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西双版纳之巅 那卡茶之乡——勐宋乡

2020-12-31

“勐宋”系傣语地名,“勐”是位于平坝或盆地的大部落,“宋”为高寒地区之意,因此“勐宋”就是“高山坝子上的部落”。西双版纳最高峰滑竹梁子就坐落勐宋山中,海拔2429米,被称为“西双版纳的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

勐宋乡位于勐海县境东部,地处东经100°24′48"~100°40′25",北纬21°56′54"~22°16′59"之间,东与景洪市交界,南邻格朗和乡,西与勐海镇相连,北接勐阿镇,东北连勐往乡。总面积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878亩。辖曼迈、曼方、曼金、曼吕、蚌冈、蚌龙、三迈、大安、糯有9个村委会,113个村民小组,113个自然村(示范站、电视台2个自然村尚未纳入村委会辖区)。2009年末,全乡总人口5220户23179人。境内主要居住着傣、哈尼、拉祜、布朗、汉等民族。傣族6275人,哈尼族7798人,拉祜族4971人,布朗族1578人。

勐宋乡山坝相间,以山为主。地处横断山脉的南缘地段,山高谷深,河谷交错。地形特点是东西宽、南北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2429.5米(为全州、全县的最高点);最低海拔77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年平均气温15~18℃,多年年降雨量1400毫米以上,雨季多集中在5~10月。霜期短,多年年平均有霜日20天,多年日照量1782~2023小时。主要风景名胜有:

勐宋古茶区位于勐宋乡境内,面积2000多亩,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那卡等村寨。勐宋古茶区内有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5米,是西双版纳州境内最高的山峰,山坡四周分布着大量成片的古茶树群落,最大的一株古茶树,直径达1.8米,高约30米。

勐宋古茶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卡古茶,面积300多亩。那卡茶可以与班章茶、南糯山茶媲美。那卡,是个拉祜族村寨,位于勐宋乡与勐往乡交界处。那卡古茶叶片较小,像中、小叶茶,香气悠长,有兰花韵味。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远近闻名,每年都要进贡车里宣慰。据说缅甸王曾喝过那卡竹筒茶。民国时期和建国后曾一度停产,1981年勐海茶厂厂长唐庆阳为发掘、弘扬民族茶文化,深入到那卡茶区,将那卡竹筒茶重新制作、扬名。那卡竹筒茶兰香中带有竹香,韵味独特,唯那卡独有。

勐宋古茶区内,还有野生型古茶树生长。其中一株生长于勐宋乡曼松寨的山林中。树龄1000余年。树高13.4米,主干直径0.35米。叶形椭圆,色深绿,叶面平整、光滑、油亮。叶长15厘米,宽4.6厘米,叶脉7~8对,叶缘锯齿多分布于叶尖,叶片呈下垂状着生。

滑竹梁子山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5米,坐落于勐宋乡境内,地跨蚌龙、曼吕、蚌冈、大安、三迈5个村委会,方圆27平方公里,是西双版纳州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山上居住着拉祜、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习惯。

从前,滑竹梁子生长着成片粗如酒杯、竹节长而光滑的稀有野竹,当地人称滑竹,因此而得名。滑竹梁子的植被主要是散生成片的刺竹和常绿阔叶乔木,半坡上分布着大量成片的古茶树群落,面积2000亩,最大的一株古茶树,直径达1.8米,高约30米。山顶平坦处埋有一块水泥方柱(三角点标石),作为该山最高点的测量标志。山顶四周森林茂密,古树成群,形成一道独特而美观的景致。

多雨的夏季或寒冷的冬晨,山下的浓雾会翻滚着弥漫其间,山如雾海中的孤岛;天高云淡之时,站在山顶眺望四野,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登上西双版纳之巅,可以观云动、赏雾海、浴山风、游竹林、眺远山、览佳木、品民风民俗,是一个远足登山、回归自然的绝佳去处。

曼迈缅寺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曼迈村边,距乡政府500米,占地面积295平方米,1960年毁于火灾后重建,并搬迁现址,原旧址在现今乡卫生院,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四方形底基,屋体由14根圆柱支撑,屋体正中设有佛像1座。所有柱梁用红色金粉绘画着各种花纹,屋顶边角均有种兽型站立,佛寺旁建住房一幢,以供僧侣居住,佛寺雕刻工艺精细,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糯有石洞糯有,干笋,座落在糯有村得名,位蚌冈村驻地东北,石灰岩溶洞,洞深60米,洞口高1.5米。

仙人洞位于曼吕村驻地西北,洞深13米,洞口直径5米,石灰岩溶洞。

落水洞因河水在此落入暗洞得名,位于蚌冈村驻地东南,洞呈月牙形,可容纳200人。

cy316.Com精选阅读

西双版纳之巅,问鼎普洱茶


勐宋地区拥有西双版纳第一高峰--滑竹梁子,被人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坐落在西双版纳州西部的勐海县勐宋乡境内,海拔2429米,地跨西双版纳勐宋乡蚌冈、蚌龙、曼吕3个村委会,是西双版纳最高之山。

高海拔,是滑竹梁子茶在茶界叱咤风云的原因之一。“高山云雾出好茶”,海拔高,茶树享受的日照时间长,叶片就厚实,质地嫩,最明显的是甜度极高,内质饱满。

滑竹梁子古树茶是保塘四个寨子,蚌龙三个寨子,还有坝檬,共8个寨子茶园的一个总称,是哈尼族、拉祜族、汉族三种民族居住地。

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属‘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古树茶园,林、草构成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故茶树没有病虫灾害,不需用药防治。

而滑竹梁子这个名字的得来也是有故事的,以前这座山上生长着大片竹子,都是竹节长而光滑的野竹,当地人称滑竹,而最高的山脉在当地称为“粱子”,因此这座第一高峰就叫做“滑竹粱子”。

勐宋滑竹梁子茶,汤色黄亮透亮,口感较好。茶汤入口苦涩有度,滋味浓烈而回甘生津讯速且持久,有一股山野气韵在其中。茶香清香、悠长飘逸,唇齿留香。

叶底:色泽统一,富有活性。

春茶行丨勐宋,版纳之巅,终将一鸣惊人。


在普洱茶的历史中,旧有古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攸乐,今有新六大茶山班章、景迈、易武、冰岛、布朗、南糯。这些著名的山头早已被茶人所熟知,地位似乎不可撼动。

但在云南这片盛产普洱的土地上,其实还有许多未知的、陌生的、隐秘的山头,实力不可小觑。它们身居白云深处,如同一位隐世的高人,等待人们去发现,为普洱世界奉献一缕别样茶香!这其中,就有版纳屋脊——勐宋。

版纳之巅勐宋

勐宋位于勐海县勐宋乡,海拔2425米,是西双版纳境内海拔最高的山,被誉为版纳之巅。它处于版纳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

每到清晨,山雾像飘浮不定的轻烟,一缕一缕地从山腰随风飘出,游走在竹林和茶树间。偶尔能望见一两个行走在山路上的采茶人,却因一阵清风又隐于雾中,再难寻觅,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一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风景绝佳处,自有好茶生

多雨的夏季和寒冷的冬晨,勐宋山下弥雾会翻滚漫山而上,高峻的山峰立于茫茫大雾之中,仿佛是一座混沌世界中的孤岛,望不见山、望不见野,弥雾包围下的勐宋,似乎晃晃荡荡,堕身于充满神秘和虚幻的仙境一般。阵阵山风使树摇枝晃,一片呼呼之声。如若步出树林,山风扑面而来,帽飞衣舞,令人无法睁眼。

天高云淡之时,站在山上眺望四野,群山会显得又低又矮,让人产生“一览众山小”之感。

勐宋因茶而出名。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作为西双版纳的第一高峰,出产的茶叶也是第一流的。山上的野生古茶树分布广泛,山顶附近海拔约2350米处也有几棵大型野生茶树生长;而古树茶园位于勐宋的半山腰,海拔在1600米至1950米之间,古茶园里的林、草、苔藓等附生植物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的生态系统。

勐宋山由坝檬、蚌龙、曼西良,南本老寨,保塘旧寨、保塘老寨、大曼吕、那卡等多民族寨子组成。各寨茶园连成一片,密林中的古茶树树形高大,其中最大的一棵古茶树树干分三杈,树高10多米,基部树围2.55米,基部干径约0.8米,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仍傲然挺拔,年年吐新芽。

这些古老的乔木植物在山里已经生长了数百年,陪伴它们的除了身上的苔藓、地衣、石斛等寄生植物,还有祖祖辈辈居住于此的布朗族、拉祜族和哈尼族山民,这些人既依赖于古茶树但又改变了古茶树。时至今日,已经分不清楚是先有老寨子还是先有古茶园,这两者已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了。

好茶藏深山,自有慧眼识

与老班章这种普洱茶“老腊肉”不同,勐宋在普洱茶界可谓新起的“小鲜肉”。老的自有老的风韵,而新的也自然有新的感觉。

颇有气势,恰如其茶。

勐宋的茶,并不像听上去那么有柔情,反而有几分霸道的气韵。茶饼压制圆润大气,条索长而肥硕,不少芽头更是肥大,银白显毫。就算不闻山高,只品其味,也能感受其山野之气势:刚劲,霸道。

首次注水,注水间香气高扬;茶汤明黄清透,入口滋味浓烈,苦感袭来,随后口腔有涩感,回甘相对有点缓。公道杯挂浓烈香气。

茶汤入口,滋味比前两泡更加厚重,苦涩更显,随着苦感缓缓化开,回甘开始逐渐占据口腔及喉咙。茶汤明透度不减,苦涩感加重,苦稍强于涩,均可化开;

回甘虽慢,但是比前几泡更加强烈且持久;公道杯底香气犹存;猛烈的茶气已经有所显现。

接下来的几泡口感比较稳定,滋味浓烈,香气突出,回甘缓缓而来,但持续较久,口腔及喉咙间都一直有甜感。滋味浓烈,香气突出,回甘缓缓而来,但持续较久,口腔及喉咙间都一直有甜感。

如果你喜爱高山,也爱品茶,想必会爱上这勐宋,爱它那与生俱来的高洁清雅,爱它那林下之风的隐秘而伟大,就在那炉温升起之时,根本不必要去刻意感受,口中香茗,鼻间香韵,心去了,身仿佛也去了,去到那广袤的天地之间,古茶山,森林,小溪,瀑布,已知大自然的美好的一面都融入这一刻中。

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自己一人而已,此时,彻底地放开了身心,融入自然,再无一丝隔阂。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有一个独占勐宋众茶寨之首的地方——那卡。那卡是勐宋古茶区,最具美名的一个茶寨。那卡东面,和景洪相连。南面和格朗和相连。从勐海出发,取道工业园区。勐宋乡并不难找,但那卡却是位于勐宋至隐的地方,宛如藏在深闺的少女,把羞涩与至纯演绎到极致。

在名山头充斥着普洱茶市的今天,那卡作为一个小茶寨,不争名,不抢利。静静在那,没有炙热之感,也没有被遗忘的趋势,以简单的平和之美,占据了一部分茶人的心。进入勐宋乡范围内,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古茶树大乡的气势,绿树成荫的路旁景致,伴随一路。宁静之感,随处可见。勐宋茶寨众多,最为受欢迎不过那卡,保塘,曼西林。三个茶寨,虽处一地,村寨建筑和茶品滋味却各有不同。初进那卡,坐落在小山坡上的茶寨,寨屋顺地势渐高分布。整齐中,还有一种严谨在其中。

站在寨前,一眼看去,寨屋密集分布,并看不到茶树。这是勐宋茶寨的一个共性,茶园与村寨是分开的,顺路穿过那卡,即可到达那卡寨后的古茶园。那卡古茶园生长于摘自背后的小斜坡之上。如果换做是一般茶园,斜坡是比较好行走的,但是那卡茶园的地面却是绝然不同的。土质松软到行走之时,便会下陷。这是那卡茶农对茶园维护的一种方法,使茶园中土质疏松,定期进行翻土,这样的松软空隙大的土壤,有利于养分物质的渗透。

在各个地区的茶园进行实地记录后,发现,土质松软,养分渗透充分的茶树,树干树形也许无异于其他茶树,茶树鲜叶的色泽,叶片颜色更显油亮。这也就决定了茶叶干茶的乌润感。很多时候,喝茶,看干茶,色泽乌润的茶,香气与滋味要略高一筹。很大程度是因为茶树吸收的养分充足。

那卡,从茶寨,到茶树,再到干茶茶汤,都给人一种不争,沉静中透显沉稳的感觉。肥壮的芽叶,墨绿显毫的干茶,呈现的茶香,带有幽幽清淡花香。花香一直是勐宋茶的特点,为何说那卡与其他几个寨子茶品口感有所区别呢?勐宋大多数茶寨茶香近似清淡花香,而那卡在清淡花香之下,还会透显出淡淡果甜香,在清淡的香气中,增加一丝清甜,是很特殊的一种香气体验。

茶汤在口中,第一感知便是甜味,汤水在舌面,首先只感觉清甜感附于舌面上。顺滑的茶汤在口中停留片刻,方能感受到茶汤惯有的苦涩。苦味停留舌面很短,就会化为饱满的甘甜,甘甜中还有清淡花香。茶汤的涩味停留在舌面的时间会稍显长,茶汤的涩感,却是令人很舒服,舌面不是刮舌感觉,反而清甜会随着涩感在呼吸之间,渗入更深处的舌根与喉间。

那卡茶,具有勐宋的独有香气,也独具自身的特殊汤感,茶汤在口中的甜味,加之每泡都浓郁的花香,感受回甘的同时,再闻公道,蜜香填满整个呼吸道,顺畅而浓郁。也许那卡并没有独特的入口滋味,但是各项都均衡的滋味,确实是可以达到和美无缺。

西双版纳两个勐宋茶区的不同特点


西双版纳有两个出产好茶都叫勐宋茶区一是:

勐龙勐宋古茶山,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1]勐宋茶区[1]勐龙镇距离景洪市区62公里,西接勐海县布朗山乡,北靠景洪市小街乡,东面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3.5公里。

大勐龙勐宋古树茶味道浓烈勐宋古树茶,苦味较重,回甘持久耐泡。在普洱茶界有苦茶之乡的美誉。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主要归纳以下几点:条形肥厚壮实,芽头露毫油亮。耐泡度极高,比一般茶叶的出汤率高。苦味浓烈,入口即苦,有些掩盖了其它的韵味的感觉,但是中后期味道极好。香型独特,韵味饱满,苦味化散稍慢一些,但回甘持久,喉韵清爽。

二是:勐海勐宋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勐宋在清代与南糯山同属车里宣慰司直管地。

茶属精致涵养型茶品,其干茶条索纤细精致,色泽典雅沉厚,但是内质丰富。滋味醇厚柔顺,香气馥郁清扬,回甘迅速,喉韵怡爽,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精致,多了几份淡泊宁静的闲适。品尝后难以忘怀那股特殊的气韵。

勐宋茶区那卡古树普洱茶那些特点?


勐宋茶区位于勐海县境东部。东与景洪市毗邻,南接格朗和乡,西南连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其地貌以山为主,山坝相间,山高谷深,河谷交错。

勐宋茶区的古树茶园都分布在滑竹梁子山周围。(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主要有那卡,滑竹(蚌龙、坝蒙、保塘旧寨、保塘老寨等),曼西良,南本老寨,大曼吕。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是勐海县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茶历来是勐宋价格最高的茶,那卡纯料茶在勐海的名气可以和南糯山、班章茶比肩。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据历史记载缅甸国王也指定“那卡竹筒茶”为贡茶。

那卡古树茶的主要特点是:拉祜族纯手工传统制茶方式加工,条索紧结、芽头较为瘦小;汤色金黄透亮、香气高昂、经久耐泡;春秋茶香气更为突出,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那卡大树茶,比不上易武的香气,班章的茶气;却没有布朗山的苦、格朗河的涩。确有它独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润甜,非常适合大众口味!

那卡茶的香韵的确是那卡独有,或许真是那卡山水灵美,土地神奇所致。那卡是古茶村,但留下的古茶园已经不多,因那卡茶产量不多,身价更高,市场上不易买到正宗的那卡茶。

那卡古树普洱茶,勐宋茶区最有名的茶!


以前,位于勐海勐宋的那卡茶,名气比现在的老班章大多了。关于勐宋茶山和那卡茶,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呢?

两个勐宋

西双版纳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勐宋,都是古老的茶山,都有好茶。

那卡名茶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

那卡是拉祜族译音,也写作娜卡、腊卡、纳卡,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茶区内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的勐宋古茶山,可以说是勐海县最老的古茶区之一,东与景洪相接,南连格朗和乡,并与南糯古茶山隔河相望。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中小叶种

那卡古茶园中大小叶种混生,小叶种占有一定比例。这在以大叶种著称的勐海茶区极为罕见!

勐海贡茶

据史书记载,早在清代,那卡茶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尉府”,据历史记载,那卡所产的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那卡茶品之佳与名气之重。

石上岩茶

那卡古茶园的生长环境,茶树下乱石成群,随处可见,是典型的石缝里长出的古树茶,陆羽《茶经》茶之源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圣认为,乱石生长地是最好的茶树生长环境,当今名扬天下的武夷岩茶就是最好的证明。

竹筒茶

在云南,制作竹筒茶的少数民族很多,但把竹筒茶做出名并成为贡茶的,唯有那卡的拉祜族!

世代居住在那卡的拉祜族,很早就有做竹筒茶的习俗,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小班章

品鉴那卡大树茶,没有景迈的香和易武的柔,却带有一丝布朗山的苦和格朗河的涩,隐约间显出几分班章的霸气,难怪被当地人称之为:“小班章”!

那卡确有他独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润甜,适合大众口味!第一次喝到那卡茶,汤醇厚、滑、润喉;涩短苦重回甘快、持久;香气高;汤色透、亮。边喝茶边领悟“苦尽甘来”的意义生活也就如此。

最原生态的普洱茶秘境茶园勐宋那卡


西双版纳,一个从热带雨林里生长出来的神奇乐土,亦是普洱茶主要茶产区之一。

若非习茶,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西双版纳密林里的村寨,不仅出产好茶,而且还是最为原生态的秘境所在。

譬如那卡,一个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远藏于勐海县勐宋深山里的老寨。

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尤其是各个名山头都有着特定的口感。勐宋那卡寨便是其中之一。

那卡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就连缅甸国王也曾非常喜爱那卡茶。循着那卡茶的脚步,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丛林深处的秘境。

云南的茶山,往往都连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如今从勐海县城开车过来,可以通过这样的公路直达那卡村口。但想要进村,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通往那卡的公路不仅有着陡峭的山和U形弯,而且很长一段路程都是“土路”。一遇到下雨,裸露的红土就会和着雨水一起淌成泥河、冲上道路。严重的地方,必须推车才能前进。

等天晴了,太阳烤干了道路上的泥泞,路面就成了高低不平的大坑小坑了。20公里不到的路程,也要走上2个多小时。即使平常不晕车的人也忍不住胃里一阵阵的翻江倒海。

举目环视,茂密的原始森林叠嶂如峦,白色的云于林中山涧自由穿梭,阳光偶尔从云缝中透下来,形成明暗交替的好看景致。

但闻鸟啼风鸣,只觉天宽山阔,心明如朗。而就在这片美轮美奂的布景之中,藏着约660亩左右的古茶园。

高大的古茶树大多散落在密林之中,有的古茶树之间甚至相隔几百米,与竹子、芭蕉、果树及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树木混生。

微雨过后,古茶树旁的野果显得格外诱人。随手一个抓拍,都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而且,那卡位于有西双版纳屋脊之称的滑竹梁子山东侧,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800毫米,甚少受到打扰,生态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在这样的一个物种丰富且自成良好生态系统的深林中,高大的古茶树往往是以藤蔓攀附、青苔众生的形象出现。

而这片生态林,亦成了富集养分的天然培育床,不仅为古茶树提供了优秀的生存环境,也让近几十年种下来的小树能良好的继承并延续这片山林的优良基因。

由此而出的那卡茶,条索紧结、芽头较小;汤色金黄透亮、香气高昂、经久耐泡;香气突出,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忍不住感叹:真是天赐那卡好山水。从气候到雨水到山林生态,以及弥足珍贵的百年古茶园生态系统,无一不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条件。

无数爱茶之人前赴后继到此,更有“爱得深沉的”如陈升号直接建立初制所,都是为了对得起这片山林。

那卡世居拉祜族,建寨300多年才106户人家,算全了也才568人,颇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进入村寨,甚至还能看到有的人家门口就生长着茶树。一座座新修建的房子就掩映在绿树之间。

一路上随处可见野放的小黑猪、猫狗等动物,在村里大摇大摆的踱着步。

虽已是21世纪,但这里的老人大多还是习惯赤脚走路,小孩也是三五成群的光着脚在地上撒着欢地跑来跑去。

而且,老人们大多身体强健,即使六七十岁了照样上山采茶。之前被报道过的百岁采茶老太,就是那卡寨子里的人。

也许是长期与山林相依相生,拉祜族天生喜欢花。无论是经济条件的好坏,村里家家户户的屋前都有一个小花园。

不过可要小心,这深山里的花园也是“藏龙卧虎”之地,花可不是乱嗅乱摸的。比如上图中的喇叭花,虽造型别致、外形靓丽,但却是有毒的。欢乐的生活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但这里除了年轻人会磕磕巴巴的说普通话,老一辈的没人会说。

据说村里只有一个大学生,而且还住在县城里。最终,我们只能用影像来记录这些画面。

面对我们的镜头时,无论是抽着旱烟袋的妇女,还是路边玩耍的孩童,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片祥和的古朴村寨,以前甚至穷到一家人出门可能要轮着穿裤子。

走完一整圈,忍不住感叹:好一块遗世独立的茶园宝地。临走前,村长扎儿为我们用当地特有的搪瓷缸泡了一杯正宗的那卡茶。

金黄透亮的茶汤刚涌入口中,就有带着清凉气息的甘甜不断涌进口腔;高扬的茶香,久久萦绕不散,恍若带着这片遗世秘境的特有神秘感,让人浮想联翩。我想,是再也无法忘记“那卡”这个“遗世明珠”了。

普洱茶产地之西双版纳茶区介绍


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相比其他产区,西双版纳有着更为丰富的茶山资源。

在西双版纳,各个熟悉的名山名寨,这里也算是普洱茶的大宝库,普洱茶有名的六大古茶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均在西双版纳境内。在勐海的巴达山茶山上,还有一株被载入史册的,1700余年树龄的野生古茶树。

西双版纳其中易武山最具特色,易武茶山的七村八寨最具代表,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习俗,以及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特色茶品。

易武的七村是指:麻黑村,落水洞村,高山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八寨是指:刮风寨,弯弓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大寨,曼撒寨,新寨,每天的“易武斗茶会”中,当地七村八寨的好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云南全省大部分的地区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境的影响,降水量在季节和地域上的分配不均,这也造就了普洱茶不同产区,不同茶区的千滋百味,有的温顺柔腻,有的苦涩回甘,有的刚烈浓郁,有的醇厚柔绵。这也是众多普洱茶喜好者对它情有独钟的魅力所在,茶人静静的守护这份大自然分享给我们的神秘馈赠。

在西双版纳不懂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可我喝茶,跟喝水一样,除了解渴,还是解渴。

我对喝茶一窍不通。一个不懂茶的人,听懂茶的人谈茶,就像一个不懂禅的人,听禅师谈禅,云里雾里,天上地下,找不着北。西双版纳是茶的源头。在版纳,大街小巷,山野村寨,只要有一张桌子,只要一坐下来,我就会遭遇这样的窘境。每个人都在谈茶,茶的养生之道,茶的日常故事,茶的经典传奇,茶在杯中的沉浮,茶在壶里的忧郁。而我,呆笨得像一条桌下无人坐的板凳,或桌上的一只倒空了茶水的茶壶。

我也不知道桌上的人,有几个是真懂茶,有几个是装腔作势,孤假虎威,但桌上的茶给了他们满脸的自信,给了他们口若悬河的由头。在西双版纳喝普洱,就像在贵州茅台镇喝茅台酒一样,谁都会自鸣得意,交杯换盏。他们边高谈阔论,边浅酌低饮。而我,以洗耳恭听的样子,掩饰我的充耳不闻和不懂装懂。我只干一件事,一杯接一杯喝茶。我无忧可解,我只解渴。

在西双版纳不懂茶,就像漂洋过海,到了国外不懂外语。但茶香,我是能闻到的。我为古茶的幽香沉醉。不懂茶,但比谁都喝得多,这是我在版纳七天的愧疚。而在勐海南糯山,对着古茶树,我没有赞美,只有感伤。一个勐海县,有四万六千亩百年树龄以上的古茶群落。在南糯山,我看见的每一棵茶树,都在一百岁以上。生年不满百,叹息肠内热。我为自己将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的生命,耗费在过眼烟云一样的功名利禄而早生华发感到深深的愧疚。这些茶树,吸天地灵气,浴日月光华,遗世独立而生命长青。这片茶树是两百年,这片是三百年,这几棵四百年,带我去瞻仰茶树的人,比一个收藏家向别人介绍他得意的藏品的还喜形于色。

我站在一棵八百年的茶树王面前,让我沾点茶树王的福气吧,我能活八十岁,我就谢天谢地了。我已四十岁了,想想我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时间,用指头都可以掰出来,不禁黯然。八百年,云卷云舒,那些帝王将相在哪里,那些才子佳人在哪里,只留下一棵茶树,惯看秋月春风,只留下一壶茶,笑谈古往今来。我喝酒喝到八分醉时,常常长吁短叹,感天动地。从南糯山下来后,我担心我以后会醉茶。

在布朗山上,弥漫云雾里,我在想四千多年前,世界上第一棵茶树在布朗山上的模样。人类的第一片茶叶,就是布朗山上布朗族人的祖先摘下来。在布朗山老东南村村长家吃饭时,村里的民间歌手伴着三弦,唱了一个多小时布朗族的民歌。我一句没听懂,但我一直在用心聆听。那幽怨的曲调里,有天地之悠悠,有密林之郁郁,有人间的悲欢离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在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大山里千年隐居中和大自然的息息相通,也有一壶茶里人生物我两忘的怡然自得。

在中缅边境,有一座布朗山,那里有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他们给世界贡献了一种叫茶的神奇植物。从布朗山下来,我决定要懂茶,并开始谈茶。

西双版纳—“茶树摇篮”


西双版纳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美誉,另外还有"茶树摇篮"之美称。在笔者的记忆中,西双版纳茶叶之最有10方面:

一、西双版纳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研究所。其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坐落在勐海县境内。它的前身是国民党时期思普企业局的一个茶叶试验场,成立于1938年,解放后,改名为省农业厅茶试场。该所曾五易其名,直到七十年代才改为现在的所名。它是一个科室齐全、历史悠久,科研硕果累累的老所,是云南省茶叶界最高学术的权威机构。

二、世界上发现最早、报道最早、一直得到专家学者们认可的巴达野生型大茶树,南糯山栽培型茶树也在西双版纳州境内。巴达野生型茶树的树龄达1700年,树高34米,树径1.21米,树幅10米(1960年发现时测定的数据,该树是由张顺高、刘献荣发现的).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树龄800余年,树高5.9米,树幅10米,树径1.38米。

三、世界上最大的茶树叶片,出自于西双版纳州的茶园中:叶长330毫米,叶宽136毫米,叶面积31416平方毫米。

四、最多的茶多酚含量---勐海县曼真群众的古茶园中茶多酚含量高达42%。

五、历史上最高的红茶售价---原勐海茶厂生产的红茶售价达4000美元/吨。

六、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国家大叶茶种质资源园在西双版纳茶叶研究所内---它保存了1000余份大叶茶原始材料,24个茶种,2个变种。

七、西双版纳有最重的茶树芽叶---一芽一叶,重3.4克,一芽二叶4.6克,单芽重1.05克,一芽二叶最长达16.8公分,陈列在省茶叶研究所陈列园内。

八、最速成高产的茶园---3年亩产干茶523斤(级内茶);5年亩产干茶1042.6斤(级内茶).这一产量是省茶叶研究所栽培研究室创造的。

九、最高售价的茶叶---紫娟茶,每千克售价1.5万元。

十、最早种茶的民族---澲人,即今天的布朗族。

版纳寻茶记|秋雨下的勐宋保塘古茶园


从版纳下飞机直奔普洱茶圣地,勐海县,海拔也是一路攀升,走到一半路程,就可以看到云雾缭绕,两旁是望不到边际的茶山,路已经是水泥路了,刚刚立秋后的大路并不拥挤,只有仙境般的云雾缭绕在远方,迷醉于生态勐海,我并不想成仙,我只想去古茶园看看。

沿途风景,还记否我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这是勐海少年欢乐的乐园。

两旁的农田种满了农作物,这是甘蔗,不远处还有即将收割的稻谷,儿时,可有这样的记忆?上山的路,充满泥泞,勐宋保塘,我们来了!

勐海的秋雨有点冷,却无法寒冷我,寻找心目中净土的热情早就让我忘了所有。

巅茶公司老大卢志明先生给我们选择的第一站是勐宋乡的保塘古茶园,因为交通并不怎么方便的原因,这里旅游人数较少,原生态环境保护得相当好,这是纯天然的古茶园,真正藏在深山少为人知的古树茶基地。

泥泞路,在我视野里,秋雨下的保塘显得静寂,没有春茶那时候的热闹,在空山不见人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打着伞,只能闻着秋雨轻轻地飘洒的声音,走进茶山,稀疏错落的古茶树默默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虽在高原,空气却不稀薄,氧离子充裕,原始森林就在附近,远离世俗的纷争与喧嚣,这里是世外桃源吗?也许我来的正是时候,没有交易,没有利益,脚下厚厚的落叶已经发黑,这是经久历月的岁月见证,风偶尔会卷起一两片落叶向我吹来,仿佛在诉说什么悄悄话,实在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

静临古茶树下,它全身斑驳,各种印记或者纹路写在它的树杆上,一些不知名的生物和寄生物与它长相厮守,多少个日日夜夜,谁在陪伴茶树的成长?它默默经受住风霜洗礼,沧海桑田,它依然挺拔于此,不知提供了多少好茶叶给人类,它从来不需要人们的赞美。往事如烟,一代代茶人逝去,它却依然健在,多少世纪,历史更迭,它是最懂自然的,它是最先得道的,它更是最懂得坚守的……

攀至顶峰,远望茶山,如梦如幻,如仙境,云雾缭绕下,静默之际,感叹人类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只是世界的过客,无论权倾朝野还是腰缠万贯,都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是大自然生命中最卑微的一种,沧海桑田,多少茶人屹立于此,远望茶山,感慨万千,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于心田中种一株茶树,世代传承,坚守本道,方能始终……

西双版纳古茶山之旅


回来啦! 我们以那一份兴奋与那一份源自于茶的感动向茶友们报告。一起邀来的超级粉丝们开泡那一款款从的原产地带回的神奇茶品,多少年来一直追寻与期待的山头纯料古树茶!

西双版纳的古茶山之旅,是应西双版纳州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李庆友主任邀请而进行的特别采访。征程上千公里,由东面的茶马古道的源头易武,到西边的勐海圣地;从古六大茶山的倚邦、革登、莽枝到易武茶山,麻黑、大漆树,再迂回到勐海茶区的南糯山、贺开、老班章村,带回了上千幅照片,带回了难忘的记忆。

一座座古茶山、一片片古茶园、一棵棵的大茶树、一个个山寨、蓝天、白云、古树、丛林、山寨、小镇,一切犹在眼前。到过无数的茶区,没有一个地方像云南的古茶山那样让人思绪万千,超越时空,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在一片片古茶林里,止步寻觅。没有太多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村寨村落,没有刻意建造的景点让人瞻仰,我们知道那些遗落在寨边村头甚至密林深处的每一棵古茶树,一定都有一段值得追溯的历史故事,每一株古茶树的年轮里,都隐藏着人世间的兴衰。历史是如此的厚重,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每一棵茶树几乎可以成为活着的文物,向人们诉说着过去与未来。

当地的人,也许是见多不怪了。那一片片的古茶园就这样散落在路边,或丛林之中,不需要什么管理,年复一年,春天里长出新芽,人们攀枝登树或搬来梯子去采摘新长出的芽叶,这一棵棵古老的茶树,无疑便是当地山民的摇钱树。

沧桑的老树枝干,与不远处的古风犹存的山寨遥相呼应。阳光暖暖地倾泻在初春的林间,少有游人的山涧,清寂得听得见微风吹动树梢的声音,时不时传来不远处村落一两声鸡鸣之声。就这样一帘幽梦在每一个春天的采茶日里被惊醒,醒来时不知今在何处,伊为何人。

如众多喜欢茶的茶友一样,几乎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情开始这一段又一段寻茶之旅的。爱普洱,那些盛产的一座座名山,在我们的心目里都是圣山。

象明乡的罗建平乡长告诉我们说,古六大山,其中有四大茶山在象明乡时,“象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名,便让我们肃然起敬。罗乡长说,我们第一站要去的地方是倚邦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激动无语言表。没有到过倚邦,但看过不少关于倚邦的照片;没有到过倚邦,但听说过倚邦曹家土司主政六大茶山造就300年茶事兴旺的故事,这是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文化的后花园。一个倚邦便是整部明清近代史的精彩华章。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西双版纳之巅 那卡茶之乡——勐宋乡》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西双版纳普洱茶”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6778.html

上一篇:勐海茶树优良品种 云抗27、37、43号

下一篇:庐山云雾干茶的功效有哪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