、冷却,机缘焕发出的思想灵光再加之行动的实践,方才化作扑鼻的阵阵酒香。

酒与茶生来就是对立的:酒奔放,茶内敛;酒令人血活性起,茶使人心平气和;酒就好比燕赵之士,慷慨激昂,茶却有如江南女子,优柔婉约。酒与茶就如两泉涓涓细流,泾渭分明地顺着历史汨汨而下。

不敢设想,如果没有了酒,中华文化走过五千年的历程会演变成什么模样,是归于白开水一般的平淡,还是有如舶来的咖啡般的苦涩?中华有幸,酒亦甚幸,正是有了曹孟德的对酒当歌、李太白的月下独酌、李清照的黄昏东篱把酒、辛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中华文化才如酒一般越是沉淀越显醇厚,愈陈愈香。酒自身当然也在醉眼唱和之中美名千古传扬。

高兴时饮杯酒罢,“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嘛;忧愁时亦当有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离别时要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了,到哪再饮故乡酒?相聚更不能没酒,“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得意时,“白日放歌须纵酒”,失意时呢?“潦倒新停浊酒杯”……酒真是个好东西,不论你精神状态如何,也不管你在何时何地,它都伴随着你,它能与你交流,能听你倾诉。你站着、坐着、走着、躺着都没关系,就这么一仰头,你就物我两忘了,剩下的是十分豪气,哈哈,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中国的文人历来性情比较温和,正是有了酒,他们终于发现在埋头故纸堆之外还有生活的另外一种方式,生活中本来就需要淋漓尽致的宣泄,更何况文人们又都是性情中人。有了文人的撑腰,酒就变雅了,“琴棋书画诗酒花”,酒不能静心更不能养性,可它却是雅的催化剂。鼓琴时先沾点酒,琴声会更为激越;挥毫时畅饮几杯,酩酊之间笔走龙蛇。无酒哪来诗兴,醉里看花更怡人。酒更多的时候当然还是成为了贩夫走卒的怀中之物,俗人喝酒更来得痛快,似醉非醉时分,三分流气三分豪气和四分牛气会交织一起,前朝野史、今日世事和女人便成为三大永恒话题。酒就这样以它的率真和张扬在雅与俗之间来回行走,并热情地告诉世人:大俗即是大雅!

茶呢?此时它静静地躲在文化的角落,将它的性情存乎于高山流水,虽然,人们在酒余饭后也会想起它的含蓄、恬静,也会发出诸如“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的赞美,但那毕竟只是桌前案后的一丝点缀了。或许,茶生来就只是聊以解渴,或者让人在酒醉神迷之际找回几分清醒罢了。茶知道自己永远无法与酒一道并肩登上大雅之堂,于是坚定地沿着俗的道路走下去,忽然一日,它成了道学家思禅入定必饮的“玄酒”,一不小心,茶成了道,姗姗步入了宗教。

今日的茶与酒,已然没有纷争。酒楼和茶室矗立在街的两旁,成为享受和消费的不同方式。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茶枯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偶尔会有一双双的情侣或一帮呼朋引伴的来到这里,于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在隐隐的茶光里,映出了一份尘世间难得的安憩,氤氲的烟气裹起了一份淡淡的情缘。

可惜,酒却被日益商化,在精美绝伦的包装里充盈着勾兑的市侩味。越来越多的人终于忆起古人的忠告:“莫笑农家腊酒浑”。一时水酒成为时尚,在酩酊大醉之后,完成对农家情怀的皈依。或许,某个黄昏,有灯花散落的时候,你轻轻推开竹门,便发现放翁拄杖、刘伶提壶、太白举觞、东坡捧杯不期而至,于是觥筹交错。杯盘狼籍之时,有雄鸡高唱,须臾东方既白。

小编推荐

中国茶文化兴盛于隋唐时期


中唐时期,茶叶在进行买卖的同时,还被朝廷征收茶税,此时,茶叶的生产、买卖已成为了全国性的经济活动。唐中期以前,朝廷并未对茶叶的生产和买卖征收赋税。但随着茶叶生产、销售的逐渐扩大,加上唐中后期镇压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国库困窘,建中三年(782年),“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收茶税。兴元元年(784年),由于民怨,朝廷暂停征收茶税。但到了贞元九年(793年),朝廷恢复茶税,并成为定制。

唐代以前,虽然茶的历史久远,但并没有人为茶撰写专著。那时的茶只被视为一般的饮料,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唐代中后期,茶叶的蓬勃发展与人们对茶知识的渴求,催生出以陆羽的《茶经》为代表的一批茶学专著。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茶以一种独立、崭新的学科文化面貌面向世人。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了大量的咏茶诗文。唐代茶事上,卢仝的《茶歌》、陆羽的《茶经》与征收茶税一起被列为影响最大的三件事。

唐代茶文化还表现在饮茶人之多与享茶之道上。茶宴、茶会、茶食不再仅局限于待客之礼上,还以茶会友、以茶议事、以茶共趣等形式广泛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普洱茶膏为中国茶文化增色


普洱茶膏为中国茶文化增色!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目录。那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

①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②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茶膏5匣。

③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嘎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么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黄色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一个个散块。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黄色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普洱茶膏没有采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制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咨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任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采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普洱茶:中国特色普洱茶文化


岁月悠悠,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开始,明天还不确切,最有把握的是当代正在进行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普洱茶特色文化是普洱茶产业随着历史的进程衍化发展的结晶。

岁月悠悠,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开始,明天还不确切,最有把握的是当代正在进行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普洱茶特色文化是普洱茶产业随着历史的进程衍化发展的结晶。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生活现象,它以物质为基础;每一个社会都有同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新社会制度的产生而改变,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也不例外,同样融入了世界经济圈,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特点是全人类共创共享。就以当代茶文化来说吧,它既古今结合,继承了历史文化,又中外合璧,接受了先进的外来文化,汲纳了世界文化的精华,具体体现在时尚品茗的茶道与茶艺方面。

时尚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时尚品茗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时尚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当代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静心雅志,构建和谐。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然而茶艺与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分。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中国茶艺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到20世纪30年代茶艺名称才正式出现。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已广泛使用,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时尚品茗的当代茶文化。

茶艺的内容是泡茶、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饮茶技巧也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泡茶、饮茶的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浅层次的,而艺术属美学范畴,属实用美学,休闲美学,生活美学领域。茶艺包括环境美、水质美、茶味美、器具美、艺术美。而泡茶的艺术美又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而饮茶者同样要强调美,强调心灵相通。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品茗。以喝一杯好茶为依归,追求精神的愉悦;二是经营性茶艺如茶馆、茶楼、茶店、茶坊的技巧,四川的盖碗茶和长嘴茶壶冲泡。三是表演性茶艺。

普洱茶价值问题讨论:文化是中国茶叶品牌的核心


茶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高峰阶段都离不开茶叶。上至神农氏遍尝百草始出茶叶,西周时期鲁国周公使茶叶流传到民间,西汉时期茶叶就是国家物品贸易的核心物资,魏晋时期的名士隐士们更是拿酒和茶叶作为他们风雅生活的具体体现。盛唐时候出现了茶圣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使中国茶叶名满天下。宋朝虽然在军事方面表现差强人意,但这个时期却是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文人雅士和政治名流,也是在那个时代,茶叶的地位竟然和黄金不相上下。在宋徽宗年间,由于徽宗本人十分爱好茶叶和中国文化艺术,他经常组织朝臣到宫中品茶、斗茶并写诗作画,于是一时间茶叶备受珍视,一饼好茶要和黄金等价交易。明朝皇帝虽大力提倡节俭,可是茶叶依然是宫中帝王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及至今日,茶叶依然是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的重要生活消费品。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在品茗好茶的时候总不忘记赞美茶叶一番,以茶为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因此,可以说茶叶在中华民族文明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中国,由于茶叶一直在较高的社会阶层得到青睐,它的种种特性便被抽象成精神哲学,因此,茶叶已然不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消费品了,而是一种饱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特殊生活用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打造茶叶品牌,精神文化无疑应该是茶叶品牌文化的核心。

然而,在市场上那些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牌中,我很难看到真正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哲学的茶叶品牌。一些茶叶品牌文化不是表现得玄乎其玄远离生活,就是土得掉渣叫人不堪入目。惟独四川“竹叶青”品牌茶叶近几年在品牌打造上表现比较突出,他们把茶叶定位为奢侈消费品,通过参加世界奢侈品展会以及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来说服消费者对其奢侈品定位的认知和理解。很遗憾的是,竹叶青茶叶公司在茶叶品牌文化层面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主品牌和旗下几个子品牌在文化层面都未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的表现。

说到茶叶文化,我不得不特别交代一下中国茶道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分别。现在很多人隐约知道日本的茶道主张“和敬清寂”,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茶道和日本不同主张“精勤俭德”。日本的茶道文化始于唐朝,鉴真和尚多次东度给日本带去了中国文明,其中必然少不了茶叶。受鉴真和尚的影响,所以日本茶道主要体现的是“儒家”和“释家”的精神,“和、敬”是儒家的价值观,“清、寂”则是释家的价值观。“和清敬寂”是儒家文化和释家文化的综合。“精勤俭德”与日本茶道不同,他体现的是儒家和道家的文化,“精、勤”是儒家所主张的,“俭、德”则是道家的主张。从茶道文化的形成时间来分别,中国在先日本在后。从茶道精神的实用来分别,我觉得中国茶道更适合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因为“精勤俭德”比较务实和积极进取,而“和敬清寂”却过于消极和遁世。

中国的茶叶企业家们,请在品牌文化上多下功夫。我期待饱含中国元素、富有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牌文化给我们带来现代生活的享受。

普洱茶膏完善了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完整架构


普洱茶膏完善了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完整架构!俗语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茶早已融入到国人生活中,它不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态、一种自然生活方式,品茶者不刻意追求,实则已得到养生。现代此茶不单单指的单纯的茶叶,茶业中出现了茶膏这一条新分支,让中国茶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茶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新生力分支,延承古代皇室贡品尊贵,完善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完整架构。茶膏的出现代表了现代茶文化出现这样两个特征:一方面,人们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回归到茶饮的本质上来——喝滋味、喝健康、喝一种随性;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安全的焦点化,茶饮的安全性也成为茶客们消费过程中考虑的一大因素。

茶膏大多指的的普洱茶膏,当然也有企业制作出了白茶膏,红茶膏,但是数量都较为有限。普洱茶膏的制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史籍《十国春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贡品茶膏生产。从茶膏的出现到现在,一直都以贡品的身份流传在皇室和达官贵人等高端场合,做为古代高端礼品,民间很少听闻。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接受,成为上层贵族(包括活佛级以上的僧侣、宗教领袖)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民间则禁止流通。之后,清朝皇室开始注意这一现象并接触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7年),云南普洱茶团茶和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到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开始制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普洱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最佳,”这是古书上对茶膏的一种记载,可见,在我国古代,普洱茶膏的功效就比较多,茶膏用来醒酒功效也是很明显的,而绿色的茶膏醒酒效果就更不在话下。

据海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改善微循环,抗衰老;具有显著的醒酒功能;具有抗疲劳作用;对亚健康状态有调整缓解作用。

现各种茶膏都将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普洱茶膏内含有高达50%左右茶多酚,是普通茶叶的30—50倍,而且含有丰富的茶色素、生物碱、儿茶素、茶多糖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膏具备了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具有醒酒、延缓衰老(抗氧化)、减肥、护肝养胃、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降血脂、解油腻等功效,而且具有品饮更加安全卫生、更加方便等诸多特点,实为茶之精华、养生极品。

中国安溪茶文化博览馆有个万壶馆


传奇万壶馆,传奇唐裕;传奇万壶馆,源于传奇唐裕。这样说,可能大家有点不明白,但安溪人应当不陌生。

万壶馆是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馆的一部分,或说一个分馆,场馆内陈列16000多个茶壶,此乃唐裕先生私人所藏,2003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三万多把茶壶捐赠给故乡安溪。

唐裕,祖籍安溪,旅居印尼,著名侨领、社会活动家,素有“民间大使”之称,为中国和印尼、新加坡的建交,作出卓越贡献,是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创会会长,充满传奇色彩。

而收藏茶壶之多,之巨,种类如此浩繁,如此专注,几十年如一日,蔚为大观,不得不称其传奇啊!收藏茶壶之多,之广,之久,独唐裕一人啊!

收藏乃个人所好,搜罗天下奇珍异宝,而不独享之,更不为牟利记,无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家乡,日月可鉴,精神可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也是传奇。

现陈列于馆中的茶壶,造型各异,只要你想象得出,大概都有形迹可寻,更多的是你眼力不济,想象不到,谁能说清它们的造型样式,恐怕难也,也是传奇。

万壶馆位于茶都一隅,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尘风满面的茶壶,外行人看来,数量之多,造型之奇,让人震撼,这也就热闹了,但倘若你在远观,俯瞰之外,近前一步,细察一番,或许也别有一番情趣。而玩壶高手,一定惊愕于名家之壶,真乃大手笔,那也是一段传奇。

明清名壶,制壶大家,陈鸣远、顾景舟、徐汉棠等等之壶,一代大师手作,难得一觅,睹物思人,见大师作品,窥他们性情,想象无边,似乎也很好。

而茶壶和茶叶挨得如此近,一脱胎于泥土,一萌生于泥中,茶和壶不分离,也是因缘。

而我们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茶乡赤子唐裕,万壶馆因他得以传奇。

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在丽江成立 力推茶马古道申遗


昨日,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同时在丽江成立。两中心今后将致力于茶马古道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著名作家冯冀才,四川省政协原主席冯元蔚等参与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

成立大会上,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宝三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元蔚颁发了“名誉主任”聘书。

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

“现在‘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难获批,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都立足于云南,这是一件盛事。”丹增出席成立大会时说。

丹增表示,茶叶市场非常巨大。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上万个茶文化的研究机构,“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有价值。云南产业已经从起点走向顶峰,现在有所回落,但这是暂时的,因为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者群。

“目前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仅仅是皮毛,茶马古道的内涵具有非常深厚的价值。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的成立,应当在茶马古道文化的弘扬、研究、探索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丹增说。

金荣华也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意义非凡——“将来回过头看,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上必将具有一定的地位。”

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2000年前,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希望今后茶产业至少能在云南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说。

据了解,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历时两年的申报,已经获得批准一年,中心总部设在北京,之所以选择在云南举行成立大会是因为云南90%的县都产茶,茶产业在云南发展前景良好。

据张宝三介绍,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策划、调查、研究、整理,编辑出版发行相关书刊及拍摄影像资料等举措,抢救保护中国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茶文化;培训茶文化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及茶文化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对优秀的茶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评奖,宣传普及茶文化,促进国内外茶文化交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茶文化展览、展示活动;还将为茶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将组织茶商赴台考察

杨亮才说,通过调查发现,全世界有30亿人在饮茶,而在中国饮茶的人数更高达总人口的70%。但目前中国茶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名牌不名”,全国7万多个茶厂1年的利润总额还比不上英国的立顿一个品牌。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努力,让中国的名茶也成为世界的名茶。并且逐步改变中国茶企业无序竞争的局面。他表示,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将出一套关于茶产业的系列丛书,其中对云南的也将进行“解剖式”的研究和阐述。

张宝三透露,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今后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杨亮才也表示,尽管台湾的茶大多是从内地引入,但当地在茶叶生产、销售、文化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做得很好,研究中心正在与台湾茶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们进行协商,组织一批包括茶商、茶农和专家学者在内的人士赴台湾考察,进行交流学习。

会后,冯元蔚及丽江市市长王君正在丽江福国大饭店共同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揭牌。

专家建议

专项立法保护茶马古道

最快在今年年底,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就将为茶马古道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希望能在一两年内完成,首次正式为茶马古道申遗。

茶马古道的申遗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张宝三介绍,中心将对茶马古道的文化遗迹,如集市、骡马店、桥梁、保存完好的路段及其他实物进行调查;还将深入调查茶叶种植和制作的传承人,茶叶的种类、性能等,为未来茶马古道申遗做准备。

部分遗存正不断消失

民族出版社编审高洪宝在向成立大会学术交流活动提交的论文中提到,2009年4月10日至11日,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举行,15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共同研讨了“文化线路”遗产这一国际新型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中国现在有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3条超大型文化线路,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科学保护。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支持,加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影响,以及因对遗产认知不清导致的人为破坏等,茶马古道这条文化线路遗产面临生存威胁,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对茶马古道保护造成冲击,大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

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介绍,目前茶马古道保存比较完好的路段是丽江的束河古镇和大理沙溪寺登街,而更多的遗迹正在慢慢消失当中,此时为茶马古道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就尤其具有意义。

应制定专项保护法规

高洪宝建议,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对茶马古道这条超大时空尺度的文化线路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整合专家、学者、旅游界等各方力量,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保护管理体制,进行资源调查,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多学科参与的体系等,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他认为,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将遗产的规模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围绕着茶马古道,积极着手滇、川、藏大三角及毗邻地区生物多样性国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如昌都、林芝地区的然乌湖-帕龙藏布-易贡湖冰川、滑坡、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藏东芒康盐井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川西稻城-理塘第四纪古冰盖国家地质公园,藏东侏罗-白垩纪红层国家地质公园等。

茶马古道及其周边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文化的无形文化遗产,应该及时发掘,清点整理,适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待条件成熟后,将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整体推出,申报列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名录》。

政府主导保护是关键

高洪宝表示,茶马古道所经过的怒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开发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制定茶马古道沿线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主要项目的控制规划,避免低层次的或雷同项目的开发规划,在开发过程中把环境和人文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尽可能保持茶马古道的原汁原味。

“我们也许无法去保护好茶马古道的遗迹,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快摸清茶马古道遗迹的‘家底’,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现茶马古道的风貌,至少能够让后人知道茶马古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杨亮才说。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茶饮的广泛盛行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展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进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须。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华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文人参与,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神仙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尽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进步,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茶叶专著的出现

众所周知,公元七八零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系统的确立,在推动茶饮继续扩大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苏?《十六汤品》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

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工夫红茶的文化历史


中国人是以善能喝茶著名的。从文献上的记载,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古书《尔雅》上就写过“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诗经》的《七月》篇,也提到采茶。两汉之后,饮茶之风大盛,但更普遍的还是在唐朝。那时已经有“茶会”、“茶宴”,陆羽著《茶经》,更是集中了喝茶的理论,从此大开喝茶之风,陆羽由是受后世尊为“茶圣”。

《潮嘉风月记》就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从这里看来,喝工夫茶大约是唐代以后的事。尽管近代的《辞海》载有“工夫茶”这一条专门名辞的注释,英文的“Tea”字也还是从汕头、厦门话的“茶”字译音过去的。但有关工夫茶的详细记载却是很少,甚至连《潮州府志》也没有记载,这却不能不是件憾事。

就现在所能考证到的,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虽然已经是“稻再熟而蚕五收”,可是似乎还没有种茶。《永乐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课税”一项内曾引用了《三阳图志》(三阳即是海阳——今之潮安、潮阳、揭阳)。

《三阳志》及《三阳图志》于今已不可复见,但几经浩劫之后仅存很少的《永乐大典》中却刚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多引用《三阳志》等的原文,弥足珍贵。从原文看来,《三阳志》是元朝时有关这三县的地方志。中说到:

“茶课自大禹别九州之产以作贡,而未闻贡茶,下逮汉、魏、晋、梁皆不及此,至李唐时如赵赞滂、王楼、王涯之徒始创茶之制,宋朝又有榷务交引三分三税之法,而茶之赋始繁矣。产茶之地,出税固宜。无茶之地,何缘纳税?潮之为郡,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其课钞,每责于办盐主首而代纳焉。

有司万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这证明在元时,潮州地方还没有种茶的。没有种茶倒不要紧,因为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叶并不产自潮州。可是“无贩茶之商”,这倒就麻烦了,如果《三阳志》所记属实,恐怕元朝时潮州还没有“工夫茶”这一享受呢。

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了,到清代以后,潮州人之好茶,潮州“工夫茶”之有名,潮州人做茶叶生意之多,已经是尽人皆知了,清代的《潮嘉风月记》就说: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及瓷盘各一,唯怀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到现在也是如此。工夫茶用的是铁观音,这是全国仅在福建才有的名茶。

自然,现在潮州地方是产茶的,潮安凤凰山(过去属饶平)的“单丛奇种”简名日“凤凰茶”,就是驰名海内外,在今天国产的特级茶叶中首屈一指,但可惜产量不多,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因此它的价格也是国产茶叶中最高贵的。

宫廷茶文化和民间茶馆文化


有人说,茶产在南方,北方谈不上茶文化,说北京人只会喝茶末,茶里泡的是茶末。北京解放以前,老百姓确实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卖出好茶后剩下的茶末,但并不能由此说北京没有茶文化,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档次还很高。

首先,北京地区出了一个茶的亚圣,仅次于陆羽的圣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卢仝是涿州人,离北京仅百里左右。范阳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家族,从汉代就出文化人。卢仝为什么被称亚圣呢?这是因为他写过一首诗,原名叫《走笔谢孟谏议送寄新茶》,诗中有一段形容饮茶过程,所以人们又通俗地叫它《七碗诗》。他写道“一碗喉吻润”,头一碗茶只不过润润嗓子;“两碗破孤闷”,把心里闷气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肠”,李白说:“斗酒诗百篇”,而卢仝说饮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着“四碗发轻汗”,“人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茶以后,把污浊之气发泄出来了;然后“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最后说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为此时“两腋习习清风生”,我喝七碗的时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马上转折――我不知道老天爷,你是不是看见了,那些茶农在山里种茶是多么辛苦!天下的苍生是多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当分给他们一点茶呢。他写了一种雨露均分的思想,这首诗把茶的精神写出来了,从生理反应,一直到思想反应,最后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亚茶圣。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荟萃的地方,任何一种文化,到北京以后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种提炼。其实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层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后转到栊翠庵,妙玉请大家喝茶,这妙玉看不起刘姥姥,就弄个犀牛角杯给她,而用玉杯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茶,那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她要扔了,还是汝窑的。贾宝玉有点同情心,说,你给我吧,我出去卖了,卖点钱。还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集了一大瓮。实际上曹雪芹所写的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见北京文人的茶文化是非常讲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说,元代的人喝茶是为了助消化,因为少数民族爱喝牛奶和羊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颐和园旁边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诗中曾说,我若几天没有喝到饼茶,心里就像堵了一样,可见他对茶的爱是非常深的。

当然最兴盛的时期,我认为是明清的宫廷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这时到了一个最高点,当然它仅仅是一个侧面了。因为从宫廷茶文化和朝廷的礼仪上来讲,唐、宋、辽、金、元反映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外国使臣来了,我们要赐茶,外国使臣走的时候,也要送茶叶。这都是一种正式的礼节。但到了明、清两代不仅如此,它还和文明教化结合了起来。

“开光”的茶叶变味儿的文化


古人讲求茶禅一道,小和尚问老和尚如何成佛,老和尚拿不出现成的答案,就灵机一动,对小和尚说“吃茶去”。这三个字乍听很寻常,细细品咂却又意味深长。酒能乱性,佛门弟子不准碰触;茶能提神,正好醒瞌睡,夜深人静时,思考一些玄虚深奥的灵魂问题,以求有所参悟。因此喝茶与参禅老早就缔结了牢固的亲缘关系。然而如今,茶文化深陷尴尬的境地,有人把它无限神秘化,我最近就领教了一番。

某君送来一盒高山云雾茶,称赞它极其新鲜,比美女的肌肤还嫩。我打趣道:“该不是什么资深美女的肌肤吧?”他呵呵一乐,说是“豆蔻年华二月初”,还特别强调:“这茶用80℃的开水冲泡,太狠;用75℃的开水冲泡,又不出味。”我立刻皱起眉头,感叹道:“你这哪是送茶叶给我,是活生生送一个麻烦给我!为了喝这云雾茶,我还得去买温度计。”

更搞笑的在后头,他说:“这茶有一宗好处最难得,某高僧给它开过光。”我被他的话彻底雷翻了,开玩笑道:“最近我只在网络上听说北方某高僧下山给失足少女开光,居然还有忙里偷闲给茶叶开光的,是不是因为这高山云雾茶嫩如‘美女般的肌肤’?”

那茶,我真就喝了,用100℃沸水沏的,味道一般。对此,我权且理解为“美女的肌肤”被我不小心烫伤了,阿弥陀佛,真是罪莫大焉。

事情并没有轻易完结,某日我翻看报纸,无意间看到一条新闻,某君送给我的那种品牌的高山云雾茶被检测出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超标高达二十多倍,最令人气愤的是,它竟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高山云雾茶,那地方的数十顷茶树明明种植在山脚下。

我打电话给某君,问他看到那条相关的负面新闻没有,他诚实地回答,已经有所耳闻,但他并没有因为受骗上当而生气,还反过来安慰我,这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改用100℃沸水冲泡,倒掉头道茶就行。一夜之间,“美女般的肌肤”就变得比老太婆的鸡皮还不如了,所幸我的性子缓,购买温度计的那笔开支总算节省下来,啼笑皆非的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打从这次“高山云雾茶事件”之后,我听到别人侈谈茶文化就想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是“毛”,它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空气之中,更别说环境之外。

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


茶文化研究者侯军在五台山国际茶会上发言指出:“中国品茗艺术是不能表演的,它从来就不是一种表演艺术。

许多茶艺研究者不赞成茶艺表演,但并不全盘否定茶艺表演。

品茗需要安安静静地‘自悟’,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天生就会品茗的,所以要教会人们如何品茗、如何品味茶中的意境,特别是现在做任何生意都要讲究包装,讲究推销,茶作为一种商品也不例外。因此就需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所以茶艺表演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需要普及茶文化,我们需要本来遍布城乡而近百年来却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的那些茶风、茶俗、茶艺、茶礼,重新‘展示’给人们看,以便大家了解进而喜欢茶文化。”这种意见不但是有道理的,而且也具有辩证性。

如果只是一个人自斟自饮,自然不存在表演问题。但只要为他人泡茶而又讲究一定品位,就存在一定的示范性和观赏性,就已经具有表演性质。因此,不但是那些表演型的茶艺可以表演,就是生活型的茶艺也是可以表演。只要我们承认茶艺是一种艺术,它就可以表演。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茶艺表演客观存在。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中国的茶酒文化》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6936.html

上一篇:茶树虫害--茶树侧多食跗线螨

下一篇:茶叶修剪机剪枝作业技术要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